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宋儒、佛、道三家融合的思想氛围于元祐诗人诗歌创作中的呈现,是中国古代文学林苑里举足轻重的一笔。虽然落脚点是以道、佛裨补儒学,但佛、道的加入让“苏黄”的诗歌从哲学基础到语言形式增添了美学本位的审美性。在道家思想中,苏轼受庄子影响颇深,其作品中的庄子痕迹俯拾即是,学术界研究已经很多。而我认为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中亦有向老庄取经,构建其诗歌的哲学体系。苏轼更多是对老庄“自然”、“齐物”、“道技”等内容的因袭,黄庭坚则是集中于对老庄“灵台虚室”的湛然澄明的“本心”观的吸收,化之为其“内圣”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相比苏轼对“忘”的执着,从某种角度看我以为黄庭坚才是真正做到了“游”。本篇论文从“心斋”角度,来浅述一二黄庭坚对“庄学”的吸收。
关键词:虚空;心性;心斋;平等
儒学传统在北宋嬗变为新儒学,新儒学以理学为代表,理学的核心是从宇宙本体论出发,探寻人之天性,最后反映在“心”上面,构成儒者的行为哲学。基于这一契机点,北宋时期的学术思想得以儒释道通融,在文学领域成为诗歌诗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黄庭坚作为宋诗的集大成者,在创作中将三家合一的理念完美实践,黄庭坚虽然反对齐物观、但从他的诗歌中却不难看出,对于庄子的“心斋”理论,有所援引。
一、黄庭坚对“心斋”的援引角度
“心斋”,语出《庄子·人间世》:①“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
这与佛教的“凡所有相皆乃虚妄”的空观同妙。苏轼正是空观和“心斋”的追随者。其诗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②这是以虚空之心观照世间。又其诗《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之二:“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③更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心斋”,并以“忘坐”的修养方式达到空静的境界。
而与苏轼选择“坐忘”与“虚空”不同,黄庭坚对心斋理论的践行在于“治心”,从而照见“本心”,是符合老庄“灵台虚室”的“湛然澄明”的“本心”。《庄子·人间世》有“虚室生白”语,曰“: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释德清注:“瞻”,观照;“阕”,空;观照那个空明之心。“虚室生白”,空明的心境生出光明;④虚室生白,即虚(静)——白(光)。
二、黄庭坚的人格修养与“心斋”
《庄子·庚桑楚》曰“彻志之勃,解心之谋……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⑤庄子把心斋以后的心的作用比作镜,有时又以水作喻。比作镜如∶“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庄子·应帝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⑥比作水如:“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天道》⑦
黄庭坚对自己人格的追求恰恰是“明”。庄子中关于“以明”的解释为:当是与非,可与不可产生冲突时,当以“不如用明静之心去观照待;唯有以虚静之心去观照。”(劳思光注);“莫若以本然之明照之”(王先谦注)⑧。这种以本然,明静之心对待人事,也是黄庭坚观照现实的追求。如其诗《赠别李次翁》曰: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不有德人,俗无津梁。德人天游,秋月寒江。映彻万物,玲珑八窗。于爱欲泥,如莲生塘。处水超然,出泥而香。孔窍穿穴,明冰其相。维乃根华,其本含光。大雅次翁,用心不忘。日问月学,旅人念乡。能如斯莲,汔可小康。在俗行李,密密堂堂。观物慈哀,涖民爱庄。成功万年,付之面墙。草衣石质,与世低昂。
在利欲熏心大环境依然可以保持自我的洁净空明,就是想藕一样,虽出于淤泥而肉是白的还有空心的,同莲花和藕一样的人才是德人,德人方可天游。“天游”,谓放任自然。出自《庄子·外物》:“胞有重閬,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豀;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郭象注曰:“游,不係也。”成玄英疏曰:“虚空,故自然之道游其中。”黄庭坚追求一颗和光同尘的空明之心,以至天游。这和《齐物论》甚至《逍遥游》,虽道路不同但殊途同归。
因为黄庭坚是以儒家的途径做到了虚(静)——明(光)中的明(光)的结果。黄庭坚认为,士大夫之所以有利欲之心,有忧患之念,就在于缺乏安身立命之本,而这安身立命之本不是外在的伦理信条,而是内在地不受污染的心。“六经成市道,驵侩以为师”他认为即使是儒家经典,也可能成为名利场中的商品,所以要讓“万物无足以挠心”,便需要一颗湛然澄明的光明的本心。这是基于孔孟儒家的“诚”、“和”、“中”、“治心养气”等根本思想。但笔者认为黄庭坚的儒家式的反求诸己,明心见性的内省修养却最终也和庄子殊途同归。
三、结语:
庄子哲学的基石是其道论,亦即宇宙论。庄子的道是对天地万物运行变化的抽象概括,是自然规律的本体化。黄庭坚是以天理为本体的哲学体系,使道德伦理本体化,成为统驭一切的天理,人向天理复归,沟通天人,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庄子境界。因为儒佛道三家都以反观自心、体认天道为其共同特色。庄子认为逍遥游必须任人的本性,黄庭坚认为本心就是本性。通过克己正心修养出的坚定便不为外物所动,不被俗世所累,不被万物所扰。黄宝华先生在《黄庭坚评传》说黄庭坚将庄子的至人对应儒家的孔子颜回人物,试图于庄子哲学和处世之道的改造。我想正是立足于抓住这种儒道在结果上殊途同归的“和”以期改造路径,妄图达成彻底的融合吧。
“世人爱处但同流,一丝不挂似太俗”。一丝不挂即寸丝不挂,形容斩断了跟世界任何的联系。黄庭坚认为如果执着于斩断与功利世界的任何联系,把自己封闭起来,其实这还是执着的一种表现,对于不执着的执着也是一种执着。而真正的不执着是怎样的?是游走于俗世当中,参与这个世界,享受着这个世界,但他同时又不执着于这个世界,这才叫做不俗。所以笔者大胆假设,苏轼忘却和淡然来获得通达超脱并不是真解脱,黄庭坚用一份坚固对抗世间变化,从某种程度上看更接近任运逍遥,天人合一的宇宙精神。
参考文献:
[1]郭庆藩.庄子集释[A].诸子集成[Z]本.上海:上海書店1986
[2]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黄庭坚著,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黄庭坚诗集注[M].中华书局,2003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苏轼.苏轼诗集合注[M].冯应榴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黄宝华.黄庭坚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注释:
①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庄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9页
②苏轼. 苏轼诗集合注[M].冯应榴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③苏轼. 苏轼诗集合注[M].冯应榴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④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庄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32页
⑤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庄子·杂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01页
⑥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庄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07页
⑦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庄子·外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457-558页
⑧陈鼓应注:庄子今译今注[M].《庄子·内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1页
作者简介:王明月(1990—),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学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