甄士隐

  •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描写了中秋佳节甄士隐邀请贾雨村饮酒的情节。饮酒前依旧是先喝茶,茶酒不分家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茶毕,才设下杯盘,“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慢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闲斝起来”。期间雨村吟诗作赋,甄士隐斟酒祝贺。二人吃酒谈笑直到三鼓方散。这一回的描写,充分展示了“酒”在古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甄士隐正是通过这次饮酒,决定资助雨村入都应试。在第二回中,写冷子兴和贾雨村偶遇,饮酒唠嗑,谈论宁、荣二府趣事,其中“酒”依旧起着“桥梁”作用。二、酒乐不分家。除茶酒不分家之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42期2024-05-07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豪爽、个性……甄士隐作《好了歌注》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正值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狂落拓、麻屣鹑衣”的跛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一首《好了歌》。甄士隐听了跛足道人“‘好便是‘了,‘了便是‘好”那一番话后,顿时“悟彻”,对跛足道人说了一首《好了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一 2024年41期2024-05-07

  • 封肃让人知冷暖
    亲,自然就成为甄士隐的岳丈,更是英莲的外公。后来封肃成为甄家丫鬟娇杏自然的主人。曹雪芹写了甄家一家人,也写了甄家以外的社会环境。封肃对待这些人的前后态度,嫌贫爱富,真是两面断然不同的嘴脸。亲情,让位于现实中的名利判断,这是封肃的生存逻辑。对因宅子失火后无处安身的女婿甄士隐的态度,足以说明一切。甄士隐也算一位志在高远的读书人,无奈,遭遇灭宅之灾,回故乡又因鼠盗蜂起、难以安身,只好奔着亲情而去。按说,这封肃对待甄士隐应该是怜悯有加才对,却不曾想他却十分厌恶女婿

    中国商界 2023年10期2023-12-12

  • 贾雨村的仕途为何没有好结局
    居葫芦庙,偶遇甄士隐甄士隐听得贾雨村那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飛”,觉得此人抱负不浅而敬重他,慷慨资助银两、冬衣,才让他得以进京考取进士,做了“大如州”知府。然而,贾雨村一旦做了官,竟把这段恩情抛之于脑后,甚至在甄士隐的爱女英莲丢失被拐、引起官司纠纷之时,贾雨村明明知道是恩人爱女,但为了自己的仕途,攀附薛、贾两家而不相救,眼看着英莲落入“呆霸王”之手。再者,贾雨村不久被贬,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师,后经林如海举荐,在贾政的帮助下官复原职。但到林如海

    党员生活·中 2023年1期2023-05-30

  • 《红楼梦》贾雨村形象分析
    物。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到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贾雨村归结红楼梦”,整部书画上句号,他的命运才终结。作者“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以悦人之耳目哉”[2]1,其目的是掩盖书中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出处,告知读者,其故事不可考究。贾雨村,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祖籍“湖州人士,也是诗书仕宦之族”[2]6。但等到他这一代时,“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2]6。贾雨村起始只是一个穷书生,想“进京求取功

    新乡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2022-12-31

  • 文学创作中的真实与虚构
    甚微的贾雨村和甄士隐放在了小说的起首,这看似有失轻重,细品之却饱含深意。贾雨村和甄士隐二人可谓是小说的引子人物,虽然篇幅较少,却在小说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入与作结的作用。曹雪芹对二人的描写就是虚实结合的典例。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便清晰地告诉读者这二人名字的含义及他们在全文中的作用,“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闱阁昭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0期2022-12-14

  • 甄士隐的“灵魂”,贾雨村的“肉身”! ——读《红楼梦》第一回札记
    。继而,他又借甄士隐梦中旁听到的“那僧”与“那道”的对话,不经意地表明他的《石头记》就是要“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以这些“情痴”的传奇去喻世、去警世、去醒世,使人“免于沉沦之苦”。读懂了这些“贾雨村言”的弦外之音,就算是曹雪芹的“知音”了!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文字,恰恰又是一般人读不懂或不愿读的。要成为曹雪芹的知音,必须是“四忘”之人——曹雪芹借《好了歌》说得明明白白:忘功名、忘金银、忘娇妻、忘儿孙。这“四忘”,谁能做到?甄士隐,算是不醉心功名的,淡出

    作文新天地 2022年28期2022-11-16

  • 贾雨村:一生真伪复谁知 ——《红楼梦》边缘人物论之五
    梦》最后一回“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大起大落、大开大合转了一个大圈儿终于一切清零又回到起点的贾雨村,经历不可谓不丰富,感受不可谓不深刻。按理说,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作为“儒林之俊杰”“知识之精英”的贾雨村“今遇大赦”,侥幸得脱牢狱之灾,是该为自己的人生算算总账,反思、反省和总结的时候了,可是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这位贾雨村先生却依旧睡眼朦胧,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急流津、觉迷渡、茅草庵,这是他与恩公甄士隐一别之后的第二次相见。一番机

    名作欣赏 2022年28期2022-10-22

  • 甄士隐的“灵魂”, 贾雨村的“肉身”!
    。继而,他又借甄士隐梦中旁听到的“那僧”与“那道”的对话,不经意地表明他的《石头记》就是要“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以这些“情痴”的传奇去喻世、去警世、去醒世,使人“免于沉沦之苦”。读懂了这些“贾雨村言”的弦外之音,就算是曹雪芹的“知音”了!而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文字,恰恰又是一般人读不懂或不愿读的。要成为曹雪芹的知音,必须是“四忘”之人——曹雪芹借《好了歌》说得明明白白:忘功名、忘金银、忘娇妻、忘儿孙。这“四忘”,谁能做到?甄士隐,算是不醉心功名的,淡出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贾雨村: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切机会和资源:甄士隐的慷慨解囊、林如海的热心举荐、贾政的爱才之心……他把这一切人际关系都化作自己实现青云之志的阶梯,就连抬举他的贾家都纳闷,为什么这个毫无根基的穷书生,竟能如此迅速地飞黄腾达!成功之后的贾雨村不会认为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谋取了捷径,想必他内心中充满了自我成就的满足感。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贾雨村毫不念旧情,在贾府大厦将倾时,他又狠狠地踹了一脚。他永远需要站最正确的队伍,永远需要做最正确的选择。贾雨村之所以如此“努力”,皆因其输不起,他艰难的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7期2022-05-25

  • 何日香魂返故乡
    曾深受香菱之父甄士隐的慷慨相助,是在他的接济下才进京赶考、功成名就的。看到恩人之女如此遭遇,但凡有点人性和正义感的,在其职责范围内,就能解救了身世堪怜的女孩,报答恩人一二。但贾雨村裝无知,听了门子一番解说官场潜规则之后,他选择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只将板子打在了拐子身上,香菱依旧判给薛家,让薛蟠带着她大摇大摆上路。遇到真心想娶她为妾,且发誓不再娶的公子冯渊时,香菱以为终身有靠,却不料势单力薄的冯渊被打得稀烂。跟了出身豪门的薛蟠时,香菱似乎也心有所属,没想

    小康 2022年9期2022-03-30

  • 故事里的故事
    色。如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甄士隐遭受一连串打击:爱女英莲丢失、房子失火、岳丈嫌弃,他几近疯癫,“巧遇”一僧一道赠他《好了诗》一首: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首诗歌是两位高人“巧遇”遭了太多磨难的甄士隐

    美文 2022年2期2022-02-18

  • “ 葫芦庙 ” 的隐喻性解读 ——兼论甄士隐贾雨村二人的象征意义
    葫芦庙 ” 及甄士隐及贾雨村二人的象征意味,似乎还有研讨的必要。一、 “ 葫芦庙 ” 的地理位置与命名玄机按《红楼梦》第一回所写, “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1]7。曹雪芹运用由远及近的手法,渐次交代了 “ 葫芦庙 ” 所在的地理位置。因上文 “ 十里街 ” “ 仁清巷 ” 等地名的象征意味,及小说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2-28

  • 《红楼梦》“好了”视角下的幻灭书写*
    的《好了歌》及甄士隐的注解,可视为曹雪芹对自我幻灭心态的集中表达。《好了歌》意味绵长,被脂砚斋评为深具“痛切处”,一个“了”字,足以消尽世间万千的“好”。 清王希廉评论说:“跛足道人《好了歌》及甄士隐注解,是一部《红楼》影子。”清姚燮说:“《好了歌》醒世最为晓畅,惜恒河沙中,绝少领悟人。”“好了”毫无疑问堪为读者透视《红楼梦》的一个独特视角,亦是我们探析作者幻灭心态的一把金匙。《红楼梦》借助《好了歌》及其注解所传达的幻灭心态,根植于深刻的人生思考。 王国维

    红楼梦学刊 2021年3期2021-11-11

  • 浅谈甄士隐与贾雨村在《红楼梦》中的叙事功能
    征意义的人物,甄士隐、贾雨村、空空道人等正是此类形象的代表。本文将从甄士隐与贾雨村这两个人物形象入手,在对他们各自的生活经历以及与贾府主体人物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二者在《红楼梦》一书中所承载的重要叙事功能。【关键词】《红楼梦》;甄士隐;贾雨村;叙事功能【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020-03《红楼梦》由两个世界复合叠加而成,一是神话世界——即一

    今古文创 2021年6期2021-09-10

  • 他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却没有酸气。甄士隐邀他来家,还没闲谈几句,忽然有个更重要的严老爷来拜,甄士隐忙不迭地迎客去了,贾雨村亦不尴尬,照样能翻书解闷,走到窗前看风景。这种不凡的氣度,令甄士隐大为赞赏,并有了帮他的欲望,赠他赴京赶考旅费。甄老爷没白看好他,贾雨村进京就考上了进士,选入外班,当上了知府。但很快被上司参了一本。初入官场的贾雨村,非常不成熟,非主流,被人参下台,也就在所难免了。即便这样,贾雨村面上仍无一点怨色,嬉笑自若,他给自己准备的出路也很好,“交代过公事,将历年做官

    意林彩版 2021年12期2021-08-29

  • 贾雨村是什么样的人
    不但不顾及当日甄士隐接济他的恩情,不帮士隐寻回走失的女儿,还徇私枉法,而且为了明哲保身,将给自己出主意的门子赶走了。然而在《红楼梦》的第一回,贾雨村的出场是这样的: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3期2021-07-11

  • 《红楼梦》甄士隐之病的医学阐释
    《红楼梦》中的甄士隐是姑苏阊门城仁清巷内的乡宦。他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过着恬淡自然的生活。甄士隐在历劫前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精神情志平和舒畅,这符合中医学顺应自然、调摄精神、保养正气、生活方式合理的养生理念。但是,一系列命中注定的劫难扰乱了甄士隐恬淡自然的心境,使甄士隐骤然由宁静淡泊的乐园生活跌入人情市利相互倾轧的冷漠社会。甄士隐的精神情志遭受百般苦痛与折磨,身心失衡而病倒。甄士隐是过惯富裕康乐生活的读书人,他涉世未深不

    大众文艺 2021年10期2021-06-13

  • 贾雨村是什么样的人
    不但不顾及当日甄士隐接济他的恩情,不帮士隐寻回走失的女儿,还徇私枉法,而且为了明哲保身,将给自己出主意的门子赶走了。然而在《红楼梦》的第一回,贾雨村的出场是这样的:这士隐正痴想,忽见隔壁葫芦庙内寄居的一个穷儒——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者走了出来。这贾雨村原系湖州人氏,也是诗书仕宦之族,因他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在家乡无益,因进京求取功名,再整基业。自前岁来此,又淹蹇住了,暂寄庙中安身,每日卖字作文为生,故士隐常与他交

    中学生天地(C版) 2021年3期2021-04-22

  • 仕宦视野下的儒生境遇
    政,仗义疏财的甄士隐为代表,这三种读书人形象,恰恰是我国封建文化中,三类读书人的典型形象,通过探究《红楼梦》中的三重读书境遇,也可以看到作者对于仕宦士人以及皇权的真实态度。关键词:读书;贾雨村;贾政;甄士隐;科举;皇权[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3一、时尚之学——贾雨村贾雨村的出场是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作者如此介绍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2021-04-06

  • 《红楼梦》中小人物的爱情对人性的启示
    秦钟和宝玉”“甄士隐和贾雨村”这样的友情,也有像“宝黛钗”这样的爱情,有的红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曹雪芹写《红楼梦》这本书是想创建“情教”。无论怎样,我们会发现,每当读到一个情节,每一个诗句,我们都会悟出很多现实的道理,今天我们就从“贾雨村和娇杏”这对小人物的爱情中,来谈谈娇杏嫁给贾雨村就真的“侥幸”吗?【关键字】贾雨村;娇杏;甄士隐;侥幸正文:提到贾雨村和娇杏,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在整部书中,第一次写爱情,第一首写爱情的诗,都是在写他们两个的,由此

    商情 2020年47期2020-12-15

  • 论姑苏在《红楼梦》中的价值*
    红楼梦》开篇以甄士隐和贾雨村来敷陈“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之大义,甄、贾二人的交往活动之地却不在荣宁二府的故里金陵和现居地京都,而是在姑苏的阊门。姑苏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精神,浸润着《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和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一、以姑苏甄士隐父女的经历敷演大义《红楼梦》第一回中,空空道人看到女娲炼石补天之弃石被一僧一道携入人间的一番经历后,决定“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看石上是何故事”(1)本文中《红楼梦》之引文均见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2-10

  • 不同人生观下的人生际遇 ——试论《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雨村形象
    旁居住的一个叫甄士隐(真事隐)的乡绅见其颇有才学,便常邀请他到家聚谈饮酒。其间,有一个叫娇杏(侥幸)的丫鬟因主人常提起此人名字,有一次回头多看了他几眼,贾雨村从此留了心,存了意,以为这丫头是个“慧眼识英雄”的不俗尤物。在一次家宴中,甄士隐被贾雨村的豪情所感,得知其无资费到京赶考时,赠予其五十两白银、两套棉衣。贾雨村没怎么称谢就连夜起身直奔京城忙乎他的前程去了。几年后,当中了进士成为一方地方父母官的贾雨村派人乘一小轿从甄士隐岳父家抬走娇杏娶为二房时,他的恩人

    艺术家 2020年8期2020-12-06

  • 浅析译者的翻译立场 ——以《红楼梦》第一回回目的英译为例
    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故曰‘贾雨村’云云。”(曹雪芹著、无名氏续,2008:1-2)甄士隐和贾雨村既是书中的两个人物,同时也是整部书话语方式的象征,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之后开始介绍青埂峰顽石的来历,原本为女娲补天所遗留,丢弃在青埂峰下,后遇一僧一道,带其入了凡俗。后来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经过青埂峰下,看到石头所记文字,这便是整个《红

    散文百家 2020年12期2020-11-19

  • 从刘姥姥进贾府看《红楼梦》里的感恩
    种窘迫状况下,甄士隐出手救了他。第一回写甄士隐在中秋月圆之夜,邀请贾雨村“到敝斋一饮”,“雨村听了并不推辞”。其实在中秋节之前甄士隐也曾请过贾雨村,只是那一次甄家因有客人到来而被打断。这一次,雨村到甄家之后,又是饮酒,又是赋诗,尽情地把自己的才华表现出来,为自己寻求资助而做好铺垫:“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即能到者。”其实甄士隐早就有意资助,只是怕伤贾雨村的尊严才一直没有当面直说。

    未来教育家 2020年4期2020-06-22

  • 浅谈《红楼梦》中的“畸人”
    出家。第一回写甄士隐梦中到了一处,见到一僧一道且行且谈。甄士隐听到他们谈将要携带“蠢物”入世以及一干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还泪报恩等事,感觉好奇,询问详情,二仙对他说:“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这其实是甄士隐今后出家的暗示。接着写甄士隐梦中跟随二人走到“太虚幻境”,看到大石牌坊两边有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对联。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也看到了这副对联。这也暗示着贾宝玉以后会有和甄士隐一样的命运。甄士隐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2期2020-05-06

  • 《红楼梦》:许多种开头,许多道入口
    “石头记”从“甄士隐”起始,岂非“无根蒂”?但,从结构上看,《石头记》的作者跟第一开端的“作者”之间的关系、态度已經发生了变化——此书,就首个开端言,貌似是“我”的自叙;但是,从“石头”起,“我”不从这个“本来”来讲,而是往后退到一个特别的角度,来看“我”的一生。“我”本是一块石头,偶然的机缘,才“进入”这个世界,“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是一块通灵的石头,于是获得了一个新的体验审察的角度。而这个不同的叙述主体,才引出了甄士隐,引出了贾雨村。这个开端,与

    读书 2019年10期2019-11-20

  • 看那黯然销魂的书生画像
    换一个角度,从甄士隐、贾雨村、林如海等这些读书人着眼,去探究曹雪芹不同寻常的十年辛苦,或许会别有一番审美的滋味。甄士隐:逍遥市井中的诗酒悠闲甄士隐是《红楼梦》中的开篇人物,如果我们仅仅是在前人的注解中将其理解为“真事隐”,那可能就真的违背了曹公的苦心孤诣了。这个甄士隐先生我们不知道他从何处来,一妻一女,美酒佳肴度日,常常睡到自然醒;他是一介书生,却在市井之中广有房舍;他不事产业,却能生活安逸,僮仆成群,并时常和有身份的人共进午餐(如严老爷);他谈吐高雅,喜

    青年文学家 2019年6期2019-04-16

  • 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是大名鼎鼎的“甄士隐”和“贾雨村”。 甄士隐的谐音是“真事隐”,贾雨村的谐音则是“假语存”,而贾雨村的名字更直接,“贾化”其实就是“假话”的意思。这两个人的名字,实际蕴含了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基本方法,那就是将真正实际发生的事情“隐”去,而重新虚构一些“假”事来进行创作,而要表现的就是“情根”之真情。在小说中作为佐证的还有那两句著名的诗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因此,甄士隐和贾雨村这两个人物,起到的是确定小说风格和推动情节展开的作用。曹雪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48期2019-01-06

  • 《红楼梦》人名谐音拾趣
    让我们来看一看甄士隐和贾雨村,这是书中最先出现的两个人物。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即书中借“通灵”之说,将真事隐去。话说这甄士隐家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望族了,膝下有一女叫英莲。贾雨村则是一个穷书生,与甄士隐很要好,后来甄士隐资助他赶考。不久后的元宵佳节时,甄士隐的仆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因途中要小解,便把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等他回来时发现英莲不见了。由于害怕主人追究,他便逃往他乡。自此以后,甄士隐一家人成天以泪洗面。因为事情源起于仆人霍启,谐

    爱你 2018年36期2018-12-19

  • 第二十回 贾迎春摆布薄情郎 史湘云搜求短命鬼(8)
    移的地步了。”甄士隐、林公听了,便求仙师的方略。吓得薛蟠、贾琏、贾环、贾蓉四个人面如土色,不知又是怎样的治法,面面相觑,不敢作声。二堂背后的凤姐、平儿、尤二姐、香菱、秦可卿、胡氏听了也都唬得改变朱颜,心头突突的乱跳起来。林黛玉忙回过头去往四边一望,只见宝玉站在宝钗的身后伸舌儿。他便从人空里挤了过去,将宝钗的衣襟一拉,附耳低声道:“姐姐,你就近悄悄的告诉他一声儿,叫他躲着些儿,再别冒冒失失的出去了。”宝钗听了,也回头看了看宝玉,便向黛玉笑着摇了摇手儿,以示宝

    当代作家 2018年10期2018-10-24

  • 第十七回 天上人间双颁恩诏 痴男怨女大返幽魂(8)
    ,伺备与林公和甄士隐下榻。众姊妹听了,连忙都告辞了警幻,大家回去。早有宝玉、湘莲、秦钟都接了出去。不多一时,林公已到,先到绛珠宫见了贾母。黛玉便与林公相见,父女痛哭了一常香菱也与士隐在前殿叙过别情。当晚,贾母又命人在薄命司将凤姐空闲的宫打扫出来,将鸳鸯与贾珠做妾,成了合卺之礼。林公和甄士隐就在前殿暂住一宵。到了次日,便是七月十五日,林公、贾珠并秦钟等在牌坊南边摆了香案,等候宣读上帝的勅旨。甄士隐便作起法来。只见就地生出金莲花十三朵,大如车轮,以备送魂之用。

    当代作家 2018年7期2018-07-17

  • 《红楼梦》人名谐音拾趣
    让我们来看一看甄士隐和贾雨村,这是书中最先出现的两个人物。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即书中借“通灵”之说,将真事隐去。话说这甄士隐家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望族了,膝下有一女叫英莲。贾雨村则是一个穷书生,与甄士隐很要好,后来甄士隐资助他赶考。不久后的元宵佳节时,甄士隐的仆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因途中要小解,便把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等他回来时发现英莲不见了。由于害怕主人追究,他便逃往他乡。自此以后,甄士隐一家人成天以泪洗面。因为事情源起于仆人霍启,谐

    爱你·阳光少年 2018年12期2018-05-14

  • 白字读到头发白
    ……”“你是说甄士隐吧?”赵老师轻声纠正说。当时边上还有人,我像伸手被捉一样难堪,我不知道在场的有几个晓得甄士隐,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反正我是难为情透了。等出院回家找来正版《红楼梦》查对,谁知目录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甄”,小说第二句话就点上“甄士隐”是取“真事隐去”谐音,更惭愧不已。然而,这并未能令我痛改前非。又一次,我到一位学生家里闲坐,学生爱好书法,他拿出一本汇有各种字体的字帖让我欣赏。不经意间我随手翻到宋代四大书法家的一段介绍,不禁信口读来,苏轼、黄庭坚

    杂文月刊 2018年2期2018-05-14

  • 《红楼梦》读后感
    我在意。小说从甄士隐说起。仅仅第一章中,甄士隐梦见那一僧一道,醒来又遇见这一僧一道,再到暮年随着道士出家,这一线索就出现了三回。再说甄士隐和贾雨村。上一刻甄士隐还是一方望族,贾雨村还是一介贫苦书生;而当贾雨村“接履于云霄之上”时,甄士隐却贫困交加,“现出了下世的光景”。更为精妙的是,当贾雨村回到故地,作者把贾雨村的经历放在了第二章,采用了倒叙。这样一来没有破坏第一章故事的完整性,二来又与其形成对比,造成一种“物是人非”之感。这两人的故事告一段落,作者又借着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2018-03-11

  • 《红楼梦》读后感
    我在意。小说从甄士隐说起。仅仅第一章中,甄士隐梦见那一僧一道,醒来又遇见这一僧一道,再到暮年随着道士出家,这一线索就出现了三回。再说甄士隐和贾雨村。上一刻甄士隐还是一方望族,贾雨村还是一介贫苦书生;而当贾雨村“接履于云霄之上”时,甄士隐却贫困交加,“现出了下世的光景”。更为精妙的是,当贾雨村回到故地,作者把贾雨村的经历放在了第二章,采用了倒叙。这样一来没有破坏第一章故事的完整性,二来又与其形成对比,造成一种“物是人非”之感。这两人的故事告一段落,作者又借着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2018-02-24

  • 名著阅读《红楼梦》教学设计
    :《红楼梦》;甄士隐;贾雨村学习目标:1. 了解甄士隐的故事。2. 了解贾雨村的故事。3. 借冷子兴之口再梳理《红楼梦》主要人物的谱系关系。学习重点:读甄士隐的故事,读《红楼梦》整篇的序。学习难点:关于“好了歌”的解读。学习过程:一、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讲了几个神话故事,围绕着那块无才补天的石头展开故事,赋予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很多神话色彩,那么这块石头随着这一僧一道去了哪了呢?石头上的故事又是从何说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红楼梦》第二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考试周刊 2017年101期2018-01-31

  • 浅析《好了歌》及其注解
    了歌注》则是借甄士隐之言,隐射出小说情节,表现出作者的现实主义思想及对自由真理的向往。红楼梦 好了歌 好了歌注一、主体背景各异《好了歌》为跛足道人所吟。跛足道人又称渺渺真人,他是《红楼梦》中塑造的地位颇重的人物形象。据原文所述,其“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他的眼睛,正是那大观之眼,能够看透这欲望无边的泥浊世界,因而他所唱的《好了歌》,也正是这荒诞世界的荒诞歌。作为作品的重要线索人物,跛足道人与赖头和尚既能使人富贵,

    长江丛刊 2017年30期2017-11-25

  • 人生
    跛足道人怎么对甄士隐说的?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千般恩怨,万般纷扰,终化作一缕青烟,一抔黄土。灵堂前,哭泣声此起彼伏。他的妻笑着和宾客大谈前尘往事,她谁都不认识了,却清楚地记得年轻时经历的每件事。那黑白照片上的老头儿,他是谁?与她何干?她甚至认为,前来吊唁的客人是来与她闲话家常的,或者是来陪她做一次欢乐的聚会。呆了痴了,未必是真正的悲哀。她比他幸福多了,因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思维依然痛苦地清晰着。“明天,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7年10期2017-10-23

  • 续红楼梦 第七回 碧落黄泉寻踪觅迹 红颜白发恸子思夫(1)
    湘、宝二人听了甄士隐的一番言语,喜不自胜,忙问道:“方才老先生所言,送令爱魂返太虚,不知令爱是谁,难道也在金陵十二钗数内么?”士隐笑道:“二位原来不知,小女英莲,因上元佳节家人抱去看灯丢失,后来被拐子卖与薛家,改名香菱的,即小女也。”湘、宝二人听了,忙又重新施礼道:“晚生辈不知老伯的大驾,多有得罪。香菱即晚生辈之嫂也。”士隐亦忙答礼道:“我们原是老亲,应嘉甄公与弟是同宗。”宝玉听了,愈加欢喜道:“适蒙老伯慨许晚生辈魂登太虚,不知有何仙术?尚祈明示。”士隐笑

    当代作家 2017年9期2017-09-30

  • 从“一甄一贾”看《红楼梦》的士文化内涵
    )《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形象,既是小说的重要人物,又是贯穿整部作品的线索,同时兼具隐喻意义。把作品还原到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之中,通过对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个形象及其命运的解读与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明末清初士人的现实处境和精神困境。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人生选择和悲剧结局,不仅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从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曹雪芹对于士人人生处境的关注和对其精神出路的探索。《红楼梦》;士人;“一甄一贾”;儒道互补一直以来,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3-22

  • 《红楼梦》中娇杏形象探析
    到清晰娇杏原是甄士隐家的一个丫鬟,因机缘巧合,最终成了贾雨村的妻子。娇杏出现在第一回文末,第二回开始不久便消逝。全书与娇杏相关的部分不过千余字,然而,在近年来的红楼影视、戏曲改编中,娇杏形象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辞书中关于娇杏的介绍以及与娇杏相关的研究性文章也由粗略变得详细。(一)影视、戏曲作品中娇杏形象解析随着影视、戏曲的改编,《红楼梦》的许多故事情节被搬上荧屏或舞台,不仅展现了小说中最为经典的红楼片段,以及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且许多小人物也得以登上荧幕。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7期2017-03-11

  • 红楼梦诗词全钞
    假有无”之间。甄士隐是《红楼梦》中第一位出场的人物。曹雪芹为何要设计甄士隐这位人物?他在小说开头已经言明:“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将真事隐去之意。甄土隐虽是“虚拟”,书中却把他的来历写得“真实”可鉴。说是姑苏城有座城门名叫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户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却说当时正是炎夏,甄士隐在书

    翠苑 2016年6期2017-01-11

  • 满与空
    在葫芦庙的乡绅甄士隐招待贾雨村吃螃蟹,那螃蟹个大膏肥,香气扑鼻。月光下,清风中,甄士隐和贾雨村小心地用小锤敲下螃蟹腿上的肉来吃……看着就让人眼馋。而现在的饭局呢?主人为了显示客气,总会叫上大一些的螃蟹。可满桌的客人,早就七分饱,这螃蟹也只是一个点缀罢了,很多人都不吃的。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仅用“物质匮乏,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精神空虚”解释得清的。可能与人本身的品性也有关系。有的人在丰足的物质世界仍然能保持精神的充盈。还是说贾平凹。他原名贾平娃,很土

    牡丹 2016年12期2016-11-26

  • 看破世间幻想的“好了歌”
    梦》第1回中。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直正走投无路了。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6年9期2016-05-14

  • 光影红楼
    缈之感。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梦见一僧一道讲述木石前盟的神话传说,用甄士隐的梦揭示宝黛前世因缘;同时二仙所言因果为玄机,不可预测,而甄士隐只要不忘他二人,“便可跳出大坑矣”,为下文甄士隐出家埋下伏笔。第五回宝玉梦游幻境,指迷十二钗,各主要女子的结局以一种梦幻的方式预示。美学家蒋勋认为《红楼梦》的特别之处便在于此:古今中外,没有哪一本书是预先告诉你结局,你却还有兴趣把它读完的。或许,这就是曹雪芹的大胆和智慧。也许所谓结局,就像梦境一样虚幻:我们欣赏的,是人

    文苑·经典美文 2016年7期2016-05-14

  • 《红楼梦》中“一甄一贾”的文化意蕴研究
    蕴研究◎陈泓宇甄士隐和贾雨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中国传统文人形象,他们代表着不同人生际遇下不同的自我选择,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士人心态的深刻反思与儒道互补思想的思考。就二人人生经历而言,甄士隐更多地代表着中国道家文化引导下的人生理想与价值追求,但在某些阶段还是带有儒家士子的鲜明特征;贾雨村的宦海沉浮之路则更多的是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追求。“一甄一贾”,即“亦真亦假”,表明了一种不可调和的互补与矛盾。《红楼梦》 “一甄一贾” 文化意蕴甄士隐和贾雨村是

    参花(下) 2016年8期2016-04-14

  • 曹雪芹心头的愤懑之火
    物,是一个名叫甄士隐的小小“乡宦”。从小说的写作角度讲,皇亲贾家是云上人家雾里富豪,何处进入哪里下笔,怎样布局,于作者都是极难极烦的事情。曹雪芹煞费苦心地设计出甄士隐这个人物,其一,明说甄士隐即是真事隐,也是真士隐,《红楼梦》假借虚构人物之口,叙说虚构人家之事,其实一切都源于真人真事。其二,再次虚构,甄士隐有个邻居贾雨村,贾雨村是林黛玉父亲的幕僚,后来甄士隐(真事隐)消失,贾雨村(假语存)尚在,掀起《红楼梦》所有故事幕布一角的人也就有了。有注家释,甄士隐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6年3期2016-03-27

  • 贾雨村对月口占五言律
    梦》第一回中。甄士隐家隔壁的葫芦庙里寄居着一个贫困落魄的书生贾雨村。此人相貌魁伟,气度不凡,很得甄士隐的赏识。一日在甄家书房里,偶然瞥见甄家的丫鬟娇杏在院内掐花。这个娇杏因家主人常提起贾雨村,就回头多看了他两眼,贾雨村便以为娇杏看中了自己,狂喜不禁,回到庙里就害起了单相思。这首诗便是他中秋夜对月随口吟出的抒怀之作。贾雨村在《红楼梦》中不是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赖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赴京应举,名登金榜,穿戴着猩袍乌纱,得意洋洋地回来当了知府。不久因“贪酷之弊”,被

    国学 2016年3期2016-03-10

  • 浅析读书人群像与《红楼梦》人文主旨
    一书也,故曰‘甄士隐’……我虽不学无术,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故曰‘贾雨村’云云,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读者之意。”如今多数读者都知道这段文字是作者自述《红楼梦》“亦真亦假”的写作手法,与“使闺阁昭传”的创作目的,但是笔者总觉得如此界定不尽曹公旨意,原因有四:一是作者明确指出自己“历经一番梦幻”,要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从曹雪芹的经历来看,一定是“秦淮旧梦”与“燕市悲歌”相交织的人生失落与洞彻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12-18

  • 贾雨村:一入衙门深似海
    这样,贾雨村和甄士隐成了邻居,慢慢地他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甄士隐是个热心肠的人,他看贾雨村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学问有胆识的四有青年,却没有路费去进京考取功名,实在可惜。于是他主动提出要资助贾雨村五十两银子,赞助好朋友去参加科考。也该着贾雨村走运,他一考便中了进士,升任知府。尽管他很有才干,但他恃才傲物,对上司不敬,令下属不服,这样干了不足一年光景,就遭到同僚弹劾革了职。丢了官的贾雨村心有不甘,阴差阳错的他当上了林黛玉的家庭教师,结识了林如海,林如海不是

    文苑 2015年6期2015-06-10

  • 《红楼梦》的“盗梦空间”
    与跛脚道人点化甄士隐,其二为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红楼梦》第一回即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甄士隐为闲居的小乡宦,一日午间“手倦抛书,伏几盹睡”,在梦中见到一僧一道手持“通灵宝玉”,演说神瑛侍者(贾宝玉)和绛珠仙草(林黛玉)的前世感情纠葛,遂施礼叩问自身的因果。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到那时只不要忘了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甄士隐梦醒后抱女儿英莲倚门玩耍,颇为诡异的是,远处竟走来了一僧一道,向士隐讨取英莲出家,并在被拒绝后口占诗云:

    小品文选刊 2015年5期2015-04-19

  • 《红楼梦》中“一甄一贾”的文化意蕴
    传统文人形象,甄士隐和贾雨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境遇与人生选择,寄托着作者对儒道互补的中国士人心态的思考。如果说贾雨村的人生经历主要体现了儒家文化所主张的社会理想和道德人格,那么甄士隐的人生经历则主要体现了道家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红楼梦》中这“一甄一贾”的人生轨迹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士人在人生价值选择上仕与隐的矛盾互补。《红楼梦》;“一甄一贾”;儒道互补在《红楼梦》中,甄士隐和贾雨村是小说中最先登场的人物,作者通过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

    学术探索 2015年4期2015-02-25

  • 只和土豪做朋友
    村成了当地土豪甄士隐的邻居,一来二去他们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甄士隐不仅是个花钱阔绰的土豪,而且还是个极为热心的人,他看贾雨村空有一肚子学问,却没有川资路费去进京考取功名,实在可惜。于是他主动提出要资助贾雨村五十两银子,赞助好朋友去参加科考。土豪就是土豪,投资也不看看收益效果怎么样,没见兔子就撒鹰是土豪花钱惯用的套路。也该着贾雨村走运,他一考便中了个进士,升任知府。尽管他很有才干,但他的手脚不怎么干净,贪污受贿之事时常发生,而且他恃才傲物,对上司不敬,

    感悟 2014年3期2014-04-08

  •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正开端,恰恰是甄士隐的故事。甄士隐算不得全书的主角,就是他的女儿英莲(香菱),也排不上座次。可为什么全书竟要从这里开篇?值得细玩。其实,《红楼梦》有许多条线索,犬牙交错,纷繁复杂,处处都是结点,处处都可撒开网来,叙述最不易把握。这些线索,以世界论,既有现实中的人世,又有太虚幻境的仙界。以人物论,既有宝、黛、钗等主要人物,又有金陵十二钗等次要人物。以线索论,既有宝黛爱情,又有贾史王薛的家族史,还有官场险恶,等等,不一而足。可这些复杂关系究竟从何而起,方能顺理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7期2014-03-12

  • 《红楼梦》的叙事艺术
    正开端,恰恰是甄士隐的故事。甄士隐算不得全书的主角,就是他的女儿英莲(香菱),也排不上座次。可为什么全书竟要从这里开篇?值得细玩。其实,《红楼梦》有许多条线索,犬牙交错,纷繁复杂,处处都是结点,处处都可撒开网来,叙述最不易把握。这些线索,以世界论,既有现实中的人世,又有太虚幻境的仙界。以人物论,既有宝、黛、钗等主要人物,又有金陵十二钗等次要人物。以线索论,既有宝黛爱情,又有贾史王薛的家族史,还有官场险恶,等等,不一而足。可这些复杂关系究竟从何而起,方能顺理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3期2014-02-25

  • “大旨谈情”与补天之恨——《红楼梦》思想价值再探
    旨所在。一、“甄士隐”与作品主旨把通灵宝玉的来历和“甄士隐”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可以作为进一步解读作品思想的一把钥匙。首先,作品把“通灵宝玉”的来历安排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之中,本身就有为“闺阁昭传”之外的另一层深意。否则,若只为“大旨谈情”,有“绛珠仙子”与“神瑛使者”为宝黛爱情作引子也就足够了,无须再给男主人公复合一个补天之石——通灵宝玉的身份。此石虽无缘补天,但它毕竟为补天而来,所谓“无材”者,非无才也,以本可补天之灵性,去经历人间之事,其见识与感受,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1年1期2011-02-19

  • 《红楼梦》中人姓名解密
    方法。贾雨村和甄士隐是《红楼梦》中最早出现的两个人物。“贾雨村”谐音“假语存”,“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这两个名又一次提示:存在这本书表面上的是假语,真的思想是隐藏着的。曹雪芹是用这两个人的名字再一次提醒读者阅读时要注意书的深层内涵。作为全书总纲的“护官符”,提到的四个姓氏,这本身就是一种密码。“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是以“贾”谐音“假”。“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本是一种官名,这里是用了双关,实指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

    课外阅读 2009年13期2009-07-17

  • 谈《红楼梦》中甄士隐一家败落的意义
    《红楼梦》通过甄士隐一家的不幸遭遇,从而寓意了贾家将由兴盛走向衰亡这一深刻主题。关键词:《红楼梦》;甄士隐;悲惨命运;封建社会;崩溃《红楼梦》通过塑造贾宝玉这个封建社会叛逆者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衰亡的历史趋势。在第一回中的人物甄士隐即是提系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在贾府的主要人物还未出场之前,曹雪芹先写了小乡宦甄士隐一家的不幸遭遇,从而寓意贾家将由兴盛走向衰亡的深刻主题。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道是,人若倒霉,喝口凉水也塞牙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11期200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