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辨治虚喘探析

2020-02-16 12:42张逊朗张欣悦王璐瑶孙旭辉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8期
关键词:证治仲景张仲景

张逊朗,张欣悦,王璐瑶,孙旭辉,王 飞*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1]。“喘”即呼吸急促之意,《说文·口部》曰:“喘,疾息也。”[2]疾息,指的是呼吸频次比正常人快速急迫。喘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细菌性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疾病[3]。喘证初期多以实喘居多,然患者未及时就诊或前医失治误治而致喘证迁延不愈,病久伤正,此时喘证病机已发生变化,虚实夹杂喘证,或虚喘,更为危重者,可致喘脱危候。“喘证”一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大体将其分为实喘和虚喘,前者主要因邪气壅盛所致,后者主要因正气亏虚而致,其中虚喘主要有肺气虚和肾阳亏虚两种病因[4]。《内经》较全面地论述了喘证的病因病机,为后世医家奠定了诊疗基础。《神农本草经》记载了治疗“咳逆上气”“咳逆”“上气”“善喘”“喉鸣喘”等证的药物,为后世医家治疗喘证提供了用药思路,《神农本草经》还对喘证的病因病机进行了补充。《难经》则认为喘证与肺气上逆、肝气上逆、肾气上冲、热邪等因素关系密切,为喘证的病机探析提供了新思路。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关于喘证的记载,为张仲景辨治喘证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参考。

《景岳全书·喘促》曰:“气喘之病,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不误人,欲辨之者,亦惟二证而已。所谓二证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实喘多由外感邪气、痰湿阻滞、肝郁气逆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张口抬肩等症状[5]。《伤寒论》第210条提出:“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论述了阳明里热实证;而虚喘多由于肺、肾阳气虚衰,肺不能宣降,肾不能摄纳,患者出现呼多吸少,动则喘息更甚等症状[6]。理论上实喘和虚喘差别显著,在病因病机上亦有诸多不同,正如《景岳全书·喘促》所言:“实喘者,气长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吸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之为快也。”[7]

张仲景对于喘证的认识较为全面,对于喘证的概念以及治疗都有详细具体的阐释,为后世认识和治疗喘证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仲景在虚喘和实喘的辨别上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在《伤寒论》第210条中仲景就提到:“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此为阳明里热所导致的实喘证,表现为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脉数有力,病势骤急。又如《金匮要略·血瘦虚劳病脉证并治》所言:“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择,脉浮者,里虚也”,此为肺肾亏虚所致的虚喘,即气血亏虚、肾失纳摄,心脉失养,气无以下,故气喘心悸。同时临床上许多虚实夹杂的喘证证候,也在《伤寒论》中有所记载。《伤寒论》第218条提出:“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8],此为上实下虚的喘证,即上有肺内痰涎壅盛,咳喘痰多,胸闷气短;下有肾阳虚衰,腰酸肢冷,小便清长。此为仲景对于喘证虚实辨别的见解。

在临床上喘证的症状极其复杂,患者多由于正气极为虚衰,而易感受外邪,故常出现虚实夹杂、真虚假实的症状;不过“至虚有盛候”,许多虚喘患者常常在病情危重时,阳气浮越于外,反而出现了与实喘相似的证候,如果临床医生无法正确辨别,而以实喘的治疗法则治疗虚喘,予以祛邪化痰理气之剂,攻伐患者正气,使得患者由虚喘转为喘脱,病情就会更加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故笔者通过此篇探析仲景治疗虚喘的条文,分证论述,以期在临床治疗时,医者能够做到采用正确的治疗法则,而不至于贻误病机,加重患者的病情。

1 辨证论治虚喘

在虚喘的治疗上,仲景开前人之先河,提出了许多新的证型,为后世虚喘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资料。《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有言:“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窭薤白白酒汤主之”,针对此类阳虚痰凝所致的虚喘,仲景主张通阳散结、涤痰平喘,以栝窭薤白白酒汤宣通闭塞之邪气,温化凝结之痰湿,调理上逆之气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记载:“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此为虚寒腹满所致的虚喘,治疗当温中散寒、祛痰降逆,以小半夏汤温化寒邪,平复上逆之胃气。《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曰:“风湿,脉浮、身重,汁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喘者加麻黄半两”,此为表虚夹有风湿之虚喘,治疗当以祛风除湿、益气固表,以麻黄加术汤祛风除湿、防己黄芪汤扶正解表[9]。

喘证的发生与气的关系密不可分,气无时无刻不运行于周身,故而喘证的病机与肺的功能障碍以及气机的运动障碍密切相关。张仲景认为治喘当调理气机,使气机升降正常。在治疗虚喘时,应当分清病位,虚实兼补,攻补兼施。本研究就张仲景辨治虚喘的常见证型,作如下简要分析。

1.1 辨治肺气虚弱证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6条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即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者,不治。”本条论述通过“望”呼吸以辨别病位上下,并判断其预后吉凶。凡虚证而见呼吸改变的,不论病位在上、在中、在下,有多难治,若中焦虽实而又正虚者,下之则伤正,不下则邪无出路,同样也难治。“在上焦者”主要指病在肺,吸气浅短是肺气大虚所致;“在下焦者”主要指病在肾,吸气深长而困难是元气衰竭、肾不纳气所致。假使呼吸时全身振振动摇,是虚弱已甚、形气不能相保的危候。在这里张仲景将《难经·四难》“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的理论进行了具体化。

《伤寒论·平脉法》有言:“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寸口脉微而且涩,卫为气,荣为血,微是卫气衰弱,涩是荣血不足,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不足,所以面色青黄。脾土为肺金之母,肺主气,肺气虚则脾气亦虚,脾色见于面部而黄;肝木为心火之母,心主血,心血虚则肝血亦虚,肝色见于面部而青。肺气亏虚,营卫亦亏,因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

1.2 辨治脾气不足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2条曰:“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患者饮水过多,脾胃运化不及,可致津聚成饮;若上逆犯肺,肺失宣降,可突发喘满;食少者,脾胃素虚,脾气不足,运化不健;若“饮多”,则妨碍脾胃运化,无力消水,饮邪停留则发喘满;重则凌心致悸,轻则妨碍呼吸之气而短气。脾虚饮水过多,易致饮停,应顾护脾胃,防治痰饮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11条指出:“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满,甚则清泻,食不消化也。”脉沉、小、迟,主脾肾阳虚,肾虚不纳气,走路稍快则张口气喘,治疗上应予温补脾肾,可用附子理中汤治疗。

1.3 辨治肺胃阴虚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10条曰:“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本条论述虚火咳喘的证治,肺胃津亏,阴虚内热,则肺胃气逆,故见咳喘,本病虽见于肺,实源于胃,胃阴不足,则肺津不继,治以麦门冬汤清养肺胃,止逆下气。清代医家沈明宗曰:“余窃拟为肺痿之主方也。”后世医家亦用本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喉燥而渴”,体现了方证病机相合,故可异病同治。

1.4 辨治虚阳上越证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17条载:“湿家,下之,额上汗岀,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湿为阴邪,最易伤阳。病患湿盛阳微,若误用攻下,更伤阳气,以致虚阳上越,则额上汗出而微喘;若误下致下利不止者,为真阳失守,真阴将脱,而阴阳两竭,主“死”。清代医家钱天来主张用桂枝附子汤或甘草附子汤诊治。《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第9条曰:“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产后正虚,外感风邪,成正虚邪实之候。发热头痛,为中风之征;面赤,气喘,乃元阳不固,虚阳上浮兼有卫气闭郁,肺气不降之象。《金匮要略心典》指出:“此产后表有邪而里适虚之证,若攻其表,则气浮易脱;若补其里,则表多不服。竹叶汤……乃表里兼济之法。凡风热外淫而里气不固者,宜于此取则焉。”治用竹叶汤,明示治产后病祛邪时,勿忘扶正,标本兼顾。

1.5 辨治气血两虚证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4条曰:“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浮者,里虚也。”血虚不能荣于面,故面色苍白而无华血虚津亏,则口渴;亡血,血虚不能养心,故心悸,气随血脱,气不足,故气短而喘;阴血不足,阳气浮越,故脉浮大无力。

1.6 辨治肾不纳气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3条曰:“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下利,尤甚。”由于肾虚不纳,元气无根,升而不降,故上气;肾阳衰微,水气上溢,故面浮肿;肾虚不能纳气归元,呼吸极度困难,故肩息;浮大而无根,为虚阳外越之候,若再见下利,则阳脱于上,阴竭于下,阴阳离决病情尤为险恶。《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第1条曰:“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正水由于肾阳不足,阳虚不化水饮,水气内停,并可上逆犯肺,故见腹满、浮肿、气喘、脉沉迟,其病位主要在肾,可波及肺。

1.7 辨治正虚喘脱证

《伤寒论讲义·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62条有言:“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下利、肢厥、无脉,是阳气虚衰,阴寒内盛的厥阴危证,此时唯恐汤药缓而不济其急,故急用灸法以急救回阳。灸后手足转温,脉微续者,为其阳来复,其病可愈。但灸后手足仍不温,其脉仍不还,反而见微喘,是真阳竭绝于下,肾不纳气,气脱于上,肺不肃降,呼吸无根,故断为死候。少阴负趺阳者,是指趺阳脉盛于太溪脉,说明肾气虽衰而胃气尚盛,后天生化之源尚旺,其病虽危,但正气仍可奋起抗邪,此“有胃气则生”,故为顺也。《伤寒论讲义·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299条有言:“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元气离根,肾失去纳气功能,此为肾气绝于下,肺气绝于上的危候,故曰死。气脱导致的喘证,发病较重,临床应及早治疗,疾病在没发展到气脱之前,就应予以足够的重视[9]。

2 结语

纵观《伤寒杂病论》全书,张仲景对咳喘的证治,审因论证。喘证不能拘泥于平喘,从审查喘证症状入手,首先辨明实喘或虚喘,其次辨清其属何证,最后再论治法与方药,根据致病因素、病邪的性质、病变的部位,以因势利导为主,使病邪祛、气机畅而喘自平。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辨证论治观,“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喘思想,对当今虚喘的临床辨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证治仲景张仲景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张仲景:经方善用姜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医圣”张仲景临证之我见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