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
- “葭萌”不是古蜀茶称谓
茶之称谓,依据是扬雄《方言》有“蜀人谓茶曰葭萌”之论。但是,在传世的《方言》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扬雄并没有此言论,属于陆羽、杨慎记忆失误的“创造”再以讹传讹;二是此语在《方言》的传抄过程中遗失了。之所以肯定“葭萌”不是古蜀茶之称谓,还可以从现今的工具书对“葭萌”的释义中均没有“葭萌”为古蜀茶之意得到证明。“葭萌”除指“远民”外,人名、地名、江名,更应该就是“葭萌”的本义。关键词:葭萌;古蜀茶称谓;扬雄《方言》;记忆失误;人地名称葭萌,多么
文史杂志 2024年1期2024-01-04
- 从儒家非性观念来看扬雄“丽以则”与“丽以淫”
王俊芳【摘 要】扬雄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断,明确指出辞赋具有“丽与则”与“丽以淫”的区别,这一论断符合辞赋创作的实际,并且基本上反映出辞赋发展的总倾向。对于扬雄“丽以则”与“丽以淫”的划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儒家的非性观念,无论是作家主体论还是创作论都具有浓厚的儒家伦理观。通过对儒家非性观念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扬雄“丽以则”与“丽以淫”的本质。【关键词】扬雄;非性观念;丽以则;丽以淫【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2023-06-21
- 扬雄文艺思想的自觉意识
良好的自觉条件。扬雄“玄—心—文”的文艺回环体系,是汉代文艺自觉迹象的回响,涵盖诸多美学问题。其中,“心声心画”表征审美主体之自觉,“文丽以则”表征文学创作之自觉,“文类模仿”表征文艺批评之自觉。扬雄文艺思想的自觉意识,来源于因革并施的传承性学术建构。这种传承性学术建构,对亟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学界来说,镜鉴意义重大。关键词:扬雄;玄—心—文;文论自觉;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02
重庆社会科学 2023年2期2023-05-30
- 扬雄汉赋:中西文明交流与互鉴之桥*
他者”的眼光研究扬雄汉赋时得出的结论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中外扬雄汉赋的研究呈现出“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2]271的局面。从中外学者研究视角和观点的差异性分析中,可见西方文化模子和诗学传统对中国古典文学海外传播的重要影响以及扬雄作为中西文明交流与互鉴之桥的重要性。二、扬雄之思想:醇儒还是非儒中外学者就扬雄汉赋的文学性和思想性认识分歧最大的是《反离骚》。对于《反离骚》,中国学者往往给予负面评价。宋代朱熹认为“雄固为屈原之罪人,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1
- 扬雄《太玄》动物意象的哲学内涵考论
[摘 要]扬雄《太玄》取用了大量动物意象,其动物意象的取用既是对《周易》创作理念的遵循,又受到汉代象数易学,特别是焦赣《焦氏易林》的影响。《太玄》中动物意象的取用着眼于动物的形貌、习性或生活环境,涉及走兽、禽鸟、水族、昆虫等多个种类。《太玄》中的动物意象或是隐喻现实中的人,或是影射社会政治事象,或是承载阴阳观念。《太玄》动物意象的取用基于其所创建的符号体系和世界图式,玄首、赞辞、测辞的撰写和意象的选择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因此,对《太玄》中动物意象文化内涵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期2022-06-03
- 才智开通,能入圣道
——扬雄创作转向考论
710119)扬雄以辞赋创作和哲学著述跻身于汉赋四大家之列,并被赞誉为“汉兴以来,未有此人”的“西道孔子”,[1]62其在汉代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地位毋庸赘述。纵观扬雄一生的辞赋创作与思想转向,其与屈原和司马相如两位先贤有着不可分割的艺术渊源和精神联系,并在对二者的扬弃中别开自我一途。于屈原、扬雄从怪其所为到悲其为文,再到反而广之,在对屈原困境的质疑、同情和尝试理解中,似乎表现出一种对屈原文本的背离。于司马相如,扬雄从其心壮之到学习拟之,再到辍不复为,在对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7
- 由《法言》所论“师道”探讨扬雄对儒家道统的继承与发展
610066)扬雄一生历经西汉宣、元、成、哀、平五帝及莽新一朝,有学者将其一生分为四个阶段[1]2-6,虽其经历的时代政局变动剧烈,但扬雄始终坚守儒家思想而不动摇。孔子云“士志于道”[2]146,孟子、荀子亦有类似论述,扬雄既以儒家之“道”自任,故其书中多有言“师”之语。有关扬雄与道统的关系,前人多有论述,如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巨利宁硕士学位论文《扬雄与道统》,2016年湘潭大学党时勇硕士学位论文《论的圣人之道》等,其他研究扬雄之著述也间有提及。边家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2期2021-12-29
- “童乌”未必是人名
江陵西汉扬雄,有个聪明的小儿子,9岁就能与父亲讨论《太玄》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可惜的是,这个孩子死得太早,以致令扬雄很是伤心。据说扬雄的小儿子,名叫童乌。三国魏嵇康《重作四言诗》:“颜回短折,不及童乌。”宋苏轼《悼朝云》:“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宋刘克庄《杂咏·童乌》:“混沌死七日,童乌夭九龄。”宋方岳《石孙试童子郡广文赠之诗代赓为谢》:“未必童乌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清康有为《赠龙冈先生》:“勿为童乌摧壮气,若为霜隼击高秋。”历史上许多
文史杂志 2021年6期2021-11-22
- 扬雄“君子论”在人格教育上的承前启后
君子”的论述中,扬雄的系统论述无疑在教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扬雄“君子论”的最大特点是不复杂,易于操作。“习是修身,强学力行”,总体强调学习要善于思辨,以追求真理为目的,以成为君子为自我要求,并勉励自己要不停地学习并应用于实践中去。关键词:扬雄;君子论;承前启后;习是修身;强学力行“君子”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儒家重要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扬雄、朱熹等人都对“君子”進行过论述。在他们的论述中,“君子”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格理想;修
文史杂志 2021年2期2021-03-11
- 隐微写作者扬雄
大高手司马相如、扬雄、左思都是口吃。其必然乎?其偶然乎?其中是否藏着某种可循的规律?读历史,我们有时会忽略一点:过去的人,无不都在各自的“语境”“上下文”之中。司马相如勃发赋这种当时流行的文体之后,理所当然也会激励着,同时也“影响着焦虑着”同病相怜的后来者—扬雄与左思。扬雄心中理所当然有司马相如的影子,正如左思心中理所当然也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个人的影子。于是乎,司马相如—扬雄—左思,这个有趣的赋家“谱系”,就在历史的“场”中如此这般地生成了。身为诗歌的变体
书城 2021年3期2021-03-04
- 论扬雄学术研究与著述的逻辑性
期的学术领军人物扬雄,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辞赋散文,均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尤其是《法言》十三篇阐述,既有逻辑性也有系统性,比较全面地勾画出儒家封建伦常的核心内容,也让人看到扬雄所构建的新的儒家价值体系。扬雄在学术研究和著述中十分注重逻辑性这件事,可以给今天的人们在学习、作文、著述诸方面许多有益的启示。关键词:扬雄;学术研究;著述;逻辑性;有益启示众所周知,扬雄(前53—后18)是两汉时期的学术领军人物。之所以能够“领军学术”,除了他知识广博,研究扎实,见解深刻
文史杂志 2020年5期2020-12-28
- 国人取字有讲究
期的学术领军人物扬雄,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辞赋散文,均具有强烈的逻辑性。尤其是《法言》十三篇阐述,既有逻辑性也有系统性,比较全面地勾画出儒家封建伦常的核心内容,也让人看到扬雄所构建的新的儒家价值体系。扬雄在学术研究和著述中十分注重逻辑性这件事,可以给今天的人们在学习、作文、著述诸方面许多有益的启示。关键词:扬雄;学术研究;著述;逻辑性;有益启示众所周知,扬雄(前53—后18)是两汉时期的学术领军人物。之所以能够“领军学术”,除了他知识广博,研究扎实,见解深刻
文史杂志 2020年5期2020-12-28
- 茶文化背景下宋词中的扬雄形象研究
610000)扬雄是历史上一位具有争议的人物,追捧者奉之为圣贤,反对者则鄙夷他是贰臣。不同于唐朝诗人大多对扬雄赞扬吟咏,为数不少的宋代文人不再将扬雄作为精神偶像。尤其是北宋末期以来,由于宋人对“忠”的追求,将“屈身事莽”视为扬雄的人生污点。1 茶文化背景下宋词中的扬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仅文人骚客喜欢品茶弄墨,以茶会友,茶文化的内涵更是融入了到作品之中,成为许多作家的灵感来源,并形成了相应的文风文气,更体现了作者如茶的品行。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扬雄
福建茶叶 2020年5期2020-12-23
- 论扬雄的治学特点及其启示
汉时期的学术大家扬雄拥有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他的治学特点是:少耆欲不徼名当世;不为章句只为训诂;默而好深湛之思。这三个治学特点不仅造就了扬雄,也启发我们:做学问不仅要有刻苦精神,还必须甘于淡泊;说话做事都需要简明扼要,说明白话做明白事;做学问需要独立思考,不要泥古,要有所创新,等等。总结扬雄的治学特点,不仅为当今所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治学者塑造出榜样,也能够给我们在“学行一致”、教育教学诸方面带来许多启示。关键词:扬雄;学术大家;治学特点;塑造榜样;带来启
文史杂志 2020年6期2020-11-06
- 扬雄教师观的当代意义
期的学术领军人物扬雄撰写的系统研究教育理论著作《学行》,阐述了扬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崇高地位。扬雄的教育思想是全面的、博大精深的,对教育、教师、学生、学习方式均有论述。扬雄的教师观对现代教育富有借鉴意义。关键词: 扬雄;学行教育理论;教师观扬雄(前53—公元18)是汉赋“四大家”之一,是西汉末年的身兼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等多种身份的了不起的人物。扬雄一生历官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及新朝王莽四帝,是一位历经两朝,历官四代的耆
文史杂志 2020年2期2020-07-18
- 论扬雄“求为君子”的教育目的
期的学术领军人物扬雄在教育上有许多创见。他提出当时社会需要的教育活动的目的应该明确为“求为君子”。为什么?孔子曾经浓墨重彩地为“君子”这个词赋予时代意义。有些类似于孔子的扬雄,为了恢复孔子的正统儒学而撰写《法言》等著作,对儒家学说进行“圣化”,竭力捍卫正统性的学说,其自然要高举起“君子”这面道德品质的大旗。《法言》有《君子》专章,对“君子”的内涵及“求为君子”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极有价值的论述。关键词:扬雄;求为君子;教育目的;君子内涵;正统儒学作为两汉时期的
文史杂志 2020年2期2020-07-18
-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蜀都赋》的比较研究
王宣懿摘 要:扬雄《蜀都赋》为都邑赋之先声,左思《三都赋》为都邑赋之绝响。本文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审美地理三个方面对扬雄及左思的同名赋作进行对比,探讨两赋在自然地理描述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其作者的社会背景在赋作中留下的文化烙印以及文本内部结构的发展。关键词:扬雄;左思;《蜀都赋》巴蜀地属西南,远离中原,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学、历史相关的记载来看,其地政治意义薄弱,亦不属于文人创作的传统命题。而扬雄、左思所处之时代虽逾百年,但都有《蜀都赋》之作,观其文则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1期2020-06-08
-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蜀都赋》的比较研究
王宣懿摘 要:扬雄《蜀都赋》为都邑赋之先声,左思《三都赋》为都邑赋之绝响。本文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审美地理三个方面对扬雄及左思的同名赋作进行对比,探讨两赋在自然地理描述上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其作者的社会背景在赋作中留下的文化烙印以及文本内部结构的发展。关键词:扬雄;左思;《蜀都赋》巴蜀地属西南,远离中原,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学、历史相关的记载来看,其地政治意义薄弱,亦不属于文人创作的传统命题。而扬雄、左思所处之时代虽逾百年,但都有《蜀都赋》之作,观其文则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5期2020-05-13
- 从《法言》的思想出发再论《剧秦美新》非“谄文”
剧秦美新》之争讼扬雄是西汉后期重要的文学家、学者、思想家,其经西汉、新二朝,宣、元、成、哀、平、孺子婴、王莽七帝,著作颇丰。除《太玄》《法言》外,《汉书·艺文志·六艺略》小学中著录有扬雄《训纂》一篇,在《诸子略》儒家中有扬雄所序三十八篇,在《诗赋略》中有“杨雄赋”十二篇,《隋书·经籍志》中还有汉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但此书在唐末五代之间逐渐散佚,以上记载中皆没有《剧秦美新》一文。现存的《剧秦美新》一文收录于《文选》卷四十八“符命”类中。李善注引晋·李充《
社科纵横 2020年8期2020-02-21
- 诗歌中的扬雄居所:有意选择与塑造的文化意象
意象或文化符号。扬雄家世孤贫,为官而三世不迁,但他既安贫乐道、甘守寂寞,又勤于著述,留下众多文学及学术作品,与其相关的典故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如献赋为郎、甘守寂寞、闭门草玄及扬雄居所①等。曾有学者将扬雄典事置于儒学史中考察,如侯文学《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扬雄典事及其主导取向——以扬雄的儒学史境遇为参照》一文,虽涉及到扬雄居所,但对扬雄居所在我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产生、发展及演变情况并未做全面论述。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对典故的选择绝非随意而为,尤其是在关涉到历史人物时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12-30
- 扬雄美学与自然哲学的统一
张跃月摘 要:扬雄继承先秦文化传统,广泛吸收儒、道、易等流派的思想,构建出独特的美学体系。从自然哲学的角度来说,扬雄将“玄”的概念详细阐发,以象喻事、以物比德,将“美”引入“天人合一”系统,融造美学和自然哲学的统一。深入探讨扬雄美学的文化内涵,着重分析扬雄美学与自然之道的关系性,阐明其对当代中国文化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扬雄;玄;生态美学;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12-0103-
重庆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2019-09-10
- 扬雄《方言》语言学研究方法探析
言》的成功离不开扬雄在采集方言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其中有些研究方法与现代西方语言学家不谋而合。结合当今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共时与历时、田野调查、分类编次三个方面,重析《方言》中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以期对我国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扬雄;《方言》;语言学;研究方法扬雄(公元前53—公元19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人,汉赋四大家之一。他是精通哲学、文学、天文学、语言学的复合型学者。扬雄的五世祖扬季曾官至庐江太守,后因避祸迁居至蜀地,世代以农桑为业
现代语文 2019年5期2019-08-09
- 论杨雄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内容摘要:西汉扬雄的文学创作甚丰,并取得了很大的文学成就。这一方面与他的儒家入世思想有关,另一方面又与他的学力高深、苦心创作分不开。扬雄还在文学理论方面取得一席之位,他对汉赋的批评标准一直影响着后人对汉赋的看法。无论是他的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理论,对文学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关键词:扬雄 辞赋 文学发展 贡献西汉末年的扬雄是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是学术巨子,对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扬雄所处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3-30
- 从《方言》看扬雄的语言观
专著,由语言学家扬雄耗时二十七年撰成,被誉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通过历时比较、方域联系、民族意识、实证考察等方面的研判,重释《方言》的思想特征,可以揭示扬雄较为全面、成熟而复杂的语言观及其意义。关键词:方言;语言观;扬雄中图分类号: H171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1-0074-07一、引言《方言》,全称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乃扬雄所撰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对方言词汇进行比较研究的专著,独创了个人实地调查的语言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3-22
- 杜诗称引扬雄探析
611130)扬雄(前53—18),字子云,西汉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著名学者、文学家,颇负才名。早年因辞赋著称于世,以《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解嘲》、《逐贫赋》等名篇傍身。其后文学态度有所转变,认为辞赋乃“童子雕虫篆刻”而“壮夫不为”[1]5,继而投身于哲学和语言学研究,又有《太玄》、《法言》、《方言》等著作流传后世。除却卓然的创作才华外,扬雄一生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以文见召”、“草《玄》”、“投阁”等事迹皆出自其身。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2期2019-02-22
- 唐诗中的扬雄
许波的《唐诗中的扬雄形象》则是首次以唐诗中的扬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08首涉及扬雄的唐诗进行梳理,最终将唐诗中扬雄的形象归纳为两类:献赋入仕之宫廷侍从以及闭屋著述之草《玄》者,并对之所以造成扬雄这两种形象的原因进行深入思考。总体上看,杨许波此文是从文学的角度对唐诗中扬雄形象进行解读的,而本文则是以《全唐诗》作为主要文献材料,将涉及扬雄的唐诗作为唐人评价扬雄的史料,结合扬雄的相关传记与著作,对唐诗中典故引用的出处进行考证,并对涉及赞美扬雄的相关诗句进行梳理
杜甫研究学刊 2018年2期2018-11-13
- 浅谈扬雄《逐贫赋》
李琪摘要:扬雄的《逐贫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咏贫题材的首发之作,其篇幅短小精悍,通过诙谐幽默的笔法组织了一场扬雄与“贫”之间的对话,从而展示了作者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儒生品格,体现出扬雄抒情赋作高超的艺术成就和整体美学特色。本篇论文,笔者将从《逐贫赋》的思想内涵、美学艺术以及对所逐之“贫”的理解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和论述。关键词:扬雄;《逐贫赋》;思想品格;美学特色;艺术手法扬雄,西汉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本篇论文所谈的《逐贫赋》则为杨雄抒情小赋中的代表
北方文学 2018年24期2018-11-06
- 一代大儒扬雄
刘咏涛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成都市郫都区)人。西汉著名经学家、哲学家、文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为『汉赋四大家』之一。据《汉书·扬雄传》,扬雄五世祖做过庐江(今属安徽)太守,“汉元鼎(公元前116年—公元前111年)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扬家从此定居郫县。扬家“有田一廛,有宅一处,世世以农桑为业”,但到了扬雄时候,“家产不过十金,乏无担石之储。”扬雄家族世代以耕种养蚕为职业。从扬季
先锋 2018年5期2018-10-21
- 略说早期的两部教育理论著作《学记》与《学行》
交的学术领军人物扬雄撰写的系统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学行》已经产生,且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在唐宋以后也仍然有较大影响。遗憾的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者却很少对这本著作予以关注。关键词:教育理论;学记;学行;扬雄;影响力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学校并对教育进行系统研究、论述的国家。那么,中国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什么?孔子被公认为最早的教育家,他不仅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更在《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教育的光辉思想,如:“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文史杂志 2018年5期2018-09-19
- 扬雄廉政思想综论
文人的典型代表,扬雄从为君、为臣、为民三重角度阐释了他廉政思想的整体体系和总体要求,把抑奢尚俭、崇廉戒贪、师德友仁等廉政理念贯穿于自己的思想和文学著述中,给后人以劝诫。扬雄的廉政思想与其生活经历和所处时代紧密相关,也是他廉洁修身的具体表现。关键词:扬雄;廉政思想;道德中图分类号:B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8)04-0086-05扬雄,生于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卒于新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语
廉政文化研究 2018年4期2018-09-10
- 论《蜀王本纪》对古蜀历史研究的意义
灰飞烟灭。好在有扬雄,他为我们留下了《蜀王本纪》。这是关于古蜀历史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文献资料,对《华阳国志》所记古蜀史有直接影响。尽管流传至今天的《蜀王本纪》只有一千多字,所记载的古蜀历史很有限,其中还有很多荒诞的神话,但是,它却是关于古蜀历史的“现存最可靠之纂辑文字”,尤其是其中关于古蜀“五王”、大禹为汶山郡广柔县人、蜀守李冰作石犀等史料,对今天研究古蜀历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扬雄;蜀王本纪;华阳国志;古蜀历史研究公元前316年,秦国以它强大的军事
文史杂志 2018年2期2018-06-25
- 扬雄的治学路径
王庆〔摘要〕扬雄治学,从辞赋到学术,都是在模拟他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文章总结了扬雄明道崇圣宗经的治学模式,认为这个模式是扬雄对后世产生的最大影响,而且是理解扬雄学术的钥匙。〔关键词〕扬雄;明道;崇圣;宗经〔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8)02-0061-05扬雄是汉代学术绕不开的人物。他一生耽于治学,“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 [1](2512),当时就有人称他为“西道孔子” [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5-25
- 论刘勰对荀子、扬雄“明道、征圣、宗经”文学观的继承与发展
学观;西汉时期的扬雄,从儒家观点出发,明确地把“明道、征圣、宗经”的思想作为文学主张加以阐述;南朝梁时刘勰又演变为“文原于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论文必征于圣,征圣比宗于经”的观点。本文就这一文学观的内涵及应用试论刘勰是如何继承和发展荀子、扬雄观点的。关键词:明道 征圣 宗经 荀子 扬雄 刘勰荀况,字卿,又名孙卿,是战国末期杰出的儒学大师、传经大师。他提出“文以明道”、“征圣”、“宗经”的文学观,成为后来儒家传统的文学观,通过以扬雄、刘勰为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2期2018-03-26
- 从宋人关于扬雄仕莽的争论看忠节观念的强化
案例。相比之下,扬雄与政治并无多少瓜葛,终其身也不过位列朝散大夫,他主要是以文士或儒生甚至儒家道统人物的身份为人所知。*郭畑:《扬雄身份角色的历史转变》,《蜀学》第七辑,成都:巴蜀书社,2012年,第14-23页。考察宋人关于扬雄政治忠节的争论以及最终扬雄“莽大夫”身份的成立,当更有助于我们了解宋代忠节观念强化的具体过程。近三十多年来,不少学者致力于为扬雄“平反”,或否认扬雄媚莽,*周全华:《扬雄附莽辩》,《上饶师专学报》1988年第6期;问永宁:《〈太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3-17
- 试论扬雄性格
637009)扬雄终生用心于内,不求于外,生前虽未做高官,达显贵,但死后《方言》《法言》《太玄》等都被奉为经典。北宋之前,人们多从《太玄》《法言》等著作高度评价了扬雄,如在桓谭《新论》:“张子侯曰:‘扬子云,西道孔子也,乃贫如此。’吾应曰:‘子云亦东道孔子也。昔仲尼岂独是鲁孔子?亦齐、楚圣人也’。”[1]桓谭认为扬雄是可以和孔子比肩的圣人;司马光潜心研究《太玄》几十年,最后采集众家之说成《太玄集注》,又作《潜虚》拟《太玄》。但南宋时,朱熹认为扬雄作《剧秦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3-07
- 纪念扬雄诞辰207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会议综述
中心协办的“纪念扬雄诞辰207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成都市郫都区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湖北、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内蒙古、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台湾等省市的6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出版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四川扬雄研究会会员以及媒体朋友出席了此次会议,共收到77篇学术论文。11月 11日上午 9:00—9:30,举行了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宣告四川省扬雄研究会正式成立。会议由郫都区宣传部长尹贤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2-09
- 纪念扬雄诞辰207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会议综述
中心协办的“纪念扬雄诞辰207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成都市郫都区召开。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湖北、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内蒙古、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台湾等省市的6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出版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四川扬雄研究会会员以及媒体朋友出席了此次会议,共收到77篇学术论文。11月 11日上午 9:00—9:30,举行了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宣告四川省扬雄研究会正式成立。会议由郫都区宣传部长尹贤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1期2018-02-09
- 再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
”是陶渊明主要以扬雄为范本,有意塑造出来的作为自己人生楷模的一个理想人格。由此,海外汉学家基于《五柳先生传》乃陶渊明“自传”前提下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出发得出的关于中国自传文学特性之研究成果,也有必要做认真的辨析与合理的评价。关键词:《五柳先生传》;传赞体;自传文学;扬雄作者简介:邵明珍,女,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6-0114-07有
求是学刊 2017年6期2018-01-10
- 蕴于《学行》的扬雄教育思想探究
佟丹摘 要:扬雄为西汉生人,他所论著的《法言》一书,包含了他以儒家正统思想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纵观本书,不难发现其思想实际为儒道融合、交互影响。《学行》为《法言》首篇,通过研读文章,发现其以人性观为教育因由,从不同角度提出其教育观点,并阐述了其师生观念,对当今教育改革、学风建设、自我修养有启发价值。关键词:扬雄;人性观;行思结合;师生观扬雄,西汉学者,于公元前53年出生,于公元18年逝世,刘禹锡诗句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文中“子云”即指扬雄。他的身
青年时代 2017年25期2017-10-23
- 《方言》中的“知”与“晓”
74)摘 要: 扬雄《方言》书中“知”有智慧、病愈、聪慧的含义,“晓”有智慧、明快、天明的含义,二者皆可表示“知道”。本文主要讨论“知”、“晓”和后来凝固成词的“知晓”在古籍文献中表示“知道”含义的用法及其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地理分布情况。关键词: 扬雄《方言》 知 晓 同义连用《方言》中有三处“知”的用法,分别有智慧、病愈、聪慧的含义。卷一第1条:党,晓,哲,知也。楚谓之党,或曰晓。卷三第52条:差、间、知,愈也。南楚疾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间,或谓之知。知,
文教资料 2017年12期2017-07-07
- 扬雄《法言》语言学思想研究
637501)扬雄《法言》语言学思想研究周玉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 637501)《法言》是扬雄的代表作品之一,然而很少有人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基于语言学角度去分析扬雄的语言思想及其理论,主要对其中的言语、语言应用与修辞、语言功能、社会方言及其它语言思想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扬雄;法言;语言学思想《法言》是扬雄的代表作品之一。《法言》中包含着维护儒家思想的许多重要言论,众多学者将它看作是一部哲学著作,很少有人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其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3-11
- 也论扬雄“美新”
王 瑰也论扬雄“美新”王 瑰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扬雄“美新”事件,主要是指扬雄上《剧秦美新》颂扬王莽新朝政治之美。这与另一文化事件——扬雄“投阁”,都发生在王莽新朝建立数年之后,时机上并不是赞美的最佳时机,所以扬雄“美新”不会是为赞美而赞美。二者之间还应当存在着因果关系和相同的求生目的。据扬雄《答刘歆书》中对他创作《方言》过程的叙述,可以发现扬雄具有高度的文化使命感,完成《方言》则是他生命里最后一件大事。“美新”的动力是扬雄为完成《方言》争取时间和环境的文化
关东学刊 2016年6期2016-03-16
- 朱熹批判扬雄意图探析
65)朱熹批判扬雄意图探析陈伦敦(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四川成都610065)摘要:在《楚辞后语》中,朱熹猛烈批判扬雄。班固、韩愈、司马光、晁补之等人都对扬雄评价甚高,扬雄被尊称为“扬子”。朱熹也并非一贯都是批判扬雄。朱熹批判扬雄依据不足。扬雄是朱熹故意树立的一个批判靶子,朱熹借对扬雄的批判,其真实目的有三:其一、批判外戚权臣王莽类似的韩侂胄;其二、批判失节投靠外戚权臣韩侂胄的士大夫。其三、借批扬雄以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6
- “壮夫不为”与“不讽则劝”
——扬雄对汉赋理论的改造与两汉之际文学批评思想的定型
100732 )扬雄论赋,曾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壮夫不为”,后人解读为“悔其少作”;一个是“劝百风一”或“不讽则劝”,后人解释为“劝”多于“讽”,即以为赋失其“讽谏”意义,而多对帝王行为的劝勉、鼓励之辞。对扬雄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后人也多有研究,大多还是围绕“讽谏”下功夫。如果抛开概念或范畴的争辩,从汉人已经酝酿的汉赋理论批评角度看,扬雄提出的这两个概念,是从赋学批评层面,对此前汉赋发展的一个总结性评论。本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讨这一问题。“壮夫不为”与“劝
中国地震 2016年2期2016-02-11
- 扬雄《方言》的编纂宗旨与编纂方法论
一部方言词汇集,扬雄《方言》所蕴藏的编纂思想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令人君坐帷幕之中,知绝遐异俗之语”的编纂宗旨,二是“即异求同,同中辨异”的编纂方法论。前者是扬雄继承旧有的采风习俗而确立的,这一思想使其将“先代绝语”和“异国方言”同时纳入《方言》采集和训释范围。后者则是扬雄对《尔雅》“以义类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方言》不仅以通语来训释被训释词,还尽可能地揭示出被训释的一组词之间的地域差异、时间差异和语转差异。扬雄《方言》在方言研
辞书研究 2015年3期2016-01-06
- 汉儒扬雄教育治学观的现代解读
香摘要:西汉大儒扬雄,一生著述颇多,《法言》是其表述对社会、政治、哲学看法的代表作,其中包含了诸多扬雄关于教育和治学方面的观念。如他提倡的慎言慎行、注重内外兼修的思想,“言必有验”的思想,习行思结合的思想等,都对当今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良学风的纠正、以及人们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具启发和借鉴的价值。关键词:西汉;扬雄;教育思想;治学思想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1000102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西汉学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2015-12-02
- 朱熹对待扬雄与《反离骚》态度及其原因探析
61005)一、扬雄与《反离骚》扬雄,字子云,成都人,少时好学,所好不为章句、训诂,博览群书。为人简易平和,口吃不能多谈,沉默而好深思,性清净,寡欲望,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慕虚名,不修产业,以读古今圣贤书自娱,亦好辞赋。汉成帝时,扬雄从成帝去秦离宫甘泉,归作《甘泉赋》以讽谏,后又上《河东赋》、《校猎赋》、《长杨赋》以讽劝皇帝。著作有《解难》、《太玄》、《法言》、《训纂》,意欲以文章而成名于后世。扬雄初并不追附势利,仕汉三世未升官。后追随王莽得以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19
- 扬雄和王符伦理思想比较论
摘 要:扬雄和王符都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两人所经历的历史情境虽有不同,但伦理思想倾向基本一致,都是对儒家道德规范和修养方式的继承和发展。但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理论深度、人性论以及由人性论所导引的思想走向方面。关键词:扬雄;王符;伦理思想;儒家作者简介:李丹丹,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伦理思想史与应用伦理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项目编号:cxzz13_0075中图分类号:B234.93 B234.99 文献标识码
求是学刊 2014年2期2014-03-31
- 唐诗中的扬雄形象
730020)扬雄因其杰出的文学著述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被广为传颂吟咏。至唐代,扬雄更是成为经常被吟咏的前代文学家之一。在唐代各个时期,不管艺术成就高低,创作数量多少,都有大量诗人在各种不同场合称引扬雄。在这些诗人笔下,扬雄主要以两种形象出现,一为献赋入仕的宫廷侍从,一为闭屋著述的草《玄》者。透过扬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人对社会人生的观念与思考。唐诗称引扬雄分四类:一,直接称引姓名,如扬雄、扬子、子云;二,以官职代指,如扬执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期2012-03-31
- 扬雄:秀秀更健康
如梦令扬雄的运气其实并不好。他是穷N代,不能拼爹;患有口吃,不能做脱口秀;又清高自许,不愿沽名钓誉,仿佛只能成为历史上的路人甲了。还好,天无绝人之路。扬雄还有个秘密武器:他少而好学,好读书,好辞赋。白眼看红尘,却青眼礼先贤,如此文青范儿,不成功就太不人道了。扬雄虽落魄,眼力还是有的。西汉名将文臣辈出,在他们刚刚作古的时代,要想上位,模仿秀是速成班、低门槛的不二之选。扬雄百度又搜狗,终于确定了几位关键的模仿对象:司马相如、诸子百家、屈原。司马相如是写汉赋的高
百家讲坛 2012年10期2012-02-11
- 悬诸日月而不刊之著——《方言》
琦摘 要: 西汉扬雄从实际语言出发,运用客观的调查方法,记录了丰富的方言材料,编成了《方言》十三卷,成为我国历史方言学史上第一部方言调查著作。本文以《方言》为研究对象,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认为其是不朽之作。关键词: 扬雄 《方言》 成就一、扬雄和他的《方言》《方言》十三卷,原名《殊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中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著作,西汉扬雄撰。扬雄,字子云,四川成都人。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少好学,博通群籍,多识古文
考试周刊 2009年11期2009-06-08
- 古代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
文对比分析了西汉扬雄所编纂的《方言》与《尔雅》的异同,认为《方言》与《尔雅》有传承关系。即在体例上参照《尔雅》,但《方言》部分是杨雄个人对当时全国各地民间的活语言进行大量调查研究攥写的,开拓了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关键词扬雄;《方言》;《尔雅》人类文化之所以在不断地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者们能善于继承。历史上优秀的学者之所以能取得很大的成就,除了他们自身的创新精神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善于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尔雅》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第一部专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3期2009-06-01
- 汉代模拟文学探论
模拟文学;汉赋;扬雄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9)01-0111-04考察两汉文学的发展,有三个极为重要而又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首先,这一时期赋体文学十分繁荣而诗体文学相对衰微,文坛上便出现了大量辞赋的拟作;其次,当汉赋占据文坛主导地位的同时,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处于从属地位文体如五言诗的不断“挑战”;再次,每一时代每一文体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兴、盛、变、衰的发展过程,从兴到盛都需要一段发展成熟的时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1期2009-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