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 法家“天下”观及天下一统时代其学说的可能面向
调整统治策略,在天下一统之后仍然施行战时体制。《过秦下》曰:“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6)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一《过秦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页。事实上,在司马谈“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的判断中,就已经隐含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法家思想在特殊时期下,对于迅速组织军备、壮大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当社会形势发生变化转入稳定期,统治者就应当摒弃之,寻求别的出路。这一观点的影响也颇为深
史学月刊 2024年3期2024-03-29
- 《天下》月刊现代文学英译作品中构建中国形象的途径及效果
935年8月,《天下》月刊(简称《天下》,英文名为T’ienHsiaMonthly)创刊于上海,是由吴经熊主编的全英文学术期刊,是中国第一本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华文化的期刊,后因战争所累,于1941年9月停刊,共发行12卷56期。在其创刊之际,它便致力于向西方社会传播中国文化,并树立一个崭新和向上的中国形象。因此,它被誉为民国时期最有学术水准和文化底蕴的中国人自办英文杂志。此前,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方式,囿于传教士、外交官、商人、游记作家等的言说。这些与其说是西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6期2024-01-15
- “天下”的近代歧说
——对近代以来几种相关解读的辨析
能性。在其中,“天下”这个概念尤其受到关注。这个概念代表着中国古代处理与周边地区关系的长期政治实践积累与理论总结,是古人理解内与外、亲与疏、远与近的重要观念根基。(1)关于对中国古代天下观的研究,比较著名的有[日]王柯《从“天下”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日]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从日中比较史的视角出发》,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最近几年,基于中国与世界局势的变化,一些学者开始从新
思想战线 2023年5期2023-02-27
- 以“天下”思天下:“天下”思想对全球高等教育的新启发
一切。赵汀阳在《天下》一书中指出:“正是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际政治的局限性才变得显而易见……随着当代世界中民族国家之间变得越来越亲密和相互依存,曾经沉寂下去的世界主权问题又出现了。”(1)Tingyang Zhao, All under Heaven: The Tianxia System for a Possible World Ord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1), 14.然而,把世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22年2期2022-12-28
- 从“天下”到“世界”
——重思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与民族主义之关系
序观的转变:从“天下”到“世界”晚清以降,中国历史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1)语出李鸿章的《筹议海防折》[3],原文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社会开始了面向现代性的社会转型,传统的生产模式、制度安排和生活方式经历了根本变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认同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现代性的冲击。这种古今之变在秩序观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国人过去几千年所习常的“天下体系”转变为西方近代形成的“世界体系”,传统的“华夏—夷狄”观念不再具有现实解释力,而代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0-24
- 从“天下”到国家:清代的边界与边疆治理*
然而,清代在从“天下”体系向现代“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在边疆治理中同时伴随着陆疆领土的丧失,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边界线的确定,边疆治理①边疆治理包括陆疆与海疆治理,囿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在陆疆范围内讨论。呈现出与历代王朝不同的新形势。清代边疆治理成为研究王朝时期边疆治理的重要时空场域。由于王朝时期的疆域呈现出一种离中心越远越模糊的特点,因此不能用近代基于“精密地图的边界线”的概念理解王朝时期的疆域。[4]然而这种模糊性在王朝时期的末期——清代,呈现出一种被动的
广西民族研究 2022年6期2022-09-25
- “天下”比邻:19世纪东西方文明碰撞下俄国的中国形象建构*
彦[内容提要]“天下”作为表征中国传统世界秩序观的术语已得到普遍使用,但像俄罗斯这样在两个多世纪里持续把中国称为“Поднeбecная”(天下)的国家却是少见的。俄罗斯的“天下”形象是19 世纪东西方文明交融与碰撞的产物。1820 年前后,中国自称“天朝”的消息在西欧社会流传开来。帝俄在谋求领土扩张和寻求独特文明身份的历程中,共享了西方基于贸易利益和西方文明观而创造的野蛮傲慢的“天朝”形象,但未全盘接受西方将华夷观作为“天朝”精神内核的时代叙事,而是借助
开放时代 2022年5期2022-09-15
- 试析中华传统“天下”情怀的演变及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
历史的孕育下,“天下”情怀植根于中华文明基因之中,助推了两千余年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延续了中华文脉。时至今日,“天下”情怀仍深刻的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外交实践,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伟大的命题中折射出中国智慧。当今世界正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尚成未解难题,立足这一时代之问,中华传统“天下”情怀再次出发,为人类发展指明新的航向,以追求人类共同价值最大公约数为核心凝聚环宇之力,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关键词 ]
南北桥 2022年7期2022-07-05
- 最早的中国与天下:先秦国际制度溯源
史上,从“中国之天下”的缔造与瓦解,到“天下之中国”的转变与发展,国际制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追溯先秦国际制度理念和实践,最早的中国及其天下形成自广域王权国家崛起,先后以异族酋邦、内外服国家、诸侯国作为主要互动单元,以构建和维系安定、统一的社会秩序为最高目标,以东亚大陆的中原地区为关键布局,以祭祀、内外服、宗法分封、会盟、联姻、奉职贡等为实现手段,最终结果是秦横扫诸侯、统合中国与天下。这不仅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演进有着深远意义,也奠定了传统中国国际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2022-06-11
- “天下”观念与多民族国家
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形态和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更可以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发展道路的认知和理解。“天下”观念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思想中国古代的“天下”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对人与自
博览群书 2022年10期2022-05-30
- 数字化“天下”版图:元宇宙视阈下的国际传播新范式
技术下数字版的“天下”理念实现的可能,重塑了虚拟世界主义的媒介内涵。二、感知世界:元宇宙下国际传播格局的新变化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在其代表作《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提出,一个新媒介的出现会创造新的媒介情境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场景,新的社会场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角色扮演与交往方式,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变革。将元宇宙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放到“媒介-情境-行为”的变革框架来看,元宇宙的诞生深刻影响着国际传
对外传播 2022年4期2022-05-30
-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
从“天下”国家到民族国家:历史中国的认知与实践王柯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年03 月该书将中国的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根源追溯到中国人对世界的原初认识,追溯到在这种认识之上的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契约关系,以及为了遵守这种契约关系而形成的关于人与人之间、个人—共同体—社会—国家四者之间、文化与政治之间、权威与权力之间、民族属性与文化属性之间关系的认识。在这一宏观认识的基础上,作者梳理了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脉络、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在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
今日民族 2022年4期2022-04-27
- 从“天下”到“国家”
在中国历史上,“天下观”曾深入人心。受此观念影响,古代中国人甚至只知有“天下”而不知有“国家”,并坚信自己身处整个宇宙之中心。但晚清以来,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破了这种美好幻想,晚清政府在完成工业化的西方民族国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战争的失败让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中华文明彼时已不再是最发达文明的代表,而传统的“天下观”也已经开始在中西方文明的碰撞中式微。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个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民族国家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关键词:天下观 民族国家 中西方文明一、“天下观
公关世界 2022年6期2022-04-14
- 得产品者 得“天下”
对于中国企业界而言,网易丰富的产品似乎比其老板丁磊更能锁定人们的注意力:网易公开课、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网易有道、网易新闻客户端……哪一个都为2021年全球排名第17的用户平均使用手机时长3.3小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事实上,只有丁磊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在很多人看来丁磊和乔布斯很像,他们都是通过一个个新产品维持企业的运转。丁磊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功是产品为王的结果。“能把一个产品做好就很了不起了。”在这方面,他推崇宗庆后,能把没有技术含量的水
中国商人 2022年4期2022-04-11
- 得产品者 得“天下”
对于中国企业界而言,网易丰富的产品似乎比其老板丁磊更能锁定人们的注意力:网易公开课、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网易有道、网易新闻客户端……哪一个都为2021年全球排名第17的用户平均使用手机时长3.3小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事实上,只有丁磊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在很多人看来丁磊和乔布斯很像,他们都是通过一个个新产品维持企业的运转。丁磊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自己的成功是产品为王的结果。“能把一个产品做好就很了不起了。”在这方面,他推崇宗庆后,能把没有技术含量的水
中国商人 2022年4期2022-04-08
- 中国传统“天下”观与现代国家建构
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情怀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包容传统。《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我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天下”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中国现代国家建构有着路径意义上的文化作用。那么“天下”到底包含着什么?这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国家认同和国际形象塑造无疑产生着巨大影响。一、胸怀天下的家国认同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指出:“《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23
- 论庄子“天下”治理观
非斗观、一同观、天下治理观等,这些思想观念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本文就庄子的“天下”治理观进行初步探讨。作为战国中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庄子虽为短期蒙吏,而胸怀博大,放眼“天下”。西晋郭象《庄子序》云:“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达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1]2《庄子》约8万字,而多以“天下”立论,“天下”出现288次,足见庄子对天下的重视,形成了“天下”治理观。天下,即“溥天之下”(《诗经·北山》)。先秦人们以为的“天下”即苍穹所笼盖的域界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8
- 从范围义到程度义
要 文章考察了“天下”等词的语义演变,进一步证明了汉语中存在从范围义到程度义的语义关联。在先秦汉语中,“天下”从语义实在的处所范围词演变为表示“某种性质程度最高”的程度义。这种语义演变与其所处定语位置有密切联系,也与“天下(之)NP”中NP的性质以及整个“天下(之)NP”的语法功能有关。这种语义关联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世界、宇宙”等的词义演变迹象是典型的例子。文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这一语义演变背后的动因。关键词 “天下” 语义演变 范围义 程度义 语义关
辞书研究 2022年1期2022-01-31
- 中国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春有关中国古代“天下”“中国”的观念问题,是如何认识古代“世界”与“中国”、天下体系与中国体系、天下秩序与中国秩序,以及如何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史疆域的大问题,因此,早已成为学界最为引人关注的话题之一,先后出版了众多引起中外学界普遍关注的研究成果。(1)有关中国古代“天下”“中国”观讨论的论著众多,主要有:邢义田《天下一家——中国人的天下观》,载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1年版;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
社会科学 2021年4期2021-11-24
- 论先秦诸子的诸子观
发展。自《庄子·天下》始,诸子之间开始互相评价,促进了各家学说的交流和发展,更有利于后代学者对各家源流作分辨。《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是先秦诸子评价的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分析三篇作品的文本与异同,发现诸子各家的评价都是为宣扬自家的学说而进行评价。虽然方法和观点有诸多不同,但是产生了相同的文学价值。【关键词】 先秦诸子;《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1-22
- 道术之为天下裂
摘要:从《庄子·天下》篇出发,本文从道术本同论及道术之变,探讨了在百家争鸣中体现出的整体学术变化倾向,以及背后所反映的一些时代和地域特征,并提出将道术范围限制在学术架构,从而从不同角度分析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学术嬗变和彼此的关联。关键词:诸子百家学术之变《庄子·天下》道术《庄子·天下》篇是很早的一篇中国学术史文章,在批评先秦各家学派的论著中,这一篇算是比较古老的。虽然并非庄子所写,但能部分展现战国末期较为主流的知识分子对于当时所谈及的“诸子”的认知。其学术
文教资料 2021年35期2021-09-29
- 论康有为“天下-个人”政治结构的双重超越
康有为所设想的“天下-个人”政治结构模式是其大同社会的基本社会政治结构。通过公政府对于个人的全方位的保障,个体得以实现独立与自主。这一设想既是对中国传统“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超越,也是对现代民族国家政治结构的超越,建构理想的大同社会。康有为的设想具有创造性、超前性和空想性,值得进一步反思。关键词: 康有为;天下-个人;政治结构;双重超越中图分类号: B258;D0-0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8-27
- 荀子的“天下”观与“后周鲁时代”的秦国
阐明《荀子》的“天下”观和荀子对当时秦国的看法。为了展开此议题的讨论,笔者的第一篇论文《后周鲁时代的政治秩序:成为天子的秦王》探讨《荀》《吕》两书出现于世的历史背景,而在此探讨中笔者所关注的历史事实是,由于在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攻占西周而使整个华夏世界进入政治秩序核心权威不存在的“空位期”(interregnum)阶段。再者,在秦昭襄王的治世时期,尤其是经过前262 至前260 年长平战役的胜利,秦国独强的形势也已成定局。以此形势为主要背景,在周朝消失之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2期2021-07-13
- 论“九流十家”的建构历程
——从《天下》篇到《汉志》
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3]诚如其言,欲究先秦学术原委,舍《汉志》则无从入手。清代朴学兴盛,多好古之士,《汉志》一书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然多为笺注之学;唯有章学诚《校雠通义》跳出汉学窠臼,从学术史的高度研究《汉志》,借目录之名以究先秦学术源流,得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如战国无私门著述、互著别裁说等。民国以来,诸子之学大兴,有识之士欲于儒经之外别立一宗,对《汉志》“尊经卑子”的理论模式产生了强烈质疑。最先发难者乃正在
北京社会科学 2021年6期2021-04-15
- 高清海类哲学的人类-宇宙世界预设
——关于西方世界主义与中国“天下”思想的新思考*
的世界主义视野:天下共生主体——高清海“类的存在”概念》的论文,我就开始明确地将高清海与乌尔里希·贝克联系起来。我在论文中提出两个关键论点:首先,高清海的“类”概念翻译成英文是有难度的,将其表述为天下共生主体(cosmopolitan actor)向西方人介绍也许是最好的;其次,鉴于高清海哲学的隐含且重要的概念结构,“类”的英语表达cosmopolitan actor,其最好的中文翻译是一个追求“天下共生”的行为者。通过这种方式,我试图通过高清海类哲学的视
现代哲学 2020年3期2020-12-01
- 宋朝理学家师德观的现实意义
学 师德 圣贤 天下 忧患作者简介:刘权,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研究生。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46师德建设,历来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朝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来说使得教师队伍建设得
法制与社会 2020年12期2020-06-04
- 芬兰总理内阁:女子“天下”
廖宇虹2019年12月10日,34岁的桑娜·马林当选芬兰总理,不但成为了芬兰历史上最年轻的政府首脑,也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女性总理。同时,在新的马林政府内阁中,19位部长有12位都是女性。奇怪的是,这件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关注的事,唯独在芬兰人看来不值得如此大惊小怪。“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年龄或者性别有什么问题。”当选后的马林也如此说道。家庭幸福的年轻女政治家据BBC引用媒体报道,马林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她15岁就开始在面包房打工,高中时还通过送杂志来赚零
领导文萃 2020年7期2020-05-15
- 从《庄子·天下》谈诸子对“百家争鸣”现象的批判
判态度。《庄子·天下》是典型的战国时期学术批判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诸子对各家思想与天下社会及其发展思考的普遍性,其提出反对争鸣观点也存在着内在一致性。战国时期的学术自由氛围是由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它不同于同一时期古希腊学派林立的状况,应正确看待诸子观点在当时的时代意义。关键词:百家争鸣;《庄子·天下》;诸子的反对与批判;学术自由“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1]在战国晚期道家后学著作《庄子·杂篇·天下》中,道家学派如是总结了百家争鸣时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3期2020-04-22
- 全球化时代的“天下”观、“大国叙事”与“命运共同体”
——王斑、钱坤教授访谈
坤 黄 华一、“天下”与“帝国”“民族国家”黄华(以下简称黄):王老师好!昨天您在匹兹堡大学做了“为什么‘天下’需要民族国家”的讲座,详细介绍了“天下”观。请您谈一下“天下”与“帝国”的联系与区别,您所说的“天下”与封建帝国有何不同?与传统的“家天下”有何区别?王斑(以下简称王):“天下”与“帝国”有一定联系,也有区别。“天下”更注重伦理上的追求,强调人际关系的建构;“帝国”更重视体制和治理,比如选贤任能。“帝国”是建立在封建封侯制基础上“大一统”的行政体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2-26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与世界主义思想
界主义就是中国的天下观念和大同思想。《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指出:“我国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为对象,此百家所同也。‘天下’云者,即人类全体之谓,当时所谓全体者未必即为全体,固无待言,但其彀的常向于其所及知之人类全体以行,而不以一部分自画。此即世界主义之真精神。”[2]1672005年,学者赵汀阳在其著作《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中描述了一个拥有普世正当性的中国的世界秩序模式。在赵氏看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是一个早熟的真正的世界观,传统的天下制度是融汇了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2-25
- 全球治理视阈下中国传统“天下”观的语义解读
类群体的统称为“天下”。“天下”一词,虽经儒、道、释、墨、法、兵等各家思想体系的具体阐述而有语义上的细微差别,但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理想中,“普天之下”以一种近乎狂傲的文明层次上的自信,整体呈现了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结构和秩序的所有构想,涵盖了古人关于“天道”“人道”及“天人之辩”的所有认知。诚如梁启超所言:“我国先哲言政治,皆以‘天下’为对象,此百家所同也。‘天下’云者,即人类全体之谓,当时所谓全体者未必即为全体,固无待言:但其彀的常向于其所及知之人类全体以行,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2-22
- 智周万物:我国科幻电影中“天下”的心理定位
以形容知识渊博,天下万物无所不知,语出《易经·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我国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就是一些博学之士。儒学到宋明时期分化为理学与心学,它们对世界本原的看法有重客观和重主观的分歧。我们不妨借鉴理学,将“天下”理解为可以通过智慧来把握的客观世界;借鉴心学,将“天下”理解为可以通过科技来建构的主观世界;此外,考虑到人类已经进入科技昌明的新时代,将“天下”理解为可以通过科幻来反思的科技社会。上述理解在我国科幻电影中获得印证。科幻电影创意的关键之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2-10
- 新闻人心中眼里的“天下”
王仲昀2019年4月14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在河北西柏坡毛泽东旧居外的磨台前讲课。深秋十月,当《新民周刊》记者推开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西侧的一扇黑漆大门,一幢正面望去呈“凸”字形的黄色独栋小楼映入眼帘。绿树环绕,墨绿色的窗框彰显着岁月流逝的痕迹。这里是复旦大学老校长、新闻学系老系主任陈望道先生的旧居,而今已作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于去年5月重回公众视野。展馆前的陈望道雕像下鐫刻着几个字:“信仰的味道”。诚如斯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之所以能历久弥
新民周刊 2019年42期2019-11-12
- 由“邦”到“天下”
——秦“邦”更名所見制度變革及其意義
由“邦”轉變爲“天下”。在這一歷史發展及理念變革的影響下,秦對有關“邦”職官、名號的變更不只是稱謂上的變化,實際上還反映了相應的制度變革。其中最突出的是邦尉的更名。秦統一之際邦尉更名爲太尉,並將邦尉執掌中縣道軍事的職能劃出歸於新成立的中尉;郡邦尉原本爲中央邦尉派駐於郡内的吏員,秦始皇二十六年郡制變革中更名爲郡尉,成爲郡級三府之一。秦對郡縣道及中縣道區域行政體制的變革是在領域範圍擴大、官僚機構擴充、行政層級增加的形勢下采取的整齊化舉措,也是君主集權推動下的産
中华文史论丛 2019年2期2019-10-14
- 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三个思想视角
;第三,中国人的天下观念是这一设想的理所当然的背景,它建基于悠久中国文明历史之中,对现当代中国也有重要影响。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 类 天下近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外交理念,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构想,与当今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发展战略有密切关系。本文主要立足于考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个思想史视角,以进一步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论性和自觉性。一、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共产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22期2019-09-27
- 得阅读者得“天下”
直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高考英语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具有阅读量大、词汇多、分数高等特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分配很多时间在阅读理解环节。所以在高考英语备考环节,教师必须强化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促进学生备考质量提升。关键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复习策略前言:阅读理解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其汇集了词汇、语法等各项语言技能。同时在高考中,阅读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具有耗时长、分数比重高等特点,学生阅读理
高考·上 2019年6期2019-09-10
-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题。中国传统的“天下”思想内涵极为丰富,主要包涵三个方面:地理意义上最大空间的想象、历史中真实的政治实践、古代先哲的天下情怀,这些都值得我们重新挖掘和深入反思。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冷战思维和单边格局对我国国家总体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安全受到的挑战依旧十分严峻。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安全、合作共赢的国际安全观:“既重
新丝路(下旬) 2019年2期2019-09-06
- 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换个视角看五四
家与社会大体因“天下”的崩散转化而出,五四前后也曾出現一些非国家和超国家的思路。如果把天下带回历史叙述,从新的视角观察,或可增进我们对五四运动及其所在时代的理解和认识。〔关键词〕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家;天下;空间化〔中图分类号〕K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9)02-0001-13五四学生运动时,正在中国的杜威(John Dewey)曾把运动描述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
社会科学研究 2019年2期2019-05-13
- 翻译叙事学视角下《天下》月刊中的小说翻译:以凌叔华译本为例
杜家怡摘要:《天下》月刊是民国期间由中国人创办的一份面向世界发行的英文杂志。本文以杂志中凌叔华的小说译本为例,通过运用Mona Baker的翻译叙事学理论来阐述这一时期的译者在翻译中国小说时如何在英语文本中建构译文叙事以及如何协调作者和译者不同文化立场之间的矛盾。关键词:《天下》;小说翻译;凌叔华;叙事学理论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的专著《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述》(Translation and Conflict:A Narrative Ac
北方文学 2019年11期2019-04-29
- 从“天下”走向“万国”: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
国际关系理论 “天下” “万国”当论及中国国际关系实践历史时,“何为之中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换言之,只有当我们清楚界定“中国”这一概念起源于何时何处,我们方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时间节点去梳理中国国际关系实践的历史。“什么是中国?”或说“什么时候开始有中国?”这在日常生活中看似无足轻重的提问,却是重要且争议不断的学术话题。一、中国国际关系实践历史西方理论界近年兴起的后现代史学,主张“用民族国家重构历史”。如果按照此划定方法,中国的历史起源于1912年中华民
大经贸 2019年12期2019-03-09
- “天下”:三重蕴含、语言载体与重建路径
正是讨论中华文明天下情怀的现实动力。一、“天下”的三重蕴涵在中华文明天下情怀重新回到现代现场之前,曾经的中西文明相遇,不是进取性的碰撞和升华,而变异成为中西文化的地域文明和文化对抗的悲剧结果。西方人在1500年以来呈现的“现代世界体系”和中华文明长期发展所凸显的“古代天下体系”,两个关于人类社会整体筹划的方案处在鲜明对立的状态。廓清两个体系的真实内涵,就此显出其重要性。如在“中华文明再出发”大命题中讨论中华文明的天下情怀,需要厘清“天下体系”的三层含义。“
文史哲 2018年1期2018-08-15
- 何为“天下”?
1)有学者论及“天下观”时讲了三个维度,一个是地理的天下,其次是作为制度的天下,第三是天下作为文明遗产对于今日中国的意义。今天我们讨论天下情怀,那么,“天下”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天下”听起来像是乌托邦,也像是一个理想国,因为“天下”与今天我们身处其中的世界秩序有着不同的观念与制度逻辑。但“天下”是不是只是一种怀古幽情呢?天下体系是否只是历史或古典哲学的研究对象呢?笔者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为什么“不死”?从历史来看,与中华文明同样古老的文明很多都在人
文史哲 2018年1期2018-08-15
- 先秦诸子学的发端与演变
诸子学 《庄子·天下》 《论六家要旨》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图分类号:B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67-02先秦为中国文化的源头,诸子学为中国学术思想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学术体系的重要部分。先秦诸子学,即先秦诸子百家之学术,包括历代诸子思想著作研究。正如章炳麟所说,诸子学不限于先秦,后学也可列入,但必然以先秦为主。 [1]诸子百家,我们所熟知的,主要是以儒、道、法、名等为代表的“九流十家”。然而,诸子百家不是
现代交际 2018年3期2018-03-10
- 自然与人文之间
政治视域之中,“天下”可比“神器”,“大道”堪称“大器”,以“大器”之自然价值守护并证成“神器”之尊贵性、公共性与意义饱满性,即为老子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理想。关键词 老子 器 道 人文 自然 天下〔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9-0010-07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物关系”堪称其基源问题或根本理路;由此契入,便可谓走在了探览老子自然理念的甚夷大道上。当然,老子之自然理念的提出,本身即体现为某种“立
人文杂志 2017年9期2018-03-10
-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天下》古诗英译叙事研究
]本文通过建立《天下》古诗英译汉英平行语料库,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的再定位等方面探讨了其翻译叙事建构的特点,指出译者既有对目的语境和目的语读者接受度的考虑,也有对源语文化的坚守,试图描绘一个“通而不同”的中国形象。[关键词]语料库;《天下》;古诗英译;叙事[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 2017)14- 0141-03doi:10. 3969/j.issn. 16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年14期2018-01-28
- “天下”的外运用与内运用
年以来,笔者对“天下”观念的理论分析和历史分析已述说多遍,比较晚近的完整论述集中表达在2016年的两本书中,即《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和《惠此中国》。在此实在不应该过多重复,只想写下一点补充看法,主要是关于“天下”的外运用与内运用之区别,以求进一步的批评。柯岚安和巴博纳斯提出的问题确有意义,但只在一个高度敌对的国际博弈游戏中才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敌对的国际游戏正是帝国竞争或两种世界体系的竞争之所以能够成为有效问题的前提条件。假如敌对竞争的国
文史哲 2018年1期2018-01-27
- 宋人著述中的“华夷秩序”书写
”书写反映的是“天下”图景,中国与“四夷”紧密相连,是理想秩序的构图。宋朝进入欧阳修所说的“天下不实”的时代,严华夷之辨成为时代的强音,国家政治实体的意义得到凸显。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宋人著述中“华夷秩序”的书写悄然发生变化,先有王钦若《册府元龟》“外臣部”代替“四夷”书写体例,后有周去非将“蛮”与“外国”并列,“外国”凸显出来,“外国”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一直是作为与中国相对的政治实体而存在,这表明周去非明确区分境内外少数民族。但是今人认为将少数民族置于“外国
人文杂志 2018年11期2018-01-17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与《天下体系》中的现代与传统
传统 儒家 国 天下一、现代与传统列文森在分析中国近代的发展时提出了“传统的断裂”,同时他认为,这种“断裂”的全部功劳都在于西方的入侵。事实上,这种论断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偏颇性的,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自然不能全部归功于西方,它是多重作用力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是仍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之后,中国的传统思想确实是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的思想基础收到了动摇。列文森認为这种传统在中国社会中地位的改变并不是一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曾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1期2018-01-02
- “天下”秩序:一种文化意象
文/胡键“天下”秩序:一种文化意象文/胡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关于中国与建设国际秩序的关系问题也不断被学界所论及。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正通过自己的经济实力恢复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朝贡体系;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正在努力构建一种超越帝国思维的新秩序,即“天下主义”秩序。近年来,许纪霖先生提出“新天下主义”,但他只是提出了这个概念,并没有阐述其内涵。赵汀阳先生把“天下”观念置于世界制度的框架中,这本身就是对古代传
社会观察 2017年12期2017-11-21
- 对话、超越与解构
——论《天下》构建中国形象的方式及效果
与解构 ——论《天下》构建中国形象的方式及效果王立峰(香港大学 中文学院, 中国 香港 999077)1250年前后,中国进入西方视野,在此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大多是高尚、文明的象征,直到18世纪后期,情况急转直下,终成“老大帝国”。然而不管是天朝上国也好,“老大帝国”也罢,中国形象都是经他者言说而形成的,更近乎一种话语建构。直到20世纪以后,中国的知识精英才开始自我言说,《天下》(T’ienHsiaMonthly)的创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一份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1-13
- 《莊子》解疏證誤
宥》“貴以身於爲天下,則可以托天下;愛以身於爲天下,則可以寄天下”兩句話,出自《老子》十三章。由於人們對《老子》這兩句話的不當解釋,遂使這種訛誤綿延至解莊中。根本上説,這是一種以儒解莊思想的表現,雖有調和儒、道二家的意圖,但失卻了先秦道家在“身”與“天下”問題上的本體論認識和自由的思考,而染上了一層濃重的熱切干世的情調。關鍵詞 《老子》 《莊子》 身 天下一今本《莊子·在宥》云: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莫若無爲。無爲也,而後安其性命之情。故:“貴以身於爲天
诸子学刊 2017年2期2017-11-12
- 从“天下”到“万国”
国很早就产生了“天下”观念,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明末以来耶稣传教士的入华传教,他们带来了西方先进的天文知识和地图知识,这些知识对中国人长久熟知的“天下”观念产生根本性的动摇,由此,传统的“天下”观开始逐渐被另一种“万国”观所取代。从“天下”到“万国”,实质上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人对“中国”自身的一种重新定位与思考,并深刻影响到此后中国的国际交往行为和中国人的价值判断问题。关键词:天下;万国;传教士;地图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学周刊 2017年21期2017-07-01
- 论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责任观的构建
论,古代中国的“天下”理论更能适合这一时代的要求,因为“天下”理论蕴含着全球化时代人类对构建新的世界秩序与世界制度的创想:需要超越个体本位与民族/国家思维,实现“从世界去思考”,从而达到构建“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责任观之目标。【关键词】全球化 “天下”理论 世界责任观一、古代中国“天下”理论及其现代价值夏商时期,以“天下”为世界观的概念尚未形成,直到西周分封制的建立,“天下”才作为“关于帝国的一种理想或者说完美概念(尽管具体制度和实践永远是个难题)”被表达
商情 2017年17期2017-06-10
- 《天下》篇 “道术与方术之辨”误读和正解
: 关于《庄子·天下》篇“道术与方术之辨”的诠释,有理解为相即不别,有理解为异中有同,有理解为全体与部分。我们可能把方法论意义上的“道术”,误解为原本属于本体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的“道”,以“道无所不在”附会“道术无乎不在”,所以误认为“道术”在实际上贯通或总括“天下方术”,最终得出“道术、方术”的相互关系是没有差别,或同异互涵,或包含与被包含等不当结论。关键词: 《庄子·天下》篇 道术 方术《庄子·天下》篇在起始处即呈现“道术与方术之辨”:“天下之治方术者多
文教资料 2017年2期2017-04-20
- “天下”之变与晚清学政中“经学科”的兴废*
。一、传统经学与天下观的价值趋向“经学”作为儒学核心内容的确立,始于先秦,完成于汉代。《礼记·经解》中,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六艺之学,构成了儒家教化的基本
思想与文化 2017年2期2017-04-12
- 论先秦诸子学发声到两汉经学的形成
的统一。《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等文献反映了这一过程和规律。关键词:庄子·天下;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汉书·艺文志一、《庄子·天下》学术源流考辨之始东周末年,礼崩乐坏,王权衰弱,诸侯并起。政治控制松弛使得教育的主导权开始下移,诸侯国争相创立学馆。学术思潮涌动,诸子竞相著书立说,展开学术论战。各家学术思想相互碰撞,其思想脉络的整理出现相对较晚。《庄子·天下》作为中国古代第一篇学术思想史文献,最早对先秦诸子学说的演进进行了归纳总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7期2017-04-06
- 汽车分时租赁 能否赢得“天下”
现如今汽车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堵,雾霾越来越重,人们的地上交通体验差到史无前例……从“狂抛红包、高峰加价无下限”的网约车,到如今遍地跑的共享单车,现在基于互联网的分时租赁汽车又如约而至。如果说网约车动摇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利益,那么分时租赁汽车能否抢走网约车的客源,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汽车的分时租赁能否改变“诸侯混战”的局面?新能源捆绑分时租赁“钱”景几何据了解,目前除个别企业,市场上超过95%的分时租赁汽车均为新能源汽车,这可能是由于分时租赁进入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7年6期2017-03-24
- “治”: 中國傳統思想“共同域場”的反思與重新勘定*
共同域場 道 天下 先秦諸子 治近現代以來,人類愈發意識到討論問題時其背景的重要性。所謂問題的背景,實際上就是首先明晰一個問題所對應的邊界,唯有明確基本的界限方可對問題進行準確的定位與討論。對於中國思想而言,這種自覺意識雖然於清末時被强加於前人身上,但卻帶來了不可否認的巨大益處。其不僅有助於更好地融通中西思想,更重要的是對反思龐雜傳統思想、梳理不同脈絡起到利器之用。具體而言,當下對古代任何思想家或任何重要思想概念作思想、哲學的闡釋,必然離不開哲學史或思想
诸子学刊 2017年2期2017-01-27
- 荀学视域中的“天下”和“国(家)”
慧荀学视域中的“天下”和“国(家)”潘小慧天下和国家是荀子政治哲学关注的场域,天下的统一、天下和国家的治理,则是其政治哲学的主要议题。荀子从“大具—小具”“大人—小人”“大道—小道”“大力—小力”的对比谈二者之差异;将人分成六个等级,以为第一等人天子取天下、第二等人诸侯取国家;又用“爱”和“利”两个概念来阐释三种不同的用心,以为爱而不用者取天下、爱而后用者保国家。至于治理天下国家,荀子主张以“道”作为依归;政治哲学场上的第一主角,即政治权力的拥有者“天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