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2019-08-28 11:16:20朱朝勇曹淑琴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奥希替尼厄洛外显子

朱朝勇 曹淑琴

肺癌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80%~85%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1]。30%~50%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无法通过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主要治疗方式是以化疗为主,但效果仍不尽人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是近些年肺癌领域靶向分子治疗的研究热点[2-4]。厄洛替尼作为EGFR-TKI的代表药物,在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freesurvival,PFS)方面,相较于传统铂类药物化疗方案有明显改善[5-6],但是大部分患者在9~11个月后出现获得性耐药,而EGFR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7]。因此,如何克服肺癌患者耐药突变的任务迫在眉睫。2017年3月24日国家食药总局批准上市了一种对付肺癌的新药品——第三代EGFR-TKIs药物(奥希替尼),不仅对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点突变治疗有效,且对外显子20T790M的突变治疗也有效,可以进一步克服外显子20T790M的获得性耐药[8]。

但关于奥希替尼和厄洛替尼二者联合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的研究国内鲜有报道。鉴于此,本文将研究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的临床疗效、疾病预后和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上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NSCLC;②所有患者体力状况(performancestatus,PS)评分在0~2分之间,并且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③EGFR基因检测结果均发现20外显子的T790M突变。排除标准:①患者处于妊娠期;②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③患者合并其他严重恶性肿瘤;④合并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85岁,平均(57.9±3.1)岁;男性16例,女性14例;PS评分:18例评分在0~1分,12例评分2分。观察组患者年龄41~85岁,平均(57.3±2.9)岁;男性15例,女性15例;PS评分:16例评分在0~1分,14例评分2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方案治疗,具体如下:奥希替尼每日80 mg,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盐酸厄洛替尼片:口服用药,推荐剂量为150 mg/日,至少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评价标准[9]:①CR:经过治疗后,患者肺癌病灶完全消失,同时维持时间大于1个月;②PR:经过治疗后,患者肺癌病灶体积缩小大于50%,同时维持时间大于1个月;③SD:经过治疗后,患者肺癌病灶缩小25%~50%;④PD:经过治疗后,患者肺癌病灶增大大于25%,或者是出现新的病灶。总体有效率=(CR+PR)/总例数,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例数。(2)肿瘤标志物分子水平变化[10]:包括糖基抗原125(Glycogenantigen125,CA125)以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tokeratins21-1,CYFRA21-1)。(3)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脱发、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等[11]。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通过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20/30),对照组为50.0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P=0.039);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6.67%(28/30),对照组为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P=0.031),见表1。

表1 2组实体肿瘤的疗效比较/例

2.2 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分子水平分析

治疗前,2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水平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分子水平分析

注:*为与对照组相比,P<0.05;#为与治疗前相比,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6/30)、23.33%(7/30),2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7,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NSCLC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逐年升高,大部分NSCLC患者在发现疾病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从而错过了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目前NSCLC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是放化疗[12]。EGFR-TKIs药物是近些年肺癌领域靶向分子治疗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EGFR-TKI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在客观缓解率及无进展生存期方面,相较于传统铂类药物化疗方案有明显改善。因此,在临床上EGFR-TKI作为一线药物治疗EGFR敏感突变阳性患者[13-14]。

厄洛替尼作为EGFR-TKI的代表药物,但是在运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时,大部分患者在9~11个月后出现获得性耐药[15]。目前,EGFR基因20号外显子T790M突变是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具体机制如下:EGFR基因的20号外显子中第790氨基酸位点发生特异性突变,甲硫氨酸取代原位点的苏氨酸,导致蛋白结构空间位阻改变,EGFR-TKI类小分子药物原有的作用机制失效,不能有效阻断EGFR活化信号,不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药物失去作用[16-17]。因此,针对T790M耐药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药物奥西替尼应运而生。

奥希替尼是新一代不可逆性EGFR-TK I,对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均有更好的作用。Kunik等研究结果表明[18],奥希替尼可明显改善外显子20T790M突变患者的中位PFS(10~12个月),并且客观缓解率高达75%。Kumar等[19]研究结果显示,奥希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总有效率为82%,中位进展时间为9.8个月。因此,我们研究将奥西替尼和厄洛替尼联合使用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希望两者能发挥协同作用,降低患者耐药风险,加强药物的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采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纯采用厄洛替尼治疗的对照组NSCLC患者,其疾病控制率亦高于单纯采用厄洛替尼治疗的对照组NSCLC患者,提示采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比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更能提高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提示采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比厄洛替尼单药治疗更能降低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患者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采用奥希替尼联合厄洛替尼治疗EGFR-T790M突变的NSCLC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奥希替尼厄洛外显子
外显子跳跃模式中组蛋白修饰的组合模式分析
晚期肺腺癌患者奥希替尼后线治疗耐药后基因突变模式研究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奥希替尼诱导间质性肺疾病后奥希替尼再挑战:病例报道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奥希替尼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奥希替尼联合培美曲塞、贝伐珠单抗治疗EGFR19del/T790M/顺式C797S突变肺腺癌1例
外显子组测序助力产前诊断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GABBR2可能作为EGFR19缺失肺腺癌的治疗靶点
人类组成型和可变外显子的密码子偏性及聚类分析
厄洛替尼联合survivin siRN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