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进展
申报“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论文摘要
- 利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华北克拉通的壳幔速度结构
- 通过横波分裂测量来分析华北克拉通上地幔各向异性
- 沿龙门山构造带走向上地形发育差异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东缘地貌演化的启示
- 基于三维不均匀球形地球模型的同震位移新算法
- 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地震动离散截断位置影响的讨论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及上地幔间断面研究
- GPS应变率场解算方法的对比分析及其可靠性研究
-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震源过程
- 玉树MS7.1地震与速度结构的联系:余震层析成像的证据
- 考虑重力P-Δ效应影响的层间位移谱计算方法
- 藏西北上地幔过渡带速度结构研究
- 钻孔与探槽揭示1976年河北唐山MS7.8地震发震构造晚第四纪强震活动特征
- 基于Hoek-Brown强度准则的高应力判据理论分析
- 基于渤海地震环境的海洋平台抗震设防标准初步研究
- 饱和多孔介质顶盖驱动方腔流动量传递分析
破坏性地震及孕震环境专题
- 断层厚度的地震效应和非对称矩张量
- 地震位错理论在地震学研究中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 根据震源机制求解构造应力场的网格搜索法
- 紫坪铺水库区地震重新定位与汶川地震震源区结构分析
- 日本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台阵技术成像
- 由地震释放的地震矩叠加推导平均应力场
- 2011年5月中俄边界深震震源机制所展示的太平洋板块俯冲动力作用
- 2011年3月24日缅甸MS7.2地震的次声波记录
- 汶川地震震间与同震变形过程的有限单元法模拟研究
- 新疆博州地区断裂构造的遥感研究
- 汶川8.0级地震前龙门山断裂带及邻近区域的震间形变与发震机理
- 利用椭圆烈度衰减关系确定历史地震震级与震中
- 1556年华县大震的震源断层
- 河西走廊北部合黎山南缘断裂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及其对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响应
- 1950年察隅8.6级巨震序列的时空分布特征
- 东南板块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
- 玉树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研究
- 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烈度分布与构造背景分析
- 近期云南6级强震前波速比的空间分布特征
- 2006年松原地震的动力来源及地质构造环境浅析
- 汶川余震矩张量时空分布特征
- 接收函数方法在新疆和田地震台阵的应用研究
- 四川地区地震精定位
- 用双差定位法精确测定玉树地震及其余震序列
- 2012年5月3日甘肃金塔5.4级地震
- 汾渭地震带中北部中强地震前的中等地震异常平静
- 低频事件频谱特征分析
- 汶川8级大震的未解之谜和启示
- 1631年宁乡地震核查
中国大陆地震构造与深部结构环境专题
- 地震各向异性与全球板块运动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 乌鲁木齐活动构造系的构造过程及其地震危险性评价意义
- 汶川震中区震后波速变化
——基于三分量噪声互相关的结果 - 弱震区应力场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 - 三峡水库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三维黏弹性数值模拟
- 南北地震带中段地貌发育差异性及其与西秦岭构造带关系初探
- 利用天然地震观测探测秦岭及周边地区地壳和岩石圈详细结构
- 基于可变同位网格的有限差分法地震波模拟
- 中国大陆几个活火山深部细结构及深部起源
- 采自汶川地震断层带样品渗透性的初步实验研究
-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展布及其活动性研究
- 灰岩微观孔隙的三维定量描述及其对变形的影响
- 南北地震带及其邻区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
- 玉树地震震源区Pg波方位各向异性及其意义
- 小江断裂带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
- 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研究
- 滇西地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 云南地区小震重定位及b值研究
- 玉树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初步研究
- 辽宁地区地壳及上地幔各向异性初步研究
- 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地壳速度结构的分段特性
- 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各向异性的差异及含义
-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厚度与波速比研究
- 川滇地区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研究
- 云南南部地震区电性结构特征与区域构造研究
- 青藏高原东北缘和鄂尔多斯地区的均衡重力异常
-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东部地壳结构
- 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下扬子地区地壳结构
- 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
- 中国西部地区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
- 山西地区Rayleigh面波相速度分布特征
- 汶川地震的余震观测及重新定位
- 关中及陕南地区地壳P波速度结构初析
- 利用小震分布和区域应力场确定海原大地震断层面参数
- 地震波三维Q值成像
- 龙门山中段及其临近地区上地壳细结构
——人工地震测深结果 - 地震反射法在玉溪盆地普渡河断裂探测中的应用
- 介质非均匀性参数对散射波包络的影响
- 同仁村三维地震剖面揭示渭河断裂精细形态
-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渭河盆地西部宝鸡凸起断裂深部特征
- 埕宁隆起断层地震剖面解释及构造特征研究
- 声波剖面法在渤海活断层评价探测中试验研究
- 利用气象地温资料计算区域地球表面平均热流
- 水、铁组分对橄榄石性质的第一性原理模拟研究
- 西安及邻区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习性初探
- 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及邻近区域震源机制解计算及分析
- 沧东断裂天津段活动性研究
- 海河断裂东段联合地质剖面研究
大震预测技术与方法研究专题
- 由灾难性地震划分的中国地震预报历程≥
- 同震垂线偏差变化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大地震研究中的应用
-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地震危险性分析
-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地震前后的CO异常
- 水库诱发地震震级预测的统计研究
- 瀑布沟水库区域小震重新定位与活动特征研究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的“映射圆”模型
- 丽江7.0级地震前后断层活动协调比及离散度分析
- 千岛海沟、日本海沟8级左右地震与华北强震活动
- 汶川8.0级地震机理的探讨
- 关于地球横向不均匀结构对同震重力变化的影响研究
- 对几次形变干扰异常变化的认识
- 渭河盆地现今地形变特征研究及地震活动分析
- 汶川地震前后区域地壳形变场及孕震特征研究
- 玉树地震前后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变化研究
- 震前应力积累与加卸载相应比预测效力研究
-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现代构造应力场
- 华北地区地震力标度的特征研究
- 前兆加卸载响应比计算中的影响因素探讨
- 台湾地区的随机噪声瑞利波层析成像研究
- 中长期大震预测方法及中国大陆未来10年大震危险区
- 借助D-t图确定汶川地震与叠溪地震背景性空区的研究
- 2011年安徽安庆4.8级地震前尾波Q值变化特征
- 云南强震活跃期首发强震前地震活动因子A值异常的动态特征
- 识别地震与爆炸的一个新判据a
- 前震序列型震群的判别方法及预报意义研究
- 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的地震震级分布尾部特征分析
- 由前兆台站观测信息预测强震地点的途径探索
——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 -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在确定地震破裂方向中的应用
——1605年地震地震破裂方向质疑 - 阿尔金断裂带地震活动背景及其中段现代小震分布特征
- 地震破裂方向性效应研究
- 2012年苏门答腊北部海域8.6级地震对中国地震活动的影响
- 地震活动图像有序演化对7级以上地震的预测意义
- 四川青川ML≥4.0地震前小震短临活动特征研究
- 江苏东海5000米深井地球物理长期观测的最新进展
- 水库诱发地震孕育与发生过程中超临界流体作用的思考
- 饱和多孔介质中孔隙压传播激波管实验及其数值分析技术
- 中国大陆倾斜固体潮汐测量结果及评价方法研究
- 数字形变固体潮汐在中强地震前异常变化的研究
- 利用具有“颗粒语言”的沙层应变记录综合解译地震信息
- 安徽前兆测项固体潮加卸载响应比综合研究
- 地震前近震中区地电场比值异常研究
- 高邮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与临区地震的关系
- 地震宏观异常与临震预测成功的希望
- 未来河北省各市的烈度预测
- 亚洲特大地震活动中心与日本9级地震
- 从地震研究的困难寻求新出路的思考
-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及地震预报的探讨
工程震害及其防御技术研究专题
- 基于NGA强震数据的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衰减关系研究
-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
- 北京平原区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效应
- 微动技术中运用邻里算法反演地表速度结构
- 多维激励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 地震波归一化时-频反应谱分析方法
- 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结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利用SPAC方法提取环境背景噪音中的高阶频散曲线
- 山东工程场地地震动放大效应初步研究
- 渤海海底土类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 津滨海地区地震动空间分布研究
- 汶川地震地震动的扭转分量反应谱
- 非均匀介质中多重反射波动传播特征数值模拟及意义
- 长周期地震动盆地效应表征模型的数值模拟
- 瑞利阻尼系数的确定方法对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长白山火山泥石流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 地震动扭转分量对非对称结构的影响
- 正弦荷载的不同输入角度对非对称结构的转动影响
- 中小地震应变能密度等值图像在龙门山地震带边界调整中的应用
- 超高层建筑设定地震反应谱研究
- 城市建筑物震害三维模拟在GIS中的应用
- 基于智能手机的地震灾情快速上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吉林省西部岩土震害潜势研究
- 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电子审阅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地震观测仪器及观测资料数据处理技术专题
- 基于MEMS传感器的小型智能化强震仪
- 高性能地震数据采集方案构想
- 多核处理器环境下遥感数据处理的并行与串行算法的性能比较
- 应用于MEMS加速度计的小型恒温系统的实现
- 三分量石英晶体谐振式压力传感器研制
- 2011年盈江MS5.8地震前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
- 用于地震观测的瞬态滤波研究
- 2012年广东东源4.8级地震的震源机制
- 基于HHT倒谱计算结果与群子统计定量模拟的爆破识别
- 断裂带垂直形变的灰色关联分析应用研究
- 背景噪声在数字地震台网时间系统中的稳定性估计
- 利用GNSS 高程序列确定复测水准网参考基准的试验研究
- Cacti在地震信息网络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 用GNSS连续资料确定水准网速率基准的探讨
- 基于物联网的地震监测台网应急调度平台设计
- 地磁台网秒采样数据噪声分析及降低方法
- 低震级地震与人工爆破记录的时频分析
- S波偏振方法在确定汶川8.0级地震震源深度中的应用
- 单台数字测震仪地震实时准确报警方法的研究
- YRY-4 型钻孔应变仪观测的P 波和S 波特征
- 井下摆记录地方震地表反射波
- 温度对甚宽频地震计灵敏度影响的研究
- 地磁绝对子夜均值异常识别方法研究
- 朝鲜半岛两次核爆的识别
- 淮南台电磁扰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地磁静日变化预测方法研究
- 地磁台网观测异常识别方法研究
- WEB3D 技术在地磁场可视化中的应用
- 地电观测中城铁干扰数据频谱特性分析研究
- 光纤传感技术
——独具优势的地震监测新手段 - 应对巨大地震的流动地震观测系统
- 基于光纤激光地震计的钻孔地震监测
- 无人机在地震现场应用探索
- 甘肃地区数字化观测资料典型干扰分析
- 石砭峪水库蓄放水对西安台数字化钻孔应变观测的影响研究
- 西安基准地震台钻孔体应变观测干扰分析
- 中国第27 次和28 次南极长城站地震观测
- 全国地震前兆台网观测系统整合
- 地震观测信息技术创新思考
- 中深井综合地球物理监测试验初步进展
大陆及周边地区现今地壳运动学与地震活动性专题
- 川滇地区强震序列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 利用Track 模块计算陕西GNSS 连续站的大震地面运动过程
- GNSS垂向分量用于地壳动态形变的研究
- 基于PS-InSAR技术的海原断裂带地壳形变观测研究
- 青藏高原现今水平运动及其机制讨论
- 南口-孙河断裂和南口山前断裂北段断层活动参数的重力反演
- 利用GPS资料研究郯庐带现今的运动及变形状态
- 郯庐带中南段地壳形变特征
- 近期华北地区垂直形变
- 注重地质构造差异布局 提升地壳形变监测能力
- 临汾盆地现今地震活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 大震前后川滇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的动态变化
- 青藏高原中南部近期地壳水平形变
- 华南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的空间特征
- 白家疃台重力非潮汐量对比分析及地震动事件提取
- 起伏地形条件下流动重力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辽宁地区日本9.0级地震同震应变变化影响分析
- 高铁工程水准复测垂直形变分析
- 从速度场空间分布看汶川地震所在区域的地震活动特征
断层失稳与强震短临前兆的观测、实验和模拟专题
- 地震新主体地区和失稳危险阶段的探寻
- 热水条件下强烈速度弱化滑动行为的机制
——压溶过程与摩擦本构参数的关系 - 模拟断层泥摩擦滑动速度依赖性转换的实验研究
- 中地壳断层带内微裂隙愈合与高压流体形成条件的模拟实验研究
- 鲜水河断裂带断层活动“协同化”的演化特征
- 区域加载应力与断层带周边应变场分析
- 粘滑过程中的多点错动
- 模拟研究中的控制性边界条件处理方法探索
- 跨断层形变的慢时变结构分析与异常识别初探
- 声发射矩张量自动反演
- 山西构造带的现今应力状态
- 平直走滑断层亚失稳状态的位移场协同化特征
——基于岩石数字图像变形相关分析方法 - 压性雁列断层亚失稳阶段亮温场演化的实验研究
- 平直断层失稳前应变场演化特征的实验研究
- 汶川MS8.0地震动力学背景的数值模拟实验
- 汶川地震前两个库区附近小震深度与机制解的变化
- 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序列的分形自组织算法实现
- 应力方向一致和介质各向异性前兆
——亚失稳现象震例
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及社会、经济影响专题
地震流体观测与地震短期预测技术专题
- 地震触发、震群与余震活动过程中的孔隙压力作用
- 饱和多孔介质多相流体系中孔隙压传播数值分析
- 云南低水位异常跟踪分析
- 基于地电场的裂隙水主体渗流方向两种计算方法及意义
- 基于潜水层研究钻孔应力-应变对降雨的响应
- 三峡井网水位潮汐差异与含水层参数关系研究
- 一次显著的黄骅井水位远场短临异常
- 北京地震台白家疃2#井不同层位水温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 新疆地区地震前后泉水中微生物异常反映的研究
- WFSD钻孔气体氢浓度动态与断裂构造及地震的关系
- ATG6118H痕量氢在线自动分析仪用于地震监测的适用性研究
- 北京地区数字化流体干扰异常分析与识别研究
- 井水位前驱波普遍性问题的探讨
- 井水温度动态的复杂性及其机制问题讨论
- 上海地区深井孔隙压观测研究
- 汶川8.0 级和日本9.0 级地震前后宁波台水氡异常现象讨论
- 水位潮汐周日波高值异常与中强地震的关系
- 海南井水位对热带气旋响应特征的分析
- 云南开远水位异常机制分析
- 水位动态周期性干扰的小波方法分析研究
- 再论句容16井水位对远大震的异常响应
- 洱源水汞在云南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实践应用
- 黑龙江地下流体观测资料预报效能的研究
- 滇西实验场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
- 地下水强地震映震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