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途径探微

2020-06-01 07:38熊港琴
现代交际 2020年7期
关键词:物化庄子途径

熊港琴

摘要:《逍遥游》是《庄子》的开篇之作。鹏与蜩、学鸠、斥鴳的“小大知之辩”,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小大年之辩”引出了《逍遥游》中的“小大之辩”。而由这种“辩”,又引发“有待”与“无待”的论争,从而说明真正“逍遥”。研究庄子的“逍遥”可探究“无待”的途径,继而探索出超然物外、物我两冥的境界,同时也可研究体悟庄子“物化”“心斋”“坐忘”的高超哲学境界。

关键词:庄子 途径 物化 心斋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7-0073-02

研究《庄子》首篇《逍遥游》的首要问题即主题问题。这是关于《逍遥游》的任何研究都无法绕开的问题。而探索“逍遥”的所需條件,以及依据这种条件所带来的“逍遥”的真实结局,更加离不开对主题的认识。

一、“逍遥”的解读

关于《逍遥游》的主题分析,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无待逍遥说,晋宋时期,郭象认为“物任其性”即为“逍遥”。学者支遁、王夫之、刘武、宣颖、关锋皆支持这一观点,认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就是逍遥游的境界。二是有待无待皆逍遥说。赵明《<逍遥游>义辨》提出:现实中一切逍遥都是有所待的,这是庄子对现实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作者在承认万物皆有所待的基础上提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是“对人的由有限向无限发展的自由的某些假想、幻想和向往”的无待逍遥,属于艺术理想。三是大而化说。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浦江清提过:“以大为通,以下为陋,此类思想,即《逍遥游》正解。”王守华谓“大”象征道的至大不包,“化”则演示着道的运行变化。“鲲鹏变化一段是全篇的纲要,它不仅象征性地描绘了道的至大不包,不同凡响,同时还暗示出道的运行不息的伟大力量。”

陈鼓应先生在《庄子今注金释》中提出“逍遥”主旨就在于“一个人当透破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束缚,而使精神活动臻于悠游自在,无挂无疑的境地”。但愚以为,这样对主题的界定是不全面的。正如前面分析所言,作者举宋荣子就是为了说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重要性,这是“逍遥”的前提。做到了这个前提,才能最终做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逍遥。也就是说当达到“无己、无功、无名”境界后,还需要顺着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得以游于无穷的境域。

而曹础基先生认为“逍遥”即悠闲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自由自在是庄子为人处世的理想境界。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与物“无待”,即摆脱与周围事物的对立、依赖关系,而做到“无待”的关键又是“无己”,即在矛盾的双方把自己的一方消除。显然,这种观点是将“无己”直接作为“逍遥”实现的关键条件,甚至有部分学者直接将“逍遥”归纳为“至人无己”,这样是不够严谨的。真正的“逍遥”是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并“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最后得以“游无穷”,达到“无待”境界。

二、“逍遥”的途径

1.“逍遥”之条件

庄子在《逍遥游》中,将“鹏”与“蜩、学鸠、斥鴳”对图南态度的差异归纳为“小大知之辩”,把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的寿命差异归纳为“小大年之辩”,从而引出“小大之辩”的论题。明朝林云铭曾在《庄子因》中提出“大”是一篇之纲,其实庄子对“大”也是有“偏爱”的,从一个内容的叙述便可窥见。也就是在大椿与众人的寿命对比中,他将彭祖与冥灵、大椿同等化,将众人与朝菌、蟪蛄同等化。这样,实际上对众人说的“不亦悲乎”的态度就等同于对朝菌、蟪蛄的态度,也就是说庄子对于“小”是持“悲”的消极态度。

小大之辩的引出下文“有待”与“无待”问题,或者说是“什么是逍遥”问题。无论“大”还是“小”皆“有所待”:鹏、蜩、学鸠、斥鴳待息,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大椿与众人待物(生存资料)。接着又迁移到人的方面,知、行、德、能也皆有所待,有局限。既然都有所待,那么有没有“无待”的“逍遥”呢?作者举了两个比较正面的人物例子:宋荣子和列子。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他做到了“无功、无名”,可称为“神人、圣人”。但庄子认为他仍有不足,说“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暗指他没有做到“无己”。东景南对“三无”有独到见解,说:“‘无己主要反映了庄子去知去欲的认识观;‘无功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无为政治观;‘无名主要反映了庄子独善其身的人生观。”也就是说,宋荣子做到了独善其身、无为无功,但没有消除自己对于世界事物的欲望和要求。因为既然他能认定内我和外物的分际,就说明还未达到“物我两冥”,去除自我中心的境界。而对于列子,庄子则明确提出“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进而提出最优方案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顺应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六气的变化,以游无穷的境域”。强调的是遵循自然规律。

《逍遥游》中借宋荣子和列子为例,提出了真正逍遥的条件,那就必须明确要符合这些条件所需要走的途径。这就好比知道雕花要用刻刀,但如何用,走什么途径去雕也是需要去探索与了解。

2.“物化”之径

“人”作为世间存在的一个个体,与世界万物存在着多样的联系。道家崇尚“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主动地在行动上去切断这样人为的联系。但庄子认为这只是浅层的,单纯地切断外界的影响,还无法达到个体的自由与逍遥。真正的“无待”不仅仅是“无他”,还需要“无己、无功、无名”,忘记自己、忘记功名、忘记利禄,与外物沟通联合,超然界限,联通内外。而不在意“己、功、名”就意味着心中无此等物,这就要求人们在精神上消除个体要求的欲望,放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返归自然,把自己视为客观世界中的一点,那自然就不会与别人、与外界有矛盾了。

庄周在《逍遥游》开篇便先引入神话中的“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虽然后面并没有更多的扩展陈述,但不意味着“鲲”的职责只是引出“鹏”,为其出场做铺垫。其实还蕴含“物化”的意义,而这也与实现“逍遥”有关,与实现“逍遥”的前提“无己、无功、无名”有关。实际上,实现“无功、无名”的难度系数要低于“无己”。庄子在阐述宋荣子,说其“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时,就已经暗示了“无己”境界是更难于“无功、无名”能达到的。而这也是庄子的另一意图所在——强调“无己”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实现“无己”是达到逍遥至关重要的步骤。徐复观先生说:“庄子的‘无己,让自己的精神,从形骸中突破出来,而上升到自己与万物相通的根源之地。”超脱出形骸,与万物相通,意味着个体要解脱于人躯体的束缚、应合造化,这也就是所谓的“物化”。

前面提到“三无”的实现,最根本的是在精神上、心灵上去实现,也就是心灵与万物相通的“物化”。众所周知,万物归于自然。心灵与自然相通相达,就是以“人心”合乎“自然”,这就是所谓的“以天合天”——以心中之天合自然之天。《庄子》书中多以天人对举,天取自然之义,与人相对。庄子在《知北游》篇中借孔子之口讲出“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所谓“与物化者”,就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主体被完全客体化并进而丧失主体性的过程。这与先前提到的“无己”的实现条件——超脱形骸,物物相通,是一致的。

3.“心斋”“坐忘”之途

但是要达到这样的“以天合天”的境界,也不是“心想”就能“事成”的。既然要以“心中之天”去合“自然之天”,内心一定已经做好了准备,或者已经进入那种“境”之中,内心必然宁静而无杂念。这也就涉及“心斋”和“坐忘”的概念。在《人间世》中出现了“心斋”的概念,庄子借仲尼之口说出:“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由此可知,达到“心斋”的前提是“若一志”,即专心致志。其中的关键在于“虚”,而“虚”关乎“气”。“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这里的“气”显而易见地与《老子》里所说的纯生理之气不同,它只是表达了心的某种状态之词。“听之以气”则是纯粹的用虚静之心来待物。王夫之也说:“心斋之要无他,虚而已矣。”心斋之旨,关键就在于虚,能够用心之虚待物,才可能上与造物主同游,下与世间万物相感通。

内心虚静,心虚以待物,而待物前提是做到“坐忘”。心斋只是达到内心的安静,而“坐忘”就是使心与形皆被忘却。庄子在《大宗师》中借颜回之口说:“堕肢体,默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在庄子眼里,要想同于大道需要做到“坐忘”。“离形去知”是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概括,不受形骸、智巧的束缚。去掉来自生理上的各种欲望和来自思维上的分解性、概念性的知识活动,而处于一种虚静无为状态。并且做到“常心”,而不是“成心”。心灵不被形体所束缚,皆得其自然。“坐忘”的功夫关键在于一个“忘”字,“忘”字的意蕴就并非是真的要忘记了,而是不断的向上超越,与道冥合,“同于大通”。庄子的“离形去知”要忘记对自我的执着,体现真我,解除生命的负累和压力,这和彭蒙、田骈、慎到的“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己”是不同的,他们的“去己”,否定了自己的存在,难免会使生命如土,这是庄子所反对的,庄子对此的评价是“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忘记形骸、忘却自我,而能与无知无感的万物相通,达到物我两冥、道通为一之境。

三、结语

于内无己,于外无物,当超然出万物的界限,便达到“无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以天合天”。在合自然之天时,需得顺应自然之規律,体察万物之消长,才能达到主客消融、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实现最终之“逍遥”。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金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曹础基.庄子浅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4]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6]蒋丽梅.物我感通,无为任化:庄子“物化”思想研究[J].中国哲学史,2015(3).

[7]张瑞.浅论庄子的“至乐无乐”思想[D].海口:海南大学,2015.

责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物化庄子途径
论物化批判的四重路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