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利利
(西安思源学院,西安 710000)
2021年11月19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了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预计在1 076万人,同比增加了167万人,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尽管就业形势越发严峻,但仍有不少高校毕业生依然趋于“慢就业”“缓就业”状态。
2018年7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 009名受访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2.9%的受访者周围有“慢就业”的大学生,其中62.4%的受访者认为没提前规划好未来是大学生选择“慢就业”的最常见原因。而42.7%的受访者则认为原因在于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36.7%的受访者想“错峰”就业;3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水平不够,得先弥补短板;28.0%的受访者计划创业,先了解市场环境;27.8%的受访者想要“喘口气”,适应角色转变,沉淀自己;25.7%的受访者选择继续深造或参加社会活动;11.3%的受访者打算进入自媒体、网店等新业态等[1]。
《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发布,智联招聘围绕就业去向、就业预期等维度反映了不同学生的就业现状。调研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50.4%的毕业生选择去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6%。而自由职业者占比18.6%、“慢就业”占比15.9%,“慢就业”比例均较去年提高3%。智联招聘相关负责人提到,这是继2021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慢就业比例上升的特征[2]。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中的新常态和新问题。
慢就业是指部分高校毕业生既不准备立即就业也不计划继续学习深造,而是暂时选择去支教、在家陪父母、创业考察或准备各种类型的考试,慢慢考虑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现象。据了解,对于我国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来说,“毕业即就业”的择业观逐渐得到了“松绑”,而“慢就业族”和“缓就业族”正在日趋突出,这主要表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体制内铁饭碗”这种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很多毕业后的大学生为此花费了一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逐渐成为“慢就业”一族。
为了深入研究某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特征及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采用了调查问卷方法,设计并发放了调查问卷495份,回收有效问卷4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5%。从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情况来看,其中女性占比为59.35%,男性占比40.65%。从调查对象所学专业的分布情况来看,涉及财务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投资学等多个专业。此次调查问卷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包含基本信息、毕业后的选择、慢就业态度等问题外,还突出设计了一些题型,旨在了解学生“慢就业”态度和“慢就业”选择背后的具体表征,经过整理,可以得出图1所示结果:
图1 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Fig.1 Employment options for college graduates
经过调研,“慢就业”的具体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升自我,继续深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希望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够更有希望找到自己喜欢、理想的工作。部分毕业生为了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不急于投入一份自己并不满意的工作,而是先利用毕业后的一两年时间,集中去学习能够帮助自身更好就业的专业技能,并考取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以此来作为理想工作的“敲门砖”,提高自身竞争优势。
二是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追求“体制内”的“铁饭碗”。一方面,现在的“90后”“95后”毕业生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宽裕,与此同时“晚婚晚育”导致他们毕业后不急于去工作赚钱养家,对于部分毕业生来说,他们有了更充足的时间、环境和条件去选择公考。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不少的实体经济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和家长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这一“体制内”的“铁饭碗”这类岗位更加期待和向往。
三是定位不准,现实与理想不匹配。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和目标定位不准,对就业涉及的各个方面要求比较高,不但对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工作时间等方面要求高,对整个职业发展前景、企业规模也有一定的要求,但与此同时,自身的综合实力又与就业期望不匹配,于是出现了一种现象:企业招不到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一视角,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层面剖析“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的原因,为更好地解决“慢就业”中出现的就业难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图2 “慢就业”成因关系图Fig.2 Causes of “slow employment”
2.1.1 职业发展规划
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大学期间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没有认识到职业发展规划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因此没有在对自身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形成准确的职业定位,从而也没有进行清晰的职业发展设计,这使得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盲从性、随机性,形成了一个求职失败-再求职-再失败的恶性循环,最终将催化“慢就业”现象的发生。
2.1.2 个人心理预期
个人就业心理预期是指高校毕业生在对自身的专业背景、学校层次、个人荣誉、成绩等方面了解的基础上,对于自身未来的就业方向、就业环境、就业岗位待遇、职位发展空间等方面的期望及预先的心理设定。这一预期因人而异,导致部分高校就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岗位供给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最终导致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慢就业难题。
2.1.3 个人综合素养
高校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养是找到理想工作的奠基石。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沿袭高中之前埋头苦读的学习方法,忽视了个人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动手实操能力、学习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培养,进而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因与岗位要求不匹配,接连失利。无论是从职业发展规划的角度,还是个人心理预期或是个人综合素养来看,都是影响就业质量的个人内部因素,最终都将导致“慢就业”现象的发生。
据统计,2020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百万亿,达 1 015 9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人均可支配收入 32 189 元,比上年增长 4.7%[3]。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宽裕,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用急于找工作挣钱,他们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追求自身及家长所认为的理想且体面的工作,从而错失了一定的就业黄金期,执着于追求自身所谓的理想工作而出现慢就业,甚至不就业的情况。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岗位需求在不断增加,人才市场越来越倾向于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但受限于各个方面的影响,这种人才的需要与供应没有达到一定的平衡,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南北方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北方学生“出不去”,东南沿海地区招不到员工的现象逐渐凸显。
正确、健康的就业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从学校角度来看,增设相关课程,提高当代大学生合理健康地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增强他们对于就业能力、就业态度、就业素养的重视程度,积极联合校外企业,组织各类招聘会,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渠道。积极宣传并提倡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号召,动员大学生下“基层就业”,在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社会价值。从家庭角度来看,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家长要意识到培养子女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尊重他们选择的基础上,加以正确引导,关注子女自身能力的提升,既要学会放手,又要在恰当时机通过自己走过的人生历程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向子女提出合理建议,从而积极帮助其树立健康向上的就业态度,最终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灵活就业不断丰富发展。社会发展推动了网络直播销售、线上教育培训、互联网医疗等行业的发展。在这一就业形势下,高校应形成既符合时代特色又紧密依托专业的教学体系,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开展数字化就业培训,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帮助学生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灵活就业理念,逐步接受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岗位、新职业和新变化。
大学生应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就业前景,在此基础上培养自身对于专业的认同感、自信心及对于未来就业方向的认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动手实操能力及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各项比赛竞赛。进入大三后,积极参加各种模拟招聘活动,提升自身求职技能,加快角色转变,合理定位求职方向,实现积极就业[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