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登

  • 奥登先生的时间标准
    桑克《我站在奥登一边》出版后,我常被问到关于奥登的问题。我并非奥登权威,只不过是恰巧喜欢他的诗而已,所以面对读者提出的不少问题,我都无法回答。我自己也知道,我对奥登的钻研并不深入,虽然有人觉得我比较深入。确实,我读过他不少东西,无论中文还是英文,但觉得还不够。奥登身上值得学的东西太多了。我没打算系统学,只想随时去找他。他是永恒的存在。你去找他,他永远都在那里等你,用他的诗回答你的一切。对奥登这个人,我的看法非常复杂。因为我是单纯的人,而奥登恰恰是一个传说中

    诗林 2023年2期2023-05-30

  • O Tell Me the Truth About Love噢,请告诉我什么是爱情的真谛
    W. H. 奥登 徐家祯/译介Some say loves a little boy,And some say its a bird,Some say it makes the world go round,Some say thats absurd,And when I asked the man next-door,Who looked as if he knew,His wife got very cross indeed,And said it

    英语世界 2023年3期2023-05-30

  • 奥登伯格:波普艺术家去世
    物雕塑家克拉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于曼哈顿家中离世,享年93 岁。奥登伯格以对日常物品的大胆改造而闻名,作品兼具诙谐与深刻。他用意料之外的材料或尺寸将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放置进全新的语境和观看场景之中,引导人们重新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艺术家的作品目前被全球多个公共机构收藏,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等。克拉斯·奥登伯格的作品

    艺术品鉴 2022年22期2022-10-10

  • 打破诗与现代经验的鸿沟 ——试论奥登的首部诗剧《两败俱伤》
    084)威·休·奥登(W.H.Auden,1907—1973年)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的地位早已确立,但他对于20世纪英语诗剧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尚未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奥登的戏剧创作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终于他逝世的那一年。从数量上看,奥登独自创作或与人合作的戏剧作品共计30余种。从形式上看,这些作品种类多样且极富实验性,除了一般供舞台表演的戏剧作品之外,还创作有多部歌剧剧本,为广播、纪录片和电影所写的脚本,以及卡巴莱、礼拜式戏剧、庆典戏剧、

    台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8

  • 一样悼念,两种哀思 ——《悼念叶芝》与《李白墓》的比较分析
    000]西方诗人奥登(W.H.Auden)在其所作的悼亡名篇《悼念叶芝》中“意有所指”:“爱尔兰刺伤你发为诗歌,/但爱尔兰的疯狂和气候依旧,/因为诗无济于事。”奥登的《悼念叶芝》不仅是为了悼念而作,其中更是包含了奥登对于诗人和诗艺的反思。无独有偶,唐朝诗人白居易也曾为悼念李白作了一首诗名为《李白墓》,他在诗中感叹:“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诗人虽逝,诗歌长留。二者题材相似,却又不约而同地折射出诗人所处时期的黑暗现实。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两

    名作欣赏 2022年36期2022-02-10

  • 《The habit of art》 ——你所不知道的艺术的习惯
    诗人威斯坦·休·奥登。而此时的奥登与布里顿已经多年未见,两人性格和艺术观的差异在这次交谈中再度显现,于是在失望和痛彻心扉中,两人再次离别。在戏中戏之外的空间里,新剧《卡列班的胜利》正在如火如荼地排练中。但因为导演临时不在,只能由舞台监督带着众主创进行排练。不光是演员,包括编剧和舞台监督在内的人频频对排练发表看法,排练不时被打断。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舞台门类的职能和他们代表的对待艺术的认知都逐步凸显,最终汇集成整部戏的题眼——艺术的习惯。在戏剧场效应的作用

    新世纪剧坛 2021年6期2021-12-24

  • 岁月的囚徒,他却教自由人学会赞美
    维塔耶娃W·H·奥登和T·S·艾略特是二十世纪英语诗歌的两位巨人,可以说是大西洋两岸最负盛名的英语诗人。两人都是大学里的才子,除了写诗还都是文章高手,都出自故国的最高学府,艾略特就读于哈佛大学,奥登则毕业于牛津大学。有意思的是,奥登最初主修的是生物学,而艾略特一直主攻哲学。同样有趣的是,艾略特出生在美国,26岁移居伦敦,并加入了英国籍;奥登出生在英国,32岁移居纽约,并加入了美国籍。还有一个对诗人来说并不常见的事实是,艾略特在英国皈依了天主教,而奥登则在美

    扬子江评论 2021年6期2021-12-20

  • 奥登早期诗歌中的战争书写及诗歌的社会性功用
    英国诗人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因为其诗歌中表现出的对于社会政治现实和进步势力的密切关注和支持而被很多评论家称为“左派诗人”。尽管奥登本人并不承认这一标签,但是评论界普遍认同“政治性”在奥登的早期诗歌研究中是难以绕开的话题。在“红色的三十年代”,青年诗人奥登曾热情洋溢地在诗歌主题的选择上与他所处的时代产生了共振,他坚定地认为诗人应该承担公共职责,诗歌应起到改良现实、警醒世人的社会和道德作用。但是在奥登早期诗歌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01

  • 现代主义的歧路:去在还是爱 早期奥登诗歌研究
    个美丽的交汇——奥登。本文把早期奥登放入英国现代主义文学背景中,呈现出他对“去在还是爱”问题的不同解答,以及他如何通过对现代世界中爱的必要性,爱如何才是正确的和智慧的这样一些问题的思考,突破现代主义。这两条歧路看似没有相交的可能,甚至第二条路有将要被黄叶掩埋的危险,但当我们回顾20世纪文学的时候,发现它们曾经有过一个美丽的交汇——奥登去在与爱苏珊·桑塔格和约翰·伯格曾经在《声音》中,围绕讲故事展开过一场让人难忘的辩论,他们之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分歧。桑塔格认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21年2期2021-11-11

  • 奥登之思的诗与真
    白洋本关键词:奥登 诗与真 告诫 静默〔中图分类号〕I712;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7-0035-08诗与真的关系是争论已久的话题。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只是“理念”影子的影子,“一切诗人都是摩仿者……并不曾抓住真理”。[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62页。“摩仿”现在常常被写为“摹仿”,这里沿用朱光潜的译文。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诗比历史高级,因为历史“叙述个别的事”

    人文杂志 2021年7期2021-11-08

  • 让我成为那个爱得更多的人
    ”上,亲口朗诵了奥登的诗《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里面有这么几句:“没有人自己单独存活……我们必须彼此相爱或死去。”这里,莫里所理解的爱,很大一部分指的是相互支持,也即有人守护着你、同时也安静地相信自己也被守护的那种感觉。守护是无条件的,莫里称为“心理安全”,只有家庭才能给予这种安全感。所以,比I love you更深埋心间的,是I'm with you,即Tuesdays with Morrie的那个with,是与莫里在一起,而不只是简单地与他相约。奥登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4期2021-09-17

  • 劳德维克·奥登
    雄名叫劳德维克·奥登司(Lou Ottens),是荷兰飞利浦公司的一位工程师。2021年3月6日,奥登司在荷兰一家养老院悄然去世,享年94岁。卡带的前世今生磁带是一种磁性的存储介质,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条涂有可磁化物质的细长塑料薄膜。早在19世纪时,科学家就发现了磁具有存储的功能。1898年时,丹麦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磁性录音设备,当时他使用的介质是钢丝。后来经过研究者不断改进,钢丝逐渐被其他材料替代。1928年,德国人正式发明了磁带。磁带可以用来录

    财经 2021年10期2021-06-18

  • 奥登诗歌的滑稽与崇高
    融合呢?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的诗歌或许就是一个融合了滑稽与崇高的好例。奥登被普遍认为是艾略特之后最伟大的英语诗人,而历来论者对他诗歌兼有滑稽崇高的特性都颇为留意。如特里·伊格尔顿评价奥登的诗歌中:“琐碎和重要,罪恶与纯真,随意地比肩而存(1)(英)特里·伊格尔顿著:《如何读诗》,陈太庆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同时,奥登对三流小说的狂热喜好、他自己编选的《19世纪英国次要诗人选集》,也都可以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12-20

  • 奥登诗歌中的“谦卑”
    100872)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是艾略特(T.S.Eliot)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称为“20 世纪最伟大的心灵”[1]。奥登早期诗歌以机智的反讽和百科全书般的内容敏锐地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个体和社会的“疾病”[2],成为现代诗歌流派“奥登一代”的代表人物[3]。1940 年前后,他转向基督教寻求文化资源,这也成为区分奥登前后期诗歌的时间点。思想的变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13

  • 奥登诗歌翻译中的“模仿”策略
    纪以后,英语诗人奥登(Wystan Hugh Auden)别出机杼地看待这个“天罚”:“由于巴别塔的诅咒,诗歌成了一门最为狭隘的艺术,但时至今日,当社会文明在世界各地日渐趋同而变得单调时,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不是诅咒而是福音:至少在诗歌中,不可能有一种‘国际风格’。”[2]在他看来,巴别塔事件对于诗歌这门艺术而言可谓祸福相依,诗歌的抗译性成就了它的独有临界。然而,奥登又公然宣称弗罗斯特的那句“诗歌就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经不起仔细推敲[3]。言下之意,诗歌并非不

    华中学术 2020年3期2020-11-30

  • 奥登《见证者》细读赏析
    W · H · 奥登创作的诸多诗篇风格独特,其“诗体实验”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使用新批评提倡的“细读法”来理解《见证者》这首内涵丰富的诗,对其进行语义和结构的分析。在细读过程中发现了奥登诗歌精炼的叙述中具有很大的阐释空间,其主题上也有着新批评学派主张的“张力”的美学特征。【关键词】 奥登;见证者;张力;细读【中图分类号】J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9-0015-02

    今古文创 2020年39期2020-09-10

  • 权力规训下的现代人的生存图景
    的公民。W.H.奥登诗中的“无名市民”就是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受政府官僚机构权力的规训而日渐麻木,失去个性,成为国家需要的“模范顺民”。用福柯的权力理论解读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这三种规训技术如何使人迷失身份,并探讨如何摆脱这种麻木的生存困境,活出真我,成就自由且幸福的人生。关键词:W.H.奥登 《无名市民》 权力规训 主体性丧失中图分类号:I516.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108-02W.H.奥登是2

    现代交际 2020年14期2020-09-06

  • 他为人类的失败而歌唱
    嘉鱼《染匠之手》奥登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继艾略特之后最优秀的英语诗人。1922年,奥登初入诗坛,就与同在牛津大学读书的志同道合一辈独领风骚,被称为“奥登一代”。他的作品深入现代人的精神处境,蕴含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奥登应费伯出版社邀约,与小说家克里斯托弗·衣修伍德有过一次中国之行,回来后合著了《战地行纪》。而这本《染匠之手》是奥登的一本随笔集,涉及文学创作与艺术评论,也含括他作为牛津大学诗歌教授发

    南风窗 2020年18期2020-09-06

  • 表层形式与深层内涵
    摘 要: 奥登的著名短诗《美术馆》阐释了诗人在观赏勃鲁盖尔的油画《伊卡鲁斯的坠落》之后的有感而作。从新批评形式论“反讽”和“张力”的角度解读该诗,可以看出诗中的反讽意味,同时挖掘出诗中所传递的存在主义哲学上的深层内涵。关键词:奥登 《美术馆》 反讽 张力W·H·奥登(1907—1973)于1938年底到比利时旅游,参观布鲁塞尔的皇家美术博物馆,在琳琅满目的博物馆藏品中,《伊卡鲁斯的坠落》尤为其所关注,因而写下了《美术馆》一诗。全诗共两节,第一节重点阐述了诗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9期2020-01-21

  • “蓝色时光”是什么时候?
    越菲采访中,我问奥登萨默:“在你的新专辑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作品?”“你有孩子吗?假如你有两个孩子,那么你比较喜欢哪一个呢?”他狡黠地反问道,“就像食物一样,如果有人问你,你在接下去的人生中只能吃一种菜,你想吃什么?”……这就是奥登萨默,一个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演奏家,一个总是给人以惊喜的演奏家。2019年3月,奥地利单簧管演奏家安德列斯·奥登萨默(Andreas Ottensamer)与中国钢琴家王羽佳联手录制的专辑《蓝色时光》(Blue Hour)由DG公

    音乐爱好者 2019年7期2019-07-17

  • “反英雄”书写与爱的可能
    志【英】W·H·奥登一先令传记会给你全部的事实:他父亲怎样揍他,他怎样出走,少年作什么奋斗,是什么事迹使得他在一代人物里最出风头:他怎样打仗,钓鱼,打猎,熬通宵,头晕着攀新峰;命名了新海一个;最晚的研究家有的甚至于写到爱情害得他哭鼻子,就像你和我。他名满天下,却朝思暮想着一个人,惊讶的评论家说那位就住在家中,就在屋子里灵巧的做一点细活,不干别的;能打打唿哨;会静坐,会在园子里东摸摸西掏掏,回几封他大堆出色的长信,一封也不保存。(卞之琳 译)1934年的某一

    星星·诗歌理论 2019年2期2019-06-25

  • “子宫”与“断奶”:从组诗《1929》看青年奥登的精神危机与诗学取向
    蔡海燕摘要:奥登往往作为“奥登一代”的领袖人物为人所知,他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创作却很少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本文认为,奥登创作于1929年的组诗《1929》,既是他的生活自传也是他的精神副本,从中我们可以看到4,2自觉的诗人在面对身心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双重压迫时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和理性选择。因此,本文从组诗中的精神线索出发,通过分析“子宫”“断奶”“熵”等核心术语隐含的心理因素,揭示奥登在面临身心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双重压迫时所做出的理性选择和表现出的诗学倾向。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1期2019-04-10

  • “治疗的艺术”:奥登与精神分析学
    935)的结尾,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给出了一长串参考文献,包括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荣格(Carl Jung)、巴罗(Trigant Burrow)、莱恩(Homer Lane)、果代克(Georg Groddeck)等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学领域的名家作品。这份长长的书单,是奥登长期浸淫于精神分析学的直观呈现,既有少年奥登从父亲的书柜里搜罗的课外读物(如弗洛伊德、荣格的作品),也有青年奥登自主选择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9年5期2019-02-20

  • 奥登态度和修辞的改变 ①
    一部分,我想分析奥登在他早期诗中为自己所设定的总体位置,并呈现他后来的诗迥然不同的态度如何从其发展而来;在第二部分,我将描述早期诗的语言和近期诗的修辞,并试图显示为何一个自另一个发展而来,我已经从一本非常好的书——肯内特·伯克的《面对历史的态度》借用了几个术语——我乐意因此而承认。一他意识到深刻的异化,智力上的、道德上的、审美上的——甚至金融上的和性上面的日期是1930年,地点是英格兰,奥登(及其打成一片的朋友群体)不能或不愿接受他发现自己身处其中的晚期资

    上海文化(新批评) 2018年6期2018-11-06

  • 浅析W.H.奥登《悼念叶芝》的意象妙用
    摘 要:W.H.奥登作为现代诗坛名家,其代表作之一便是这首《悼念叶芝》。作为一首现代哀歌,也作为一首充满智性的悼亡诗,其中众多意象的妙用成为了本诗的点睛之笔。本文将结合社会时代背景与作者思想情感变化对《悼念叶芝》中的意象的巧妙运用进行分析和解读。关键词:W.H.奥登;《悼念叶芝》;意象作者简介:王雅婷(1997-),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英译本科,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3期2018-10-27

  • 奥登《战时》组诗的诗性哲思
    9]1938年,奥登和朋友衣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受出版社委托,为写作游记而来到中国。《战地行纪》(Journey to a War)于1939 年出版,包含两人合著的旅行日记和奥登的《战时》组诗附《诗解释》。《战时》组诗被认为是“奥登在三十年代最为深刻和大胆的诗歌,或许也是那个时期最伟大的英语诗歌”,以诗歌的方式来报道战争,并表达了奥登对人生的感悟。奥登以诗人的视角审视战争,构建了自己对于战争与人性的独特思考。一、《战时》组

    名作欣赏 2018年36期2018-07-13

  • 从勃鲁盖尔画作的转换与重构观奥登《美术馆》的诗艺追求
    张远帆摘  要:奥登的诗歌《美术馆》是根据勃鲁盖尔的几幅画作结合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而创作的,诗人通过艺术的语言揭露了人性的麻木、自私和冷漠,烛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和仁爱的情怀。诗歌和画作均采用了主角中心边缘化的艺术手法,且诗歌对画作进行了跨艺术的转换与重构,不仅表现了诗人精湛的创作技艺和创新意识且体现其诗歌对社会价值的倚重和伦理情感的追求——对于人类同情和互爱的珍视、呼唤和吁求。关键词:美术馆;奥登;勃鲁盖尔;中心边缘化;转换;重构[中图分类号]:I10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3期2018-02-04

  • 论朱维基译奥登的《在战时》
    310015)奥登(W.H.Auden 1907—1973)是近代英国诗坛上仅次于T.S.艾略特的最知名的诗人。20世纪30年代,奥登曾盛极一时,许多文学史家以“奥登一代”统称那个年代在英国诗坛上崭露头角的一批年轻诗人。1938年2月,即抗战全面爆发的第二年,奥登与衣修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以战地记者身份访问战火中的中国。《在战时》(InTimeofWar)二十七首十四行组诗,写于1938年奥登结束中国之行返回英国后(除了第十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6期2018-01-14

  • 仿奥登,与仿奥登 ——读希尼《仿奥登》的两个启示
    辛北北希尼的《仿奥登》是越读越有味的一首诗。此诗收在晚期诗集《电灯光》里,中文版由杨铁军翻译。很显然,这首写给诗人兼好友布罗茨基的悼亡诗,效仿了当年奥登写给叶芝的那首《悼念叶芝》,而且,布罗茨基去世的日子恰好跟叶芝一样,也是1月28日,这就给这首诗添上了某种冥冥中命定的意味。至少我们可以猜测,这是希尼采取此角度写诗的动机之一。还有一个动机,作为布罗茨基的粉丝,我宁愿它也是真的:布罗茨基年轻时一度非常热衷哀歌体,23岁,他就写出过颇优秀的长诗《献给约翰·邓恩

    星星·散文诗 2017年32期2017-12-29

  • Twopoems on Brueghel’s 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
    《美术馆》和《给奥登先生的备忘录,29/8/66》的对比阅读[J].外国文学,2003,(11).[2]李申.反讽与张力下对奥登《美术馆》的解读[J].长安学刊,2005 (12).[3]宁晓佳.距离之妙—《美术馆》赏析[J].文教资料,2007(09).[4]Kaburrel. Landscape with the Fall of Icarus: A Tale of Two Artists. 11 Feb.2017.endprint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11-14

  • 巨人之伤 格雷格·奥登 GREG ODEN
    人之伤 格雷格·奥登 GREG ODEN文/山王人们一直将格雷格·奥登称为NBA历史上最大的“水货”,他自己也毫不讳言,说自己是NBA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者,可事实真的如此吗?一直以来,奥登的梦境中都会反复上演一个场景——他在球场上身穿开拓者队的球衣,防守着对手的进攻,他盖掉了对手的投篮,转头跑向了对手的篮下,迎接他的是队友们的击掌和观众的欢呼。他看起来又高又快又强——就像在俄亥俄州大时一样。奥登距离上一次在NBA的比赛中登场已经三年了,他曾经试图在自己的最后

    NBA特刊 2017年16期2017-09-07

  • 穆旦对奥登诗学的接受与变异:以《农民兵》为例
    0275]穆旦对奥登诗学的接受与变异:以《农民兵》为例⊙陶一权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广州 511400]⊙陈 希 [中山大学中文系, 广州 510275]奥登是重要的西方现代诗人,穆旦的《农民兵》受奥登的《Chinese Solider》的影响,但是在诗歌主题、表达角度、情感取向和诗歌形式上,具有变异,表现出自己的特质。穆旦 奥登 《农民兵》 变异 特质奥登(W.H Auden 1907-1973)是20世纪英语诗坛的重要诗人,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诗歌,西

    名作欣赏 2017年12期2017-07-13

  • 上帝视角下的战时人生 ——奥登对穆旦诗歌创作主题的影响
    的战时人生 ——奥登对穆旦诗歌创作主题的影响龙晓滢(云南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穆旦在借鉴奥登的诗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汲取了暗藏其后的基督教思想。 为此, 奥登与穆旦的诗歌作品具有诸多共同的主题: 作为难以逃离之宿命的原罪主题、 作为表现人类苦难的现实语境之战争主题、 人类作为进化过程中不完善的生物之“错误”与“失败”、 充满了危机与诱惑的人生之“阴谋”与“威胁”。 穆旦向奥登的借鉴是在特定文学环境下冲破传统和自身的一种努力。奥登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1-10

  • 大帝前生
    凉雨格雷格·奥登决定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回到俄亥俄州立大学,给主教练马塔做助手了。2007年状元秀选择了解脱,但他未必能释怀——对比九年前奥登被联盟和舆论追捧的热度,人们甚至可以说他是NBA选秀史上最大的悲剧。全民追捧2 8岁的奥登很清楚,他的职业生涯应该终结了。“我一直还是想和篮球在一起,所以教练(马塔)给了我生机,让我来到这里,让我在那些下午好有些事儿可做。”奥登说,“我不会说我后悔任何事情,但我知道自己是史上最大的水货。”奥登当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小

    当代体育·扣篮 2016年22期2016-12-23

  • 穆旦与奥登的理性求索
    ○谢朝龙穆旦与奥登的理性求索○谢朝龙穆旦与奥登诗歌上的一个显著共通点是他们共有的“理性求索”,这也构成了二位诗人观察和创作的一个基本面向。两位诗人以理性的视角聚焦现代世界的诸种存在,并在诗歌中对理性本体进行了深刻辨诘。两位诗人试图以这种理性求索为现代人的寻根突围提供一种可能的入口和通道,而这也构成了两位诗人诗歌丰富而深刻的现代蕴含。穆旦 奥登 理性求索 存在一、引言穆旦(1918-1977)与奥登(W.H.Auden,1907-1973)同为20世纪中西方

    现代语文 2016年25期2016-09-24

  • 列宁与奥登博格尔事件的宣传
    文伟弗拉基米尔·奥登博格尔(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Ольденборгер,1863-1921)是莫斯科自来水厂的负责人、总工程师,被称为“莫斯科自来水厂之父”,1921年因不堪忍受政治迫害而自杀。列宁以此事为契机,领导了一场苏俄媒体反官僚主义、爱护专家的大规模宣传活动。1863年7月25日,奥登博格尔出生于俄国切尔尼戈夫省诺夫哥罗德北部地区。从小他就梦想成为一名医生,但考大学时在母亲的劝说之下报考了莫斯科大学数学系。四年后他顺利毕业,获

    新闻前哨 2016年8期2016-09-20

  • 穆旦与奥登的理性求索
    摘 要:穆旦与奥登诗歌上的一个显著共通点是他们共有的“理性求索”,这也构成了二位诗人观察和创作的一个基本面向。两位诗人以理性的视角聚焦现代世界的诸种存在,并在诗歌中对理性本体进行了深刻辨诘。两位诗人试图以这种理性求索为现代人的寻根突围提供一种可能的入口和通道,而这也构成了两位诗人诗歌丰富而深刻的现代蕴含。关键词:穆旦 奥登 理性求索 存在一、引言穆旦(1918-1977)与奥登(W.H.Auden,1907-1973)同为20世纪中西方的著名诗人,奥登继叶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2016-05-14

  • 《战时》组诗中的奥登声音
    《战时》组诗中的奥登声音李力维(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奥登的《战时》组诗创意独特而且思想深刻,对其后来的诗歌之路影响重大,亦对其他诗派的诗风起一定的暗示与引导作用。使用精神分析学的批评理论,剖析奥登在组诗里所使用的回溯和对应的修辞手法,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奥登在诗歌中的写作特点以及其内在的深刻意义。《战时》;精神分析学;回溯对应;诗学影响;奥登声音威斯坦·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1907-1973)是20世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3-15

  • 情洒霍林河(小说)
    从彪新来的女教师奥登其格格任初二(二)班班主任的第一天,就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带领学生在操场上玩耍,高个子瘦伶伶的阿卜力孜同学神秘地送给她一个密封的小纸盒,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两只鲜活的蛐蛐“吱吱”叫着跳出来,她还没有看清楚,黑褐色的蛐蛐便跃上她的肩头,她吓傻了,不顾场合地张皇失措地乱蹦起来,学生们哈哈大笑。委屈的泪顺着奥登其格格洁净白皙的脸庞簌簌而下。她心怀壮志,不辞劳苦从市里到这个偏远的山村中学支教,却没想到,这些孩子竟然如此淘气。她生在城里,长在城里,从小

    椰城 2015年12期2015-11-07

  • 奥登的信仰变化之旅追寻他的文化身份
    作用和相互影响,奥登的信仰经历了从心理主义分析到马克思主义再到克尔剀郭尔的存在主义基督教的变化,因此造成了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奥登的信仰变化决定了他在不断更迭的文化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变迁。关键词:奥登  心理分析  马克思主义  克尔剀郭尔存在主义基督教  文化身份★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4人文社科类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14JK2169)英美文学诗坛上现代主义诗歌中影响仅次于艾略特的著名诗人威斯坦·休·奥登(Wystan Hugh Auden),是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05-30

  • W.H.奥登的“抗日战争”:《中国十四行诗》对战争和政治的理解
    生导师。[摘要]奥登的《中国十四行诗》常常被理解为对战争的抽象思考或者对奥登本人心路历程的追溯,但是作为战地行纪,它首先是对中国的抗日战争的描写。虽然奥登当时有“超越政治”的思想倾向,但是其作品毕竟是有感而发,以具体历史事件为基础。因此,把《中国十四行诗》与《战地行》中的旅行日记进行对照,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文阅读,可以挖掘出其中的历史细节和具体指涉。细读每一首十四行诗,还原它们的历史,对于深入理解这组作品及其抗战叙事,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奥登;中国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5-30

  • “焦虑时代”的存在之思 ——论奥登诗歌与存在主义
    存在之思 ——论奥登诗歌与存在主义田 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89)奥登的诗歌具有浓郁的存在主义色彩,他继承了存在主义生存之“焦虑”的思想,并自出机杼地以“焦虑的时代”来概括二战后西方的精神氛围。本文以“焦虑”概念为核心剖析奥登诗歌中的存在主义思想:奥登诗歌中“焦虑”的哲理意味及焦虑时代的特点,“焦虑”产生的形而上根源即人之存在的时间性,焦虑的希望即奥登诗歌中反抗焦虑而走出绝望的途径。W.H.奥登 存在主义 焦虑 时间 荒诞W.H.奥登(Wy

    华中学术 2015年1期2015-03-26

  • 心理的失衡下追求自我与本我间的和谐 ——论奥登早期的“心理”诗歌
    间的和谐 ——论奥登早期的“心理”诗歌吴泽庆(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奥登早期诗歌体现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奥登对人心理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仇敌反复出现所反映的“死亡希望”,二是各种心理疾病显示的“死亡本能”,二者最终都导致自我走向毁灭,它们往往表现为憎恨、沮丧、逃离的欲望和意志的失败。奥登 心理的失衡 死亡希望 死亡本能奥登早期诗歌是对心理失衡的反映。《两面讨好》展现了有关家族世仇的病态心理,一种俄狄浦斯式冲突的邪恶心理,仇恨和暴力成为该作品的中心主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6期2014-12-11

  • 奥登:必须爱这个世界
    国大诗人威斯坦·奥登那张“惊人的脸”。奥登当时正在奥地利的吉尔赫施特腾小镇度夏。自1958年以来,他差不多每个夏天都来此。奥登“像一只抱窝的母鸡”一样迎候了他,带他参加重要的诗会,为他的诗集作序,将他介绍给希默斯·希尼、以赛亚·伯林等人。布罗茨基认为,暮年的奥登之所以对他充满好感和好奇,是因为他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故乡;更重要的是,奥登对那个将他驱逐出境的体制充满了厌恶。布罗茨基得遇暮年的奥登,是他的天命和运气;对奥登而言,布罗茨基不过是

    山花 2014年9期2014-12-02

  • 疏离与冲突中的孤独者* ——论W·H·奥登早期诗歌
    ——论W·H·奥登早期诗歌吴泽庆奥登早期诗歌的世界充斥着无法融合的因子,孤独成为其诗歌的重要主题。孤独的形成原因是多元的,或源于身体与思想之间的争斗,或由于自我疏离,或因团体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孤独造成了精神与肉体、人与人、个人视野与公共责任之间的分离状态。奥登 诗歌 疏离与冲突Author: Wu Zeqing,is from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interested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po

    世界文学评论 2014年3期2014-11-14

  • 末路无垠
    联盟后,格雷格·奥登着实高兴了一阵子。这桩交易甚至引起外界一种夸张的猜测——“热火得到格雷格,是想在总决赛中对抗西部冠军球队的强大内线(比如邓肯、伊巴卡)。”现在来看,这简直荒唐至极,因为奥登根本就没有机会和那些高手过招,在热火的上场时间加起来也不过就才半天时间(这其中还包括他在总决赛最后一场出战的那些“垃圾时间”。那场比赛之后,奥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从失败的阴影当中走出来。久而久之,一种抑郁的情绪占据他的内心,他就像是一个2.16米高的汽油桶,只要一

    当代体育·扣篮 2014年19期2014-10-30

  • 从前事
    人还记得格雷格·奥登在2007年NCAA总决赛中大杀四方的表现,25分、12个篮板球和4次盖帽的表现成了绝唱——至今也没在NBA中再次上演。但奥登并不孤独,在他之前还有很多这样受困于伤病的“伟大NCAA球员”,丹尼·曼宁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四年大学生涯,曼宁场均砍下20.1分和9.0个篮板球,而同样在大学呆满了四年的蒂姆·邓肯场均数据不过16.5分和12.3个篮板球。1988年NCAA总决赛中,曼宁狂砍31分、18个篮板球,还有2次盖帽和5次抢断,率领堪

    当代体育·扣篮 2014年13期2014-08-04

  • 迷途知返
    能打球,格雷格·奥登都会将其看作是一种胜利。这就是为什么热火在客战奇才的比赛中曾一度落后对手34分、最终收获了一场惨败,可奥登依然笑容满面——时隔四年多之后,他第一次站在了NBA常规赛的赛场上。就算移动略显笨拙、还因为受到犯规困扰而限制了出场时间,奥登依然在努力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在过去的三年中,奥登一直与多次接受过手术的脆弱双膝、酒精依赖症和抑郁症倾向作斗争,回想起重返赛场的这段时间,他的观点非常明确。“起码我没有再受伤,所以这很不错。”奥登自2009年

    当代体育·扣篮 2014年4期2014-04-16

  • 从世俗之城走向公正之城——奥登的城市诗歌中的和解精神
    腐化、信仰缺失。奥登认为,都市如同诱饵,提供进入社会的机会。尽管城市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滋生堕落的场所,但是,此时的奥登表现出一种和解的精神,对城市持修正的态度,接受了现代城市的现状,形成了公正之城的思想。奥登这样写道:“我们仅仅能做的是/对我们似乎最适宜的事,看看/这个世界用幸福的目光/但要从一个冷静的视角”。不仅如此,奥登警示人们要有正确的和解心态,消除抱怨态度,因为抱怨只能导致毁灭,导致幸福生活的消失。奥登认为和解精神体现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坚守生活

    小说评论 2013年1期2013-11-15

  • 历史的流向与人类的选择——奥登创作中的线性历史意识
    时期的独特体验,奥登(W.H.Auden)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对历史问题寄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思考。仅以1955年为例,他在这一年创作的主要诗篇——《历史的创造者》、《向克利俄致敬》、《老人的路》、《埃皮戈诺伊》、《科学的历史》等,写下的重要散文——《染匠之手》①此《染匠之手》是1955年奥登为作客BBC而准备的讲说稿,与1962年出版的散文集《染匠之手》同题。、《一位历史学家的历史》等,无不关涉历史。在这些作品里,《向克利俄致敬》从题目到内容都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4-07

  • 奥登的文学思想
    210093)论奥登的文学思想顾 悦(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奥登不仅是二十世纪的重要诗人,同样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他的文学思想的核心是“戏谑观”与“祛魅论”。在奥登看来,艺术的本质是戏谑,艺术的唯一功能是祛魅。奥登致力于维护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性,为文学划定了恰切的界限。他的理论是对审美主义与道德主义的反驳。将奥登放在整个西方文艺批评传统中加以审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奥登文学思想的意义。奥登;文学理论;戏谑;祛魅W·H·奥登不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11-20

  • 匠心独运的偏离与张力
    邵朝杨摘要:奥登的名诗《美术馆》阐释了诗人欣赏勃鲁盖尔的油画《有伊卡鲁斯坠落的风景》时的感想。该诗主题深刻,收录在大量的诗歌选集和文学教材中。本文尝试用文学文体学和新批评理论,从偏离和张力两方面分析《美术馆》语言上的独特性及其对主题的有效表达,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诗歌的魅力。关键词:奥登;《美术馆》;偏离;张力中图分类号:1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09)03-0074-041,引言w·H·奥登(1907—1973)

    外语教学 2009年3期2009-06-25

  • 奥登生平简述.晚期诗歌释读
    桑 克W·H·奥登,是继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擅长各种诗体,他将任何一种英语诗体都重新赋予以鲜活而智慧的现代生命,这些诗体既包括十四行诗、六节六行诗,四行戏谑诗等轻体诗,也包括诗剧等复杂的诗歌形式。奥登1907年2月21日出生在英国东北部的约克郡,双亲都是医生。奥登是三兄弟中最小的,因而得到了贵族母亲的宠爱。他聪明而勤奋,从小喜欢生物学,15岁时开始学习写诗。1925年进入牛津大学,精心研读哈代,并与戴—刘易斯、麦克尼斯和斯彭德等共同形成一个左派诗人

    诗歌月刊 2009年3期2009-03-13

  • 解析《葬礼蓝调》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奥登 《葬礼蓝调》 同性恋 爱情诗摘 要:奥登的爱情诗《葬礼蓝调》自上个世纪90年代广受关注。本文从情感表达方式、意象、音韵、节奏、句式等方面分析《葬礼蓝调》的特色,探索该诗的艺术魅力和奥登爱情诗的特点。1994年电影《四个婚礼一个葬礼》使英国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诗人W·H·奥登(Wystan Hugh Auden)再度在20世纪末受到关注。影片中引用了奥登的爱情诗《葬礼蓝调》(The Funeral Blues),使英国重新掀起“奥登热”,《告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2期2009-02-26

  • 格雷格·奥登 霸王出世
    这篇关于格雷格·奥登的文章时,我却被“refreshing”这个单词搞糊涂了。它是仅仅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呢,还是有一个全球通用的解释?于是我找来一摞字典,还好我顺利地查到了我想要的释义。字典里是这么写的:“re-fresh-ing:形容词。1、使精神振作;2.为一些新奇事物丽感到兴奋。”这两种解释都是我想要的,特别是第二个。没有什么比这个词语更能恰当地形容当年的奥登了。现在,我的故事开始了。令人兴奋的家伙最开始,我的这种兴奋出现在若干年前的篮球场上。那是AA

    体育世界·扣篮 2007年8期200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