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酒的性味记载,说明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有了酒文化。1957 年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陶制酒碗,距今约 5200 多年;1959 年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造型完美的高脚、三脚、平脚酒器,距今约 4000 多年,都证明了这一点。成书于清早年的《红楼梦》对于酒文化的描写,可以看作是古代酒文化的集大成者,非常有研究价值。
一、饮酒,是消磨时光、联络感情的重要形式。
《红楼梦》第一回,就描写了中秋佳节甄士隐邀请贾雨村饮酒的情节。饮酒前依旧是先喝茶,茶酒不分家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茶毕,才设下杯盘,“二人归坐,先是款斟慢饮,次渐谈至兴浓,不觉飞觥闲斝起来”。期间雨村吟诗作赋,甄士隐斟酒祝贺。二人吃酒谈笑直到三鼓方散。
这一回的描写,充分展示了“酒”在古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甄士隐正是通过这次饮酒,决定资助雨村入都应试。在第二回中,写冷子兴和贾雨村偶遇,饮酒唠嗑,谈论宁、荣二府趣事,其中“酒”依旧起着“桥梁”作用。
二、酒乐不分家。
除茶酒不分家之外,酒在古代还和音乐歌舞密切相关。《红楼梦》第五回写了一场“仙宴”。警幻仙子借饮酒演奏歌舞,向宝玉展示了《红楼梦》十二支乐曲,传递出红楼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全书的情节脉络及结局。仙宴如是,人间亦是如此。比如第二十二回写贾府为薛宝钗做寿,就写了一次戏曲和酒宴相结合的场面,那戏一直伴着酒宴全过程,直到戏罢,酒席方散。
三、诗酒是好友。
前文提到过贾雨村即席赋诗,事实上经常是酒助诗兴。比如第三十八回,大家在“藕香榭”吃螃蟹、饮酒赋诗,众人就诗兴大发共得诗十二首,宝玉等人更是一人写两首。第四十九回,大家在芦雪庵烤鹿肉时,史湘云一句话,便道出了诗和酒的密切关系:“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正应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在酒桌行令中,也大多和诗有关。
四、酒桌行令、雅俗共赏。
在《红楼梦》中最典型的行酒令大概要算第四十回史太君大观园招待刘姥姥了。鸳鸯自饮一杯坐在桌旁作为“行令官”笑道:“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惟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可见在酒文化中,酒令是极为严格的。这一回所行酒令,是把骨牌游戏和诗文化结合,大意是鸳鸯抽出一副骨牌,对牌面作解说:接令人根据提示说出一句“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叶韵,错了的罚一杯”,和目前流行的“飞花令”有些相似。在这一大前提下,说出的句子也是因人而异。老太君等人所说的大多是诗文名句,刘姥姥说的就是地道的乡间土语,可谓雅俗共赏。
而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等人的酒令就简单些了。先掷骰子决定抽签人,然后抽签人抽签,根据签上的提示喝酒。那签上有诗句、有提示。这套酒令,原是闺房女孩所用,颇为雅致有趣。
第六十二回还写到了“射覆”和“拇战”。射覆,大概类似“猜字谜”,先掷骰子决定对手,然后一人“覆”(设谜面),一人射(猜谜底),射不中者罚酒。而拇战就是今天的划拳,手脑并用,二人以口喊数字和指头数相符与否决定输赢,这个在今天依旧流行。
一部《红楼梦》,“半本酒文化”,仔細研读,对于理解中国酒与其他文化的结合,理解酒文化的内涵有着重大的帮助。
点评
文章从《红楼梦》中对酒的描写过程中,发现问题,归纳观点,再以书中的材料加以证明。用小标题亮明观点,层次清晰。材料引用规范,叙述方式灵活,分析要言不烦,恰到好处,具有初步的学术研究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