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柯
酒令对酒礼的变革、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佐酒助兴、活跃宴席的重要手段,更是使中华文化入于酒,而为之“酒中的文化”。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在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的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所以又称“行令饮酒”。据历史记载,最早的酒令是辅助“礼”的工具,后来才发展为佐酒助兴、宾主尽欢的方法,甚至成了劝酒、赌酒、逼酒的手段。
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的。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像催化剂,顿时就使酒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谜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采和才华。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酒令的产生与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发达有很大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的国家,中国的古人历来都很喜欢喝酒。夏王朝的夏桀,曾“为酒池,可以运舟”,商王朝的纣王曾“造酒池肉林”,好为“长夜之饮”,周王朝的穆王曾有“酒天子”之称,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喝酒的皇帝。到了汉代,由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较为安定,因此饮酒之风更为盛行。西汉初,朱虚侯刘章在一次宴会中以军法行酒,有一人不堪其醉逃席,被刘章追回后斩首。西汉时的梁孝王曾集许多名士到梁苑喝酒,并令枚乘、路侨、韩安国等作赋玩乐。韩安国赋几不成,邹阳替他代笔,被罚酒,而枚乘等人则得赏赐。这种在喝酒时制定出一定的规则,如有违反则必须受到处罚的做法,实际上已经开创了酒令的先河。
酒令的特点
酒令只是一种调节气氛的游戲,它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1.酒令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为宗旨,无功利目的,因而会得到饮酒者的一致认同。行酒令是打破饮酒沉闷局面的良方,令满堂生辉的上策,展露自己聪明修养的平台,是人间众生相的大暴露、大展示,也是世俗欢乐的大检阅、大评估。酒令的主题词是:同乐,因此,快乐才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2.酒令以约定俗成、不断翻新的共同游戏规则来规范、制约各种不同的宴饮场合。每次宴饮都是一次性的宴会,但都服从酒令这一历史悠久的共同酒语言,在这种酒语言面前,人人平等,无尊卑高下之分,只求博得众座欢谑的效果。然而,“酒令大于军令”背后的潜台词却是人人必须绝对的、无条件的服从的。
3.酒令用负载着文化内涵和融入治理和技艺的游戏操练来节制饮酒,同时交流和传扬文化。酒令的创作有其严格的规范,常用的技巧有回文、谐音、嵌字、拆拼、顶真、用典、同异、两兼、反复、歇后、譬比等。而且,酒令多来源于诗词典籍、历史经书,所以对行酒令之人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和逻辑归纳的要求。
酒令的产生和发展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西周:酒令是一种节制饮酒的礼仪制度。酒令最初是一种官职,是统治者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负责监督、执行饮酒礼仪。《诗·小雅·宾之初筵》写道:“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就是说,不管敬酒还是罚酒,都不能喝得太多,但凡喝得五迷三倒,都是要受到惩罚的。
春秋战国:酒令是劝酒的机制。西周灭亡,奴隶制度“礼崩乐坏”、“监”、“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殇政”,即在宴会上执行罚酒的使命。
汉代:饮酒赋诗“伯梁台”。汉代兴起了将诗文化融入酒令之风,先是每人依次吟一句诗,都用相同的平声韵脚,每句七字,一韵到底,此后,又由众人联句发展为每人单独作诗,一直延续到近代。
魏晋南北朝:席间赋诗已化为罚酒。这一时期,酒令带上了一种消极的狂欢色彩。
唐宋时期:酒令普遍盛行,内涵丰富,不断创新。这一时期,酒令已冲破了即席联句、即席赋诗的范围,时事、辞章、经史,都可以进入酒令之中,射覆、藏钩、猜枚也可以成为酒令中的智力游戏。
元代:这是一个曲的时代,酒令入曲,是为特色。《中华酒典·酒之令》:“酒令已不限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之间”,“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了”,说明酒令已经跟元曲结合在一起了 。
明清时期:酒令空前丰富、成熟,也有了新发明、新节制。这一时期,出现了酒令方面的一些新玩意儿,比如“拧酒令”(不倒翁)、“三戒”(戒苛令、戒说酒底字、戒拳哄)。
酒令的发展跟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民族风情是分不开的,反映了那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状态,向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酒令的分类
酒令分雅令和通令。
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例如,唐朝使节出使高丽,宴饮中,高丽一人行酒令即应对曰:“许由与晃错争一瓢,由曰:‘油葫芦,错曰:‘错葫芦”。名对名,物对物,唐使臣应对得体,同时也可以看出高丽人熟识中国文化。《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到鸳鸯作令官,喝酒行令的情景,描写的是清代上层社会喝酒行雅令的风貌。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有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
最常见,也最简单的是“同数”,现在一般叫“猜拳”,即用手指中的若干个手指的手姿代表某个数,两人出手后,相加后必等于某数,出手的同时,每人报一个数字,如果甲所说的数正好与加数之和相同,则算赢家,输者就得喝酒。如果兩人说的数相同,则不计胜负,重新再来一次。
还有击鼓传花:这是一种既热闹,又紧张的罚酒方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罚酒。因此花束的传递很快,每个人都唯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击鼓的人也得有些技巧,有时紧,有时慢,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了场上的紧张程度,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接花者,此时大家一哄而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接花者只好饮酒。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击鼓传花是一种老少皆宜的方式,但多用于女客。如《红楼梦》中就曾生动描述这一场景。
酒令中的文学
酒令因其不拘小节只求同乐而备受广大饮酒者的喜爱,然而酒令的功能绝不仅仅只是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从酒令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譬如人们的思维能力、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在行酒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等级制度的影子。接下去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酒令背后所体现出的文化。
从经典中得来的酒令
意即“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入酒令,选取四书五经中的句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组成酒令。如“孟尝门下三千人,大有同人”中“大有”、“同人”皆是《易经》中的卦名。又如《诗经》并头花名令“月离于毕,季女斯饥——月季花”,并蒂花名令“有秋之杜,其叶沃若——杜若花”,这两个是取《诗经》中的两句诗,分别按照并头和并蒂两种形式组合而成的。
从诗词中得来的酒令
中国是诗的国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把诗作为人与人交往必备的条件,诗入酒令也很好的体现了孔子的这一观点。酒席宴会上,人们常用诗歌为酒令,采取吟诗作对的方式助酒兴,可见,是早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诗令最大的特点是限定时间的操作,倘若接令的人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给出符合规则的诗句,则必须接受惩罚,这就要求对诗的人要有非常深厚的诗文化积淀和非常熟悉的操练。
从诗词中得来的酒令,其内容丰富多彩且韵味十足,有限字诗令、限韵诗令、限色诗令等。限字诗令即诗中必须有酒令要求的某一个字,如酒令要求第一个字为“天”,那么诗句就可以是“天为罗衾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限韵诗令即所吟的诗句必须符合限定的诗韵,如梁武帝要求曹景宗用“竞”、“病”二韵作诗,曹景宗作的诗为“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限色诗令即诗句中的颜色词必须合乎限定的颜色,如限二色的令可以为“绿杨阴里白沙堤”、“千里莺啼绿映红”;限白色的诗令可以为“入泥怜洁白”等。
从戏曲小说中得来的酒令
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如元杂剧、宋元话本、明代拟话本,最初都是以俗文学的面目出现,它们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来,在民间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影响,这一特点决定了天然联系,戏曲小说进入酒令的现象十分普遍 。
戏曲小说令主要取材于明清时期的戏曲小说、话本等,通常都通俗易懂,比较浅显,种类也异常繁多,人名令、筹子令是使用较高的两种。人名令即将名著中的人物编入酒令,如《三国演义》人名令:凿壁偷光——孔明,存以后用——刘备,孔雀收屏——关羽等;又如《水浒传》人名令:功夫欠佳——武松,通灵宝玉——石秀;再如《红楼梦》人名令:正月初一——元春,花香扑鼻——袭人,稀世之簪——宝钗等。筹子令是选取小说中与特定事件有关的章节编制而成,其方法是自令官开始,轮流掷筹子一枚,按照筹子上所说饮酒。如《水浒传》与饮酒有关的筹子令(第一筹,总共八筹)“李逵大闹浔阳江“,确定首二座为宋江、戴宗,末座为张顺,得筹之人为李逵,先饮一大杯,宋江和戴宗各陪饮一小杯,然后,李逵与张顺猜十拳,张顺输,饮酒,李逵输,饮茶水。
戏曲小说家经常在他们的作品中写到酒令,其间记载了许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又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酒令,为人们认识和了解酒令和酒文化提供了便利。
回味无穷的酒令文化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无酒不成席”,无论什么样的宴会,甚至家庭聚会,酒都是必不可少的,酒令伴随着酒,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好的酒令,不仅能够为广大酒友所接受,有相当广阔的流行区域,而且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
酒令是中国酒文化中戛戛独造的一朵别有风姿的奇葩,它是劝酒行为的文明化和艺术化。今天,我们掌握酒令的有关知识,并把它适当地应用到饮酒活动当中,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陶情冶情,增进智力,提高饮酒的文明程度。喝着美酒,行着酒令,这不是一种超脱与松弛状态下的天真烂漫、生机流露吗?这其实也已经超乎酒,超乎诗文,酒不醉人人自醉,又何尝不是一种高深的人生态度、智慧和境界呢!
(编辑 刘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