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调

  •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双字调发音偏误研究 ——基于新疆师范大学的语音实验
    为研究对象进行双字调声调偏误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实验对象双字调习得的主要偏误情况。1 实验设计和方法1.1 实验对象本次参与语音实验的学生均来自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信息学院2020 级,其中男生、女生各5 人,母语均为维吾尔语,这10 名维吾尔族学生普通话水平均为三级,发音人基本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从发音中可以明显听出母语口音的干扰。1.2 实验材料本实验共设计了32 个词组,16 个调类组合,每个组合选取两个词组作为测试材料,所有的词组均选自北京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0期2024-01-17

  • “变宫在宫后,变徵在徵后”解析
    乐工转调,皆用四字调为准,以“四、乙、上、尺、工、凡、合”七字列位,视某字当四字位者,名为某调。一如五声二变递转旋宫之法,以四字当羽位为起调处。故云:四字起四为四字调,乙字起四为乙字调,即下文“宫声立羽为宫调,商声立羽为商调”之理也。]乙字起四为乙字调,上字起四为上字调,尺字起四为尺字调,工字起四为工字调,凡字起四为凡字调,合字起四为合字调。[此皆以笛孔言。]四字调乙、凡不用,乙字调上、六不用,上字调尺、五不用,尺字调工、乙不用,工字调凡、上不用,凡字调

    中国音乐 2022年4期2022-08-12

  • 祁太秧歌《看秧歌》的单字调腔格研究
    。二、祁县方言单字调与腔格(一)祁县方言单字调祁太秧歌中的“祁太”二字,分别指位于山西晋中市的两个县城,分别为“祁县”与“太谷县”,两县彼此相邻,互相接壤,当地人口中总会说“金太谷,银祁县”,这种比拟说明了两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互融合。所以,祁县与太谷县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较为频繁,方言发音、声调也较为相似,所以为祁太秧歌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语言基础。词曲是两个名词的组合,词为歌词,曲为曲调,祁太秧歌符合词曲相结合的旋律曲线,依字调来行腔。研究一

    名家名作 2022年9期2022-08-05

  • 琴五调与工尺调对应关系的形成
    名正宫调,俗名一字调……大吕为宫,名高宫调,俗名上字调……夹钟为宫,名中吕宫调,俗名尺字调……林钟为宫,名南吕宫调,俗名凡字调……夷则为宫,名仙吕宫调,俗名六字调……无射为宫,名黄钟宫调,俗名四字调。㉙[清]戴长庚:《律话》中卷“七调图说”,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二十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10 年版,第331—335 页。表14 戴长庚十二均调与二十八调、俗乐调名的对应图2 《律吕七调合俗乐七调图》㉚[清]黄景星:《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9

  • 江淮官话洪巢片的入声变异
    洪巢片入声单、双字调系统。实验步骤及语料采集如下:(一)实验步骤。(1)对EGG信号进行预处理,采用低频滤波及小波降噪技术,以获得有用信号,提取有效数据。(2)用Praat软件标注,语音样本的声调承载段,并提取标注段时间信息。(3)基频数据通过EGG.exe软件的25%水平线法和Matlab软件的时间归一程序提取。(4)归一基频数据,T值公式为(lg x-lgmin)/(lgmax-lgmin)[3],其中x为测量点,min为最小值,max为最大值;T值转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2-01-20

  • 从词乐结合谈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之法
    面。笔者试从汉字字调、平仄关系以及汉语拼音音素几个方面切入,对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中词乐结合之法进行分析,从而对其创作方法的多元性、灵活性进行解读。[关键词]赵元任;词乐结合;艺术歌曲;平仄;字调;音素歌词与旋律作为歌曲创作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二者之间的结合向来是作曲家、音乐学者探讨的焦点。于艺术歌曲而言,如若写作一首佳曲,则更需要顾及二者关系。赵元任先生对于语言学的热爱与对语言专研之通透为其艺术歌曲的创作打下牢靠的基础。对于汉字字调,甚至细化到汉语拼音音素

    当代音乐 2021年6期2021-07-16

  • 《纳书楹曲谱》笛色的百年变迁*
    色、调名,包括上字调、尺字调、小工调、凡字调、六字调、正宫调(又名五字调、正工调)、乙字调七调,分别相当于通用的bB调、C调、D调、bE调、F调、G调、A调。曲自调始,笛色的确定是昆曲演唱的初始性环节,是影响昆曲演唱风貌和审美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早期的昆曲宫谱(2)昆曲宫谱与曲谱最初是有严格的区别的。“厘正句读,分别正衬,附点板式,示作家以准绳者”的为文字谱(也称曲谱、格律谱),而宫谱则是“分别四声阴阳,腔格高低,傍点工尺板眼,使度曲家奉为圭臬者”(王季烈

    文化遗产 2021年3期2021-06-10

  • 轻声字、变调字应该怎么标调?
    一个轻声字都有本字调。如“刺猬”的“猬”读轻声,但单字“猬”读本字调wèi。变调字应该标注本音还是变调后的读音?答:“变调”是指两个或多个字连读时,字调发生改变的现象,常见的如“一”“不”和“上声+上声”声调结构的双音词的前字,只标本声调,不标变调。大熊猫是猫吗?答:熊猫是哺乳动物,又称猫熊、大熊猫。样子像熊,眼圈、两耳、四肢和肩膀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其视觉不发达,不惧寒湿,不冬眠,性情温顺,爱吃竹叶、竹笋,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山里,是中国特有的珍稀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1年4期2021-04-22

  • 轻声字、变调字应该怎么标调?
    一个轻声字都有本字调。如“刺猬”的“猬”读轻声,但单字“猬”读本字调wèi。7变调字应该标注本音还是变调后的读音?答:“变调”是指两个或多个字连读时,字调发生改变的现象,常见的如“一”“不”和“上声+ 上声”声调结构的双音词的前字,只标本声调,不标变调。8大熊猫是猫吗?答:熊猫是哺乳动物,又称猫熊、大熊猫。样子像熊,眼圈、两耳、四肢和肩膀为黑色,其余部分为白色。其视觉不发达,不惧寒湿,不冬眠,性情温顺,爱吃竹叶、竹笋,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高山里,是中国特有

    家教世界 2021年10期2021-04-13

  • 大弦戏“四大调”名实考
    调门的高低归入尺字调、六字调、上字调、凡字调四类,俗称“四大调”,并将其依据主奏乐器的不同分为“锡笛曲”“罗笛曲”“竹笛曲”和“大笛曲”四大类,其中“锡笛曲”数量最多,是大弦戏唱腔曲牌主体。有关大弦戏唱腔的翻调问题,以往学界关注较少。《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大弦戏概述”②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下),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3年。中有所介绍,并有“大弦戏唱腔曲牌一

    中国音乐 2021年2期2021-03-27

  • 昆曲《红楼梦》(演出本)
    唱〕[番卜算]尺字调 1=C宝: 〔念诗〕庭院深沉百啭莺,何妨吟诵且徐行。断鸿尚有相思字,罗带同心结未成。我,贾宝玉,这几日闲暇无事,烦闷得紧,多亏茗烟在街坊弄得几部闲书,内有《西厢记》数卷,词儿十分动人,取将出来,朗诵一番。〔从袖里取出《西厢记》,坐石桌旁念《西厢记》词(用弹弦乐伴奏)。〕宝: 〔唱〕[北混江龙]六字调 1=F〔林黛玉上〕黛: 〔唱〕[番卜算]尺字调 1=C黛: 我,林黛玉,适才见宝玉在前面柳荫之下行走,怎么一刹眼就不见了。〔忽然发现宝玉

    曲学 2020年0期2020-12-30

  • 吴语“连读变调”对苏州弹词字腔关系的影响*
    一支,它的七个单字调的标记分别为阴平字[55]、阳平字[35]、上声字[51]、阴去字[513]、阳去字[31]、阴入字[5]、阳入字[3]。在字调高低方面,以[5]起始的阴类字(阴平字、阴去字、阴入字)和上声字,高于以[3]起始的阳类字(阳平字、阳去字、阳入字);在字调长短方面,平声字、上声字和去声字归类为舒声字,相比较入声字,舒声字具有较长的音长;在字调趋向方面,阴平字的字调趋向较为平直,上声字和阳去字具有下行趋向的字调,阴去字则是曲折趋向的字调,而入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2020-11-27

  • 《单刀会》双调[新水令]字调腔格初探* ——基于语言音乐学视角的元杂剧旋律风格考辨之一
    点关照曲牌的音韵字调组合与仄声词组腔格,力求从唱腔旋律形态方面,对元杂剧“以曲牌原型框架为音调生成基础,以特定宫调音列为音高组织规范,以仄声词组腔格为基本衍展手段,以腔词音韵谐协为总体创作追求”的旋律结构和音乐风格有更为具体的认知。本文也希望以此个案研究为契机,引发学界对“语言音乐学”历史属性的进一步关注,并由此扩大至以《九宫大成》为代表的更多南北曲音乐分析,从新材料和新方法视角不断丰富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元杂剧是近古中国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其音乐既承续两

    音乐文化研究 2020年3期2020-11-13

  • 轻声词在成语中读不读轻声?
    意”标注的都是本字调,而不是轻声。笔者又调查了近十位北京人对“粗心大意”的读音,结果完全一致,“粗心大意”的“意”都不读轻声。而且“麻痹大意”“疏忽大意”“大意粗心”“大意失荆州”中的“大意”,也都是如此。那么,其他轻声词在成语中的读音如何呢?一、成语中的轻声词:不仅少而且有歧异对上述5 部成语词典中的轻声词作穷尽式调查统计后发现,成语词典中含轻声的成语很少。其中《新华成语大词典》收录成语2.6万条,含轻声的成语只有55条,其中四字成语44条(含AABB、

    语文建设 2020年8期2020-08-23

  • 《凡字调》在安徽民间唢呐流派的吹奏艺术
    民间吹打乐曲《凡字调》流行于安徽皖北、皖东地区及邻近苏北和豫东一带的民间唢呐班、社中,在民间婚丧嫁娶、老人庆寿等活动中吹奏频率较高,安徽民间唢呐行业内将其称为“起鼓笛”。作为民俗活动中的开场曲和迎宾曲,艺人们所吹奏的《凡字调》乐曲功能百分之八十属于背景音乐。唢呐艺人到达活动现场后,厨师、枪炮队伍等各环节人员到齐,枪炮齐鸣唢呐吹响,所有干活人各就各位,边干活边欣赏唢呐。此时唢呐艺人往往是创造性地尽情发挥展示技能,吹到美妙之处自我欣赏陶醉感十足。《凡字调》由于

    中国音乐 2020年4期2020-07-22

  • 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汉语轻声习得研究
    困难。汉语有4种字调(lexical tone):平调(一声)、升调(二声)、曲折调(三声)和降调(四声)。此外,汉语还有轻声(neutral tone),也称第五声[3]。本文使用声调指代字调和轻声的集合。轻声词在汉语的日常交际中大量存在,常出现于重叠词(如亲属重叠词“妈妈”)的第二个音节以及虚词(如“的”、“了”、“着”等)[4]。轻声拥有“短而轻”的发音特点,即无固定调型,其调型由前字字调调型决定,在一、二、四声后是降调,在三声后是平调;时长较短,只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6-18

  • 查阜西“乡谈折字”琴歌理念的阐释
    之中,贯通了歌词字调与音乐曲调的内在联系,也是对琴歌演唱方法的集中概括。(一)何为“乡谈”“乡谈”就是方言。“‘乡谈’是汉族中一个比较大的或很小的地区内方言中每字的四乎开合和四声阴阳的总概念。”[1]200査阜西在琴歌演唱中提出“乡谈”观念,意于突破琴学研究领域固守的国语音系传统,拓宽琴歌歌唱语言选择中的语言学路径,切实解决好琴歌演唱中字、音、乐相剥离的问题。查阜西在研究中发现,在琴歌的歌唱语言选择中,把中国标准语音韵学中的“四声阴阳”奉为绝对化的发音依据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6-14

  • 轻声词在成语中读不读轻声?
    意”标注的都是本字调,而不是轻声。笔者又调查了近十位北京人对“粗心大意”的读音,结果完全一致,“粗心大意”的“意”都不读轻声。而且“麻痹大意”“疏忽大意”“大意粗心”“大意失荆州”中的“大意”,也都是如此。那么,其他轻声词在成语中的读音如何呢?一、成语中的轻声词:不仅少而且有歧异对上述5 部成语词典中的轻声词作穷尽式调查统计后发现,成语词典中含轻声的成语很少。其中《新华成语大词典》收录成语2.6万条,含轻声的成语只有55条,其中四字成语44条(含AABB、

    语文建设·上 2020年8期2020-05-30

  • 广西来宾平阳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变调的实验研究
    “平阳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采用《方言调查字表》调查了平阳话的声调的调类,发现平阳话声调分为4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基本归入阳平,基本与桂林话、柳州话一致。本文运用语音实验对平阳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声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一、实验说明(一)发音人发音人2男2女,平均年龄47.5岁,文化程度初中,职业是个体户或农民,为了避免其他方言或者语言的影响,发音人只会说平阳话和普通话。(二)实验材料本文设计了单字表和双字表,单字表是根据朱晓农单字调选取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5-22

  • 3~5岁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二声双字调发声特征比较*
    有声调变化,除单字调外,都是以双字连续变调为基础的[1],因此,在生活语境中,双字调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单字调,且对日常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中经常发现,虽然儿童已经能发出两个正确的单字调,但两个单字调搭配组合成双音节词语后,却无法准确发出该双字调,错误率明显增加,说明双字调的组合模式可能是影响声调发音正确的因素之一。听障儿童缺少常规的听觉—言语链,听觉辨别能力较弱,言语输入受影响,致使言语输出异常。所以声调训练往往是听障儿童构音异常矫治的重要环节。近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0年2期2020-05-20

  • 大相国寺梵呗乐谱比较研究 ——以《三仙入洞》、《南韵翠黄花》、《望江南》、《三称》为例
    调门建立在“五”字调上,大相国寺基本佛乐调式:大六调降B(基调)六=宫、青六调F尺=宫、四字调C四=宫、上字调降E上=宫、凡字调降A凡=宫。一般情况下,不用“四”字谱,而是用“五”字谱来代替,《三仙入洞》即隶属于“五”字调。但又由于乐曲的主音落在“一”上,因此《三仙入洞》的宫音与“凡”字重合,所以乐曲的调式体系落在了降A大调上。这是从理论出发分析乐曲的调式,然从音响上,若把乐曲放在降A大调上即可体现出“五声”和“7-6”的七度音程音响特性。(二)《南韵翠黄

    黄河之声 2019年7期2019-12-15

  • 赞哈旋律音阶与傣仂语六声声调的关系 ——以勐海县赞哈歌手玉叫演唱为例
    李纬霖一、唱腔与字调的关系于会泳先生 《腔词关系研究》①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0页。中提到:“声母和韵母对于唱腔旋律的制约作用极小,而字调的制约作用却很大。”“汉语方言在调类、调值上的差别是非常多样而复杂的。这种多样而复杂的调类、调值现象,通过 ‘腔从于词’的途径,对各地的各种民歌、戏曲、曲艺的唱腔旋律起着制约作用。”“唱腔对于字调的适应只能是音乐话的大适应。其所以是 ‘音乐化的适应,而非刻板摹拟的适应

    民族艺术研究 2019年5期2019-11-08

  • 听障儿童二声双字调的声学特征研究
    声调的变化,除单字调外,都是以双字连续变调为基础[1]。因此,在生活语境中,双字调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单字调,对日常交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听障儿童缺少常规的听觉言语链,听觉辨别能力较弱,言语输入受到影响,致使言语输出异常。因此,声调训练是听障儿童矫治构音异常的重要环节。临床中发现,虽然儿童已经能发出两个正确的单字调,但两个单字调搭配组合成双音节词语后,该双字调却无法准确发出,错误率明显增大。这说明双字调的组合模式是影响声调发音正确的因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听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4期2019-08-17

  • 3~5岁听障和健听儿童普通话双字调上声变调的比较研究△
    较少,且更关注单字调的发音研究[4,5]。单字调和双字连续变调是普通话句子中声调变化的基础,双字连续变调是指两个音节连读的时候,因为协同发音的影响,音节的调值和调类发生了变化,如上声变调和去声变调等[6]。对听障儿童双字调发音的研究,李洪彦等[7]依靠听感知判断,对听障儿童普通话双字调20种组合的获得、偏误类型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助听器佩戴组儿童声调获得显著优于人工耳蜗植入组儿童,涉及阴平和去声的双字调发音较容易,涉及上声和阳平的双字调发音较难。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9年1期2019-01-24

  • 浅析京胡的定调及其历史成因
    尺谱定调的,如凡字调、小工调、六字调、五字调(正宫调)等;以艺人约定俗成的说法:如爬子调、软六、硬六等;以简谱 C、D、E、G 等定胡琴调高等等,使广大京剧爱好者感到非常困惑,为演唱和演奏带来极大不便。这种情况,有其历史成因。一、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曲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了“徽秦合流”、“徽汉合流”,即西皮腔与二黄腔的交流、汇合的一个复杂的声腔衍变过程,而形成的。其间伴奏乐器的统一,则是重要的艺术因素。当时的秦腔,就是西皮调的前身。据《燕兰小谱》所记“蜀

    魅力中国 2019年2期2019-01-13

  • 语言音乐学视角下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字调与音乐的关系研究
    诗词艺术歌曲中“字调”与“音乐”结合的关系,通过对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曲谱分析,找出之间相互影响的共性特点。关键词:语言音乐学;古诗词;字调;平仄;四声关于语言音乐学,早在1945年,杨荫浏先生发表过一篇《歌曲字调论》,文中阐述了昆曲音乐中字调与音乐互相配合的一些原则。在50 年代,他又写了《丝弦老调的唱法中所涉及的音韵问题》一文,进一步以音韵学的知识讲明音乐与字调的关系,并指出,研究音韵与字调的关系是研究民间唱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后,在1963 年,杨先生在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2018-11-19

  • 天水方言声调声学分析
    出,天水方言中单字调平声不分阴阳,但在两字组连读中平声分阴阳。另外,还对天水方言中“重重型”和“重轻型”两种变调模式、天水方言中的轻声现象、上声的变调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声调是某些语言中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能区别意义的相对音高。”“声调是汉语语音的突出特征之一,是每一个音节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着区别意义的作用。”[1]传统意义上,声调有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能够体现声调高低、曲折以及声调长短的变化;调类是根据调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10-23

  • 语言音乐学视角下的河阳花鼓戏
    音声的相对音高、字调、唱词音声的唱段时值、唱词音声的轻重音等);(2)唱词的隐性音乐符号,即地域方言对唱腔的潜在影响*钱茸:《语言学方法之于音乐的“中国元素”——〈民族语言音乐学〉课程论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04—112页。。为此,钱茸提出了“双六选点”,即唱词的显性符号六选点和唱词的隐形符号六选点。“双六选点”为唱词音声解析提供了系统分析方法*同注⑥。。这一兼具音乐学与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唱词音乐形态分析起到了推动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6-02

  • 潮州方言歌谣字调与乐调的配合关系初探
    以下问题:曲词的字调与旋律的乐调之间关系如何?两者的配合有无限制?若有限制,具体有何特点?本文拟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1 研究概况据笔者观察,潮汕方言*潮汕方言,方言学界亦称之为“粤东闽语”,属于闽语闽南方言的一支。也存在乐调和旋律的配合有字调限制的情况。此前有不少学者探讨了潮汕方言声调的高低起伏形成的音乐性,如民族音乐家马明曾指出:“潮汕方言中不但保留了中古以前的大量古音,在声调上也保留了相当完整的古四声系统。阴平上去入和阳平上去入,共有八个声调。

    文化遗产 2018年3期2018-05-30

  •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以使用小工调、尺字调、凡字调等笛色。但是,有些宫调可以使用的昆笛定调选择范围就比较小,如黄钟宫调只有凡字调和六字调两种调式可以与之对应。而更为特殊的越调中,越调南曲只有小工调和凡字调两种调高可以演奏,而越调北曲只用六字调和凡字调两种调高演奏。昆曲的曲牌连套按照宫调组成套数,在同一套数内,曲牌是同宫调和同调高的组合。一套曲牌对应一种调高,换套数的时候可以在宫调允许的范围内更换调高,亦可不换。但是调高更换的时候,一定是换套数了。在同一个宫调系统内,有些曲牌是独

    剧影月报 2018年2期2018-04-18

  • 俄罗斯中级留学生汉语自然焦点陈述句字调教学探析
    验语音学的方法从字调的角度对俄罗斯留学生汉语自然焦点的陈述句的语调表现进行考察,并在与中国学生对比的基础上对其语调表现做进一步分析,其中中国学生数据来自石锋、王萍、梁磊(2009)[2](P11)学生发音人。二、语音实验过程(一)实验说明。我们在沈炯(1985)[3](P90)的实验句的基础上做适当修改后设计了4个实验语句,具体如下:1.张中斌星期天修收音机。2.吴国华重阳节回阳澄湖。3.李小宝五点整写讲演稿。4.赵树庆毕业后去教育部。实验语句的韵律节奏是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4-10

  • 南音琵琶工尺谱与唱腔的相关性
    。(三)泉州方言字调对工尺谱与唱腔的影响南音乐曲曲调丰富多彩,泉州方言字调产生的影响含蓄是其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南音散曲《三千两金》是泉州方言字调与乐曲融合的典范,是南音受方言字调影响最直接的典型代表。方言字调因素对工尺谱旋律的影响作用较内在,方言字调主要影响是工尺谱旋律起伏发展的趋势。二、南音琵琶工尺谱与唱腔的差异性南音琵琶指骨工尺谱标示是谱字为唱腔旋律骨干音,唱腔赋予旋律更鲜活的生命力。丰富了旋律的与色彩。南音唱腔旋律是指骨工尺谱的丰富,唱腔旋律融入了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2018-04-08

  • 寻绎曲海觅珍藏 ——《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河北卷》编卷琐忆
    鼓的唱腔中,有上字调和凡字调两种调性的往复穿插,二者为四、五度的调关系。若按固定调记谱,则失却了其固有的调式意义,所以,这种谱子必须按转调处理。下面是靳文然在《双锁山》中所使用的牌子及调关系:曲牌名调 高四大口上字调曲牌名调 高上字流水上字调二 六凡字调曲牌名调 高曲牌名调 高曲牌名调 高曲牌名调 高曲牌名调 高学舌凡字调凡字流水凡字调上字流水上字调凡字流水凡字调八大句上字调凡字流水凡字调上字流水上字调上字流水上字调上字流水上字调四平调凡字调慢远水凡字调

    人民音乐 2018年3期2018-03-15

  • 浅谈黄梅戏唱词音声的地域性音乐价值
    。2.唱词音声中字调高低的不同。语言中的字调变化的音乐性是音乐界公认的具有的,而实际上又分为“声调语言”中的字调变化、语气性字调变化和习惯性声调变化。“声调语言”中的字调特点是相似的声调却又有辨义性,比如汉语的“妈”、“马”,它们的相似声调都是[mɑ],但是这两个不同的字调表示不同的语义。语气性字调变化顾名思义,通俗易懂,对于习惯性字调主要指的是地域性习惯,十里不同音讲的就是地方语气性字调特色。比如朝鲜族人在唱词中奇数句尾常常字往上翘,偶数句字尾往下趋。所

    大众文艺 2018年12期2018-01-27

  • 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行腔”与琵琶的左手技法
    诗词歌曲的唱腔与字调的关系也与琵琶的左手技法有相应的联系。在汉语音韵学中,传统分析字音的方法是将每个字分成“声母”“韵母”和“字调”三部分(简称“声”“韵”“调”。)一个字起头的音为“声母”,其余的音为“韵母”,整个字的高、低、升、降谓之“字调”(即音的声调)。“字调”和“声母”“韵母”一样,对于字具有一定的表达语义和区别语义的作用,但是声母和韵母对于“唱腔”旋律的制约作用极小,而字调的制约作用却很大。我国各地方言差异巨大,方言中特殊字调也使得各地的地方戏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2018-01-23

  • 泰国学生汉语疑问句的字调域分析
    针对汉语疑问句中字调的习得分析则少有人触及。曹剑芬指出,声调受语调的调节,调型相对稳定,但其音阶必须随着语调的波动而上浮或下沉;语调存在于声调之中,必须通过各个声调的沉浮而得以实现[5]。本文将在语调中考察声调,以10位泰国学生为考察对象,提取他们所发的汉语疑问句的字调域数据,并和母语者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找到二者的异同,希望能为泰国留学生今后的汉语习得提供一些帮助。一、实验说明5个实验语句如下:(1)高兵今天喝鸡汤?(2)罗婷明年学轮滑?(3)李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8-01-12

  • 轻声不是普通话的第五个调类
    驳。指出,调类是字调的类,轻声是种特殊的变调,所以轻声没有成为调类的资格;每个字都有字调,轻声辨义的本质是弱读辨义,《汉语拼音方案》中列出轻声符号是为汉语作品标音服务的,所以轻声是第五调类论者的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轻声;调类;变调轻声不是第五调类,这似乎已是一个不需要争辩的命题。因为早在国语运动的早期,语言学家们就已明确指出:“轻音是四声(平、赏、去、入)以外的一种特殊的腔调[1]”、“国音有所谓‘轻声’一种声调,但这不是阴阳上去之外又加上一个第五种字调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4期2017-11-25

  • 浅谈潮剧的演唱方法
    文从潮剧的正音、字调、分字拼唱、气息运用来论述潮剧唱声的基本方法。关键词:潮剧唱腔;正音;字调;分字拼唱;气息运用中图分类号:J632.2;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93-01一、正音基础知识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为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流布于广东东部,包括汕头市、潮阳市、澄海市、潮州市、揭阳市、普宁市等及所属的南澳县、潮安县、饶平县、揭陈县、揭西县、惠来县等,及各县所属的262个区、镇、村。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2017-09-04

  • 昆曲制谱法之乐句结音
    三段式结构,唱尺字调时,上句2结音、下句5结音,中段中间两句结音较自由;转换成小工调时即为上1下3结音,在均孔笛上两种结音法的实际音值等高。《长生殿·惊变》“天淡云闲”即为小工调【粉蝶儿】熟曲。正宫调【端正好】只用尺字调和小工调两种笛色,结音规律同,其两段共五句的结音依次为6-6-2、3-6,首二句增重时,结音与被增主句结音相同。双调【新水令】只用小工调和尺字调两种笛色,结音规律同,其三段共六句的结音依次为3-6、1-5、1-1,第三句可用3,末句偶尔用6

    上海戏剧 2017年7期2017-07-12

  • 听障儿童普通话双字调“去+去”连读变调的声学研究
    听障儿童普通话双字调“去+去”连读变调的声学研究张磊1韩秀华1彭云晖21上海闵行区启英幼儿园(上海 201101)2上海市闵行区启智学校(上海 200240)目的探讨听障儿童普通话双字调“去+去”连读变调的声学特点。方法比较60名听障和60名健听儿童普通话双字调“去+去”连读时基频最大值,最小值,调域,拟合斜率等声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类儿童基频最大值F0max单发位置显著大于前去(P<0.05)和后去(P<0.01),且前去的F0max显著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7年1期2017-04-13

  • 西安鼓乐“大乐”研究
    同。NO.1《六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NO.2《上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NO.3《尺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NO.4《五字调大乐》《梅管俱全记》东仓乐社抄本(1845)NO.5《五字调大乐》南院门抄本NO.6《六字调大乐》《鼓段全本》城隍庙乐社抄本这一部分的代表性曲目为NO.1《六字调大乐》。其结构基本组合模式为:起目[正身](佚名)、[醉花红]、[出队子]、[雁儿落]、[石榴花]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7年1期2017-03-23

  • 昆曲的宫调和笛色(下)
    七个调命名为:尺字调-C调、工字调(小工调)-D调、凡字调-E调、六字调-F调、五字调(正工调)-G调、乙字调-A调、上字调- B调。为何以工尺音名作调名呢?一笛七调的指法与宫调的旋相为宫法相似,笛子吹出的每个有效音都有固定的音高,同一个音高可以在不同调中处在音阶组合的不同位置。曲笛六个孔音加一个筒音,共有七个基础音。当闭①孔音作“工”音时,此调称为工字调,俗称小工调,从第①孔到第⑥孔按序逐次闭合,至⑥孔全部闭合形成的音序为:工/3、尺/2、上/1、一/7

    上海戏剧 2017年3期2017-03-22

  • 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超音质性失误举隅
    失误,集中表现在字调、语调、词语和句子重音等方面。本文剖析了考生经常出现的超音质性失误,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避免失误的方法和技巧。关键词: 命题说话    字调   句调    重音1994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2003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制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了普通话测试的名称、性质、方式、范围、内容、试卷构成和评分标准等内容。“命题说话”测试的目的是测查

    文教资料 2016年27期2017-02-23

  • 清代工尺七调系统的丰富发展与多类型并存
    →小工调系统→乙字调系统”的演化历程。这些基础调名和转调关键音不一的各宫调系统,在保持相互调名和调高关系一致的同时,也在传统音乐的丰富实践中不断转型,依照“尊崇上字宫音”或“不同系统混用”等原则,讹变出多种类型的宫调体系。现存诸多传统音乐品类中形态各异、结构不一的工尺调名系统,都是宫调理论自唐宋一路走来,历经明清工尺调转型与丰富发展后,在现存传统音乐实践中积淀遗留和继续施用的结果,其主体逻辑关系可在宫调理论的“有序演化”与“因势讹变”中获得统一。关键词:工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6-20

  • 工尺七调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音的关系合今调上字调上尺工凡六五乙上尺工凡六五B尺字调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上尺工凡六C小工调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上尺工凡D凡字调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上尺工E六字调凡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上尺F五字调工凡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上G乙字调尺工凡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A表1[1]工尺七调之间的关系通过此表不难看出,工尺七调以小工调为标准,是按本调的“工”字相当于小工调的某字而命名的。自杨先生提出这种说法后,许多基本乐理论著都采纳了他的意见。如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2],

    音乐探索 2015年4期2015-12-06

  • 戏曲音乐和腔词的关系
    能主动地与唱词的字调(四声)、语调(旋法走向)、轻重和顿逗等因素的步调相适应一致,使得唱词能够听懂。“相被”就是指在统一的内容范围内,腔词双方的运动规律产生了顶撞和妨害。其中,必有一方要受到另一方的影响,产生蹩脚和不完美的感觉。1.唱词的自行规律受到腔的干扰。单独的听,双方均保持了一定的独立性,但结合以后则腔害于词。唱词由于受到行腔的影响,产生了“倒词”或音节上的轻重倒序,再或者腔节上的结构混乱。听觉效果有了腔不达意、支离破碎、难懂又难听的感觉。2.唱词牺

    新课程(下) 2015年3期2015-08-15

  • 歌子戏载体【七字调】之研究
    )歌子戏载体【七字调】之研究游素凰(台湾戏曲学院 戏曲音乐学系,台湾 台北)【七字调】为歌子戏发展初期重要的基本曲调,也是该剧种当前主要唱曲。它以歌谣为其载体。早期称为【七字子】,以歌谣为其载体,形式乃以七字为一句,四句构成一葩 (一首)歌,也就成为一首具语言旋律可供歌唱的【七字调】。其歌词句句押韵情形普遍,为“正格”形式;亦偶有第三句不押,或一、三句不押,或各句均不押韵的“变格”形式,此乃民间艺人尚未能运用韵文学严谨之体制规律所致。因此,就【七字调】歌词

    闽台文化研究 2015年4期2015-06-28

  • 听障儿童单字调和双字调发音的关系研究*
    都具有声调,也称字调。单音节词的声调称为单字调,双音节词的声调称为双字调,汉语普通话语句中的一切声调变化,都是以单字调和双字连续变调为基础的[2]。听障儿童的声调发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张磊等 发现听障儿童二声、三声和四声的发音存在异常;Peng等[4]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听障儿童没有掌握普通话声调,且四声掌握程度差异极大;Xu等[5]认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发音的调型大部分趋平。这些研究均提示听障儿童虽然植入了人工耳蜗或佩戴了助听器,但在声调发音方面仍与健听儿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4年4期2014-12-04

  • 3~5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双字调发音的比较研究①
    听障与健听儿童双字调发音的比较研究①张芳1,晁欣1,史泱1,黄露1,侯应平2,申敏1,杨帆1,梁巍1,孙喜斌1,曲春燕1目的比较3~5岁听障与健听儿童双字调发音的差异。方法以16种双字调组合设计32个词语,测试120名3~5岁听障儿童和36名健听儿童的发音情况。结果健听儿童双字调发音全部正确。听障儿童在3岁、4岁、5岁3个年龄段发音正确率均低于健听儿童;4岁听障儿童正确率较3岁听障儿童提高(P<0.05),而5岁与4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4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5期2014-05-08

  • 1”,都称为“凡字调”,凡是六孔箫以第五孔作“1”,八孔箫以第七孔作“1”都称为“六字调”,凡是筒音作“1”,都称为“乙字调”,凡是第一孔作“1”,都称为“上字调”,凡是第二孔作“1”,都称为“尺字调”。箫的演奏技巧,基本上和笛子相同,可自如地吹奏出滑音、叠音和打音等,但灵敏度远不如笛,不宜演奏花舌、垛音等表现富有特性的技巧,而适于吹奏悠长、恬静、抒情的曲调,表达幽静、典雅的情感。箫不仅适于独奏、重奏,还用于江南丝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常州丝弦和河南板头

    音乐生活 2014年4期2014-04-24

  • 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0)甘肃甘谷话双字调声学实验研究黄海英(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甘谷话共有4个单字调,分别为阴平312,阳平12,上声51和去声443。4个单字调两两组合可以得到16组双字调。声学实验可以客观地揭示出甘谷话双字组中每个声调处于不同位置时的音高情况。甘谷话双字调共存在10组语音型的连读变调,都属于前字变调。甘谷话双字调的连读变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简化型、异化型和中和型。甘谷话 声学实验 双字调 连读变调甘谷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西北部

    文教资料 2014年34期2014-02-09

  • 初级阶段西班牙留学生汉语去声感知的实验研究
    要条件。(3)双字调中去声在前比去声在后更容易被感知。汉语去声感知 起始音高 调域长短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是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一个被反复探讨的问题。对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的困难及其解决办法的研究多从感知与产出两个方向进行:有对声调的整体感知与产出的研究,也有对声调之间习得的难易程度的研究。目前,关于留学生对某个具体调型的感知研究并不多。大量教学实践实例表明,去声是欧美学生声调习得的难点之一。留学生在习得去声时,存在用重音代替去声、随意

    文教资料 2014年9期2014-02-09

  • 昆曲入声腔格浅析
    。关键词:入声;字调;腔格一、有关南曲入声腔格的综述南曲演唱有入声。学术界存在一种说法,认为“南曲入声字,都用平声腔。阴入用阴平腔,阳入用阳平腔”;还有部分研究者认为南曲虽然有入声,但入声字的特点是“短促急收止”,所以,“念”可以分出入声,而唱则无。因为歌唱需要使乐音延长,才能传达给观众,入声发音后即断止,不能成腔,因而演唱时不用入声。所以对于南曲中的入声字处理法,是阴入声用阴平声腔,阳入声用阳平声腔。然而阴平腔格、阳平腔格的行腔规律这个前提,尚存在一定争

    戏剧之家 2013年9期2013-08-19

  • 基于PAD三维情绪模型的情感语音韵律转换
    AD值,运用五度字调模型[11]建立了音节的基频模型,并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构造了情感语音韵律参数的预测模型。根据语句的PAD值和语境特征预测目标情感语音的韵律参数,采用STRAIGHT[12]算法实现情感语音的转换。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得到的转换后的语音,能够较好地表现出相应的情感。2 PAD三维情绪模型情感描述[13]的主要方法包括离散的情感范畴表示方法和在连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年5期2013-07-11

  • 方言轻声的类型和特点
    值受前重读音节单字调的影响汪化云将这类轻声称为“非自主的轻声”,即“轻声调值受制于前字,其变化是自主的(non-autonomous)”[1],这类轻声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的汉语方言中。如湖北钟祥方言各调字下接轻声字的时候,轻声就占上字调的尾部;安徽太平(仙源)方言轻声的高低一般是随前一字字调的收尾的高低而定;江苏镇江方言轻声组合,前重后轻,双音节组合成一音节单位,以前字起,后字作结,整个单位的调型和前字原调的调型相同。根据各方言轻声音节和前重读音节调值上的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12-20

  • 广西永福罗田“百姓话”声调的实验分析
    对“百姓话”的单字调和双字调的调域、调型、调值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双音节变调进行分析,总结出变调规则。百姓话单字调字调变调广西永福罗田“百姓话”系属桂北平话,经实地调查,确定其声调有7个,阴平、阳平、阴上、阳上、去声、入声,因声母清浊的不同,入声又分为阴入和阳入。一、关于“百姓话”声调的研究关于“百姓话”声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篇文章中,一是盘美花2002年调查后写成的《永福县“百姓话”考察报告》(后文简称《报告》),另一个是肖万萍1999到2003年间调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5期2012-11-27

  • “依字行腔”表义功能质疑 ——兼及我国声乐创作中“词义”表达的一个理论研究盲区
    创作需注重与唱词字调的吻合,以便使听众听懂词义。迄今学界仅认为此创腔方式影响了旋律的流畅性,而并未注意到,“依字行腔”对词义的表现功能不仅十分微弱,且难免有扭曲词义的弊病;而唱词声韵的特征才是词义表现的主要途径。依字行腔 词义表现 声韵调“依字行腔”,乃“指各种戏曲、曲艺唱腔的曲调须与唱词的声调相吻合”,其目的是“使听众听清词义”①《中国音乐辞典》,第458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作为我国戏曲、曲艺音乐创腔或行腔的基本规律或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它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4期2012-09-11

  • 当代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的“依字行腔”辨析
    征。我国汉语讲究字调和语调,声调不同字义、语义亦不同,甚至意思完全相反。在歌唱中对歌词的语言情态、语调、语气和语势等的处理手法不同,音乐的表现力亦不同,讲究音调随字调。因此,了解、继承、掌握和运用“依字行腔”的方法,在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才能做到音调随字调、以字正音、字正腔圆,达到字声巧妙结合的艺术效果,使歌唱更加完美、流畅,对于歌曲演唱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民族声乐作品;“依字行腔”;音调随字调“依字行腔”是中国千百年来传统歌唱的艺决和经验

    长治学院学报 2011年6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