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英译本中“三美论”的体现

2021-09-06 05:30赵妍如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8期
关键词:琵琶行许渊冲英译

赵妍如

内容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著名翻译学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即好的译本应当体现出“意美”“音美”“形美”。该理论指出,在进行诗词翻译时,应当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艺术魅力,必要时可以突破原作的形式和内容。《琵琶行》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代表,在文学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本文以《琵琶行》英译本为例,浅析“三美论”在诗词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许渊冲 诗词 三美论 英译 琵琶行

“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翻译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1]。许渊冲的译文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诗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译文简洁明炼,读来极具音韵特色。《琵琶行》是中华优秀诗词的代表之作,许先生将此诗译为英文,译本中多处体现了“三美论”的运用。

一.“三美论”概述及《琵琶行》简介

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学家,他被称为“诗译英法第一人”。《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年)第一期首次对“三美论”作出了说明,许渊冲认为,在翻译中,应将“意美”放在第一位,“音美”随后,“形美”再次之[2]。诗歌翻译的第一目标应当是完整地传达原文的“意”,体现原文的思想与主旨。其次诗歌应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韵律,使诗歌抑扬顿挫,读来朗朗上口,体现原诗的“音美”。诗歌翻译要力争做到“形似”,如若不能,至少也要做到“大体整齐”,这是“形美”的要求。“意美”“音美”“形美”三个层面相辅相成,契合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三美论”为中国诗词英译建立了新的标准。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成诗于唐朝中期,全诗共616个字。诗歌采用明暗结合的手法,明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身世变迁,暗中流露诗人惨遭贬谪的落寞之感。“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常常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从而成为千古绝唱。此诗构思巧妙,语言精丽,明暗穿梭,寓情于景,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琵琶行》中“三美”的体现

1.意美的呈现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秋天的晚风吹着荻花和枫叶,发出“瑟瑟”的声响,寥寥数笔点出了地点和时间。一幅清冷的江边夜色图,象征着离愁与伤感。许渊冲改变了原诗的修辞手法,追求译文的“意美”,将“秋瑟瑟”译为“autumn seemed to sigh”,即“秋天仿佛在叹息”,形象地描绘出了秋日给人带来的萧瑟之感。

間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这两句采用借喻的手法,将琴声比作婉转的鸟鸣声和受阻的水流声。译文中许教授以“now”“then”来衔接上下句,用时空的转换来表现乐曲的变化,“you heard”调动了读者的神经,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冰下”二字,许先生将其译为“a beach of sand”,表面意义不同但实则内涵相近,此处体现着许渊冲追求译本的“意美”。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在唐代,人们通常将“歌妓”称作“秋娘”,这里的“秋”字与秋天没有关系,只是一种通俗的代称,这个词重视内在意义而忽视字面含义。“fair”有着漂亮优雅、皮肤白皙的含义,“songtresses”直接点出女主人公的身份,一个技艺超群而又美貌出众的歌女形象跃然纸上。这为诗歌后文中提到的常常招来他人的嫉妒埋下了伏笔。这两句呈现了原文的“意美”,寥寥数语表明了琵琶女年轻时广受欢迎的盛况。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阿姨”在此处指的并不是琵琶女血缘关系上的亲属,而是指老鸨。许先生将“阿姨”译为“maid”,在细节之处颇为用心。在古代,老鸨既要充当琵琶女的仆人,照顾其饮食起居,又要周旋于“客人”与琵琶女之间。“颜色”一词并没有简单地对应为“color”,而是运用了“beauty”一词,这一特殊加工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因为“颜色”在古代文学中常常用来指代女子姣好的容貌。

2.音美的转换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客即将分别,举杯欲饮却发现无音乐相伴。白居易在此处用“管弦”来指代音乐,“管”“弦”分别对应“管乐曲”和“弦乐曲”。在译为英文时,许先生采取直截了当的做法,将其直译为“music”,使读者能够立马懂得诗歌的含义。“boat”与“afloat”押韵,诗歌原意在得到很好传达的同时,许先生力求通过词语对应这一细节来保留“音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为拟声词,对应声如急雨的大弦,“切切”同为拟声词,对应犹如“私语”的小弦。原诗对仗工整,将抽象的听觉感受转化为直观的视觉感受。许渊冲先生用“the thick strings”和“the fine strings”直译“大弦”与“小弦”,拟声词“嘈嘈”和“切切”则用动词词组的形式(“loudly thrummed”和“softly tinkled”)加以呈现,“急雨”和“私语”译为“pattering rain”和“murmuring strain”,“rain”和“strain”押尾韵,读来有着独特的音乐美感[3]。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此句描写音乐的高潮部分,音乐经过短暂的停歇后突然爆发,“suddenly”与原文中的“乍”相对应,表示突然之意,在读音上也与原作十分相似。“burst”这一动词表现“水迸”,“鸣”则通过“clsah”来表现。许教授为了追求译文的“音美”,别具匠心的运用了“come from afar”这种表现方式,力求与前句的“jar”相呼应。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with heavy heart”贴切地表达了原文“惨”“不成欢”的情感,“the moonbeams blent with water”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惆怅的江边月夜图,给人一种强烈的压抑感。“heart”与“part”是许渊冲先生独特的安排,意在将诗歌的韵律转换到译文中来。

3.形美的保留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凝绝”上承呜咽受阻的曲调声,下接渐渐中断的琴声,两句诗首尾相连,结构紧凑。译文中“tighten the string”和“from tightened strings”保留了原作的“顶针”格式,突出“形美”。“no more sound”用来表现乐曲的中断,同时为后文蓄势,通过前弱后强的对比,方能突出高潮部分的震撼之势。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曲已接近尾声,拨子划过四弦,乐曲悠然而止。在译文中,许教授增译了主语“she”,使得译文表意清晰、易于理解。拨子划过四弦的声音如同帛被撕破一样,原文采用明喻的手法来描写曲终之声,与之相对应,译文中采用“as”作为喻词,用直译的方法保留了诗歌的“形美”,直接表现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五陵”是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贵人家集聚之处。因此,“五陵年少”指的就是游手好闲的富家贵族子弟。许先生认识到了字面背后的含义,突破了“五陵”的字面制约,将其译为“the gallant young men”,使得译文具有了形式美。“gallant”意为对女子献殷勤的人,用在此处十分恰当,将琵琶女年轻时无限风光的经历呈现了出来[4]。

我聞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原文中的“重唧唧”使用了叠字,许先生在译文中重复使用了两次“again”,重现了原文的形式,保留了“形美”。译文中前后两个分句的字词数量接近,使得译文具有自然平衡的特点。“闻”与“叹息”这两个动作皆是由“我”发出的,在从句中令分词作伴随状语,产生了美学效果。

在中国诗词英译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追求“意美”“音美”和“形美”[5]。《琵琶行》许译本通篇明白晓畅,“意美”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同时诗歌本身的“音美”和“形美”也有所保留。许渊冲先生在将这一经典诗作译为英文时,巧妙地将自己的翻译风格与白居易的创作风格相融合,向国外读者传达了诗词之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许渊冲英译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64-73.

[2]梁颖.《琵琶行》的许渊冲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美学效果[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06):61-65.

[3]陈丽丽.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D].长沙:中南大学,2012:9-12

注 释

[1]许渊冲.许渊冲英译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64-73.

[2]许渊冲.许渊冲英译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64-73.

[3]梁颖.《琵琶行》的许渊冲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美学效果[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7(06):61-65.

[4]陈丽丽.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D].长沙:中南大学,2012:9-12

[5]许渊冲.许渊冲英译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4:64-73.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琵琶行许渊冲英译
顺应论视域下“中华老字号”企业简介英译的翻译策略
吕楠作品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翻译目的论下江苏菜系英译研究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朋友
翻译界泰斗许渊冲:100岁前译完莎翁全集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