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
-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及对策探析
毕业生选择了“慢就业”,以缓解就业压力。不可否认,一部分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对其职业选择与职业准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对于大部分的毕业生来说,“慢就业”更多是其无法面对择业压力所采取的一种逃避行为。因此,本文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出发,分析“慢就业”现象原因,探求应对之策,以遏制“慢就业”现象的蔓延。一、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定义及其分类所谓“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由之前的“毕业—就业”的行为模式转变为“毕业—经过相当长的就业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2期2024-01-06
- 农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因素中的就业能力培养探析
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已影响到高校的发展与专业建设,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高校的重点工作。通过分析我校相关就业数据,了解到农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部分毕业生存在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到其就业。主要从就业能力培养、增强就业自信、加强服务社会意识等方面进行阐述,扭转“慢就业”现象,让毕业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关 键 词] “慢就业”;农类高校;就业能力;毕业生[中图分类号] G645 [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3期2023-12-30
-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及其治理探析
——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视角
,导致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愈发多地出现在社会中。为了满足社会建设的实际需求,当下应该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服务精准度,强化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增强高校主体责任,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择业观念,消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提高就业质量。一、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理论分析(一)国内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本科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中人社传媒旗下就业吧APP面向区域内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起了一项关于“慢就业”深度调查。调查显示:有33.86%的大学生对就业比较看好,认为“
大庆社会科学 2023年5期2023-12-29
- 地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X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为例
特别是帮助有“慢就业”心态的毕业生及时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2 大学生就业现状实证调查2.1 调查的基本情况文章以X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以下简称21届毕业生)为例,通过对21届毕业生就业、学业数据分析发现,截至2021年8月1日该学院292位21届毕业生中有272位顺利毕业且拿到双证,有20人延期毕业(其中1人可以拿毕业生,但拿不到学位证);截至2021年8月31日,272位拿双证的21届毕业生中有255位
大众标准化 2023年19期2023-11-02
- 广西高职院校工科类毕业生“慢就业”的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
却逆向选择了“慢就业”,这其中也包括了工科类毕业生。越来越突出的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慢就业”即部分高校毕业生离校后,没有继续深造的意向,也没有准备就业的安排,反而选择暂时居家、游学、陪伴父母、创业考察或反复准备各种职业应考的主动的不就业现象[1]。不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慢就业”,都是广西高职毕业生在寻求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过程中自己的选择,这反映出部分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识薄弱,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部分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无
装备制造技术 2023年8期2023-10-24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以Z 市为例
国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设计和实施人生之路的现象。对此,人们持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慢就业”是时代产物;也有人认为“慢就业”是一些大学生逃避责任,脱离社会的一种表现。相关数据显示,2022 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1076 万,创历史新高,毕业生的就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以作者熟悉的Z 市为例,受疫情冲击和复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14期2023-10-12
- 大学生“慢就业”群体就业促进策略探究
致学生们出现“慢就业”这种社会现象。最近几年,“慢就业”现象逐渐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这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国民的经济增长造成消极影响。在此种经济状态下,对“慢就业”这种现象产生的诱因展开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能够更好地改善大学生存在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们的就业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校的就业情况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对于学生就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慢就业”的特征(一)学生心态变化的从众性和传统教学方式有所差异的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15期2023-10-08
- 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心理原因及应对策略
业生中,选择“慢就业”并刻意保留自己应届生身份的人数逐年上升,这主要与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市场竞争情况有关。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慢就业”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可能会逐渐跟不上职场的趋势和发展,这种竞争劣势可能会延长求职时间。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深入探讨毕业生过度保护自己应届生身份现象的原因和影响,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帮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职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关键词】 应届生;“慢就业”;心理健
电脑迷 2023年4期2023-08-26
- 经济新业态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对策研究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就已出现,如今我国经济进入新业态模式,“慢就业”现象有进一步蔓延扩展的趋势。本文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层面对“慢就业”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四个层面提出解决“慢就业”的应对措施,发挥多种方式的协调作用,为高校毕业生实现良性就业搭建支撑平台,帮助高校大学生走出“慢就业”的困境,实现高质量就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政策,完善机制,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这对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理财·收藏版 2023年7期2023-08-13
- 高校传统工科专业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及对策分析
为缓解当前的“慢就业”现象,通过对当前就业形势及文献调研分析,针对“慢就业”现象逐渐突出的问题,以唐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在校生及近年部分毕业生为调研对象,通过抽样调查与座谈等方式,从“慢就业”的初始成因、当前状态及可能造成影响为切入点,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及大学生的个人层面探讨缓解“慢就业”的主要改进措施。根据“慢就业”的影响因素,从夯实学校就业服务体系、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健全家庭就业观念和大学生自身转变的四种角度提出缓解“慢就业”现象的策略。在引
高教学刊 2023年22期2023-08-09
- Z世代大学生“慢就业”心态生成及应对机制研究
Z世代”学生的慢就业心态类型,分析其生成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机制,以期帮助青年学生自觉摆正心态,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建设中。关键词:Z世代;大学生;“慢就业”心态;应对机制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7-00-03“Z世代”最早流行于西方国家及地区,用以表示出生于1995年—2009年的青年群体,他们受智能手机、即时通信、互联网等科技产物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2021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规模超过90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7期2023-08-04
- 认知干预策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效解决大学生“慢就业”问题。关键词:认知干预 就业指导课程 “慢就业”课 题: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素质冰山模型视角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及破解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1SJGLX1026)和南阳师院202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果之一。2022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1 076万人,其就业情况直接关系着国家最基本的民生。一、认知干预策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一)概念界定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身或
职业 2023年12期2023-07-14
- 高校应届毕业生“慢就业”意向及干预策略研究
析,将毕业生“慢就业”意向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两种类型,从就业规划意识、就业准备情况、就业决策风格、就业市场认知等角度分析了“慢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建议高校辅导员前置引导、关注家庭、聚焦市场,通过调整就业预期、参与就业决策、提升就业能力等策略进行有效干预。关键词:“慢就业”;应届毕业生;干预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5期2023-06-07
-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慢就业” 问题的辩证分析
53000)“慢就业”现象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之后,没有马上就业,短暂或者长期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并且随着疫情企业效益不好,就业压力加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慢就业。毕业即工作的择业观在改变,“慢就业族”正兴起。对于慢就业现象,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分析它的积极面和消极面。1 慢就业的积极面2022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突破千万,达1 076 万。研究人员认为,在高校毕业
现代农村科技 2023年5期2023-06-06
- 新形势下工科院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及破解路径
,高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也日益突出。本文以工科院校为例,分析了“慢就业”现象,提出了“三全育人”视角下“慢就业”现象破解路径:育人为本,全员参与,营造浓厚就业氛围;精准服务,贯穿全程,全力做好就业指导;精耕细作,全方位保驾护航,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关键词:“慢就业”现象;“三全育人”;高校大学生;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热点话题。[1]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要群体。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高校就业形势愈发复杂严峻,高
国际公关 2023年6期2023-05-31
- 河北省地方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策研究
方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策研究王 晶(衡水学院 学生处,河北 衡水 053000)“慢就业”群体不断扩大逐渐引发社会的密切关注,这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要强化办学定位和专业解读、开展职前专项培训和毕业教育、推动校外实习就业有效衔接、营造积极向上的职业“认同”氛围、构建就业指导与服务“六化”体系;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独立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更要加强对就业舆论的正确引导等。该对策的提出旨在为河北省人社部门、教育部门及地方院校解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1期2023-04-16
- 工科类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基于“三因”理念
毕业生中做出“慢就业”选择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这不仅阻碍他们的职业发展,也将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内对“慢就业”现象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学界对其做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探索,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或基于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或基于工作实践经验研究分析“慢就业”现象的表现、特点及成因;另一方面是通过不同视角多维度解读“慢就业”现象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路径对策。然而,“慢就业”现象具有复杂的现实背景和生成原因,这就导致了既有研究中提供的一些对策建议针对性不
人才资源开发 2023年3期2023-04-05
- 基于Nvivo质性分析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态度
关注,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慢就业”是指一些毕业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就业,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进行创业考察、继续深造等,慢慢考虑如何走人生道路[1]。据统计,中国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的模式,成为“慢就业族”。促使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不仅容易竞争共同的岗位,而且还容易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看作一生的职业[2],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促使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通过“慢就业
黑龙江科学 2023年3期2023-03-26
- 大学生“慢就业”解读
的人,大学生“慢就业”就是我国社会个体化的一个缩影。基于贝克的个体化理论,从解放、袪魅和控制再整合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下,大学生却出现了“慢就业”现象,这种相对矛盾的现象将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当前,我国正走向个体化社会,大学生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在个体化思潮的影响下,他们更愿意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24期2023-01-26
- “慢就业”趋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逐年递增,“慢就业”现象俨然成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中的新挑战。艺术类学生以其鲜明的特质,在对待“慢就业”时呈现出了不同特点。本文聚焦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剖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通过全过程育人,打造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与日俱增,艺术类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社会对文创产品的追求与所能
海外文摘·艺术 2022年15期2023-01-21
- 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思考
——基于西安某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
业生却出现了“慢就业”“缓就业”倾向,相当多的学生就业积极性不高。2018年中国青年网一项涉及2000余人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被访人周围存在“慢就业”学生。2021 年熊凯等人在对江西省8 所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意愿的调查中发现,不具有就业意愿的占比38.73%。郑晓明、王丹指出,这一“慢就业”群体没有紧张、忙碌、积极的就业态度,而是将求职应聘活动放缓。时筱淞指出,一部分学生以“慢就业”“缓就业”的形式待业,待业期间多以人生沉淀、规划未来、社会流动性兼职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2年12期2023-01-10
- 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对策研究
校毕业生加入“慢就业”“不就业”群体。受疫情起伏的负面影响,校内就业指导面临的严峻挑战前所未有,传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难以为继,引导毕业生科学就业、缓解慢就业现象的对策研究刻不容缓。文章在分析全国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慢就业现状,以山西传媒学院为例,对毕业生攻读专业与行业需求匹配度低、专业技能与企业要求匹配度低、预期薪酬与就业现实差距大、就业环境与期望目标不相符等四类困惑,从高校顶层设计、数字化硬件保障、“党建+就业”和“两会”模式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2023-01-06
- “慢就业”趋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精准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比例逐年递增,“慢就业”现象俨然成为新形势下就业工作中的新挑战。艺术类学生以其鲜明的特质,在对待“慢就业”时呈现出了不同特点。本文聚焦艺术类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剖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慢就业”产生和存在的原因,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通过全过程育人,打造精准化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与日俱增,艺术类毕业生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社会对文创产品的追求与所能
海外文摘·学术 2022年15期2023-01-05
-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调查
因素影响下,“慢就业”现象越发严重。通过问卷及访谈,剖析独立学院学生“慢就业”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更全面就业。十九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关系到我国供给侧两端的平衡生态。然而,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95 后”毕业生“慢就业”心态越来越流行,导致我国就业形式的供给侧严重失衡。作为教育发展的特殊产物——独立学院,因依附性较强、缺乏社会认可度、就业选择面较窄等因素,使得学生在就业方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7期2023-01-05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及对策
增大,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凸显。本文对高校“慢就业”族群特征进行分型研究,将有助于矫正“慢就业”现象中的消极心态以及消极行为,树立积极的就业价值观,实现主动就业。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及高校转变就业促进理念、改进就业服务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完成学业后,既没有继续深造,又没有直接就业创业,或者经过短暂就业体验后放弃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工”“非读”的工学中断期。当前,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这一特殊背景下,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凸显。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8期2023-01-05
- 艺术类毕业生“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要问题。一、“慢就业”的概述自疫情以来,“慢就业”的话题再一次得到了公众的关注。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生顺利毕业的情况下,留学归来的人员以及往届毕业生群体数量的增加也使得社会上等待就业的人群数量变得更加庞大。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西安考察的时候曾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并提出了“六稳”“六保”的要求。但是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另一种就业形式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就是慢就业。所谓的慢就业是指学生在毕业走出校园之后,不立即投入工作之中,而
灌篮 2022年13期2022-12-31
- 生涯规划视域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生成逻辑与干预机制
是当代大学生的慢就业现象,这种相对矛盾的现象在“00后”毕业生中有越来越明显和强化的趋势,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根据2022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显示,15.9%的学生选择“慢就业”,较去年提高3 个百分点。可见,“慢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常见现象和新特点。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内涵及分类2015 年7 月24 日人民日报发表《“慢就业”现象初探:求职不易,想法太多》的文章,首次提到“慢就业”一词。一些应届毕业生毕业后不立即就业,而是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21期2022-12-17
- 大学生“慢就业”的原因及改进策略研究
茫,最终成为“慢就业”群体。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危害性,这会让大学生逐渐形成一种懒惰心理,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大学生逐渐和社会脱节。当然,“慢就业”这样一个局面的出现,也有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和制约。在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对大学生“慢就业”的基本态势和基本现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从学校主体、学生主体、家长主体以及企业主体等四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够让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从而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11期2022-12-16
- 高校“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的毕业生对“慢就业”持肯定态度。“慢就业”群体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从慢就业的现状展开探讨,通过现象分析成因,最后提出解决路径,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内涵及现状“慢就业”是与毕业即就业的传统就业观念相悖的一种新形态,在欧美国家主要表现为“间隔年”和“NEET 族”,前者是积极的,通过游学或其他方式丰富自我,后者则类似于啃老族一样的存在。在中国,“慢就业”是从2015年《工人日报》上发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7期2022-12-16
- 产出导向视角下大学生“慢就业”成因及对策
就业,而选择“慢就业”的就业形式,从思想和行动上暂缓就业、延期就业。一、基本内涵界定“慢就业”是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给出的定义,是一个中性词,是新兴的“概念”,在国内的发展同“间隔年”“待就业”有相似的趋势[3]。“专业认证”是个“舶来词”,目的是通过评价高校专业教育水平,以评促改,促进高校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其中“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4]。“产出导向”主要是聚焦学生受教育后“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强调明确学习产
山西青年 2022年3期2022-11-22
- 提升人文素养改善理工科大学生“慢就业”现象
会造成“消极性慢就业”现象的产生。高校应通过加强人文素养培育,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转变其消极性就业观,从而达到减少慢就业现象的目的。一、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整体较好。在2022 年4 月21 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写道:“新时代中国青年素质过硬、全面发展。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的青年已逐渐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2022-11-08
- 今年或催生更多“慢就业”!如何避免“不就业”亟待各方重视
2应届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可能会更加凸显。那么,如何避免“慢就业”演变为“懒就业”“不就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除了毕业人数史上最多外,受疫情影响,岗位需求不足、线下校招无法进行、各种应聘考试推迟等,都是求职路上的拦路虎。”奉贤区就业促进中心首席职业指导师夏安吉表示。夏安吉认为,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企业的岗位招聘需求出现了明显的收缩。“还有,很多在职人员选择稳一稳,导致人才流动减少,如
上海工运 2022年9期2022-11-01
- 新冠疫情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之破解研究
应届毕业生中“慢就业”一族却日益壮大,持“慢就业”观的大学生毕业后既不立即就业也不读研深造,而是选择支教、游学、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形式摆脱直接就业[1]。早在17世纪60年代,国外就出现了类似“慢就业”的“间隔年”和“NEET族”相关的研究。“间隔年”是指学生毕业后不马上升学或就业,而是通过志愿活动、游历等来丰富人生阅历;“NEET族”指毕业后拒绝或逃避工作,分为主动失业和被动失业[2]。国内“慢就业”现象引起关注始于2015年工人日报发表文章《“慢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0-13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及解决对策
业生依然趋于“慢就业”“缓就业”状态。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 009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其中62.4%的受访者认为没提前规划好未来是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最常见原因。而42.7%的受访者则认为原因在于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36.7%的受访者想“错峰”就业;3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水平不够,得先弥补短板;28.0%的受访者计划创业,先了解市场环境;27.8%的受访者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8期2022-10-07
- 场域理论视角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分析与对策
往年持平,但“慢就业”现象逐年凸显。智联招聘《2022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2022应届毕业生心态更显“佛系”,慢就业(15.9%)较去年比例(12.8%)提高3个百分点[1]。“慢就业”现象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已有文献开展相关研究,或根据调研数据的进行实证分析[2-3],或立足工作实际给出精细化建议[4-5],或从不同视角多维度解读[6-7],提出“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对策。那么,大学生“慢就业”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因素与大学生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9-28
- 后疫情时代工科院校大学生 “慢就业” 原因探析及应对策略
,但毕业生 “慢就业” 现象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工科院校大学生的 “慢就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 “慢就业” 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界定。[1]通常认为, “慢就业” 是指高校学生大学毕业后,通过短期兼职或家庭经济资助而经历一年以上待业 “空档期” 的阶段性现象。全国高校2016-2018年的就业率数据显示,3 月份就业率不足40%,常规离校时间6 月底的就业率为65%左右,近半 “暂不就业” 的原因为拟升学或出国。[2]与综合类高校相比,工科院校 “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9-24
- 烟台市高职院校毕业生“慢就业”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造成延缓就业、慢就业等问题。通过梳理关于大学生“慢就业”的相关研究得知,国内外学者对“慢就业”成因、带来的积极与消极问题及对就业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剖析。我国“慢就业”问题正式引起大众关注是2015年记者卢越在工人日报上首次发表《“慢就业”:如此“任性”为哪般?》一文,将“慢就业”归结为一种就业观,认为这是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的途径之一,是打破传统就业理念的表现,但也存在帮助大学生逃避就业的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1]。其后,关于“慢就业”的研究与话题如雨后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9-17
- 当毕业生决定“慢就业”
卢丽能在毕业之际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正在成为毕业生们的共识,而现实却是事事并不总如人意。“设计行业不是一般的卷!”龚鹏在与电脑报交谈时说道:“我们专业是两个班,我们班有26个人,到6月中旬时仅3个人找到工作。而这3个人都是托关系找到的,因此,对环设专业学子在北京的处境而言,要么你十分的优秀,要么你有家庭支撑。卷不动的话,就像我前段时间的状态一样,待业!”电脑报了解到,龚鹏在今年3月已经与北京一家设计院谈妥工作,该公司也表示毕业后可随时入职。不幸的是,
电脑报 2022年30期2022-08-10
- 人力资本、家庭状况与毕业生“慢就业”
----基于民族院校的调研数据分析
”逐渐显现,“慢就业”成为普遍现象。就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理论、现实问题,“就业难”、“慢就业”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外部环境(劳动力、人才市场)、政策等宏观因素,也有求职者(毕业生)自身能力、心理、期望(预期)等微观因素,还存在家庭因素的影响。从理论上厘清“慢就业”原因,然后因情施策,对症下药,对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做到人尽其才,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不确定性理论认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可能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对个体决策、个体工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7期2022-08-04
- 基于社会学视角的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成因与对策探析
力此起彼伏,“慢就业”现象屡见不鲜。2018 年7 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 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存在慢就业的大学生。现如今“慢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的趋势,要想正确探析问题所在,并找出现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就必须考察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整体变迁等情况,而不只是零散个体的个人处境和性格。本文将从社会学视角全面剖析“慢就业”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一、新时代高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3期2022-07-22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慢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等问题,使得“慢就业”现象日益显著。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慢就业”困境的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策略,以缓解“慢就业”现象带来的影响,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慢就业;成因;就业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6-0031-03“新常态”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6期2022-07-11
- 第一批00后应届生,选择“慢就业”的多了起来
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的人比例上升。李强表示,毕业生不愿意就业的原因,可能与求职难度加大有关。智联招聘发出的问卷有一个就业去向的问题,不就业的人排名第一的原因是就业压力,占比47.6%。他们找工作时受到挫折,看到提高的的招聘需求,以及宏观环境感受的压力,都影响毕业生对于就业的心态。即使成功找到工作的杨攀,也没有太多欢喜,他更有一种惆怅以及仓促的感觉。他的理想工作是去互联网公司,但今年互联网行业集体裁员,他已经主动放弃了这个想法。他参加过一线大厂的面试,同组竞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2年6期2022-07-08
-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慢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
业情况而言,“慢就业”现象会长久存在,高校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就业,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当前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慢就业”困境,探索构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从而促进就业质量和精准度的提升。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由原本的追求速度增长,转变为关注质量提高,产业结构朝智能化、科技化方向调整。国家重点突出创新驱动这一因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逐步提升,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但是受市场大环境、就业观念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教书育人 2022年18期2022-07-07
- 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的就业形势,“慢就业”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社会现象,“慢就业”人数越来越多,逃避族、啃老族、偷懒族日益凸显。利用管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对“慢就业”现象进行内外部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精准就业服务角度出发提出若干建议和看法。关键词:慢就业;归因理论;精准就业服务2021年11月19日,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加上首次突破百万的归国留学生同时涌入就业
客联 2022年11期2022-07-06
- “慢就业”的职业损失:工资收入和工作职位
形成了普遍的“慢就业”现象。①类似于西方国家的“间隔年”计划,“慢就业”是指毕业生基于个体特征,包括职业认知、自我认识和就业意愿等,为了找到合适工作而主动选择暂不就业的状态,借此可以参加游学、公益、实习和实践等活动,以提升自身就业能力。据调查,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逐渐增多(王尧骏和张姗姗,2020),在我国某些地区高中(中专)和高职(大专)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甚至已达到56%左右(谭杰和吴强,2021)。对于“慢就业”的发生及影响,当前存在两种截然
财经研究 2022年7期2022-07-04
- 精准帮扶理念下大学生“慢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哲曦摘 要:慢就业热潮下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精准引导大学生理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近半数的应届本科生倾向慢就业;慢就业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4种类型:“时空限制”焦虑感的就业情绪心理、“期望偏高”求全型的就业认知心理、“目标迷茫”从众型和“关系资源”依赖型的就业社会心理。因此,高校应对消极慢就业心理精准诊断,开展心理识别与疏导、自我探索、职业唤醒、能力提升的个性化帮扶,从而提升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精准帮扶理念;慢就业;就业心理;生涯指
广东教育(高校思想教育探索) 2022年6期2022-07-02
-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剖析及引导对策
要:近几年,“慢就业”这个词,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大势所趋,此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人们对此的负面言论也是一波接着一波。我们研究这种现象并且分析形成原因,解读其带来的社会效应。“慢就业”现象需要我们辨析地去看待,不仅是对不同的群体类型看法不一,而且这种现象也是把双刃剑。但不论如何,作为一代青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关键词:慢就业;社会影响;择业观1 大众视角下的“慢就业”现象今年毕业季很快来临,升学、就业、创业,在我們的同龄人规划着踏入社会之后的道路,在物
中原商报·科教研究 2022年2期2022-06-09
- 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生成逻辑分析
生毕业后成为“慢就业族”和“待定族”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大学生群体更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国内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追求和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关键词:慢就业;大学生;价值观从古至今,就业问题都是经济民生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问题成为大学生毕业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但在高校毕业生群体逐渐扩大的同时,“慢就业”一词也逐渐进入大众
中原商报·科教研究 2022年2期2022-06-09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就业是衡量社会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由象牙塔迈入社会的关键纽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取消了毕业统一分配制度,改为市场自由调节。同时,高等院校开始扩大录取比例,我国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大学扩招给劳动市场、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自2000年开始,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每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给就业市场和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体力充沛、智力优良且思维灵活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3期2022-06-01
-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研究
要:近些年,“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分析“慢就业”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索“慢就业”的解决方法。关键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是首次超过千万人的毕业生规模。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招聘方式更改为线上招聘,一些单位因此也缩减了招聘的名额;公考考试推迟,这些都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降低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作为“六保”、“六稳”的首要工作,不但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关系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3期2022-05-18
- 艺术类研究生“慢就业”现象干预研究
围;客观对待“慢就业”现象,改变就业评价等四个方面分别提出干预策略。关键词:艺术类研究生;计划行为理论;慢就业;干预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1.030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凸显,对某高校连续四届艺术类研究生毕业生进行实证调研,发放网络调查问卷218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18份,结果显示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1期2022-05-15
- 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应对之策
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RS-2021-3170)。作者简介:曹海霞(1977-),女,河北大名人,历史学博士,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就业问题、中共党史;罗永忠(1977-),男,汉族,河北邯郸人,博士,石家庄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世界近现代史。摘 要:“慢就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近两年来,由于疫情的冲击,“慢就業”现象更加普遍。“慢就业”成因诸多,不能一概否定或肯定,要具体分析其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1期2022-05-15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生中,存在着“慢就业”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机制不健全和竞争意识浅薄、职业规划不清晰,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的课程体系不完善,这不仅需要高校加强顶层设计,更需要学生自我转变,实现自主就业。[关键词]三才育人;慢就业;成因;对策“三全育人”是由我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对高校育人提出的提纲挈领式指导意见,一言以蔽之,就是高校应该确保自身能够做到:学生从升学入校到毕业离校都能够受到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文件还指出,应让学生有社会实践活动,表现在具体的学生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6期2022-04-02
- 新时期“慢就业”态势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障,充分缓解“慢就业”的态势。关键词:慢就业; 毕业生; 就业指导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2-0006-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2.002 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件,体现了新时期国家稳定就业工作的决心。高校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建立完整的促进就业
学周刊 2022年12期2022-04-02
- 点燃就业希望,实现就业梦想
——基于一名“慢就业”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慢就业”现象悄然兴起,尤其是处于就业竞争相对弱势的高职生,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是辅导员九大工作职责之一,需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1]。笔者选取实际工作案例,针对毕业生“慢就业”个案,分析个案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和经验启示等,以期为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而保驾护航。一、案例概况学校2021届毕业生A同学,男,21岁,父母离婚,与母亲生活,家庭条件一般。母亲忙于工作,对其疏于照顾,感情缺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7期2022-03-18
- 精准就业视角下大学生“慢就业”应对策略
应的是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 大学生能力调研报告》显示,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就业心态略显“佛系”,选择自由职业、学习深造,“慢就业”的多元化就业方式均有扩张,其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达到15.8%,较上一年上升6.6%[1]。学术界对“慢就业”现象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在“中国知网”以“慢就业”为关键词检索文献发现,近五年来有关“慢就业”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7 年的74 篇上升至2021 年的234 篇。“慢就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3-17
- 新形势下农林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对策研究
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对于提升农林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农林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表征1.1 农林类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多样性“慢就业”是指部分高校毕业生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出路,毕业后选择等待或观望而不急于就业的一种现象。大学生“慢就业”现象自2014年开始显现,近些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加大,高校毕业生中选择“慢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比例也越来越高。毕业生“慢就业”情况主要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2022-03-16
- 供需关系视角下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引导策略探析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农业高校毕业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对就业环境要求高,“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更为突出[1]。1 改善农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价值意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学者代表回信中提道: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农业高校毕业生应该心系祖国、牢记使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引导,在乡村振兴大考场上提交满意的答卷。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关系到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富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6期2022-03-14
- 民办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
要:当前,“慢就业”已成为一种就业趋势,而且“慢就业”的人群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来说,就业更加困难,但是人們对于这种现象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认知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慢就业”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大学生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该文就这几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应对“慢就业”的策略,以期为解决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关键词:慢就业 影响因素
科技资讯 2022年2期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