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

  • 厄洛替尼致消化系统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肥 230001厄洛替尼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单药用于EGFR 基因具有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治疗,包括一线治疗、维持治疗,或既往接受过至少1 次化疗进展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1]。目前报道厄洛替尼不良反应(a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2期2021-05-25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价值
    1]。近几年来,厄洛替尼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多医学工作者对此种药物进行了相关研究[2]。本次研究应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价值予以探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者筛选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6例,厄洛替尼+全脑放疗治疗);对照组(36例,全脑放疗治疗)。试验组36例患者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35~67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9期2021-04-12

  • MDM2/MDMX-p53双靶点蛋白增效厄洛替尼抗胰腺癌活性的研究*
    仅EGFR抑制剂厄洛替尼取得了阳性的临床研究结果。但其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改善仅0.4个月,令厄洛替尼的临床应用备受争议[4-7]。因此,亟需探索增强厄洛替尼疗效的方法,提高患者生存及预后。野生型p53在抑制肿瘤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MDM2/MDMX是p53蛋白的重要负调控因子,一些恶性肿瘤中高表达的MDM2/MDMX会降低p53蛋白的水平和功能,从而加速肿瘤的形成和进展。通过抑制MDM2和MDMX或可恢复p53的肿瘤抑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年2期2021-03-02

  • 厄洛替尼联合奈达铂、培美曲塞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4]。近年来,厄洛替尼联合奈达铂、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现观察厄洛替尼联合奈达铂、培美曲塞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35~64(51.23±3.85)岁;病理分期:ⅢB期28例,Ⅳ期21例。对照组男31例,女1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10期2021-01-31

  • 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分析
    新的希望[3].厄洛替尼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的代表药物,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水平[4].临床观察发现,厄洛替尼一线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优于化疗[5].但治疗1 a后多数患者会出现厄洛替尼耐药,是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6],因此,探讨厄洛替尼耐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miR-21位于1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0-21

  • 厄洛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差异表达mRNAs和lncRNAs分析
    R-TKIs)如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治疗敏感。然而这些对治疗敏感的患者在治疗10~16个月后会不可避免的获得抗药性,导致癌症进展[4]。本文分析了1个NSCLC 厄洛替尼耐药芯片数据集,筛选与厄洛替尼耐药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s和lncRNAs,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初步验证。材料和方法一、数据下载和mRNAs差异表达分析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挑选合适的基因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2020-07-25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厄洛替尼的浓度及其口服药动学研究
    肺癌的一线用药,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小分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能穿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过量表达的实体瘤细胞膜,并与EGFR分子的酪氨酸结构域特异性结合,阻断其信号传导,进而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降低肿瘤细胞的黏附能力,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敏感度[3-5]。因此,厄洛替尼对存在EGFR敏感突变或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是一类可供选择的有效药物。与常

    分析仪器 2020年3期2020-07-24

  •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效,本研究分析了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1年6月至2016年2月36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分成不同组。观察组男12例,女6例;年龄38~74岁,平均(62.52±0.32)岁;胰头癌13例、体尾癌5例。对照组男11例,女7例;年龄38~74岁,平均(62.43±0.53)岁;胰头癌12例、体尾癌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给予静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8期2020-04-27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厄洛替尼稳态谷浓度重复测定研究Δ
    SCLC的治疗。厄洛替尼为可逆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和EGFR野生型患者的二三线治疗[7]。EGFR的主要敏感突变类型为19外显子缺失突变和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在北美和欧洲人群中,EGFR敏感突变的概率为10%~20%,在亚洲人群中高达60%[8]。与标准的含铂类药物二联化疗方案相比,厄洛替尼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9期2019-10-18

  • LKB1/Akt/mTOR通路介导调控胶质瘤细胞对抗EGFR抑制剂耐药研究
    world公司。厄洛替尼,LKB抑制剂1093222-27-5和Akt抑制剂LY294002购自美国Sigma公司。1.2 细胞培养胶质瘤细胞株U87购自美国标准菌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ATCC);稳定表达EGFRvIII的U87细胞株由天津医科大学提供。U87细胞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100 U/mL的青霉素和100 U/mL的链霉素,置于培养条件为37 ℃,5%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4期2019-10-08

  • 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热点[2-4]。厄洛替尼作为EGFR-TKI的代表药物,在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survival,PFS)方面,相较于传统铂类药物化疗方案有明显改善[5-6],但是大部分患者在9~11个月后出现获得性耐药,而EGFR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7]。因此,如何克服肺癌患者耐药突变的任务迫在眉睫。2017年3月24日国家食药总局批准上市了一种对付肺癌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8期2019-08-28

  • SU11274逆转HGF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对厄洛替尼耐药的作用及其机制
    CLC治疗策略。厄洛替尼是目前常用的分子靶向药物之一,在NSCLC治疗初期疗效显著,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不可避免地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耐药现象。厄洛替尼的耐药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Met及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与多种实体肿瘤的进展和转移有关[1~4],26%~40%的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伴有HGF高表达和EGFR-T790M突变,其中5%~33%的患者伴有Met基因扩增和EGFR-T790M突变,4%~7%的患者伴有HGF高表达和M

    山东医药 2018年36期2018-11-02

  • 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
    究指出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在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有关文献报道较少[2]。因此本文拟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2年我院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上述两种药物的治疗差异。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2年我院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用药方案分为:35例吉非替尼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和35例厄洛替尼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研究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分别为(56.9±12.9

    医药前沿 2018年27期2018-09-15

  • 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
    疗与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治疗, 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 每组25例。常规组男13例、女12例, 年龄48~67岁, 平均年龄(57.5±4.2)岁, 疾病类型有鳞癌、腺癌;联合组男14例、女11例, 年龄48~68岁,平均年龄(58.0±4.4)岁, 疾病类型有鳞癌、腺癌。两组患者一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2期2018-07-04

  • 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C的首选〔2〕。厄洛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EGFR)酪氨酸酶拮抗剂(TKI),可有效改善NSCLC患者临床症状;贝伐单抗是美国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新药,可特异性结合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肿瘤血管生成〔3〕。两者联合文献报道很多,其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肯定,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探讨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对老年晚期NSCLC免疫功能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安徽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5期2018-03-19

  • 厄洛替尼的研究进展
    315000)厄洛替尼的研究进展*谢伟彬(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院 浙江 315000)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厄洛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临床用于一线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三线治疗.本文对厄洛替尼的药物制备、细胞活性、药理作用、药剂学性质以及临床研究等做一综述.厄洛替尼;受体,表皮生长因子;蛋白质酪氨酸

    当代化工研究 2017年7期2017-12-01

  •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周 剑 曹爱玲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周 剑 曹爱玲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直至患者病情发生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近期临床总有效率(OR)为33.33%,疾病控制率(DCR)为84.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平均为6.1个月,总生存期(OS)平均为12.2个月。女性患者的近期有效率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5期2017-05-10

  • GABBR2可能作为EGFR19缺失肺腺癌的治疗靶点
    肺腺癌患者在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前和治疗后42天的肿瘤组织标本。针对上调或下调的潜在靶点基因进行研究,以期阐明厄洛替尼治疗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证实了两个异常的甲基化基因CBFAT2T3和GABBR2起到的作用。GABBR2基因exon2和exon3之间的差异性甲基化区域在患者中得到确认。在EGFR19缺失的细胞系HCC4006和HCC827中,GABBR2显著下调,但是在厄洛替尼治疗后的EGFR野生型A549细胞中保持不变。在HCC827细胞中,GABBR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7年5期2017-04-02

  • 厄洛替尼通过下调CD44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欢 张燕·论著·厄洛替尼通过下调CD44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王瑜玲 段媛媛 闫会敏 梁欢 张燕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下调黏附分子CD44表达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厄洛替尼对HCC827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效应及计算药物作用48 h的IC50;采用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3组[control、EGF(50 ng/ml)刺激组、厄洛替尼(0.323 μmol/L)处理组]细胞

    河北医药 2017年6期2017-03-31

  • 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例
    傅华·病例报告·厄洛替尼一线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一例傅华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厄洛替尼近年来,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细胞毒药物的严重毒副反应,使得大多数老年患者无法足剂量、按时、按疗程的完成周期性化疗,导致生存期往往较短[1]。有研究显示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6期2017-01-16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323000)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刘学啸Δ,杜德希,田智峰,程慧斐(丽水市中心医院 放疗科,浙江 丽水 323000)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NSCLC脑转移患者100例,根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年10期2016-08-31

  • 厄洛替尼治疗34例肺鳞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NSCLC患者,厄洛替尼一线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化疗。对于敏感突变人群,厄洛替尼的获益贯穿于NSCLC患者所有组织学类型、吸烟状态、年龄及性别[1,2]。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收集我科2011年以前30例基因突变状况不明及4例EGFR19或21外显子突变口服厄洛替尼的肺鳞癌/腺鳞癌患者,并随访至2016年6月13日。其中男性23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40岁-78岁,65岁以下患者20例,65岁以上患者14例。鳞癌26例,腺鳞癌7例,癌1例;吸烟者1

    中国肺癌杂志 2016年10期2016-08-26

  •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张 力,王孟昭厄洛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王汉萍,张 力*,王孟昭(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0730)评价厄洛替尼在中国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疗效以及临床因素与疗效之间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服用厄洛替尼的非临床试验的43例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生存情况及相关临床因素对生存的影响。43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2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1期2016-04-21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观察
    姜心成 石发燕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0例临床观察姜心成 石发燕目的观察分析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情况。方法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情况。结果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病情进展(PD)14例,病情稳定(SD)17例,部分缓解(PR)8例,完全缓解(CR)1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22.50%(9/40),疾病控制率为65.0%(26/40)。患者用药后治疗期间发生毒副作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8期2016-03-08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颜 莹 李江秋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颜 莹 李江秋目的 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信息。方法 根据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的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对其毒副反应以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中有10例疾病进展,13例病情稳定,6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7例治疗有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有皮疹、皮肤瘙痒、腹泻、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3期2016-02-05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尹立杰 丁田贵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王杰 尹立杰 丁田贵目的观察分析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均采用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讨论联合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2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占34.62%,部分缓解11例,占42.31%,稳定6例,占23.08%,病情进展0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20/26),疾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6期2016-01-26

  •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朱 兵白 星李金燕杨玉华任欣乐(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肿瘤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3)目的 分析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0例初治患者采用GP方案化疗,15例复治患者采取单药多西他赛或培美曲塞方案化疗,化疗间期均采取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结果初治患者总有效率为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9期2015-10-24

  • 厄洛替尼联合鞘内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临床效果
    持治疗、二线中,厄洛替尼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重要的可选药物。但是目前国内外评估应用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病例报道较少,为进一步明确厄洛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中的治疗效果,笔者将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膜转移的患者进行筛选,对符合筛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于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23期2015-05-24

  •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严丽华 吴向坤目的研究分析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其中41例初治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铂类进行化疗治疗为研究组, 36例复治患者则采用培美曲塞或者多西他赛进行治疗, 在化疗间期进行序贯给予厄洛替尼进行治疗为对照组, 观察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26.8%, 对照组为22.2%, 两组临床有效率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7期2015-05-11

  • 盐酸厄洛替尼晶型研究
    京 0038盐酸厄洛替尼晶型研究陈菲菲1,滕再进2,束俭辉2,蒋曙光1* 1中国药科大学,南京 210009;2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38目的:对盐酸厄洛替尼A晶型、B晶型进行鉴定,了解制剂过程对晶型稳定性的影响,确定A晶型盐酸厄洛替尼片的开发工艺。方法: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分光光度法(IR)、电镜扫描(SEM)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对两种晶型进行鉴定。通过XRD技术对晶型的转化进行研究,并比较两种晶型的理化性质及片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3期2015-03-06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
    重要的组成部分。厄洛替尼(Erlotinib,商品名:特罗凯)属于EGFR-TKIs中的一种,本文就厄洛替尼在治疗晚期NSCLC中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厄洛替尼单药用于NSCLC的二线治疗NSCLC若二线化疗方案失败,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则很少。BR.21是比较厄洛替尼及安慰剂对一线或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疗效的Ⅲ期临床随机对照试验[4]。将731例患者随机按试验组∶安慰剂组为2∶1的比例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或安慰剂,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期2015-02-22

  • 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应用概况
    刘凤·综述·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应用概况杨眉,刘凤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 80% 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er,NSCLC),手术治疗只适用于少数患者且术后复发甚至死亡的比率高达60%,虽然化疗、放疗技术在不断提高,但 NSCLC 患者的预后很差[1-2]。厄洛替尼(erlotinib)是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直接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5年6期2015-01-22

  • 厄洛替尼二次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
    州 350014厄洛替尼二次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析吴标,黄诚,蒋侃,朱芳,郑晓彬,朱凯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福建 福州 350014背景与目的: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疗效显著,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病情进展。本研究旨在评估二次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福建省肿瘤医院46例

    中国癌症杂志 2015年1期2015-01-04

  • 厄洛替尼在荷瘤小鼠的时辰药代动力学特点
    [2-4]。盐酸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选择性地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个化疗方案失败后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自问世以来,厄洛替尼以其高效低毒的优势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厄洛替尼时辰药理学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文主要通过HPLC测定荷瘤小鼠按时辰给予厄洛替尼血药浓度,探讨其时辰药动学特点。本实验借鉴了之前的昼夜节律的研究方法,包括人工昼夜的设置条件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4年3期2014-11-12

  • 厄洛替尼抑制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转移。本文拟观察厄洛替尼对胰腺癌细胞生长、侵袭的影响及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变化。1 材料和方法1.1材料 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噻唑蓝(MTT)购于美国Sigma aldrich公司RAD001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制成1 mmol/L贮备液,实验时用RPMI1640培养液稀释至实验所需浓度。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处理组、厄洛替尼处理组、EGF联合厄洛替尼处理组。EGF、厄洛替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0期2014-09-13

  • 化疗间期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的化疗间期序应用厄洛替尼进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2例病例均为本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NSCLC患者,男30例,女12例;初治患者为27例,复治患者为15例,平均年龄56岁,所有患者年龄均≥18岁,进行生化检查和血液学检查后,评价器官功能正常。1.2 治疗方法1.2.1 初治患者治疗 初治患者化疗的第1天和第8天,给予1250 mg/m2吉西他滨静脉注射;化疗第1天给予患者75 mg/m2顺铂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3期2014-08-28

  • 厄洛替尼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疗药物。近年来,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作为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在肺癌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厄洛替尼是一种口服的酪氨酸激酶拮抗剂,通过阻断NSCLC细胞生长、增殖过程中的某些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010年8月~2013年8月,对36例化疗后进展的晚期NSCLC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6例,女10例,

    吉林医学 2014年26期2014-08-15

  • 厄洛替尼治疗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王乃乾论著·临床厄洛替尼治疗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曾越灿,蔡炜嵩,吴荣,迟峰,邢锐,肖玉平,辛彦,王乃乾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终末期(PS 评分≥3分)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终末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对照组22例不接受厄洛替尼治疗和其他放化疗,只接受营养支持、控制疼痛、缓解症状等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存期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治疗组疾病控制率为72.0%(18/25),高于对照组的27.3

    疑难病杂志 2014年3期2014-08-10

  • 厄洛替尼辅助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分析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1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收治的1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48~72(65.3±2.6)岁;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为肺癌,经脑部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证实脑转移,其中小细胞肺癌8例,腺癌6例,鳞癌4例;所有患者均为不能耐受化疗或化疗失败,均为2个病灶以上脑转移,多分布在顶叶、额叶、颞叶。所有患者符合下

    医学综述 2014年14期2014-03-27

  • 厄洛替尼耐药型肺癌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耐药和继发耐药。厄洛替尼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癌症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而耐药也是这种药物维持疗效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厄洛替尼耐药型肺癌的治疗综述如下。1 厄洛替尼靶向治疗1.1 EGFR基因突变 EGFR酪氨酸激酶有助于调节细胞平衡。大约40%~8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现为EGFR过表达,这使得它成为研究新药治疗的热门靶标,是一种理想的竞争性分子靶向治疗工具[2]。一些NSCLC患者酪氨酸激酶结构域

    天津医药 2014年1期2014-02-12

  •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头部皮肤回忆反应探究
    孙 冰 宋三泰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头部皮肤回忆反应探究王 威① 申 戈②* 吴世凯② 董大鹏② 郝瑞敏②孙慧茹② 周 明② 周仕香② 杨 刚② 王钦文② 孙 冰② 宋三泰②目的:探讨全脑放射治疗后服用厄洛替尼引起的头部皮肤放射治疗回忆反应。方法:对右肺腺癌(T3N2M1)骨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DT:40 Gy,20次,4周。放疗结束后即开始服用厄洛替尼150 mg/d。结果:服用厄洛替尼第21 d,开始出现头部皮疹、毛囊炎及局部感染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2期2014-02-07

  • HPLC法测定厄洛替尼片的含量
    晚期肺癌[1]。厄洛替尼(Erlotinib)是近年上市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在国际及国内肺癌指南中厄洛替尼均被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药物之一[2]。药品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且与药品的毒副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对药品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其中制剂含量测定是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未见关于厄洛替尼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报道及研究,所以本文以厄洛替尼为指标成分,建立了厄洛替尼片中厄洛替尼含量测定的

    中国药房 2013年5期2013-12-03

  • 厄洛替尼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生、发展和转移。厄洛替尼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广泛应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本研究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观察厄洛替尼对胰腺癌细胞增殖抑制、促进凋亡的作用机制。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噻唑蓝(MTT)购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RAD001用二甲基亚砜(DMSO)配制成1 mmol/L贮备液,实验时用RPMI1640培养液稀释至实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4期2013-11-20

  • 厄洛替尼上市后不良反应的文献回顾性分析
    00007)朱红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高效、高特异性、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者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1][2]。随着厄洛替尼不良反应报道的逐渐增多,现对自2007年中国上市后厄洛替尼国内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厄洛替尼的不良反应特点及其临床表现,为临床监测其不良反应并避免严重不良后果提供参考。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4期2013-10-19

  • 厄洛替尼对核转录因子κB表达以及单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要的作用〔2〕。厄洛替尼作为EGF受体的特异性抑制剂已经在临床中广为使用,多数癌症患者从中受益。然而,厄洛替尼是否能够通过抑制EGF对单核细胞的作用,从而改变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活性是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单核细胞培养 把单核细胞系RAW264.7(购自美国ATCC)用磷酸盐缓冲液(PBS)洗涤2次,悬浮于含10%小牛血清的 RPMI1640培养基中,37℃ 5%CO2条件下培养2 h,收集未贴壁细胞置于新的培养瓶中,调整细胞密度至1×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5期2013-09-13

  • 厄洛替尼的临床不良反应与治疗对策
    究的不断深入,以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为代表的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应运而生。厄洛替尼是近年来新上市的治疗晚期NSCLC 药物,在国际及国内肺癌指引中均被列为治疗晚期NSCLC 的二线药物之一[1]。同时,厄洛替尼可试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NSCLC 的三线治疗,对部分NSCLC 患者疗效显著[2-5]。同时,与吉非替尼相比,厄洛替尼具有抑瘤活性高、血浆药物浓度高、半衰期较短、可以应用最大耐受剂量进行治疗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年2期2013-04-07

  • 厄洛替尼治疗全脑放疗后复发/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
    116033)厄洛替尼治疗全脑放疗后复发/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观察文雪梅*(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二病房,辽宁 大连 116033)目的 对全脑放疗后复发/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全脑放疗后复发/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厄洛替尼150mg,日1次口服,2个月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携带EGFR外显子19/21突变者12例,状态不详者18例。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2013-01-25

  • 厄洛替尼致转氨酶重度升高1例报道
    疗,建议患者口服厄洛替尼(瑞士罗氏)150mg/d靶向治疗。患者口服2周后复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谷丙转氨酶782U/L,谷草转氨酶598U/L;查腹部CT示肝脏未见异常,考虑患者为口服厄洛替尼后肝功能损害所致,遂停用厄洛替尼,并积极予保护肝功能治疗10天,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6U/L,谷草转氨酶32U/L;继续应用保肝药物治疗一周,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2 讨论厄洛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竞争性阻断三磷酸腺苷与其位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9期2013-01-24

  • 厄洛替尼致间质性肺病4例并文献复习
    8月1日开始口服厄洛替尼治疗(150 mg/d),服药24天后出现发热(最高40oC)、干咳、呼吸困难,并逐渐加重。查体:双下肺闻及湿啰音。胸部CT:右肺中叶切除术后,双肺散在斑片状毛玻璃影及条索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血常规示白细胞12.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1.3%,胸水提示渗出液细菌及真菌培养(-),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血沉、C反应蛋白、肝功、肾功、电解质正常,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痰细菌、真菌及结核菌培养均阴性。诊断考虑为间质性肺病(inter

    中国肺癌杂志 2012年8期2012-09-10

  • 化疗期间序贯应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主,综合治疗。厄洛替尼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能够显著延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2]。本文针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58例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8例均选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8~73岁,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7期2012-08-15

  • 厄洛替尼致肺癌患者相关性皮疹的临床治疗
    晨刘思思 韩佩妍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高效、高特异性、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u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 TKI),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与顺铂联合使用具有叠加作用[1-2]。厄洛替尼相关性皮疹是本药常见的不良反应,直接干扰了患者的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2年4期2012-01-22

  • 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分类及回归树分析
    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的出现已经明显地延长了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是治疗NSCLC新的手段。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III期临床试验BR.21的数据[3]表明,化疗失败的IIIb/IV期NSCLC患者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缓解率为8.9%,疾病控制率为45%,并提示厄洛替尼对亚裔、不吸烟的女性腺癌患者疗效较好。尽管目前的研究[4,5]发现,EGFR突变对于一线使用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具有决定性的预测价值,然而,尚无足够证据显示使用TKI

    中国肺癌杂志 2011年10期2011-09-11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始治疗后再次应用EGFR-TKI的疗效观察
    KI(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头对头比较的III期前瞻、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证明在EGFR突变的患者,一线EGFR-TKI治疗的疗效和无病进展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化疗[5,6]。EGFR突变是EGFR-TKI疗效的强有力预测因子[6,7],而KRAS突变被认为是EGFR-TKI治疗的不敏感的指标,尽管其循证医学证据不如EGFR突变充分[8,9]。在非选择性患者人群中,EGFR-TKI有效率约为30%-35%,选择性患者(EGFR突变者)有效率可达70%-80%[5]

    中国肺癌杂志 2011年3期2011-09-11

  • 厄洛替尼联合RNAi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
    德067000)厄洛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用于化疗方案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治疗。由于其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在肺癌的治疗中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最终几乎所有患者都会产生耐药,限制了其长期疗效[1]。厄洛替尼联合标准含铂一线化疗方案不能额外改善生存率[2],因此,需要找寻能提高肿瘤细胞对厄洛替尼敏感性、增强厄洛替尼抗肿瘤作用的方法。survivin蛋白是至今发现作用最强的凋亡抑制

    山东医药 2011年28期2011-04-13

  • 厄洛替尼联合survivin siRN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
    属医院放化疗科)厄洛替尼联合survivin siRN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谷 蕾1,吕喜英2△(1.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化疗科)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survivin siRN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作用。方法:survivin siRNA转染、厄洛替尼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人肺腺癌细胞A549,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A549细胞Survivi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3-24

  • 厄洛替尼治疗吉非替尼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治疗,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既往口服吉非替尼有效,但后又因病情进展而给予口服厄洛替尼的患者1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33~73岁,中位年龄62岁,PS评分0~1分6例,2分4例,3分2例。所有病人既往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前均接受至少1个周期化疗,且口服吉非替尼均有效,缓解时间为13~53个月,中位缓解时间15个月。治疗前肝肾功能,血常规正常。均有可测量的病灶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24期2011-02-12

  • 厄洛替尼挽救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针对非选择人群,厄洛替尼仍带来生存获益,对组织学类型为鳞癌、吸烟及男性患者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3]。中国版NCCN已经推荐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一线用于EGFR突变的或二、三线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NSCLC。EGFR-TK I一线治疗NSCLC患者客观有效率(response rate,RR)43%、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5.7月、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18.6月[2],二、

    重庆医学 2011年20期2011-02-09

  • 厄洛替尼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霞 朱晶 刘显红厄洛替尼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马丽霞 朱晶 刘显红目的探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既往接受化疗失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口服厄洛替尼150ml/天,直到疾病进展或其它原因停药。结果对本组30例患者进行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3.3%,疾病控制率76.7%,(0例CR,7例PR,16例SD)。未观察到疗效与性别、年龄、一般状况、吸烟、分期及既往治疗等临床特点有相关性。中位随访时间为(6周~63周)

    当代医学 2010年14期201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