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校勘工作的历史沿革

2018-02-03 00:28陈永平张馨方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古籍

陈永平+张馨方

摘要:书籍校勘工作的出现产生于文字复制的出现之后,致力于更加准确进行书籍文字的复制。书籍校勘的历史源远流长,按照校勘工作主体的主流变化,可将校勘工作的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以西汉末年和两宋为界限,西汉末之前是学者校勘时期,西汉末到两宋之间是官吏校勘时期,两宋之后是工匠校勘时期。

关键词:校勘;古籍;历史沿革

一、学者校勘时期

(一)史官自觉校勘

先秦时期,史官往往是由垄断文化的家族世代继承,他们与书籍的形成、勘较和保存有着密切的联系。史官把刻有不同内容的甲骨文、竹简分门别类、集中存储[1]。周代史官的分工更加细致,成康之前.有太史、中史、内史、乍册、史,之后则有太史、内史、内史尹、史、乍册、乍册内史、乍命内史、命尹、尹民等官名。据《周礼·春官宗伯下》所载.在周代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此外,周代史官系统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府”、“史”等低级史官。“府”、“史”等低级史官,在分工细致的周代史官系统中的责任无非就是抄送文件、整理副本、校勘勘正等杂活。先秦史官对书籍的校勘记载几乎没有,只有从史官的职责与分工中可以窥探。《周礼·春官·外史》 云:“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王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外史保管书写君王下达颁布于畿外侯国诸臣的命令即外令,并将副本加以保存。[2]如果需要抄写文字的副本,就需要抄写文件和核对文件的工作人员才对。在细致庞杂的史官系统中,没有一个官名的职责是校勘书籍文字,换言之,官方并没有设立专职校书的官员。但根据史官们的工作范围,对档案、文件、政令的文字复制与校勘工作的需要是确实存在的。据此推断,文字校勘的工作主要是由一些低级刀笔吏进行,校勘的客体主要是档案、政令、奏疏等一些政治文件。

(二)学者自发校勘

书籍校勘工作的另一些工作人员是一些自发校勘书籍的学者,他们大都具有求真务实的严谨态度,对书籍的真伪、书籍文字的错漏十分在意。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从事书籍的编辑和校勘工作。《史记》中记载孔子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订《易传》。尽管孔子删《诗》《书》的说法存在诸多争议,自唐代开始学界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但双方都认为孔子对《诗》《书》等古籍存有整理勘校的行為。《论语》中记载: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见孔子晚年返鲁后,自发地从事校勘整理书籍的工作是坐实无疑的。

与孔子一样,自发地参加书籍校勘工作还有孟子等学者。孟子62岁停止周游列国,闲居讲学20余年,据考证也参加过《孟子》一书的著述与校订工作。其名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对《尚书》一些篇目的真伪,自有其判断,其对书籍真伪的勘较工作也较有经验。

这一时期先秦学者对书籍的整理勘校只是一些零星的自发行为,是本于对学术与道德的严谨态度,勘较文献是为了更好地传道,而并非趋利图名,留下的直接记载较少,也没有形成具有体系化的校勘经验与校勘流程,校勘术语也尚未出现。

二、官吏校勘时期

(一)汉代校书官

汉成帝时,始设主校阅典籍的官员。《汉书·成帝纪》中记载:“河平三年八月,光禄大夫刘向校中秘书。谒者陈农使使求遗书于天下。”历史上第一个正式任命的校书官员是刘向,至此,校勘工作从学者零星自发的进行,转成政府自觉有组织地进行。刘向工作到七十四岁死去,其子刘歆接替了他的职位。其间刘向组织了规模庞大的校书团体,《上〈山海经表〉》中记载:“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一十八篇,已定。”山海经就是由这位名叫望的人所校勘。可见,在刘向及刘歆的总领下,还把所校书籍划分为兵书、数术等,每种专门的书籍方面都有一个分领者。总之,刘向父子校书是一个长达二十几年的群体性的工作。

此外,刘向首先使用了“校雠”一词指代书籍的勘校工作,并阐述了“校雠”的意义和校勘工作的流程:“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刘向设立的校勘流程,是细致有效而不可或缺的。《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校勘的理想结果是“与古文同,则无脱也”。刘向创造的校勘流程可以达到这个结果,如《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文,《酒诰》脱简一,《召诰》脱简二,率简二十五字者,脱亦二十五字;简二十二字者,脱亦二十二字。文字异者七百有余,脱字数十。”汉代官方重视校书工作,校书工作从个人行为变成了有组织的团体行为,并形成了标准的工作流程和体系,勘较书籍的术语如“校雠”“杀青”等也开始出现。校勘工作逐渐地变为体系化、专业化。

(二)唐代校书官

唐代政府设立校书官名为校书郎,其中可细分为校书、正字、校理、修撰官等不同的职务。弘文馆、崇文馆、集贤殿、秘书省、司经局五馆,皆有校书郎之职。[3]校书郎虽品级不高,但确是进士及第后理想的工作分配。《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秘书校书郎条云:“大唐置八人,掌雠校典籍,为文士起家之良选。其弘文、崇文馆,著作、司经局,并有校书之官,皆为美职。而秘书省为最。”编著校理典籍是唐代校书郎的一个主要职责。唐代官方大型的校书编目活动共有四次,每次各馆校书郎都要大规模地参与整理点校书籍。[4]五馆各有任务,也曾相互合作。例如《唐会要》卷六十四集贤院条:“太和五年正月,集贤殿奏:‘庆校勘宣素书籍等,伏请准前年三月十九日敕,权抽秘书省及春坊、宏文馆、崇文馆见任校正,作番次就院同校。”唐代的校书官员也参与过官方佛经的勘较工作,如《房山云居寺石经》记:“石经...校书郎垣初校,校书郎韩液再校,正字李希言三校。”从此中亦可窥视出当时的校书流程,要经过初校、再校、三校三道流程,由不同的人去校勘,且抄书用的纸都要记录。可见当时的校书流程之完整规范。endprint

三、工匠校勘时期

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唐,兴盛于两宋。印刷术的兴盛使书籍可以大量复制,从而满足并刺激了民间读书人对书籍的需求。同时,人民对书籍的需求也刺激了对书籍校勘工作的需要。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这时崇文院已经成为政府图书编辑中心,其勘较书籍的专业化、规范化有了更大的进步,例如从宋初开始,凡要镌刻的书籍,在交付镂版之前,必须经过三校,三校官员的名衔印在全书卷末,以示对书籍的校勘质量负责[5]。但政府设置的校勘官员数量较少,而且大都只供官府藏书用书之用,根本无法满足整个社会对书籍勘较的需要。民间就催生出了一批从事书籍校勘工作的文化工匠,其中部分是不中科举的贫困读书人或是有钱的文化地主。如南宋福建的藏书家廖莹中,他私人刊刻的《九经》,聘请了一百多个校勘工匠,从数十本版本校勘中精心挑选,才选用了一个佳本。

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给校勘工作带来诸多便利。活字印刷术在校勘工作上较雕版印刷术便宜的程序主要在修版,活字印刷术排版后校勘出错,只需要把错的胶泥字模抠出来,把对的胶泥字模补上去就可以了,比雕版印刷术中的修版要便利许多。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丰富了图书市场,刺激了人民对于书籍的需求。书商仅从商业利益上考虑,也会认真得设计版面、校勘错讹。这对校勘工作来说无疑是一个促进。元代的刻书活动已经非常制度化,改变了以往书院刻书校书是师生的编外活动,而把刻书、“对读校勘”“编类”等当作常务,斋长、学官都可在书院任职刊刻书籍。

工匠校勘时期,校勘工作越来越职业化和理论化,出现了一些专门论述校勘学、归纳校勘技术规则和术语的著作。如岳珂的《刊正九經三传沿革例》,这本书分书本、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等七个条目讲述校勘的注意事项,提出较书应从正字、正音、正义的准则和便读的要求出发,深具理论价值。还比较有影响的是南宋郑樵的《通志·校雠略》,其中强调了校勘工作的专业化,只有使校雠之官能“久其任”,才能更好地提高校勘质量。这种看法也符合工匠校勘时期的实际情况,是顺应校勘工作的历史发展的先进理念。

参考文献:

[1]孟雪梅.《论先秦史官与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学研究 1999年02期

[2]赵彦昌.《周代史官与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2008年第一期

[3]吴夏平.《唐校书郎考述》 贵州文史丛刊 2005年01期

[4]黎文丽,龚阔英.《唐代校书郎的职务特点》兰台世界 2011,(25)

[5]章宏伟.《两宋编辑出版事业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基金资助:2015—2016年郑州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项目编号:2015xjxm319

作者简介:

陈永平(1995—)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生在读;

张馨方(1996—)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就读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专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古籍
尽快制定《贵州省古籍保护条例》的几点建议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古籍收藏可先从藏经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