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洁
“本简语文”对于课文教学内容,主张以揭示其“表达秘妙”为本。但是,作为阅读教学对象的课文,其表达秘妙,教师不一定能做到一望即知。因为,课文文本通常会对表达秘妙形成遮蔽。
依据教学实践中所获的直接经验,“本简语文”认为: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要去除文本形成的遮蔽,把潜藏其中的表达秘妙揭示出来,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实用的技术手段来达到目的。
一、察辨字词质地
字词是组构文章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的质感。好比物件,用泥巴造和用汉白玉造,会不一样。物件给人的观感是由建造它的那种材料决定的。文章就是物件,字词就是材料。我们要弄清楚文章为什么给人这种感觉或者那种感觉,应该考虑察辨字词的质地。字词的质地当中,潜藏着文章的表达秘妙。刘文典先生就说过,《海赋》的最大秘密在于“满篇文章多半都是水字旁的字” ,“光是看到这一片水字旁的字,就足以令人有波涛澎湃、浩瀚无垠的感觉了”。
要发现文章的表达秘妙,察辨字词质地的确是可以考虑的技术手段。下面用统编本六年级下册的《北京的春节》部分文字来具体阐释。
例1: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例2: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将例1中的几个“儿”字删掉,语言的京味儿就减损了。将例2中的“高醋”换成“醋”,将“闲在”换成“空闲”,语言的京味儿是不是也会减损?“儿”“高醋”和“闲在”,在原文中是带着京味儿质感的。抓住这一点,再通观全篇,我们就会发现老舍先生京味儿语言的表达秘妙:一是在文中适量嵌入儿化音,二是在文中适量使用北京方言中对事物的称说。据此,我们至少可以启发学生:为让自己文章的语言表现出地方特色,选择具有方言质感的字词,适量用于文中,就是可用的表达秘妙。
上面说的是散文,接下来看诗。我们在一节《望庐山瀑布》的研究课上,聽到一位学生对教师说他读过这首诗之后的感觉:“像个仙境一样。”学生为什么这么说?是不是跟这首诗中字词的质感有关系?香炉、紫烟、飞、银河、九天,跟神仙、仙境关系密切吧!如果依次改成火炉、白烟、奔、江河、昊天,代入原诗读一读,恐怕学生就没仙境这种感觉了,甚至会觉得像打油诗。我们可以用如上方式推至小说、戏剧、实用文来进一步实证——但例子不必再举——从解码字词质感开始,是文学性阅读打开文本的基本范式。
二、重组句段形态
有些表达秘妙,潜藏在文章句段的形态当中。要把它揭示出来,我们应当尝试重组句段形态。文本是线性的。从创作的角度讲,先让读者看什么,后让读者看什么,哪些内容让读者详细地看,哪些内容让读者简略地看……都有不宣之秘。
怎样重组句段形态,才能把文章的表达秘密揭示出来呢?互换形态的两极。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因为,好的文章都潜藏着各种平衡。比如,作者会考虑长句、短句交替着用。如果课文“文质兼美”,我们就可以断言:原文使用长句的地方,它就应该使用长句;原文使用短句的地方,它就应该使用短句。否则,就难说文章达到了教材编者的选文标准。
如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的《威尼斯的小艇》,要求学生体会“威尼斯的动、静之美”。细读文本后,我们可能会感觉到,支撑在“动态美—静态美”这一组平衡之后的语文手段,是长句和短句。我们试试把这一组平衡背后句段形态的两极互换一下:
课文: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改文: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看起来的感觉是又窄又深,有点儿像印第安人使用的那种独木舟。船头和船艄高高地向上翘起来,像黄昏时挂在天边的一弯新月,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是乡下田沟里的那种水蛇。
把原文的短句都加长,对比读一读,什么感觉?改了之后,威尼斯的小艇还像原来那样轻快灵活吗?
课文: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改文:半夜,戏院散场,人群拥出,走上小艇。小艇散开,消失河道,传来笑声和告别。水面沉寂,月影摇晃。建筑耸立河边,桥梁横在水上,船都停在码头。静寂笼罩水城,威尼斯沉沉入睡。
把课文中的长句改写得尽可能短,对比读一读——威尼斯还能沉沉入睡吗?
就这样,只是把这组平衡背后句段形态的两极互换了一下,《威尼斯的小艇》的表达秘妙就显现出来了:为将小艇的动态美表现出来,文段就偏重于使用短句;为将威尼斯在深夜的静态美表现出来,文段就偏重使用长句。原来,句式的长短和文章所要表现的动静是有紧密关联的。
像这样两极互换式地重组句段形态:把详写改为略写,把略写改为详写;把直白改为隐晦,把隐晦改为直白;把华彩改为质朴,把质朴改为华彩……语感,就有可能帮助我们发现文章某方面的表达秘妙。因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当怎样写”(鲁迅语)。
三、辨识篇章文类
揭示课文表达秘妙最为快捷的技术手段,莫过于首先基于篇章辨识它所属的文类。
之所以课文A、课文B、课文C……聚合而成散文、小说、诗歌或者戏剧,一定是它们遵从了某些共通的审美规范。否则,这些课文就不会被归为同一类。
我们怎样才能从课文中发现文类共通的审美规范,也就是它的表达秘妙呢?最便捷的方法,是大量阅读文类相关的理论。文类理论,虽然不能帮助我们解读出某一具体文本在表达上具有的唯一性的秘妙,但它可能帮助我们发现某一文类共通的表达秘妙。因为,文类理论实际上就是从相当数量的具体文本中抽绎出来的、可供普遍适用的一些解释。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也只有我们的知识结构中先储存了某一文类的相关理论,才有可能在具体的课文中轻松地“发现”它的表达秘妙。以散文这种文类为例,只有当我们从散文理论的层面认识到了“意象叠加”是散文常用的表达手法,我们才可能在散文类的课文中发现散文共通的表达秘妙——“意象叠加”。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是逐次叠加熬腊八粥、泡腊八蒜、孩子们买杂拌儿等一系列意象而传达一种美好快乐的感觉;林海音的《窃读记》是逐次叠加放学后窃读、在文化街窃读、在下雨天窃读等意象来传达既快乐又惧怕的心情。没有散文理论层面“意象叠加”的知识,我们就很难发现像《北京的春节》《窃读记》这类散文的表达秘妙。我们借助理论提供的视界发现了散文类课文中的“意象叠加”,使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认识并理解它,也就是让他们掌握了散文——这种成文的言语交际作品向读者说话的表达秘妙,掌握了一项书面语言运用的技术。
有些文类理论是比较成熟的,比如小说。若能熟知,我们从篇章着眼,迅速见出文章表达秘妙是有可能的。成熟的文类理论,提升我们的“眼力”。
察辨字词质地、重组句段形态和辨识篇章文类,作为“本简语文”揭示课文表达秘妙的相关技术,其主要的操作手段是改写。改写后生成的“变形”文本,会成为判定课文文本表达质量的参照。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课文和改文一对比,语感就会觉察出高下。以此为基础,再借助语文专业知识揭示其中的“为什么”,我们是有可能将课文表达秘妙向学生揭示出来的。
理论上,揭示课文表达秘妙的相关技术无法穷尽。“本简语文”教学主张试图通过日常教学中的一堂堂课,逐步推进研究,去扩展这方面的发现。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寮步镇香市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