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持续开展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研究,本次评价数据截至2015年。
本次继续沿用以往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做适当的调整。高校的投入指标包括人力投入、物力投入和经费投入,涉及专任教师数、行政人员数、图书馆面积、教室面积、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收入等;产出指标衡量高校的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产出和社会服务产出。其中,投入指标包含14项,产出指标依据不同高校特点略有不同,综合类高校包含20项,大理类高校包含18项,大文类直属高校包含13项。
运用修正主成分分析法,测算高校投入和产出的多指标维度,采用“位差法”和超效率DEA衡量直属高校2006—2015年的绩效状况,并通过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对绩效结果进行解释。
72所直属高校中,“绩效偏高”类别的高校共有32所,占总数的44%,这些高校的投入获得了更多的产出,相对效率较好。“绩效相当”类别的高校共有12所,占总数的17%,这些高校的投入获得了相应的产出,相对效率平稳;“绩效偏低”类别的高校共有28所,占总数的39%,这些高校的投入未能获得相应的产出,相对效率较弱。具体见表2-1。
表2-1 2006—2015年72所直属高校的绩效归类情况
1.大理类高校在2006—2015年间的麦氏平均指数为0.997,且在不同年份较上年度有所下降,大理类的资源配置效率趋于下降。纯技术效率变化小于1,说明配置效率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下降。从要素分解来看,大理类直属高校的管理技术和制度创新水平还不高,内部的管理能力还有待提升。
表2-2 大理类直属高校2006—2015年Malmquist指数
续表
2.综合类直属高校在2006—2015年间的麦氏平均指数为0.992,十年间综合类直属高校资源配置平均效率呈现降低态势。规模效率为0.992,特别是2012年以来呈现递减趋势,说明综合类高校办学规模的边际效益递减。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数为0.997,小于1,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的下降。从要素分解来看,综合类直属高校的全要素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需要合理调整规模,提高规模效率。
表2-3 综合类直属高校2006—2015年Malmquist指数
3.大文类直属高校在2006—2015年间的麦氏平均指数大于1,十年间大文类直属高校的资源配置趋向优化调整。纯技术效率平均值大于1,说明大文类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规模效率平均值为1,表明规模效益稳定,规模收益不变。尽管各别年份技术进步小于1,但整体均值大于1,大文类高校的办学水平比较稳定,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加强。
表2-4 大文类直属高校2006—2015年Malmquist指数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