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丽
(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 钦州535000)
常规安置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以避免术中伤及膀胱、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是妇科手术病人的护理常规[1]。目前,教科书与广西区卫生厅推荐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丛书里均只规定集尿袋或尿管远端必须低于膀胱的高度或低于耻骨联合水平[2-3],没有说明尿管放置的位置。传统的留置尿管方法是将尿管置于病人大腿下方向下引流,由于外露尿管位置过低,尿管前端上翘,加重了尿管对尿道黏膜的局部刺激,增加了病人的疼痛等不适。为此,我院妇科2010年1~12月对110例手术病人应用跨腿法留置尿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在我院妇科经腹手术并留置尿管24h的病人220例,年龄19~51岁。其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24例,卵巢囊肿切除术52例,输卵管病灶切除术32例,盆腔粘连松解术12例,均采用广东省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事达牌14号双腔气囊导尿管,麻醉起效后按操作规范留置尿管至术后24h内拔除。按住院号单双数随机分为观察组(跨腿法)和对照组(传统法),每组各110例,均无泌尿系统疾病。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 尿管固定后放置位置及拔管方法
1.2.1 观察组 按常规插入尿管妥善固定,将尿管跨过患者大腿上方后向下引流,将集尿袋悬挂于床沿中部的下方。
1.2.2 对照组 按常规插入尿管妥善固定,将尿管置于患者大腿下方后向下引流,将集尿袋悬挂于床沿中部下方。拔管方法均采用拔管前间歇定时放尿,待患者有强烈尿意时,放出少量尿液后迅速拔出尿管,使其余尿液顺势经尿道自行排出,可避免逼尿肌收缩无力引起排尿无力和尿潴留[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尿管污染情况、留置尿管时的疼痛程度、拔尿管后自主排尿及有无尿路刺激征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1 两组患者尿管污染情况(表1)
表1 两组患者尿管污染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的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尿道疼痛程度的评估标准采用疼痛面部表情评估法确定[5],由病人自行选择。其中:0为全无疼痛;1为轻微疼痛;2为中度疼痛;3为严重疼痛;4为更严重疼痛;5为最剧烈疼痛。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患者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拔尿管后自主排尿情况比较 (例)
2.4 两组病人拔尿管后尿路刺激征情况比较(表4)
表4 两组病人拔尿管后尿路剌激征情况比较 (例)
女性从尿道内口至尿道外口是经阴道前方行向前下[6],可见女性平卧时或半卧位时,尿道的位置从尿道外口向尿道内口的方向是向下向后的。传统的留置尿管放置位置是将尿管置于病人大腿下方向下引流,由于尿管未按尿道方向固定放置,使外露尿管位置过低,尿管前端上翘,加重尿管对黏膜的局部刺激,增加了病人的疼痛等不适;跨腿法留置尿管将尿管置于患者大腿上方后向下引流,尿管插入尿道方向恰好与患者卧位时的尿道方向相一致,使外露尿管位置向上,尿管前端不上翘,减轻了尿管对尿道的压迫,避免了患者大腿对尿管的牵拉、挤压,易于尿液的引流,减轻尿管给患者带来的疼痛。
由于女性尿道短、直,尿道口接近阴道口、肛门,以及阴道前庭致病菌的集聚,故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加上手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留置尿管对尿道及膀胱黏膜的刺激可以削弱膀胱及尿道对细菌的防御作用,使尿道外口、阴道前庭、肛门周围及尿管近端的细菌经尿管腔外进入膀胱,引起尿路的逆行感染。跨腿法使尿管向上跨过大腿,避开阴道口、肛门的位置,使尿管不易被阴道分泌物及肛门周围皮肤的细菌污染,保持了尿管的清洁,减少因尿管被污染后需反复擦洗污染部分而引起的牵拉、压迫,避免擦洗不当致外露尿管进入尿道的机会,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了细菌经尿管上行感染尿路的机会。
实践证明,跨腿法留置尿管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尿管的清洁,减轻尿管带来的疼痛及尿路刺激征,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而且提高了护理效率及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利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3-228.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3.
[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0:123-126.
[4]桂淑芬,郭丽萍,杨晓兰.留置尿管拔管时机对椎管肿瘤患者术后排尿影响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21-2122.
[5]吕探云.健康评估[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16.
[6]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