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阳宣痹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

2011-02-09 04:34刘秀琼冯云霞郝建军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证治通阳

刘秀琼 冯云霞 朱 旭 郝建军 丁 舟 刘 用 章 茜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 43002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

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

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现代医家认为胸痹的病因有气滞、痰浊、寒凝、气虚、阴虚等不同,病机也颇为复杂,但最根本的病理改变是血瘀,最终病机是心血瘀阻。并指出心阳虚衰不仅会导致血脉瘀滞,还因不能宣化痰湿,以致痰浊痹阻心脉而发生绞痛;心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血液流动缓慢,渐致血瘀。瘀血又阻碍气机,终致气血瘀滞,不通则痛。心脉不通的原因是由于瘀血、痰浊和气滞,而瘀血、痰浊和气滞的产生,又是长期以来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故本病病机以血瘀、痰阻、气滞为标,而以脏腑虚损为本,因虚而致实,本虚而标实。但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心脉不通”,其临床表现均为“阳气不通”,“阳气不通”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1.2 对胸痹的治疗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三条:“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本条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阴邪阻滞,故治以栝蒌薤白白酒汤宣痹通阳,豁痰利气。方中栝蒌开胸结,散团结之气;薤白宣心阳,通阳宣痹以行气机,白酒散痹通阳,引气血环转周身,使前后之气贯通无碍,则胸中旷若太空,无胸痹之患,且避免了使用辛散耗血之品,以伤至高之元气。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四条:“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痰涎壅盛,痹阻胸阳,胸背阳气不通畅则心痛彻背。故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降逆逐饮,豁痰通阳。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五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适用于阴寒邪气偏盛,停痰蓄饮为患之胸痹证。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宣痹通阳,泄满降逆。方中枳实消痞除满,厚朴宽胸下气,二者破其阴气;瓜蒌开胸中痰结,薤白、桂枝通阳化气,平冲降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七条:“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痹不用,则筋失养而或缓或急,所谓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者是也,故以薏苡仁舒筋脉,附子通阳痹。”

《伤寒论》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胸阳不振,表邪未解,治以解肌祛风,宣通阳气。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阳,为温通心阳之佳品;芍药阴柔,有碍宣通阳气,故去之。误下挫伤胸阳,导致胸阳郁遏不宣,因而出现“胸满”,用桂枝汤,去苦寒有碍温通阳气的芍药,余桂枝、生姜、大枣、甘草四药,均为温性,除温补阳气外,桂枝与生姜,味辛升散,温中有通,对胸阳郁遏者尤为适宜。

《伤寒论》22条:“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表邪不解,胸阳被遏,阳气不足,治以辛甘通阳,温经复阳,加附子主要意在温经复阳。附子,以补为通,如增水后开闸,泥沙难挡,河道复畅。

胸痹心痛之病系由上焦阳虚,下部阴邪内盛,乘袭阳位,痹塞胸阳而致。方以瓜蒌薤白桂枝汤为代表。胸痹之病,本为上焦阳气虚衰,但仲景不急为温阳,而主以辛温通阳,盖因阴邪痹阻,胸阳失展,虽有阳虚,但以标实为主,阳气得通,则阴霾自散,而阳气自易恢复。名医刘渡舟曾经感慨,近世医者只知“心主血”、“诸脉系于心”,一见心脏病每以大剂活血,欲通心血管瘀塞,不知心为阳中之太阳,其生理特点是以阳气为先,而并非以血脉为先。刘老认为,多种心脏病均由阳气虚损,水气上冲所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宜通阳兼以它法。虚证因气血阴阳亏虚,不论虚证、实证或虚实夹杂,补虚泻实,终使心之阳气通达,血脉流通为目标。因此,很多方药中用葱白、桂枝、细辛、薤白等通阳药以辛通、温通。若实在不宜应用,就治法的辨证思维而言,扶正达邪、祛邪安正,寒凝、水湿、痰饮、热结、瘀血之荡涤,便是心胸阳气畅达之时,其治疗目标还是通阳。

2 疏通肝阳而散肝着

着者,留滞之义。脏中阳虚,阴寒之气不能舒畅,且肝络从少阳之胁而上贯于胸,故其黏滞之气,留着于胸而形成肝着。《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七条:“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治以行气活血,通阳散结;针对病机采用了多种方法,发病时通过按摩捶打使气机暂为通畅,病情较轻时饮热而疏通阳气,“热乃阳类,胸将着而求救于外火也。”(《高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治第十一》)终以旋复花汤旋转上焦清阳,疏利膈间痰气。葱乃辛温之品,有温通阳气、开痞散结之功,再合旋覆花理气舒郁、宽胸开结,新绛活血化瘀,则肝着可愈。

3 导引阳气而和血痹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一条:“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膏粱之体,本虚标实,疲劳汗出则阳气受伤,腠理不固,风邪入血,痹阻脉络,以致血行滞涩。血中之邪,始以阳气伤而得入,终必得阳气通而后出,故用针刺以导引阳气,阳气行则邪气去,邪去则脉和而不紧。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第六》二条:“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卫气不固,风寒外袭,邪中血脉,血滞阳阻,终成血痹之病。证见肌肤麻木,甚则酸痛,脉微涩兼紧。血滞而阳止于中,阳气通则邪自去,血行自畅。仲景以畅达阳气为法,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阳,和营行痹。此方以桂枝汤加重生姜,佐桂枝领黄芪行阳通痹,既以祛风,且以固表,使血中之风出,而血中之阳气不与之俱去。不用甘草者,欲诸药周卫于身,不欲留顿于中故也。

“通阳”二字最早见于《中藏经》:“炙则起阴通阳”。汉代张仲景治疗胸痹诸方用薤白、白酒“通阳宣痹”;至金元时代,单味药物的通阳作用(如葱白、桂枝等)才被认定;时至清代,通阳法则才真正成熟起来。叶天士谓:“阴凝痰浊阻塞于中,致上下气机不相维续,症势险笃,舍通阳一法,无方可拟”。同时认为:“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阅医药或消或补,总不见效者,未知通阳之奥耳”。痹者,蔽,阻塞之义。胸痹在上,宜宣宜畅;肝着入络,条达阳气则肝着可愈,犹木得春则枝木繁荣;风邪入血,得阳气通而后出。阳气阻塞部位不同则通阳宣痹的方法不同,通阳之奥,理深也。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证治通阳
湿温病“通阳”治法探究
基于“取类比象”法探讨通阳与肿瘤防治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