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中心主义

  • 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生态伦理的哲学反思 ——兼论“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
    利性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也有别于无视人类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的“自然中心主义”伦理观,因而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双重超越。这一超越的理论旨趣具体展现为如下几个层面:在认识论层面,以整体性思维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价值论层面,以公共利益为取向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论层面,以生命共同体理念确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一、认识论:以整体性思维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展现了人类改造和驾驭自然的能力,也提升了人的主

    社会科学家 2023年8期2024-01-08

  • 莱辛《第五个孩子》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状以及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统治下以班为代表的异形边缘人如动物般遭受的残暴压制,以期让读者进一步理解莱辛关于接受差异、积极建构两性对话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消除性别不平等、应对人类生存危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关键词:多丽丝·莱辛 《第五个孩子》 生态女性主义 男权制 人类中心主义 压迫多丽丝·莱辛(1919-2013)是战后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伟大的女性作家,素有“多产”和“难懂”之称。自1950年第一部小说《野草在歌唱》(The Grass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永远站在野生世界一边
    态智慧;人类中心主义[基金项目]2019年度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中国小说中的动物叙事19782018”(201906275098);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史暨生态文学大系编纂(19782017)”(17BZW034)。[作者简介]汪树东(1974-),男,文學博士,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 430072)。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中,满族作家胡冬林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他被称为“中国离野生动植物最近的作家”“中国少数与世界文学接轨的自然文学作

    关东学刊 2023年1期2023-05-30

  • 人工智能刑法主体地位的积极论
    过度释放人类中心主义的预设效应。完全按照人类中心的立场进行审视会得出无法调和的结论,也显示了智能技术应用的工具属性被深度放大之倾向,但上述消极事由不尽然合乎规制人工智能犯罪的现实需要,也与法律主体制度的演进规律不符,甚至会压制刑法主体的自主进化。“电子人”等不同形式的积极论,率先走出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观念束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工智能与刑法的互动及其动向,更加契合了人工智能犯罪的发展动态。而意志自由、刑事责任能力、道德伦理规则、智能程度与智能主体类型、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05-30

  • 试论《鲁滨逊漂流记》的生态话语
    态话语 人类中心主义尽管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大自然却遭遇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热门话题,生态语言学由此诞生。生态语言学是由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黄国文9)。换言之,生态语言学分析语言是如何参与形成、维持、影响或者破坏人类、非人生命体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Alexander & Stibbe 105)。从语言中,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推断出自然环境的特征、人们的特点以及其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考
    越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观等片面的自然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所形成的全新理念,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全新视域。在生命共同体这一全新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首先要实现观念领域的变革,其次才能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实现实践领域的创新。在观念变革上,这一全新视域要求重新理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这三组关系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在实践指向上,这一全新视域为建设生态文明

    知与行 2022年1期2022-04-01

  • 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孩子们的书》
    父权制及人类中心主义,指出女性解放运动并非孤立进行。本文基于A.S.拜厄特的重要长篇作品《孩子们的书》,关注其中包含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解析作品中父权制对于女性和非人类自然的压迫,反思并找寻两性和谐、生态平衡的重要出路。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父权制 人类中心主义 《孩子们的书》A.S.拜厄特是英国当代杰出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其作品《孩子们的书》围绕几个家庭,涉及数十个孩童及其家人,以冷静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繁复盛大的图景,其内容丰富、体量厚重,成为20世纪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2年2期2022-02-28

  • 《诗经》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的建构意义
    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危机〔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1)06-0207-06〔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部社科培育项目“《诗经》伦理思想研究”(310-AC7031-21-003024)〔作者简介〕李营营,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上海200233。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学科,西方生态伦理学形成于1940年代的西方工业化国家。它处理的是人对自然界持何种

    社会科学研究 2021年6期2021-12-07

  •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当下困境分析
    法哲学;人类中心主义人工智能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巨大的隐患。而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对国内学者的研究带来巨大困难。人工智能的法学研究关系到人工智能在今后社会中是否能被人类所利用的关键,现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法学研究出现了巨大的困境,如何解决这种困境对我们人类自身至关重要。一、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问题的提出在最近几年,随着智能化的普及,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一度成为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人工智能法律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出现了一

    教学博览 2021年1期2021-09-10

  • 生态批评视域下对《野性的呼唤》的解读
    了作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其次,巴克从被奴役的雪橇犬变成了向人类复仇的野狼,被奴役的自然也会反噬“自然界的主宰者”人类,表达了作品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呼唤;最后,淘金者哈尔一家与约翰·桑顿死于贪欲,表达了作品对人类金钱欲望的批判。【关键词】 《野性的呼唤》;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19-02杰克·伦敦是20世纪美国现实

    今古文创 2021年31期2021-09-10

  • 《寂静的春天》: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潮的同时,阐述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这本书的面世,不仅标志着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崭新阶段,还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变革、人类社会发展,存在正面的导向意义。关键词: 《寂静的春天》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在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的前提下,蕾切尔·卡逊以一个生态学学者敏锐且独到的视角,开始了对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反思与探寻,揭开了“寂静春天”的神秘面纱。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尊重自然,尊重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利。人类中心主

    文教资料 2021年10期2021-08-06

  • 后人文语境下美国科幻小说对“人”的书写
    反思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创作流向。以弗兰克·赫伯特(Frank Herbert)的“沙丘三部曲”为例,解读作品对人与科技、人与自然、人与生物三种关系的后人类构想,从而探索美国科幻小说有关“人”的书写怎样预示了超前的后人类境况,以及这种境况所带来的对于后人类社会中伦理问题的思考。关键词:弗兰克·赫伯特;沙丘三部曲;人类中心主义;后人类中图分类号: I712.07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1)03-0066-08一、引言批判性的后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8-02

  • 新冠肺炎疫情中对人与动物关系失和的反思
    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则、法律制度层面等存在的弱项。审度人与动物关系发展中的短板与不足,有利于扭转人与动物关系失和局面,为人与动物和谐共生提供现实依据,为防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警示。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人与动物;自然观;人类中心主义]钟南山院士曾推测新冠病毒应与野生动物有关,且联合国发布的题为《预防下一场大流行:人畜共患病以及如何阻断传播链条》的报告表示,新冠病毒不是第一种人畜共患病,也不会是最后一种。据此可知,新冠肺炎病毒发生的根源目前虽然有待于进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1年4期2021-07-16

  • 基于“狼形象”文学研究下的生态反思
    狼形象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批评一、“狼形象”研究中的生态观照“狼”形象在中外文学经典中可谓更仆难数,文学批评进入后现代以来,在多元、开放的批评语境之下,多数研究者都把“狼形象”作为生态书写的批评对象进行考察,并以其为“媒介”,进一步开掘它对人文生态领域的借鉴意义。2003年,刘毓庆a以中国古代各民族“狼神话”为参要,梳理了其与中国文学中狼意象之间的关系与流变,进而考察“狼”在中国各民族间的民俗意蕴。2005年,殷国明b将“狼性”置于中西方视野下观照,进一步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5期2021-06-30

  • 生态诗学争论性话题之辨
    如何回应人类中心主义者的指责?如何建构出富有成效的、以生态整体主义和主体间性为旨归的生态诗学?梅真博士对此进行了极为严肃的思考。她的论文《生态诗学争论性话题之辨》深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争辩的最前沿,对各种争论性话题作出了条分缕析的回应与解剖,再次重申生态整体主义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侯良学是当代重要的生态诗人,他长期坚持创作生态诗歌,实践着生态诗学,赢得学术界、诗歌界的普遍尊敬。汪树东教授的论文《以诗歌的方式为现代人赎罪——论侯良学的生态诗歌》聚焦于侯

    鄱阳湖学刊 2021年2期2021-06-20

  • 智能机器人法律主体地位之探讨
    地位与“人类中心主义”“智能机器工具论”的伦理共识相矛盾,应在法律上将智能机器人界定为“客体”“工具”来进行准确定位和有效规制。关键词: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法律主体;人类中心主义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人所独具的情感、创造力、社会性正在被智能机器所获得,人类即将迎来一个机器人爆发的时代。机器人与人类关系的讨论也一直在进行,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制造,从消费预测到城市管理,新一代智能机器人正在学习人类的智慧。正在建设中的智慧城市——雄安新区,人工智能逐渐统筹管理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6-08

  • 生态福利的三个问题
    利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当代世界,单纯以经济类数值评估人类福利状况,已然被视为太过狭隘。人们对生态危机或环境恶化的日益敏感,推动生态质量逐渐被纳入福利考量的范围。伴随高涨的生态意识,福利内涵获得极大程度的扩展,“生态福利”观念应运而生。深入生态福利研究领域,至少需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谁享有生态福利,谁供给生态福利。怎样提供生态福利。而受不同生态价值观的影响。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会引起生态福利研究领域的争议。一谁享有生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4期2020-12-23

  • 何以理解生态文明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自然观在2019年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主席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出了重要指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生态文明以及环境建设。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管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一、简单的批评是否有效——评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应该说,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与“环境运动”的发起,首先缘起于西方先进的工业社会对环境问题恶化的反思。以罗马俱乐部发布的《增长的极限》为例,这份报告认为地球生态环境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11期2020-10-30

  •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正义逻辑及其启示
    重新确立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构建绿色的、正义的生态社会主义,以期化解生态危机的困境。探析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进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价值,不仅有助于以生态命运共同体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有助于校准生态正义和社会正义共赢的价值原点。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正义;佩珀中图分类号:B56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448(2020)03-0055-08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际性难题已然成为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3期2020-10-27

  • 生态文化与家园诗篇
    美文化;人类中心主义;家园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7-0203-02一、煤炭审美文化明代于谦在《咏煤炭》中写道:“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赞赏了煤炭沉着谦卑的品格和照亮黑暗的勇敢精神。由外向内,从外形乌金到内在可燃性,诗人赋予煤炭不同的精神意蕴,以乌金暗黑颜色比谦逊品格,煤炭需在大地之下长久埋藏,经过一系列变化,才能呈乌金之色。所以,

    戏剧之家 2020年27期2020-10-26

  • 安房直子童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挖掘其对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及其批判原因。关键词:安房直子;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引言安房直子是日本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于1943年出生,1993年逝世。仅仅50十年的生命,却留下了量多质优的童话作品,其中不乏对社会的批判与对美好的向往。1971年她以《山椒娃娃》获得了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新人奖,随后又有多篇作品获得多个奖项,获得了学界和读者的广泛认可。国内对安房直子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从其童话的幻想元素入手,探讨安房直子童话中幻想与现实世界的结合。其次是从

    青年生活 2020年10期2020-05-26

  • 论现代社会道德责任之基础
    基础,“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催生了人类关护自然的生态责任。第二,技术基础,现代技术对人、自然和未来的可能风险对人提出了宏大、复杂的远距离责任。第三,政治基础,现代公民身份要求个体是负责任的公民,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交织共生的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社会道德责任的基础。关键词:  道德责任;人类中心主义;技术风险;公民身份中图分类号: B82;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20)02-0036-(08)DOI:10.13852/J.CNK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2期2020-05-12

  • 是奴役,还是和平共处
    意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让人们反思当终有一天克隆人来临时,是奴役还是和平共处。关键词:《云图》;克隆;人类中心主义作者简介:赵梓彤(1995-),女,汉族,辽宁抚顺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2一、引言大卫·米切尔作为一名有远见的,善于掌握风格与类型的后现代作家,《云图》作为他的第三本小说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与反思。在《云图》中

    青年文学家 2020年8期2020-05-06

  •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超越
    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内核”与思想精华,又对其历史局限性和认识狭隘性进行思想突破与理论超越,并以鲜明的价值取向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对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占据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体现历史的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引领。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民本主义;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中图分类号:D082 

    江汉论坛 2020年1期2020-04-19

  •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的理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来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然界。【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利奥波德;大地伦理;生态中心主义中图分类号:C9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6-0184-02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在这样的生态危机之下,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我们应如何对待自然。传统伦理学是

    戏剧之家 2020年6期2020-03-23

  • 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叶广芩动物小说
    小说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持批判的态度,明显地表露出生态平等观。其小说中的动物是有着自觉的生命意识,享有与人类平等的伦理地位,值得人们去尊重且平等地对待它们。关键词:生态平等观;人类中心主义;天人合一;叶广芩;动物小说在2000年,作家叶广芩由于工作调动,来到了陕西周至县,长时间活动在秦岭山区。她的创作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发表了许多动物题材的小说以表达她对生态的急切关怀。一、生态平等观(一)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动物在新世纪的动物小说中,许多作家都坚持生态平等的观念

    美与时代·下 2020年1期2020-03-18

  • 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确立自然生态美价值
    意义上,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处于宇宙的中心,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围绕这个中心而展开,人类与万事万物之间是中心与从属、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9〕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并深信自己无所不能。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虽是一句伟大的口号,但无限膨胀的欲望却极大地鼓舞着人类自身走向自然的反面;而自然生态美的不断灭失就是对人类此种行为的极大讽刺。面对这种现状,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又该如何从学理上批判或解构近代以来传统美学对自然的轻蔑敌视亦或对自然美学潜移默化的破坏?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

    理论界 2020年8期2020-03-03

  • 生态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发展概述
    统哲 学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其中在传统哲学人类中心主义一派中涌现修正、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派别。本文将根据 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概述人类中心主义在各时期的特征与意义。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传统哲学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重构人类中心主义论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1.035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2-18

  •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辩证性关系研究
    那么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挑战同样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借助美国环境作家格里塔·加德的著作《根,家园真相》为文本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辩证性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关键词:自然资源 经济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 《根,家园真相》只要置身于大地人烟处,我们就得为了生存而不断收拾行囊,早期的狩猎和采集文化让我们的先辈们逐食而居,在一地采食、猎捕殆尽就要告别此地了,容其地的动植物休养生息。到了近代,人们成群结队地背井离乡以谋生路,我国历史上就曾有清代陕西省由于环境破坏农业生产衰变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2期2020-02-04

  • 生态批评中“多元共生”之审视
    学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界定一直争论不休。其发展至今,采用“搁置人类中心主义”的方法或厘清其与“人类立场”的含混关系,都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界定较为模糊。这不仅让生态文学创作者难以把握叙述立场,也使生态主义批评者在实践中难以明确自己的批评话语。因此,本文通过爬梳近年来生态批评中“多元共生”的要义,从三个维度(学科定义、建构策略、中国古典文论中的生态理念)来审视其概念,厘清其与以往“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研究中的相悖之处,明晰生态批评对人类立场的模糊界限,为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1期2020-02-04

  • 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谁能够彻底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佩珀的回答是:社会主义。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主义》中,佩珀科学地论证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实现社会的生态发展,即只有社会主义才是真正生态的,从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人与大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绿色分子认为自然是第一位的,人在本质上也是生物性的自然人,“自然状态”是应然的美好状态,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2期2020-02-03

  •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超越
    时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的产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建构一种更加系统和完备的生态思想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们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使命,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时代生命力。1 理念超越:从“人类中心论”到绿色发展观“人类中心主义”,也可以称为“人类中心论”,它强调人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9

  • 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 ——儒家生态哲学定位问题新探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在哲学理念上对生态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予以揭示,并力图探索解决之道。受此影响,近年关于儒家生态哲学的定位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是一种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但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着根本差异;也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与西方晚近兴起的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具有更多的共同之处。笔者不揣浅陋,力图通过对儒家思想文本的解析,指出源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概念都不能准确地把握儒学的根本特质

    河南社会科学 2020年3期2020-01-16

  • 人类中心主义,来拯救人类
    提出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个概念,试图为生态危机寻根探底。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从人出发,以人为中心,按人的需要或利益来思考人与对象关系的立场。与此对应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则是一种生物平等理念。有些现代的生态伦理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破坏的源泉,是人们无止境的需求与欲望导致生态失衡,倡导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但是这种看法站得住脚吗?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本文将从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发展历程、与生态破坏的因果关系、两者的合理性与

    青年时代 2019年31期2019-12-24

  • 生态哲学的范式转换:从生态中心主义到无中心主义
    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第一次飞越性转变,但是还是没有摆脱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也就无法改变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关系。未来生态哲学的发展还需要实现从生态中心主义到无中心主义的第二次飞越,才能真正建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模式。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哲学的“物我同源”本体论、“天人合一”自然观、“我亦物也”价值观和“顺应自然”实践观中所蕴藏的无中心主义思想,为生态哲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非常值得深思的理论进路。[关键词]生态哲学;

    民族学刊 2019年5期2019-12-16

  • 中国当代文学中“狼文化”的生态学考察
    度冲击“人类中心主义”,为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提供启迪。关键词: 生态学    狼图腾    人类中心主义一、朴素自然的生态整体观生态整体观的内涵就是把人与自然纳入一个体系中,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二者可以实现和谐共处。姜戎的《狼图腾》里塑造的额仑草原就像一张巨大的生命之网,在这里人、天、狼、羊、马、鼠、兔、旱獭等万物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整体,食肉动物、食草动物和植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这个生物链可概括为:草——黄羊、野兔、旱獭、老鼠;牛、羊、马—狼

    文教资料 2019年21期2019-10-20

  • 民事主体资格的多元化标准探究
    事主体;人类中心主义;罗马法一、民事主体资格标准的不同学说(一)传统民法理论的规定1.罗马法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低下,作为调整群体生活的法律需要满足保证生存和设立防御这两个基本要求,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罗马法自然而然地对自我和他人作出区分,而罗马法用身份构建人格的做法,也为后世所效仿。但罗马法时期并未产生权利的概念,对于法律资格的赋予也是挑选性的,奴隶和女人不具有法律主体资格,主义制度也具有明显父系氏族的倾向。直到罗马社会后期才出现了奴隶解放制

    环球市场 2019年21期2019-09-10

  • 共生与毁灭:当代欧美生态纪录电影评析
    ,阐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两种对立观点的内涵及实质。关键词:生态电影   纪录片   人类中心主义   奇观性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19)07-0160-02海洋是什么?它是覆盖着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蓝色领土”,它是人类浪漫情怀的伊甸园,它也是人类贪婪和欲望的潘多拉魔盒。法国导演雅克·贝汉耗时五年,耗资5000万欧元,浓缩出

    艺术评鉴 2019年7期2019-06-14

  •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与《周易》思想的契合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称“后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吸收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环境伦理思想。这种理论与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周易》有许多契合点。从结构看,本文先对各自思想进行了内部横向简要概括,最后一节重点从“生态哲学”的视角,在时间维度上纵向分析了两种思想的相似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精神培养对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性。关键词 生态哲学 周易 人类中心主义 文化精神培养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

    科教导刊 2019年4期2019-04-22

  • 生态批评视野下的《鲁宾逊漂流记》
    》,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殖民主义对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带来的破坏,有利于更深入地发掘作品价值,为我们当今社会提供有益借鉴。【关键词】鲁宾逊漂流记;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和谐共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生态批评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不同学科都将本学科与生态批评联系起来,构建起新的生态批评视野下的现代学科理念。大量的作家和批评家也开始以生态的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一些经典的作品。从生态视角解读这些作品,能够使人们更清晰地发现到当前日益恶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解构人类中心主义
    颖摘要: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赋予人类特权地位的观点显示它的逻各斯属性。通过消除符号意义的稳定性和绝对性,德里达解构了二元对立和逻各斯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说明只有建立在人类与生态系统和谐统一基础上的生态整体主义才能维护人类和自然的共同利益。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 生态整体主义一、引言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社会的急速发展已经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能力,人类已经走到了生态危机的边缘。如果不克制对自然贪婪无度的索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2019-04-15

  • 广义人类中心主义视阈下的《荒野生存》
    要:广义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旨在肯定人的唯—价值主体地位和价值评判能力,从而把生态环境的保护纳入到长远的全人类整体利益规划之中。从广义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解读电影《荒野生存》,发现克里斯内心存在的有关“求生”和“求善”的矛盾以及他错误的处理方式,探讨“阿拉斯加之死”的原因,进而确立人类、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 《荒野生存》美国电影《荒野生存》中猎杀麇鹿的一幕是那样地令人震撼:克里斯枪杀了这头庞大的猎物,并用小刀割取它的内脏。当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2019-04-15

  •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微探
    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一、引言对于环境法调整对象的讨论共有两个层次,首先,第一层为环境法调整对象是环境社会关系,还是环境利用行为,对此存在“关系说”和“行为说”。公丕祥教授在《法理学》一书也清楚写道:“法律作用的最直接对象是人的意志行为,法律是通过影响意志行为来实现对社会关系调整的。”也有的学者认为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例如王社坤学者在其文中认为作为环境法调整对象的社会关系可以称为环境利用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类环境利用人之间由于环境利用而产生的关系

    青年时代 2019年34期2019-02-14

  • 福克纳《熊》的生态神学观
    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一、前言生态神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西方崛起的一种神学运动,始于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的关注的一种基督教回应。它不只是一场神学运动,更是从宗教学内部出发对现实生态环境关注的反映,是宗教對生态环境的现实关怀。这种关怀不是某一特定的神学内容的要求,而是有意让生态关怀主导整个神学方向,从而将更多的传统神学课题放在生态关怀中给予重新的解释。如赖品超所说:“生态神学可说是一种以人与其它形式的生命及共同身处的环境(或简单地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2019-02-11

  • 质疑与回应: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合理性辩护
    学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倾向。环境美德伦理学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对这些质疑和批评予以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积极充分的回应。首先,环境美德伦理学的理论重心和使命在于为环境保护提供伦理依据和道德理由,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指导已经超出其能力范围。其次,环境美德伦理学对于人类环境美德的关注和重视是从根本上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对于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的实践意义。最后,环境美德伦理学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12-19

  • 论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
    所依附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了自然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能够较好地纠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各种弊端,有利于环境危机的解决,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键词] 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 ; 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11-0056-10工业革命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

    决策与信息 2018年11期2018-11-16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环境伦理研究
    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矛盾调和后的良性理念。环境伦理在可持续发展视角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得到了各国和各民族的广泛支持。将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现状来阐述这一理念推广的必要性、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并提出有利其发展的构建建议。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人类中心主义;CiteSpace软件;和谐共处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1-0090-0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工业化加快,经济

    学理论·下 2018年1期2018-10-23

  • 从人类思维和动物思维的差异看人类中心主义
    标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世界的中心,而自然界其他非人类的存在包括动物都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似乎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所有目的和需要,自然的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人类的历史实践证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其合理性,又有局限性。本文通过人类思维和动物思维的差异对比,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以相对的、多元的、包容的思维面对自然,既作为主体既要能动地改造自然,又要适当的进行进行自我调控和约束,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维护生态利益,正

    青年时代 2018年22期2018-10-16

  • 大学英语文学教学中生态文化素养培养研究
    认真审视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重新判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生态文化意识在大学生一代生根发芽。关键词:大学英语;生态文化;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的导入以及生态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大学生的精神层面入手,重点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的形成。面对丰富的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硕果,人类不得不重视每况愈下的环境家园。现当代,各界专家各司其职,以自己的方式警醒世人,捍卫我们的生态的家园。国家领导人以及当地政府机关为环境的重塑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法律的手段制裁肆意破坏环境的违法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2018-05-28

  • 环境刑事治理领域的“人类中心主义”法益观倡导
    续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法益观。“人类中心主义”的法益观并不是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强调继续在法治的语境下,重视公民个体的权利保障,努力构建我国的法治治理体系。“生态中心主义”的法益观并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权利发展基础与法治现实语境。由于现有的刑事立法体系也是倾向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法益观,而法治的构建阶段则是强调对个体权利的重视和保障,故“人类中心主义”的法益观属于在合法性的基础上追求现实的合理性。“人类中心主义”的法益观有利于对环境予以切实地刑法保护。

    兵团党校学报 2018年4期2018-05-14

  •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
    要:“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北京和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这种观念已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一下成为环境伦理学基本立足点。本文力图从这一立足点,浅谈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化发展,关注其发展中的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人与自然一、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认为人类是世界存在的最高目的,人类的价值是最崇高且唯一的。其他物种的价值

    新一代 2018年4期2018-05-10

  • 生态文学视野中的《狼图腾》
    体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学;狼图腾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098-0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越来越强烈,许多生态问题应运而生。1952年的伦敦黑雾事件是大自然给人类的一个严重的警告,黑雾事件当月有大约4000人因为这些“毒烟雾”身亡。人类如果继续不知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那么大自然报复也绝不会手软。全球变暖、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这些严峻的生态问题无不提醒着我们——生态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05-08

  • 余谋昌生态思想评析
    他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引发了学术界的大讨论。他的人格魅力,不仅表现在对环境哲学学术研究的引领上,更体现在他的思想对社会实践的影响中。[关键词]余谋昌;生态思想;人类中心主义余谋昌先生是中国生态哲学的开拓者,学术人生既丰富又纯粹,论著几乎都是关于生态环境的哲学、伦理与文化研究。理会通的知识结构,使得先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既能深入到专业的技术层面,又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先生生态思想的演变,与中国环境哲学、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并行。德国胚胎学家海克

    鄱阳湖学刊 2018年2期2018-04-25

  • 护生: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统一
    摘 要]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尖锐对立的症结在于两种立场背后思考方法的差异。人类中心主义立论的基础乃是实然,即人类目前所处的实际状况;生态中心主义的立论基础则是应然,即人类应该具有的立场与生存状态。生态中心主义应该在人类如何使用自己的智能满足自己的何种需求方面与人类中心主义展开对话。护生是人类由实然处境到应然理想的纽带。护生作为理念,在人的意识之中增加了生态伦理的道德之维;作为一种行为,它把人的善心扩大到自然万物,以主动参与的方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

    鄱阳湖学刊 2018年2期2018-04-25

  • 对“支配自然”思想的积极解读
    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而格伦德曼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对生态问题进行界定,以整体的方式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多重因素形成,而不能仅将其归为“支配自然”思想的原因,并赋予“支配自然”积极意义,深化对“支配自然”思想的认识。格伦德曼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分析生态问题,以建立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联系,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格伦德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生态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关键词:格伦德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2018-03-30

  • 西方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猫与人
        人类中心主义    主体性一、西方生态批评乔纳森·卡勒在“当今的文学理论”的学术讲座中指出:“在当前的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领域内,又出现了多种理论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包括:叙事学的复兴、德里达研究、人与动物关系研究、生态批评、‘后人类研究以及美学的回归等。”[1]二十世纪后半叶,西方生态批评在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后兴起,研究者们要求从生态学角度重新审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道德考察人类与自然的社会现实关系。并且力图用文学艺术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

    文教资料 2018年34期2018-03-27

  • 斯宾诺莎实体论对生态文明理论构建的启示
    对于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与自然的二分,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启示,可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实体一元论;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B5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0-0084-03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随之凸显。在这样的事实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过程

    学理论·下 2017年11期2018-03-26

  • 消解与超越
    要:“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争论一直是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主线,但是理论前提预设的矛盾和混乱导致其并不能对环境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因而只能对人类行为进行道德层面的要求。在反对环境破坏上,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伦理学有着相同的理论旨趣,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科学阐释了人与自然究竟以何种关系存在,进而回答了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理论上极富前瞻性地消解了两种中心主义,为环境伦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

    理论导刊 2018年2期2018-03-22

  •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探析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4-9944(2018)10-0281-021引言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改变,由原来的敬畏自然转变为控制自然,这样便导致了严重的环境危机问题,尤其是自20世纪中期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并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正确分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观点,并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正确看待生态文明的发

    绿色科技 2018年10期2018-03-01

  • 论格仑德曼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他开创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对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的辩护上。格仑德曼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一种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文章对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概述,挖掘其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为我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提供有益的借鉴。【关键词】格仑德曼;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问题20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各国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都造成了巨大的威

    教育界·上旬 2017年12期2018-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