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就业主要群体的高校毕业生,其就业情况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现阶段,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数量逐年攀升,随着就业竞争的愈加激烈,毕业生中做出“慢就业”选择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这不仅阻碍他们的职业发展,也将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目前,国内对“慢就业”现象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学界对其做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探索,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或基于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或基于工作实践经验研究分析“慢就业”现象的表现、特点及成因;另一方面是通过不同视角多维度解读“慢就业”现象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路径对策。然而,“慢就业”现象具有复杂的现实背景和生成原因,这就导致了既有研究中提供的一些对策建议针对性不强。近年来,虽然工科类毕业生就业率相对高一些,但是在就业过程中“慢就业”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为了能够准确把握工科类大学生“慢就业”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有效指导该类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保证就业质量,本文将通过分析工科类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类型表现和生成原因,并结合新时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因”理念,提出解决“慢就业”问题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效路径。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22 年11 月15 日召开了2023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3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 万人,同比增加82 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也将更为严峻。教育部“24365”平台在2022 年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黄金就业期(秋招和春招)求职目标不够明确的高校毕业生比例为29%;对“慢就业”持支持态度,不着急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为36%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在2022 年,仅有一半(50.4%)高校毕业生选择去单位就业,比例比2011 年下降了6 个百分点;而选择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则进一步提升,均较2011 年提高了3 个百分点。在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下,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已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中的新常态和新问题。
对于“慢就业”的概念,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统一的界定。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类似于国外的“间隔年(gap year) ”和 “NEET 族”现象。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特征的分析,可以将“慢就业”概括为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不着急工作,而是选择通过考公考编、考研二战、创业考察、在家休整等方式寻找理想职业和实现自我价值,或者因观念问题和自身能力不足导致很难在短期内找到自己的理想工作,利用较长一段时间进行就业探索从而毕业后未能落实就业单位暂缓就业的现象。
目前越来越多的“95 后”“00 后”逐渐成为“慢就业”的主力军。从主观动机角度分析,“慢就业”现象类型可分为“主动型慢就业”和“被动型慢就业”两种。“主动型慢就业”者通过备考、考察创业、游学、兼职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做好未来职业发展的准备,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这类“主动型慢就业”者把“慢就业”看作是一种新的就业形态,就业态度积极、主动意识较强,就业紧迫感强。他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仅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被动型慢就业”者在毕业后暂缓就业,主要表现为就业能力不足暂不求职、就业意愿不强暂不行动、有就业机会暂不择业。这类学生往往缺乏就业主动性,没有就业紧迫感,有的甚至想逃避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这种情况不利于毕业生个人成长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
工科类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的原因,是社会进步、高校引导、自身能力、家庭氛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动型慢就业”者选择暂缓就业主要考虑的是个人职业理想追求、自身兴趣契合度、自我价值实现等原因。而“被动型慢就业”者则普遍存在就业观念偏差、综合能力不足、生涯规划不清晰、求职紧迫性欠缺、自身定位模糊等问题,从而导致“慢就业”。
1.社会因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结构正在调整,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产业发展不平衡、就业区域间失衡正成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突出特征。
2.高校因素。作为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高校的整体氛围、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影响。许多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适配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和变化;对招聘需求定位不够准确,在社会性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针对性;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及应用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待提升;许多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教育方面投入不足,缺少系统化、精准化的就业指导。
3.家庭因素。一是家庭经济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财富不断积累,随着生活水平和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多数家庭没有过多的家庭经济压力施加在子女身上。部分毕业生在衣食无忧、生活富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毕业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求职压力,抵抗挫折的能力明显不足,容易选择消极逃避就业,错失了一定的就业黄金期。二是观念影响。目前,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就业态度已经悄然发生转变——从单纯的急切、催促到更加理解和包容孩子的就业选择,家庭就业观念正在悄然转变。为规避就业风险,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毕业后能够进入体制内单位工作,鼓励孩子通过“考研”“考编”“考证”实现稳妥就业,也愿意承担因“慢就业”而增加的经济成本。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秉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以生为本,多措并举,多方联动,配合协作,帮助工科类大学生走出“慢就业”困境。
1.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应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将教学、科研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贯通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多体系“协同育人”功能。一是加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要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强化等内容贯穿教学始终,做到课程考核内容、过程全覆盖,及时记录学生在校期间表现,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组织发展、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2.将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贯穿于管理服务全过程。要积极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等的就业指导作用,建设一支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要摸清学生就业基本情况,找准就业痛点、难点,积极运用专业测评工具对毕业生的未来求职动机、职业性格测试、职业目标选择和定位等内容进行摸底,尽早摸排出有“慢就业”倾向的学生,对此类学生开展精准帮扶、分类管理。深入查找“慢就业”原因,结合毕业生求职意愿和家庭期望,积极引导多元化就业,以防范、化解“慢就业”的潜在风险。积极发挥各方力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就业帮扶,切实掌握未落实就业去向毕业生的择业诉求、实际困难和思想状况,做到“一生一档”“一人一策”。积极运用心理咨询、就业岗位推介、职业生涯规划、线上调研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做好关心服务工作。
1.转变工作方式方法,搭建全方位、立体化“互联网+”智慧就业服务平台。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深刻变革,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工作任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因时而进,紧跟时代潮流,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探索“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依托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利用新工科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将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智能连接等专业技术融入就业指导工作中,打造“互联网+”智慧就业服务平台,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的能力及水平。
2.优化专业布局,将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衔接。高校要动态优化专业布局,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变化和社会发展变化有效衔接,与时俱进,及时动态调整过度饱和类专业,增设多领域交叉专业。例如,在互联网迭代升级、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可以将AI 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与部分传统专业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1.形成家校协同、朋辈帮扶的鼓励就业氛围。高校与学生家庭要积极发挥协同作用,凝聚起促进就业的强大合力。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与家长保持联络,向家长积极宣传就业帮扶政策、招聘信息等,深入了解学生求职意愿、家长期望和就业方面困难,与家长一起帮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和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另一方面,家长也应主动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及国家的鼓励就业政策,既要及时转变传统固有的就业观念,又要协同社会、高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多渠道多方式就业创业,不能无条件地为学生的“慢就业”买单。积极发挥朋辈帮扶的作用,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示范作用,优秀校友的求职经历及职业发展为毕业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道路选择,可以帮助毕业生提高职业认同感。毕业生通过与优秀校友的互动交流,增进了朋辈间的关心、信任和支持。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朋辈帮扶和优秀校友的正面示范可以帮助毕业生减少自卑、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从朋辈经历中汲取奋进的动力,从最初的情感共鸣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强劲动力。
2.构建积极向上的就业文化,树立正确就业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包分配式的就业模式已经被竞争就业、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新模式所替代,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想要实现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成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正确就业观,宣传、解读就业政策,鼓励学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对“慢就业”的学生要开展针对性帮扶,从思想上、行动上教育督促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用行动追逐梦想。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变革的时代产物,“慢就业”现象的产生是学生自身、家庭、高校、社会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想要缓解工科类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我们必须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团结协作、共同努力、默契配合,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工科类大学生摆脱“慢就业”困境,尽早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