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美论

  • 三美论”在翻译课堂中的实践探究
    成自己的译诗“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强调译文需体现文章内容上的意境美,需凸显输出译文的押韵、节奏美等,要求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美,又补充说明道:“意美为首、音美次之、形美更次之,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去呈现文意的整体美感。”[2]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由于孕育中西方文化地理和生态空间的差异使得读者的文学审美倾向参差不齐,辜正坤说:“一个人把诗译成别的语种的诗,单纯精通外语和自己的母语是不够的,除去对诗歌的精确理解之外,审美鉴赏能力也必须是上层的。”[3]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6期2024-01-21

  • 三美论”视角下A Red, Red Rose 的中译本对比赏析 ——以袁可嘉和郭沫若的译本为例
    章从许渊冲的“三美论”出发,以袁可嘉和郭沫若的译本为例,对苏格兰诗人的中译本进行对比与赏析。一、 研究背景(一)作者介绍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是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苏格兰农民诗人。 彭斯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歌颂了故国家乡的秀美,抒写了劳动者纯朴的友谊和爱情”[1],其最早创作的苏格兰民歌《友谊天长地久》曾作为电影《魂断蓝桥》的主题曲。 他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民主和自由的渴望与追求贯穿自己的诗歌

    现代英语 2023年16期2024-01-08

  • 普希金诗歌汉译本的对比赏析
    验,他提出了“三美论”原则让诗歌的翻译有了一个标准。普希金的诗歌在中国广为流传,所以笔者拟选择普希金«Лишь розы увядают»这首诗歌的汉译本,运用许渊冲的“三美论”来对不同译本进行分析。【关键词】三美论;普希金;诗歌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42-0111-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2

    今古文创 2023年42期2023-11-20

  • 三美论”翻译理论及其应用学术史纵览探析
    症”。由于以“三美论”为代表的诸多中国本土翻译理论的问世和广泛运用,中国正“从一个理论消费(theory consuming)的国家转变为一个理论出产(theory producing)的国家”[1]。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以“三美论”为代表的我国本土翻译理论进行深层次的学术梳理和探讨。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三美论”进行理论溯源和哲学依据考辨,并对其应用学术史进行探究,旨在更好地把握“三美论”的思想内涵,以全面、客观的方式呈现其历时研究态势,以期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2期2023-05-06

  • 三美论”视角下《诗经·关雎》英译对比
    词:《关雎》 三美论 意美 音美 形美一、引言许渊冲在翻译上成绩斐然,除了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出版的汉译英《不朽之歌》外,还有《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李白诗选》《苏东坡诗选》《西厢记》和《毛泽东诗选》等英译或法译。其中,英译《楚辞》及《西厢记》分别誉为“英美文学的高峰”,“可与莎士比亚的杰作媲美”。外译汉则有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等世界文学名著十种,被称为“诗译英法第一人”。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总结出“三美论”。“三美论”是学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7期2022-07-16

  • 三美论视角下昆曲剧本《长生殿》典故英译对比研究
    典故英译 “三美论”戏曲语言从文学上继承了中国古代的诗词特点,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表演方面也因为诸宫调的盛行而具有相当高的演唱水平。戏曲中的典故英译是避不开的难点,《长生殿》为清初洪昇所创作,共二卷,五十出。通过李、杨之间的爱情故事,描写了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带来的灾难,在惋惜李、杨爱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唐朝政治的同情。《长生殿》共有典故25 处,出自社会各阶层人士之口,不仅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也体现了作者的语言功底。本文以昆曲剧本《长生殿》两个英译本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从“三美论”探析许渊冲的经典宋词译作
    实践中提出了“三美论”,在英译宋词领域起了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该文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为视角,结合经典宋词翻译实例,分别探析“意美”“音美”“形美”在宋词英译中的具体应用,由此可见,“三美论”对中国经典宋词英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译者应在诗词翻译中以“三美”为标准,才能不失原诗词的艺术魅力,中国诗词的美才能被世界所领略。关键词:三美论宋词诗歌翻译宋词英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3(b)

    科技资讯 2022年6期2022-05-13

  • 浅析“三美论”在许渊冲古诗词英译本中的应用
    冲先生如何将“三美论”应用于中诗英译,为展示中国古诗词在英译本中的独特翻译美学寻找突破口。【关键词】“三美论”;许渊冲;古诗词英译【作者简介】郭明珍,汉族,女,山东烟台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一、引言诗歌内容丰富、用词典雅、形式工整、意境深远,往往以绝句、律诗等体裁为代表。为使译文与原作在文字、语言、风格、意境等方面尽可能保持一致,不少翻译大家通过各种翻译技巧将其翻译为英语,力使译作能保持原诗独有的文化精髓与艺术魅力。在这些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1期2022-03-17

  • 许渊冲“三美论”研究
    词:许渊冲 “三美论” 诗歌翻译一、引言诗歌,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翻译大家的关注,诗歌翻译也成为了重中之重。许渊冲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翻译大家,作为翻译领域的佼佼者,他总结自己几十年的翻译经验,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其他翻译大家的翻译观和翻译理论,提出了中国著名的诗歌翻译理论——译诗歌之美,传中华之魂。这其中的美,即“三美论”,具体是指音美、形美、意美。在三美中,三美的重要性并不是鼎足三分的。翻译要求不外

    科学与生活 2021年8期2021-12-22

  • 三美论”视角下歌曲《天生一对》三种汉译本赏析
    齐备”。将 “三美论”应用到歌词翻译中,其效果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拟通过探讨许渊冲“三美论”对泰文歌词翻译的实践运用。关键词:三美论; 歌词翻译;翻译理论一、许渊冲“三美”翻译理论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翻译家许渊冲提出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认为译诗也要尽可能的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1]“意美”指译文内容体现原文的意境美,“音美”指译文的押韵、顺口,“形美”指译文长短、重复、对仗工整。基于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理论,广大学者将其应用于歌曲翻译研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期2021-12-22

  • 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浅析许渊冲宋词翻译
    入点,对许氏“三美论”与其进行译例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两者相似点有二:(1)忠实于原文,适当取舍;(2)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意境。同时,二者在具体文本类型(如诗词)的翻译认知上略有分歧:泰氏认为在诗歌翻译成散文的过程中,原诗的旋律感很难兼顾;而許氏则认为原文的音美应尽可能保留。此文对于此次研究结论于当今的翻译实践可能带来的启迪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关键词:许渊冲;泰特勒;三原则;三美论;宋词翻译一、引语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1年11期2021-12-03

  • 以“三美”标准赏析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
    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选取了一些翻译文本进行赏析研究,旨在给古典诗词翻译提供借鉴和思考。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中图分类号:I207.22;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8-0061-021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随着诗词翻译作品的传播和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出去”,外国读者对中华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古诗词的英译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要想翻译好诗词,首先要把握诗词的特点,中国古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18期2021-11-25

  • “三美”论视角下《爱的哲学》汉译本对比研究
    词:诗歌翻译;三美论;《爱的哲学》;对比一、诗歌背景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于1819年创作了这首名为《爱的哲学》的诗歌。诗人以精炼的文字描绘自然风光,从而归纳出世间万物成双入对、互相交融的客规规律。两诗节的最后一行,诗人将此客观规律推及人类,对纯真爱情的神往跃然纸上。诗歌虽名为“爱的哲学”,但文风并不刻板僵硬。诗人笔下的高山、大海、碧空、大地、花朵、阳光,无一不鲜活而灵动。在鲜明的色彩,清新的气韵,明快的节奏中牵手、拥抱、亲吻,使读者感到流连忘返、余韵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8期2021-11-24

  • 许渊冲“三化论”在英文歌词翻译中的应用
    “三化论”;“三美论”;英文歌曲;歌词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6-145-03【本文著录格式】韩欣桃.许渊冲“三化论”在英文歌词翻译中的应用——以泰勒·斯威夫特的作品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8(16):145-147.一、“三化”与“三美”歌詞翻译的本质与一般的翻译没有差别。其特点在于需要与曲调配合,在遣词造句中抒发歌曲本身要传达的情感。歌词的翻译形式较为开放,好的歌词就像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6期2021-11-09

  • 许渊冲“三化论”在英文歌词翻译中的应用
    “三化论”;“三美论”;英文歌曲;歌词翻译【中图分类号】F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4-112-03【本文著录格式】韩欣桃.许渊冲“三化论”在英文歌词翻译中的应用——以泰勒·斯威夫特的作品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4):112-114.一、“三化”与“三美”歌词翻译的本质与一般的翻译没有差别。其特点在于需要與曲调配合,在遣词造句中抒发歌曲本身要传达的情感。歌词的翻译形式较为开放,好的歌词就像一首好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4期2021-09-13

  • 谈“三美论”视角下化妆品品牌的翻译
    文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指导,列举国内外多个知名妆品品牌,分析其翻译的技巧,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些翻译借鉴。关键词:三美论;化妆品品牌Abstract:Today,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economy of cosmetics. With the deepening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more and more foreign makeup companies a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2期2021-09-10

  • 《琵琶行》英译本中“三美论”的体现
    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即好的译本应当体现出“意美”“音美”“形美”。该理论指出,在进行诗词翻译时,应当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艺术魅力,必要时可以突破原作的形式和内容。《琵琶行》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代表,在文学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本文以《琵琶行》英译本为例,浅析“三美论”在诗词翻译中的体现。关键词:许渊冲 诗词 三美论 英译 琵琶行“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翻译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1]。许渊冲的译文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诗的文学美与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8期2021-09-06

  • 从“三美论”视角看《归园田居》(其三)的英译
    译本中体现的“三美论”之处。具体分为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采用中文及英文诗歌鉴赏的方式,重点研究许渊冲译本中精妙且极具翻译美学的行文结构,遣词造句,音韵节奏。以许渊冲的三美论鉴赏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与翻译学习者探讨古诗词翻译策略和技巧。关键词:三美论; 《归园田居》; 古诗词英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0-089-0021.前言东汉末年,为配合汉府诗配乐节奏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0期2021-09-03

  • 《声声慢》英译本对比赏析
    摘要:本文拟从三美论角度对《声声慢》的林语堂先生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展示在“三美原则”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更好地把握诗词英译准确性的同时,体现其更高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关键词:《声声慢》 三美论 许渊冲 林语堂一.《声声慢》原文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期2021-07-17

  • 《声声慢》英译本对比赏析
    摘要:本文拟从三美论角度对《声声慢》的林语堂先生和许渊冲先生的英译本进行对比赏析,展示在“三美原则”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更好地把握诗词英译准确性的同时,体现其更高的美学意义,进一步推动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关键词:《声声慢》 三美论 许渊冲 林语堂一.《声声慢》原文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9期2021-06-29

  • 三美论”映照下的毛泽东诗词翻译
    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翻译原则,并在此理论基础上,采用“三化法”(浅化、等化和深化)翻译了毛泽东的多篇诗歌。许渊冲先生翻译毛泽东创作的《五律﹒挽戴安澜将军》,采用浅化、等化及深化的翻译方法,使得译诗将原诗的诗意传达到位,且译诗采用韵体诗的格式,音律朗朗上口,形态结构与原诗相近,译诗句子和原诗词句在长短对应上基本一致,实现了“三美”的翻译原则的要求。关键词:“三美论”;“三化法”;毛泽东诗词;《五律·挽戴安澜将军》中图分类号:H315.

    西部学刊 2021年3期2021-06-28

  • 基于“三美论”的陆游《钗头凤》英译分析
    视角下,基于“三美论”原则进行对比分析,使中西方读者能更加体会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魅力,促进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播。关键词:跨文化;“三美论”;《钗头凤》;分析对比[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引言:宋词以语言优美精炼的独特形式呈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无限魅力。不同词牌类别的字数结构形式不仅通达了宋词余味悠长的深远意境,又富含了音律美的鉴赏性。《钗头凤》是陆游的一首千古绝唱。《钗头凤》为

    青年文学家 2021年9期2021-05-13

  • 三美论”视角下《荷塘月色》中叠词的英译赏析
    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指导下,以朱纯深和杨宪益夫妇英译本为例,赏析叠词的英译,探究其意境之美、音韵之美与形式之美。关键词:“三美论” 《荷塘月色》 叠词 英译1.引言“真”“情”“美”乃散文之本色。(仲伟合、李明, 2010:103)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其美在于散文的“真”,流露作者的真情实感;也在于散文的“情”,散文或抒情或说理,皆表达作者之感;也在于散文的形,散文的遣词造句,修辞节奏,皆展示散文的形美。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透着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3期2021-04-12

  • 三美论”视角下日本短歌的翻译
    实践,提出了“三美论”,即“音美、意美、形美”。文章基于“三美论”,选取《タ颜:日本短歌400》中的短歌为研究对象,探讨日本短歌汉译的方法与策略。关键词:“三美论”;短歌;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0-0113-040    引言诗歌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体裁,和歌属于诗歌的一种。受我国汉唐时期影响,日本人也喜爱吟诵诗歌。短歌作为和歌的一种,是近一千两百多年来日本最盛行的诗歌形式,由

    艺术科技 2021年20期2021-04-09

  • 从许渊冲“三美”理论来看林语堂《水调歌头》的译本
    借鉴。关键词:三美论;诗歌翻译;林语堂;《水调歌头》作者简介:韩富淑(1997.5-),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天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2一、许渊冲之“三美论”许渊冲先生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翻译实践家和翻译理论家。他的文学翻译理论主要浓缩于“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当中。这其中尤以三美论影响最大。许渊冲先生结合自身唐诗英译的实践经验和体会,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2021-04-06

  • 浅析许渊冲“三美论”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应用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是古诗词英译翻译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将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基础,以许先生的英译诗歌为例,探究“三美论”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具体应用。关键词:三美论;许渊冲;诗歌英译;应用一、引言中国古诗在中国文化中极具代表性,讲究格律,依律行韵,要平仄,求对仗,多用典故,语句以含蓄为美,追求意境美。而现代英语诗歌则以散体行文为主,讲求自由,无韵律,无平仄,无对仗,语言以精练为主。[1]两种语言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汉语古诗英译十分困难。

    人物画报 2021年6期2021-03-13

  • 许渊冲 “三美论”视域下的英语儿童诗歌汉译策略探讨
    基础上提出了“三美论”,为诗歌翻译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以Robert Stevenson(罗伯特·斯蒂文森)的儿童诗歌集A Childs Garden of Verses(《一个孩子的诗园》)的两个汉译本为例,探讨许渊冲“三美论”作为翻译策略在英语儿童诗歌汉译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指出,“三美论”不仅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可以作为英语儿童诗歌汉译的重要翻译策略。【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儿童诗歌汉译;《一个孩子的诗园》【作者简介】杨抒怀(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8期2020-12-23

  • 再议三美论下的商标翻译策略
    本研究主要从“三美论”的角度探讨汉英商标的翻译策略从而减少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商贸往来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商标翻译偏离原意的现象,增强翻譯的美感和创新意义,使商标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关键词】商标;三美论;翻译策略【Abstract】Trademarks are as important to products as names are to people. A good trademark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value of p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8期2020-12-23

  • 三美论”视角下毛泽东《沁园春?雪》三个英译本对比赏析
    探讨。关键词:三美论;毛泽东诗词;诗词翻译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11.037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580(2020)11—0159—05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毛泽东的诗词意境高远、风格豪迈、气势恢宏,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1期2020-12-08

  •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的土家山歌英译探究
    材料,探索在“三美论”指导下如何实现山歌翻译之美。(一)以创新求意美“意似”是译诗的低标准,“意美”是高标准,“三美”是最高标准。(许渊冲,1987)为实现译文之意美,翻译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性采取语义语序转换、巧用修辞等手段,力求在形式上跳脱原文,在意境上接近甚至超越原文。例1:原文:鱼儿想水鸟想林,哥想情妹妹动心,淋雨芝麻难开口,纸糊灯笼肚里明。译文:Fishes rely on water and birds miss woods,The youn

    现代英语 2020年23期2020-11-25

  • 三美论”视角下的散文英译
    播。许渊冲的“三美论”,符合散文这一文体本身的美学特征,所以本文采用“三美论”作为理论基础,以张培基的英译本《故都的秋》为例,探索如何以“三美论”为指导,将散文自身的美如实充分翻译出来。关键词:三美论;散文英译;《故都的秋》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散文,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比名著简短轻松,比诗歌简单易懂,三言两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传递出一种温文尔雅的美。可当前散文翻译事业举步维艰,其中不

    北方文学 2020年20期2020-11-23

  • 从许渊冲“三美论”角度评析诗歌的可译性限度
    。二、从许渊冲三美论角度评析诗歌的可译性限度(一)许渊冲诗歌翻译原则“三美论”“三美”指意美,音美,形美。许教授指出:“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作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三美论”为诗歌的翻译提供了明晰的且具体的原则和方法,因而广受诗歌翻译界的推崇。(二)以陶渊明诗译为例评析诗歌的可译性限度《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

    长江丛刊 2020年7期2020-11-19

  • 浅析许渊冲“三美论”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冲先生主张的“三美论”恰恰在英译唐诗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唐诗为例, 通过原文与译文对比, 旨在使广大译者领会许渊冲先生如何将其“三美论”应用于唐诗英译之中,以为诗歌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关键词:“三美论” 许渊冲 诗歌翻译 唐诗英译一.“三美论”的概述众所周知,许渊冲先生在诗歌翻译方面颇有造诣,他从事文学翻译长达60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翻译理论。

    文学教育 2020年9期2020-09-26

  • 论“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先进性和局限性
    物,他提出的“三美论”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提供了规范化的理论支持和鉴赏尺度。本文以许渊冲先生英译本为实例,分析“三美论”在其唐诗英译中的指导作用,并对该理论局限之处试探性地提出修正意见。关键词:三美论;唐诗英译;许渊冲一、许渊冲“三美论”的继承和发展“三美论”的雏形源于鲁迅对于汉语特点的理解,他在《自文字至文章》中提到:“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

    新丝路(下旬) 2020年8期2020-09-21

  • 许渊冲“三美论”关照下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翻译对比分析
    在许渊冲先生“三美论”的指导下,运用文本解读、语言文化对比分析等方式对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两个最经典的英译本进行分析比较,评论对译文中传递“三美”特征的方法。关键词:《红楼梦》;金陵判词;汉英翻译;翻译对比一、引言《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于其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使得这部作品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书中第五回中十四首判词语言优美精炼、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金陵判词的理解影响全书故事情节的理解,是全书的“文眼”。许渊冲先生曾说:译事难,译诗难,译古

    读天下 2020年17期2020-09-15

  • 三美论”观照下的《西洲曲》四译本评析
    原诗。关键词:三美论;西洲曲;译本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4-0152-03《西洲曲》,为南朝民歌的代表作,今见于宋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其作者、创作时间、创作地点已不可考,可能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诗主要写一个青年女子的相思之情,中间穿插了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和女主人公的活动、服饰及仪容的描绘,层层深入,情感细腻缠绵,风格清丽婉约。一、意美在许渊冲先生的理论中,“意美”最重,“音美”为次

    西部学刊 2020年14期2020-09-12

  • 三美论视角下《将进酒》英译本对比研究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的指导下,从音美、意美、形美三个角度,对《将进酒》的不同版本的译文进行全面的解读、比较以及分析,从而让读者能够充分地理解三美论在诗歌翻译方面的重要作用。【关键词】 三美论;将进酒;诗歌翻译;比较【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0-0085-02诗歌作为古典文学的翘楚,一直以来深受众人喜爱,但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承,以及一座文化之间能够相互交流,沟

    今古文创 2020年40期2020-09-10

  • 三美论”视角下学徒期菲律宾英文诗的翻译研究
    ng为例,在“三美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旨在摸索菲律宾学徒期英文诗歌特点并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领略当时伟大的诗人们凭借独特的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创造出的文学财富,以便达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文化交流。关键词:菲律宾;学徒期英文诗;汉译;“三美论”作者简介:杨复正(1997-),男,汉族,江西南昌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陈杨(1996-),女,汉族,湖北宜昌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2020-09-06

  • “三化论”视域下英语歌词翻译研究
    “三化论”;“三美论”;英文歌曲;歌词翻译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lyrics of Taylor Swift's music works on Netease Cloud music play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akes Mr.Xu Yuanchongs theory of “Triple Transformation” as the guidance to explore h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1期2020-07-23

  • 从“三美论”视角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
    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认为,诗歌的翻译应该尽量传递出原诗的音美、形美、意美,唐诗英译尤其如此。而用“三美论”解读《杳杳寒山道》英译本,结果证明,Gary Snyder的译本更符合意美,赵彦春的译本更符合音美和形美。同时证明了“三美论”可以成为评析诗歌的一个尺度。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杳杳寒山道》英译本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8-0155-03一、引言诗歌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因

    西部学刊 2020年8期2020-07-23

  • 汉语古诗词的视象、音象及其英译
    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为参考,以其译作《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为例子,分析汉语视象、音象在英译时的处理方式,以及原文和译文传达的思想情感和境界。关键词:《凉州词》;视象;音象;“三美论”[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8-0-041、引言中国古代传统诗歌是颇具艺术性和想象力的一种文体,多有格式、韵律等限制。诗歌表现手法多样,语言形象凝练,感情色彩丰富。读诗是美的享受,诗歌鉴赏也常以“美”为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8期2020-07-14

  • 英伽登与闻一多翻译思想之美
    多;层次理论;三美论;翻译思想对比翻译是科学,翻译对比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学者对国外翻译理论取长补短、兼收并蓄,丰富本国理论,还可以求同存异,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翻译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找出翻译演变的普遍规律,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翻译又是艺术,在任何翻译活动中,译者都必然面临如何科学地运用思维、分析意义以及如何艺术地选择词语、调整句式等问题。翻译活动离不开选择词语、调整句式、修饰行文等等美学加工。(1)处于同一时代的英伽登和闻一多,尽管受中西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思

    北方文学 2020年6期2020-06-19

  • 浅议许渊冲古诗词翻译中的“三美论
    代诗词翻译的“三美论”,主张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个方面来传达原文的意义,并特别注重传达诗词的魅力。本文從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分析了许渊冲先生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一些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中国古诗词的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音美;意美;形美;古诗词翻译一、引言许渊冲先生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翻译了大量中国古代诗词,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中国文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翻译

    青年时代 2020年8期2020-06-03

  • “三美”论观照下《再别康桥》英译对比
    用。【关键词】三美论;再别康桥;英译对比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191-02中国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其鲜明的特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很多学者都把中国优秀的诗词译为英语,以传播中国文化。有些优秀的诗歌甚至有多个英译本,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系统的翻译理论指导,诗歌英译良莠不齐。鉴于此,本文以许渊冲教授的“三美”翻译理论为指导,以徐志摩《再别康

    戏剧之家 2020年6期2020-03-23

  • 从许渊冲“三美论”翻译原则分析庞德诗歌翻译
    。2.许渊冲“三美论”原则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提出的“三美论”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具有巨大意义,在译诗的意、音、形三方面对译者提出了要求,鼓励着译者在这些方面努力,无限可能地接近原作,给读者以美的感受。许渊冲“三美论”原则指的是他提出翻译诗歌应该力求“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指的是诗歌深层结构;中国古诗讲究“意境”,致力于超越诗歌中的具体物象,创造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境界。诗人抒发情感往往不是直接流露,而是常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9年8期2019-12-29

  • 翻译美学视角下安徽旅游诗词翻译
    译美学;诗词;三美论中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旅游诗词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丰富充实了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很多的风景名胜因诗词的传颂而名扬天下。例如历代文人墨客都在安徽留下了许多千古名篇,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但是由于诗词受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给翻译造成了极大的难度。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美学模式,旨在用审美理论描写翻译学的各项基本原理、操作原则和发展策略。翻译美学对诗词翻译具有指导作用。中国传统译论的显著特色

    当代旅游 2019年5期2019-12-09

  • 三美论”视角下《西风颂》三译本赏析
    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框架下,分析“三美”在诗歌翻译中是如何体现的,探讨诗歌翻译在意、形、音三个方面实现对等是否可能,在深入挖掘译文语言、句式、韵律、风格的基础上,对三个译本的优劣之处进行评析。关键词 西风颂 三美论 功能对等 诗歌翻译 译文赏析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是雪莱(Percy Shelley)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更是鼓舞了中国几代革命青年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7期2019-11-16

  • 伟人之诗,非凡之译 ——从许渊冲“三美论”看辜正坤教授译诗匠艺
    基础:许渊冲“三美论”解读“三美论”是由许渊冲教授(中国翻译家)提出的,首先出现在他的文章《毛主席译诗四十二首》中,在翻译毛诗的基础上,他总结出了在翻译诗歌方面著名的理论——“三美论”。在许教授看来,翻译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化的艺术,主要解决的是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许渊冲,1979:73)。所以想要成功的翻译诗歌,意美,音美和形美就必不可少了。而“三美”的基础是“三似”:意似、音似、形似。在表达原诗内容的基础上,尽量在意、音、形三方面向原诗靠

    长江丛刊 2019年7期2019-11-15

  • 从“三美论”角度赏析中国古典诗词翻译
    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为理论指导,对其英译诗词进行赏析。关键词:三美论;古诗词翻译;许渊冲[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21、中国古典诗词特点英国诗人塞缪尔·柯勒律治曾说,诗是编织得最好的绝妙好辞。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其诗学著作《诗论》中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他认为诗的境界是“意象与情趣的契合”。1.1诗词最基本的特点是抒情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抒情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许渊冲提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指导译者忠实呈现诗歌原意,重塑原诗魅力,保留诗歌动人特质。关键词:唐诗;许渊冲;“三美论”;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2中西方语言背后潜藏的巨大文化差异以及中国古代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翻译传播之路尤为艰辛。在英译过程中,部分诗歌美学的缺失无可避免,使得译者虽尽其力,用其智,仍无法完美保留原诗美学元素。中西文化交汇融合、兴然蓬勃的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2019-11-14

  • 许渊冲“三美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摘要】许渊冲“三美论”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对诗歌翻译提出了要求,一个成功的诗歌译本,一定要在“意”“音”和“形”三个方面尽量再现原诗的特点。在美国诗人Ella Wheeler Wilcox的现代自由诗Solitude的汉译实践中,许渊冲的诗歌翻译“三美论”的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均得到有力论证。【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诗歌翻译;运用;Solitude【作者简介】罗晓佳(1981-),女,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英语教师,讲师

    校园英语·下旬 2019年9期2019-10-07

  • “三美”视角下《琵琶行》英译本的对比评析
    译诗歌应遵循“三美论”即“忠实原意的基础上保留诗歌原有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这也是众多翻译家翻译作品所遵循的原则和评价翻译作品的标准之一。白居易的《琵琶行》结构严谨,情节紧凑,语言优美生动,音律抑扬顿挫,文学与美学价值极高,影响力极大,国内外译者多次对其进行英译。本文旨在“三美”视角下,对比评析由L.Cranmer—Byng、Witter Bynner、许渊冲、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琵琶行》英译本,探究其美学价值。【关键词】“三美论”;《琵琶行》;诗歌;翻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9期2019-09-16

  • 三美论”观照下的《沁园春·雪》英译研究
    音美、形美的“三美论”来分析研究辜正坤先生翻译的《沁园春·雪》。通过研究,强调了“三美论”对译者翻译实践所起的导向作用。关键词:毛泽东,《沁园春·雪》,翻译,“三美论”毛泽东的诗词潇洒豪迈,大气磅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同时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翻译毛泽东诗词是一项很艰巨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论”出发,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了辜正坤先生《沁园春·雪》译作:模糊语的处理,意象的传递。最

    北方文学 2019年9期2019-04-17

  • 从“三美论”品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一书中的 “三美论”最为盛名,它将古诗词意境概括为“三美”,即诗意美、诗音美和诗形美。那么小学语文古诗课如何让学生近距离品鉴这古诗“三美”呢?一、吟诵经典,品字里行间之美古诗之美脉动于它的字里行间。无论是绝句还是律诗,它们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平仄押韵。因此,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对于古诗教育的定性要求首先从富有情感的高声朗读开始,在读诗吟诵间感悟语言的魅力。就古诗的语言魅力而言,要从它的朗读技巧说起,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如王崧舟老师在《枫桥夜泊》中采

    江西教育B 2019年2期2019-04-12

  • 三美论”视角下的进口女装品牌翻译
    基于许渊冲的“三美论”,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角度,分析进口女装品牌的翻译,研究发现:1、成功的品牌译名必须符合一定的美学特征,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意美、音美、形美这三方面。2、品牌译名要做到三美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并非所有译名都具备三美,有些具备其中之二,有些只能具备其中之一。在各种译法中,混译法能把“三美论”原则做到完美融合。3、文学翻译中“三美论”的主次关系与品牌翻译的基本一致,“意美”的运用最为普遍。关键词:女装;品牌;翻译;“三美论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0期2018-11-26

  • 浅谈许渊冲三美论在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其中,许渊冲的三美论就从形美、音美、意美三个方面对于诗词翻译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许渊冲三美论具体内涵出发,通过分析三美论具体应用实例,最终得出结论:三美论作为古诗词翻译过程的指导原则和翻译质量的检验、评价标准都具有重大意义,值得译者学习、思考、应用。关键词:古诗词翻译;三美论;许渊冲一、引言二十世纪以来,在诗词翻译巨大需求的刺激下,古诗词翻译的整体质量显著提高,诞生了诸多优秀译作和翻译理论。其中,许渊冲就以其极具特色的诗词翻译理论和丰硕的翻

    神州·上旬刊 2018年10期2018-11-26

  • 三美论在许渊冲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译的本体论即“三美论”,为中国古诗外译创造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规范。本文以许渊冲“三美论”为指导,对其英译的唐诗进行鉴赏,以说明这一理论在其翻译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关键词:许渊冲;三美论;唐诗英译;诗歌翻译1 许渊冲简介许渊冲,江西南昌人。现为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翻译家。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精通英语。许渊冲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英文译

    卷宗 2018年31期2018-11-23

  • 三美论”观照下的化妆品品牌汉译探析
    ;品牌翻译;“三美论”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交易愈加频繁。中国有着广阔的商品市场,为了占据市场份额,各国厂商必须更好地将其产品介绍给消费者。品牌名称是商品带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化妆品是用于清洁、保养、修饰和美容的化学工业品。其产品特性要求其品牌名称必须与美丽,青春,时尚等元素相关联。化妆品品牌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和审美层面的诠释。明确语言文化差异,顺应目的语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9期2018-11-21

  • 浅议中国现代旧体译诗中的“隐形文本”
    形文本;归化;三美论1926年的《学衡》杂志第49期同时刊登了罗色蒂女士(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Remember一诗的五种汉译版本,作者分别是:吴宓、陈铨、张荫麟、贺麟、杨昌龄(后面四家皆是吴氏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五首译诗组成了中国现代旧体译诗中的一系列经典之作。非常有趣的是,《学衡》上的五个汉译版本中,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共同点:除了贺氏采用杂言体(五、七言参差)的形式,其余四家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两汉至南北朝尤为盛行的五言古

    北方文学 2018年18期2018-09-14

  • 三美论”视角下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
    ,从他提出的“三美论”的视角分析其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中所体现的“意美、音美、形美”原则。【关键词】 三美论 毛泽东诗词 诗歌英译随着毛泽东诗词受到越来越多外国读者的喜爱,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研究也层出不穷。许渊冲在诗歌翻译界颇负盛名,尤其是提出的“三美论”对于诗歌翻译有着深刻的意义。一、“三美论”的内涵“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第一个翻译新论,是他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许渊冲也正是在翻译毛泽东诗词的时候正式提出了“三美”理论。许渊冲认为在文学翻译特别

    西部论丛 2018年5期2018-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