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分
- 从特禀和(或)湿热体质与血分湿热毒瘀论治慢性湿疹
(或)湿热体质与血分湿热毒瘀”入手,辨体结合辨病,将湿疹分为进展期和静止期二期进行治疗[4]。1 慢性湿疹易感体质以特禀、湿热体质居多根据王琦提出的“肤—体相关论”[5],慢性湿疹患者的易感体质类型以特禀体质、湿热体质居多。现代医学认为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受自身健康状况、外界环境的影响[6],其发病多为家族遗传,接触致敏原、或外邪侵袭诱发过敏所致[7]。有资料[8]显示,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中医体质学认为过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5期2024-01-03
- 曹颖甫辨治妇科病学术思想初探※
确提出“水分”“血分”的概念。“血分”“水分”本为张仲景所设立的妇人水气病病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而曹氏引申“血分”与“水分”为其生理病理乃至病机层面上的理论,云:“人之一身,水分与血分平均,乃无有余不足之弊。”若水与血不平衡,则变生诸疾。可见,“水分”“血分”理论是曹氏针对妇科病时独具特色的辨治思想。2.1 妊娠病水血易多妇人妊娠之时,经血停下,而凝于子宫以供胎孕,
中医药通报 2023年8期2023-12-15
- 中医凉血破瘀养血法治疗脓毒症相关肝损伤思路探讨*
发展到邪毒内陷之血分证的传变规律。已有学者认为脓毒症“局部感染-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的病程发展顺序可以分别对应温病卫气营血理论“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内闭外脱证”的病位传变顺序[12]。因此,器官功能障碍作为脓毒症病程发展的中末期环节,病机已进入营分证与血分证为主的“血病”阶段[13],或可作为探寻SALD 中医病因病机的切入点。据此笔者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回顾性收集了笔者所在医院急诊ICU 病房自2019 年1 月至2022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9期2023-10-10
- 黄疸病“瘀热”与“湿热”病机辨析❋
,郁热内陷,伤于血分,血脉瘀滞故而发黄。正如柯琴对瘀热病机的解释,“热反入里,不得外越,谓之瘀热”[2]。相比之下,虽然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湿热一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3],但是综观仲景全书,有言热者,有言湿者,但从未提及“湿热”二字。后世部分医家将“瘀热”的“瘀”解释成“郁”,再结合小便不利等症以及仲景“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之语,曲解了湿在黄疸病中的真实作用,以湿热为核心病机解释黄疸,并不符合仲景本意,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8期2023-09-29
- 曹毅从脾胃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病机,并主张从“血分”论治该病。笔者有幸跟诊于侧,现将其临证经验以及思路总结如下,以飨读者。1 吐故纳新,以内伤脾胃论述银屑病之发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李东垣《脾胃论》中的重要思想,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胃内伤,正气生化无源,形体百窍不得充养,若此时外邪扰动,则外忧内患而生百病。故后世又有“百病多为脾胃衰而生”之说。曹毅教授结合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饮食习惯,认为江浙地区多水湿,饮食又以甜腻为主,脾喜燥恶湿,湿邪困脾难以运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6期2023-08-10
- 从“温病气血分证”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凝血功能障碍*
证,营分证之后是血分证。辨证重点不在卫与营,而是气与血。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实际上是气血辨证,把温病分为气病与血病两大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归属于中医学“温病”“疫病”范畴,是外感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一类急热性疾病。新冠肺炎患者在临床上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4型,其可对应的卫气营血阶段为:观察期以及轻型新冠肺炎患者病位在卫分,此时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寒,乏力,周身酸痛”,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病位在气分,此阶段可表现为“发热较高,腹满,苔黄腻”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1期2023-03-22
-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动态变化与中医证型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证组、营分证组和血分证组3组[5]。各组临床资料见表1。表1 健康组及脓毒症各证型患者资料2.2 脓毒症与健康组免疫功能的比较 见表2。脓毒症患者入组第1天,所有指标均低于健康组(P<0.01)。随脓毒症病程延长,CD4+、CD4+ ∕CD8+、CD14+HLADR+占比呈下降趋势,CD8+T呈上升趋势(P<0.01)。表2 脓毒症组与健康组免疫功能的比较2.3 脓毒症气、营、血各组免疫功能的比较 见表3。各组间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12期2023-01-10
- 范恒从湿热伤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泻,而湿热易内陷血分,出现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镜常提示: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黏膜充血;病变处可见多发性、弥漫性溃疡或糜烂等[6],以上均为湿热伤血的表现。湿热浸渍肠黏膜,则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日久血败肉腐,则出现溃疡或糜烂。这与中医学上湿热伤血病变表现不谋而合。范恒教授经过临床长期研究观察,发现该病以湿热证型最为多见[1]。湿土同气,同类相召,故而临床上湿热为其主要病因。亦与现今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有关:暴饮暴食,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食以肥甘
江西中医药 2022年6期2022-12-31
- 《金匮要略》气血水三分论治心力衰竭探究❋
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这是气分、血分、水分概念的首次提出,为气血水三分论治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气分、血分、水分是否归属于水气病,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见解。多数医家认为气分、水分、血分属于水气病范畴,也有医家认为气分、血分、水分应归属于不同的疾病。如第七版《金匮要略》[4]中医教材中指出:“在论述水气病之后,还论及气分病和血分病,使水气病篇的内容除内科范畴外,尚涉及妇科病证”;另外有研究者如包培荣[5]等认为,气分、血分、水分为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8期2022-12-28
- 尚云治疗心系疾病常用药对浅析*
故丹参能走心以治血分之病。又辛散而润泽,故能通利而涤邪也”[4]。《本草备要》亦言其“入心与包络。破宿血,生新血,瘀去然后新生……丹参养神定志,通利血脉,实有神验”[5]。尚师擅长治疗心血管疾病。他尊崇王清任的气虚血瘀学说,即“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6]。尚师认为,心血管疾病多心气不足,心功能减退,不能推动血行,继而出现血行迟缓、瘀滞为病。因此尚师在临证中,尤其是在冠心病的治疗上,最常使用的药对即是生黄芪配伍丹参[7- 8]。尚
中医文献杂志 2022年1期2022-11-28
- 黄疸病因病位演变梳理
关联,而脾、肾、血分与黄疸的发生发展关系更为密切,湿邪、瘀血、血热为黄疸发生的重要病因。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正于诸君。1 以“湿邪”为中心的病因认识和以脾胃为中心的病位认识中国古代对于黄疸的病因认识多以“湿邪”为中心,而病位认识多以脾胃为中心。黄疸之名,最先见于《黄帝内经》中,如:“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溽暑湿热相薄,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胕肿”,这是最早因为感受湿热之邪而致黄疸的记载。《伤寒论》中提到“伤寒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11-21
- 温病血分证病机及治法探析
病卫气营血辨证中血分证的病机、分期及治法探析如下。1 病机实质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中,血分证为疾病发展的极期阶段,《温热论》曰:“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1],指明了温病卫气营血的发展规律。同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1],指出了温病发展到血分证阶段,会出现耗血、动血的病变机理。而《温病学》教材也提出血分证的病机为“动血耗血,瘀热交阻”[2],即血热炽盛,耗伤营血,伴有血行瘀滞及动血的病理改变,瘀热也易扰心,逼乱心神出现严重的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12-26
- 湿热之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在皮肤病的应用※
层次有气分湿热和血分湿热(卫气营血辨证),湿热之部位有上焦湿热、中焦湿热、下焦湿热(三焦辨证)。气分湿热部位相对更多是中焦,而血分湿热一部分是素体血热,外感湿热之邪侵及,一部分责之于下焦血分阴伤,阴不敛阳,阳气蒸动体内湿热外达,而产生内在湿热之邪,即“阴伤湿热”,临床亦为多见。所以,关于湿热之“气分辨证”及“血分辨证”在皮肤病治疗的应用,更多是将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与皮肤病治疗有机结合起来。1.1 皮肤病湿热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关系 《温热论》指
河北中医 2021年7期2021-11-18
- 致康胶囊治疗热迫血分及瘀滞胞宫型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kg/㎡;热迫血分证20例,瘀滞胞宫证55例。对照组:年龄45~53岁,平均(48.95±4.45)岁,阴道流血量10~42 d,平均(30.54±12.45)d;体重指数19~24 kg/㎡,平均(21.26±1.95)kg/㎡;热迫血分证22例,瘀滞胞宫证5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围绝经期功血诊断标准;②月经不调,经期紊乱,经量变化不一;③符合中医热迫血证或瘀滞胞宫证诊断标准;④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佳。排出标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5期2021-08-17
- 从卫气营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内在因素热邪伏于血分是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血分潜伏之热邪在外在诱因的引动下外发于肌肤而成本病。血分潜伏之热邪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禀赋不足,一是脏腑内伤、外感六淫等导致的内伏邪气。先天禀赋来源于父母之精。《幼科发挥》曰:“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成于先天的邪气是正气不足的一种形式,使得邪气藏于体内,成为伏邪。银屑病与伏邪一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现代医学表明,银屑病发病与遗传关系密切。张学军等[1]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遗传流行病学
中医学报 2021年7期2021-04-17
- 运用“透热转气”防治温疫热入营分*
到由卫气分证向营血分证的转变,甚至初起即见到营血分证候,若不即时诊治,可导致患者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如肾综合征出血热,常初起即见到全身多部位的出血和肾损害,严重者可在起病数日即出现休克症状。因此,运用“透热转气”的治法,在温疫出现热入营分证候时,将营分邪热向外透转气分而解,既可阻止病邪内陷于血分而动血耗血,亦可打开通路,逐邪于外,促进疾病的康复,在治疗的同时兼顾了对变证的防治,这与中医“治未病”理念中的“既病防变”思想相契合。
中医学报 2021年11期2021-04-17
- 中医学寒湿病因内涵探赜❋
湿只入气分,不伤血分胡子宏[7]指出寒伤气分不入血分。寒为阴邪,伤人阳位,其发病无论表里都以气分为主。而湿邪为阴邪,也不入血分[8],只有与热相合时方可伤及血分,才有薛雪《湿热病篇》中“湿热伤营”的病情,而当湿与寒相合为寒湿之邪时,病位只可在气分不可伤及血分。而《濒湖脉学》言:“涩缘血少或伤精,反胃亡阳汗雨淋,寒湿入营为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9]”“营”虽为营血之意,但“寒湿入营”并非寒湿入于血分,而是寒湿凝滞血脉,导致血脉闭塞不畅,是病机寒凝血瘀之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6期2021-03-28
- 论《黄帝内经》《温热论》之营血及临床运用*
指“营分证”与“血分证”,说明疾病处在不同的病理阶段,体现温热病的不同传变阶段。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时期,其理论也是基于《黄帝内经》对营血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辨治外感热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从《黄帝内经》论营血一般来说,“营”与“卫”总是相联系,二者常同时出现,脾胃属于中焦,人食五谷,受之谷气,其中清者是为营,浊者便为卫。卫出先天,督脉主之。营出后天,任脉主之。任督相贯,营卫相循。营一般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分阴阳
光明中医 2021年7期2021-03-27
- 气分血分水分理论在精索静脉曲张中的构建及运用探讨
相关治疗。气分、血分、水分源于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云:“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创造了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温经汤、当归芍药散等调节气分、血分、水分的有效方剂。明代龚廷贤进一步将气分、血分、水分分为“气肿”“水肿”“血肿”,运用至水气病的治疗[6]。清代大家唐容川在《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记载:“故水病则
陕西中医 2021年12期2021-01-09
- 浅谈叶天士论治温病之“救阴”
分受热,则可波及血分,可出现心神受扰,甚则热邪化火劫津,可致热蒸发斑等证,治宜把营分之邪热透出气分,通过清泄气分之热,使气分热势降低,气机调畅,此时阴液虽虚,但邪气仍留于阴分,治疗则滋阴透邪并举,故温病的治疗强调泄热存阴,始终以清泄热邪来保津,泄热是手段,存阴是目的,故叶氏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透热转气之法的应用,一方面要求气机通畅,一方面要求泄热于气分[4],上述诸药性咸寒,犀角、羚羊角有有凉血之功效,可使营分之热外达,外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8期2021-01-06
- 论白彦萍教授“辨血为主,血分湿蕴”治疗银屑病的学术思想
血辨证居多,且以血分辨证为主导;还提出“辨血为主,血分湿蕴“的学术思想。白彦萍教授从医3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白教授从“辨血为主,血分湿蕴”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中医病因病机银屑病,中医学称之为“白疕”,又有“松皮癣”、“干癣”、“白癣”、“疕风”等病名。古代文献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曰:“白疕……由风邪塞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2];《外科证治全书》载“白疕……因岁金太过,至秋深燥金用事,乃得此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1-02
- Sepsis3.0定义下脓毒症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4 h内抽取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Lac水平、同时进行APACHEⅡ、SOFA评分。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IBM SPSS25.0统计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间两两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X25,X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11期2020-12-06
- 浅述少阳与血分病证陈申达
气分外,还有涉及血分的情况。通过简述少阳病的物质基础,少阳常可因三焦水道不利、厥阴疏泄不及或正邪交争于少阳等使病涉血分。再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提出诊断少阳病后需辨清血分的相关症状及病邪,阐述少阳与他经合病时可兼夹血分病变,探索焦膜血分在辨治间质性肺疾病中的应用,丰富对少阳病的认识,拓宽治疗思路。〔关键词〕 少阳;三焦;焦膜;血分〔中图分类号〕R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8期2020-10-09
- 试从《内经》理论探讨《金匮要略》中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治疗原则
十四》提出气分、血分、水分等水气病的病因,病机,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与《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的“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的治疗原则高度契合,二者互相补充,至今仍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在临床上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关键词】水气病; 气分 ;血分 ;水分 ;开鬼门; 洁净腑; 去菀陈莝【中图分类号】R222.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9--01《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最重要的两部奠基之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3期2020-03-19
- 辨证治疗紫癜两则
辨证:血热妄行,血分不宁,血溢脉外。治疗:清热凉血,宁血消癜。方药:宁血消癜汤加减。水牛角(先煎)30克,紫草15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生地黄12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知母10克,栀子10克,白茅根30克,小蓟15克,大蓟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共7剂。每天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温服。二诊:服上药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皮肤紫癜明显减少,大便软而成形,偶尔心烦不安,舌红稍绛,苔黄,脉数有力。以上方基础上加芦根15克,竹叶10克。共7剂
婚育与健康 2020年12期2020-02-26
- 升降散组方体现的治法及其源流探讨
为温病乃杂气怫郁血分,由内而发出气分。这种认识直接关系到温病病位的识别和治疗手段的确立。正因为温病是由血分发出气分,邪气有向外趋势,其病变常同时波及气分和血分。升降散中姜黄、大黄入血分,凉血活血;僵蚕、蝉蜕入气分,辛凉透热。合方气血并治,与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中“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思想大有相通之处。其在透热、凉血化瘀时,又兼清热解毒、苦寒攻下,立意新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叶氏血分证用药的规范,弥补了血分证治少用清解、攻下的不足[9]。其源流如下。4.1 《伤
江苏中医药 2020年9期2020-02-14
- 王红梅基于伏邪温病论治银屑病❋
等因素影响使邪伏血分,其时邪多与感染、情绪、环境等因素相关。内外相引发为红斑丘疹伴鳞屑,兼有温病或内伤证候,其气机郁滞之象可见皮疹肥厚或弥漫红皮,兼见心中烦渴等症状,故认为银屑病属于伏邪温病范畴。1.1 伏邪成因:邪伏正虚之处正虚包括先天禀赋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首先,先天禀赋对体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灵枢·夭寿刚柔》:“人之生也……有强有弱。”《幼科发挥》:“男女交媾,精气凝结,毒亦附焉。[4]”银屑病之伏邪为遗传父母体质因素有家族易感性,此为先天正气不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11期2020-01-13
- 猪温疫的中医释疑解惑初探
要表征为气分证与血分证。杨栗山云:“伤寒得天地之常气,风寒外感,自气分而传入血分。温病得天地之杂气,邪毒入内,由血分而发出气分。”3 本质病症虽为几,病因多为一,气与血,只时间与程度不同,皆属郁热,其病理机制皆为郁热阴伤(除湿温化热、化燥前)。机体之气,升降出入,运行不息,神明变化所有生也。若气机郁遏不达,升降出入不畅,阳气失冲,即郁而化热。猪气机郁遏,主要是邪气阻滞,再者正气虚弱。4 特殊性猪温疫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特殊疾病。《皇帝内经》云:“五疫之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9期2019-11-12
- 《傅青主女科》中黑芥穗应用浅析
诸疾的治疗中,入血分,功效以引血归经、祛风胜湿为主。如顺经汤(当归、熟地、白芍、丹皮、白茯苓、沙参、黑芥穗)主治肝经郁火之经前腹疼吐血,方中黑芥穗入血分引血归经止血;固气填精汤(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三七、黑芥穗)主治肾精亏虚的行房小产,其中黑芥穗可止血塞流。表1 《女科》中黑芥穗的用量及功效汇总2 黑芥穗具体运用2.1 引血归经 《女科》中使用黑芥穗或芥穗炒黑有16处之多,用量不大,一般在五分至三钱,均取其入血分特性。其中提到“引血归经”或近似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期2019-03-29
- 从瘀热论治银屑病
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分同时存在瘀与热两种病理因素,即血瘀和血热二者相互胶结,同时影响疾病的发展演变,最终出现特殊的病机特征,而成为疾病某一阶段的病机。因热盛则瘀盛,瘀久又生热,故瘀热互结多致疾病迁延难愈,或病情危笃,临床多见于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笔者认为,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瘀热病机始终伴随,故而病情多变而难愈。1 瘀热病机的形成1.1 血热的形成血分之热亦包含火、热、温三者,其来源有内外之别。外感之热,即六淫火热之邪,或瘟疫毒邪。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太盛,外热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4期2019-02-25
- 湿邪的中医涵义探析
其病机特点。3 血分湿热概念的产生与定义血分湿热的概念是由湿邪的病机特点延伸而来,而其物质基础已不是水液代谢的产物,故而血分湿热为一单独之概念,且湿邪的涵义边界也随之扩宽。血分湿热概念由温病学家提出,虽临床各家描述不尽相同,而其症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①有出血的症状;②有瘀血的症状体征;③舌色深。其症状表现亦为瘀与热,而与温热不同在于温热入于血分煎津耗血,可快速生痰致瘀,而血分湿热病瘀热起病缓慢,治疗亦需时间,说明其热势不甚。卫气营血,营血在里,且在脉中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10期2019-02-25
- 杜志坚从湿毒热治疗银屑病经验举隅
银屑病发病病位在血分,病机为血分蕴毒,辨证论治的基本思路以辨血为主,从血论治,基本证型为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2]。杜志坚教授提出,银屑病虽为皮肤病,但以内因为主,在血分蕴毒基础上,指出银屑病发病应责之素体有湿,与血分之热毒相合,而致全身红斑,搔抓点状出血。另外,杜志坚教授认为肝的疏泄功能失调是银屑病加重、复发的重要因素,肝气郁滞,气滞湿停,湿盛化热,毒热内羁,而致皮疹泛发。基于湿、毒、热3种病理因素,杜志坚教授提出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的基本治则。2 病案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7期2019-01-07
- 史大卓教授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热(毒)在阴分、血分的病因病机史大卓教授认为,因心主营、主血,故病毒性心肌炎多为邪毒侵入血分、阴分,不同于一般的外感热病、温病,邪之初起在卫分、气分,辛凉解表或甘寒清气分邪热,即可邪祛病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感染后至发病多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10 d左右)才侵犯心肌、形成心肌炎。此时毒邪已经在血分、阴分,虽然临床上多数病人没有表现出温热病邪入营分、血分的症状,如意识改变、谵妄、斑疹等,亦应对此点有清楚的认识。再者,邪热(毒)侵犯心脏,最易耗气伤阴,即使病毒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7期2019-01-05
- 张介宾治疗腰痛用方浅析
护真阴;重视调治血分;不避寒凉,或以补气。1 辨证施治,重视虚实《景岳全书·腰痛》提出腰痛证有五辨:“一曰阳虚不足,少阴肾衰;二曰风痹,风寒湿着腰痛;三曰劳役伤肾;四曰坠堕损伤;五曰寝卧湿地”,并且认为“凡病腰痛者,多由真阴不足”,当辨其所因而治之[3]。实证腰痛包括外感实邪、湿阻、跌仆和邪火内盛。外感实邪腰痛者宜辨其阴阳,偏热宜一柴胡饮,由柴胡、黄芩、生地黄、陈皮、芍药、甘草组成,治四时不正之气,或外有邪气内兼火者;偏寒宜二柴胡饮,由柴胡、半夏、厚朴、细
新中医 2018年12期2018-02-13
- 诸温内发 有表无表 皆属于伏
——仝小林教授伏邪理论诊疗思路探讨
病的传变途径多由血分或营分开始,继而传入气分,波及卫分。初起临床表现常见为身热、面红、汗多,渴欲引饮,口苦、心烦,兼有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数等里热证候。内发与外发的区别在于发病特点和传变途径的不同。与内发相比较,外发是指六淫邪气从外而感,初起以外感表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继而入里化热,传变途径常常是由卫分传入气分,进而传至营分、血分。3)表:是指表证,即六淫邪气经由皮毛、口鼻而侵入机体时所产生的一系列证候,其病情相对轻浅,病变部位通常局限在体表
吉林中医药 2018年8期2018-02-12
- 急性痛风湿热浊瘀互结复合病机形成的理论探讨※
此时的当以分消其血分胶结之邪从气分而解, 来源于气分者以气分为主,但是亦有邪气来源于血分,发于血分,血分再影响气分,出现气血同病,如素体血分痰热瘀、湿热瘀、瘀热等,气分邪气再与血分之邪相互结合,亦可形成湿热浊瘀胶结之势,那么此时治疗就必须气血同治,还必须以血分为主,此时如稍感外邪、劳倦、外伤等即可出现内邪与外邪相搏之势,出现本病的急性发作,但外感邪气稍纵即逝,病机关键仍以湿热浊瘀胶结固结为主。正如吴又可《温疫论》[8]所言主客交混夹杂,胶结难解。4 湿热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4期2018-02-09
-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脓毒血症患者急救中的作用研究
依据入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高射血分数组(LVEF≥50%)与低射血分数组(LVEF<50%),其中高射血分数组41例,男性18例,女性23例。低射血分数组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 检测及评估方法1.3.1 血清学指标 清晨空腹状态,于肘静脉采集静脉血,保存于4℃条件下,在1 h内离心取血清,离心条件: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血清保存于-80℃条件下以待检测。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1期2018-01-17
- 柿子虽好吃,也要注意这六点!
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柿子究竟有哪些营养价值呢?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同时柿蒂、柿霜、柿叶均可入药。柿果味甘涩、性寒、无毒;柿蒂味涩、性平,入肺、脾、胃、大肠经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软坚、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缓解大便干结、痔疮
青春期健康 2017年23期2017-12-08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探讨
康。通过从气分、血分入手探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和治法,并列举相关医案,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气分;血分;痰瘀互结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9-0098-02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病理学上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堆积过多为特征,而临床上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严重者最后有可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7
- 卫气营血辨证与AECOPD合并SIRS的关系
HEⅡ评分。结果血分患者T、R、HR均低于气分、营分患者(P<0.05);营分、血分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气分患者,且血分高于营分(P<0.05)。结论卫气营血辨证可用于初步评估AECOPD合并SIRS患者病情。AECOPD;SIRS;卫气营血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51.74%[1],因此早期判断病情,对于AECOPD合并SIRS患者诊疗、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AECO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2017-05-18
- AECOPD合并SIRS中医证候分析
营分证占49%,血分证占19%;常见中医证候为痰热、血瘀、阴虚。结论AECOPD合并SIRS可按照卫气营血及痰热瘀虚辨证论治。AECOPD;SIRS;中医证候;卫气营血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多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约占AECOPD患者的80%[1],临床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差为特点。目前,中医学对AECOPD合并SIRS尚无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本研究以AECOPD合并SIRS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方法,探讨AECOPD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0期2017-05-18
- 名老中医白长川教授论伤寒血分证※
白长川教授论伤寒血分证※李 牧1曹魏2白长川3△(1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门诊,辽宁大连116021;2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辽宁大连116013;3大连市中医药学会门诊部,辽宁大连116021)伤寒传变以六经为主,兼论卫气营血,入里则以寒化为主,营血亦然;温病传变以卫气营血为主,兼论六经,入里则以热化为主,六经亦然。寒热错杂而气机不畅,是导致伤寒入里成蓄血证的原因,温病传变入里,气血两燔则导致动血证。二者的区别在于初始所感寒温邪气,对人体阴阳二气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4期2017-01-28
- 血分证属血证之范畴辨析❋
历代医家大都认为血分证属于温病发展的一个过程,并未提出血分证属于血证的相关看法。叶天士《温热论》载:“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因“入血就恐耗血动血”,故叶天士提出血分证需用凉血散血之治法,这一治法与《中医内科学》九版中《血证·紫斑》的治疗方法相符,因血分证的概念、临床症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与血证有极为相似之处,故笔者查阅诸多资料后认为,血分证属于血证范畴,兹不揣浅陋,论述如下。1 辨血分证与血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2期2017-01-16
- 刘英锋湿热杂病辨治经验例析※
剂易效;病久易入血分,丸散易达。杂病诊治 湿热病证 名医经验 刘英锋导师刘英锋教授,崇尚先师姚荷生先生“入伤寒,出温病”之学风,临证30余年来,善于以伤寒六经分类之规,融温病三焦卫气营血之法,综合辨治内科疑难杂病,尤其从湿热角度辨治杂病,取效甚验。导师认为,杂病湿热辨治之要,不仅有湿热病因孰轻孰重之别、三焦病位偏上偏下之异,更有病机之在气在血之分。湿热缠绵并彼此消长,辗转多变而疑似较多,因此辨证选方思路宜广,立法用药各有侧重。如:湿重热轻,温燥为宜,予以柴
中医药通报 2017年4期2017-01-14
- 原发性高血压从肝经血分湿热论治验案2则※
发性高血压从肝经血分湿热论治验案2则※● 姚越宁 陈宝国▲肝经血分湿热型高血压病是指现代医学定义的高血压病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夜寐欠佳、汗出不彻、身热不扬等主要症状,并伴随出现头身困重、口苦、口干不欲饮水、耳鸣、小便色黄等症状的一组症群,其既可单独出现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又可兼并出现在已有的证型中,如兼并出现在肝肾阴虚、瘀血阻滞等证型中,使单纯病因病机的高血压病复杂化,治疗上多以清热祛湿为主,致瘀者兼以活血化瘀,血虚者兼以补血养血,动血者兼以凉血安血等。血
中医药通报 2016年3期2016-01-26
-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论温病*
入营,出现营分、血分的症状。栀子豉汤所主之心烦懊恼不得眠,剧则反复颠倒,心中窒,甚至心下结痛,已然出现逼热入营之端倪。所以热在上焦最易出现逼热入营的逆传心包之病变。第三,无形热盛者:气分证的无形热盛,即阳明经证或白虎汤证。热邪亢盛,出现大热、大汗、脉洪大,已然有热郁而伸的外达之势,似应不属郁热的范畴。其实不然,仍属郁热,只不过热邪郁伏的程度较轻而已。其肌表的壮热,乃是阳明的郁热外淫于肌表使然。病变之根本,依然在于里热,故仍须因势利导透热外达,主以白虎汤。吴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1期2015-03-20
- 脓毒症患者卫气营血辨证与TNF-α、IL-10及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证组、营分证组和血分证组。入组24 h内抽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TNF-α、IL-10水平;同时进行APACHEⅡ评分,研究其相关性与规律性。结果血分证组APACHEⅡ评分、TNF-α水平均较气分证组、营分证组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而气分证组与营分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IL-10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3组脓毒症患APACHEⅡ评分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3,P<0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3期2015-01-04
- 寒温沟通论血分
原则,我们进行了血分病证的寒温统一性研究。1 “血分”应有的含义《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即有“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的论述。这里“血分”仅指特殊的先闭经而后出现水肿的病证。《伤寒论》中虽有部分符合血分病证的证治,但并未明确提出病位在“血分”。此后中医界对“血分病证”亦未见有深入的研究,直到清代叶天士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创立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后,温病学家才开始对温病血分病证进行了相对较系统的论述。但对于什么是“血
江西中医药 2014年6期2014-04-15
- 万友生自制“藓蒺四物汤”治疗荨麻疹经验辑要
之邪。病位在心肝血分,由血分伏风所致。由于风性善行数变,故风团时起时消,风盛而痒甚,并常因外感风邪或食鸡、虾、鱼、蟹等动风发病之物而引起。风为阳邪,久伏必郁而化热,风木克土,则脾虚而生湿。“藓蒺四物汤”方中当归、川芍能活血养血以祛风,芍药宜赤白同用,赤芍能凉血行血,白芍能养血平肝,和血熄风,地黄宜生用,生地既能凉血清热,又能养血益阴,且能活血化瘀,白藓皮和刺蒺藜二药相配,能入心肝血分以祛风湿热邪,极合本证病机,而且本症还有因蛔虫引起的,二药具有杀虫治蛔作用
江西中医药 2013年2期2013-08-15
- 热入血室之浅析
理功能说、血脉(血分)说、肝脏冲脉说,更有不必拘定部位说。主冲脉说者,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曰:“人身之血室者,荣血停止之所,经脉留会之处,即冲脉是也。”主子宫说者,张介宾《类经》云:“子户,即子宫也……曰血室。”主肝脏说者,柯琴《伤寒来苏集》曰:“血室者,肝也。肝为藏血之脏,故称血室。”主生理功能说者,《伤寒论译释》认为冲脉、子宫、肝脏三者关系极为密切,对血室的正确理解,应将冲脉、子宫、肝脏等联系起来。主血脉(血分)说者如肖合聚[2]等认为,血室即血脉,实
陕西中医 2013年3期2013-04-07
- 浅析热入血室与温病营血分证的异同
认为热入血室即营血分证[2-3]。笔者拟就热入血室与营血分证的异同进行探讨。要弄清楚何为热入血室,首先来看《伤寒论》的原文。143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145条: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2013-01-25
- 邵铭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经验
血或不洁注射直中血分,伏藏体内。若正气旺盛,奋力抗邪,邪正交争则发为急性丙型肝炎;若正气不足,抗邪无力,则邪毒长期滞留血分,伏而不去,成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若治疗得当,正盛邪退则病愈;若失治误治,损伤正气,正不胜邪则邪进正衰,迁延难愈,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邵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常有口干,乏力消瘦,低热,烦躁不寐,齿鼻衄血,肝区不适或刺痛隐隐,或见赤丝血缕,舌质红绛或紫暗,苔薄少或少津,脉细弦或细数等,认为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为疫毒热邪
陕西中医 2012年1期2012-04-13
-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血”
血”是指温病热入血分的病机,凉血散血是指血分证的治疗方法。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到后期,热邪亢盛,耗血动血,阴津劫竭,瘀血内阻,出现身热躁扰不宁,或神昏谵语,斑色紫黑密布,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舌质深绛无苔,甚则痉厥、虚脱等危重证候的病理阶段。血分证多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发展而来:一是营分血热未解,病情进一步加重,热邪就会传入血分;一是气分的热邪直接传入血分;一是伏于血分的热邪自里而发,出现昏、痉、厥、脱,斑疹大量透发、腔道出血等危重证候。其出血、发斑是由于热毒
环球中医药 2012年4期2012-04-10
- 论“耗血动血”与“凉血散血”——血尿从“瘀”、“热”论治探讨
尿,现探讨如下。血分证候或由气分窜入,或由营分传入,或伏邪自血分而发,它是温热邪气深入阴分、损伤人体营养物质的深重阶段。针对血分证的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这句话明确指出了血分证候主要分为血热动血与血热耗血2种类型。血热动血之证,以局部或全身各部位出血及躁扰昏狂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热邪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故称为“血分实证”。血热耗血之证,以肝血肾精被灼、真阴耗损为主要临床特征,因其热邪消耗而致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5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关幼波教授气血辨证的思考
之意,若湿热阻于血分,则可以出现黄疸。然而,无论湿热阻于气分或血分,终究是湿热阻碍了气机的运行,所谓气分或血分,不过是程度的不同,用药的力度和分量的不同。无论是活血还是化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行气。在行气这个大前提下,采取灵活的战术,或者行气,或者活血,或者化痰,或者三者并重,将病邪或在体内分化,或驱逐出体外。齐京[3]在《从2例疑难黄疸的治疗体会关幼波治黄思想》一文中,举一病案:一位43岁的女性患者,自述呃逆纳差,食后胃脘堵胀,两胁胀满,大便干、难解,尿黄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2年5期2012-01-21
- 对“卫气营血辨证”的体会
病浅,病在营分或血分则为病深。1 对温热病进行卫气营血辨证中医学把感染性热性疾病统称为温热病。温病的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发展快、变化多。如常见的感冒、流感、麻疹,肺炎、流脑、乙脑、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许多传染病、流行病多属中医学温热病范畴,中医学多按卫气营血来进行辨证论治。1.1 卫分证候 发热、恶风寒、头痛身痛,体倦,咳嗽,鼻塞、无汗或汗少,口渴或不渴,舌边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浮紧。此类证候多见于感冒、流感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1.2 气分证候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3期2011-08-15
- 卫气营血辨证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情评估初探
差异不显著;营、血分证与气分证患者比较,APARCHⅡ评分分值、死亡风险系数差异显著,而营、血分证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卫气营血辨证对SIRS患者病情评估与APACHEⅡ评分系统评估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前者具有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对简单临床观察具有优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卫气营血辨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病情评估 APARCHⅡ评分系统1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生(乌鲁木齐 830054)2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自治区中医院(乌鲁木齐 830000)全身炎症反应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期201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