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类

  • 《诉讼笔录》的后现代叙事策略分析
    说中拼贴、戏仿、文类混用等叙事策略,以展示勒克莱齐奥对法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挖掘蕴含的后现代创作态度。一、拼贴立体派画家所使用的拼贴画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家和作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在1960年代,拼贴作为一种写作策略在后现代小说中流行。小说中的拼贴是指将图画、歌词、报纸版面、文章节选、他人语录等“现成物”材料插入到小说中。除此之外,有学者认为“由文字构成的独立叙述单位”即有符号隔开的、没有时序及因果关系的段落也可以被看作一种拼贴。《诉讼笔录》中的拼贴广泛且丰

    河北画报 2023年10期2023-10-05

  • 论“杂史”“传记”掺杂之“小说” ——以《四库全书总目》为例
    其寄身其中的原有文类体系,对“小说”与“杂史”“传记”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论述较少,更是缺乏对未纳入“小说”范围的比较纯粹的“杂史”“传记”作品中的“小说”成分的关注。二、“杂史”“传记”掺杂“小说”之存在形态“杂史”“传记”“小说”虽然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文类规定性,但也具有鲜明的同源共生、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关系,三者都属野史之流,多由记载见闻、传闻或钞撮众书而成,率尔而作、内容驳杂,不少内容真虚莫测。除了因内容性质相近而被历代官私书目混杂著录于“杂史”“

    长江学术 2023年3期2023-07-12

  • “保障能力”的体制保障
    《主体间性与传统文类史观的修正》站在文学史的高度,借鉴西方的文学理念,关注文类的两大主体:作为创作和接受主体的“人”与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文类主体“文”,通过对“人”与“人”、“人”与“文”、“文”与“文”之间的对话研究,形成对“文类代嬗观”和“文类等级观”这两种传统的文类史观的修正与补充,在科学的文类史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文学史观,科学把握整个文学史。解读相关文件精神,笔者认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最为关键的是,遵循经济是基础、财政是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

    财政监督 2023年3期2023-03-23

  • 文类生产 ——探析文类与社会的互动
    723000)文类意识出现较早。在中国,先秦时期的文类意识还不强烈,大抵是与“尚用”交织在一起。汉魏六朝时期,文学自觉使得文类独立发展,与日常实用分离开来。隋唐宋元时期,诗、文、词等不同文类相继繁盛,文学评论家们对不同的文章类型进行系统地整理,对不同文类的性质做了进一步探讨。明清之后,更注重文类本体论的研究,表现为不同文类的选本出现,探讨文类的文学理论涌现。在西方,柏拉图在《理想国》《斐德若篇》《法律篇》等篇就提出了文类的基本问题,如西方文类三分法、文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1

  • 成长小说的跨界之魅
    桌》 成长小说 文类 飞散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 )出生于英国前殖民地锡兰(今斯里兰卡),曾在伦敦生活,是加拿大现当代诗人、小说家、编剧。因位置迁移造就的混杂身份是贯穿翁达杰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挑战传统文类的边界是其一以贯之的创作特色。翁达杰2011 年出版的小说《猫桌》以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的移民浪潮为背景,具有鲜明的自传色彩,讲述11 岁的男孩迈克尔独自乘坐轮船,离开家乡斯里兰卡,漂洋过海远赴伦敦投奔母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6期2022-06-15

  • 在全新轨道上疾驶
    可以成功消除多种文类间的界限,创建出超越类型边界和超越读者年龄范畴的新型读物。这一尝试无疑为当代文学开辟了新的赛道。关键词:《中国轨道号》;科幻文学;儿童文学;文类;创新认识吴岩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而且我们一直关系挺好。只知道他因为创作科幻小说而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学校教书,主攻管理心理学,也知道他在教学和科研空隙继续创作,写了不少科幻文学作品,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得了诸多相关的奖项。我写的是历史小说,写的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也被评论界称之为战争儿

    网络文学评论 2022年1期2022-03-14

  • 《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创作与译作的互文性研究》项目简介
    说家创作与译作的文类互文。梳理报人小说家的影戏、偕译等多文类译介实践,剖析报人小说家的影戏译作与短篇小说创作的文类互文,分析文类互文的运行机制,文类越界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分析,总结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生产机制,重估文学转型期的报人知识分子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

    高校社科动态 2022年4期2022-03-13

  • 散文的边界:从文体、文类到文学
    的焦虑。散文中的文类“跨界”现象,引发众多批评家关注,既开启文体研究的新路,也隐含对散文文类的贬抑。对研究者而言,在“文学”概念扩大化的背景下,应有重新思考散文的边界与文体、散文与文学的关系、散文与中国杂文学的关系等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关键词:散文;文体;文类;文学一、由文体边界引发的问题人们常说,想给散文下定义,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世间讨论太多,散文文体边界到底在哪,还是没有能够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远的估且不说。2014年3月17日《光明日报》发表古耜文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 2021年5期2021-11-18

  • 文类对话与现代散文理论的 “个性”话语
    格意义的“散文”文类概念,而西方理论界又多奉行抒情类、叙事类、戏剧类的“三分法”,也没有与中国“散文”相对应的文类概念。因此,现代散文虽然跻身于四大文类,但由于其概念的生成缺乏理论资源的支撑,在20世纪上半叶,理论界关于其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一直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在无法依据文类自身完成散文概念及其范畴体系建设的情况下,理论界就常常以文类的互为建构思维,通过散文与诗歌、小说、戏剧的文类对话,寻绎散文本体的独特性。“个性”作为现代散文最为核心的审美范畴,也成为

    东吴学术 2021年3期2021-04-14

  • 西方思辨小说发展历程
    战传统文学范式的文类。 研究界认为, 当代文学意义上的“思辨小说” 一词得以流行归功于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 Robert A. Heinlein), 他在1947 年的一篇文章中使用该词并将其等同于科幻小说(science fiction)。 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虽然科幻小说经历了黄金发展时期, 涌现出不少经典作品, 但一直得不到主流文学和评论界的认同, 使得科幻小说创作的变革变得迫在眉睫, 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家和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12-19

  • 论阎连科小说的文类叠加及其意蕴生成 ——以《炸裂志》为中心*
    030051)跨文类写作是文学形式变革与创新的一种路径, 纵观中国文学发展史, 文类融合一直存在, 特别是诗歌向小说、 散文和戏剧的渗透融合特别显著。 20世纪90年代文类融合在创作实践中兴盛起来, 新世纪以来不少作家在跨文类写作方面仍然有着骄人的成绩, 如莫言的《生死疲劳》《檀香刑》《蛙》、 贾平凹的《秦腔》、 阎连科的《风雅颂》《炸裂志》、 史铁生的《我的丁一之旅》、 孙惠芬的《上塘书》、 林那北的《浦之上》、 林白的《妇女闲聊录》等, 都具有显明的文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09

  • 中国古代“八景”中生物类景观的成景规律
    象类/气象类/水文类/地文类/建筑类/时间类/季节类等景观组合成景规律,以期对现代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新方向.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本文共收集到19 478条(视一景为一条)“八景”景观资源(图1),其来源主要有《数字合称辞海》[10]、《山西古代州县八景》[11]、期刊论文[12]、网络等.统计得知,在现有的“八景”景观资料中,生物类景观资源共计2 022条,其中与植物关联的景观有1 672条,与动物关联的景观有350条,植物类景观数量约是动物类景观数量的5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6-17

  • “本简语文”文本解读技术及其理路
    )。三、辨识篇章文类揭示课文表达秘妙最为快捷的技术手段,莫过于首先基于篇章辨识它所属的文类。之所以课文A、课文B、课文C……聚合而成散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一定是它们遵从了某些共通的审美规范。否则,这些课文就不会被归为同一类。我们怎样才能从课文中发现文类共通的审美规范,也就是它的表达秘妙呢?最便捷的方法,是大量阅读文类相关的理论。文类理论,虽然不能帮助我们解读出某一具体文本在表达上具有的唯一性的秘妙,但它可能帮助我们发现某一文类共通的表达秘妙。因为,文类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5期2020-05-27

  • 莫莱蒂远距离阅读下的文学史的建构
    说的分析主要史以文类为中心的,莫莱蒂认为通过时间结构我们可以对文类做出更为恰切的界定。因为文类作为一种形态上的组合,其形成的首要条件就是在时间中持续存在。但是对于文类来说,这个时间是限定的,越接近现代,文类的更替速度越快,只有有一些文类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痕迹。在长时段的时间框架之下研究文类的演变和规律,进而把握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莫莱蒂的目标。莫莱蒂在1760至1850这90年的长时段区间之内,对英国但是的几种文类进行了分析比较,即书信体小说、哥特小

    长安学刊 2020年1期2020-02-28

  • 论非虚构写作的文体与文类归属
    其究竟是文体还是文类依然存在争议。随着非虚构写作在国内的发展,其大有向外转的趋势。因此,理清非虚构写作的归属既有利于厘清非虚构写作的概念和边界,也为非虚构写作在国内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一、文类与文体的区分非虚构写作的文体与文类的归属问题难以理清与文体和文类概念的模糊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文体和文类被人们混用,仅被当作文学体裁。实际上,文类和文体是一对十分复杂的概念,是不同层次的术语,既相互关联,又相互交叉。文类,即文学类型。“文类”在英语中对应“genr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1-16

  • 中国现代“杂文学”的在场与缺席
    分杂文学,且造成文类划分的混乱、尴尬状态。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启用纯、杂对举的文学划分策略,用纯文学包含小说、诗歌、戏剧、美文(艺术性散文)等文体,用杂文学去指称纯文学与非文学(应用文、学术论文等)之间的所有带有文学性的文类。这样,我们会发现,视野杂、笔法杂、文类杂、作品杂的杂文学其实是一种在存量上不亚于纯文学的庞大的文学实存。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其实就是文学进入一个纯、杂分立的时代。此后,纯文学被重点关注,而数量庞大的杂文学却长期被遮蔽,往往被视为文献史料

    文艺研究 2019年4期2019-12-21

  • 口头文类研究中引入互文性视角的两个维度
    于作家文学或书面文类的研究,其在口头文类研究中的运用率不高,相关成功案例也不多见,亦鲜有深入的理论思考。在本文中,对口头文类研究当中能否引入互文性视角的可行性问题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研究维度等方面做了一些学理性思考,以求方家斧正。一、概念的界定在进入正题之前,须对本文中使用的口头文类、口头文学、口头传统、互文性等几个重要的学术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和界定。近年来,在口头传统研究论著中经常出现“口头文类”这一概念。它的源头其实是书面文学的

    民间文化论坛 2019年5期2019-12-15

  • 网络与新文类
    提交一篇题为《新文类探析》的博士学位论文,顺利通过答辩,随后获得文学博士学位。那个时候研究网络文学的人还不多且大多研究集中在讨论网络文学的一般问题,即新兴的网络文学与传统的纸媒文学有什么区别,网络文学有着怎样的性质,网络文学以什么样的方式运行……很少有人关心网络写作(网络叙事文学)本身,个案研究不多见,文类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作为通讯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主席,就从选题新颖、研究具有开拓性的角度给了这篇论文较高的评价。《网络写作新文类研究

    长江文艺评论 2019年2期2019-11-12

  • 文类焦虑、文本策略和理论野心
    作为建立一个全新文类体系的两大指标,其中宣称:“‘在场就是去蔽,就是敞亮,就是本真;在场主义散文就是无遮蔽的散文,就是敞亮的散文,就是本真的散文。”①值得注意的是,该宣言的最后还颇具仪式感地署上了全体共18位“在场主义同仁”的姓名,分别为:周闻道、马叙、风吹阑叶、朴素、李云、米奇诺娃、杨沐、宋奔、张生全、张利文、沈荣均、周强、郑小琼、赵瑜、唐朝晖、黄海、傅菲、周伦佑。这些同仁中,有知名作家,更多的是不知名的作者,是共同的创作理念让他们走到一起,构成某种话语

    广州文艺 2019年4期2019-05-05

  • 日藏元泰定重刊本《新编事文类要启劄青钱》探微*
    、元刊本《新编事文类聚启劄云锦》、元明刊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元刊本《新编事文类要启劄青钱》四种。四者之中,《新编事文类要启劄青钱》部头最小、最为简要、最便于直接套用。对于《新编事文类要启劄青钱》,目前尚无专门研究文章。笔者在研究宋元民间日用类书过程中对该书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认识,希望对利用该书有所助益。1 元泰定甲子日新堂重刊本《新编事文类要启劄青钱》版本概述《新编事文类要启劄青钱》存世版本甚少。现在完整传世的仅有元泰定元年(1324年)建安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8年12期2018-12-14

  • “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
    叙事作品已经成为文类规约,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反常规元素,所以大多数学者忽视了此类已经“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可以说“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是推动叙事学和文学史发展的一股被忽略的力量,理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本文的研究焦点是“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那么什么是“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什么是“未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如何解读反常规叙事使之常规化?“常规化”的解读对文类发展有何意义?本文将一一探讨这些问题。2.反常规叙事的定义首先,到目前为止关于“叙事”

    英语知识 2018年4期2018-11-28

  • 散文文类的理论审视与教学应对
    鹏 汲安庆对散文文类理论,学人的指摘颇多。有的认为“类”太空泛,“一直未能弃‘类成‘体(独立文体)”是“散文发展迟缓的症结”,是“散文的大不幸”;有的认为理论太贫瘠,不过是些“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说法罢了,而且这些是否属于散文的核心类性也值得商榷;有的直接断言“散文含有反文类倾向”,其“个体特征晋升至第一位,文类的权威衰落了”;有的甚至将散文比作“破罐”——可以容纳乱七八糟的东西,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既

    语文建设·上 2018年6期2018-05-30

  • 论网络文学的两副面孔及内在会通
    ”,后者则为“新文类”。无可置疑,网络原创文学在当下中国是网络文学中的主流,其创作的速度和数量都异常惊人,作品的商业化转换也相当火爆,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因此,网络原创文学本身便携带了商业色彩,具备文学性和商业性的双重属性。从商业性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其生产机制正是类型化的,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那种“似曾相识”却又能不断挑起我们某种求知欲的新鲜感,恰好切合了大众的观感和需要,虽充斥着近似的“机械复制”,却又能让人乐此不疲。考察网络原创文学的创作实际

    扬子江评论 2018年2期2018-04-20

  • 在神话原型的穹顶之下 ——原型批评文类思想研究
    陈 军现代文类理论发展,俄国形式主义启其端绪,而继起者,恐非原型批评一派莫属。众所周知,在西方文论发展史上,原型批评一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呈三足鼎立之势,是享有世界性影响力的重要理论派别。原型批评为何像俄国形式主义者一样要重视文类文类在原型批评中占据何种角色?文类与原型批评之间何以建立起关联?诸如此类问题,本文拟以原型批评的权威代表——加拿大文学批评家诺斯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所著堪称原型批评“圣经”(Douglas Bush

    江苏社会科学 2018年3期2018-04-15

  • 浅谈政文类新闻如何在青年人中有效传播
    在校学生对很多政文类新闻缺乏兴趣,不能合理有效地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政治问题,甚至受一些不良思潮影响,形成不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如何让我们主流的政文类新闻更好地在青年中传播,进而影响塑造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本文尝试探讨的问题。【关键词】青少年   参与度   政治认知   政治情感   呈现形式,力求多样   语言风格,与时俱进   新闻篇幅,精干凝练   新闻内容,贴近受众当下,在年轻人群体中存在娱乐新闻占主导、政文类新闻日趋边缘化的现象。很多

    记者摇篮 2018年12期2018-02-27

  • 自然准则:狄德罗与文类理论传统的重建
    ,动摇了古典主义文类理论永恒权威的基石。古典主义文类理论被推到历史的分水岭上:古典主义文类理论是否毫无价值?解构之后真正的建构始于何处?所有这些问题历史性地递交到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倡导者的手中。法国著名学者罗杰·法约尔在论说18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史时,曾经指出:“在文学观念的改革当中,狄德罗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占据特殊的地位。”[1](P115)作为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旗手和主将,狄德罗审时度势,高屋建瓴,标举自然是真善美的共同源泉,崇奉自然为文学之根本基础,

    江西社会科学 2018年7期2018-02-11

  • 从“交往理性”看散文诗跨文类写作的先锋性
    在这里。”[2]文类概念是理论对写作后发的概括和描述,因此只能从后设的视域去寻找并归纳散文诗独有的文类特性,在审视其文类个性逐步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建构并确立其文体的独特性与独立性。什么特质要素是散文诗所“独有”?这是笔者最为关注也最想回答的问题。由此进一步追问:散文诗如何去表达分行诗、抒情散文等已有文体所无法传达的人生经验,或是用一种更新颖、更适宜的艺术方式来摹写人们已熟知的经验而赋予其新鲜的感受,亦或是传达现代生活中暧昧未知的经验,提供读者进一步体味与想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8年1期2018-02-10

  • 散文文类的理论审视与教学应对
    鹏 汲安庆对散文文类理论,学人的指摘颇多。有的认为“类”太空泛,“一直未能弃‘类成‘体(独立文体)”是“散文发展迟缓的症结”,是“散文的大不幸”;有的认为理论太贫瘠,不过是些“形散神不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等“似知识又似套话”的说法罢了,而且这些是否属于散文的核心类性也值得商榷;有的直接断言“散文含有反文类倾向”,其“个体特征晋升至第一位,文类的权威衰落了”;有的甚至将散文比作“破罐”——可以容纳乱七八糟的东西,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既

    语文建设 2018年6期2018-01-24

  • 文类学生数学教学辅助策略探索
    级中学 王登平偏文类学生数学教学辅助策略探索☉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 王登平全新的课程改革正在酝酿,新的课程标准已经于2017年初制定完毕,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文理科分科正在这一轮课程改革中逐步取消,有些省份走在课程改革试点前沿(如浙江、上海已经取消文理分科).但对于学生而言,却不会因为文理分科的取消而没有层次差别,有些学生依旧是偏理型的人才,而有些学生则依旧拥有偏文类的特点.如何面对文理分科取消后的数学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将偏文类学生与偏理类学生一起教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23期2018-01-05

  • 作为一种新文类的创伤文学
    赵雪梅摘要: 从文类学的角度对创伤文学进行宏观探讨在文学创伤研究界尚不多见,这是因为,已有的研究大多致力于挖掘文学中的创伤主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创伤文学作为一种文类存在而具有的文学史地位与意义。“创伤的文学”是美国著名创伤文学研究者卡莉·塔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我们从文类学的角度来对创伤文学进行宏观考量提供了重要启发。作为一种特定的文类,“创伤的文学”具有一系列特有的文类规则与标准。其中,幸存者-作者是界定“创伤的文学”的充要条件。从文类来看,“创伤的文

    当代文坛 2018年6期2018-01-04

  • 论白居易叙事诗体现的文体意识
    225002)文类文体的概念是学术界至今难以统一的文论范畴,很多学者已经对这组概念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进行了大量的阐述。比如童庆炳先生在《文体与文体创造》中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体作为系统,可分为体裁、语体、风格三个层次。近年来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文体论的较为突出的有两家,一位是中山大学吴承学先生,他认为“文体”作为核心范畴的部分古代文体论,可转换为以“风格”为核心范畴的古代风格学;二是郭德英先生,他指出文体的基本结构包括体制、语体、体式和体性四个从外至内依次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2017-12-06

  • 美国小学的跨学科写作教学
    题多样,所涵盖的文类范围十分广泛。在美国,跨学科写作已经成为一种辅助学习的方式。根据密歇根州教育局给出的定义,跨学科写作指的是:不同学科的教师使用“通过写作学习”和“通过写作论证知识”来加强学生在各学科中的学习(Teachers across the disciplines use writing-to-learn and writing-to-demonstrate-knowledge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of student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15期2017-08-26

  • 历史文体学视域中散文诗的文类归属与界说
    学视域中散文诗的文类归属与界说张 翼中国现代散文诗是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影响而在新文学土壤里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新生文体,但它在百年发展进程中始终摆脱不了面孔“模糊”的命运。散文诗何所属、何所为,文体特质又为何,这些疑问引发了对散文诗文体定义的追问与文类归属的焦虑,不断给创作和评论带来困扰。面对这些难题,理论界和创作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除了把散文诗或归入诗歌或归为散文或视为独立文体这三种常规看法外,有些研究者表达了以下几种不同意见:诗人曾凡华反对纠缠于文体分类的

    当代作家评论 2017年1期2017-05-15

  • 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2016
    校包含18项,大文类直属高校包含13项。运用修正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高校投入和产出的多指标维度,采用“位差法”和超效率DEA衡量直属高校2006—2015年的绩效状况,并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对绩效结果进行解释。二、绩效评价结果(一)直属高校整体绩效状况相对稳定,近一半高校绩效偏高,大文类高校中绩效偏高的比例略高72所直属高校中,“绩效偏高”类别的高校共有32所,占总数的44%,这些高校的投入获得了更多的产出,相对效率较好。“绩效相当”类别的高

    大学 2017年4期2017-03-20

  • “分析性文类”与“本土文类” ——基于蒲溪羌族口头民俗的田野研究
    文学研究“分析性文类”与“本土文类” ——基于蒲溪羌族口头民俗的田野研究范 雯民俗学的分析性文类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而在实际的民俗生活中,民众有关于其口头民俗的本土文类概念。文章讨论蒲溪羌族口头民俗文类。首先,民众的文类意识并不一定建立在形式性标准上,而更多是建立在该文类被使用的典型场景上。第二,本土文类的辨识标准往往是主位的,例如蒲溪人根据一则叙事的亲历感,来区分taɕpi和lumetʂi两个文类。第三,文类是具有权威等级的,只有特定身份的人群才能

    民间文化论坛 2017年2期2017-01-28

  • 文本书写与行动策略——以贵州苗人土司家谱《龙氏迪光录》为中心的探讨
    述和制式,以族谱文类的书写作为发声工具和行动策略,巧妙地实现了“苗”“汉”身份的弹性转变,创造出彰显主体性的历史文化和族群身份,以此因应本族群体的政治文化诉求。关键词:《龙氏迪光录》;家谱;文类;贵州;苗族作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锦屏文书”组成部分的《龙氏迪光录》,乃清代贵州东部亮寨龙氏土司之家谱,成书于同治三年(1864年),由龙绍讷“阅数十寒暑”修撰而成。此家乘卷帙浩繁,八卷本近30万字,仅序言就多达22篇。有别于常见的家谱文类,其采用“家谱、地方史志、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12-16

  • 文类到文体:中国小说文体身份与地位的确立
    10036)从文类到文体:中国小说文体身份与地位的确立熊明(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中,是与“大达”相对的小道,班固《汉书·艺文志》在诸子略中立小说家一类,使小说具有了文类称谓的含义。表明“小说”在指言论、思想的含义外,又有了指称表述或承载这一类言论或思想的文章的总称的含义。作为文类的“小说”,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四个关键节点,但其在文类意义下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书写体制,直至梁启超发起的“小说界革命”,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1期2016-03-16

  • 中国古代文章分类依据辨析
    穷尽性。中国古代文类不以文体为唯一的区别标志,文类和文体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文章;分类;文类;文体一、古代文章分类的目的和特点中国古代的文章分类意识,萌芽于先秦时期,如《尚书》篇名有典、谟、训、诰、誓、命之分,《周礼·春官·大祝》有祠、命、诰、会、祷、诔“六辞”之说。但真正对文章进行分类著录,始自汉代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章学诚《校雠通义》指出,自有文字和书契之后至战国以前,是学术在官、官师合一、无私人著述的时期,“私门无著述文字,则官守之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3-14

  • 1990 年代马华新生代散文的“越界”考察
    度展开:一为“跨文类”,即散文“向诗、小说,乃至戏剧的领域入侵,以诗、小说、戏剧的表现方式创作散文,使散文成为如诗、或如小说、或如戏剧的样貌”一为“次文类”,散文与其他诸领域结合,形成诸如原乡、原住民、城市、女性主义等多元书写主题。台湾散文的“跨文类”与“次文类”书写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旅台新生代的散文创作。一、“越区行猎”:台湾散文的“越界”探索与实践60 年代余光中立足语言以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技巧——严格地说是受英美新批评理论的影响——来倡导散文变革,提倡讲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11-14

  • 袁说友《成都文类》研究综述
     钰袁说友《成都文类》研究综述○胡钰《成都文类》是南宋袁说友任四川安抚制度使时组织编辑的一部有关成都地区诗文分类的总集。因版本流传中的散佚,该书呈现出丰富的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历来备受关注。本文梳理了各种相关研究资料,试图对《成都文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在总结中理清脉络,进而寻求新的学术研究空间。袁说友 《成都文类》 诗文 综述《成都文类》所录诗文对汉至南宋淳熙间成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作了较为完整的记载,历来备受关注。但因版本流传散

    现代语文 2015年25期2015-08-15

  • 中西现代文类理论中的“散文”界说
    007)中西现代文类理论中的“散文”界说吕若涵(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回顾梳理西方现代散文文类的理论流变、中国现代作家学者对散文文类所进行的古今融合、当代学界对散文文类的理论自觉与探索等,可以发现散文文类的发生与发展,由于文学传统不同,中西方有相近也有相异之处。因此在讨论究竟什么是“散文文类”时,既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文类概念,也不可能全盘复归中国“文章学”体系。散文;文类;界说一中西方在讨论文学与散文时,都不得不面对“文学的本质”与“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4-16

  • 比较文学“缺类研究”的问题与困境
    200234)文类研究是中西方文学研究的传统。在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开始,在经历古典主义对文类的固定化、浪漫主义对文类的颠覆,以及20世纪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原型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等理论对文类问题的关注之后,形成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类型及其理论。在中国,文类/文体①也无比繁复,风、雅、颂、骚、赋、诗词、传奇、话本、杂剧等,不一而足。当比较文学进入文类研究时,在理论上显示了其广阔的研究空间。在比较视野中,可以对不同文化语境中文学类型的内部发

    江西社会科学 2015年3期2015-04-14

  •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体裁与文类问题
    有关文体、体裁、文类意向的辨析,一直存在着分歧和争议。陈平原在《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鲁迅的述学文体及其接受》一文中指出:最早将鲁迅作为文体家(Stylist)来表彰的,当属黎锦明的《论体裁描写与中国新文艺》。可黎氏此文将Stylist 译为体裁家,将“体裁的修养”与“描写的能力”分开论述,强调好的体裁必须配合好的描写,并进而从描写的角度批评伤感与溢恶,夸张与变形。后者所涉及的,本是文体学所要解决的难题,如今都划归了“描写”,那么,所谓的“体裁”,已经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2015-04-11

  • 《成都文类》整理本刍议
    0066)《成都文类》整理本刍议佟 博(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成都610066)《成都文类》是南宋袁说友任四川安抚制置使时组织编辑的一部有关成都地区诗文分类的总集,所收作品上起西汉下至宋孝宗淳熙年间,共五十卷,一千余篇。该书搜采广泛,遍及全蜀,有历代文人对蜀中尤其是成都山水名胜、风土民俗的咏赞,也有记录古代成都建置生产的历史文献,保存了大量当时所能见到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赵晓兰教授的《成都文类》整理本2011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作为成书8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4-11

  • 诗歌叙事学:跨文类研究
    强诗歌叙事学:跨文类研究谭君强①文学作品通常区分为不同的文类,各种文学艺术研究通常有其特定的对象,包括针对不同的文类在内。在当代叙事学研究中,旨在打破这种状况的跨文类研究已经出现,以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的叙事学理论进入到过去未曾进入的领域,以之对抒情类作品进行研究的诗歌叙事学便是其重要表现。交流是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在作者透过作品与读者的交流中,已经暗含着文类的设定。无论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都表现出对文类、文体的关注,并从不同的标准对此进行区分。从对文类

    思想战线 2015年5期2015-04-09

  • 走出史诗奇幻的桎梏——为《权力的游戏》文类一辩
    为《权力的游戏》文类一辩郑锦菁(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权力的游戏》是乔治·R.R.马丁的扛鼎之作,通常被贴上“史诗奇幻”的标签。本文认为,作者乔治·马丁虽然深受奇幻大师托尔金的影响,但他已经超越其影响的焦虑,在形似史诗奇幻的世界里探讨了严肃的现实主义境遇与抉择。关键词:乔治·R.R.马丁;权力的游戏;文类;史诗奇幻出版于1996年的《权力的游戏》是美国小说家乔治·马丁(1948-)所创作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的第一卷,20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年1期2015-03-27

  • “体裁”:从生命整体到制度法式
    (“体制”)释为文类的语言形式,这一理解不唯与文章写作实际不符,也与中国古代体裁观不合。根据成熟期的六朝文体论,体裁和体制皆由表示“文章自身整体存在”的文体概念衍生而来,是文体概念内涵的展开,其基本含义指“文章的整体构成”(据《文心雕龙·附会篇》和《颜氏家训·文章篇》的“生命之喻”),这既是体裁的内在本体,也是文章写作的基本规范。在具体使用中,体裁一方面在不同时期都可用来描述不同单篇、作者、时代、流派的文章,从而获得更具体的规定性,具体化为“有不同特征的文

    华中学术 2015年1期2015-03-26

  • 叙事文类历史分析的洞见与问题——詹姆逊叙事政治学主符码研究之二
    而选择他关于叙事文类政治分析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评析。从已有成果看,迄今为止,研究者对詹姆逊关于叙事文类(Narrative genre)与政治无意识关系的成果基本没有专题研究,而这恰恰是詹姆逊叙事形式政治分析构成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最突出地标示出詹姆逊式马克思主义叙事政治阐释的效度及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专题性清理和讨论。众所周知,西方学术界对于文学文类的研究成果众多。詹姆逊认为,在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类理论是原型理论和从形式主义到结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3-20

  • 契接古今中外的理论辨析
    441053。“文类”是文学理论最古老的范畴之一,同时也是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之一。陈军《文类基本问题研究》由表及里地深入剖析各种文类现象,将基础性研究与前沿性探讨并重,将文类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是一部契接古今中外理论辨析的优秀学术著作。一、于宏阔的古今中外文献引论中立论充分利用文献是古代文学研究学者和古代文献学研究者惯用的方法,唯有如此方能对一些问题作出比较客观的论述。该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于古今中外宏阔的领域广泛引证文献。该著分为引言、文类范畴探析、文类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5期2015-01-22

  •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类混用
    说?它们属于哪一文类?在我们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三位评论家是怎么说的。三年前,迈克尔·辛丁撰文讨论《万有引力之虹》的文类问题,首先提到评论家对此小说的文类有多种说法,而他只“想谈谈《万有引力之虹》的三种有影响的文类划分”,一是布克视它为“小说”,二是门德尔松将它命名为“百科全书式叙事”(encyclopedic narrative),三是卡珀天视它为“梅尼普斯式讽刺”(Menippean satire)①。三者中,“最明显的类别是将它归属于‘

    江西社会科学 2014年10期2014-12-03

  • 当代文学中文类焦虑与纾解研究
    ○伊 云“文类”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学分类系统,二是指系统下的类别。文类的产生是以实用为目的,它的功效就是将文学划分为若干的板块,可以使创作者得以寻阶登门,读者得以按图索骥,研究者得以提纲揭目。据此,可以将文类作为归纳、整理文学作品,而文学的重要性理当是在文类之上。然而诡异的是,在统合了大量优秀作品的特色之后,文类的地位竟然由“工具”突变成“准则”。这种主从关系的易位,堪称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久而久之,文类甚至内化为一种先验真理潜在于文化结构

    文艺评论 2014年3期2014-09-29

  • 界限与纷争: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反思 ——欧洲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期文类理论研究
    与纷争: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反思 ——欧洲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时期文类理论研究陈 军古典与反古典、传统与反传统、固守与革新之类的论争是欧洲文艺复兴与新古典主义时期文类理论的主旋律。文类发展观、界限观以及等级观是彼此具有逻辑相关性的有机统一体,大凡在发展观或界限观问题上的守旧派都是崇尚传统文类的高等级地位,而革新派又多倾向于认可新型文类的高等级地位。悲喜混杂剧、喜剧的存在合法性及其等级因此获得巨大改观。古今论争有助于还原古典主义文类理论的原貌,反思和冲击其权威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2期2014-04-16

  • 论网络武侠小说的文学生态性
    ,一是时间维度上文类自身的沿革,二是空间维度上某一文类与其他文类的共存性关系。对网络武侠小说而言,既存在着传统武侠文类在线性维度上的遗传性,又存在着当代文化语境和网络文化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变异性。这种遗传性、适应性与变异性,使网络武侠小说在当代网络文化环境中得以迅猛发展。一、文类的遗传性:武侠小说叙事的稳态性某一文类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往往具有叙事的稳态性。网络武侠小说亦是如此,形成了文类自身叙事的模式化:血腥的江湖世界和激化的民族矛盾所构成的故事背景;个人间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4-12

  • 《全蜀艺文志》与《成都文类》中的杜诗
    0068。《成都文类》是南宋庆元年间袁说友任四川安抚制度使时组织编纂的一部有关成都诗文的分类纂次的总集,共五十卷,按文体分为十一类,其中诗歌十四卷,共982首。《全蜀艺文志》是明代杨慎编纂的有关四川的诗文等文献的总集,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共六十四卷,其中诗歌二十二卷,存诗1100余首。《全蜀艺文志》的编纂,源于明嘉靖二十年四川巡抚刘大谟组织重修《四川总志》,礼聘其时由滇返蜀的杨慎修《艺文志》。杨慎《序》中称:“先君子在馆阁日,尝取袁说友所著《成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2期2012-07-04

  • 向杂文学传统致敬 ——韩少功《山南水北》文类文体透视
    、‘文体’,既指文类,也指语体、风格等。”⑦“‘文体’,对于治中国古代批评史的学者来说,不唯不陌生,而且十分熟稔,它兼有体裁、体式、风格等多种含义。”⑧陶东风认为:“文体就是文学作品的话语体式,是文本的结构方式。如果说,文本是一种特殊的符号结构,那么,文体就是符号的编码方式。‘体式’一词在此意在突出这种结构和编码方式具有模型、范型的意味。因此,文体是一个揭示作品特征的概念。”⑨吴秉杰的观点与之类似。⑩张毅、杨星映都认为除此之外还包括“文化存在方式”。⑪由以

    文艺评论 2011年11期2011-08-15

  • 诗化叙事:《路得记》的文类批评
    事:《路得记》的文类批评雷阿勇(闽江学院 外语系,福建 福州 350108)《路得记》是一篇抒情韵致的文学典范。其文本内在的张力、各种叙事技巧的完美结合,以及令人陶醉的田园气息,无不彰显文类阐释的多种可能。《路得记》“文学性”的确立,正是在于作者本着鲜明的文本自觉,在叙事层面寄寓着审美化的冲动,巧妙利用故事结构的内在张力,充分发挥驾驭叙事的精湛技巧。《路得记》犹如一曲悠长的牧歌,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唤起了读者对遥远年代宁静质朴的田园风光的追想。而这种散发于通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04-07

  • 文类渗融和越界谈新诗的散文化
    谢东升从文类渗融和越界谈新诗的散文化谢东升诗歌的散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经验事实。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这一现象肇始于唐代韩愈“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它催动了宋诗整体风格的转换,对古典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脉流的孑遗——延续到晚清诗坛的同光体 (即宋诗派)诗潮,更是催生胡适文学主张的不可忽略的背景。但总体而言,古典诗歌的散文化是旧文学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它并未达到新诗的散文化这一根本性变革的高度,两者是不可等量齐观的。[1]从更宽泛的视野来看,无论是古典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5期2010-04-13

  • 侦探小说研究与文化现代性
    者消遣的侦探小说文类进入了经典阅读与文化阐释的层面。一、知识考古学视野中的侦探小说近年来欧美一些学者将侦探小说纳入知识考古学视野进行探索,这种探索主要来自于对正统形式主义和简单历史主义的不满。[1](P3)正统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总是倾向于把侦探小说理解为一种有欠缺的文类。一些理论家认为,侦探小说作家所玩的游戏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其工作方式似乎是由解决方案回溯到问题的提出,由结果推论原因,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目的论的迷误”之中。另一方面,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往往习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年4期201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