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究

2022-12-16 16:02郭爱华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7期
关键词:慢就业考研毕业生

□郭爱华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比2021届增加167万,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如何落实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疫情之下,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不断组织各类线上招聘活动,帮助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然而教育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29%的毕业生在毕业季时期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36%的毕业生对“慢就业”持肯定态度。“慢就业”群体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挑战,因此,本文从慢就业的现状展开探讨,通过现象分析成因,最后提出解决路径,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内涵及现状

“慢就业”是与毕业即就业的传统就业观念相悖的一种新形态,在欧美国家主要表现为“间隔年”和“NEET 族”,前者是积极的,通过游学或其他方式丰富自我,后者则类似于啃老族一样的存在。在中国,“慢就业”是从2015年《工人日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慢就业”:如此“任性”为哪般?》的文章开始被人们所关注,之后各大媒体纷纷给出对“慢就业”的看法,学者也对此展开研究。“慢就业”现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型“慢就业”和被动型“慢就业”,也有人将其称为积极的“慢就业”和消极的“慢就业”。主动型积极的“慢就业”是指个体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理性地放慢求职节奏,通过一定时间来提高能力、增长见识最终达成理想的就业状态。而被动型消极的“慢就业”则是个体对社会及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规划尚不明确,暂时无法获得与之匹配并达到期望的就业岗位,是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

对于主动型慢就业,人们的态度是宽容的,但伴随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被动型慢就业群体有壮大的趋势,容易演变为懒就业和不就业。笔者通过长时间对“慢就业”大学生群体进行访谈,发现大学生“慢就业”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执着于考编、考研,对其他就业岗位不予理睬;第二种是在求职过程中多次经历失败,产生了迷茫和畏惧心理。第三种是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于就业市场不了解,对于自己能够从事的工作没有概念,没有做好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属于逃避型。想解决“慢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首先需要找到原因,然后才能找到解决路径。

二、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成因分析

“慢就业”并不等于不就业,只是将就业节奏放慢,但数量过多,特别是被动“慢就业”数量过多势必会影响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了避免此群体最后发展成为懒就业和不就业,就要理性分析他们选择“慢就业”的原因。通过调查了解,毕业生之所以选择“慢就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就业观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二,部分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轨。第三,毕业生欠缺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和定位不准确。

(一)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助长“慢就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使毕业生赚钱谋生的压力越来越小,来自家庭的认同和支持使毕业生缺少就业的紧迫感。家庭和社会对“慢就业”的包容和尊重助推毕业生对“体面”工作的向往,从而出现了考研、考事业编制人数的逐年增加,考研人数已经从2020年的341万,增长到2021年的377万,而2021年考研录取人数仅为118万,失利后仍然坚持的不在少数。据相关学校公布的数据,云南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中往届生比例占56%,2021年往届生比例占63%;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往届生比例占57%,2021年往届生比例占62%。而考事业编更是屡屡出现几十人争抢一个岗位的现象,这些都助长了“慢就业”现象。

(二)高校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助长“慢就业”

高校之间为了评比,办学普遍追求大而全,忽略了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盲目招生,这就形成了理工科特色院校中人文学科专业无法就业,而人文学科特色院校中理工科就业资源匮乏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应用型高校开设理论研究型专业,此类专业社会需求量极少,就业率全靠考研率支撑。还有一些专业需要动手实践,但学校安排的实习只是参观实习,完全达不到动手实践的效果,计算机相关专业社会更新快,学校选用教材跟不上行业发展,还要进行自主学习才能顺利就业。这些助长了“慢就业”,也是结构性就业矛盾形成的原因。

(三)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完善,毕业生自我认知和定位不准确助长“慢就业”

我国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所以求学之路异常艰苦,能够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导致毕业生对工作的期待过高。如果在大学期间不能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引导,毕业时就会眼高手低,职业期待与自身能力不相符合,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频频受挫,最后丧失自信心,产生了迷茫和畏惧心理,最终加入到“慢就业”群体中。还有一部分专业需要考取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够帮助其顺利就业,为了更好就业,所以选择慢下来先考证。而像大学英语四、六级这样的证书也是求职加分项,但自从这些证书与毕业证、学位证不再挂钩以后,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再报名考取相关证书,这些都需要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规划。

三、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群体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一)注重思想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主动就业,树立正解的就业观念

观念影响行为,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就业行为,通常影响就业观念的因素有经济收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择业时要三者均衡考量,钱多、事少、地位高的工作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大学四年的教育中要融入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当经济压力减弱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一味追求稳定的工作环境和高工资收入。从大三时开始进行考研引导,在考研的选择上要根据平时学习成绩进行定位,不要盲目跟风。在考研、考事业编制失利后要及时调整方向,积极主动进行多渠道就业。

(二)依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培养的目标是使毕业生成功走向工作岗位,达到人职匹配,所以在制订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依托社会需求,并根据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进行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联系实际,开展校企合作,将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让学生走进工厂亲身体验岗位工作。对于社会更新较快的专业,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设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根据市场需要多开设一些交叉性学科,开展通识教育、第二课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友作用,让学生多接触社会。从招生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与方式多方面入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高校在讲授专业知识以外应该开设职业指导课,通过指导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让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这样才能在职业兴趣和专业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学生主动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激发潜能和兴趣,提早为就业做准备,使就业不再被动和枯燥,让那些迷茫的学生找到方向,让学生知道自己欠缺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知识。现在有些高校根本没有职业指导课,开设的院校教师大部分是辅导员在兼任,没有专业的学科背景和更多的时间精力,不能发挥应有的职业规划作用。所以应该从大一开始系统开设职业指导课程,配备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化教学,从而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解决“慢就业”群体的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慢就业考研毕业生
我的考研故事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