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

  • 从敦煌《毛诗》写卷看清儒校勘经典的得失
    特别是《毛传》的校勘成果丰硕,可据出土文献验证其校勘的合理性。敦煌《毛诗》写卷可以佐证陈奂在删汰衍文、辨正古今字、校理错乱等方面的成果,判定其部分疏失,而陈奂的校勘亦可助益敦煌写卷的整理与校订。关键词:敦煌写卷;《毛诗》;校勘;陈奂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3)06-0104-10Textual Research on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ClassicalDocume

    敦煌研究 2023年6期2024-01-04

  • 贫瘠的狂热
    文视为“错误”的校勘使校勘者陷入一个尴尬的立场:校勘者不能证明自己的结论,也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本文第一部分讨论了校勘活动中“错误”的发现与纠正;第二部分讨论了“错误”说法中预设的符合论立场,以及校勘工作实际上可能是在融贯论立场下运作的;第三部分阐述了“错误”给校勘带来的狂热和给传世文献带来的贫瘠。【关键词】校勘校勘学;异文;错误【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

    今古文创 2023年33期2023-09-19

  • 程炎震《世说新语笺证》的校勘管窥
    学派的传统,注重校勘与考据,对研究《世说新语》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程炎震“方正”门的校勘主要有“讹、脱、衍、倒”四个类型,体现出了以正史为纲、注重实证的校勘原则和“对校法”为主的校勘方法,同时也对魏晋时期的地理区划进行了考证。尽管程炎震部分校勘存在疏漏,但从全局来看他为系统校勘《世说新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关键词】程炎震;方正;校勘;《世说新语笺证》【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今古文创 2023年32期2023-09-19

  • 《群书治要》引《盐铁论》异文研究
    本及相关古籍,共校勘异文十五则。通过校勘,订正现版《群书治要》与《盐铁论》对古籍的误改、误解之处,使古籍更接近原貌,以利于读者准确理解《群书治要》引《盐铁论》的异文。【关键词】《群书治要》;《盐铁论》;校勘;异文【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3-0076-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3.024《盐铁论》是西

    今古文创 2023年33期2023-09-19

  • 王船山疑经改经的诠释方法
    键词】《礼记》;校勘;存疑;错简【中图分类号】B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9-0069-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9.020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理工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研究成果。自两汉经学坚持章句训诂、考辨名物制度以来,经学家们笃守家法和师法。“学者皓首群经,终老不能究其一艺,为后世所诟病。” ①

    今古文创 2023年29期2023-08-19

  • 《大观茶论》新校
    说郛》;明抄本;校勘;宋代茶文化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50(2023)06-71-5Abstract: Treatise on Tea written by Song Huizong is a kind of classic tea book

    中国茶叶 2023年6期2023-07-06

  • 謝啓昆《小學考》“音義”校勘十二則*
    小學考》;音義;校勘《小學考》,清人謝啓昆(1737—1802)及其幕賓編撰,凡五十卷,成書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至嘉慶七年(1802)間。是書把小學文獻分爲訓詁、文字、聲韻和音義四類,標志着傳統漢語音義學的獨立,大有功於學林。惟成書既久,書中各種錯訛在所難免,李文澤等先生校點《小學考》“音義”(1)(清)謝啓昆撰,李文澤、霞紹暉、劉芳池校點:《小學考》,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680—762頁。,於此頗多是正,爲讀者閲讀利用提供了許多便

    古籍研究 2022年1期2022-12-29

  • 《世说新语》上卷宋董弅、明袁褧本比较研究
    异。本文从版本与校勘的角度分析异文,以文本是否符合史实、事实、逻辑、语法来判断是非。关键词:世说新语;异文;版本;校勘刘义庆《世说新语》原本已失传,现存刻本中以南宋绍兴八年董弅本为最古,该本经晏殊手校,内容有所删改,但讹误较少,可谓善本。《四部丛刊》影印明袁氏嘉趣堂刊本为明代刻本中的善本,可与宋代刻本相比照。经对校两个版本上卷,发现存在四百多处异文,主要表现为抄写、刊刻过程中产生的讹文、脱文、衍文、倒文等,这些差异有的关乎史实及事实,有的关乎逻辑与语法,由

    雨露风 2022年6期2022-07-23

  • 辽《张守节墓志》考释
    ;张守节;墓志;校勘《张守节墓志》刊于辽重熙四年(1035)年九月二十三日。该墓志的发现,将张氏家族自张守贞以来的七世系系联起来,同时,为辽代的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2011年,张力发表了《辽〈张守节墓志〉考》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张守节的家族世系、仕历、郡望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论,并对墓志进行了初步录文[1](P316-322)。2013年,李强发表了《辽〈张守节墓志〉补释》一文(以下简称“李文”),对《张守节墓志》中的四个碑别字进

    现代语文 2022年3期2022-04-09

  • 敦煌古写本《辩亡论》残卷校理
    避讳 六朝写本 校勘 方雨楼国家图书馆藏有一帙旧题“唐写本”《辩亡论》残卷(图1),白文无注,卷端题“辩亡论二首,陆士衡”,仅存第一首,内容完整。白化文《敦煌遗书中〈文选〉残卷综述》(以下简称《综述》)一文率先予以揭示,主要观点是将该残卷视为抄自《文选》所载之《辩亡论》的一件文献。2002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高仿影印《辩亡论》,白化文又撰写《影印陆机〈辩亡论〉手卷题记》(以下简称《题记》),称1988年初春得知并见到原卷,随后与通行本《文选》勘校而作为敦煌《

    收藏家 2022年12期2022-03-23

  • 《法苑珠林校注》校勘商补
    法苑珠林校注》;校勘;商补《法苑珠林》是唐释道世于唐高宗总章元年(668)编写的一部大型佛教类书,传世本为100卷,被誉为“佛学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该书自宋代收入《大藏经》后,主要是以藏经本流传于世。由于《法苑珠林》所收佛教文献来源复杂,且古人在编写类书时,有随意更改的弊端,故错讹之处较多。2003年,周叔迦、苏晋仁两位先生整理而成的《法苑珠林校注》[1](下文简称《校注》),是目前《法苑珠林》最好的校注本。不过,因为此书卷帙浩繁,

    现代语文 2021年9期2021-12-12

  • 《广韵三家校勘记补释》补正
    要 《广韵》的校勘工作自清代以来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惠栋、段玉裁、顾广圻都曾为《广韵》做过校勘,世传有《广韵》三家校本,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范祥雍作《广韵三家校勘记补释》,翼赞前贤,为之查根寻源,旁征博引,惠泽后人。然而其中也有偶误者、疑义者、未补者,文章撷取数例再做补正,以期《广韵》校勘工作更加完善。关键词 《广韵》 校勘 段玉裁 范祥雍一《广韵》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语言综合文献,其影响之大可与《尔雅》《说文》相媲美。而对这一文献的校勘工作自清代以来一直

    辞书研究 2021年6期2021-12-06

  • 金代墓志文字校理
    一时期墓志的整理校勘工作还存在很大空白。该时期墓志文献中存在大量的错误,给以其为对象的研究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笔者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现存金代墓志文字存在诸多疏漏,本文试从文字讹误、墓志用语讹误、标点误施、缺文可补四个角度对其进行校理,以提升金代墓志资料的使用价值。关键词:金代墓志;校勘;文字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语言学的研究离不开文献资料。目前对传世文献的研究日渐饱和,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起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21

  • 《山海经·海内经》校议
    它们需要经过仔细校勘,尽量还原其本貌,以为学界使用该书提供一个准确的文本。 关键词 《山海经》 《海内经》 郭璞 文献 校勘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作品[1],全书篇幅3.1万字,但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诸多学科的学者需要参考利用的重要典籍。晋代郭璞首先为《山海经》作注。郭璞博学多识,尤精文字训诂,曾对《穆天子传》《尔雅》《方言》等典籍作注。由于郭氏学识精深,加之距离先秦时代较近,《山海经》的很多古言古义,其尚能作出正确理解和注释。因

    史志学刊 2021年1期2021-09-10

  • 《全隋文补遗》录文校补若干则
    文补遗》;俗字;校勘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6-00-02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具典型意义的朝代,它结束了西晋末年的混乱局面,实现了统一,虽然强盛而又短命,但是对后来的唐代政治制度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对隋文华的研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环节。韩理洲先生整理的《全隋文补遗》(以下简称《补遗》)对这种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当时隶书和楷书间行,加上隋朝是由乱到治的王朝,各地文化的碰撞造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9-10

  • 《慧琳音义》反切用字校勘六则
    反切讹误用字进行校勘,为《慧琳音义》中其余讹误的反切补充新的校勘角度。关键词: 校勘   反切原则   慧琳音义一、引言慧琳《一切经音义》(后简称《慧琳音义》)是我国唐代一部集诸家训释大成的佛经音义文献,也是汉语言文字学的一大宝库,具有极高的文献学和音韵学价值。自清末从日本传入中国以后,就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在文献辑佚、考订、校勘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学者侧重于对各种版本相异之处的比对校勘,本文试图在文本异文的基础上,从反切理据角度对《慧琳音义

    文教资料 2021年15期2021-08-24

  •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异文考辨一则
    只堪哀》 异文 校勘古往今来,李煜和他的词一直是人们品读、研究的焦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a王兆鹏在《李煜词集》导读中也说:“李煜词,不仅精致完美,有着强烈的可读性,更有艺术上的开创性和典范性。”b经过千余年的流传,李煜词出现了许多不同版本。据《李煜词研究综述》统计,“其版本明代有四种, 清代有九种。近代版本颇多, 可参阅的有十一种”c。这就导致几乎每首李煜词都有多处异文,而这些异文对我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02-23

  • 韩国汉诗文献底本勘误举隅
    诗;底本;讹误;校勘[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1)02-109-06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大量以汉文写作、出版的文集(包括别集和总集)。这些文集以木刻本、活字本和手抄本三种形式流传,成为我们今天进行域外汉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文献。但是,这些文集底本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讹误,会给我们的研究造成困难。因此,寻找讹误、发现讹误、纠正讹误就是我们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因为只有在正确文本之上建立起来的研究

    东疆学刊 2021年2期2021-01-17

  • 国家图书馆敦煌写本BD05453校勘例释
    价值,尤其是文献校勘价值。其中,编号为BD05453的写卷首尾完整,书写清楚,内容为《四分律比丘尼戒本》。该件写卷早于诸刻本,较为接近原来面貌,具有较强的文献校勘价值。利用这一写卷,逐字比对《大正藏》本,并参考其他相关写卷,可以进一步完善《大正藏》本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关键词:敦煌写卷;BD05453;《四分律比丘尼戒本》;校勘一、BD05453写本简介自1900年石窟之门打开以来,敦煌石室珍藏的大量文献也随之问世,学界将其称为“敦煌文献”“敦煌遗书”“敦

    现代语文 2021年12期2021-01-13

  • 從無名到無爲 ——基於北大漢簡《老子·下經》首尾兩章的校勘和釋讀
    經》首尾兩章進行校勘和釋讀,並重點對首章兩種不同的句讀方式進行比較和辨析。“無名,萬物之始”描述的是一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萬物渾然一體的宇宙,這一視角也是對以人類、以“我”爲中心的否定和超越;“有名,萬物之母也”則是人類這一觀照主體的出現以及給萬物命名這一活動,産生了萬物的差等和分别,因此説“有名”是“萬物之母”。“恒無欲也,以觀其妙”是個體通過“致虚極、守静篤”等方式達成“與天爲一”境界,這是“宇宙我”;“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徼”是與宇宙萬物剥離並且

    诸子学刊 2020年1期2020-12-29

  • 高麗新藏本可洪《〈廣弘明集〉音義》詞目用字校勘舉例*
    用字;高麗新藏;校勘《廣弘明集》成書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是唐道宣晚年編撰的一部佛教思想文獻集,它不僅是我國宗教史、思想史、文化史的研究寶庫,還是我們語言文字工作者研究中古漢語的理想語料。《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録》(以下簡稱《可洪音義》)成書於後晋天福五年(940),是五代僧人可洪歷經10年編撰的一部偏重辨析手寫佛經中疑難俗字的佛經音義書。《可洪音義》全書15册,入藏以後,每册一分爲二,共計30卷。經測查,《可洪音義》第29、30卷爲《廣弘明集》注了54

    古籍研究 2020年1期2020-12-11

  • 讀《莊子》札記七則
    運物之泄”是討論校勘方面的問題。關鍵詞 莊子 文本討論 假借 校勘《莊子》作爲道家的重要典籍,“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因而被人稱之爲“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是非常值得反復閲讀的經典作品。我們在讀《莊子》的過程中,除了吸收歷代研究者的正確意見外,也積累了一些問題和不成熟的看法,現在寫出來,以供讀者批評指正。一、 樊 然 殽 亂《齊物論》曰: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經典釋

    诸子学刊 2020年1期2020-11-30

  • 《篆隶万象名义》校勘补正
    ,以期对《名义》校勘工作的完善有所贡献。【关键词】 《篆隶万象名义》;校勘;补正【中图分类号】H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2-0091-03《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是日本空海大师依据南朝梁顾野王《玉篇》改编的一部字书,收字一万六千余。现存最古的版本为日本山城国高山寺所藏鸟羽永久二年的版本,高山寺本是传抄本,此版本距撰成年代近三百年。《名义》以篆、楷两体作为字头,但是

    今古文创 2020年22期2020-09-10

  • 《龙龛手镜》研究综述
    致涉及编排体例、校勘、传统语文学(小学)等方面。了解研究的现状和概貌,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龙龛手镜》相关研究具有一定意义。关键词:《龙龛手镜》 编排体例 校勘 小学《龙龛手镜》为辽代释行均作。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氏,辽代僧人。本书撰写于辽圣宗统和十五年。宋人为避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嫌讳,后改为《龙龛手鉴》。《龙龛手镜》是一本字书,该字书存在大量的俗字、古字等,收26430余字,注文163170字。其编写是为了辅助佛徒研读佛经。《龙龛手镜》在我国字书编撰史上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5期2020-06-03

  • 《聊斋俚曲集》点校札记
    词:聊斋俚曲集;校勘;近代汉语;蒲松龄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因《聊斋志异》而蜚声海内外,实则除了文言小说之外,他还创作了诗、词、文、赋、杂著、俚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显示出非凡的创作才华,其中聊斋俚曲更是影响深远。自上个世纪以来,专家学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聊斋俚曲进行全面研究,路大荒先生更是历尽辛苦整理出版了《聊斋俚曲集》。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更多的研究成果,尤其在词汇学、语法学、文字学、音韵学、民俗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不

    蒲松龄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6

  • 《聊斋俚曲集》校勘
    行系统梳理和详细校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关键词:聊斋俚曲集;校勘;近代汉语;蒲松龄[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6-0-03清代文学家蒲松龄除了《聊斋志异》之外,还创作了《聊斋俚曲》《聊斋文集》《聊斋诗集》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显示出非凡的创作才华,其中《聊斋俚曲》更是影响深远。自上个世纪以来,专家学者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聊斋俚曲》进行全面研究,路大荒先生更是历尽辛苦整理出版了《聊斋俚曲

    青年文学家 2020年6期2020-04-09

  • 今本《孔子家语》校注札记
    疏漏之处。本文从校勘、标点、释义三方面对整理本加以整理辨证,以求正于方家。关键词: 孔子家语    校勘    注释    札记《孔子家语》(以下简称《家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一部重要著作,不同于《论语》的短小精悍,该书篇幅较长,内容自然更翔实。然而,自从唐颜师古提出“非今所有《家语》”一语,《家语》的真实性就受到了质疑,及至清代,愈演愈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引宋王柏《家语考》,认为传世本《家语》系魏王肃割裂众书而成,彻底将其定性为“伪书”

    文教资料 2020年2期2020-03-23

  • 《梦粱录》校勘札记(三)
    对《梦粱录》文字校勘中存疑之处进行校考。关键词: 《梦粱录》   校勘   文献整理《梦粱录》是宋末元初的一部笔记小说,对宋代风土人情、地理民俗等记载颇详,然其中错讹亦多。本文以张海鹏照旷阁《学津讨原》本(下称学津本)为底本,参校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下称知不足本)、《四库全书》本(下称四库本)、丁申《武林掌故丛编》本(下称武林本)、曹溶辑《学海类编》本(下称学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下称笔记本)五版本,辑出十处存疑之处,以期方家指教。一、【兴礼坊

    文教资料 2020年34期2020-03-18

  • 《建康實録·魏虜傳》对《南齊書》的校勘價值*
    魏虜傳;南齊書;校勘長期以來,對《建康實録》史料價值的研究主要關注其補史的作用,强調其保存了諸多六朝諸史所不載或今已不存的史料。由於其書對原始史料删省過多而導致史事支離破碎,流傳過程中也出現不少錯誤,因而其校勘價值較少爲人注意。《建康實録》南齊部分是全書最爲簡略的部分,且基本没有超出《南齊書》和《南史》的史料範圍,其史料價值向來不被重視,校勘價值更是難以得到正確認識。不過,由於該書成書于唐代,且存有南宋紹興刊本,該版本的時間在現存各種正史版本之前,在文獻校

    古籍研究 2020年1期2020-03-16

  • 校勘在版本学中的重要性
    以前,它是从属于校勘学的,而在我们现在的版本学研究当中,往往对校勘学不是很重视,也没有很好的利用校勘学带来的方便。那么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理论基础上,对校勘在版本学中占有的重要性略作浅要分析。关键词:校勘;版本;版本学;重要性在说校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版本和版本学。版本一词最早出现于宋初,“本”原指写字缣帛,“版”为简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当雕版印刷推行以后,就把印本书称为“版”,末雕的写本书称为“本”。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期2019-09-10

  • 白编《近代汉语词典》“J”组词小校(下)
    语词典》;释义;校勘;J组;白编作者简介:李雪(1991.3-),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汉语。[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0--01一、释义不确例《白编》中,有个别释义不确的例子。现举例如下。(一)【饥羸】《白编》的释义有两个:①饥饿疲顿;②饥饿疲顿的人。《汉大》的释义也有两个:①饥饿瘦弱;②指饥饿瘦弱之民。关于第二个义项,两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白编《近代汉语词典》“J”组词小校(上)
    语词典》;释义;校勘;J组;白编作者简介:李雪(1991.3-),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人,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汉语。[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1引言:《近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白编》)作为我国第一部以“具有汉语词汇史性质”为目标进行编纂的历时辞书,它的学术质量是不言而喻的。词典在编纂时有选择性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充分发挥了数据库的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2019-07-30

  • 《唐摭言校注》订误偶拾
    身份”等处均未在校勘中得到纠正。关键词:唐摭言;科举;校勘中图分类号:G25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1-0154-03《唐摭言》是晚唐五代时期江西南昌人王定保所著的一部笔记体文献。虽然全书一共仅7万字左右,但其中大量记载了有关唐代科举文化发展以及当时科举士人轶事的内容,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近百年来,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很多论文专著都从其中撷取过丰富的素材。姜汉椿先生急人所急,2003年通过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了《唐摭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14

  • 敦煌本解梦书S.5900号和P.3908号校释札记
    法国戴仁等学者的校勘整理和相应研究,已经可以通读并据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由于学者们以研究梦书的哲学意蕴及其所反映的敦煌民俗为主要目的,在梦书的词语训释方面措意不多。拟从梦书的词语释解入手,兼及校勘断句。“恶梦理之”之“理”,当为“埋”字之误,“具件”义为“一一罗列”,“兑生”当为“顿生”,“淋人君子”当为“淑人君子”,“打趁”义为“追赶”,“枑头”当为“低头”等。关键词:敦煌文献;解梦书;校勘;训释敦煌写本文献中的古代解梦书和占梦书有15件左右,经过刘文

    现代语文 2019年12期2019-03-05

  • 严一萍辑校《仙传拾遗》校勘札记
    中的讹误之处进行校勘,这也有利于对杜光庭道教思想的研究和晚唐五代志怪小说的研究。关键词:《仙传拾遗》;讹误;校勘杜光庭是晚唐五代著名的道教学者、哲学家、文学家,他对晚唐五代道教的发展与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志怪小说主要有《录异记》《墉城集仙录》《仙传拾遗》《神仙感遇传》等。《仙传拾遗》是一部志怪小说集,该书记载了很多得道成仙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道教思想。由于种种原因,该书在流传中出现了散佚的情况。著名学者严一萍对该书进行了辑校,收录于《道教研究资料》

    现代语文 2019年12期2019-03-05

  • 《训蒙字会》校读札记
    问题。以叡山本为校勘底本,以其他版本为参校本,从中选出未被前人注意到的讹误或不明之处共八条,加以考订,以求是正。关键词:《训蒙字会》;版本;校勘《训蒙字会》为朝鲜李朝时期著名汉语学家崔世珍编著,它是韩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字书。《训蒙字会》分为三卷,上卷包括天文、地理等16类;中卷包括人类、宫宅等16类;下卷为杂语。在汉字教育方面,该书不仅应用广泛,而且还催生出一批汉字教材;另一方面,该书还对世宗大王所创造的谚文进行损益,使之更具实用性而推广更速,影

    现代语文 2019年10期2019-01-13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献疑六则
    金元史》;疑误;校勘傅海波、崔瑞德教授主编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该书是研究中国10~14世纪历史的重要著作。该书反映了海外中国史研究的方向与水平,具有较高的文学水平与学术水平。翻阅该书发现其中个别地方存在疑误,现结合其他史料予以考证指出。1 海云和尚出生年份疑误第五章《忽必烈汗的统治》:忽必烈最早的谋士们是一群折中主义者。海云和尚(1205—1257)向他介绍佛教的戒律和习俗,并且安排忽必烈和刘秉忠(1216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3期2019-01-06

  • 古籍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规范化操作策略的研究
    范化;古籍整理;校勘;辑佚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在古籍整理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目前在古籍整理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整理工作的规范化操作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和行业标准,从选题规范化、校勘规范化、标点规范化、注释规范化及古籍今译规范化和辑佚规范化五个方面,对古籍整理规范化操作进行了深入分析。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7-0122-031当前古籍整理规范化操作存在的主要问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7期2018-10-24

  • 王国维《人间词话》英译本校勘
    在争议的译文进行校勘就变得尤为迫切。《人间词话》以词评为主,也兼诗评。在诗词评论中,王国维大量选取诗词原句阐释和佐证自己的诗词评议理论。若上述诗词的翻译有失精准,则势必会影响英文读者对王国维词评理论的理解。中国古典诗词重在“写意造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 “境界说”,并将其作为诗词评议的核心标准。本文拟借助静安先生的“境界说”理论,对《人间词话》中部分存在争议的诗、词译文进行分析,并提出新的翻译方式。【关键词】《人间词话》;“境界说”;校勘【作者

    校园英语·上旬 2018年4期2018-06-11

  • 历代小学类著述与《山海经》研究平议
    类著述 山海经 校勘 训诂《山海经》名物众多,其同时代及其后的小学著述在创作之时,往往对其有所参照;而郭璞注简约近古,后世小学类著述对该注也多有征引。因此,将历代小学类著述中所存的相关资料集中起来,合理利用,对《山海经》研究特别是《山海经》之校勘、注释大有裨益。今就《说文解字注》[1]《广雅疏证》[2]《尔雅义疏》[3]《方言笺疏》[4]《小尔雅集释》[5]《大广益会玉篇》[6]《广韵》[7]《韵补》[8]《经传释词》[9]九部小学类著述对《山海经》①及相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3期2018-05-15

  • 《尔雅·释乐》研究
    有代表性的注释和校勘以及今人对《尔雅·释乐》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评价。【关键词】原文;版本;注释;校勘;相关研究;评价【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引言《尔雅》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书之一,也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重要文献。历代学者把它作为治经学的工具。它的普及性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新华词典》。这部书篇幅不大,但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唐代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云:“《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2018-05-14

  • 读《史记》、《汉书》札记
    二书正文及注文的校勘研究有些许匡补。关键词: 史记    汉书    校勘前后有三男《史记·孝景本纪》:“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页559)按:《史记·外戚世家》、《汉书·外戚传》均作“四男”。《史记·外戚世家》:“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汉书·外戚传》:“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为帝后,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卫青之子壻《史记·陈丞相世家》:“然其后曾孙陈掌以衞氏亲贵

    文教资料 2018年35期2018-04-20

  • 《群书治要》所引《尸子》校勘研究
      尸子    校勘《尸子》大约亡佚于唐宋之间,之后历代皆有人辑录其佚文,今可知者,元代有任仁发,明代有徐元太、陈正学,清代有任兆麟、惠栋、章宗源等。不过直到嘉庆初年《群书治要》自日本回传中国,《尸子》的辑佚工作才有了显著的进展。《治要》卷三十六节录有十三篇《尸子》,近五千五百字,多于之前从各种古注、类书中搜辑而得的佚文的总和。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两种更为完善的《尸子》辑佚本:一个是嘉庆十一年(1806)孙星衍、洪颐煊辑本,收入《平津馆丛书》;另一个是嘉庆十

    文教资料 2018年35期2018-04-20

  • 《史记》校读札记
    及文义等內容进行校勘和考证,共写成札记十六条,将一己之见依次罗列。关键词: 史记    校勘    考证    札记史记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1.枭﹑破镜(册2/页581/行2)《集解》孟康曰:“枭,鸟名,食母。破镜,兽名,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物祠皆用之。破镜如貙而虎眼。或云直用破镜。”如淳曰:“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案:“百物”疑作“百吏”。《汉书·郊祀志》引“百物”作“百吏”,后文如淳所云“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文教资料 2018年34期2018-03-27

  • 《史记》疑误四则
    《史记》 疑误 校勘一、庞涓自刭之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写庞涓为兵败自刭:“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梁玉绳《史记志疑》言:“《齐策》言禽,此言自刭,恐皆非实。《年表》《世家》俱云‘杀庞涓,盖弩射杀之也。”①经检索,《战国策·齐策》作“禽庞涓”,《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作“杀其将庞涓”,《史记·商君列传》作“杀将军庞涓”,《史记·孟尝君列传》作“杀将军庞涓”,《史记·六国年表》亦作“杀将军庞涓”。皆作庞涓死于马陵之战。而银雀山汉墓出

    文教资料 2017年32期2018-03-27

  • 图书校勘工作的历史沿革
    张馨方摘要:书籍校勘工作的出现产生于文字复制的出现之后,致力于更加准确进行书籍文字的复制。书籍校勘的历史源远流长,按照校勘工作主体的主流变化,可将校勘工作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以西汉末年和两宋为界限,西汉末之前是学者校勘时期,西汉末到两宋之间是官吏校勘时期,两宋之后是工匠校勘时期。关键词:校勘;古籍;历史沿革一、学者校勘时期(一)史官自觉校勘先秦时期,史官往往是由垄断文化的家族世代继承,他们与书籍的形成、勘较和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史官把刻有不同内容的甲骨文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2018-02-03

  • 整理《百大家评注史记》之校勘发现 お
    键词]《史记》;校勘;版本;底本[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1008906《百大家评注史记》于今可见最古的版本应为明代万历年间由书林余象斗刻印的《新锓朱状元芸窗汇辑百大家评注史记品粹》,后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上海同文图书馆改版成石印本。而后又收录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文献辑刊》一书中,所用仍是民国六年的石印本缩印而成,因此可以窥见原书的面貌。受条件限制,兹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研究文献辑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1期2017-10-19

  • 选校《宋四朝名臣言行别录》卷二之陈康伯
    言行录;陈康伯;校勘1 點校凡例一、以清 道光元年(一八二一)為底本,以文淵閣 四庫全書本及清 順治 林雲銘重刻本對校。二、以宋宰輔編年錄、續資治通鑒長編、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宋史、宋會要輯稿、文獻通考及宋人文集等典籍他校。三、對書中異體字盡量保存。四、避諱字如作缺筆,則改回。對宋人避宋諱,一般不加改動,僅出校記說明。後人避諱則改回。五、分段以原文為依據。六、校勘記附於每卷之後。七、標點符號及校勘參照中華書局 古籍校點釋例。2 正文选校陳康伯 魯國 文正公字

    卷宗 2017年23期2017-09-02

  • 《广韵》所见《国语》文本略考
    ,其对《国语》的校勘成绩也直接影响着我们《广韵》的使用,本文结合《广韵校本》与《国语》进行文本的校勘,来探讨《广韵》对《国语》使用的情况,对深化《广韵》《国语》两部文献的认识都有意义。关键词:《广韵》;《广韵校本》;《国语》;引文;校勘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school –based GuangYun”and“GuoYu”Guo Liang(The Library , Cashi University, Kashi ,844

    卷宗 2017年16期2017-08-30

  • 《聊斋俚曲集》形似致误例分析
    目前的研究成果,校勘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路大荒先生整理出版的《聊斋俚曲集》存在脱文、衍文、断句失误、形似致误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整理有助于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给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 《聊斋俚曲集》 校勘 蒲松龄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自成书以来就蜚声海外,另一部白话作品《聊斋俚曲集》却没有引起重视,近年来专家学者对《聊斋俚曲集》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冯春田的《〈聊斋俚曲〉语法研究》[

    文教资料 2017年14期2017-07-29

  • 《世说新语》名字解诂
    语;名字;训诂;校勘;古籍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古人重名而敬字。成人后,字之常用不逊于名。诗文中亦多以姓字相称而讳名。《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中即以称姓字为多,此不赘举。初见问字,敬人之始。《世说·言语》:“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答曰:‘字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齐庄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欲何齐?曰:‘齐庄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庾公大喜小儿

    西部学刊 2017年6期2017-06-28

  • 秦藩本《史记》本纪校勘
    秦藩本 金陵本 校勘秦藩本《史记》,明宗室秦王朱惟焯刊于嘉靖十三年,以其刊于西安藩府,故曰秦藩本。作为《史记》众版本之一,秦藩本是《史记》刻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各家对秦藩本的研究却很少。很多文章仅提到,如赵澄的《史记版本考》;张玉春的《史记版本研究》稍作深入研究,以其中篇章与黄善夫本与王延哲本对校,得出版本源流。本文选《史记》本纪部分,以金陵本为底本,耿秉本(简称耿本)、黄善夫本(简称黄本)、蔡梦弼本(简称蔡本)、彭寅翁本(简称彭本)、南监本、殿本作参校本

    文教资料 2016年34期2017-04-17

  • 《四库提要》五篇校读札记
    五种提要进行系统校勘后的成果撰写札记。全文分为七部分,前五部分就《四库提要》中出现的各种典型的讹误类型分别展开举例分析,第六部分就提要撰写中出现的论断、引书出处有误的现象进行探究,第七部分为总述部分,就校勘的五种对提要个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梳理,就总纂官纪昀私改提要现象提出个人见解,最后就提要大量引用如马端临《文献通考》、朱彝尊《经义考》以及其他前人撰写的敘录而成文的情況进行探讨。关键词: 提要 差異 校勘 错讹 引用今所校勘的五种提要均为经部诗类,篇幅长

    文教资料 2016年35期2017-04-14

  • 《说文校议》校勘方法分析
    】《说文校议》是校勘《说文解字》的专门著述,为清代学者严可均、姚文田合著。此书援据广博,征引宏富,综合运用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等多种方法校勘《说文》。对此书校勘方法加以系统分析,有利于深入把握严、姚二人的校勘学成就,对《说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价值。【关键词】说文校议;校勘;方法校勘是清代学者们研究《说文》用力较勤、成绩较显著的一个方面。学者们以二徐为研究重心,或以古籍引《说文》异文材料进行考订,或以二徐本互校,均试图恢复二徐本面目,还许书真貌。丁福保

    青春岁月 2017年4期2017-03-14

  • 日藏狩谷望之過録宋台州本《荀子》考述*
    特點,對《荀子》校勘也有參考價值。關鍵詞 《荀子》 台州本 狩谷望之 過録本 校勘《荀子》一書,流傳千古,屢經刊刻,版本殊多。楊倞注本,在北宋熙寧元年(1068)由國子監刊刻,通稱“監本”,原刻已不存。南宋淳熙八年(1181),唐仲友於台州公使庫翻刻此本,通稱“台州本”。此本在南宋後流入朝鮮、韓國、日本,國内久不見原刻。清末,黎庶昌出使日本,覓得舊藏影摹本影刻。《古逸叢書》影刻台州本,爲熙寧監本系統中現存之最爲接近祖本面貌者,加之刻工精緻,訛誤較少,故雖爲

    诸子学刊 2017年2期2017-01-27

  • 《全金元词》校读摭遗* ——兼谈金元和韵词的文献价值
    群体性,导致其在校勘与辑佚上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关键词:《全金元词》;校勘;和韵词;文献价值唐圭璋先生所编之《全金元词》是治金元词之文献渊薮,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然惜于有所讹漏,白璧微瑕,颇令人叹。故自上世纪以来,不少学者作了校订补苴的工作。中华书局2000年版重印的《全金元词》后附有唐棣棣、卢德宏的《订补附记》,成为之前学者总结之大成。而2000年后亦偶有学者再为《全金元词》进行订补,其特点是多以单人为线索。好处是以单人入手可全面梳理其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6年2期2016-12-29

  • 赵壹《非草書》校勘研究
    。通过各个版本的校勘整理一个比较理想的版本。关键词:赵壹 非草书 校勘赵壹为东汉著名辞赋家,书法批评家,《后汉书· 文苑传》有传。作为现存最早的书法批评长篇,赵壹的《非草书》以其理论、批评、及史料价值在书法史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代古书经过传抄、刊印,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错误,所以校勘古籍是历代学者所看中之重的工作。本文章着重对赵壹《非草书》校勘做出了研究。就赵壹《非草书》与众多版本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提出商榷意见,其中部分观点为求全面合理,亦为列举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8期2016-11-09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校勘札记
    《汉文学史纲要》校勘札记衣抚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摘要: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汉文学史纲要》注释和文字错误进行辨正,共指出并纠正存在的事实、文字错误20余处。关键词: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校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是鲁迅作品的权威版本。该版本在取得很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疏漏,问题最多的或许是《汉文学史纲要》。据笔者统计,正文和注释存在问题20余处,这无疑会对鲁迅作品的研究造成一定干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年3期2016-06-22

  • 《广雅疏证》校勘用语“讹作”研究
    )《广雅疏证》校勘用语“讹作”研究张璇(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7)摘要:王念孙疏证《广雅》,常用“讹作”这一用语进行校勘校勘的内容包括对文献表述的校勘和文献用字的校勘。王念孙对不同的讹误现象采用的校勘方法和证据是不同的,不仅体现了他精深的校勘功底,也反映出他已经具备了较为科学的语言文字观念。文章试对“讹作”涉及的校勘内容进行分类,以考察王念孙的校勘方法及他的一些语言文字观念。关键词:王念孙;广雅疏证;讹作;校勘王念孙对《广雅》的校勘在《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6-20

  • 《毛诗音义》注音补校
    毛诗音义 注音 校勘【Abstract】Classics Annotation phonetic repeated by later generations is not under the proofreading. So is the Maoshi Yinyi pronunciation. The phonetic notations of “蹲”、“訛”、“癙”、“蟏”、“流”、“他”、“蝀”、“蜂”、“臧”、“莎”,these characters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5期2016-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