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华

  • 浅谈民族化视阈下中国先锋话剧的实验性 ——以林兆华的莎剧改编为例
    现出来[1]。林兆华先生延续了实验话剧的这一探索,导演了多部民族化的先锋莎剧,而先锋莎士比亚话剧表演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莎剧表演民族化的主要研究对象。一、民族元素介入跨文化文本改编中国先锋戏剧始于1982 年林兆华和高行健编导的《绝对信号》。“这部戏改变了传统的观演关系,打破了自建国以来中国在易卜生现实主义剧作上的坚持,也象征着中国在80 年代全面吸收西方理论,开启了戏剧实验的风潮[2]。”此后,林兆华先后导演了四部莎剧:1990年的《哈姆雷特》、2001年

    戏剧之家 2023年17期2023-09-05

  • 赵氏故事之表异 ——浅析田沁鑫和林兆华两版《赵氏孤儿》艺术差异
    盛名的,莫过于林兆华先生和田沁鑫女士的同名话剧,《赵氏孤儿》。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亦有大放异彩之处。两话剧虽框架皆由同一故事而来,其延伸出的表达方式、叙述方式及人物故事结局却不尽相同。一、蕴含于表达方式中的差异话剧本身是以对话为主的表现形式,主要叙述方法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是一门综合艺术,集万千创作灵感于一身,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台艺术、灯光等都缺一不可。观众眼中最直观的展现便是舞美,即舞台与设计。相较之田沁鑫对于舞台升降幕帘、移动隔板、多

    戏剧之家 2022年16期2022-11-13

  • 中国小剧场运动40周年戏剧就是回故乡
    面。40年前,林兆华导演的戏剧《绝对信号》正式在这座剧院上演,拉开了中国小剧场戏剧的历史帷幕。不过因为疫情,今年的许多戏剧演出不能如期和观众见面。因此属于中国小剧场40岁的生日显得特别而低调。除了《绝对信号》,林兆华在1980年代还执导了两部重要的戏剧——《车站》和《野人》。这两部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现代主义戏剧的上演并不顺利,如今回顾这两部戏剧,与其说它们在舞台上创造了怎样的奇观,不如说它们拓宽了戏剧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戏剧风格的探索之作。中国戏剧史上,对《

    北京纪事 2022年9期2022-05-30

  • 小剧场40年:为了什么而先锋?
    部试演”,导演林兆华在台下拿手电筒打着追光,内心诚惶诚恐。这部名为《绝对信号》的戏,后来被视作中国小剧场话剧的起点。一颗信号说《绝对信号》开创了中国小剧场的先河,并不完全准确。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形式,话剧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刚好与救亡图存、革故鼎新的历史时刻交汇,因此天然地承载着启蒙与革命的重任。1918年,《新青年》曾接连以两期专号态度鲜明地打出“戏剧改良”的旗帜,主张建设一种与“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相呼应的现代戏剧,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尤其受到了胡适、陈独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8期2022-05-30

  • 散论话剧《白鹿原》
    于《白鹿原》,林兆华先生一定是苦心孤诣。否则,任何一位创作者都不会轻易去触碰一座文学巨擘、去攀爬一座陡峭山峰;如果不是这般,任何一位创作者都不会在自己异常宝贵的创作成熟期动辄用三年的时期去精耕细作。想必林先生也是孤独的。这个心境的背景值得一说。晓钟老师年届九旬,能在有生之年再多传授一些学生,这些晚辈中若能再多出几位会导戏的,可能远比自己再搏一部大作更具意义。陈颙导演留下最后一部《晋商》就永远离去。陈明正先生成也上海、“败”也上海,《黑骏马》成为这位“海派戏

    剧影月报 2021年5期2021-11-14

  • 小城大隐 逆光
    年,与高行健、林兆华在北京人艺合作话剧《野人》,在其中担任美术设计,制作了该剧主要面具和服饰;与高行健在北京举办《尹光中、高行健砂陶艺术展》1985年,结识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先生,并受邀为伊文思创作砂陶艺术作品《风神》;1998年,受中德文化交流中心邀请,赴德国十一城市进行油画、陶艺作品展,其作品被德、俄、意、法等国博物馆收藏;2007年,创作哲学油画系列作品:《逆象主义绘画》;2009年,尹光中把伊文思先生赠送的电影拷贝,无偿捐赠给中国电影博物馆;2011

    藏天下 2020年1期2020-12-08

  • “春秋三部曲” ——林兆华的戏剧观探寻
    三十年代出生的林兆华与六十年代出生的牟森和孟京辉一起被称为“北京剧坛三剑客”,当有人问他到底是什么戏剧观的时候,他回答说:“我是自由戏剧观。林兆华强调因“本”制宜,即拿到什么样的剧本就排什么样的戏剧。《刺客》一剧的显性主题是建立在复仇之上的,林兆华一方面展示复仇这一行动的过程,突出其艰辛性、悲壮性;另一方面又通过复仇来表达个体对当下现实生存的思考。剥去道德的装潢,排除历史书写的修饰,用现代的眼光和思维重新反思其价值和意义。《说客》一剧的线索是子贡到处宣传和

    魅力中国 2020年15期2020-12-07

  • 从“春秋三部曲”看林兆华戏剧特征
    王子怡摘 要:林兆华的先锋戏剧在中国戏剧编年史上是无法绕过的刻度。从1982年《绝对信号》开始,他便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游离于传统戏剧理论体系之外进行探索。2011年,林兆华与编剧徐瑛再次合作推出的《说客》作为“春秋三部曲”《门客》 《刺客》的终曲,可以看作是林兆华的成熟风格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本文将通过对林兆华“春秋三部曲”的比较研究,探讨其中所反映出的林兆华戏剧导演特征并对其进行阐释。关键词:林兆华;春秋三部曲;戏剧导演特征中图分类号:J82 文

    传媒论坛 2020年7期2020-09-02

  • 林兆华监制话剧《爸爸的马拉松》
    为小人物本剧由林兆华担任艺术总监,张丽峰担任顾问,廖优子担任制作人,徐小朋担任编剧兼导演的话剧《爸爸的马拉松》颞焦底层小人物生活。自80年代中期起林兆华的作品开始受邀至海外演出,如《北京人》《哈姆雷特》《茶馆》《鸟人》应邀到俄罗斯、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演出。他本人也曾受邀在德国塔利亚国家剧院导演《野人》,在日本新国立剧场导演《棋人》,在美国中央城市歌剧院执导歌剧《李白》。林兆华也经常应邀参与国际戏剧活动,如欧洲各大著名戏剧节和戏剧学术活动,其间和各国重要

    微型计算机·Geek 2020年2期2020-04-19

  • 中国最懂契诃夫的人走了:他把生命贡献给一项事业
    的剧目”,例如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在激烈的争论中,童道明盛赞过这些充满创新性的演出。童道明说:“不批评不是胆子小。有时候,对一种批评说‘不,也是需要勇气的。我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有时候胆子也挺大的。”但当林兆华有偏颇时,他也会直接当众指出,坚持正听,不让谬误存在。人物素描2 写为知识分子说话的戏童道明和于是之交往颇深,在童道明眼里,于是之不是演员,而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有风骨的知识分子。童道明欣赏与他在一个单位工作的冯至,也是因为“他有

    意林·作文素材 2019年17期2019-11-21

  • 浅析林兆华版《建筑大师》
    盛前景的今天,林兆华先生作为中国话剧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情节、人物以及舞台布景等角度,浅析林兆华导演根据易卜生的晚年经典之作改编的话剧——《建筑大师》关键词:话剧;建筑大师;林兆华话剧《建筑大师》是挪威著名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晚年之作,也是其最富有争论的作品,作品中讲述了一位建筑大师索尔尼斯的人生经历,林兆华版本的话剧《建筑大师》情节紧凑,矛盾激烈,在观剧过程中情节稍纵即逝,而作为观众也不得不聚精会神。在看完林版的《建筑大师》后,对剧中的一些方面印象

    大东方 2019年7期2019-10-21

  • 先锋话剧的不同表达
    先锋话剧的代表林兆华导演和田沁鑫导演2003年同时将《赵氏孤儿》将这段历史搬上话剧舞台,传递出不同角度的人性关怀,并且都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关键词:先锋话剧、《赵氏孤儿》、林兆华、田沁鑫话剧外来戏剧形式,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社会变革不断发展,它的时代性往往可以让我们在艺术欣赏中反思、叹息亦或惊喜。一代代话剧艺术家不断探索使话剧丰富和发展。先锋话剧作为我国话剧发展的里程碑,大胆颠覆传统戏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它也注重保留传统戏剧中关注现实,批判现实,试图解释

    青年生活 2019年14期2019-10-21

  • 曙光来临前的死亡
    京人民剧院导演林兆华导演。本文从几方面鉴赏这部可以说是中国话剧高质量代表的话剧《窝头会馆》。关键词:话剧;“窝头会馆”;林兆华《窝头会馆》是由国内最知名的影视编剧刘恒编剧,由林兆华导演的一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话剧。话剧在十八岁的时候才正式出现在笔者的生命里。在刚入学的学校剧社迎新演出上,笔者有幸观看了学姐学长经过为期一年排练出来的《蠢蛋》和《恋爱的犀牛》两部话剧。与往后的日子里第一次去酒吧看艳舞、第一次尝试接吻的震惊不同,话剧给笔者带来的震惊不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10期2019-09-10

  • 是毁灭亦是巅峰
    。著名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哈姆雷特》、《浮士德》和《等待戈多》等多部作品之后,这一部《建筑大师》能否被他成功解构?答案是肯定的,林兆华导演的《建筑大师》,无论是在表演、舞台设计还是灯光设计等专业角度,都有着出彩的高度。首先,从表演者的身份来看,陶虹和濮存昕都是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优秀演员。荧屏之中和舞臺之上的濮存昕都极力追求一种自然的表演创作状态,这时的演员是不仅仅是在“演”一个角色,而是一种将自我对角色的理解与诠释、角色的性格、情绪的感染力与艺术手段相结合的

    学业 2019年6期2019-09-10

  • 悲剧在希腊的发明
    )搬上舞台前,林兆华导演就曾有将其搬上舞台的打算。但正如史铁生在《戏剧之设想》的第十四章“后记”中所言:“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拍摄,所以它最好甘于寂寞在小说里。难于排演、拍摄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资金以及一些技术性问题。”而林兆华也曾说:“小说里有戏,有电影,非常丰富,排起来很费劲,摄影要很多钱才行。”因此,《戏剧之设想》的舞台版历经辗转,最后在2017年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上,才由陆帕导演、王学兵主演,并以《酗酒者莫非》之名与观众见面。音乐剧《泰坦

    优雅 2019年9期2019-09-02

  • 《酗酒者莫非》:电影影像与舞台创意融合
    与国内戏剧大师林兆华共同举办一年一度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酗酒者莫非》是驱动文化传媒运营天津大剧院期间编排的首部话剧,是以欧洲舞台语汇打造的中国题材原创话剧。《酗酒者莫非》制作人吕斐然告诉《综艺报》,这部戏的筹备制作过程一波三折。《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是一部剧本体小说,原著本身就包含大量关于影像应用的舞台提示。碍于当时技术手段限制,史铁生生前对这部作品能被搬上舞台并未抱有太大希望,他甚至在后记中写到,“我相信,这东西不大可能实际排演和

    综艺报 2019年5期2019-03-18

  • 人艺,把戏排成行为艺术
    成火星来的了。林兆华曾经在1999年排过一版《茶馆》。那一版里,他尝试着在写实主义里掺进写意的表达:把茶馆改成茶棚、采取开放式的舞美风格……但来自观众和媒体的无数批评,很快就彻底杀死了这次创新。2005年,他又把《茶馆》恢复成原来的面目。还是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冯远征、吴刚、何冰这批演员,但导演不再是林兆华。节目册上,导演一栏后面依然印着焦菊隐,林兆华的头衔是复排导演。他把这一版称为“描红模子”,“我自己的东西一点儿没有,全是焦先生的。”大导有句名言,

    北京纪事 2019年3期2019-03-01

  • 艺术大师的自画像
    像式的剧本,而林兆华作为国内话剧界的领航者,携手濮存昕、小陶虹,重新演绎了这部艺术大师的自我挣扎。当濮存昕一步一步走上阶梯,看起来是带着绝望向着死亡一步一步靠近,可是陶虹在阶梯下的欢呼声给这一行为带来了另一种意味,濮存昕脚下的阶梯变成了权力变成了名誉,变成了他渴望的一切,而他在一步一步征服这些东西的过程中逐渐消亡,留给人们的就是一个建筑大师的名号。这就像是易卜生晚年的自我写照,经历了众多荣誉到头来开始害怕,害怕一切都不见而变得胆小,最后冲破束缚绽放自己的绚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2019-01-14

  • 李六乙的《哈姆雷特》:一次冒险
    。在1990年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版本中,他曾饰演哈姆雷特,而这次之所以接下克劳狄斯这一角色,主要为的是剧中那段罪行暴露后,克劳狄斯忏悔的独白:“我的王冠,我的野心和我的皇后。非分纂取的那些还在手里,就能幸邀宽恕吗……”这是吸引濮存昕站在这个舞台上的原因之一。“国王(克劳狄斯)这个角色在很多版本的《哈姆雷特》里面都是处在一种被忽略的状态,或者是没有多大的创作空间。在我看来,我希望能够尝试表演他忏悔的独白,看一下还有没有新的感受。”人人都是哈姆雷特直到今

    看天下 2018年34期2018-12-21

  • 20年后, 观众看懂《三姐妹·等待戈多》了吗?
    20年前,导演林兆华的实验戏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在北京首都剧场上演,濮存昕和陈建斌主演,然而票房惨败。最少的一场,上千人的剧场里只坐了几十人,这一轮原定24场最后也只演出了19场。不过,一些著名的知识分子,如学者汪晖、作家余华等,却对这个剧赞不绝口,奉为经典。从此,这个剧就成了一个传奇。戏剧导演王翀一直听说这个戏好,但他当初年纪小,遗憾地错过了那一轮演出。出于好奇,他看了三遍当初的录像,一边看一边哭,“不是因为他们,全是因为自己”。“导演带我们站在空中俯

    看天下 2018年26期2018-09-25

  • 韩清 任何人都是不可复制的
    ,看着知名导演林兆华的工作状态,在旁边感叹了一句,大师是不可复制的。林兆华问:“你说什么?大点声。”韩清跟他说:“大师是不可复制的!”林兆华看了看韩清,说:“任何人都是不可复制的,因为这儿不一样。”他指着心脏的位置。那句话对韩清触动很大。她还因此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院刊《北京人艺》上。“舞台为什么吸引人,因为它是鲜活的。”韩清说。韩清在林兆华身上看到特别多可贵的地方。“他已经70多岁了,还不满足,敢于推翻自己,我觉得特别勇敢。”韩清说。韩清曾在林兆华导演的《

    时尚北京 2018年9期2018-09-19

  • 林兆华导表演艺术与话剧“中国学派”的探索发展
    践行。新时期后林兆华继续了对“中国学派”话剧理想的探索,他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吸取传统戏曲表现的自由、时空的无限和表演的自由等特点,同时在对文学剧本的超越、演出空间的组织结构及新型观演关系的确立、演员形体的可塑性与象征、宏观“面具”的创造等方面表现出现代品格,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同时,求新求变,实现“一戏一格”,使话剧“中国学派”进一步发展完善,构建了中国当代话剧令人神往的景观。关键词:焦菊隐;林兆华;导表演艺术;安托南·阿尔托;中国学派中图分类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9-18

  • 从《三姐妹·等待戈多》看林兆华导演方法的现代性
    剧作品的同时,林兆华亦持续不断地进行着理论总结,在导、表演方法的革新上提出了颇具特色的个人主张,他的核心思想就是表演和导演的双重结构观念,二者互为依托,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支撑起林兆华独特的戏剧叙事方法体系。〔关键词〕林兆华;实验戏剧;戏剧叙事2017年年末,林兆华的经典实验戏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在相隔近20年后再度重排,于多个城市上演,首站上海。在此前不久,上海戏剧舞台上的两部重量级剧目刚刚落幕,即波兰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的《酗酒者莫非》和英国导演彼得·

    艺海 2018年3期2018-05-17

  • 林兆华戏剧表演观念探析
    戏剧导演之一,林兆华以强劲的革新姿态长期坚持着自己的戏剧实践,尝试构建具有民族品格的戏剧表演方法体系,创造了极具价值的戏剧表演新观念。林兆华将自己的戏剧表演理论概括为建立“表演双重结构”。概念虽已提出,却尚未形成明确的阐述,仅围绕这一概念,较为集中地使用了一系列描述性话语:“演员既在戏中,又不在戏中”“既是角色又不是角色”“没有表演的表演”“提线木偶和提线人”“在叙述当中体验,在体验当中叙述”“叙述的表演”“扮演意识”等。这一系列表述所体现的一个中心原则就

    上海戏剧 2018年2期2018-04-28

  • 是否应该删除一切?
    里的经典不是指林兆华导演《三姐妹·等待戈多》19年前的首演,而是契诃夫的《三姐妹》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经典具有传世性与流行性,更重要的是它们通常都有极大的阐释空间,使得它们被一次次致敬或推翻、复制或解构。从《三姐妹》到《等待戈多》,我们能发现两个文本在立意上是有连贯性的。契诃夫所表达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等待戈多》迎来的则是语言系统的彻底崩溃,无意义的台词甚至不构成对话,却无限扩张到时间、空间中去。从交流的隔阂到语言的消弭,对话被删除了,行动也随

    上海戏剧 2018年2期2018-04-28

  • 林兆华的先锋主义戏剧观
    林兆华是一位用“先锋”之概念并不能完全涵盖的戏剧艺术家,且他本人也不愿挥舞“先锋”这面旗。确实,他的那些上演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戏剧,其意义远远大于一个流派所能散发的能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是当代中国采用戏剧舞台形式向著名而权威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说“不”的人,并且还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导演的第二主题”“表演的双重结构”“流动的布景”“空的舞台”等不同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林兆华确实又是位货真价实的“先锋”人士。基于这一现实,本研究将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1-24

  • 声音
    进行巡演。导演林兆华跟观众对谈时这样表示“一个能让8岁和80岁的人都无障碍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丹麦城市设计师扬·盖尔的看法。如今的丹麦被视为全球最宜居的国家之一,但上世纪60年代丹麦推广“无车化”时。曾遭遇诸多反对“实际上我们这个社会不太缺情緒,缺的是对情绪的理性呈现。”——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吕德文表示。非黑即白是现在一些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的共同特点。非常容易影响人们的情绪“90分钟以上的锻炼并不会带来额外益处。”——纽约精神健康创

    东西南北 2018年22期2018-01-14

  • “大导”林兆华:渴望摘掉紧箍咒的孙猴子
    幕式,80岁的林兆华被搀扶着走上舞台。按照传统,每次戏剧节都会邀请一位戏剧大师担任荣誉主席。前三届的荣誉主席分别是国际著名戏剧导演罗伯特·布鲁斯汀(Robert Brustein)、尤金尼奧·巴尔巴(Eugenio Barba)和彼得·布鲁克(Peter Brook),第四届是林兆华,中国当代戏剧界最重要的导演。林兆华在戏剧圈被称为“大导”。至于为什么,他自己也搞不清楚。主持人黄磊和孟京辉递过话筒,赖声川在一旁充当现场英语翻译。林兆华开口:“我见了人多就不

    博客天下 2017年2期2017-09-15

  • 《绝对信号》
    竟与人艺大导演林兆华以及《绝对信号》连在了一起。要说毫不搭界也不确切,充其量就是我们都爱看话剧,“文革”前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看过人艺的《蔡文姬》,而且“宣传摊儿”毕竟也属文化的范畴。这两点小小的理由,使我们和《绝对信号》有了关联。准确的日期和来龙去脉记不清了,大约是那年春末夏初的一天,我的同事小史,也是位女同志,对我说:“小安,人艺来人联系,想通过咱们到铁路上体验生活。”我听了很纳闷,那时经过十年的“文革”,粉碎“四人帮”还不太久,“人艺”“话剧”好像是老

    北京纪事 2017年7期2017-07-18

  • 田沁鑫跟林兆华两版赵氏孤儿话剧的比较
    璨的一颗明珠,林兆华跟田沁鑫二人都曾做過该戏导演,却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林兆华颠覆传统,反思历史,加入一些新鲜元素呈现出华美宏大的舞台:田沁鑫则结合东西方艺术之美,表现独特的残酷喜剧。关键词:《赵氏孤儿》;林兆华;田沁鑫1 舞台呈现方面林兆华版的《赵氏孤儿》华美、宏大的舞台布景营造出该剧的整体氛围,而舍弃了剧情要求的具体场景。首都剧场的舞台被重新搭建,以重峦迭嶂的山脉为整个舞台背景,为了表现古代的城堡,五万块砖头一直铺设到观众席,形成一个巨大的舞台空间,彰

    卷宗 2016年12期2017-04-19

  • 论“中国式”话剧道路的发展现状
    以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为例从“中国式”话剧主题方面对“中国式”的话剧道路进行总结。关键词:中国式;话剧;林兆华;重塑经典话剧,即以对话为主的综合性艺术,作为西方舶来品19世纪末才传入中国,在时代的变革中萌芽,在战火纷飞中发展,在民族解放中重生。话剧虽属于外来的戏剧形式,但其日复一日生长在中国的土壤中,反映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满足着中国人民的审美品位,历经前人不懈的努力探索着一条与众不同的“中国式”话剧。一、在重塑经典中解读先锋颠覆传统,反思历史。“中国式”话剧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2期2017-04-17

  • 澄怀静观关照下的“空的空间” ——林兆华戏剧美学研究
    的空间” ——林兆华戏剧美学研究焦 阳(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610207)戏剧导演林兆华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戏剧人不断探索创新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数量可观,个性强烈,在媒体舆论和一般观众中间也享有较广泛的知名度。通过对林兆华及其戏剧的研究,以之为切入点,可以解析中国当代戏剧发展现状,廓清中国当代戏剧发展历程。本课题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国戏曲戏剧传统两方面入手,探讨林兆华戏剧导演风格形成与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系统地归纳和梳理林兆华戏剧的导演美学特征并对其进行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3-25

  • 林兆华戏剧的先锋观念及创作风格
    戏剧创作的导演林兆华不断探究和思考的问题,即戏剧的本质是什么。林兆华导演始终秉持“艺术与商业并重”的原则,强调实验戏剧照样有商业性,商业性与实验性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并不矛盾。本文就他的作品分析其戏剧观念和创作风格,以寻得戏剧发展的未来之路。关键词:林兆华;实验戏剧;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1-0106-02提到林兆华,可谓是戏剧界名声显赫的人物,早期进入北京人艺从事导演工作,至今已创作七十余部舞台

    今传媒 2016年11期2016-12-19

  • 林兆华:不向世俗低头的“大导”
    竟是什么时候将林兆华导演叫作“大导”,已经是一件难以考据的事情了。一说20世纪80年代,一说90年代,而具体是谁说的并没有留下详细记录。尽管如今不少年轻观众会把他和香港导演林奕华弄混,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中国诸多戏剧导演之中,也只有他能够独称一个“大”字。2016年7月1号,大导80岁了。孟京辉说:“年轻人有时候显得很老成,他们的皱纹长在心里,但是这个人,满脸皱纹,但皱纹里都写着年轻。”赖声川说:“他是我非常仰慕的一位艺术家,他的戏很霸气,胆子很大。”濮存昕

    读者欣赏 2016年12期2016-12-10

  • 中国先锋派话剧对莎士比亚经典的传承
    代手法影响,以林兆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派导演在莎剧编演上多有强制阐释的不良倾向,存在着“轻文本”“重形式”“主题先行”等不足之处。先锋戏剧人在借用莎剧时,需加强经典传承的责任感,而不是过分追求个性化、新奇化,在对经典怀有敬畏之心的前提之下,遵循“期待视野”规律,以服务剧场和观众为核心,对原著作“有限的否定”,找到原著精神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在传承经典的同时再塑经典,使其历久弥新。关键词:莎士比亚;先锋派话剧;林兆华;经典传承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中州学刊 2016年9期2016-11-15

  • 林兆华:戏剧界的怪老头
    ,让当初的演员林兆华,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大导”林兆华。他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界的“怪老头”“老顽童”,自由、率性,看起来似乎没有羁绊。他总是站在中国戏剧变革的潮头:20世纪80年代,他导演的《绝对信号》曾开启中国小剧场戏剧革新运动;近几年,年过七旬的林兆华又发起中国第一个以艺术家个人名义命名的国际戏剧展——“林兆华戏剧邀请展”,2016年是第六届。做了一辈子的话剧,没有理论体系,没被学术界认可,但是在戏剧领域里,因为敢于尝试与探索,他有着不可被替代的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35期2016-10-17

  • 诗话相依,传情达意
    以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为例从“中国式”舞台呈现方面对“中国式”的话剧道路进行总结。【关键词】:林兆华;舞台呈现;意境“中国式”话剧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戏曲的写意式舞台意境和自由的舞台时空,同时又包含了先锋话剧的综合性表演形式。“中國式”话剧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点,在近乎戏曲的舞台上,运用简单的舞美、灯光、音响手段塑造真实的审美情景。1、空灵的舞台意境“中国式”话剧吸取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虚拟化的特征,比起传统的话剧舞台多出了更多的抽象性与隐喻化,比起传统的戏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2016-05-30

  • 水墨承“孤”体 油画载“孤”魂
    。【关键词】:林兆华;田沁鑫;赵氏孤儿;风格一、“孤”而为何?何而为“孤”?一面是养育自己,以己儿换其命的父亲程婴,一面是传授武艺,将己命视其儿的干爹屠岸贾,一面是心狠手辣,为私欲杀全家的幕后黑手,两个人,三张面孔;一个孤儿,三种身份。孤儿将会最后选择以哪一种面孔示人,亦或是他还会选择其他的面孔。《赵氏孤儿》流传着许多的版本,各部话剧对于文学剧本的改编也不尽相同。林兆华的《赵氏孤儿》对于“孤”的理解是客观身份下的“孤”。无论是电影的版本还是田沁鑫的版本,都

    西江文艺 2016年24期2016-05-30

  • “极简”和“混搭”的先锋尝试 ——谈林兆华版《哈姆雷特》《大将军寇流兰》舞美设计
    锋尝试 ——谈林兆华版《哈姆雷特》《大将军寇流兰》舞美设计■马强林林兆华是北京人艺著名的“大导”,从《绝对信号》开始,林兆华坚持先锋戏剧实验,为中国话剧舞台开拓了一条中西合璧,传统和现代交织的道路。林兆华擅长排演著名剧作,我们也注意到了他1990年导演的 《哈姆雷特1990》和2007年导演的《大将军寇流兰》这两部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改编莎剧永远是戏剧导演的终极梦想和终极难题。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被世界各地的无数剧团排演,如何结合本国的戏剧特性,观众的

    剧影月报 2014年3期2014-11-21

  • 制造独特的戏剧性——以林兆华2004版《樱桃园》舞台剧为例
    。2004年,林兆华版《樱桃园》的成功上演,大获好评。它究竟有何独特的魅力能够吸引大量的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演出,而林兆华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哪些方面来增强戏剧性的。以下分别从人物形象,舞台美术,台词运用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并借此来说明导演的创作意图。一、简约、集中的人物形象如果一部剧的人物形象众多,或是以“人像展览式”的方式叙述的话,若是矛盾不集中,主题不突出,那么,其戏剧性也可能会减弱。在舞台剧中,林兆华为使剧情更集中,情节更紧凑,直奔主题,直击主要矛盾:

    戏剧之家 2013年3期2013-12-30

  • 《理查三世》的叙事策略 ——戏仿与隐喻:林兆华的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
    —戏仿与隐喻:林兆华的莎士比亚戏剧《理查三世》李伟民(四川外语学院 莎士比亚研究所,重庆400031)林兆华的《理查三世》既阐释出原作的深刻内涵,又在戏仿与隐喻中获得了部分观众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对莎剧这样的经典的演绎,林兆华力图探索莎剧所具有的巨大艺术张力和人性魅力,以及莎剧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当下性,其中既通过舞台叙述话语与当下观众理解的戏仿呈现了莎剧的魅力,又通过隐喻引发了观众对所谓的人性与权力的再思考。《理查三世》被推上中国舞台,显示出中国导演对莎士比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8-15

  • 后经典叙事色彩:激活悲剧意蕴——从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到林兆华的《大将军寇流兰》*
    科利奥兰纳》到林兆华的《大将军寇流兰》*李伟民(四川外语学院 莎士比亚研究所,重庆 400031)林兆华的《大将军寇流兰》在舞台上创造性地演绎了莎士比亚的《科利奥兰纳》。《大将军寇流兰》在莎剧与当下的中国观众之间所建构的联系,不但使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科利奥兰纳》,而且通过舞台呈现,表现出后经典叙事的特征。《大将军寇流兰》通过话剧舞台上摇滚乐、军鼓狂暴、无序、野性的叙事给观众以新颖、强烈的震撼,并在震撼中对剧中民众的诉求和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后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4-08

  • 根据老舍短篇小说改编的话剧《老舍五则》在北京上演
    广播联合出品,林兆华导演,王翔改编,老舍之子舒乙担当文学顾问,刘佩琦、雷恪生、孙宁等出演的话剧《老舍五则》在38届香港艺术节载誉归来,于2010年5月27至29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演出,藉此纪念文学大师老舍先生诞辰111周年。《老舍五则》从老舍先生五个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选材,故事情景完全设定在北平,人物的对白更是充满了京腔、京韵、京味儿,充分体现了老北京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以现代戏剧的表现手法反映老北京市井人生

    中国戏剧年鉴 2011年0期2011-11-16

  • 《说客》:面对历史的一种姿态
    谨徐瑛编剧,林兆华、易立明各导一版的话剧《说客》,在2010年度的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中首次上演。从20世纪80年代始,林兆华就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导演,而且他自己似乎也很享受这些争议;几十年来他很少创作得到众口一词的称赞的那一类作品,无论是《故事新编》、《理查三世》、《建筑大师》、《赵氏孤儿》还是《窝头会馆》,他甚至会在不可能出现争议的细节上,做出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安排。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争议声中,林兆华成为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话剧导演之一,假如

    艺术评论 2011年1期2011-02-27

  • 疯癫的棋人与忧郁的王子*——试论林兆华和过士行的戏剧双簧
    剧场演出,导演林兆华,这也是过士行的第二部被搬上舞台的作品。剧中“棋人”何云清下了五十年棋,几十年一直没离开过这块棋盘。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剧中小“棋人”司炎因在一盘决定命运的对弈中失利而丧命,更让人领略到围棋有着古希腊神话里海妖赛壬般的巨大的诱惑与魔力。人们往往为何云清五十年来“光低头下棋,没抬头看天”的岁月蹉跎而慨叹,却忽视了生命之花短暂绽放就迅速陨灭的围棋天才司炎。如果从司炎角度来解读,《棋人》则别有一番风致。《棋人》①该剧引文均出自过士行:《坏话一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4期2011-02-19

  • 空的空间与意象审美 ——评《回家》与《说客》
    解玺璋刚刚看了林兆华导演的两部新戏,一部《回家》(过士行编剧),另一部《说客》(徐瑛编剧)。这两部作品,在林兆华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出色的创造和想象,造就了一个富有中国审美意蕴的话剧舞台。他使我们相信,话剧艺术一旦从本土戏剧传统中获得新的灵感,也就开启了抵达心灵自由的审美之门;在这里,解放了自己的导演,必将解放自己的演员,他希望演员不再纠缠于传统的体验或再现,话剧表演因此变得更加强烈、有力,而又潇洒、自如,就像几天前我们在《说客》中刚

    艺术评论 2011年1期2011-02-09

  • 林兆华:欲罢不能老戏瘾
    入,而73岁的林兆华毫无争议地成为这部戏的导演。1936年,林兆华出生在天津一个与戏剧毫无瓜葛的家庭。21岁时,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一名录音师的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61年毕业,分到北京人艺当演员。林兆华年轻时是公认的美男子,但是他觉得演员很被动,只能被动地接受剧本安排的角色。“文革”时一切正常的演出活动都停止了,林兆华常泡在图书馆读书,易卜生、莎士比亚等戏剧名著就这样一本一本地读。他的勤奋好学给老艺术家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文革”结束后,老团长赵起扬

    新天地 2009年11期2009-12-08

  • 一座令人失望的《樱桃园》
    命运”。作为“林兆华作品”的《樱桃园》,虽然具有其一贯的先锋精神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却是一座令许多观众,甚至包括曾经喜欢“大导”作品的人感到失望的《樱桃园》。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单一化。这与林兆华的指导思想有关。林兆华认为:“在这个戏中,思想和性格相比,我认为主要是表现思想。我不要性格的细节。”所以在戏中,当柳鲍芙证实了樱桃园已被拍卖之后,她躺倒在地哭喊翻滚。此时,演员蒋雯丽在台上声嘶力竭,还哪像是个曾在巴黎生活过的贵族,分明是电影《立春》中一心想要进入京城成为

    上海戏剧 2009年7期2009-08-13

  • 戏剧的减法
    翁英雄式悲剧的林兆华。如今将视角转向象征主义大师梅特林克,在充满神秘、仪式化的情境中,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在绝境中祈盼希望的人类生存图景。如若盘点2008年的戏剧演出,话剧《盲人》是无法忽略的。它那充满张力的情感蕴含,忧患深沉的精神关怀,朴素真实的表现形式,至今仍萦绕在人们的观剧记忆当中,难以磨灭。《盲人》虽是一次普通的公益性演出,但却构成了一个“戏剧事件”:它用回归生命本身的方式告诉了我们戏剧的真谛,让戏剧再次新陈代谢回到了审视人类自身处境的归途当中。盲人的

    艺海 2009年2期2009-03-16

  • 多人在场的“独角戏”
    颜 榴随着林兆华所缔造的精英式戏剧地位的日渐稳固,观者们即便在沉闷的观剧过程中产生了疑惑,也都渐渐转化为对一种莫测高深的先锋戏剧的遥望,并暗暗心虚自身思想水平的肤浅10月22日,林兆华导演的复排戏剧《哈姆雷特1990》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5场之后将展开它在全国的巡演。《哈姆雷特1990》,这个听起来有些奇怪的剧名暗示着对一个时代的追忆。台上这位身着宽衫、身形显老却依旧灵活的“王子”(濮存昕饰演)与18年前在北京电影学院黑匣子里上演该剧时摸爬滚打的竟是同一人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40期2008-05-14

  • 林兆华:继承,就是创造新传统
    看创作的需要。林兆华新戏《刺客》,未推出已先声夺人大举宦传,三年磨一剑,260万元大制作谭盾配乐、韩美林题字,濮存昕何冰等明星演绎,怎么看都像个大片的范儿老爷子意欲进军商业?猜测和争议风生水起。而林兆华从来就不缺争议。1982年夏,林兆华执导的话剧《绝对信号》在人艺一间简陋的排练厅演出。这次事先不张扬的行动事后被看成中国话剧忽然现代的一个“信号”。之前人艺代表的中国话剧传统是现实主义的戏剧传统说得再明白点是人艺第一位总导演焦菊隐开创的以《茶馆》为代表的风格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29期2007-05-14

  • 农民工人艺话剧初体验
    人民艺术剧院。林兆华导演的话剧《大将军寇流兰》7点半钟开演——他们不是赶去看戏,而是作为演员参与这出戏的演出。包括这些搬运工和建筑工人组成的100名农民工,分别扮演话剧里面的罗马士兵和伏尔斯士兵。他们事先被分好组,在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按照剧情陆续上场。后台入口站着一位北京人艺的工作人员,检查他们的出入证——没有证的一律不能进场。几个抽着烟进来的农民工被提醒不能吸烟,有的当场就把烟掐灭了,有的出门嘬完了才进来。一位自称是农民工演员总负责人的中年男人带了七八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5期2007-05-14

  • 《建筑师》,大师的高峰体验
    年的剧作,今由林兆华、濮存昕、陶虹搬上国内戏剧舞台。从剧本到舞台设计,基本没有什么商业元素,却从中体会到更纯粹的来自戏剧的美丽这是一部写给男人的戏,如果制作人在广告上标明“为50岁以上成功男士而做”,不失为一个好卖点。确切而言,惟有那些已过中年、在事业上到达过巅峰、又走入颓唐的“建筑师们”,最能体会到男主人公的心境和苦楚,更何况还有一个年龄相差30岁以上的男女的爱情!随着濮存昕的公益形象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有时几乎忽视了他作为一个舞台剧演员的魅力。更多的时候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33期2006-09-14

  • 话剧《白鹿原》还有多少人艺味儿?
    下了那个原了。林兆华导演却上了原。”——陈忠实。小说改戏,剧本之难2003年,因为没有现成有分量的剧本,长篇巨著《白鹿原》成为林兆华的重点筹划方向。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林兆华让陈忠实对其“产生最踏实的信赖”,双方于当年签订一份合同:林兆华承诺三年内将小说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否则陈忠实可以将该小说的改编权交给其他剧团。按照这个合同,戏剧《白鹿原》应于2005年呈现在舞台上。紧接着遇到了非典,之后是剧本改编问题,等等,话剧《白鹿原》这些年的排演经历一波三折。“把

    中国新闻周刊 2006年23期2006-05-14

  • 编辑手记
    刻的人道主义。林兆华导演几年前曾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读书》为此发表了余华、童道明等撰写的评论。这个用“等待”的主题拼接起来的作品,把旧俄时代的情绪与对人生的高度的哲学概括综合在一种精致的形式之中。我还记得有一天在人艺门口偶遇林导演,他兴奋地告诉我,那一期的《读书》出版之后,他收到了许多没有看过戏的读者的来信。契诃夫是现代中国戏剧传统的一个内在要素——从曹禺的《日出》、尤其是《北京人》,到五十年代北京人艺对斯坦尼传统的全面的继承,再到林兆华的《三姐妹

    读书 2004年10期2004-07-15

  • 《厕所》:离《茶馆》还远
    他和话剧名导演林兆华的合作给这部戏带来的光环,单单是《厕所》这个名字就值得玩味。一场充满排泄物的话剧《厕所》围绕着厕所这样一个固定的场景,展示了在上世纪三个不同年代——七十、八十和九十年代里,同样一批人的故事和变化。每个年代一幕。这部戏显然借用了《茶馆》的结构,试图通过这个“不雅”的题材来解释“人要有尊严”这样严肃的主题。编剧过士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认为“《厕所》就是蹲着的《茶馆》”,同时也是“中国第一部原创的黑色幽默话剧”。整部戏充满着关于排泄物的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24期2004-07-12

  • 最后的话剧贵族?
    馆里,该剧导演林兆华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他穿着宽松的牛仔裤,套一件大大的毛衣。怎么看,都像个老年“哈韩族”。往来其间寥寥几个青年,都亲热地叫他“大哥”。“我以前拍的戏,很多人说难懂。那么这次《赵氏孤儿》会让所有的人都看懂,而且觉得好看。”《赵氏孤儿》是最早介绍到欧洲去的中国戏曲,伏尔泰进行了改写,取名叫《中国孤儿》,并把原先血腥复仇的结局改成了双方最后谅解。1990年,法国使馆的中法比较文学协会成立,委托林兆华执导该剧本,因为喜欢中国戏剧,林兆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03年41期2003-05-30

  • 话剧《三姊妹·等待戈多》笔谈
    林兆华等契诃夫的等待余华安·巴·契诃夫在本世纪初创作了剧本《三姊妹》,娥尔加、玛莎和衣丽娜。她们的父亲是一位死去的将军,她们哥哥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她们活着,没有理想,只有梦想,那就是去莫斯科。莫斯科是她们童年美好时光的证词,也是她们成年以后唯一的向往。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着,岁月流逝,她们依然坐在各自的椅子里,莫斯科依然存在于向往之中,而“去”的行为则始终作为一个象征,被娥尔加、玛莎和衣丽娜不断透支着。这个故事开始于一座远离莫斯科的省城,也

    读书 1998年7期1998-07-15

  • 编辑手记
    ,那里正在演出林兆华导演的新戏《三姐妹·等待戈多》。林导演匠心独具,把旧俄时代的“等待”与战后欧洲的“等待”编织在一起,在一个世纪将尽的时候,他继续地追问“等待”的意义。是的,等待。在旧俄时代的沉闷生活中,契诃夫的朋友们看出了他戏剧中的“异教徒的天才”,因为“契诃夫的人物,决不像我们当时所演的那样,沉浸在他们自己的痛苦中。正相反,他们,像契诃夫本人一样,寻求生活,快乐,笑,勇气。契诃夫的男女人物,想活而不想死。……俄罗斯的生活毁灭了原创性的和最好的事情的开

    读书 1998年6期199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