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蓓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落后的生产力时代带入先进的科技工业时代。人 类中心主义从萌芽到发展经历了多个思想形态,出现了多个流派。它从神学走进科学,走进哲学、认识论和伦理论,形成传统哲 学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其中在传统哲学人类中心主义一派中涌现修正、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派别。本文将根据 人类中心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概述人类中心主义在各时期的特征与意义。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传统哲学人类中心主义;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重构人类中心主义论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1.035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1—0153—06
一、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 发展积极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发展 科学以实现不同的自身愿望,从而满足人类生存的 基本需求以及基本需求以外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在 追求利益的同时,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求不断膨 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等生态 问题警示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思想发展的过程,它 同样经历了从有到无、从低到高、从单一到多样、从 自我到全面的过程。人类的行为是人类思维的反 映,近现代以来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印证了人 类智慧的伟大以及人类在领悟学习行为上有别于 其他生物的优越性。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历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人类对人与自然的 相互关系的理解对生态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因为它直接影响和指导人类对自然的行为。
因此,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把生 态发展和生态问题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提高对自然 的认识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 设。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文明发 展过程中两种重要的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思想和立场,本文将以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历程为线路,概 述人类中心主义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人类中心主义 的各流派思想。
二、从神学到科学的人类中心主义
自 19 世纪 60 年代人类进入后工业时期以来,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不同的学科领域研究都 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反对和批评,倡议人与自然 的和谐相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以自我为尺度, 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它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 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利 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1]人类中心主义的 形成在人类思想发展和社会进程中是有积极意义 的,它是人类对世界感观和感知上的最原始的认 识,并以此作为人类创新科学技术的认知出发点, 推动科学的发展。
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最早产生于宗教神 学。圣经完整地阐述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过程,他从 第一天到第五天创造了世间万物,第六天创造了 人,并以人作为所有创造物的最伟大成就。创造出 人以后,他更制定了万物供人食用和使用以及由人 来主宰和统治万物的规则。这是人类在科学没有发 展前,通过神学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认同并接受上帝造人以及人统治世界的优越 性和以人为万物中心的认识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贯穿了人类思想史的发展,它也并非是西方独有 的,中国早在阴阳五行学说、《易经》等文献中早已 提及人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而在西方思想史上, 人类中心主义却发展成为了主导思想,并且以自我 为中心的思维逐渐主动地在科学研究中展露,客观 上实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从神学到科学的过渡。
在思想史领域,最早表述人类中心论命题的是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在公元前 5 世纪,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决定事物的形成。他强调人在世界万物中的作用和价值,主张人类公正、智慧、节制的品德和人与人相互尊重、正义的原则。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则承认“人”作为集合的意义,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类,人可以通过理念构建世界和触及真知。[2]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则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 义理论著名的思想家。他認为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 值,人是自然的最高立法者。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 发展在神学大背景下不断发展,然而挑战神学上帝 创世造人论的科学也同时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 伴随下取得迅猛进步,实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从理论 转向实践、从神学转向科学的转变。
托勒密的《地心说》提出了地球为宇宙中心的 理论,这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从科学角度认识自然 的一个进步。中世纪神学进一步把上帝为人而创造 世界的观念建立在托勒密的理论中,形成“人是宇 宙中心”的理念。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创始培根在他 的《沉思录》中留下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提出 人类通过掌握知识认识世界、丰富思想和认识。培 根重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他认为经验是由自然形 成的,但实验是由人操控的,从而得到知识。培根是 历史上把人类中心主义从理论转向科学实践的重 要思想家之一。
近代认识论中人类中心主义最重要的代表是 马赫。马赫最有影响力的主张是一切科学都最终需 要联系在人类感官的经验上。他提出:“所有的智力 活动都开始于感性知觉并返回它们。”[3]人类中心主 义的思想紧密影响着科学体系的发展进程,科学技 术的创新和进步建立在以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和实践中。
美国哲学家胡克指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对 世界的实践是把人类本身的特征反射到世界中去的。人类让世界囊括在自己的范畴里,以自己的准 则去评价世界。[4]换言之,人类根据自身对自然的感 知,在科学领域以人类的感官经验为基准,通过创 造发明、创新技术,拓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自信通 过科学征服自然。
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与修正人类中心主义
如上文所述,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认识自然、 发展科学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人 类中心主义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为准则的视阈对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是有局限性的,并且为二元论对立思维提供了思想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适应变化,思想和视域都需要跳出这种局限性和思维制约性。事实证明,日益严重的物种濒危、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正是因为人类以满足自我发展、过度索取资源、漠视其他物种之生存所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引起了各科研领域专家、学者的反思,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换取人与其他物种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受到了批判,以自然为中心的各种新思潮涌现。与此同时,带有重构或修正色彩的人类中心主义支持者也发出了声音,为人类中心主义辩 护,并且主张重新定义和修正人类中心主义。
(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一词来源于希腊文αγυρωποσ(人)和拉丁文 centrum(中心),它 是一种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思想和学说。本文对 人类中心主义传统定义做了搜索归纳,列举以下具 有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定义为例子,总结得出在传统 认识论和价值观下,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主要围绕 “以人为中心”和“以人的标准为价值评价”这两个 轴心观点。
1.前苏联哲学家Φ.Β.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苏 联哲学百科全书》中把人类中心主义定义为“一种 同宗教和唯心主义有联系的反科学观念,认为人是 宇宙的最终目的和宇宙的中心”。[5]这个定义把人类 中心主义视为一种反科学观念,是宗教和唯心主义 两者的相互作用的思维,人是万事万物、地球、宇宙 等等除人以外一切外界的中心。
2.根据维基百科,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是:An- thropocentrism is the belief that human being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ntity in the universe. Anthropocen- trism interprets or regards the world in terms of hu-man values and experiences(.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hropocentrism#cite_note-2)
維基百科将人类中心主义定义为一种把人类视为宇宙万物之最重要的实体,世界以人类的价值 和经验为衡量标准。维基百科的解释突出了人类中 心主义对人类在自然的绝对地位和人类以自身价 值观和感官经验评判自然的绝对标准。
3.中国科学百科引用了生态学专家余谋昌教 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描述:“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 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的,它是要把人类 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 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余谋昌教授指出:“人 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 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 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它的核心思想 是,一切以人为核心,人类行为的一切都从人的利 益出发,以人的利益作为唯一尺度,只依照自身的 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1]我 们可以从余谋昌的解释中发现,人类中心主义折射 出人类凡事都从人类自身利益出发,从人类角度认 识和衡量外界事物的思维特征。
4.著名生物保护学和环境教育学专家 Kopnina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解释为:
Anthropocentrism, in its original connotation in environmental ethics, is the belief that value is human- centered and that all other beings are means to human ends.[6]
Kopnin 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在环境伦理的原始内涵中,是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世间万物 都为人类之工具和供人类使用的观念。根据 Kopni- na 的解释,世界的价值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万 物存在的价值是因为人类的需求和使用才有意义。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经历 了漫长的历程,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价值评判万 物价值、万物因人类有意义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 思维。无论是从前或是现在,各科研领域的大部分 专家、学者是认同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定义的解释 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客二元思维限制了人与自然 的共存发展,人类为中心的自私思想危害了其他物 种的生存。因此,我们在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路上,对人类为中心的思维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二)修正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在近现代人类社会发展中显现出其唯人类至上、唯人类价值的局限性,西方自工 业革命以来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类在 科技方面出现了众多发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和科 学的发展。如前文所述,人类中心主义绝不是毫无优点的,它象征着一定时期内的人类的进步思维, 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鼓动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创新, 人类通过发明创造为自己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因 此,在 20 世纪 70 年代,当世界反思因人类中心主义 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时,人类中心主义的 支持者提出了修正、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90 年代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论。支持修正、重 构人类中心主义的学者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对人 类和自然的发展是起积极作用的,环境问题并非因 为人类把自己置于中心地位而产生,也不是因为以 人类尺度衡量万物价值而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采 伐和浪费,而是因为人类本性的无知、贪婪和短视。
通过归纳列举具有代表性的修正人类中心主 义学者的观点,本文总结出修正人类中心主义具有 去沙文主义化、去物种歧视化、去缺点化、混淆“以 人为本”意义的特征。
1.环境政治学专家 Hayward 批评人们对人类中 心主义的错误理解,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保护自然 环境的动力,过多地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会导致其产 生反作用,使人们无法分辨“人类合法利益”和“人 类非法利益”。“人类合法利益”意为人类对其他物 种的关爱,“人类非法利益”意指物种歧视主义和沙 文主义的人类行为。他指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概念不 是一种精确的世界本体论和伦理论描述:
There are some ways in which anthropocentrism is not objectionable; the defects associated with an- thropocentrism in ethics are better understood as in- stances of speciesism and human chauvinism; it is un- helpful to call these defects anthropocentrism because there is an ineliminable element of anthropocentrism in any ethic at all…It would also appear to be un- avoidable that we should be interested in ourselves and our own kind…It is not the concern with human welfare per se that is the problem there, but the arbi- trary privileging of that welfare over the welfare of members of other species.[7]
Hayward 指出人類中心主义在某些方面并不消极,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缺点是物种歧视主义和人 类沙文主义;把这些缺点称为人类中心主义是没有 帮助意义的,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在伦理上附有无法 消除的因素……人类无法回避人类自身的利己性, 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并不在于人类关心自己的福 祉,而是人类把自己的福祉凌驾于其他物种福祉之 上的优越性。他指出人类保护生态系统的真正原因 是为了人类自身,目的是使其构建一个支撑人类生存的系统。他反对沙文主义和种族歧视主义,主张 去除人类中心主义中的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 主义成分,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不该包含这种 带有种族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色彩的“人类非 法利益”。
2.社会环境学专家 Kidner 提出应该把人类中心 主义理解为“工业中心主义”或新自由工业中心意 识形态,人类和自然遭受破坏的根源是工业的发 展。他认为:
I argue that it(anthropocentrism)conceals more fundamental causes, disguising the effects of those emergent properties of the industrialist system which not only devastate and commodify‘externalnature but also colonize human being and enlist us as agents of industrialism…The concept of anthropocentrism, then, serves the ideological purpose of deflecting awareness away from the invasive character of indus- trialism, hinder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dicament of both human and nonhuman nature.[8]
Kidne 的观点是人类中心主义隐藏着更多深层 的因素,其中包括迅猛发展的工业系统的影响,这 些影响不但毁灭和商品化了外部自然,它还俘虏了 人类成为工业主义的散播者。人类中心主义的定义 使意识觉悟方向远离了工业主义的侵略性,阻碍了 人类认知自身和非人类自然的困境。
3.中国学者高风在《天人和谐之道》一文中提 出,除人类以外不存在自然界利益的观点。他认为 人类不能赋予自然界利益,因为自然界本质上不存 在价值。他指出:“自然界只有对人而言才有实际意 义,即所谓‘社会的自然‘人的自然或不断人化的 自然。”[9]他强调世界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中心, 而是自然界需要一个主体,人类既然为自然的创造 物,应承认自身的主体性。高风支持传统人类中心 主义之“人是万物的尺度”价值观,他提出改人类中 心主义中以人为中心的主动性含义为自然界选择 人类为主体的被动性含义的观点。
同时,学界涌现了部分主张修正人类中心主义 定的支持者,这些学者提出人类社会的进步得益于 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并无过错,真 正产生负面影响的是附属在人类中心主义之外的 物种歧视主义、人类沙文主义或工业主义等其他因 素,他们主张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意义和定义。近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抛弃了神学人类中心主义的上 帝造人的色彩,在“以人类为中心”为机轴的基础上 定义人类统治自然的行为,提出了承认其他物种和 自然界的存在和关爱它们的福祉,构建人与自然的 和谐关系。
本文概括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代表诺顿的思 想,他根据人类的意愿和自然与其他物种的内在价 值,提出了強人类中心主义和弱人类中心主义;中 国学者邱耕田则根据伦理标准提出了绝对人类中 心主义和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各个 流派理论,始终围绕着“以人类为中心”这个核心思 想。生态系统的组成是包罗万象的,人类是自然的 一部分,人类应善待自然,自然才能善待人类。
[参考文献]
[1]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07).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2.
[3]马赫.认识与谬误[M].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胡克.进化的自然主义实在论[A].国外自然科学哲学问题[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康斯坦丁诺夫.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第一卷[M].上海: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4.
[6]Kopnina,H.,Washington,H.,Taylor,B.,Piccolo,J.J.Anthopo- centrism:More than just a misunderstood. J Agric Environ Ethics. https://doi.org/10.1007/s10806-018-9711-1. Assessed Jan 2018.
[7]Hayward,T.Anthropocentrism:A misunderstood problem[J].Environmental Values,1997(01).
[8]Kidner,D.Why“anthropocentrism”is not anthropocentric[J].Dialectical Anrthropology,2014(01).
[9]高风.天人和谐之道——兼评《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6(02).
[10]马鸿奎.建构以人为本的环境哲学——对“人类中心立场” 的辩护和修正[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8(03).
[11]Norton,B.G. Environmental ethics and weak anthropocen- trism[J]. Environmental Ethics,1984(06)(Summer).
[12]邱耕田.從绝对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相对人类中心主义[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01).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Anthropocent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civilization
LI Wenb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ong Guangzhou 510520,China)
Abstract:Industrial revolutions brought Human society into a modern high-tech era.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 ciety, several new schools of Anthropocentrism appeared; Anthropocentrism,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onal essences of human ide- ology, experienced a path of growth from Theology to Science, to Philosophy, to Epistemology and to Ethnics, resulting the different schools of Traditional anthropocentrism and Modern Anthropocentrism. Based on the evolution of Anthropocentrism, this paper does a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opocentrism in different times.
Key words:Anthropocentrism;Traditional anthropocentrism;Modern Anthropocentrism;Reconstructed anthropocentrism
[责任编辑:刘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