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
- 手法干预在泌尿外科男性患者术后拔除尿管中的应用研究*
留置导尿是指将导尿管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使尿液经导尿管自膀胱流出,是临床诊疗中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1]。有研究表明,接近2/3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和将近1/5的普通住院患者需留置导尿管,泌尿外科患者留置尿管率更高,达100%[2]。留置导尿患者完成治疗后需拔除导尿管,然而,由于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痛觉、触觉及温度感,对切割疼痛敏感。在拔除尿管时尖锐的皱褶会刺激尿道括约肌收缩及损伤尿道黏膜,在排尿时尿液酸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2期2023-02-13
- 骨科患者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对其排尿功能及舒适度的影响
麻醉后给予留置导尿管,手术后仍需持续留置一段时间。目前,很多文献[1-3]要求拔除尿管时间为术后1~2 d,但早期拔除尿管的原因并没有很好的循证研究支持。护理人员最多考虑的是早期拔出尿管会影响患者的排尿而发生尿潴留。院内感染部门考虑最多的是因留置尿管而导致的院内泌尿系感染,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就越大[4-5]。另外,留置尿管给患者带来的不适也是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患者带管时有不舒适的感觉,尤其是中青年男性反映更加强烈,甚至因不能忍受而自行拔出尿管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14期2021-07-29
- 膀胱充盈度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成功率的影响
10061)留置尿管是剖宫产术中最为常见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手术过程中误伤膀胱,有利于术后恢复[1]。但由于腹部切口明显疼痛,使得留置导尿期间尿管对膀胱与尿道的刺激造成不适,使得尿管拔除后会出现尿潴留[2]。本文研究膀胱充盈度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管成功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产科病区住院并实施行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其中A组(68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65±3
贵州医药 2021年5期2021-06-10
- 对进行尿管外固定的作用、工具、方法、位置及效果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430030)尿管固定法分为尿管内固定法和尿管外固定法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尿管内固定是将尿管插入到患者的膀胱内后,向其尿管前端的气囊内注入充足、无菌的液体(10 ~15ml),以防止其尿管脱出的一种方法[1]。Tiziana Ansell[2]认为,尿管外固定法又叫尿管固定法、采取此方法的目的是防止过度牵拉患者的膀胱颈或其尿管意外拔出。Angela Shum 等[3]认为,尿管外固定法是指使用某种装置将尿管固定在患者的大腿或腹部皮肤上,以防止其尿管或内固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4期2021-03-26
- 新型可监测套囊压硅胶尿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者需要长时间留置尿管来监测每小时的尿量及24小时总量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及液体平衡情况[1][2]。然而,目前使用的留置尿管不管是橡胶导尿管还是普通硅胶尿管,留置尿管固定采用充气或注入生理盐水至套囊内,均无法避免套囊漏气、漏水,非计划拔管等情况[3]。为了避免非计划拔管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及痛苦,同时为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本研究采用重新采用重新设计并成功生产出可监测套囊内的压力的新型硅胶尿管。可监测套囊压[4]新型硅胶尿管可实现套囊压实时监测、可干预,通过定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3期2020-12-25
-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进展
10000)留置尿管是ICU常见操作,一般有普通尿管和抗菌超滑尿管,抗菌超滑尿管较普通尿管留置时间长,较不易发生感染,但价格昂贵。CAUTI是留置尿管患者出现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引发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重要原因,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后,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等症状,还有的患者会出现肾区叩痛、下腹触痛,以及白细胞尿、血尿,甚至发热等症状,由此不仅会影响原发病的治疗,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因此,明确ICU引发CAUTI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2020-12-22
-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复)包括尽早拔除尿管、引流管道。肝切除术后加速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导尿管留置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并影响术后早期活动,建议肝切除术后1~2 d拔除导尿管[1]。目前老年患者肝胆外科肝、胆、胰大手术后大部分停留尿管时间过长,未达到ERAS术后1~2 d拔除尿管的要求。为促进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达到ERAS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的要求,运用PDCA对肝、胆、胰大手术患者停留尿管的患者进行早期拔除尿管指引,有效降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2020-12-09
- 运用PDCA降低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间的效果评价
复)包括尽早拔除尿管、引流管道。肝切除术后加速康复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术后早期拔除导尿管,导尿管留置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并影响术后早期活动,建议肝切除术后1~2 d 拔除导尿管[1]。目前老年患者肝胆外科肝、胆、胰大手术后大部分停留尿管时间过长,未达到ERAS术后 1~2 d拔除尿管的要求。为促进肝、胆、胰大手术后患者达到ERAS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的要求,运用PDCA对肝、胆、胰大手术患者停留尿管的患者进行早期拔除尿管指引,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7期2020-12-08
- 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方式对胸部疾病术后患者首次排尿时间早晚的影响研究
000)由于留置尿管会影响患者的排尿功能,尤其是男性患者,因为男性的尿道比女性的尿道长,男性尿道有三个狭窄分别是尿道内口、尿道外口、和膜部,在拔除尿管后更容易出现排尿困难。临床上部分护士会认为在拔除尿管前先夹闭尿管至有尿意再拔除会帮助患者更容易更快排尿,部分护士则认为不夹闭尿管直接拔除尿管不会影响患者排尿。所以,本文对两种拔除尿管前的做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均为男性患者,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年龄20~70岁,平均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2020-11-17
- 项目管理在缩短骨科住院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应用效果观察
44000)留置尿管的时间直接影响尿管刺激征的发生率、患者舒适度和管道管理的风险,多种原因可导致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延长,需要通过管理手段有效控制术后尿管的留置时间。使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术后患者尿管留置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3月项目管理实施前符合标准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8±18.6)岁。四肢骨折30例,脊柱手术42例。全身麻醉68例,联合麻醉4例。选取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2期2020-11-13
- 尿管腹部外固定法对PVP术后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的影响
为了预防血块堵塞尿管,需留置三腔尿管进行持续膀胱冲洗,保证尿管引流的通畅,尿管的安全性对于患者的康复尤为关键,对此临床常采用尿管外固定法[2]。目前PVC术后时常选取大腿上侧上1/3处进行尿管的外固定,随着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的推进,患者术后回房即开始早期活动,术后活动量明显增加[3],患者床上翻身活动或下床行走时,常会导致尿管受牵拉,产生尿道内移动,增加尿管与尿道壁及膀胱壁的之间机械性刺激,引发患者尿道口摩擦感,疼痛等不适[4]。PVP属于尿道的手术,选择
河北医药 2020年17期2020-09-16
-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长期留置尿管患者护理中对减少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3)0 引言留置尿管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常见,其属于一种护理技术,也是一种入侵性的治疗措施,如果在留置尿管期间护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使其生命质量大大下降[1]。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的有效性,本文对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通过健康教育、一对一指导、电话随访、家庭访问和并发症防治等,旨在降低其在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留置尿管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研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7期2020-06-19
- 无菌贴膜在女性病人留置尿管外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据文献报道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由于疾病治疗的需要,特别对于ICU的重症病人,不可避免地需要留置尿管以监测疾病和尿液的情况,因而如何避免和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医护界面临的重要临床课题[2]。目前临床使用的导尿管大部分是双腔单囊乳胶管或硅胶管,囊内注入少量灭菌注射用水以固定尿管防止外脱出,但防止尿管内滑入完全依靠外固定[3]。然而,目前采用的胶布远端外固定不能完全起到防止尿管
循证护理 2020年3期2020-04-09
- 膀胱功能训练在短期留置尿管患者中的必要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传统的尿管夹闭膀胱功能训练是否能够提高老年髋部骨折短期留置尿管患者的排尿功能。方法:将2015年3月~12月在本科室行短期留置尿管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52例和试验组48例,传统组拔除尿管前夹闭尿管,患者自觉有尿意时开放,试验组持续开放尿管,直至拔管。结果:两组患者拔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及尿路刺激、尿潴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一次排尿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髋部骨折短期留置尿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期2020-02-25
- 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留置尿管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在手术过程中留置尿管可帮助暴露手术视野,避免对膀胱造成意外创伤[2]。但是导尿管作为异物也增加了患者的不适,在导尿及留置导尿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漏尿、血尿、疼痛、引流不畅等不舒适症状[3]。结肠和直肠手术已被证明是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高龄(>65岁)的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显著增高[5]。多达2/3的患者直肠切除术后,排尿功能障碍仍然是一个临床问题[6]。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留置尿管各个阶段的舒适度感受不同,留置尿管的舒适度会影响患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7期2020-01-08
- 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尿管规范化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尿系统感染与留置尿管具有密切的关系,留置时间越长,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就越大。脊柱内固定手术在临床骨科中比较常见,术前予以尿管留置,术后患者需卧床静养,一旦尿路引起感染,就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治疗负担[1]。虽然导尿器具的优化改善、落实无菌操作要求、抗生素应用等措施能够大大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但尿管规范化护理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2]。鉴于此,本文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进行了对照分析,现做如下报道: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脊柱内固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8期2019-07-01
- 两种尿管拔除方法对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留置时长及拔管成功率的影响
卧床期间长期置入尿管[1];而流行病学报道显示[2],世界范围内每年因导尿管留置所致尿路感染患者人数超过200万,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总数的30%~45%;其中尿管留置时间在10 d以上者感染发生率可达95%~100%。早期拔除尿管可在有效促进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同时降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风险[3-4];但目前临床采用常规尿管拔除方法属于经验性尝试,因缺乏明确标准易导致尿潴留发生及复插,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能否根据客观标准确定尿管拔除时机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
健康研究 2019年1期2019-03-15
- 预防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案研究
治的122例留置尿管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两组;对照组(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22~83岁,平均年龄为(54.39±4.59)岁;观察组(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为(54.47±4.67)岁;观察对比两组留置尿管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1.2 方法 对照组具体为:护理人员首先就治疗环境的舒适感以及安静感加以创造,对于温湿度施以密切注意,前者通常控制为24℃,后者控制为50%~6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3期2019-02-11
- 尿管夹闭练习对输尿管弹道碎石术后拔除尿管的影响研究
继续诊疗,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常见的辅助排尿方法,输尿管弹道碎石术后患者输尿管功能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故留置尿管需要一定时间。但留置尿管时期,患者往往会对留置尿管产生依赖性与习惯性,使得患者在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的状况,甚至会无法排尿而重新留置尿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有研究称,尿管夹闭练习有利于患者拔出尿管后的排尿情况[2~3],为进一步尿管夹闭练习对输尿管弹道碎石术后拔除尿管的影响,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输尿管弹道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2019-01-14
- 改良护理干预对内腔镜手术后男性患者拔尿管的应用
患者较长时间留置尿管。倘若男性患者在较长时间内留置尿管,则会增加其出现尿路感染、尿路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使其在拔尿管后容易出现排尿困难等情况。为减轻患者拔出尿管过程中和拔管后的不适症状,我科自2016年12月以来改良了拔除尿管的方法,得到了令人惊喜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泌尿外科2016年12月~2017年7月内腔镜手术的男性留置尿管患者100例,年龄18~89岁,其中前列腺增生症58例,肾、输尿管结石26例,尿道狭窄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2018-05-19
- 子宫脱垂患者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尿管滑脱原因分析
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尿管滑脱,采取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尿管滑脱的原因,以减少管道滑脱的发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例患者,年龄65~76岁,临床表现均为3度子宫脱垂,2例有尿潴留现象,1例外脱子宫表面溃烂,自理能力评分在80~100分,留置尿管均为16Fr双腔导尿管。1.2 护理 术后留置尿管,固定于床旁,床尾悬挂管道防滑脱标识,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禁食水,6小时后自由体位,进流食,每2小时翻身一次。每日2次用2%碘伏擦洗尿道口及会阴部,阴道填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2018-03-23
- 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
800)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吴晓莉(宿迁市钟吾医院骨科,江苏 宿迁 223800)目的 探讨早期拔除尿管在骨科手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科2016年8~12月份骨科手术常规留置尿管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在术后24~48 h拔除尿管,观察组在手术后6~12 h,在膀胱充盈下刺激尿道,拔除尿管,观察2组拔除尿管后患者的排尿情况,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6~12 h拔除尿管,患者排尿通畅,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24期2017-11-16
- 留置尿管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方法
染在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中较为常见[1],尿路感染会导致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发热和血尿[2]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我院将留置尿管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附表 对比两组留置尿管患者的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1 留置尿管患者资料和护理方法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留置尿管患者(属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期2017-11-03
- 小小尿管学问大
婶忙说,你看那个尿管弯曲啦,我急忙撸直尿管,并把尿袋挂在床沿,空的尿袋一下子注满了尿液,在快要到800毫升时,我急忙问婶婶要了根橡皮筋把尿管反折,并告知婶婶:膀胱过度充盈患者,首次放尿量应小于1000毫升,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婶婶听了大半天还是懵的,我无奈一笑,只好用大白话说“叔叔尿胀了很久了,第一次不能把尿放得太多,否则叔叔尿里会有血,甚至会晕倒的……”居家留置尿管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无论是家属还是保姆,首次接触留置尿管患者时都会感到束手無策,有的甚
祝您健康 2017年10期2017-10-12
- 注射器冲洗尿管只进抽吸不出的原因及处理
01)临床上留置尿管,通过观察小便的量、颜色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带来了益处。因其操作轻柔,程序简单,并发症相对少,患者易接受,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广泛应用。但因尿管留置过短,尿管质量、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引起尿管堵塞给临床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困扰。为了探讨降低尿管引流不畅发生几率的有效方法,本文就20例患者发生尿管堵塞,对其尿管冲洗只进抽吸不出的因素和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17年3月~2017年4月我科会诊科室中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3期2017-03-06
- 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方法对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观察
20)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方法对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观察赵于源 申静(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1320)目的 对两种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患者拔管后排尿疼痛及发生尿潴留的情况,为拔除留置尿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11月我科收治的留置尿管的患者2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7例患者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抽尽尿管气囊,嘱患者自行排尿冲出导尿管;对照组108例患者在医嘱停止留置尿管时即抽尽尿管内气囊拔除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4期2017-01-03
- 改良尿管拔除方法对腰硬联合麻术后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影响的研究
许宇静 黄文东尿管的拔除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是在对患者进行尿管拔除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尿道损伤,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量临床资料表示,在对患者进行尿管拔除之后,会有一定的几率出现尿潴留现象[1],因此,寻找如何预防尿潴留的方法是临床上比较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研究中针对300例腰硬联合麻术后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尿管拔除,探究患者自行排尿时间以及尿潴留发生率的差异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 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24期2016-10-18
- 腰椎术后患者尿管的护理体会
0)腰椎术后患者尿管的护理体会罗 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脊柱外科,广东 广州 510000)目的探讨腰椎术后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通过护理措施的实施缩短尿管的留置时间,提高尿管拔管的成功率,降低泌尿系的感染率,促进疾病康复,提高病床周转率。方法回顾我科2015年9月~2016年3月腰椎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存在的护理缺陷,制订护理要点。结果通过细心的临床护理和到位详尽的宣教,提高了尿管拔管的成功率,缩短了尿管留置时间,降低了泌尿系统的感染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8期2016-04-03
- 浅析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尿管滑脱原因及处置策略
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尿管滑脱原因及处置策略谢蛟魁1宋印娥2△宋勇3符伟军3王春杨3李宏召3张旭31安康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 725000 陕西安康2安康市中心医院皮肤科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共同第一作者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尿管滑脱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6年2~6月行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5例尿管滑脱临床资料及术后处理情况,观察重置尿管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1例经床旁二次留置尿管成功,1例经输尿管镜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5期2016-03-16
- 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研究进展*
45100)拔除尿管后尿潴留原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研究进展*周芳综述,曾柳燕审校 (柳江县人民医院感控科,广西柳州545100)导尿管插入术;尿潴留/病因学;尿潴留/预防和控制;综述留置尿管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1],尤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骨科或老年卧床患者,然而在拔出尿管后尿潴留现象时有发生,发生率高达20.00%[2]。拔出尿管后患者出现尿潴留,不但增加了患者痛苦,降低其舒适度,且会造成患者焦虑、烦躁心理,甚至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和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6期2016-02-21
- 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方法对排尿的影响
宝平 王桂英留置尿管常用于剖宫产手术中,避免术中损伤膀胱,有利于术后恢复。由于传统留置尿管方法在拔尿管后有部分产妇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1]等症状。为了减轻产妇的痛苦,对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6月~12月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60例,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6岁,孕周38~40周,两组产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4期2015-10-28
- 居家留置尿管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行为调查
052)居家留置尿管患者常以出现尿路感染、尿路损伤、尿管脱出、引流系统阻塞等并发症来院就诊,很多情况是与护理不当造成。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不当易导致并发症而增加患者痛苦及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留置尿管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国内外关于居家留置尿管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居家留置尿管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行为、自我效能、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分析研究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改善居家留置尿管患者生存
重庆医学 2014年14期2014-09-26
- 护理中加强对留置气囊尿管质量控制的研究
的目的。双腔气囊尿管具有操作简单、管壁柔软、内固定稳定等优点,常应用于留置导尿中,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有许多因素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本研究将本院使用双腔气囊尿管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进行导尿前操作流程的规范及留置导尿术后的规范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使用留置气囊尿管的男性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年龄20~76岁,平均48.6岁,无基础疾病;选择2009年以前使用留置气囊尿管的男性
重庆医学 2014年6期2014-09-26
- 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与持续开放对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
蕾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与持续开放对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魏蕾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间歇开放与持续开放对拔除导尿管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 剖宫产产妇12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0例, 观察组产妇留置尿管夹闭, 每次间隔3~4 h或有尿意时开放排尿;对照组产妇留置尿管持续开放, 比较两组产妇拔除尿管后排尿功能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产妇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排尿不畅、尿潴留、尿痛的发生率3.3%、1.6%、3.3%、1.6%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8期2014-09-05
- 腔镜碎石术后尿管脱出因素的探讨及对策
2)腔镜碎石术后尿管脱出因素的探讨及对策郭肖霞 李岚 赖彩永(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 510632)目的探讨腔镜碎石术后留置尿管常规石蜡油润滑、10~15ml水囊充盈后发生尿管脱落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接受经皮肾镜或输尿管镜碎石术患者1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留置尿管前使用生理盐水润滑,水囊注水7ml;对照1组留置尿管前使用石蜡油润滑,水囊注水10ml;对照2组留置尿管前使用石蜡油润滑,水囊注水15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9期2014-01-28
- 改进式气囊尿管拔除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China留置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侵入性护理操作之一。拔除留置尿管的传统操作方法是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1]拔导尿管,在拔除气囊导尿管前先抽空气囊内的液体再拔出尿管。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导尿管前端椭圆形的气囊因液体被抽空呈负压状态,表面皱褶不光滑,引起患者疼痛,出现血尿、膀胱刺激征,甚至再次出现尿潴留,部分患者需要重新进行留置尿管操作。为此,我们采用在拔出气囊尿管前向气囊内注入适量液体后,再拔除尿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临床护理 2013年6期2013-11-18
- 全麻病人导尿与术前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对比分析
导尿与术前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对比分析杨虹武广东河源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河源 517000目的探讨术前病人导尿和全麻后导尿对尿管耐受性的护理影响。方法将全身麻醉下手术108例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58例(清醒组)和实验组50例(全身麻醉组),对照组病人术前30min在病房留置尿管后送手术室,实验组病人在麻醉诱导结束,气管插管完成后留置尿管。术后观察了解病人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普外择期手术病人麻醉前留置尿管和麻醉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耐受性有一定差异。结论麻醉前留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2012-08-15
- 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000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许 楠 解放军第252医院军人科,河北省保定市 071000气囊导尿管 漏尿 对策留置气囊尿管后,安静、膀胱充盈情况下未夹闭尿管或夹闭尿管后,尿液自然沿尿道口渗出,出现尿裤或尿床现象即可判断为渗尿。气囊导尿管在留置过程中因不需胶布固定,不易脱出,易清洁会阴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漏尿现象,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和不安,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为了对气囊导尿管漏尿原因进行预防,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10期2011-12-09
- 跨腿法留置尿管在妇科手术病人的应用观察
00)常规安置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以避免术中伤及膀胱、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是妇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常规[1]。目前,教科书与广西区卫生厅推荐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丛书里均只规定集尿袋或尿管远端必须低于膀胱的高度或低于耻骨联合水平[2-3],没有说明尿管放置的位置。传统的留置尿管方法是将尿管置于病人大腿下方向下引流,由于外露尿管位置过低,尿管前端上翘,加重了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局部刺激,增加了病人的疼痛等不适。为此,我院妇科2010年1~12月对110例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7期2011-08-27
- 热敏灸对中风患者留置尿管的影响
灸对中风患者留置尿管的影响萧蕙 包庆惠 马玲(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目的观察热敏灸提高中风留置尿管患者拔出尿管的成功率。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拔出尿管的方法;干预组:采用热敏灸后拔出尿管的方法。结果拔除留置尿管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为71.42%,干预组为95.7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能提高中风尿潴留留置尿管患者拔出尿管成功率。灸法 热敏灸 导尿 尿潴留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3期2011-07-19
- 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时机对排尿的影响
137100拔除尿管是留置导尿护理中的一个内容,由于长期以来只将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作了规范,而忽略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以致于部分病人拔管后自行排尿困难,甚至需再次导尿,既增加病人痛苦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有研究表明,用个体化放尿法可以保护留置尿管病人的膀胱功能,提高拔管后的排尿成功率,但拔除尿管的时机对拔管后排尿过程有何影响未见报道。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对225例留置尿管病人拔管时机作了前瞻性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2期2011-07-06
- 老年患者拔尿管前膀胱冲洗预防尿潴留效果观察
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后常因尿潴留而需再次导尿。老年患者因其心理特点更容易对留置尿管产生依赖,导尿不仅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也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我科对留置尿管的清醒患者先行膀胱冲洗后再拔尿管,减少了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效率达96%。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2月收住我科留置尿管且拔尿管前神志清醒的患者100例。其中高血压、冠心病3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脑出血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1期2011-06-02
- 双腔尿管滞留处置方法分析
。我科出现了9例尿管滞留和阻塞,均采取了有效的处置方法,将其取出,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出现了9例双腔尿管滞留,均为女性,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岁;尿管留置时间24 h~7 d,平均4 d;其中宫颈癌术后患者2例,子宫肌瘤术后3例,剖腹产术后3例,产后尿潴留1例。阻塞部位:阻塞部位不详1例(11.1%),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后刺破球囊后取出尿管;其余8例均在Y形上约3~5 cm阻塞,其
河北医药 2011年12期2011-04-09
- 尿管夹闭练习对脊柱术后患者拔除尿管的影响
需要为患者留置导尿管,且留置时间较长。由于患者对留置尿管的心理依赖、体位、活动差等各种因素,致留置尿管拔除后极易引起第一次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原因是保留导尿使膀胱内尿液持续引流,膀胱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膀胱内张力减弱,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降低,以致不能正常排尿[1]。目前,很多研究提倡按需夹管排尿法训练膀胱功能[2],在拔除尿管前定时夹闭、开放尿管,待尿液充盈膀胱时拔除留置尿管的方法,以训练膀胱反射功能。这些研究多针对神经外科、内科等需要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5期2011-03-20
- 基层医院患者长期留置尿管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患者体内长期留置尿管,但由于多种外界或患者自身原因,临床发现部分患者会发生尿路感染、引流不畅、漏尿、拔管困难、尿路出血等并发症,尤其是条件较差的基层地区发病率更高,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如何有效预防长期留置尿管并发症是基层医院工作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我院80例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处理意见,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需长期留置尿管患者8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15期2011-02-10
- 留置导尿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时动作欠轻柔或导尿管涂抹润滑剂过少,插管时擦伤黏膜所致。1.1.2 防治办法 置管时动作轻柔、多涂抹润滑剂,最好涂抹润滑止痛胶,可减轻或避免疼痛。1.2 持续胀痛1.2.1 产生原因 多为置管时一见尿液流出就匆忙向球囊注入液体或见尿后虽然将尿管向膀胱送入3~5 cm才注入液体,但在向气囊注入液体前,尿管已向外脱出,球囊位于后尿道,此时向球囊注入液体,球囊却在后尿道膨胀,因压迫不仅使患者感到持续胀痛,而且可能造成后尿道出血,形成后尿道瘢痕,导致排尿困难。1.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5期2010-08-15
- 200例老年男性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
生尿潴留需要留置尿管,更容易发生感染及尿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是发生导尿相关并发症的高危人群。从2009年1~12月,对我科200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进行了整体护理,减少了导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从2009年1~12月,共有200例老年男性患者因手术或病情需要留置了尿管,年龄56~95岁,平均75岁,其中手术前留置尿管95例,因尿潴留留置尿管105例。留置尿管时间3~26 d,平均留置5.5 d。首次留置尿管成功率达9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3期2010-08-15
- 一次性气囊尿管留置导尿方法的改进
李广萍一次性气囊尿管留置导尿方法的改进442000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李广萍我院自2008年起对气囊尿管留置导尿的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用无菌技术的方法打开一次性导尿包,戴手套,把集尿袋前端与尿管末端连接,润滑尿管前端,放置备用。然后铺孔巾,消毒会阴部,留置导尿管,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 cm,把已备好的10 mL生理盐水注入气囊内,向外稍拉,固定牢靠后,撤去用物,将集尿袋挂于床下的挂钩上。2 优点传统的留置导尿方法是导
护理研究 2010年22期2010-08-15
- 成年女性手术患者应用小儿气囊尿管留置导尿效果的分析
杨玉兰留置尿管是大部分手术患者术前的常规准备之一,可使术中膀胱空虚防止术中误伤、术后因麻醉及手术刺激等因素引起尿潴留,减少患者的痛苦。留置尿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导尿管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会对尿道及膀胱粘膜造成损伤和刺激。临床上成人常采用16Fr双腔气囊尿管。但留置尿管后患者常有尿道痛、烧灼感、反复尿意等尿道刺激征,是留置尿管期间常见的不适反应[1-4],术后有些患者因无法忍受只好即刻拔除尿管,由于病情需要还需再次导尿,为此对2008年1月~2009年1
当代医学 2010年26期2010-08-08
- 两种拔管时机选择对骨科手术患者产生尿潴留的研究
术时间长,需留置尿管。并且长期留置尿管会引发泌尿道感染,为更好地让患者能顺利渡过置管期,拔管后能顺利排尿,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膀胱排空时拔取尿管比患者膀胱充盈拔管发生尿潴留的几率大得多,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2009年共577例下肢骨折患者,均在术前使用硅胶双腔气囊尿管留置导尿,硅胶尿管留置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尿道黏膜刺激小,更适于需要保留尿管的患者使用,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1-3],时间为 1~3 d,年龄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23期2010-07-31
- 拔除留置尿管的时机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
据资料统计,留置尿管患者中有50%以上在拔除尿管后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表现为首次排尿延迟、排尿费力,严重者发生尿潴留。常用的对策为按摩、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对患者进行诱导排尿。虽然少数尿潴留患者诱导排尿成功,但仍有20%左右患者需要再次导尿[1]。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为此我们针对2008 ~2009年神经内科149例留置尿管患者对照观察,以寻求拔除尿管后能自行排尿的最佳时机。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
食管疾病 2010年3期2010-07-08
- Foley尿管接引流袋导入器的制作与应用
在使用Foley尿管接引流袋时,为使其衔接牢固,常需将引流袋之接头完全插入尿管尾端,而在操作时,尿管尾部很难越过一次性引流袋的接头部。针对使用Foley尿管接引流袋费时、费力、易增加感染机会这一弊端,笔者研制了可调式导入器,经临床应用500余例,取得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5ml或20ml一次性注射器一个(分别适用于大小不同管腔)。1.2 制作方法(1)将注射器针栓拔出,留针筒部分;(2)将注射器针筒从中间截断,留其尾部,再从断端向基底部“V”
当代医学 2010年1期2010-05-31
-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拔除尿管方法对排尿的影响
0)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拔管后,易发生尿潴留,常用的对策为热敷、针灸等,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1]。留置尿管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由于长期以来,对留置尿管的方法和步骤作了规范却忽视了拔除尿管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使部分患者发生排尿困难而需再导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笔者在常规拔管基础上对其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对下肢骨折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采用随尿液排出自然脱管的拔管方法,有效地预防了拔管后引起尿潴留。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3期2010-05-29
- 气囊尿管留置漏尿原因及预防对策
11700)气囊尿管在留置过程中因不需胶布固定,不易脱出,易清洁会阴部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导尿后时常出现漏尿现象,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安,同时也给护士增加了工作负担。为指导预防漏尿的护理,笔者总结了我院2007年上半年,气囊尿管留置漏尿病人的漏尿原因,并提出了预防对策。1 漏尿原因1.1 橡胶导管刺激膀胱及尿道 使用橡胶导管容易出现膀胱刺激征,尿道灼热感,并向会阴、尿道外口放射,病人无法忍受,腹压增加,形成急迫性尿失禁。1.2 尿管的型号选择不合适 尿管太细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3期201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