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化
- “颠倒”的历时演变及其主观化路径
细梳理“颠倒”语法化流变过程,主要关注“颠倒”作为语气副词使用,表示反预期主观性态度的用法。“颠倒”演变为语气副词,主要的动因是主观性程度的加深,即主观化的实现。具体表现为由行域→知域→言域的过渡,这一过程伴随着句法位置灵活性的增加。关键词 语气副词 主观性演变 主观化 语法化一、 引 言“颠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7版中归类为动词,读音为“diān dǎo”,有三个义项:①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把这两个字~过来就顺
辞书研究 2024年1期2024-01-19
- 盖州方言程度副词“通”的来源及发展
副词;“通”;语法化由于词汇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古代汉语中的很多常用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彻底消亡。不过,也有部分程度副词因为能够满足交际需求,而被保留在现代汉语方言之中。对这些词语进行系统的考察和细致的梳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窥探出汉语词汇的内部发展规律。我们以盖州方言中的程度副词“通”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句法、语义、语用特征进行共时描写,然后对其语法化的过程予以历时分析,从而揭示其自身的演变机制与形成动因。盖州市位于辽东半岛的西北部,隶属于辽宁省营口市,
现代语文 2023年9期2023-10-31
- 现代汉语“来”的词性及其语用制约浅析
“来”;词性;语法化;语用平面;义项选择;语境;对比焦点标记【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0-0120-04【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0.038一、引言现代汉语“来”的词义广泛,使用频率高且情况复杂。词性研究是语法学的基础,对于词法和句法研究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其词性研究,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和发展,吕叔湘《现代汉
今古文创 2023年40期2023-10-30
- 《华西初级汉语课程》中的多功能词“倒”及其演变
”的功能演变及语法化路径。关键词:《华西初级汉语课程》;多功能后置词;“倒”;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3)04-0064-051917年,联合大学出版发行了一本面向初级汉语学习者的方言口语教材《华西初级汉语课程》(Chinese Lessons for First Year Students in West China,下文简称《华西汉语》),作者启尔德(Omal L
荆楚学刊 2023年4期2023-09-19
- 论量词“宗”的历时演变过程
键词】“宗”;语法化;范畴化;直接引申;间接引申【中图分类号】H1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引言量词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类,数量繁多,关于量词的内部分类也争议较大,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名量词的划分上。丁声树等将名量词划分为4类(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何杰把名量词划分为7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专职量词、借用名量词、临时名量词、度量衡量词);郭锐划分为11类(个体量词、集合量词、约定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2023-06-21
- 汉语偏正式时间副词研究综述
副词 词汇化 语法化副词及其次类的研究历来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而时间副词又是副词次类中数量比较多的一类。目前,学界对于有些副词源于偏正结构还是跨层结构尚有争议,刘红妮(2009)对之作了归纳汇总,(一)成词前为“时间副词+动词”结构,如“曾经”“已经”;(二)“副/连+是”类结构。对于(一),刘文引用她与董秀芳2007年10月31日的交流直接加以解答,董秀芳认为:“曾”是一个时间副词,属于谓语内副词……虽然“曾”后修饰的动词可以是及物的,看起来动词与宾语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3期2023-06-12
- 论程度副词“蛮”的语法化过程
一步分析“蛮”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关键词】“蛮”;程度副词;语法化;动因【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4-0134-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4.042“蛮”集中在我国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和客家方言区使用,现今通过网络媒体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表达,其演变经历了较为明显的“实词虚化”过程,即语法化过程。大多研究关注“蛮”
今古文创 2023年4期2023-05-31
- 潮汕方言名量词“脚”的形成及其句法组配研究
演化为名量词的语法化过程。此外,根据“脚”作为名量词在潮汕方言中的具体使用情况,简要分析潮汕方言名量词“脚”的句法组配功能。最终推测,潮汕方言名量词“脚”的语法化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进而名量词“脚”的句法组配也呈现出多样性。【关键词】量词;脚;潮汕方言;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4-0108-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
今古文创 2023年4期2023-05-31
- 语气词“无”的历史发展历程
供条件。“无”语法化始于副词用法,使用时可省略所带的宾语,且常用于口语中,因此答句也可省略宾语,单用“无”字回答,促使“无”改变句法位置,即位于句末语气词出现的位置上,另加读音的弱化,一起促成了“无”最终语法化为语气词。语气词“无”发展到宋元时期被“麽”所替代,此后还有遗留,明清时期的语气词“无”仍在书面语中使用,现代汉语中也有否定词置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用法,在温州方言中也有语气词“无”的遗留,在搭配上也有一套规则。【关键词】 语气词“无”;历史来源;语
今古文创 2023年2期2023-05-30
- 语法化视域下“×子” 中“子” 的演变
变为语气词这一语法化过程。研究发现,“×子”中的“子”在原有义项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其实际义减弱,并逐渐发展出加强情感态度的语气词用法。联系社会文化环境,本文还探讨了交际表达、生活方式、网络科技三方面因素对这一语法化的推动作用,并进一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可能与使用价值。【关键词】语法化;“×子”;义素分析【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7-0131-03【
今古文创 2023年7期2023-05-30
- “多少”的语法化及歧义问题分析
史演变中经历了语法化过程,由词组凝结成词,意义逐渐虚化,发展成现代汉语中几种固定的用法。而在口语中,对于同一个句式“能穿多少穿多少”,“多少”作为词组的用法与单个词的表达产生歧义。文章分析这种歧义现象,并以此找到消除歧义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利用语言歧义的积极方面,推进语言规范化,促进交际有效进行。关键词:“多少”;语法化;歧义;消除歧义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20-0-030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发
艺术科技 2022年20期2022-11-06
- “和”的字义演变探究
本义 引申义 语法化“和”在现代汉语中的释义繁杂且读音颇多,但其各义项间的联系混乱且不具有概括性。多数学者是集中在语法和语用方面对“和”进行研究,而对意义演变的历时研究并不多见。“一般来说,一个字的形体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与实际语言中作为词的意义相符合的时候,这才是造字时候的本义。”[1]所以,探求字的本义不仅要分析字形,还需要有文献语言资料来加以佐证是否确有使用,这是检验本义是否可靠的重要证据。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和”与“龢”分成不同意义的两个字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6期2022-06-27
- 汉语“族”的语法化现象
蓉关键词:族 语法化 语义 构词位置一、引言我国对于语法化的研究是在几位学者的著作中开始的,他们分别是20 世纪90 年代孙朝奋的《〈虚化论〉评介》、沈家煊的《“语法化”研究概述》以及吳福祥的《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等。对于“语法化”的解释,沈家煊(1994)在《“语法化”研究概述》中最早将其定义为: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语言学上称为“实词虚化”。这与徐通锵先生和叶蜚声先生在《语言学纲要》中提到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however的语法化研究
能表明它发生了语法化。因此,本文从历时的角度,结合however的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探究它的语法化过程和动因,并结合认知理论研究其认知机制。由此发现,however经历了从表示“不管怎样”和“无论到什么程度”时用来修饰到表“然而”时用来连接的语法化过程;动因是句法环境的改变和高频率重复使用;遵循从范畴化到非范畴化再到重新范畴化的认知规律,并且通过转喻和隐喻机制实现语法化。关键词:however;语法化;认知机制沈家煊[1]认为,语法化简单来说是指实词虚化
雨露风 2022年8期2022-05-30
- 潍坊方言中“唅”的语法功能及语法化路径
”的句法功能和语法化进程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语气词“唅”是由叹词“唅”虚化而来的。通过对语气词“唅”的语音特征、语气意义与语法归纳进行重点探讨,发现“唅”仍处于语法化过程中,兼有叹词和语气词两种词性,它在作为语气词时尚未完全虚化。关键词:“唅”;潍坊方言;叹词;语气词;语法化潍坊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又兼有冀鲁官话的某些特点,钱曾怡、罗福腾在《潍坊方言志》中把潍坊方言归入山东东区方言的“东潍片”[1](P2)。潍坊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与现
现代语文 2022年5期2022-05-26
- “肯定”一词的历时演变
作为依据,运用语法化的理论,梳理了“肯定”一词的历时演变过程,描述了“肯定”由动词向副词演化的过程。 关键词:肯定 语法化 历时演变现代汉语中“肯定”一词功能多样,用法灵活。各类工具书对“肯定”的解释不一。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肯定”有四种解释:(1)动词。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跟“否定”相对,下(2)同:~成绩。(2)区别词。表示承认的;正面的:~判断|我问他赞成不赞成,他的回答是~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2022-04-02
- 动态范畴化视角下“结果”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果”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过程进行分析。“结果”的词汇化过程发生了相邻范畴间的跨越,其间“结果”的名词范畴自身发生渐变,“结果”的语法化过程发生了名词范畴与连词范畴的互动与跨越。关键词:动态范畴化;“结果”;词汇化;语法化一、动态范畴化理论Hopper&Thompso首先提出范畴属性的动态性,他们用“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这一概念来阐释范畴的动态性[1]。这一理论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并做了深入研究,文旭等人提出了“动态范畴化”理论。典型范
雨露风 2022年2期2022-03-24
- “谢谢”引起的歧义现象探析
之义,但是随着语法化进程加深,“谢谢”一词有了其他用法。本文就在CCL语料库中查找到的“谢谢”的基本用法和語法化后的用法进行分析,揭示其中可能蕴含的歧义,并解释原因,达到更加深入认识“谢谢”,更加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关键词:谢谢 语法化 歧义日常生活中,表达感谢我们经常用到“谢谢”,却也能发现“谢谢”的用法不仅仅是表达感谢这么单一。从古至今,“谢谢”一词所表达的含义在频繁使用中演变延伸,也在语言的交流碰撞中融合创新,甚至会表达出和“谢谢”本意并不相符的“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汉语量词“宗”的产生和历时演变
“宗”;量词;语法化;历时演变一、引言量词是表示人、事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其基本功能是表计量单位。汉语量词“宗”由名词语法化而来,目前仍属于一个实义性较强,未完全语法化,处于一种中间状态的量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汉语量词大词典》对量词“宗”的解释如下[1](P275-276):①表示种类:一~特产|一~东西|这~样子|那~文笔②表示数量。(1)通“稯”:古代布八十缕为一宗;(2)用于事情:一~心事|一~秘密|一~婚姻③用于案件:一~大案|几~命案④用于文
现代语文 2021年10期2021-12-28
- 获嘉方言“给”的语法探究
中原官话 给 语法化 容许 被动在普通话和不同方言区,“给”都因其复杂的语法功能而受人关注。由表示给予的“给”演变为表示容许义,进而虚化为被动词,主要存在于中原官话北部(安阳、焦作、新乡北部)和晋语——邯新片。对于“给”语法化的演变,有学者进行研究,但其是从用法上进行说明。本文用晋语——邯新片(获嘉方言)的方言事实来探讨说明“给”的语法化条件。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将表给予、容许、被动的“给”,分别记为“给1”、“给2”、“给3”。一.获嘉方言中“给1”向“给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1期2021-12-06
- 从“X体”词族看“体”的类词缀化
经过了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变成了类后缀,并衍生了大量的“X体”派生词。其较强大的构词能力为现代汉语派生词的发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关键词:“X体”;词汇化;语法化“X体”在汉语的发展中可以分为两类,即旧体和新体。旧体在古代汉语就产生了,许多也沿用至今。如“楷体”、“颜体”、“纪传体”等,旧体与文字、修辞、作品体式相关。新体和文字体式还有修辞体式的关系不大,和作品体式的关系密切,主要都是以文本形式体现的。[1]新体在不断的类推和使用后,产生了大量的“X体”形式的词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类词缀的语法化研究
类词缀,经历了语法化的过程,类词缀具有明显的能产性,比如“者”、“手”、“性”、“化”等。这些类词缀的虚化程度有所不同,但是都处于语法化的进程之中,含义逐渐由实义发展到虚义。现代汉语从构词法来说,语素加语素的复合构词更为常见,由词根加词缀的组合而成的派生词不是主流的构词方式,但是在近年来由于新词新语的成批量、类推式的出现,类词缀的讨论与研究也进一步加深。【关键词】类词缀;语法化;构词方式;能产性一、前言以往学者多对类词缀研究进行了名称的确立、分类的标准、定
文学天地 2021年9期2021-11-10
- 词汇化和语法化关系述评
摘要:近年来,语法化和词汇化逐渐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尤其是两者的界限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语法化是促成词汇化的前提。关键词:语法化;词汇化;关系目前语法化和词汇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语法化从最初作为历史语言学家们用来描述语法词素的起源和典型变化以补充词源学和词汇史的工具,到八十年代为扩充语法化的百科知识而研究各种单个语言及其所属的更大语言群,再到九十年代学者们的兴趣逐步转向将描述语言学和历史语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10期2021-10-25
- “Construction”的多视角解读
“管他VP”;语法化一、“Construction”的多重解读“Construction”在汉语中有两种译法,一是“结构”,二是“构式”。就“结构”而言,它是源于描写结构主义。霍凯特对它的定义是:“结构就是用特定的形类作直接成分构造特定形类的组合形式的一种模式。”[1](P176)这一界定是从语法角度出发的,认为两个直接成分相组合可以产生一种结构上的意义。霍凯特曾举例说,“第三人称单数主语”(“she”)+“情态谓语”(“can”)可以构成一个“主谓结构”
现代语文 2021年6期2021-10-19
- 粤语“鬼” 字作副词用法分析
用法,并对它的语法化过程和形成原因试作分析和研究。【关键词】 粤语;“鬼”字;副词;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108-04一、引言(一)研究的对象、意义与理论背景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鬼”这个汉字的发展由来已久。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它就已经出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其语言学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鬼”可以指迷信的人所说的人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2021-09-22
- 再谈“V上”和“V下”
下”;完结体;语法化;泛化[摘 要] 结果义“V上/V下”结构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上”“下”都发生了语法化,变成了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表示“动作完结”的“上”“下”是一种处于语法化早期阶段的语法成分,其性质、功能都与类型学中的完结体标记十分类似。被重新分析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之后,“上”“下”都经历了“泛化”过程,其语义概括性不断增强,自身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在“上”“下”的泛化过程中,其来源结构和词汇的某些语义特征一直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1期2021-09-15
- 关于现代汉语副词作定语的语法化分析
结构,而从语言语法化角度进行综合分析,虽然副词作定语这一特殊语言用法在使用时由实转化为虚,但是副词词语本身仍然存在着实词词语特点。所以副词作定语结构应从真正意义上开展全新的语法模式,使词语语法化发挥出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汉语副词作定语应用功能,并且根据此实际功能深入探索现代汉语副词作定语的语法化产生的具体原因,最终以此为基础,总结汉语副词作定语的语法化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现代汉语;副词;定语;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2期2021-09-10
- “一路”的语法化研究
为对象,研究其语法化进程。首先分析了“一路”的语义特征,其次对“一路”的句法分布进行说明,最后通过研究对“一路”所具备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一路”;名词;副词;线性;连接;语法化 零、引言 我们所说的“一路”,最开始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名词出现的,如: ○1 太平之时,岂更为男女各作道哉?不更作道,一路而行,安得异乎?(汉·王充《论衡·是应》) 在上两例中,名词“一路”的含义均为“一条道路”,而如今的“一路”包含更广阔的含义,其用法和词性发生了改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一阵风”的词汇化及其语用特点
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变,“一阵风”作为“一量名”结构经历了由短语到习语再到动词和副词的演化过程。基于汉语语料库,文章对“一阵风”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描写和分析,探讨了“一阵风”的语义演变及促进其产生词汇化和语法化的演化机制等问题,并分析了固化后的“一阵风”的语用特点。关键词:一阵风 词汇化 语法化 语义 语用“一量名”结构是汉语中比较有特点的结构之一,并且现代汉语中很多“一量名”结构已经演化为副词,例如:一口气、一窝蜂、一股劲儿、一溜烟、
文学教育 2021年8期2021-09-06
- 汉语流行语“啊这”的功能分析
键词:流行语 语法化 话语标记近来兴起的流行语“啊这”与作为叹词、话语标记的“啊”以及指示代词“这”的虚化现象密切相关。“啊这”中的“这”可能是指示代词“这”进一步虚化而来的话语标记语。关于话语标记“这”的功能,前人还未曾展开详细论述。本文将对指示代词“这”虚化为话语标记的现象做出进一步描述,并结合叹词、话语标记词“啊”和话语标记词“这”的语用功能,分析流行语“啊这”的功能;探讨流行语“啊这”的形成动因。以期从语用功能角度对流行语“啊这”的出现及普及做出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7期2021-08-27
- 韩语“??”和汉语“有”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和“??”的语法化对比研究,从语义特征、基本句式及其时体范畴、语用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二者共性和个性,为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经研究发现,两者的词汇意义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有虚化倾向的语法意义中则存在明显的差异。“有”和“??”均可语法化为时体成分,前者是通过类推的方式,后者则是受非范畴化的影响。语用方面,两者都存在主观化现象,“??”具有话语标记的功能,“有”在句中同样可以充当焦点标记。关键词:“有”;“??”;语法化;时体成分;主观化中图分类号:H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6期2021-08-23
- “知不道”结构探析
道”有词汇化和语法化趋势的可能。关键词:知不道 不知道 知不到 语法化 词汇化“知不道”在北方方言区使用人数众多,地域分布范围广。从意义上说,大致与普通话中的“不知道”一致,但在形式上却多有不同。刘忠华(2003)指出了陕西方言中的“知不道”实际的书写形式应为“知不到”,与普通话“不知道”在语音和语法上不同,“知不道”是动补结构的否定形式,表可能、结果义;接着,沈怀兴(2005)提出,“知不道”最初应是“智不到”,沈文结合“智”和“知”、“到”和“道”的字
文学教育 2021年7期2021-08-09
- 当代汉语“实力”的语法化
要 “实力”的语法化经历了从名词“实力1”到描摹性副词“实力2”,再从情态描摹功能到程度限定功能两个阶段,逐步发展为准程度副词“实力3”。从汉语共时平面来看,它们之间在意义、功能、用法及表达等诸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一个从实到虚的指称—描摹—限制连续统。“实力1”→“实力2”→“实力3”是不断语法化的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回溯推理、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隐喻机制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关键词 “实力” 语法化 描摹 程度一、 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尤其是进入
辞书研究 2021年4期2021-08-09
- 现代汉语视觉动词语法化探究
汉语视觉动词的语法化现象作为一种共时现象,是历时演变的结果。语法化的发生与程度既受到句法的制约和语义的影响,又受到使用频率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功能主义语法的观点,认知模式中的“隐喻”是语法化现象形成的机制。关键词: 语法化 视觉动词 隐喻语法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汉语语法演变的过程中,语法化现象往往发生在动词身上。视觉动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动词,常使用的有“看”“见”“觑”“相”等。在演变过程中,除了本身的动作含义外,其中一些视觉动词还出现了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2021-08-09
- 壮语德靖土语言说动词ja4的语义演变
情态从句标记等语法化路径;还有少量通过复制形成的标记。【关键词】壮语德靖土语;言说动词;语义演变;语法化;复制【作 者】陆淼焱,百色学院副研究员。广西百色,533000。【中图分类号】H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1)02-0132-0010当前国内对言说动词语义演变的讨论,多集中在汉语。如方梅、赵询思、随利芳、刘芳、玄钥、范一文、丁健等,他们或构拟汉语言说动词的语法化路径,或考察“说”的虚化情况,或考察言说动词语法
广西民族研究 2021年2期2021-07-25
- 词汇化和语法化关系述评
摘要:近年来,语法化和词汇化逐渐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尤其是两者的界限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语法化是促成词汇化的前提。关键词:语法化;词汇化;关系目前语法化和词汇化已经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语法化从最初作为历史语言学家们用来描述语法词素的起源和典型变化以补充词源学和词汇史的工具,到八十年代为扩充语法化的百科知识而研究各种单个语言及其所属的更大语言群,再到九十年代学者们的兴趣逐步转向将描述语言学和历史语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6期2021-06-29
- 多义构式“跨越N个世纪”的历时成因分析
究的基础上,从语法化理论视角出发,进一步研究“跨越”三种义位的历时流变。认为: “跨越”是“跨”双音节化的结果,分担了“跨”的意义和功能,并与“跨”交织使用,同步发展。在“跨越”的使用流变中,跨段、跨界和占据三种义位都经历了从空间域隐喻到时间域的演变,形成多義构式“跨越+T”。在现当代汉语中,第一,由于母构式的强势类推以及子构式的反类推作用;第二,由于结构内部“跨越”和“世纪”皆为多义词;第三,由于语言表达的需要,最终形成了“跨越N个世纪”的三向多义性。关
辞书研究 2021年3期2021-06-22
- 古今“上头”的语法化
探讨“上头”的语法化过程。“上头”的语法化演变路径为:具体义>较少的抽象义>更多的抽象义。其语法化机制则为:语义虚化和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关键词】上头;语法化;语法化机制【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5-129-03【本文著錄格式】王波,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古今“上头”的语法化[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5):129-131.“上头”本义指上边;上面,是方位名词的用法。近年来,“上头”更加生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5期2021-05-12
- 反义复合词“高低”的语法化
语义的失落完成语法化过程的。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高低”的词义进一步虚化,明代小说中逐渐出现了“高低”作为副词使用的用法。随着“高低”一词意义的不断虚化,其主观性不断加强。关键词:高低 词汇化 语法化“高低”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反义复合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解释为:①名词,高度。如:声音的高低。②名词,高下。如:水平高低。③名词,分寸(指说话和做事)。如:不知高低。④副词,无论如何。⑤副词,方言用法,意为到底、终究。那么“高低”从名词到副词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3期2021-04-12
- "所有"的语法化初探
:所有;所属;语法化;虚化第一章 “所”的概述(一)“所”的本义“ 所”一词在古代时期使用频率很高且用法复杂,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多种用法而可以称之为功能词,因此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它都成为汉语中最基础的虚词之一。 因此,研究所这个词的路径、原因与机制,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汉语法化的理解。学术界尚未最终确定“所”一词的原始含义。因此学术界有两种观点陈述这个词的含义与用途:一种观点认同《说文解字》所说,与书中的解释是一致的。这一词属于某种拟声词。而另一种意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2期2021-03-07
- 介词“依”的语法化探析
的介词都是动词语法化的产物,“依”亦如此。文章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整理语料和分析前贤研究成果,从历时层面梳理出了“依”的演变,对其语法化动因与机制进行考察,以期对动词介化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分析。【关键词】依 介词 语法化 动因及机制一、引言介词类型及其演变一直颇受关注,特别是探讨介词的语法化动因及机制最为宏富。本文基于依据类介词“依”,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大致分三個方面:一是“依”的历时语义研究,代表性的有马贝加(1990)、吴金花(2003)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2021-01-21
- 阜阳方言语气副词“高低(kɔ213ti24)”语法化研究
副词“高低”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即形容词词组阶段、名词阶段、语气副词阶段。极性对立的两个语素融合虚化表周遍性语义是“高低”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双音化趋势和句法位置改变是“高低”语法化的条件,口语语境是“高低”语气副词属性强化的推动机制。關键词阜阳方言;语气副词;“高低”(kɔti);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1)04-0079-05《汉语方言大词典》中记载“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1-11
- 量词的类型学成因
的问题;(3)语法化的问题,认为对于量词产生类型学动因的研究,仍需实证与理论研究有机结合,类型学与其他语言学分支的有机结合。关键词:量词 复数标记 序数词 基数词 语法化 类型学1.量词型语言分布的普遍性吕叔湘[1]指出量词的基本功能是计量,可以使不可计数的事物具有可计数性。当可以计数的事物不是计数时,也得加上量词,如一“群”人,一“屋子”人,这样用的词在各种语言中都存在,包括英语。由于量词本身具有的附属性语义特征,量词又成为了对名词进行语义分类的一种语言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2期2020-12-28
- 黔东苗语的并列结构
构;语法功能;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20)06-0065-07黔东苗语[1]的并列结构较丰富,名词、动词、形容词均可作并列成分,在句子中可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各种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语义关系和语法功能,需用记录—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一、黔东苗语并列结构的类型苗语的并列结构类型有两种,即紧凑型与宽松型,语法地位相同。有些并列标记是经过的语法化的,由
三峡论坛 2020年6期2020-12-15
- 《齐民要术》中的量词及其语法化研究
继承自两汉,其语法化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处于量词史中的成长阶段。关键词:《齐民要术》;量词;语法化一、引言汉语及汉藏语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具有丰富的量词,其量词系统都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由名词、动词等词类经过漫长的语法化历程逐渐形成的,这一历程及其动因也成为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课题[1](P148)。《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其口语性强且量词丰富。前人已对此做过很多研究,如贺
现代语文 2020年7期2020-12-07
- 构式化和语法化的异同:以汉语增量比较构式“越来越……”的演变为例
认为构式化是在语法化理论基础上的创新,因此,语法化理论对语言演变的主要分析同样也适用于构式化,如语言演变的渐变性、重新分析、语境及词频的重要性等。同时,构式化在形式和意义的综合演变、功能的扩展、图式网络以及多重来源的可能性等方面做出了创新。文章从构式化角度论述了“越来越……”(汉语增量比较构式)的产生和发展。大多数前人研究均基于语法化理论,主要关注句法结构的演变,然而构式化的架构强调形式和意义的综合分析。基于构式化,文章认为“越……越……”(关联比较构式)
辞书研究 2020年6期2020-12-06
- 赣南官话方言岛中的助词“稳”
事件,主观化和语法化的程度更高。在语言接触背景下,赣南官话“稳”的句法语义特征受周边客家方言影响较大。关键词:赣南官话方言岛 “稳” 语法化 语言接触一.赣南官话方言岛助词“稳”的用法江西省的赣南地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客家人的一大主要聚居地。赣州辖二市三区十三县,当地方言以客家方言为主,只有赣州市区和信丰县城通行西南官话,在周边客家方言的包围之下,形成了赣南官话方言岛。据李荣先生《汉语方言的分区》《中国语言地图集》,西南官话在江西有两个方言点,分别是赣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2020-11-28
- “你”的语法化及交互主观性
指到实无所指的语法化过程,其中“你”与“我”的相互映射以及“你”的任指用法都体现了其在语法化过程中的交互主观性。由此发现了当“我”映射为“我们”时所体现的交互主观性。关键词:人称代词;你;语法化;交互主观性1.“你”的语法化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你”是一个人称代词,包含两个涵义:①称对方(一个人)。[有时也用来指称“你们”,如:你校。]②泛指任何人(有时实际上指我)[“你”跟“我”或“他”配合,表示许多人一起参加或彼此采取同样行动。]①是“你”的实指
青年生活 2020年31期2020-10-14
- 程度补语“翻天”与“上天”的句法特点和搭配选择
”,“上天”的语法化程度更低。从搭配选择来看,两者都偏爱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翻天”倾向于消极义词,“上天”则倾向于积极义词。不过,这只是一种习用性差异,随着语用的泛化,它们在词语音节数量和语义特征选择上的限制有所弱化,搭配范围逐渐扩大。关键词:“翻天”;“上天”;新兴程度补语;语法化已有研究表明,有些述宾短语作补语时,其语义已经虚化为较高的、甚至达到极点的程度义。比如张谊生(2008,2013)考察了“透顶”“到顶”的用法,蔡丽(2010)对高程度补语
现代语文 2020年6期2020-09-29
- “X得很”中的“很”从何而来
很”经历了两次语法化过程。在地域的分布上,“X得很”结构从江淮一带逐步扩散,在普通话推广政策的影响下,扩散至全国各地进而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各具方言特色的表达。而现在“X得很”的使用也不仅仅可以表示程度,还蕴含着说话人的强烈的主观情绪,具有独特的语用效果。关键词:很 X得很 历时发展 语法化 语用效果在汉语中,“很”常常用来表示程度的高低,如“很好”“很忙”;邢福义(1997)指出“很+名词”可以用来突出事物的属性,建立在特定文化素养的基础上,表达因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9期2020-09-26
- 《周易》古经的“用”字结构分析
构;周易古经;语法化在诸多时间较早的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中,我们常见到“用”这个字,对带有“用”字的句子结构一定也多有留意。在《周易》古经中,“用”字结构更是时不时地出现。有学者统计,“用”字在今本《易经》卦爻辞中共五十八见,出现在三十八个卦中①。没有出现“用”字的卦有讼、小畜、履、否、同人、豫、临、贲、剥、无妄、大畜、咸、恒、家人、睽、蹇、夬、鼎、震、艮、归妹、丰、旅、兑、节、中孚等二十六个卦。因此,要真正读懂《周易》晦涩的爻辞,进而理解象数和义理的精神,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2020-08-14
- 多功能介词“为了”的词汇化、语法化及相关问题
的“了”进一步语法化,形成“为(V)+了1”结构。元代,“为(V)+了1”在“多动词结构”中被重新分析为目的义介词。明代中后期“为了”又衍生出原因义用法。由整个事件转指事件目的是介词“为了”形成的认知语义条件;“为”与“了”各自的非范畴化与语法化为“为了”的形成提供了融合条件;“多动词结构”为“为了”的词汇化、语法化提供了句法环境条件。汉语史上,介词“为了”先形成目的义,继而形成原因义。关键词:“为了”;多功能介词;词汇化;语法化;认知转喻中图分类号:F2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7-18
- 介词“照”的语法化探析
产生,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照”由“照射”义动词引申为“比照”义动词后,又进一步虚化为介词。介词“照”有作依据介词、时间介词、方向介词、对象介词、比较介词五种用法。“照”的依据介词用法、方向介词用法和比较介词用法来源于动词“照”的“比照”义,“照”的时间介词用法由依据介词“照”虚化而来,“照”的对象介词用法则来源于方向介词“照”的功能扩展。“照”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动因有语义层面的词义扩大及语义感染、句法层面的连动式结构、语用层面的口语交际及方言推动。关
现代语文 2020年3期2020-06-04
- 试论单音节副词“就”追补句
能;并从语用、语法化两方面分析单音节副词“就”追补现象的形成机制。关键词:副词;就;追补;语法化引言现代汉语中,副词“就”居于高频使用地位,而副词具有唯状性,在句中总是出现在谓词性结构之前。但是在日常交流中、在书面语中,我们也总是可以看到这样的句子:(1)把一包火药放在酒杯里掺和起来,一口气喝到肚里,就。(阿瑟·高顿《塔拉斯·布尔巴》)(2)他又看了我几眼,他只觉得是一个,奇怪,有一个怪人,怎么一直在望着,看着我,他就走掉,他跟几个同学就叽哩呱啦地很开心就
学语文 2020年2期2020-05-30
- “不胜”的语法化及其动因机制分析
经历了词汇化到语法化的过程,最终发展出副词性。“不胜”在语言线条上是以词出现,期间没有其他词汇插入,由于使用频率增加而聚合成词的过程,再由意义的抽象化,完成其语法化的历程。关键词:不胜;词汇化;语法化以往学者对“不胜”的关注还不是很多。通过对“不胜”的语料分析,笔者认为“不胜”经历了重新分析、类推、泛化、高频使用等机制发展成为动词,完成其词汇化的历程;再由动词“不能承受义”发展为“不尽”再发展为“不禁”最终发展为“十分;非常”的副词词性,最终完成其语法化的
世界家苑 2020年2期2020-05-11
- 课堂教学中教师口头禅调查研究
语用化口头禅与语法化口头禅两种,受教学对象及教学科目的影响,不同教學阶段教师的口头禅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口头禅的产生是认知与社会交际两方面协同作用的结果,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与连接功能;为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控制使用口头禅。关键词 教师口头禅 语用化 语法化 认知 社会交际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
科教导刊 2020年5期2020-05-09
- 依凭介词“矜”的形成与发展
过于复杂,而且语法化源义与本义距离较远,加之依凭介词系统其他成员过于强大,故其终止介词化。关键词:“矜”;依凭介词;语法化;终止原因依凭介词,即介引动作行为的方式、材料、工具等语义角色的介词。从来源来看,依凭介词一般由“握持”义动词发展而来[1]。目前关于依凭介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个例的形成研究。如介词“论”“依”“据”的产生与发展研究[2]、[3]。第二,方言个例研究。如河南上蔡方言、山东临沂话中依凭介词“掌”的形成过程探究[4]、[5]
现代语文 2020年12期2020-05-06
- 清末以来西南官话“着”的多功能表现及其演变分析
能;语义演变;语法化一、引言清朝末期,活跃于西南地区的传教士编写的《华西官话汉法词典》[1]、《西蜀方言》[2]、《华英联珠分类集成》[3]、《华西官话初级教程》[4]等书,记录了大量西南官话生活语言,具有较高的语料价值。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检索,可以发现,西南官话至今仍常用的“着”,在晚清及民国前期的生活语言中就已经是一个多功能词。根据《华西官话汉法词典》中对“着”的注音来看,在一百年前的西南官话中,“着”有zao21[tsau21]和zo21[tso21]
现代语文 2020年12期2020-05-06
- “俨然”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续发展逐渐开始语法化,从对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状态的描写到对人的心理状态的描写,而后因为高频率的与“如”,“若”连用,逐渐丢失掉本身的“庄重义”,变为“与…类似仿佛”之义,语法化为一个像似义的描摹性副词,并一直沿用至今,本文试说明其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并对其动因进行探讨。关键词:俨然;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动因1 前言“俨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主要有两种解释,“形容词,形容庄严”;“副词,十分像”,但本文在对“俨然”进行历时的考察后,发现“俨然
卷宗 2020年5期2020-04-20
- 处置义介词“将”的语法化研究
“将”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在“将”语法化的过程中,认知、句法、语义等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将”;处置介词;语法化;机制一、引言“处置式”这一概念是王力先生首先提出来的[1],在此之后,它一直是汉语史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处置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通过介词“把”或“将”把受事宾语提到动词的前面,表示动词对句子的受事具有处置意義。处置式的形式一般是“NP1+把(将)+NP2+V2”。表处置的介词“将”是在连动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后来“
现代语文 2020年11期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