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与对策

2022-06-01 01:22孙珊珊叶静婷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慢就业毕业生大学生

孙珊珊,叶静婷

(安徽新华学院 学生工作处,安徽 合肥 23000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资源得以正常利用、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就业的影响范围涵盖国家、社会、行业、家庭和个人,对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个人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辞海》对“就业”一词的定义为“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这一定义体现出就业主体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具有劳动能力;具有求职愿望。高校毕业生处于劳动适龄范围内,且数量多、分布范围广、进入劳动市场的时间集中性较强、个性差异大,具有较强的规模性、集中性、流动性和差异性。正是高校毕业生的这些特性决定其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关注这一群体的就业现象及背后原因关系到就业工作全局的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

就业是衡量社会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毕业生由象牙塔迈入社会的关键纽带。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取消了毕业统一分配制度,改为市场自由调节。同时,高等院校开始扩大录取比例,我国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大学扩招给劳动市场、大学生就业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自2000年开始,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每年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给就业市场和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体力充沛、智力优良且思维灵活多变,但也存在经验匮乏、认知不足、心理脆弱的问题,其对就业的认知一定程度上具有前瞻性、独特性,同时也具有模糊性和波动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经济增长模式也由原来的依靠资源消耗转向依靠研发和技术进步的内生驱动型增长,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产业变革中的推陈出新,新动能的产生、旧动能的淘汰与滞后的大学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在就业难成为家长、学生常常提及的话题的背景下,“慢就业”一词开始频繁出没在大众视野当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不就业或缓就业。在计划选择“慢就业”的学生当中以三种类型最为典型:一是实际工作与自己的理想预期不符,从而未能及时就业,在就业市场中继续寻找就业机会;二是坚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而选择暂缓就业;三是以考研、考证提高学历、技能为主要目的而暂不就业。

从理论层面来看,近几年,学界对“慢就业”的研究热度呈现快速上升态势,表明“慢就业”现象已逐渐引起深层次关注。

图1为2015至2021年以“慢就业”为主题的文献资料发布数量变化图,检索结果显示,以“慢就业”为主题的文章最早出现于2015年。截止2021年12月31日,文献发布数量共计365篇,且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在这365篇文献中,通过高级检索对文献类型、文献来源进行筛选,共筛选出25篇核心文献。核心文献较多侧重于“慢就业”现象探析和研究,有研究者指出,“慢就业”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不清,缺乏系统持续的职业发展规划;专业能力不强、心理预期过高;良好的家庭环境等。

图1 2015—2021年“慢就业”主题文献数量变化图

二、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原因涉及多个领域,若仅将其简单归于大学生自我评价、心理预期过高未免有失偏颇。探寻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思考和分析。从宏观层面来看,劳动力市场波动、产业结构转变是“慢就业”现象形成的外部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家庭经济条件的显著改善、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相对下降以及自我定位模糊是“慢就业”形成的内部动因。

(一)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失衡

经济学中有一个关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关系的经典结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表2为2015-2021年我国GDP增长数值和大学毕业生人数变化图。从表中可以看出,2015至2021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正向增长,GDP增长率稳中有降,而在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出现断崖式下跌。而GDP增长率的下降会导致每年市场新增就业岗位比例的减少。新增就业增长量减少的同时,毕业生人数保持逐年增长。据统计,2015-2021年间,应届毕业大学生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至2021年已超过900万人。劳动市场上对大学生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生供给量的增长速度。

表2 2015—2021年我国GDP数值与大学生毕业人数变化趋势

劳动市场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劳动市场中的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的力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处于均等状态,任何一方都不具备改变当下状态的条件。[1]93图3表示的是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变动对劳动市场均衡点所产生的影响。

图3 劳动力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是导致“慢就业”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大量的毕业生流入求职市场会大幅增加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使得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至S1。同时,应届生大多缺乏工作经验,相似的培养模式加剧了同质化竞争,进一步降低了市场上的工资水平。而毕业生衡量工作是否符合预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资水平。低水平的工资难以满足大学生的生存需要,促使大学生增加工作搜寻次数或继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产业转型调整下的结构性矛盾

刘易斯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会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配第-克拉克定律也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会因收入差距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2]23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重大调整,第一产业占比大幅下降最终维持在约10%以内,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且长期占据高位,近十年来逐步回调,下降至40%以下且保持稳定,第三产业占比逐步上升至第二产业之上。图4为近5年我国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从中可以看出当下我国已形成第一、二产业稳步回调,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业占比发生大幅变化,这里暂不考虑其影响。统计结果显示,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强,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弱。

图4 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

尽管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强,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较大,且潜在吸纳空间有待扩大,但数据表明当下我国第三产业具有不稳定性。图5反映的是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拉动效应下降幅度最大,其受市场外部环境影响更为严重,反映出其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弱。第三产业可分为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包括餐饮、旅游、商贸、住宿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兴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公共服务等产业,多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的传统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新兴服务业尚未充分得到发展,释放的岗位需求数未能满足以知识、技术型为主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在疫情的冲击下,第三产业在抵御风险上的脆弱性暴露出来,其就业吸引力也大大降低。

图5 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

(三)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下的非紧迫性就业

家庭条件的改善为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提供了经济支撑。[3]当下我国已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大学生的主体为95后和00后,这类大学生的家庭多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红利,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财富积累。相比较而言,学生一般拥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环境,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这种条件下,学生不必急于就业,就业的紧迫性大大降低。家庭对学生就业选择的尊重和包容性也逐步提高,家长愿意为大学生暂缓就业支付部分经济成本,为大学毕业生的“慢就业”铺设了缓冲道路。缓冲道路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积极影响。毕业生在摆脱紧迫的生存压力后可以借助缓冲期来更多地转向思考精神和文化上的追求,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逐步对自我有一个更为完整、准确的认知,从而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更加坚定;另一方面,毕业生也有可能长期在舒适区内生活,逐渐模糊了自身定位,不知道未来的方向,颓废度日,最终错过了最佳求职期。而大学毕业生在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较强,这一部分错过最佳就职期的学生在后续的求职路程中很快会失去原有的优势,遭受市场的打击,最终逃避就业,越来越难以迈入就业市场,形成恶性循环。

(四)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与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比相对下降

人力资本是一种有着鲜明特点的非物质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教育投资,决定是否以教育投资的方式增加人力资本投入的关键在于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大学教育作为教育投资的一种类型,其决策受教育成本和未来预期收益的影响。

图6为教育投资所产生的收入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年龄,纵轴表示工资。Y1和Y0分别对应接受大学教育的个人与未接受大学教育个人收入流曲线。图中abcd区域即封闭区域Ⅰ为大学教育的直接成本,abe即封闭区域Ⅱ为大学教育的机会成本,eY1Y0则是大学教育所带来的收益增加部分。一般认为,教育投资能够提升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提高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尽管未接受大学教育的劳动力更早进入劳动市场,获取劳动收入,但接受大学教育的劳动力在初次进入市场后的起步工资明显高于未接受者,且由收入流曲线斜率变化趋势可知大学教育接受者就业后的收入增长率高于未接受者,这也反映了教育对提高人力资本生产率的重要作用,也是教育投资迟滞性特点作用下的结果。

图6 教育投资收入流曲线

近年来经济增长回落、适龄劳动人口数量减少推动了就业市场劳动力成本的普遍上升。此外,毕业生初次就业与一般性用工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缩小,进一步助推了大学生心理预期上的失望情绪。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心力,收入差距缩小降低了他们在心理上的比较优势,使得“读书无用”的说法在一段时间内甚嚣尘上。[4]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学历提升成为大学生提高预期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大学生难就业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同质化的竞争者一同进入就业市场使得原先本科教育经历在就业市场上所带来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进一步提升学历、期待未来能在就业时期拥有更大的就业优势就成为“慢就业”群体的选择之一。这也是“慢就业”大学生中有大量学生不就业、坚持考研的原因之一。

(五)大学生自我定位与认知的缺失

当下我国在校大学生以“95后”“00后”为主体,该群体生活在物质条件实现飞跃性发展的时代。经济变革带来物质产品的丰富多彩;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使得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提升;互联网的从无到有促进了人际交流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受益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大学生普遍拥有较强的自信心。与过去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的情况相比,当下大学生获取物质资源的成本大大降低。良好的宏观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发展大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产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信息要素的流动,破除了以往横亘在不同区域间的信息壁垒。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产品丰富的时代,其充裕的经济生活极大增强了对自身获取知识、技术实力的自信。当代大学生有很大比重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重视和经济投入提高了大学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自我意识,进一步提升其自信心。

独生子女政策给大学生提供了扁平化的生活氛围。家庭子女人数下降意味着家庭内部的结构趋于简化、人际关系趋于简单。家庭内部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家庭关系向平等化、独立化发展。大学生在家庭内部所面临的竞争程度大大降低,长期处于父母一代、祖父母一代的关爱、保护之中。然而在进入就业市场之后,庞杂的社会关系和垂直化的管理模式令大学生难以适从。生活在人际关系简单、宽松氛围的家庭环境之中,大学生在迈入职场后常因为无法处理与同事、与上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而影响其就业稳定性,甚至出现了畏惧、逃避的心理。

对个人实力的盲目自信和对社会生活的片面认识容易造成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缺失。这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自我预期与就业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一方面盲目自信致使大学生在进入大学阶段后逐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缺乏对未来方向的思考和谋划,认为进入大学即可享受生活,就业是毕业生才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短平快的信息传递模式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低估了个人进入职场所需付出的准备和努力,最终在就业市场上体现为个人心理预期与市场实际岗位之间的不一致。

综合分析来看,“慢就业”现象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社会合理性。一方面经济下压、结构转变与疫情影响相叠加,客观上推动了“慢就业”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大学教育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大学生在校能力积累不足,主观上促使学生在毕业后追求多渠道的“再积累”以提高自身能力。从能动性角度来看,“慢就业”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积极“慢就业”是指毕业生在大学毕业后不立即就业,而是选择考研、出国旅游、支教等一系列社会活动来探索更为广阔的空间,思考未来发展的道路,以达到未来能够谋求更好的符合自身发展意向的工作。这与西方“间隔年”(Gap Year)的含义有重叠部分,是学生在接受系统化的教育之后主动寻求在精神和认知上与社会相衔接的一种选择。而后者则是因缺乏职业规划、个人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逃避就业应聘,甚至不就业而产生的现象。面对此种类型的“慢就业”现象,高校工作者应重点加以分析和引导,采取积极、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加以应对。

三、高校毕业生“慢就业”问题的对策

应对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需要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合理看待这一新就业趋势,厘清“慢就业”现象来源和类型,从本源上分析其特点和表现形式;以“两个中心”为出发点优化就业服务,即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中心和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中心、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大学生个性发展、职业理念变化趋势。

(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避免同质化竞争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处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更存在于学校与学校之间。在高校招生快速扩张的同时,专业趋同、培养相似的问题加剧了毕业生之间同质化的竞争程度。差别不大的培养模式让毕业生在市场上更易遭受来自优质院校相似专业的竞争者的冲击,由相对劣势转变成了绝对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总量性失业。而地区的不均衡发展更让大学毕业生在城市与乡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徘徊犹豫。“城市安放不下身躯,故乡安放不了灵魂”成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写照。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多元特色化人才培养方案是减小同质化竞争压力的对策之一。在专业设置上,高校应紧密跟踪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规划策略,充分利用校内的专家智库资源,对市场形势进行调研并据此预判分析未来专业发展前景与潜力,及时调整开设专业类别和招生数量。高校要转变就业服务理念,由帮助毕业生找到一份工作转向找寻一种职业,将服务于大学生长期发展的理念作为就业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理念,在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标准规定的基础上挖掘自身优势和亮点,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细化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分阶段设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从以传统的知识型导向目标转向能力态度型导向目标,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学习能力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

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给生活带来高效与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对智能机器竞争的方法之一。智能机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未来会取代人类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的说法不绝于耳。大学毕业生不仅要面临与同类人群的竞争,还要与智能化的机器展开较量。然而,尽管人工智能的技术不断进步、代替简单重复性劳动的趋势越发明显,但是人脑所具备的创造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短时间内不能被机器所取代。因此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要锁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应用的能力,要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案中注重激发学生突破传统桎梏、探索未知空间的活力,解放思想,打造具备高度创造力的新型综合性人才。

(二)推动精准化就业服务,顺应时代要求

大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特点对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化程度提出了要求。信息时代,精准化、网格化的就业信息平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了可供双方交流个人成长信息、企业发展及评价数据的渠道。[5]疫情发生后,大学生求职愈发依赖于线上投递的方式,高校依托网络化平台打造精准对接的信息化服务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下做出的转变。面对出现“慢就业”现象的学生,高校应当秉持辩证的观点看待他们。针对消极“慢就业”的学生,要分析具体原因,为学生提供精准化、个性化、全程化的指导帮扶和生涯规划。精准意味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求职需要。高校在促进精准化就业服务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细化的分类整理,收集各类信息加以统计分析,将学生信息分类统计,在升学深造、考公考编、就创业、灵活就业、出国出境、基层项目等方面做好摸排。同时辅导员要精准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求职需求、求职意向、求职进展、求职能力等),结合就业进展制定“一生一策”“一生一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分析策略和解决方案;依托互联网+就业为学生实现人岗匹配的信息进行精准投送,积极推进网上“一站式”就业常态化,让在校教师和学生接受在线求职、在线投递简历、在线面试签约,从而实现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之间的快速无缝对接,转化学生在消极“慢就业”中的怠慢现象,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三)引导树立科学职业发展理念,全方位渗透就业指导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经济条件较为优良的家庭中,其在毕业后迫于生存需要尽快求职追寻经济上独立的动机大大减弱。家庭充足的经济支撑为毕业生求职开辟了后路,使毕业生更多地以“佛系”称号逃避就业困难,追求理想化的生活。而毕业生需要正视的是:理想的基础是全过程科学的规划和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努力、按部就班地按照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当下一些用人单位反馈缺乏实战经验、对工作岗位缺乏敬业精神、过高估计薪资待遇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些毕业生因为薪资暂时达不到自身的期待值便拖延就业,未经调查和分析便抱着将来会有更好的工作想法一直待业在家。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当引导学生形成阶段化、全流程化的职业规划,分阶段设立职业目标。另外在就业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引用权威数据让学生及时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总体行情和形势;引入最新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职业维度评估模型,帮助学生客观、综合地评价自我,发现个人兴趣、了解个性特征、挖掘自身潜力、综合分析优势劣势,从而对自身在就业市场上所处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据此对人岗匹配度和薪酬待遇有合理的预期。高校还可以充分挖掘校友资源,邀请校友走进校园、走近毕业生,与在校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向毕业生讲述真实的就职体验,为毕业生树立职业标杆,将理想与现实有机结合。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理念还需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韧性。职业韧性是指个人在预期目标与现实情况无法达成一致时的一种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的职业环境的能力。[6]在消极“慢就业”中存在这样一类群体,他们在首次考研、考公等考试中落选后没有认真反思、总结,一味坚持原有目标导致长期处于待业状态,逐渐失去原有竞争优势。高校在面对这一类型学生时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实时跟踪学生进展,必要时开展帮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结果,当结果不如预期时及时疏导,帮助学生舒缓心理压力;其次从学生个人实际能力和潜力入手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重新找到合理的定位,避免长期待业消耗有利条件;最后以点带面形成常态化的心理辅导和就业帮扶机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韧性,教会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以及不如意时拥有自我疏导、自我分析、自我调试的能力,提高敏锐度,从而贯穿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过程,服务学生的长期职业发展。

(四)树立积极的就业态度,提升自我就业能力

“慢就业”群体之慢,很大一部分体现在职业规划、职业准备、信息搜集、执行落实方面都慢人一步。究其原因,仍在于学生在校期间对未来的模糊定位和被动消极的处事态度。学生应在入学之初就清晰地认识到,无论如何随波逐流、消极应对,但就业不可避免。消极的就业态度和薄弱的计划执行力是未来削弱自身优势、在就业市场上被裹挟前行、遭受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冲击的重要推手。大学毕业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扁平化家庭氛围中的个性青年到垂直化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保持积极的就业态度可以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帮助自己顺利转变身份和角色,减少就业过程的盲目性、盲从性。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筑牢立身之本。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各项赛事,在实践中“接地气”、在竞赛中“挖潜能”,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个人综合竞争力。

毕业生的就业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长的就业观念,毕业生的经济能力归根结底是家庭的经济实力。家庭对于“慢就业”毕业生可以为其提供缓冲的时间和经济基础,为其留有充分思考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规划的空间。但是,无底线、无节制的放任和纵容会助长“慢就业”毕业生的惰性和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独立成长、融入社会。因此,面对这类学生,家长应帮助学生积极转变择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鼓励毕业生走出去,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锤炼能力;让学生能从学校到社会、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一种职业到另一种职业间应对自如,赋予自身独特的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猜你喜欢
慢就业毕业生大学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慢就业”并非一曲田园牧歌
“慢就业”开始在中国流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