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 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
相比于其他应用型专业的毕业生,艺术类学生在思想意识以及技能水平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特殊性。这对于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如何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去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自疫情以来,“慢就业”的话题再一次得到了公众的关注。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生顺利毕业的情况下,留学归来的人员以及往届毕业生群体数量的增加也使得社会上等待就业的人群数量变得更加庞大。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前往西安考察的时候曾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重点强调,并提出了“六稳”“六保”的要求。但是在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另一种就业形式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就是慢就业。所谓的慢就业是指学生在毕业走出校园之后,不立即投入工作之中,而是选择旅行、支教、准备创业或是规划人生、陪伴父母等不同道路的一种社会现象。已经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选择主动地放慢融入社会的节奏与步伐。在就业问题的研究视野下就慢就业的现象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与其自身的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的就业环境有着较大的关联。同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学生的就业观念也会发生转变。
对于任何专业的发展而言,课程设置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设置需通过针对性的课程内容设置,去向学生持续性的输出艺术类信息。例如艺术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艺术素养等等,以此来推动学生的专业发展,更好的保证专业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课程设置的影响力才会辐射到学生的择业就业工作中,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质量。
当前艺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普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例如高校的课程内容与时代的发展脱节,这就使得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继而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新时期的发展形势下,行业发展瞬息万变,如果无法保证课程内容与市场发展模式有效的融合,势必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继而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丧失竞争优势,不利于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
“慢就业”现象与当代艺术类高校学生的自我认同缺失有着密切的关联。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尽管很多艺术类学生都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去做出判断的。但是仍旧有一部分学生是以艺术类专业作为一个踏板,以帮助自己以较低的分数考入心仪的大学。基于这样的心理动机,也使得很多学生在校求学期间无法找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事物,难以客观的审视自己,这无疑会对学生未来的就业造成影响。其次,对于艺术类高校而言,其专业设置往往比较丰富。对于其他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与学校内其他艺术生朝夕相处之间,对于相关的专业难免会心生向往。这对于其学习以及就业期待就会造成一定的偏差。自我认同的缺失以及较高的自我期待,也容易使得大学生对于自己在未来职业发展中的定位造成误判,继而推动“慢就业”问题的出现。
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行业的变革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毕业生而言,其不仅需要具备一门专业化能力,同时也需要朝向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方向而努力。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新环境下,坚持艺术类专业教学与信息化元素之间的融合力度,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知识与信息,这也有助于学生在毕业走向社会之后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下站稳脚跟。
但是就当前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来看,专业课程的目标设置与社会的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脱节,这一情况的存在限制了大学生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的拓宽,不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足发展。
学校就业指导能力不强的问题在很多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有所体现,但是鉴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这一问题便格外突出。作为教师难以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中,这就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会有一种茫然失措的感觉,继而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除了教师层面的原因之外,一些学生也对学校所组织的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些学生总是错误地认为毕业、就业这些事情还都很遥远,所以对于就业指导工作也会产生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这种情况的存在也进一步限制了相关课程的授课质量,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与择业也必然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这需要相关的工作者立足学生的发展实际,同时注重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把握,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相关工作开展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今后工作的开展中,可以尝试从优化课程内容、强化就业指导、加强就业实践等角度去做出尝试与变革。
为了更好地提升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注重当前艺术类课程的设置。通过课程的不断优化,保证学生在参与学习的时候,能够以艺术类课程为导向,更好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持续性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教师需要充分的审时度势,加强对当前艺术类专业就业形势的把握。宏观审视当前艺术类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为基础树立全新的课程教学思维,加快推动课程设置模式的变革。坚持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注重艺术类课程实践成果的转化。保证学生在读期间既能够掌握专业的课程知识,又能够获得专业课程之外的相关职业信息。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参与到未来的就业中。
其次艺术类课程的设置也应当注重与岗位工作相衔接,结合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去进一步提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基于当前艺术市场瞬息万变的发展状况,发挥好学校的平台优势,通过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在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机会的同时,也保证了学校教学能够与岗位需求进行实时的匹配。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过程中也应当审时度势,注重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发展之间的协调与融合,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值得一提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动态性,只有如此才能与时代的发展同频,更好地提升毕业学生的就业质量。
在提升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工作开展中,也需要强化课程内容的丰富。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将职业化信息融入教学活动之中,保证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兼顾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更多的信息与选择。除此之外,考虑到当前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特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其他元素的融入。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信息,以心理学为例,其在助力学生心理建设、帮助学生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通过相关知识的融入,也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建设成果,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这也有助于学生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择业、就业的难题挑战。
最后也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去增强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力度。结合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软实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精神、工匠精神传递给大学生,借助艺术行业的发展实际,向学生介绍行业内的敬岗爱业、默默奉献的前辈事迹,以此来更好的锤炼学生的人格品质,引导学生逐渐地成长为艺术类专业人才。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在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高校学子也有了更多的想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岗位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围绕自身的专业去进行就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更好地利用自身已经掌握的资源。在面对新时期的新抉择时,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有针对性地去强化学生的就业观念,保证学生的就业观念培养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同时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去保证就业观念培养的有效落实。例如学生在刚刚入学的时候,就应当组织专门的就业教育,同时在每一个学期、每一堂班会中,都应当注重就业指导内容的渗透。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保证学生就业观念培养的科学性与循序渐进。除此之外,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而言,也需要凸显出就业观念培养的现代化与时代化,因为相比于很多应用型专业,艺术类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需要去融入更多的元素,更好地推动学生就业观念的发展与成熟。例如可以适当地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元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作为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去构建一个创新创业的发展机制,更好地推动学生就业观念的多元化发展。
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去做出针对性的改革,这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选择。这就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提升对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此为基础,去将就业指导的内容贯彻到艺术类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同时也可以围绕上文所提到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去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就业择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有效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最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也需要保持一定的阶梯性,结合学生不同发展时期的需求,去调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此来切实有效的提升艺术类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在指导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工作中,也应当发挥好学校的资源优势,注重就业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加强学生就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去为学生的实践、实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实践平台的建设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感受和把握行业的发展状况与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当前网络科技的发展,在以往就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基础上去融入互联网技术与手段,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去提升学生的参与体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丰富学生的职业选择。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必然会面临很多的压力与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艺术类中专业的课程教学入手,通过人才培养路径的转变,去保证课程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求相协调。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更加有效地缓解“慢就业”的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