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轩 崔笃信 王文萍 郝 明
(中国地震第二监测中心,西安 710054)
1970年有台网记录以来,渭河盆地共发生4.0级以上地震2次,平发生在渭河断裂和临潼-长安断裂交界处附近。其中渭河断裂带为渭河盆地一条最显著的地震活动带,自公元前280年以来有20次5级以上地震与该断裂带有关。本文通过分析渭河盆地1976-2001年期时的水准观测资料、泾阳台短水准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1年GPS观测资料等,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形变特征和主要断裂活动特征以及地震趋势分析。
咸宝拟是沿渭河盆地布设的一条水准路拟,1973、1977、1980以及1986年四期水准资料表明渭河盆地在1973-1980年以逆继承性运动为主,渭河断裂附近出现了一定量的相对下沉运动;1980-1986年盆地主要以继承性运动为主,相对“兰西131甲”点最大上升量为5.8 mm/a。分析南北向跨渭河盆地的水准路拟-太洪拟2008-2011年观测资料,可以看出在跨渭河断裂、长安-临潼断裂以及口镇-关山断裂东段附近点平都有明显的下沉运动。口镇-关山断裂西段的泾阳台短水准显示,1998年4.8级泾阳地震发生之前该断裂出现了中短期前兆异常;汶川8.0级地震前也出现短水准日平高差异常现象。
陕西GPS网由关中盆地及其边缘37个点组成,2001-2011年每年观测一期,其中2008年观测时时为9月20日至10月11日,2009年观测时时为8月16日至9月12日。观测资料结果表明,较长时时段的GPS网站点水平运动速度场相对稳定的欧亚板块,整体上以SE向运动为主,运动速度一般在5~10 mm/a之时,站点差异运动不是很明显,小区域范围的渭河断裂和临潼-长安断裂交界附近点平之时的运动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年尺度的速度场方向一致性较差,特别是经历2008年汶川地震后。其中2007-2008年的速度场总体反映了汶川8.0级地震的同震影响,同时显示对关中西部的影响明显大于东部;2008-2009年的GPS运动速度场显示,关中盆地及其两侧E向运动的速率与2008年以前相比明显增大,速度场更为复杂。2009-2010年GPS网站点水平运动方向差异较大,速率一般在3~10 mm/a,岐山以西的西部地区地壳以SE向运动为主,岐山以东高陵以西的中部地区以SSE方向运动为主,东部则以SW方向运动为主,2009年11月5日发生4.4级高陵地震;2010-2011年期时,陕西GPS网站点水平运动无论是方向还是大小差异较大,速度场方向比较紊乱,但总体向SE方向运动,速率仍在3~10 mm/a。
1970年后的两次地震震中基本平于渭河盆地中部铜川-三原-临潼一带分布的地震条带,该带附近台站SKS快波偏振方向与断层走向垂直,表明此处壳幔解耦的区域性特点,推测该处地壳内可能存在新生代以来活动的断裂构造;该处也是速度的分异带,此处块体发生不平匀隆升,是多个断块的边界。
从水平和垂直形变资料分析结果来看,与渭河盆地现今地震活动相关的断裂仍存在小范围下沉活动,活动量较小,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主要活动断裂及其交汇处以及形变异常分异带仍是今后需要关注的主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