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斋”看“调心”之文脉

2014-04-28 12:59司红玉任淑美
健身气功 2014年2期
关键词:精气练习者合一

文 司红玉 任淑美

从“心斋”看“调心”之文脉

文 司红玉 任淑美

调心是健身气功锻炼过程中,对自我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进行调整和运用,以达到练功的要求和目的。那么,作为精神意识活动的调心,其方法步骤又是怎样的呢?在这里,我们可从《庄子·人间世》的寓言中得到一些文化脉络的启迪。

寓言里是这样说的:一次,颜回请教孔子说:“敢问心斋?”孔子回答:“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据此而言,所谓“心斋”,是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也就是在健身气功里的调心。若将孔子的话简言之,则为“心斋”的“一”、“听”、“止”三步功。正如;理学家林希逸的《南华真经口义》认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些是说明养生的三种境界:“听以耳,则犹在外;听以心,则犹有我;听以气,则无物矣”。由此可以理解为,用“一”字功(若一志,排除杂念),来解决“听在外”的问题,即练功者在练功前要有除“杂思”的能力;用“听”字功(从听之以心,到听之以气),来解决“有我”的问题,即练功者能感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用“止”字功(从听之以气,到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来解决“无物”(即物我两忘,心入虚寂)的问题,即练功者进入到与功法融为一体的境界。至此,才算到了“心斋”的最高境界:“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下面对三步功与健身气功的“调心”关系分别进行论述:

第一步,“一”字功。“若一志”,重点是“一”。即练功者首先要排除杂念,做到意念专一。具体要求是,不论采取何种起势动作,都要全身放松,毫不紧张,毫不拘束,以自然舒适为度。这时,身体就可以初步“解放”,“解放”的目的在意念上是要留住精气。精气对人来说,具有流动性,“灵气在心,一来一逝”。怎样才能留住呢?就必须用“一”字功中的“德”与“意”,就是要用正的“德”留住精气,用静的意去获得精气。所以必须既要“正”,又要“静”,做到正静结合。所谓正,就是要节制七情六欲,求得平正的心态;当然包括平时的涵养道德。正所谓“形不正,德不来”。所谓静,就是不受私心杂念和外界的干扰,心平气和。心如何才能以静,《内业》篇说:“中守不忒,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认为排除了私心杂念以及外界对感官的干扰,就能够达到心静,这就是所谓“中得”。“中得”,精气自然而来,心躁,则会失去精气。所以,“一”字功包括“调心”的内容,就是正静的结合。正静结合恰恰就能留住和获得精气。

第二步,“听”字功。在“一”字功练到一定程度后,应将重点转到“听”字上。怎么听?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孔子此话的原意是,对外界事物要听而不闻,心守虚寂。后来,道家解释为将鼻中出入之气,调和得极细极匀,不要让耳朵听出声音来,而只让“心”听到,才算成功。即所谓“心静气理”。也就是说,练习者要善于通过“听”出入之气,达到“心静气理”之目的。第二层次,还是在“听”字上下功夫。不过不是“听之以心”了,而是“听之以气”,比第一层次前进了一步。原因是,当“听之以心”的功夫做到家时,心和气已经打成一片。此时,心息相依,心息难分,二者合一了。到了“听之以气”的境界,便能洗涤心中杂念,做到往事不回忆,眼前事不牵挂,未来事不预计,使大脑充分休息,使精神初步解放。但此时“我相”(即关于个人存在的意识)尚未能完全打破。所以,“听”字功包括“调心”的内容,那就是“心静气理”“心息相依”两个层次。

第三步,“止”字功。重点在“止”字上下功夫。在“听”字功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下去,便入于混混沌沌的状态,不是入睡,胜似入睡,耳的听觉,心的知觉,都已不起作用。所以说是“听止于耳,心止于符”。这时,便达到了内不知有身心,外不知有世界,恍如“外则呼吸停止,内则百脉畅通”的境界。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身心彻底“解放”。 达到了“天地与我养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主体抛弃了各种功利因素,真正契入对象的内在精神之中,与对象合为一体。在至一中得到了统一,形成了“物我合一”的生命意境。所以,“止”字功的“调心”内容就是通过“三调合一”来达到“物我合一”的生命意境。

由此,“一”字功可使练习者的肉体得到初步“解放”,在健身气功“调心”方面的体现那就要正静结合;“听”字功可使练习者的精神得到初步“解放”,反映在健身气功“调心”方面则要“心静气理”“心息相依”;“止”字功可使练习者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即凭借“三调合一”来达到“物我合一”的生命意境。

猜你喜欢
精气练习者合一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人车合一的体验很奇妙”
人剑合一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