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

  • 达州市桑黄栽培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与对策
    635000)桑黄(Sanghuangporussanghuang)是一种寄生于桑树、杨树、丁香、忍冬等阔叶树的枯立木或立木树干的药用真菌。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刺革菌目(Hymenochaetales),刺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1]。桑黄作为名贵中药材,古籍中记载其主要有活血止痛、补虚、收敛止血固涩、清热解毒等功

    食药用菌 2023年5期2024-01-07

  • 桑黄6 号在拉萨代料栽培试验
    药用菌野生资源。桑黄在西藏地区有野生资源分布,也是当地食药用野生资源特产,深受全国广大消费者喜爱。最早桑黄在我国又称桑臣、桑耳或胡孙眼,其药用说法流传我国大陆两千多年,药用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年前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1]。其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免疫调节、控制血糖等作用[2]。桑黄长期以来因其黄黑褐色、硬质的大型多孔菌种类颇多,不易从外观来鉴别而存在种类认知争议。近数10 年来学者们对桑黄这类真菌的分类属性达成共识,认为它们是担子菌门Basid

    西藏农业科技 2023年3期2023-12-14

  • 桑黄活性成分研究及行业发展分析
    550025)桑黄是一类珍稀食药两用真菌。桑黄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记作“桑耳”,作为传统中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但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期才逐渐受到关注[1]。桑黄因主要寄生于桑树上而得名,但杨树、白桦等树干上也发现生长不同种类的桑黄[2]。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逐渐成熟,其活性成分及产品开发得以逐步推进。桑黄的生物活性成分因其来源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桑树桑黄的多糖、总三萜及黄酮含量相对较高[2]。桑黄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作为药材开发潜力大、市场前景

    食用菌 2023年3期2023-08-22

  • 桑黄是否能消结节?
    生,我平时能泡点桑黄喝吗?”患者问,“听说桑黄可以消除肺结节,但是价格很贵。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有效?”“你先等一等,我需要去查一下桑黄是否有这个功效。”我说。这是一位患者在门诊问我的对话。我还没来得及去查阅资料,又有一位朋友私下问我是否可以用桑黄泡水代茶饮,因为她有甲状腺结节。所以,针对桑黄这味相对来说比较陌生的药材是否可以消除结节,我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考证,供大家参考。桑黄与中医要讨论功效,先要知道桑黄究竟是什么。桑黄属于多孔菌科的一种,许多药材都属于多

    科学生活 2023年2期2023-07-04

  • 寒地塑料大棚桑黄栽培关键技术探讨
    李子文摘要文章对桑黄菌种制作、栽培等方面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臭氧对接种室进行消毒效果良好;大棚采用黑白膜,将菌袋置于棚内距地面高50cm左右、在栽培袋底部割口的栽培方式最为适宜;大棚内栽培桑黄必须通风;光照是桑黄子实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对其子实体生长的作用影响不大。关键词桑黄;接种消毒;大棚栽培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3.02.022近年来,随着桑黄的药理活性功

    防护林科技 2023年2期2023-05-30

  • 桑黄仿野生栽培试验报告
    324302)桑黄是一种寄生于桑树的真菌。担子菌门、有隔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锈革孔菌科、针层孔菌属。是一种名贵中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黄具有强化免疫力、抗肿瘤、抗炎、抗过敏、抑制尿酸等功效。桑黄菌在其它树木上也能生长,但只有寄生于桑树上的才是真正的桑黄,而其它只能作为桑黄的替代品,且药效与真正的桑黄相差很大。1 试验目的模拟桑黄野生环境,进行人工接种,观察桑黄菌生长情况。2 开化野生桑黄生长习性观察2013年,开化县首次在杨林镇发现野生桑黄

    蚕桑通报 2022年2期2023-01-11

  • 桑黄 ——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和龙市把桑黄种植产业列为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并且成果显著。一是统筹规划叠加推进。和龙市立足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省级现代中药材产业园、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等平台优势,叠加政策扶持,统筹规划实施。蓄力打造“吉林省桑黄之乡”“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二是搭乘医药发展快车。和龙市抓住吉林省加快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转变的有利契机,制定《和龙市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成立桑黄特色产业工作专班,推动桑黄列入《吉林省中药材标准》《中药炮制

    山西农经 2022年4期2022-12-02

  • 桑黄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530007)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是一类珍稀药用大型真菌,在2012年以前桑黄的分类比较模糊,经过对其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进行多年研究,最终确定了桑黄类群的具体划分。戴玉成等[1]认为桑黄纤孔菌(俗名桑树桑黄)是传统中医药文献所记载的桑黄桑黄在中国主要有7 个种类,以高山桑黄(俗名藏桑黄)、桑黄纤孔菌等为主。桑黄的子实体菌盖呈半球形状,颜色为灰色、褐色或者黑色,表面木质化[2],且因其所寄生树种不同,子实体的颜色、形状以及药用成

    广西蚕业 2022年1期2022-11-21

  • 桑黄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007)药用真菌桑黄属于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包含14个已知物种的真菌,如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sanghuang)、杨树桑黄(Sanghuangporusvannii)、暴马桑黄(Sanghuangporusbaumii)、漆树桑黄(Sanghuangporustoxicodendri)等[1]。一直以来药用真菌冬虫夏草和灵芝以抗肿瘤、滋补强壮等功效受到大众青睐,但近10多年的研究发现桑黄的药用功效不亚于冬虫夏草、灵

    蚕学通讯 2022年3期2022-09-15

  • 桑黄成就大产业
    园,老桑树林上的桑黄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金疙瘩”。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清源正本公司),打造了从桑黄菌种培育到产品入市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历史上,黄河干流两次流经临清。改道后,在临清留下了13万亩的沙河地。沙河地并无神奇之处,然而这沙河地上遗留下来1万多株古桑树上金灿灿的桑黄却了不得。桑黄是一种珍贵的大型药用真菌,已有2700年的药用历史。临清地处黄河故道,拥有2000多亩平均树龄五六百岁的古桑

    中国名牌 2022年8期2022-08-30

  • 桑黄》一书简介
    桑黄》一书由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理事,中国菌物学会大球盖菇产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管理专家雷萍主编,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介绍了桑黄的近现代研究、生物学特性、鉴定、人工栽培、液体菌种发酵、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全书分七章,包括:第一章桑黄的研究;第二章桑黄的生物学特性;第三章桑黄的鉴定;第四章桑黄的人工栽培;第五章桑黄的液体发酵培养;第六章桑黄的化学成分;第七

    食用菌 2022年4期2022-08-05

  •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桑黄总酚工艺
    710043)桑黄Sanghuangporusspp.是一类大型珍稀药用真菌,早在《药性论》《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中就有对其药性的记载,民间主要用于治疗腮腺炎、淋巴结发炎肿大以及妇女产后血凝,腹内结块等[1-2]。桑黄含多糖类、三萜类、黄酮类、多酚类、甾类等多种活性成分[3-4],其中多酚是由一个或多个芳香环和多个羟基组成的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氧化能力,是桑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5]。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物理综合效应,破坏细胞壁

    食用菌 2022年4期2022-08-05

  • 桑黄活性物质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57012)桑黄别名桑耳,根据最新的分类定义,其应为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伞菌纲(Agaricomycetes) 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 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 桑黄属 (Sanghuangporus)的一类功能性药用真菌的统称。桑黄的子实体较大,菌盖长和宽通常为(2 cm~12 cm)×(3 cm~21 cm),厚度通常为1.5 cm~10.0 cm;无柄,菌柄基部呈白色的小半球型

    中国食用菌 2022年6期2022-07-05

  • 桑黄风味酸奶发酵工艺优化
    274015)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作为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糖、抗肺炎、抗氧化和抑菌消炎等医用价值[1-5]。桑黄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等方面研究的非常多,但在桑黄营养保健价值方面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作为药食两用的中药,几乎无毒副作用且富含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和抗氧化性物质的桑黄,是保健食品加工的良好原料,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普通牛奶相比,酸奶风味独特、口感好,能够减弱人体乳糖不耐受症,改善胃肠功能[6

    中国酿造 2022年5期2022-06-23

  • 不同生长年份桑黄中活性成分动态分析
    102629)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别名桑耳、桑上寄生等,是一种珍贵的大型多年生食药用真菌,主要生长于桑树、杨树、山楂树等树干或树桩上,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分布较为广泛[1-2]。传统中医中桑黄一般以子实体入药,其味微苦,性寒,具有活血、化饮、利五脏、排毒等功能,常用于治疗血崩、经闭、脱肛止血、脾虚泄泻等症[3]。桑黄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黄酮、多糖、三萜和酚类物质为主要有效成分[4-6],而吡喃酮类化合物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2年5期2022-03-24

  • 桑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250014)桑黄(Phellinus linteus)属于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也被称为桑上寄生、桑臣、胡孙眼、桑黄菇、针层孔菌、梅树菌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1]。关于桑黄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汉代的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而后开启了中医学家们对其漫长的研究和使用历史。桑黄长期以来存在种类认知的争议,是药用真菌中较为少见的。原因是这类黄黑褐色、硬质的大型多孔菌种类颇多,且不易从外观来鉴别种类。近十年来,学者们对于

    中国果菜 2022年11期2022-02-15

  • 桑黄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311710)桑黄别称桑臣、桑耳或胡孙眼等[1],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在过去长期列为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主要包括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裂蹄针层孔菌(P. linteus)和鲍氏针层孔菌(P. baumii)[2]。桑黄通常寄生于桑、柳、杨、桦、山楂等阔叶树上,又分为桑树桑黄、杨树桑黄、桦树桑黄等不同种类[3]。桑黄的种类及学名一直存在争议,随着桑黄新属的发现,

    食药用菌 2022年1期2022-02-14

  • 临清市桑产业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效与思考
    古桑树资源,野生桑黄丰富。临清市桑黄系列产品在国内取得领先地位,为当地桑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促进了当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1 主要做法一是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临清市现有古桑树群100 hm2,300年树龄(最高达到700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临清市古桑树群集中分布在临清市东部黄河故道经过的4个镇(街道),被联合国授予“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称号。临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桑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出台了《临清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

    山西农经 2021年18期2021-12-14

  • “森林黄金”桑黄的多功能研究进展综述
    410128)桑黄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食物真菌,是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一个子实体,主要分布在云贵、华北等地区,生长在柳树、桑树、槐树等木本植物的枝干上,别名有桑上寄生、树鸡、梅树菌等。桑黄在古代中国的许多历史文献记载中比较久远,最早可能是在秦汉战国时期《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明确的相关记载:“其名桑黄,属上经,性微寒,无毒,久之内服不可轻身[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养生意识的增加,人们对桑黄的关注越来越多。在美国与日本,对桑黄的研究已形成了完整的

    黑龙江粮食 2021年6期2021-12-13

  • 妙用“树疙瘩”为乡村振兴添砖增瓦
    股企业公司,组建桑黄产业联合体,“围绕桑黄种植及加工,引进高端人才,延伸产业链条,塑造特色品牌,形成了野生桑黄保护、桑黄人工栽培、桑黄产品研发和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使树疙瘩”变成了“桑黄金”,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2020年合作社发展社员306人,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大关,2021年6月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临清市也因此被授予中国桑黄之都、中国桑黄种植示范县等称号。挖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桑产业。临清古桑树资源丰富,境内黄河故道

    农业知识 2021年23期2021-12-08

  • “树疙瘩”变身“桑黄金” ——临清市大力发展桑黄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树野生药用真菌“桑黄”,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系列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了野生桑黄保护、桑黄人工栽培、桑黄产品研发和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桑黄系列产品在国内取得领先水平,为桑产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培育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增收(一)明确发展方向,多年持续发力临清市地处黄河故道,现有古桑树群2000余亩,300年树龄(最高达到700年)以上古桑树2万余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桑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连续多年引导扶持桑黄产业发展。在

    农业知识 2021年21期2021-12-08

  • “临清桑黄”品牌推动黄河故道产业振兴
    有的古桑树资源把桑黄产业的发展纳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将“小桑黄”做成了“大产业”。政府重视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品牌兴农强农助农,临清市把桑黄产业园项目列入重点工程,并连续两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桑黄产业。根据当地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及品牌运行规律,临清市农业农村局与临清清源正本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百仕达地标产业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临清桑黄”区域公用品牌,并以其为主导打造桑黄产业全链条产品体系,通过人工栽培桑黄和古桑林下桑黄立体种植的新

    农业知识 2021年12期2021-11-29

  • 湖北夷陵野生桑树桑黄生境调查*
    443000)桑黄(Sanghuangporus spp.)是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Ikekawa等[1-2]于1968年首次报道桑黄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的抑制作用为96.7%。主要活性成分有多糖类、黄酮类、三萜类、吡喃酮类、甾类、多酚类、香豆素类等,其功效包括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治疗关节炎等[3],且无毒副作用[4]。目前已知全世界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有14种,其中中国有8种[5-

    中国食用菌 2021年10期2021-11-04

  • 不同桑黄菌株生长特性及发酵液的抗氧化活性*
    春130118)桑黄菌(Sanghuangporus spp.)是一类黄褐色多年生稀有真菌,通常生长在桑树上,属真菌界(Fungi)担菌子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 锈革孔菌目(Hymenochaetales) 锈革孔菌科 (Hymenochaetaceae) 桑黄属 (Sanghuangporus)[1]。粗毛纤空菌 [Inonotus hispidus(Bull.:Fr)P.Karst],属于锈革孔菌科 (H

    中国食用菌 2021年8期2021-09-25

  • 药用真菌桑黄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香摘    要:桑黄是一种典型的药用真菌,在抗氧化、预防癌症、免疫调节、控制血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通过整理国内外关于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文献,分别从菌种资源、生物学特性、药用价值及人工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桑黄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药用真菌;桑黄;研究进展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6-0008-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567.39       文献标志码: A桑黄属于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

    种子科技 2021年6期2021-06-06

  • 桑黄段木栽培技术探讨
    摘要:对于桑黄来说,属于常见的药用真菌之一,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从国内的情况而言,长白山区域中包含了大量的野生桑黄,并且在辽宁省东部的山区同样存在不少。通常来说,处于自然环境当中,无论是杨、柳、桦,还是柞、山楂以及暴马丁香等阔叶树,均可以生长,呈现出一片繁茂的景象。所以,加强对桑黄段木栽培技术的研究可谓十分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某某省份地区桑黄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提出了桑黄段木栽培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桑黄段木栽培技术应用的总体水平。关键词:桑黄;段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9期2021-03-24

  • 真菌桑黄的药用功效及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闫训友摘要 桑黄是一类名贵的药用真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可有效防治包括肿瘤、肠胃不适、糖尿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尽管当前桑黄已被公众所认知并接受,但这些活性化合物的复杂性及其具体药用功效仍不明确,因此,这些无毒、无副作用活性成分的研发时刻在鼓励着相关研究的广泛开展。此外野生桑黄通常需多年才能生长成熟,子实体十分珍稀,而桑黄的短缺以及市场价格的不断上涨也必然会导致人为采摘的加剧,因此研究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也是促进桑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通过归纳近年国内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3期2021-03-01

  • 桑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50040)桑黄是一种传统中药,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1]。中国目前发现的野生桑黄主要有高山桑黄、鲍姆桑黄、小孔忍冬桑黄、瓦尼桑黄等10个品种,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及广东、四川、黑龙江、吉林、台湾、云南、西藏等地[2],因其外观颜色为金黄色,野生资源的稀缺且价值不菲,使它被赋予有“森林黄金”的美称[3]。近年来,由于桑黄的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安徽、浙江、山东等地被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栽种品种,逐渐成为食药用菌产业的新星。桑黄作为传

    化学工程师 2021年12期2021-01-11

  • 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
    571199)桑黄是一类重要的药用真菌,在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桑黄具有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脱肛泻血、带下、闭经、止泻、延年等功效[1],以及抗肿瘤、保肝、降血糖、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诱变、抗突变等作用,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糖尿病、关节炎,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和过敏等,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有广泛应用[2].近年来,因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国内关于桑黄的研究成果、科研项目逐年增加.吉林、浙江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1-01-05

  • 长三角首个桑黄实践基地落户海宁
    近日,长三角桑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浙江省海宁市召开,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三十多位专家出席研讨会。同时,长三角食药用菌产业创新联盟——海宁桑黄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也在此举行。专家们首先参观了海宁市宏欣桑黄基地大棚人工栽培和工厂化立体栽培模式。在随后的研讨会上,围绕桑黄研究、产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等内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谭琦院长、杨炎研究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骆少嘉所长、蔡为明副所长,南京农业大学师亮副教授,安徽医科大学李宁教授,以及

    食药用菌 2020年1期2020-12-25

  • 药用真菌之“森林黄金” ——桑黄
    王心果 徐 瑛桑黄是生长在桑树上的一种真菌,作为传统中药,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药用历史。桑黄古称桑耳、桑臣、树鸡、胡孙眼等,最早的药用记载是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的“桑耳”,而“桑黄”两字首次出现是在唐代的《药性论》中:“桑耳使,一名桑臣,又名桑黄。”中国传统中医药所记载的正宗桑黄,指的是桑黄纤孔菌。桑黄作为珍稀药用真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其外观颜色金黄,野外资源稀缺且价值不菲,因此被赋予“森林黄金”的美称。桑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黄酮类、酚

    湖南农业 2020年12期2020-12-21

  • HPLC法同时评价不同桑黄提取物中3种主要化合物的含量
    春130032)桑黄是一种珍贵的真菌,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主要生长在桑树、杨树等阔叶树的树干上[1-2]。桑黄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糖、黄酮、三萜和酚类物质为主要的活性成分。桑黄在抗癌、降血糖、机体免疫调节、消炎止痛、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近年来桑黄在抗癌及免疫调节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5]。由于我国天然桑黄数量稀少,近年来开采较多,造成了桑黄野生资源的数量锐减。因此,人工培养桑黄蓬勃发展起来,但是人工培养桑黄的品质及化学成分与野生的相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年17期2020-08-28

  • 杉木林冠下桑黄人工栽培技术探讨
    张加汪摘 要:桑黄是国际医药界与保健品行业抗癌产品生产原料,本文总结了在杉木林冠下种植桑黄的可行性途径及关键技术措施,旨在为桑黄人工种植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杉木林冠下;桑黄;人工栽培桑黄在生物抗癌领域被国际公认为最具抗癌功效的真菌,是国际医药界与保健品行业抗癌产品生产原料。随着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桑黄抗肿瘤保健品将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解决上述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满足医药对桑黄的需求。因此,大田桃源国有林场近年来在杉木林冠下进行桑黄人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20年5期2020-06-19

  •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桑黄黄酮发酵条件
    王春野摘要: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进而提高该菌株黄酮类活性物质的产量。利用不同碳源、不同氮源对桑黄进行液体发酵,测定胞内黄酮产量,筛选出最佳种类的碳源和氮源。進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浓度碳、氮源及培养基初始pH值对胞内黄酮产量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黄酮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获得黄酮产量最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桑黄产黄酮的最佳碳源是麦芽糖,最佳氮源是酵母提取物。优化后黄酮发酵培养基中的麦芽糖浓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3期2019-10-25

  • 桑黄黄酮、多糖高产优良菌株的筛选试验
    糖产量较高的优良桑黄菌株,对17株桑黄菌株的生物量、黄酮和多糖含量及总产量进行分析,采用酵母提取物麦芽糖完全培养基(CYM)液体培养基对17株不同的桑黄菌株发酵培养7 d,收集液体菌丝,烘干至恒质量后测定菌丝干质量,用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菌丝黄酮含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菌丝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在17株桑黄菌株中,生物量最大的是JNSH-14,达到0.645 g/100 mL;黄酮产量最大的是JNSH-15,达到42.048 mg/L;多糖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4期2019-09-23

  • 桑黄提取物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要]目的通过检测桑黄3种提取物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探讨桑黄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方法将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后,于小鼠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接种1 d后,分别采用桑黄3种提取物的低、中、高剂量(100、500、1 000 mg·kg-1·d-1)灌胃,以生理盐水和环磷酰胺为阴性和阳性对照,连续给药10 d。实验期间每天测定各组小鼠的体质量;给药10 d后处死小鼠测瘤质量,并计算各组抑瘤率。结果桑黄3种提取物可以增加H22荷瘤小鼠体质量。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年2期2019-09-10

  • 无机硒对桑黄(SH623)菌株菌丝生长影响研究
    要:研究無机硒对桑黄(SH623)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测定SH623菌株对无机硒的耐受度。通过平板法测定不同无机硒浓度下SH623菌株菌丝的平均生长速度,得出SH623菌株对无机硒的耐受度;通过显微镜观察测定无机硒对SH623菌株菌丝结构形态的影响;通过还原法测定无机硒对SH623菌株菌丝影响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SH623菌株菌丝的生长受无机硒浓度影响较大,当外源硒浓度≤18.63 mg·L-1时,其对桑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显著;当外源硒浓度≥37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11期2019-09-10

  • 桑树桑黄发酵菌粉在新型培养方法下的性能分析*
    546300)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别名火木层孔菌、针层孔菌、桑耳、鲍氏层孔菌、针裂蹄。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层孔菌的属性相同[1]。通常生长在杨树、桑树、柳树、白桦树等阔叶树上。桑黄具备较好的化瘀功能,中医领域通常会用它处理血崩、血淋等病症[2]。受到寄生树种差异性的影响,桑黄性状具有一定区别[3]。国外相关研究人员认为,生长在桑树上且树龄大于30年的桑黄即为正品桑黄,药性较优。正品桑黄颜色尤其鲜黄,以淡黄色为主。随着桑黄

    中国食用菌 2019年7期2019-08-13

  • 桑黄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310021)桑黄(Phellinus baumii)俗称桑耳、桑寄生,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桑黄在我国作为名贵中药材入药已有2000多年历史,远在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桑黄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的记载。桑黄味微苦,性寒,中医认为其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等,可用于治疗血淋、血崩、脱肛泻血、带下、经闭、脾虚泄泻等[1,2]。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桑黄含有多糖类、黄酮类、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临床用于调节机体免疫

    蚕桑通报 2019年1期2019-04-29

  • 桑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优化及分子鉴定
    芳摘要:本研究以桑黄为材料,筛选出一种快速直接提取子实体DNA的方法。利用CTAB法、试剂盒及硅珠DNA纯化技术分别对桑黄子实体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结果表明,硅珠DNA纯化技术的提取效果最好,试剂盒方法次之。经过PCR扩增和测序得到桑黄的rDNA ITS序列,通过BLAST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所检测的样品为哈尔蒂木层孔菌Phellinus hartigii。关键词:桑黄;DNA提取;ITS;分子检测中图分类号:S567.3  文献标识号:A  文章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1期2019-04-01

  • 药用真菌桑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310012)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因寄生于桑树树干,子实体呈黄褐色而得名,俗称桑耳、桑臣等,是我国一种传统而名贵的中药材[1]。桑黄真菌种群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锈革孔菌科(Hymenochaetaceae)[2]。桑黄的功效最早记载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药性论》也有桑黄味微苦、性寒等功效描述[3]。传统中医认为桑黄具利五脏、软坚、排毒、

    浙江农业学报 2019年2期2019-03-05

  • 山民找桑黄日收入过千元
    林中寻找一种叫“桑黄”名贵中药材。目前桑黄市价为200元/kg,运气好时一天能采集2~3 kg甚至更多,日收入过千元。有的农户靠采集桑黄,十多天收入已经过万元。桑黄价格上涨与资源逐步减少、产品供不应求有关,但更重要的则是:近年来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抗肿瘤作用,而且对正常细胞没有毒性,因此被公认为生物抗癌领域中药效最好的药用真菌之一。过去,桑黄在十堰地区“宝在山中无人识”。从目前采集收购情况看,十堰地区一些高山密林中不仅出产桑黄,而且出产边缘为金黄色的高质量桑

    食用菌 2018年4期2019-01-08

  • 桑黄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研究
    滨150000)桑黄(Phellinus yucatanenisis)属于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目、多层孔菌科、针层孔菌属[1],是一种珍贵而功效多样的药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桑黄最早使用记录是从汉朝开始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医用以治疗血崩、血淋、带下、脾虚泄泻等[2-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桑黄含有多糖、黄酮、三萜酸、脂肪酸类、芳香酸等成分[4],具有抗菌、抗癌、抗氧化、抗肝纤维化和增强免疫等药用价值[5-6],是国际公认的最佳抗癌真菌之

    食用菌 2018年4期2019-01-08

  • 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水053000)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医疗保健功能很高,桑黄多糖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1-3]。目前常用低温低压法、热水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等方法提取桑黄多糖[4-7]。低温低压法和热水浸提法为提取真菌多糖的传统方法,这些方法提取时间长、提取率比较低;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相对热水浸提法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都要高[6],但提取率仍不够理想。目前,将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结合起来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报道很少见,本研究拟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法提取桑黄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8年20期2018-10-13

  • 对思南县引种桑黄的思考
    杨天翠 田维举桑黄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在抗癌、抗氧化、降血糖、调节免疫等方面有显著功效。下面,根据药用菌市场需求和思南的原材料、栽培、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资源,说明思南引种药用菌桑黄的可行性。1 桑黄的生长特点及认知1.1 桑黄由来桑黄是著名的药用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别称桑臣、桑耳、桑黄菇,学名为Phellinus linteus。特点是颜色特别鲜黄,呈蛋黄色。其中,寄生于野生老桑树枯木之上的野生桑黄,数量极为有限,是桑黄之中的极品。1.2 桑黄的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5期2018-07-25

  • 桑黄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晨 周琢艳刘文洪桑黄(phellinus)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eotina)、层菌纲(hymenomye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eeae)、针层孔菌属(phellinu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1]。在过去的30年里,其20多种药效逐渐为人们所探知,如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护肝、抗炎作用、抗氧化作用[2]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桑黄化学成分进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5

  • 满药桑黄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
    32012)满药桑黄的药理药效研究进展●于 淼 郑 州 (北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12●张燕燕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吉林 吉林 132001)●任 婷 孙 新※(北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吉林 吉林 132012)满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卫生体系。满族传统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包括宫廷秘方,又涵盖民间偏方,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也是可供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目前搜集到的满族常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11期2017-02-08

  • 桑黄的药理作用
    秀【摘要】本文对桑黄现代研究做了总结,其主要作用是抗肿瘤、抗血管生成、抗突变、降血糖、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发展前景广阔。【关键词】桑黄药理作用栽培研究提取物桑树抗癌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15-01桑黄属擔子菌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的药用真菌,其药用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中。《药性论》中称桑臣、桑耳,《酋阳杂俎》中称胡孙眼,《纂要奇方》中又称桑黄菇。,喜生于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1期2015-10-21

  • 桑黄人工栽培研究
    滨150040)桑黄人工栽培研究许彪,吴佳琳,孙婷婷,邹莉*(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详细分析了桑黄在栽培过程中各种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总结了桑黄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桑黄的工厂化栽培提供基础信息。桑黄;人工栽培;研究进展桑黄(Phellinusspp.)又称桑耳,因通常生长在桑属植物上,子实体颜色鲜黄而得名,是多年生的珍稀药用真菌,有“森林黄金”之美称[1]。《神农本草经》描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延年”[2];《本草纲目》记载其可治血崩、血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2期2015-02-27

  • 桑黄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10610)桑黄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刘 凡,庞道睿,邹宇晓,廖森泰**,肖更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10)桑黄;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桑黄又名桑臣、桑黄菇、桑耳等,是一种大型珍贵药用真菌,主要寄生于桑、杨、松、桦等树的树干上,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均有分布。桑黄(Phellinussp.)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

    中国食用菌 2014年2期2014-01-23

  • 珍贵药用菌 “桑黄”物种正名
    ,台中 404)桑黄在我国又称桑臣、桑耳或胡孙眼,其药用记载可溯及两千年前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简称 《本经》)。《本经》中记载了数种药用真菌,包括灵芝、茯苓、桑耳、猪苓、雷丸等。《本经》中说:“桑耳,平。黑者。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所提到的 “黑者”应是木耳,但所称疗效亦符合桑黄所具有的抗发炎、止血、治妇女病的功效。《本经》乃秦、汉以来累积多人之撰述,到汉代成书。书中对于 “桑耳”的说法可能是历代不同的

    食药用菌 2012年3期2012-09-19

  • 药用植物桑黄抑制高血糖症的研究
    030)药用植物桑黄抑制高血糖症的研究周长文,王芳 ,陶淑玲(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山东 菏泽 274030)目的了解桑黄抑制高血糖的作用。方法以桑黄菌丝体多糖为实验材料,设计浓度梯度(100、200、400 mg/(kg◦d)处理链脲佐霉素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7 d,结果表明:桑黄菌丝体多糖能降低链脲佐霉素所导致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桑黄菌丝体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率分别是0.93%、0.90%和1.99%。结论数据显示桑黄菌丝体多糖高剂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1期2010-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