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脉

  • 《金匮要略》中疾病“因果关系”辨治观探微
    。《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第3 条言:“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素体阴虚无以制阳,阳热独亢为“因”,终发为“瘅疟”,而疟病之人阴液愈亏,更加重阳热亢盛,如此形成“因”与“果”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联系。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是万物间普遍联系、协调平和的客观规律。《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1 条提及:“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

    福建中医药 2023年11期2024-01-25

  • 基于植物隐喻重构仲景“荣卫”学说*
    》诸篇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50、53、54、95诸条;《金匮要略》分布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诸篇。不同版本及出处详见统计表1。表1 “荣卫”与“营卫”出现的不同版本及出处4 以植物为始源域的荣卫理论有研究发现,《黄帝内经素问》植物喻体的数量相当可观,既可以是植物的生长状态,也

    中医学报 2023年9期2023-09-11

  • “热”在仲景杂病诊疗中的意义探究
    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8 条云:“产后风……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可与阳旦汤。”发热与头痛、恶寒、汗出并见,是太阳中风证的典型表现,产后营卫皆虚,易感风邪,病位在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浮脉虽常见于表证,但结合“无寒热”提示病位不在表,“病如狂状”提示病位可能深入到里,故此病实际上属于里证;心肝阴血亏虚,不能滋潜风阳,脉浮与肝风上扰有关。“无寒热”提示病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9期2023-09-04

  • 基于胡希恕学术思想治疗外感发热探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 条“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太阳病的提纲条文,即是说无论什么病只要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即为太阳病。太阳病又分为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两大类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2 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说明太阳中风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恶风恶寒,自汗出,脉浮而弱;《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具紧者,名为伤寒”,根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8期2023-08-15

  • 《伤寒杂病论》辨证的整体观探析
    及有可循规律的主病脉象,通过把握《伤寒杂病论》辨证的整体观,不仅可以深入理解整体观,全面权衡地分析疾病,见微知著,从局部着眼于整体,达到一隅三反的目的,还可以学习张仲景从整体观把握临床的学术特色和经验,从而提高临床辨证论治水平。 综观《伤寒杂病论》,其辨证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六经整体观1.1 六经皆有表证六经表里辨证,是同一整体里的两个相对概念。从六经为一大整体说来,太阳主表,且从六经中每一经的小整体而言,每经所主脏腑均通过经络与表相连,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3期2023-07-28

  • 新安医家郑重光伤寒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
    例》《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辨不可吐》《辨可吐》《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可下病脉证并治》《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诸篇直接删除,保留《辨太阳病脉证治法》《辨阳明病脉证治法》《辨少阳病脉证治法》《辨太阴病脉证治法》《辨少阴病脉证治法》《辨厥阴病脉证治法》《辨痉湿暍脉证》《辨霍乱病脉证》《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诸篇,另增《辨合病并病脉证治法》《辨温热病脉证治法》《辨痰病水病脉证治法》各1篇,并把条文重新排布,《伤寒论条辨续注》[2]与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2-13

  • 五苓散主症探微*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的71、72、73、74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的141、156 条,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的244 条,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的386 条,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的48 条,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的23、24、25 条,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的63 条;《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31 条,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的4、5 条。见表1。由表1 可见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关于五苓散条文中“渴或欲饮水”出现4 次,“小便不利”仅出现1次。在辨太阳病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4期2023-01-18

  • 《伤寒论》第58 条汗吐下内涵探析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58 条)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1]。后世医家多从“汗、吐、下”三法误治的角度解释条文,如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曰“此论汗吐下三法不可误用也。盖汗吐下三法,皆所以亡血亡津液者也,用之不当,不唯亡血亡津液,而且亡阴亡阳也。用之得宜,虽亡血亡津液而亦能和阴和阳也,故曰阴阳自和者必自愈”[2]。现代学者多焦距于“阴阳自和”四字对其进行引申发挥,如认为该条文论述的是“汗、吐、下,用之得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0期2023-01-10

  • 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伤寒杂病论》标引方案与知识表示研究
    谱以展现仲景辨“病脉证并治”的临床诊疗思维模式。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以钱超尘等整理的《伤寒论》[3]与何任等整理的《金匮要略》[4]为研究对象,进行文本校对与电子化。同时,分析两书的知识结构与知识内核,发现共有40 篇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或“某某病脉证治”命名,结合书中对六经病、内伤杂病等内容的详细论述,可见仲景临证遵循“辨病→平脉→析证→定治”的诊疗思维模式[5-6]。1.2 知识元标引方法立足于知识元理论,以知识元为单位对《伤寒论》与《金匮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30期2022-11-20

  • 《伤寒杂病论》中“家”的含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言:“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此处的胃家与《伤寒论》第179条、第180条相同。《伤寒论》第278条言:“伤寒脉浮而缓……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此处的脾家指脾的脏腑功能系统,脾家实指脾阳功能恢复[3]。黄志文等[4]也认为,脾家实含义是脾脏功能恢复。可见,“家”与相关脏腑名词,如胃、脾组成词汇,可以代表脏腑系统。1.2 表示疾病系列《伤寒论》第376条言:“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

    河南中医 2022年10期2022-11-16

  • 从三焦气化理论探析《金匮要略》水气病*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并治》中分别以表里上下、五脏为纲对水气病进行分型,实际已蕴含三焦气化理论于其中,提出的发汗、利尿两大治法,也体现了通利三焦的治疗原则。本文即从三焦气化分析《金匮要略·水气病脉并治》篇中水气病的病机、病位、分类及证治。从三焦气化看水气病病机阳气充盛,流通无碍是三焦气化津液正常疏布代谢的根本保障。学者曾百慧认为,“水气”为众水并流而蒸腾上升之意,蒸腾之动力来源于其在内之阳。三焦阳气根于下焦肾阳,得后天宗气的充养,先天元气与后天宗气相合,经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6期2022-11-15

  • 张仲景辨治短气浅析*
    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8条所论“风湿历节”和《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13条之“脾中风”。水饮停聚胸膈亦致气短不能续,《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12条指出,平素中焦阳虚之人易生水饮,水饮澹荡,重则凌心而心下悸动,轻则停于肺间,碍肺气宣降而为短气。《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6条饮阻于肺之胸痹轻证和《伤寒论》第134条水热之邪阻于胸中、第152条饮停胸胁,均为水饮阻肺而致短气。2.1.2 其他邪气郁表,肺气不宣,可致短气。

    河南中医 2022年7期2022-11-15

  • 张仲景五行论*
    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言:“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其中,前两点所述五运之气,为土、金、水、木、火,系五行。第三点与《伤寒论》序中所言相同。五运、五行和五常义同,均指《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之“气之常也”。1.2 五脏、五液、五辛、五劳、五邪、五味五脏是一个重要概念,主要表现在:①五脏作为篇章名。《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等,均直接以五脏作篇章名。②五脏绝。《伤寒论·辨脉法》言:“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

    河南中医 2022年1期2022-11-15

  • 《金匮要略》中手足症状的病机证治分析
    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1]48:“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与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治其气冲。”此为阴虚阳亢、阳不守位,造成局部卫阳不足而引起的手足冷。过用峻汗剂后,阴液极亏,孤阳妄动,机体的气机升降全然混乱,卫阳不能如常周流全身,温煦四末,故见手足冷;妄动之阳趋于上位,故出现“面翕然如醉状”,推测处于阳位的手部症状可能较足部症状轻。此时患者体内阳气未虚,是因阴液骤亏、孤阳妄动而

    江苏中医药 2022年10期2022-09-28

  • 《伤寒杂病论》中“大则病进”思想探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太阳主表,防御外邪。外邪侵袭人体,病在初起阶段,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应当见到脉浮、恶寒恶风、头项强痛等临床表现。脉象如果仍然是浮脉,没有变为数急,则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邪气没有传经;如果出现恶心欲呕此为邪入少阳、胆火犯胃、胃失和降而上逆所致;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此为邪入阳明,里热内盛,阳明之热上扰心神所致。浮脉变成数急之脉,说明风寒之邪入里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03-15

  • 《金匮要略》本科教学三步曲 ——溯源、贯通、致用
    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第18条)本条讲授重点是虚劳干血证之特有治法“缓中补虚”。通常多将“缓中补虚”解读为:在大量破血逐瘀药物之中,佐用补益阴血之剂,并以丸药内服,峻药缓用,使瘀血去、新血生,气血渐复,即为“缓中补虚”。基于此,方解将大黄释为活血化瘀,地黄养血补虚润燥。然经词义考据,发现这并非原意,“缓”者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30

  • 基于知识元标引的“病脉证并治”标引模板之构建
    100029“病脉证并治”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独特的临床诊疗模式。《伤寒论》[1]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名篇,第16 条(明赵开美刻本顺序,下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对这一临床诊疗模式的高度概括。张仲景经方缘何两千年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所创立的病脉证并治诊疗决策模式完全适用于现实诊病施治的全过程,临床医师可以按照这一套模式流程,在其确立的原则下进行诊疗活动并取得很好疗效。那么,如何将这一蕴藏在张仲景学说中的医学智慧为现代人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8期2021-11-28

  • 中医古籍“几几”音义考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2]26。《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2]35。《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有“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3]。除医籍外,《诗经·豳风·狼跋》中还有“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4]。古今学者对这些古籍中“几几”一词的音义,观点不一,争议较大。“几几”实为“鞿羁”二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4期2021-10-19

  • 经方治疗不寐用药规律分析
    证,如《血痹虚劳病脉证》中的虚劳失眠。二是他病的兼见症,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的百合病、狐惑病;《水气病脉证并治》的黄汗;《水气病脉证并治》的心水;《黄疸病脉证并治》的黄疸;《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的吐血、衄血。三是他病疼痛造成的不寐,如《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的肺痈、咳嗽上气;《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的胸痹;《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的支饮;《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的产后腹痛;《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的转胞。纳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症见不寐且附

    中医药通报 2021年1期2021-04-02

  • 基于“知识元”理论的《伤寒论》标引实践*
    基础之上,首创“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体系,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对600种中医古籍实施深度标引并建立中医古籍数据库。本文即对《伤寒论》进行线上“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提供实践示例,梳理标引疑难要点,并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标引体系。1 “病脉证并治”知识元概述知识元是表达一个完整概念时,不可再分解的最小知识单位,由多个字、词、词组或短语等语义成分相互关联构成,在内容上表达相对完整的知识,在形式上多以短语或句子为主,具有相对独立性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2期2021-02-14

  • Differentiating and Treating Gynecological Disea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llateral Diseases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篇》) focuses on the sequential pathological development "pathogenic factors attack meridians first and then affect the Zang-fu organs". The book has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pathogenesis of collateral diseases and the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20年10期2020-12-28

  • 慢性心力衰竭水饮证候的经方论治
    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3]32,指出水停中焦心下,重则凌心而悸动不安,轻则碍肺而呼吸短气,提示病程中因为水饮的轻重差异,临床见症有所不同。然心悸之因又有心气虚及水气乘之别,故心悸、短气的原因有三:一者,水停心下,上干于心;二者,胸中有微饮阻碍呼吸;三者,心气(阳)虚而兼水气。对于水停心下,上干于心而心悸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汤,此方具有散结、化饮、利水之功,可以导水下行而定悸,适宜于心下素有支饮而心悸,甚至悸、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12-25

  • 老年心血管病脉证动态演变特点分析
    -3],老年个体病脉证治面临诸多现实困惑。本文拟从老年心血管病随访个案的真实世界整合病例资料,探讨中医病脉证动态演变状况及临证相应论治。1 中医病脉证动态演变诊疗特点《伤寒杂病论》中均是以病脉证并治而论,可见病脉证治是一贯的诊疗模式。中医学的病脉证治特点决定了必须动态地剖析患者恒动的病脉证,将病人诊治前后以及诊治过程的变化状态予以明确。探究病—脉—证—治的演变规律,须善于从个案中整合经验与心悟。病脉证的动态演变是作为整体的人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包括疾病类型、

    吉林中医药 2020年9期2020-11-06

  • 张仲景辨治虚喘探析
    匮要略·血瘦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言:“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择,脉浮者,里虚也”,此为肺肾亏虚所致的虚喘,即气血亏虚、肾失纳摄,心脉失养,气无以下,故气喘心悸。同时临床上许多虚实夹杂的喘证证候,也在《伤寒论》中有所记载。《伤寒论》第218条提出:“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8],此为上实下虚的喘证,即上有肺内痰涎壅盛,咳喘痰多,胸闷气短;下有肾阳虚衰,腰酸肢冷,小便清长。此为仲景对于喘证虚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8期2020-02-16

  • 《伤寒杂病论》对《汉语大词典》书证之补益
    见,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又“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宜大承气汤主之。”又“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又“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产后风 4710页该条:“中医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仅举一例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梁三的命运不济,接连着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于产后风。”太迟。按,该词《金匮要略》已见,如《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01-18

  • 《金匮要略》腹满诊治探要
    胀满。《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暝兼衄,少腹满,此为劳使之然。”《医宗金鉴》解释道:“里急,小便不利,少腹满,乃下焦虚而气不行也,凡此脉证,皆因劳而病也。”1.1.2 脾阳虚:脾阳虚也可见到腹满之证。脾肾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则饮食不能消化,故见腹满、溏泄等症。《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而喘喝,手足逆冷,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脾阳虚,血涩少,荣卫不利。寒积中焦不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1期2020-01-10

  • 基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探讨肝主敷和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来探讨,肝首先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据《伤寒论》关于“厥阴”所言,厥阴肝居心肾之间,上连心包,下连肾系,内寄相火,相火源于肾而寄于肝,人得相火而能恒动。厥阴肝乃风木之脏,肝肾同源,故肝可接济肾水相火,交通心肾,可以调和心肾二脏阴阳平衡。其次,肝具有调和诸脏腑的生理特点。肝木在接济相火肾水时,也可敷布阳和之气以温煦脾胃。据《伤寒论》中关于“脏寒”之言,肝气条达之性亦调节胃的纳降,木气冲和调达,则胃之收纳降浊有度。乌梅丸乃厥阴病之主方

    中医文献杂志 2020年5期2020-01-10

  • 基于《金匮要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辨治
    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篇第19条云:“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小肠五行属火,火化气则气不滞,气摄血则血归经。若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致小肠虚寒,或寒邪入里,小肠凝滞,则小肠气化失司,无力摄血,血行经外,故而下利便血。正气不足是外邪侵袭的前提条件。邵荣世[2]认为UC根本在于脾虚不运,患者正气不足,更易感受外邪,导致脾胃纳运失职,湿浊内生,毒邪滞肠,气血相搏,最终肠腑脂膜血络受损。张红梅[3]认为长夏湿邪当令,脾胃呆滞,湿邪入里壅滞大肠,气血与邪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8期2019-09-03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之方药探析
    主客》《卷四·温病脉证并治》《卷五·伤暑病脉证并治》《卷五·热病脉证并治》《卷五·湿病脉证并治》《卷五·伤燥病脉证并治》《卷五·伤风脉证并治》《卷五·寒病脉证并治》诸篇。另外,纵有柯韵伯于《伤寒来苏集》中言:“自晋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为两书”,在桂林古本中,编者合《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帙,共16卷。因此,桂林古本不同于其他版本的显著特点为伤寒杂病合篇[3]。由于桂林古本内容更为丰富,其所载方剂颇具特色。首先,在方剂数量上,桂林古本全书共载326方,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8-06

  • 《伤寒论》“搏”、“治”新证*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也是义涉“两个不同性质之物”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伤寒论》诸“相搏”之“搏”字当录作“搏”,了无疑义。此外,《金匮要略方》中尚有“实气相搏”(《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风湿相搏”(《痉湿暍病脉证第二》),“寒虚相搏”、“风血相搏”、“枯泄相搏”(《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虚寒相搏”(《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邪正相搏”(《腹满寒疝宿食病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6期2019-01-11

  • 读《金匮要略》探讨虚劳病治疗思想
    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首先提出虚劳病名,详述证因脉治分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三类,治疗重在温补脾肾,并提出扶正祛邪、祛瘀生新等治法,首倡补虚不忘治实的治疗要点。现在虚劳病定义为以脏腑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病机特点的多种慢性虚弱性疾病的总称[1],与张仲景所论内容已然不同。现代医学各系统疾病凡出现以脏腑气血阴阳虚损证候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合《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相关内容进行临证论治。学习《金匮要略》是中医医者需要不断孜孜以求的研习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10期2019-01-09

  • 基于六经模型对太阴虚劳小建中汤条文的探讨
    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所谓太阴虚劳小建中汤也是自此而来,一般认为小建中汤用于中焦虚寒之证,但以此来看,条文中仍有不少难解之处。所以有医家对小建中汤的“温中”作用提出质疑,认为小建中汤中滋阴与助阳法同用,本方不在于“阴中求阳”以补脾阳之虚,而在于滋养脾阴,甚至应将本方列入补阴剂范畴[1]。如果本方用于中焦虚寒证,那么“衄、梦失精、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如何理解呢?因此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2018年1期2018-12-01

  • 脉以胃气为本
    明显的,这是肝的病脉;如果只是弦紧,毫无和软之象,就难免有死亡的危险。倘若和软之中兼有浮散,这就是春季见到秋脉,预测秋季可能发病;滑散如太突出,可能就会发病。诊脉时还要注意到春季为五脏真气散发于肝的时候,肝主藏筋膜之气的机理。夏季有胃气的脉是和缓稍微洪大,这就是平脉。如果洪大的比较突出,和软很不明显,这就是心的病脉;如果只是洪大,毫无和软之象,这就有可能有死亡的危险。倘若柔和之中兼现沉象,这是夏季见到冬脉,预测冬季可能要发病;沉脉如果明显,可能现在就会发病

    天津药学 2018年1期2018-01-23

  • 《金匮要略》三因观探析
    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该段原文阐述了杂病发病的原因及途径,被称为《金匮要略》三因观,历代医家对其理解颇多争议,以下就其内涵作粗浅分析。1 《金匮要略》三因观重视外邪致病就病因而言,《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强调“六淫”致病,即风、寒、热(暑)、湿、燥、火;《难经》强调“五邪”致病,即风、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4期2018-01-23

  • “肾着”病名考辨❋
    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其原文为:“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湿冷,久而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现学术界一致认为,张仲景用“下焦”借喻该病病位在躯体下部,即肾之外府腰部肌肉经脉,与肾之本脏无关;正由于与肾无关,故其治疗不必温肾,但去其在经之寒湿即可[1-2]。甚有者提出,“肾着”实为“腰着”之论断[3]。对此,笔者持不同意见,现就笔者对肾着病的理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10期2017-11-17

  • 诊家当参《脉镜须知》
    脉诊;脉证相参;病脉;死脉中图分类号:R241.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5-0048-03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Mai Jing Xu Zhi for TCM DoctorsWANG Jia-jia, WANG Zhi-yu*(School of Chinese Medicin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Abst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7年5期2017-10-23

  • 诊家当参《脉镜须知》
    脉诊;脉证相参;病脉;死脉《脉镜须知》二卷,清代梅江村撰,刘凤翥(字汉卿)编次,原序记载“庚戌之夏,幸得徽歙梅江村先生手著秘传脉象二十有八”,成书并刊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卷上阐述十二经络总论,左右二手寸关尺脉及二十八脉;卷下论述浮沉迟数等脉的归类比较,七表八里九道脉、七危重脉、奇经脉、神门脉、反关脉、五藏平脉、五脏相克的生死脉以及四时平脉和死脉等。现存清光绪二年安徽贵池周明亮校刻本、光绪八年铅印本[1]。在《脉镜须知•序》中提到,“展读既竟,自觉二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5期2017-01-27

  • 大承气汤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13条:“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该条主要论述热盛津伤、化躁动风所致痉病证治。太阳病不解传于阳明,郁而化热热扰胸膈,故见胸满;阳明经环口入齿,其支脉可下至足,热盛津伤,筋脉失养,故见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齿等症,病情危急,宜用大承气汤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3]。1.2 里实积胀并重之腹满病里实积胀并重之腹满病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13条:“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8期2017-01-16

  • 岭南医家苏世屏《金匮要略原文真义》学术特点初探
    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疟病脉证并治第四”、“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卷二有6篇,分别为“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卷三有5篇,分别为“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黄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2期2017-01-14

  • 《金匮要略》痹病证治规律研究与应用
    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等篇,其“湿痹”“风湿”“血痹”“历节”等多属痹病范畴。笔者重温《金匮要略》有关痹病的理论知识,旨在探寻并系统整理仲景对痹病的诊治规律,并用之指导临床。1 发病机理痹病病因在《内经》多责诸外邪,正如《素问·痹论》所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而在《金匮要略》痹病之因,仲景不单论及外感六淫之邪,其更注重内因正虚所致发病。1.1 内

    新中医 2016年12期2016-02-21

  •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条文一则考义杨尊求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目的:探析《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条文一则之原义。方法:对《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中一则疑难条文作医理分析与文献考证,主要采用医理分析、文理分析、以经解经以及文字训诂的方法解经。结果:分析了条文存在的疑点,总结了伤寒厥热胜负的三种情形,归纳了厥热胜负之病机,不外正邪之往来、阴阳之进退、病邪之出入而已——寒邪入里,正不能抗,阴胜于阳,阴进阳退,则发厥;寒邪内盛,真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7期2016-01-29

  • 康平本《伤寒论》注文功用类析*
    充说明。《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而康平本“先刺风池、风府”正文作“先刺”,“风池、风府”四字为其旁注,补充了具体的针刺部位。《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六》:“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其中“关上”二字康平本为旁注。详细指出“脉细数者”的部位是“关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七》:“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5期2016-01-27

  • 浅析《金匮要略》“腹满”病之辨治
    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篇对“腹满”的病机、辨证分型和治则方药作了详细介绍。该篇将其分为虚寒证和实热证,提出治疗腹满病的治疗原则,即根据腹满寒热虚实的辨证,虚寒证宜温之,实热证以泻下等。寒泻法适用于实热证腹满,其代表方剂为实热性腹满四方(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温补法适用于虚寒证腹满,代表方剂有附子粳米汤和大建中汤。温下法适用于寒实证,代表方剂为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腹满;虚寒证;实热证;寒泻法;温补法;温下法腹满是以腹中胀满为

    中医研究 2016年8期2016-01-27

  • 《伤寒杂病论》“心”义探微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云:“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1]134。《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云:“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2]。上四条中,“饥”、“痞”为患者的自觉症状,“鞕”为医生触诊发现的体征,它们显然不应是作为君主之官的“心”或居于胸中的心脏会有的病理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金匮要略》中以“胸痹心痛短气”作为第九卷的篇名已然提示“胸痹”(部分等同于现代医学的心绞痛发作)与“心痛”

    江西中医药 2015年9期2015-04-16

  • 五运六气入门专题系列讲座(十五) ——五运六气临床思辨
    时人产生疾病。从病脉证总结五运六气的临床思辨法。五运六气;辨邪;辨天;辨地;辨时;辨人;中医基础理论(上接第3期)五运六气理论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学术思想,以天地人之气相感,探讨天地人之变与化,不正常的交感变化使人产生疾病,反映于人的脏腑经络、三阴三阳、气血阴阳变化,表现寒热虚实等系列病理反应,归之于病脉证象并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以病脉证,从天、地、时、人、邪五个方面探讨五运六气临床思辨。1 辨邪五运六气之中的邪为六气之异常变化,乃风寒暑湿燥火者也。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4期2015-01-31

  • 《金匮要略》温法研究
    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寒症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挡乌头桂枝汤主之。”论述了里寒兼有表证的论治。病机为卫外阳气不足,表里俱寒,故见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疼痛。乌头桂枝汤中以大乌头煎起沉寒以缓急痛,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表寒,共达双解表里寒邪之功。2 温中降逆《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由于中焦阳虚,运化功能失司,以致痰湿内阻,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而致寒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2014-04-02

  • 细辛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浅析
    用1.1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此为外有风寒表邪、内有水饮之证,用小青龙汤发汗蠲饮、表里同治。方中细辛与干姜并用,入肺经,起温化寒饮之效,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1.2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中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此为太少两感证,即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发汗,以表里双解。方中细辛与麻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2期2014-01-25

  • 四逆散方文献学考证
    本,分见于《伤风病脉证并治》和《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两篇,其主治证据《伤风病脉证并治篇》载:“风病,头痛多汗,恶风,腋下痛不可转侧,脉浮弦而数,此风邪干肝也,小柴胡汤主之;若流于腑,则口苦,呕逆,善太息,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主之。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柴胡八两、芍药三两、枳实四枚(炙)、甘草三两(炙)。”[3]《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则载:“少阳病,气上逆,令胁下痛,甚则呕逆,此为胆气不降也。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主之。”[3]其方药组成同《伤风病脉证并治篇》所载,

    中医文献杂志 2014年5期2014-01-23

  • 《金匮要略》积滞性胃肠病证治规律及特点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第24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论述了宿食在上脘用催吐的治法。另外第22条“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23条“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论述了宿食在下脘用大承气汤通腑泻下的治法。催吐法与泻下法,皆以去除食积,通畅胃肠为目的。但前者宿食停滞在胃之上脘,亦即宿食新停,积滞尚在胃中,同时病人有胸闷泛恶欲吐之表现,提示正气有驱邪外出之机,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

    吉林中医药 2013年2期2013-08-15

  • 通阳法的分类(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73条曰:“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本方桂枝辛温散寒,宣通上下之阳气。《伤寒论》中寒热并清上温下的方剂不少,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栀子干姜汤等,一般的组方规律是用寒性药(黄芩、黄连、栀子)清上热,用热性药(干姜)温下寒。但黄连汤中除用黄连清上、干姜温下外,还配伍桂枝。上热下寒证就是上下阳气不通,仲师称为“寒格”,以“格”言病,知其阴阳格拒。而桂枝辛散走窜,有利上下寒热之气的宣达畅通,可谓以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3年1期2013-01-22

  • 《金匮要略》呕吐证治探要
    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17条云:“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由于小半夏汤所用之半夏、生姜能降逆和胃,为治疗呕吐之要药,故后人称本方为治疗呕吐之总方,但呕吐一症,诸因可致,仲景治呕亦非一方统治,而是据病机而降逆,辨病因而别治。1.胃气虚寒,温胃补虚降逆。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8条云:“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胃反者,暮食朝吐或朝食暮吐之不消化食物。此胃气虚寒、胃气上逆所为。胃反多顽固,呕吐多反复,故脾损津耗。仲景重用性温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6期2012-01-25

  • 论《金匮要略》对内伤杂病辨证方法的贡献*
    辨证治疗方法以及病脉证合参和以方测证的学习训练方法。金匮要略;内伤杂病;脏腑经络辨证;病证辨证;汤方证辨证辨证是中医治病特色之一,其理论体系和辨证方法随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完善。按发展年代分,中医辨证方法大致由《内经》八纲辨证、《伤寒论》六经辨证、《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五大经典辨证方法组成,其中张仲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一人独创两大法——外感病的六经辨证和内伤杂病的脏腑经络辨证,对后世中医辨证思路、辨证方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01-25

  • 试述 《金匮要略》中附子的配伍应用
    ,如《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14条云:“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论述阴盛格阳的证治,是肾虚失于固摄所致。以四逆汤温阳救逆。方中附子温肾暖胃,干姜温中散寒,炙甘草益气安中,并制姜、附之燥烈。阳回阴散,厥复呕止,则诸证自愈。此处呕吐,乃全身性虚寒症状之一,与饮停于胃的呕吐不同,故不用生姜、半夏降逆止呕,而用四逆回阳救逆,也是仲景治病求本的体现。又如45条云:“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论述寒厥下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4期2012-01-25

  • 《金匮要略》“以”字用法辨析
    药散(《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之第6条)。——产妇腹痛,理应使用枳实芍药散。②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百合狐蜮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之第6条)。——(用百合洗方)洗浴之后,食用粳米粉制作的煮饼(以益气养阴,除热止渴),不要吃咸味的豆豉(以免耗津增渴)。例①中的枳实芍药散,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宾语,“以”在此处应作及物动词使用,是谓语。可译作“使用”或“给予”。例②中的“勿”是副词,作状语使用,修饰“以”,可见,“以”用为动词,译作“食用”或“吃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3期2011-04-13

  • 《金匮要略》中的鉴别诊断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诊治篇中:“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又如依据饮停脏腑部位的不同,把饮病分为痰饮、悬饮、支饮、溢饮、留饮、伏饮。虽然同属饮病,症状相似,但病位不同,主症不一,须明确鉴别,才能诊断明确。1.2 指导治疗 诊断明确了,才能有效治疗。鉴别诊断在前,治疗在后,两者为一个承接关系,所以鉴别诊断对于论治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中说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2期2011-04-01

  • 通阳宣痹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
    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1年6期2011-02-09

  • 《伤寒杂病论》辨治震颤研究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5条:“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病机是津液受伤,筋脉失养,复感外邪,治当益阴和筋,以栝楼桂枝汤加减。1.4 阴阳两虚主症见脚挛急,小腿肚拘急挛缩,小便数,心烦,咽干。如《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病机是阴阳俱不足,阳虚不能温养、阴虚不能濡润,治当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年8期2010-02-11

  • 《金匮要略》补法治痛撷英
    补阳治痛《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三》中说:“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痛,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注云:“得之伤寒八九日,而不呕不渴,是无伤寒里病之证也。脉浮虚涩,是无伤寒表病之脉也。脉浮虚,表虚风也,涩者,湿也。身体烦痛,风也,不能转侧,湿也。”因此证为表阳虚风寒湿盛所设。故用附子温经助阳,用桂枝温经散寒而祛风。甘草、姜枣调和营卫,以治表虚。全方共收温经助阳、祛风化湿之效。《血痹虚劳病脉证并

    中医研究 2010年12期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