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

  • 孤独之后是明净的心
    式的沉淀,叫作“心斋坐忘”。忘是一种大智慧,把烦琐的、干扰的、骚动的忘掉,清空。老子说“空”才能“容”,就像一个杯子如果没有中空的部分就不能容水,真正有用的部分是杯子中空的部分。物质上的空比较简单,心灵上的空恐怕最难。你要让自己慢慢地从不怕孤独过渡到享受孤独,才能达到空的境界。感受孤独一定要慢,生命很简单,由生到死。如果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生命的开始是为了死亡,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与孤独相处的时候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生命的过程会不

    读者 2023年22期2023-11-22

  • 论庄子“心斋”观念的应物旨归
    子 《人间世》 心斋 虚而待物 听之以气 达之〔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8-0026-07学界关于《庄子·人间世》之“心斋”观念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将之解读为一种纯粹的境界体验,认为“心斋就是让精神超然于物外,保持绝对的安宁”,① 这种作为境界的“心斋”往往是通过认识论、工夫论视域而证成的,②并以“精神自由”为旨归,“它可以完成个人高超的修养境界,却不足以产生一种普遍有效而用来消解人间纠

    人文杂志 2023年8期2023-09-09

  • 无言之真:论庄子哲学的实践性
    过“外”“忘”“心斋”等方式,通达作为绝对真理的“道”。庄子哲学的实践者,就是《庄子》文本中出场的那些被称作“畸人”或“真人”的人,正是通过这些“畸人”或“真人”的生命实践,“道”或“真理”才得以显现。[关键词]道;真人;外;忘;心斋;实践[中图分类号] B2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3)01-0026-05Truth without Words: On Zhuangzi's Philosophical Pract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1期2023-06-11

  • 庄子:给心灵做个大扫除
    不值!工作之前先心斋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庄子看来,哪有什么好工作?庄子警钟长鸣,但并不消极,相反还给出了乱世的生存之道:心斋!用作家流沙河的话说就是给心灵做个大清扫。颜回要去卫国应聘,向孔子辞行。孔子赶忙泼上一盆冷水:以现有的知识,不但工作做不好,还难免有杀身之祸。颜回其实早有准备:“我外表端庄、内心谦虚,勤奋努力始终如一,这样总可以把工作做好吧?”孔子吓了一跳:“你这是理工直男的做派,怎么能说服昏庸的卫王呢?”颜回马上改变策略:“我内直外曲总算可以

    人力资源 2023年1期2023-05-30

  • 兀坐
    想起庄子,他有“心斋”和“坐忘”兩种境界。个人觉得,心斋,太过刻意古板;坐忘反倒自然然地讨喜。坐而忘忧,坐忘也就是兀坐吧,时光匆忙,人世慌张,我们总想着让心思缜密如坚石,却忘了疏解如松风,适时让心思溜个号,也许惊喜来得才出人意料。诗人说,和忙得不可开交的尘世相比,我更贪恋那闲散悠游的浮生。愚以为,一锅热汤太烫人口腹了,慢下来,等一碗汤、一盏茶到舒适的温度,香气莹然,适口宜心。(编辑  高倩/图 雨田)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3年1期2023-05-30

  • 兀坐
    想起庄子,他有“心斋”和“坐忘”两种境界。个人觉得,心斋,太过刻意古板;坐忘反倒自然然地讨喜。坐而忘忧,坐忘也就是兀坐吧,时光匆忙,人世慌张,我们总想着让心思缜密如坚石,却忘了疏解如松风,适时让心思溜个号,也许惊喜来得才出人意料。诗人说,和忙得不可开交的尘世相比,我更贪恋那闲散悠游的浮生。愚以为,一锅热汤太烫人口腹了,慢下来,等一碗汤、一盏茶到舒适的温度,香气莹然,适口宜心。

    意林 2023年6期2023-05-01

  • 兀坐听雪溜竟日
    想起莊子,他有“心斋”和“坐忘”两种境界。个人觉得,心斋,太过刻意古板;坐忘反倒自然然地讨喜。坐而忘忧,坐忘也就是兀坐吧。时光匆忙,人世慌张,我们总想着让心思缜密如坚石,却忘了疏解如松风,适时让心思溜个号,也许惊喜来得才出人意料。 诗人说,和忙得不可开交的尘世相比,我更贪恋那闲散悠游的浮生。 愚以为,一锅热汤太烫人口腹了,慢下来,等一碗汤、一盏茶到舒适的温度,香气莹然,适口宜心。(朵拉摘自《思维与智慧》)

    视野 2023年7期2023-04-28

  • 兀 坐
    想起庄子,他有“心斋”和“坐忘”两种境界。个人觉得,心斋,太过刻意古板;坐忘反倒自然然地讨喜。坐而忘忧,坐忘也就是兀坐吧,时光匆忙,人世慌张,我们总想着让心思缜密如坚石,却忘了疏解如松风,适时让心思溜个号,也许惊喜来得才出人意料。诗人说,和忙得不可开交的尘世相比,我更贪恋那闲散悠游的浮生。愚以为,一锅热汤太烫人口腹了,慢下来,等一碗汤、一盏茶到舒适的温度,香气莹然,适口宜心。

    思维与智慧 2023年1期2023-01-16

  • 心斋”与“坐忘”:论庄子的两种修养方法之异
    39)一、引言“心斋”与“坐忘”是庄子分别在《人间世》和《大宗师》中提出的两种修养方法,很多学者将这两者作等同或近似看待。冯友兰认为“所谓‘心斋’‘坐忘’皆主除去思虑知识,使心虚而‘同于大通’”[1];韩合林认为“‘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的结果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也即心斋所达到的境界”[2];杨国荣认为“‘坐忘’主要是解构已有的知识,其含义与‘心斋’相近”[3]。这类观点实际上有可商榷之余地。“心斋”与“坐忘”的确存在共通之处,其最终目标均是实现对于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1

  • 审美无功利视域下唯美主义与庄子“心斋坐忘”比较
    “无为而治”。“心斋坐忘”是庄子道家思想中体道的重要方式,是庄子为实现不与物迁的常心而提出的忘怀仁义礼乐、离形去知的虚静观念。庄子认为,只有“心斋坐忘”才能做到无名、无功、无己。 “心斋坐忘”与唯美主义都体现审美的无功利性,带有“人生艺术化”的气质。实际上,唯美主义与“心斋坐忘”在共性中存在差异,且存在源于文化场域和个性特质的根本分歧。一、唯美主义与庄子“心斋坐忘”的共性超越唯美主义与庄子“心斋坐忘”最大的联系点在于摒弃世俗羁绊的超越性。 具体而言, 唯美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11-21

  • 从工夫论和境界论看庄子的 “ 虚室生白 ”
    炼,而“虚室”“心斋”“坐忘”虽表述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意义,“心斋”和“坐忘”更是进一步充实了“虚室”的意蕴。庄子《人间世》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可见“虚室”的过程即“心斋”的过程,其特征是由外而内、由浅及深、反求诸己。首先庄子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指出所取之物不是外在的“祭祀之斋”,而是内在的“心斋”,说明道家是方之外者,不为仁义礼所束缚,主张回归生命本心

    今古文创 2022年38期2022-11-01

  • 《人间世》:“托不得已以养中”
    庄子《人间世》 心斋 无用人间世,即人间社会。如何能够做到“涉乱世以自全”(王夫之语),这就是本篇论述的主要问题。此处“人间”应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乱世中,这类关系极少有温情的一面,更多是强权人物对弱者的戕害压迫。庄子就此探讨自己与强权的相处之道,其关注的是个人的祸福问题。那么,庄子究竟用什么办法应对复杂的“人间世”呢?他的处世之道就寄托于此篇的“颜回请行”等寓言故事之中,我们概括来说,便是虚己顺物、以无用为大用,在这一原则下泯灭矜才用己、求功求

    名作欣赏 2022年9期2022-07-04

  • 论庄子“吾丧我”的反知意蕴
    。从“坐忘”和“心斋”的视角看“吾丧我”,“吾丧我”是一个彻底的“反知”的过程,最终限度是无“无我”,即对宇宙无意识的洞见和冥合。“丧”即“忘”,有“坐忘”、“相忘”、“两忘”等形式。通过“吾丧我”,最终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之境。关键词:庄子;吾丧我;心斋;坐忘;反知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5-27

  • 庄子虚静的人生观
    词:庄子 虚静 心斋 坐忘 无为 在中国文学史上,庄子是一位思想深邃哲思惊人的哲学家,又是一位奇谲怪异的思辨家。庄子的思想在中国古典史上既具有哲学意味,又包含艺术审美的意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其文学哲思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几千年,但是对现代的人生哲学和处世观仍然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始终是滋养文学艺术的源头活水。 庄子哲学历来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人们习惯于将庄子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对比关照。把儒家思想看作是积极入世,把道家思想看作是远离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2年5期2022-05-27

  • 试论庄子“心斋”“坐忘”对当代中国声乐演唱的启示
    、哲学家。他的“心斋”“坐忘”是指一种自身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排除对生死祸福得失的考虑的一种精神状态,就是要达到“无己”“丧我”的境界,从而就能实现对“道”的观照,游心于“道”。庄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当代声乐演唱具有一定的启发。该思想能指引演唱者摆脱自身得失、名利的束缚,使演唱者在台上心无旁骛、专心诠释作品。关键词:心斋;坐忘;声乐演唱一、庄子“心斋”“坐忘”的涵义所谓心斋,是一种空虚的心境,内心没有杂念,是

    雨露风 2022年1期2022-03-23

  • 敢问路在何方
    世事之道:一为“心斋”,二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三为“形莫若就,心莫若和”。一言以蔽之,“虚己”而已矣。后三则故事更多着眼于“自处”,着力表达“无用”之用。栎社树“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大木“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支离疏因形体不全,无所可用,从而逃离了兵役与战争,得以尽享天年。最后,以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收尾,对上述前后两部分故事作出总结,“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知有用之用”固然必要,“知无用之用”亦不失为明智之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6期2022-03-05

  • 庄子思想视角下的黄庭坚诗歌
    ”。本篇论文从“心斋”角度,来浅述一二黄庭坚对“庄学”的吸收。关键词:虚空;心性;心斋;平等儒学传统在北宋嬗变为新儒学,新儒学以理学为代表,理学的核心是从宇宙本体论出发,探寻人之天性,最后反映在“心”上面,构成儒者的行为哲学。基于这一契机点,北宋时期的学术思想得以儒释道通融,在文学领域成为诗歌诗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黄庭坚作为宋诗的集大成者,在创作中将三家合一的理念完美实践,黄庭坚虽然反对齐物观、但从他的诗歌中却不难看出,对于庄子的“心斋”理论,有所援引。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7期2021-08-22

  • 生命之气
    借孔子之口谈论“心斋”,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虚以待物是“心斋”要领,能使人达到“听之以气”的最高境界。气关乎生命。对个人而言,聚气、养气和行气至关重要。但气更关乎所有人,对人类而言,空气的净洁清新比什么都要紧。一个人无论怎样懂得“心斋”,面对被污染的空气,又有何能呢?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出了终极关怀,今人更不可能孤立地营造一个闭封的小天地,想独善其身,是绝无可能。只有把自然环境呵护好,才可能有安放自己“心斋”的地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1年6期2021-07-06

  • 生命之气
    借孔子之口谈论“心斋”,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虚以待物是“心斋”要领,能使人达到“听之以气”的最高境界。气关乎生命。对个人而言,聚气、养气和行气至关重要。但气更关乎所有人,对人类而言,空气的净洁清新比什么都要紧。一个人无论怎样懂得“心斋”,面对被污染的空气,又有何能呢?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出了终极关怀,今人更不可能孤立地营造一个闭封的小天地,想独善其身,是绝无可能。只有把自然环境呵护好,才可能有安放自己“心斋”的地

    思维与智慧 2021年18期2021-06-18

  • 明本《心斋先生全集》考论∗
    刻。检视传世本《心斋先生全集》及诸家书目所载,笔者发现心斋全集著录情况驳杂不一,且有失察之处。笔者即以此为契机,从文献学角度梳理明代王艮集传承之序。1 万历刻本刊印于万历间的《心斋先生全集》有万历三十四年和万历四十三年两种流传于世。万历三十四年刊本由耿定力、丁宾主持刊印,万历四十三年刊本由熊尚文刊印。但就两书刊印情况来看,万历三十四年刊本是在语录、年谱等基础上刊印而成,为后来六卷本《心斋先生全集》之祖本。万历四十三年熊尚文印本,乃熊氏在原版基础上修板而成,

    图书馆学刊 2021年3期2021-01-07

  • 从政治劝诫角度解读庄子“心斋说”
    备的自我修养——心斋说,本文从政治劝诫的角度对心斋说进行解读,探索心斋说背后表达出的庄子对于现实政治世界的思考。关键词:庄子;心斋;劝诫方法“心斋”,是庄子哲学系统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庄子·人间世》关于孔颜问答的寓言中被提出,满腔热血的颜回想要“有一番大作为”,于是把目标定为劝诫专横的卫国国君,如此一来便可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孔子质疑了颜回的劝诫动机并且否定了他的劝诫方法,提出劝诫者只有具备心斋的自我修养才能成功,对于劝诫的内涵,比利时学者戴卡琳在其著作

    锦绣·上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2

  •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sting” (心斋, xin zhai) mentioned by Chuang-tzu (also written as Zhuangzi) and Confucius is a concept that blends the body, mind and soul. The cognition of the “object” perceived by “xin” is three-layered, a fact that explains the i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0年2期2020-08-10

  • 《庄子》中的“象”范畴对当代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
    对审美主体提出“心斋”“坐忘”的要求。当今文学创作中价值观对读者的渗透十分重要,想要写出好的作品,就要求审美主体能够回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超功利的创作状态中。学习古人在对生命与世界的觀照中,取“象”进行精神创造,能够让当代文学创作主体达到虚静的创作状态,取反应时代精神的“象”,从而让“象”回归到文学作品当中,这将赋予当代文学创作重要的价值意义。【关键词】 《庄子》;象;心斋;当代文学创作【中图分类号】 I01,I0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7-14

  • 郭象《庄子注》中“志”范畴研究
    的话来说,就是“心斋坐忘”,即用心去斋戒 。至于如何“心斋”,《达生》中说道:“用志不分”,即要求心志专一。那么,《庄子》所论的“心斋”与“志”之间是怎样的一种联系,使得二者可以在价值层面上达到统一呢?笔者从对《庄子注》中“志”的范畴研究出发,进而考察“心斋”与“志”间的关联,以究郭象“内圣外王”的内涵及旨趣。一、“志”之释在解释郭象所言“志”之前, 先从语义学的角度对它的用法和含义做整体上的考察, 以便更清楚地把握《庄子注》中“志”的范畴含义。(一)“志

    大众文艺 2020年4期2020-07-12

  • 庄子“逍遥”途径探微
    悟庄子“物化”“心斋”“坐忘”的高超哲学境界。关键词:庄子 途径 物化 心斋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073-02研究《庄子》首篇《逍遥游》的首要问题即主题问题。这是关于《逍遥游》的任何研究都无法绕开的问题。而探索“逍遥”的所需條件,以及依据这种条件所带来的“逍遥”的真实结局,更加离不开对主题的认识。一、“逍遥”的解读关于《逍遥游》的主题分析,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无待逍遥说,晋宋时期,郭象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2020-06-01

  • 浅析庄子之“道”
    强调内化,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体悟、探寻“道”,并最终实现“逍遥”状态和“道”境界。关键词:庄子;道;心斋;坐忘作者简介:路丽莉(1990-),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现任贵州医科大学教师,师从北京语言大学李瑞卿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12--01道家思想认为,“道”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先于万物而存在,万物源于“道”,而回归于“道”。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道”是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2020-05-26

  • 自然与生命:海德格尔和庄子的生命之思
    中以“坐忘”、“心斋”的方式实现对本真生命的追求。海德格尔以“此在”与自然的共生,使此在去外物而澄明,在语言构筑的诗意栖居下实现诗思的统一与生命本真的显现。两人对自然中生命的解读都是退居个人,在万物和谐中实现对生命本真的追寻,但海德格尔更为注重有限生命的价值实现,庄子则以“气”实现人生并非有限的解脱。两人对自然生命的追寻也从侧面说明,回归生命本真的价值,超越外界奴役、异化是科技技术进步下永恒的话题。关键词:海德格尔;庄子;西方哲学;此在;心斋作者简介:王禹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5期2020-04-01

  • 试论庄子的心灵哲学思想及其影响
    方面:逍遥自由和心斋坐忘。(一)逍遥自由“逍遥”的含义是不受约束与束缚、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夏国强在《庄子》中写道:“‘逍遥’也作‘逍摇’,在外表上,呈现出一种悠然自得、安适自在的状态;在精神中,是一种同化自然,与之消亡长息的态度。”[3]从中可见,庄子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自由的人生理想。庄子关于“逍遥自由”思想的描写如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庄子描写“鲲”之

    文化产业 2019年7期2019-12-27

  • 澄怀观道与山水画
    ,这和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主张心灵虚空的观点,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国古代山水画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山水,而是重在体现自然之道,重在意趣,这正是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之所在。关键词:心斋;坐忘;澄怀观道;山水画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精神内涵源于老庄思想,更多的是受到《庄子》的影响,这其中的原因已有许多的论述,也是比较明了的。但为什么山水画的精神与老庄思想主旨相契合,为什么山水画之中能体现出道家的道呢?这些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所以本文以此为出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9期2017-11-13

  • 道的模样
    以参考,那就是“心斋”的方法。颜回问孔子:“请问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去听呼吸,等到听不到了,就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感受,进而不用心去感受而用自己的凝寂虚无的气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自身凝寂虚无的气是能感知宇宙万物的,只有遵守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气。虚无空明的境界就叫做‘心斋。”(《庄子·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

    醒狮国学 2017年8期2017-09-08

  • 何当危坐咏心斋(序言)
    ,为他的新诗集《心斋之咏》作序。展开诗作,熟悉的山容水态、风土人情扑面而来,倍感亲切。这本诗集是清一色的泛着古色古香的律诗绝句的作品。近年中华传统诗词复兴事业正蓬蓬勃勃,笃松也一向诗心饱满,且又敏而好学,出版一本传统意味很浓的诗词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心斋之咏》分三辑而成,凡一百三十二首。通读下来,见心见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见爱心,他爱祖国,“欲破东瀛军国梦,尚能一饭敢请缨”(《卢沟桥抒怀》),如果外敌来犯,就算只剩一饭之力,也要请战出征。他爱朋友

    凉山文学 2017年3期2017-05-26

  • “净化”说与“心斋”说
    的影响;庄子的“心斋”理论既是一种人生哲学,又对中国古典艺术的欣赏和创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比这两个理论,找到中西审美心理的异同处和它们分别对中西方艺术创作的影响。关键词:“净化”说; “心斋”说;审美心理亚里士多德和庄子分别是中西方美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艺术理论的形成产生很大作用。两人虽生活在不同地域、文明中,却在阐释思想时不约而同论及审美心理,即亚氏的“净化”说和庄子的“心斋”理论,两者既有相通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净化”说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对悲

    魅力中国 2016年41期2017-04-21

  •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
    。关键词:庄子;心斋;坐忘;德;意境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8-0138-01庄子,名周,字子休,和孟子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后人对庄子的评价是,性格富于美学意味,最真实的诗人等。《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这三十三篇中哪些是由庄子所作,哪些篇章是由其追随者、或是后人陆续添上的,除《让王》、《说剑》、《渔父》、《盗砳》这四篇被苏轼辨为不是他本人的作品。其它作品的真伪,当代研究的学者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3期2017-04-13

  • 心斋与坐忘
    世解脱的方法——心斋与坐忘,即以内心虚静的状态达到一切皆忘的境界,从而得到内心的逍遥。[关键词]庄子;无奈;心斋;坐忘;逍遥道家哲学以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著称于世,以老子开创的“无”为世界之本体的形而上学为基础。道家在政治上主张出世归隐、安时处顺,这与儒家之积极入世、佐君治国的政治态度截然不同。传至庄子,这种“无为”的政治观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不再如老子一般为政治的清明安定寻找良方,而是看到了为政者与臣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完全返归个体,开始关心人的生

    活力 2016年4期2017-03-16

  • 庄子虚静认知观释解
    的,庄子提出了“心斋”“坐忘”“丧我”“用心若镜”等虚静认知方法。“心斋”诉诸感知,“坐忘”诉诸意志,“丧我”诉诸理解,“用心若镜”诉诸虚静,它们分别以不同的心理机能来改变世俗之人的认知方式,抑制“四六”等世俗化贪欲奢情对认知主体心性的干扰,洗心革性,重建道学的虚静认知心理,即建构道镜、道心。以道镜、道心去认识宇宙人生万象,才能真正客观公正地认识自然天道玄德的本性,在“人法道”“道法自然”的逻辑演进中,真正理解并践行物我齐一、天人相和、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性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3-15

  • 心斋与拍马术
    还不如回家去闭门心斋。所谓心斋,就是静坐瞑目,排空思想,停止意识,忘掉国事民事,虚寂中生出智慧,正如空房中生出光明——“虚室生白”。心斋了,你就“吉祥止止”了。反之,下班后还操心朝廷大事,思考不已,心灵塞满了,生出昏暗来,非遭凶不可。庄周的心斋,目的在远祸,求自保而已。平息火气,自我消防,乐乐和和,溷迹朝廷,这和儒家说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比较起来,确实藐小。藐小又怎样?庄周声明说,他是“散焉者”,身既不在朝廷,生便不属君王,杀了白杀,舍了白舍,那才枉自

    视野 2016年14期2016-09-28

  • 灵感说与心斋坐忘说——柏拉图与庄子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比较
    000)灵感说与心斋坐忘说——柏拉图与庄子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比较白云(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430000)灵感说作为柏拉图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的心斋坐忘说也是庄子学说中体道的重要方式。两者都是先贤们对于审美主体体悟方式的论述,有其相通性,但背景不同等原因也使得它们各有特色。灵感说;心斋坐忘说;柏拉图;庄子柏拉图作为西方美学界的启蒙者,以“理念”为中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文艺理论;庄子作为我国古代道家的代表,以“道

    大众文艺 2016年14期2016-07-12

  • 《庄子·人间世》中孔子对颜回的教育
    弃政治理想学会“心斋”。而一个心斋无己、全生无用的至人,也不可能再有从政治国之心。孔子对颜回的教诲从从政会惹杀身之祸到追求理想政治也会残害众生,层层递进,揭示了人世间即便圣王的政治也有害的道理何在,从而论证了求“道”只能虚己游世。但是,孔子这番教诲是对颜回这种心性极高之人的施教,而非一种普遍性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诲。关键词:《人间世》;名实;心斋;至人之道;从政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6)03-0051-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年3期2016-05-30

  • 庄子:颐养形神,尽其天年
    养神,并提出了“心斋”、“坐忘”的养神方法,以养神为核心也在日后成为东方养生哲学的突出特点。《庄子·德充符》记载了一段庄子与惠子的对话,可谓庄子养生思想的精辟总结。惠子问庄子,人是无情的吗?庄子说是。惠子又问,无情怎么能称为人呢?庄子解释说,我所谓的无情,是指人不因外部世界的好恶和情感损伤自己的身体,而应“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因自然”即顺应自然之法,“益”有增添之意,“不益生”指不违背自然规律肆意妄为,损耗精神和生命。无为、无情、顺应自然,便可以达到恬

    大众健康 2016年1期2016-05-26

  • 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物论的思想以及“心斋、坐忘”的修养功夫实现的,最终达到心如死灰,形同槁木的大自由。庄子的自由远非俗世随心所欲、不顾后果的行为上的自由,乃是离形去知,忘记自我的存在,与大道融为一体,精神获得绝对的自由,达到“我亦是道,道亦是我”的大清明的境界。关键词:庄子;自由;道;逍遥;心斋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常年战乱不断,百姓颠沛流离,礼崩乐坏和诸侯争霸是整个时代的背景, 在这样一个连生存都是十分困难年代,许多人都会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无力改变现实的艰难处境。这就使得庄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6期2016-05-14

  • 人心的妙用
    介绍一个概念——心斋。顾名思义,“心斋”是指心的斋戒,而不是指“不喝酒、不吃荤”。心斋的具体做法,是要逐步减少感官的刺激、外来的诱惑、层出不穷的欲望,以及执著于自我中心的观念与成见。总之,就是要对“心”下一番涤清与整理的功夫,使它进入虚与静的状态。心能虚静,那么从外表看来,不就是“心如死灰”吗?当别人都在耍弄心机、争奇斗艳、巧取豪夺、夸耀富贵时,你却能以虚静之心去面对。这是因为心正在发生奇妙的变化,也就是在平凡的心里面出现了光明,展现了属于“灵性”层次的境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6年4期2016-04-25

  • 半俗半缘见真性 ——访心斋主人寂海
    俗愿回到了一个叫心斋的茶道馆,开始了另一种人生。“心斋”茶道馆位于新添寨花卉市场二楼,这里是一个类似贵州茶城的茶叶与文玩集散地。在众多茶馆间,心斋显得不起眼,但笔者每次前去,里面都高朋满座。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下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拾起。回忆,这是一位僧人对寂海的指教。因一份难得的善缘而起,最终在茶尽,水凉、人散中化为半卷烟云而去。寂海是贵阳人,俗家姓邓,法号寂海,祖上是贵州的商人,经营着几个造纸厂

    贵茶 2016年1期2016-04-16

  • 庄子哲学的真知论
    经由“知止”与“心斋”的工夫,在心灵“向道而思”的过程中,“知”升化而至“心与道合”的“真知”之境。“真知”实际上是对个体之生命意义的守护与生存价值的开启,生命之意义落实于“心”,生存之价值维系于“道”。庄子的“真知”,正是一种“生命觉解”或“存在智慧”。关键词:庄子;道;心;知止;心斋;真知《齐物论》无疑是展现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篇目之一,其“丰富而纯粹的哲学内涵”、“极高的抽象分析能力”以及“直接而深远的影响”[1]8一直激发着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与《庄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3

  • 庄子的死亡美
    。关键词:庄子;心斋;坐忘;物我;道儒家继承周礼,孔子“慎终追远”“吾不予祭,如不祭”的论述,表述了儒家祭祀之礼对死的尊崇,体现了儒家厚重的人文情怀。儒家珍视生命,不轻易丢弃肉体的生命,“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但是,儒家不畏惧死亡,“蹈仁而死”“舍生取义”也为中国古代大多数儒者所持。与儒家强烈的人文价值取向不同,庄子的死亡观体现着强烈的自然主义情怀。庄子认为,死与生一样,都只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最终皈依于道。生存并不比死亡更加甘甜,死亡并不比生存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02-13

  • 庄子的“虚静说”之管见
    ”的命题发展为“心斋”、“坐忘”的方法,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魏源《老子本义》:“涤除玄览,非昧晦之谓也,即明白四达而能无知也。”庄子对此充分论述,《天道》篇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铰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庄子以水为譬,水沉静下来能清明地照见须眉,人的内心清静下来也就能象镜子般明澈映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2015-10-28

  • 浅析鲁迅《社戏》的人生意蕴
    历,本文从遁入“心斋”、“至乐”的体验、妙趣的横笛三个方面赏析该文包含的人生意蕴。【关键词】社戏心斋体验意蕴鲁迅名篇《社戏》描写了“我”少年时期在乡下与伙伴们结伴玩耍、看戏、吃豆的有趣经历,文末写道“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说?那夜的戏为何独一无二,令人无限向往和回味无穷?答案只能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寻找。“我”在那里第一盼望的就是到赵庄看戏,可是今年很可惜,借不到出行的船,眼看是要看不成戏了,

    新闻世界 2015年2期2015-09-10

  • 试论庄子超然处世态度
    心的自由。二、“心斋”“坐忘”怎样做到悠然自得、精神自由?庄子认为须保持内心虚静,所以他提出了“心斋”“坐忘”。《人间世》:“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必须要摒弃杂念,专一心志,保持内心空明的心境。“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观照那个空明的心境,空明的心境可以生出光明来。福善之事止于宁静之心。可见,内心保持宁静、排除心机杂念是福善的关键。所谓“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

    名作欣赏 2014年29期2014-07-15

  • 从“心斋”看“调心”之文脉
    红玉 任淑美从“心斋”看“调心”之文脉文 司红玉 任淑美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过程中,对自我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进行调整和运用,以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那么,作为精神意识活动的调心,其方法步骤又是怎样的呢?在这里,我们可从《庄子·人间世》的寓言中得到一些文化脉络的启迪。寓言里是这样说的:一次,颜回请教孔子说:“敢问心斋?”孔子回答:“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据此而

    健身气功 2014年2期2014-04-28

  • 浅论“心斋”之“虚”
    30072)一、心斋的基本内涵在《庄子·人间世》的第一则寓言中,庄子借孔子之口提出了“心斋”的概念: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1]129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2014-04-10

  • 《庄子》:与众不同的养生观(三)
    《庄子》答道:“心斋”和“坐忘”。如果说导引学中“动功”起源于导引按蹻,那么“静功”的鼻祖就是“心斋”和“坐忘”了。庄子通过编造的孔子和他的优秀学生颜回之间的寓言,回答了什么是“坐忘”。寓言的梗概大致是:颜回是位极勤劳的学问家,有一次向他的老师孔子讨教说:近来学生进步不快,可有什么好办法?孔子告诉弟子,先“持斋”,然后修道。颜回说:我家境贫穷,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动过荤的了,是不是就算已经是“持斋”了呢。孔夫子说:我说的是心灵的斋戒——“心斋”,而不是常人所

    中华养生保健 2013年9期2013-10-15

  • 心斋·吾丧我·无己·坐忘·虚己——《庄子》相关范畴考辨
    刘文元坐忘、心斋、无己、吾丧我、虚己这几个范畴在《庄子》中至关重要,但很多人将这些范畴等同如郭齐勇[1]85、徐复观[2]355、王博[3]76、韩林合[4]167等,其实它们有异同,本文试详析之并就教于方家。一、问题的提出及探索坐忘出自《庄子·大宗师》,心斋见于《庄子·人间世》,无己首现于《庄子·逍遥游》,吾丧我出自《庄子·齐物论》,虚己首现于《庄子·山木》。为何要虚“己”、丧“我”、无“己”?《庄子》里“吾”共 414 现、“我”共 202 现。 “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0期2012-08-15

  • 庄子理想中的音乐最高境界:“天乐”
    赏“天乐”需要“心斋”,具备“坐忘”的心理状态。庄子;音乐美学;“天乐”;道;“心斋”;“坐忘”庄子懂音乐,他会鼓琴,会唱歌。妻子逝世,他“鼓盆而歌”。庄子在文章中一再谈及音乐,并经常用音乐来做比喻。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齐物论》《大宗师》《骈拇》《天地》《天运》《至乐》等篇之中。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最显著的特色是推崇自然之乐。所谓自然之乐,在他那里就是“天”“真”之乐,也是“道”之乐。一、天乐与天籁“天乐”是自然之乐,“道”的音乐,它与“形色名声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5期2011-08-15

  • 庄子“心斋”、“坐忘”思想与超个人心理学比较研究
    4025)庄子“心斋”、“坐忘”思想与超个人心理学比较研究李树军1, 张鲁宁2(1.临沂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2.鲁东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 264025)庄子“心斋”、“坐忘”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心斋”、“坐忘”思想与超个人心理学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都关注人的自我超越问题、“知”的问题、修养的问题和“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比较研究将有助于中国文化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的发展。心斋;坐忘;超个人心理学;比较研究超个人

    河南社会科学 2011年1期2011-04-13

  • 论叶维廉的“纯山水诗”理论
    和道家思想中的“心斋”、“坐忘”、“丧我”作为其理论的另一支点。从而构建起他的“去除知性干扰的”、任物“自然兴现”的纯山水诗理论。但笔者认为,这些理论依据有其偏颇之处,为了更好的阐释,选取叶氏最常用的王维的两首山水诗为例,做些简短的分析。【关键词】叶维廉;纯山水诗;以物观物;心斋、坐忘、丧我叶维廉(1937—),是一位成果丰硕的美籍华裔学者。美国当代诗人吉龙·罗森堡成其为“美国现代主义(庞德系列的)现代主义与中国诗艺传统的汇通者”[1]1,北京大学的乐黛云

    文学与艺术 2010年3期2010-06-08

  • 苏轼赤壁之游精神自救方法分析
    ,庄子所提倡的“心斋”与“坐忘”也便成了苏轼精神自救的诺亚方舟。关于“坐忘”,庄子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在庄子看来,忘“礼乐”与忘“仁义”都不算“坐忘”,唯有忘自我,“离形去知”,参与万物变化,于大道浑融为一,那才叫“坐忘”。庄子认为,人如果“坐忘”,就不会有所偏私、有所固执,就不会执着于一念一物,精神也就会获得彻底的解放。苏轼一生恃才放旷,执着是非,逞智求功,“我”的主体之念横贯于朝政纠葛之中,他先反对新政,后又反对尽废新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6期2009-07-24

  • 藏书与读书
    下有三条批评:“心斋(张潮)以能记次于能用之后,想亦苦记性不如耳。世固有能记而不能用者。”“能记能用方是真藏书人。”“能记固难,能行尤难”。三位批评者似对以“能记为难”都略有异议。其实这“记”不是背下几篇几十篇文章,而是记住自己的藏书,其“为难”是明显的。大学问家如陈寅恪先生钱穆先生晚年都目盲多年而著述不辍,“记”之为功,于此可见。不过对于今人来说,其“难”恐怕已超过了能够克服的限度。退而求其次,只能以藏看读用四者俱到就算极不容易的了。《出梦影》在清代出版

    读书 1997年6期199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