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2022-02-26 04:59李雪静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思政精神

李雪静,任 伟

(山东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深度与广度,更利于从中找寻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与实践可能。同样,扎根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视角切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焕发新生的有效路径。

一、形式维度:从审美体验切入,加强审美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一)丰富的艺术形式是审美体验的载体

丰富的艺术形式体现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饱经风霜、历经沧桑、屹立不倒,留下了璀璨夺目的传统文化。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诗歌、绘画、舞蹈、音乐、书法、节气、历法、天文、建筑、雕塑等囊括其中。每一种具体艺术形式均形成了完整的艺术门类,每一种艺术门类都以其内部严密的逻辑自成体系,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更丰富的形式与更生动的内容。以古典诗词为例,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先秦《诗经》大多属于民间歌谣,其现实关照与质朴纯真源自于周代民间社会生活的淳朴;楚辞的浪漫主义气质脱胎于楚地歌谣,离不开江汉水乡、巫风盛行,更源于奇诡的想象与缠绵悱恻、深沉复杂的情感;建安风骨形成于社会动荡、群雄割据的政治环境,情调多慷慨悲凉;唐诗初盛中晚皆不相同,风格流派千姿百态,兴象玲珑、骨气端翔、豪放飘逸、瑰奇壮伟、清丽空远又无迹可寻,体现了唐朝多样化的审美、兼容并包的胸怀以及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文学形式与风格呈现体现了不同时代世人的现实处境与审美追求。书法、音乐、舞蹈等等不同艺术门类同样如此。

丰富的艺术形式是审美体验的载体。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与审美理想凝聚在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中,形成了诸多艺术门类与经典艺术作品。无论是纵向发展或是某一具体时段,每个艺术门类都是一种集合了形式美与意境美的综合表达,既反映了当时当地人的现实处境与美学追求,更是当时当地及后世人产生审美体验的载体。朱光潜论诗谈到:“就学理说,凡是真正能引起美感经验的东西都有若干艺术的价值。文字声音对于文学,犹如颜色线形对于造型艺术,同是宝贵的媒介。图画既可用形色的错综排列产生美感,依康德看,这才是’纯碎美’”。[1]古代文人画讲求“诗书画”一体,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道德、才情、学问诸多因素在艺术表现形式上高度的审美契合与追求。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忘本来,首先应是对于丰富的艺术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的传承。

(二)丰富的艺术形式是审美教育的素材

审美教育是审美体验与审美能力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审美教育依赖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艺术形式,因为艺术形式在美感生成、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艺术形式能延展人的审美过程,艺术形式能增加人的美感强度,艺术形式能深化人的美感意蕴”。[2]传统文化中不同艺术门类与艺术形式甚至是同一艺术形式带来的美的体验虽是多样的但也是共通的、永恒的。审美教育由来已久。先秦周代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作为授课内容,“礼”除道德礼法的教育外,还包括举止礼仪的美感教育;“乐”是有关音乐、舞蹈、诗歌的美育内容;“书”是关于书写、识字、作文的书法艺术教育。诗词、小说、戏曲、绘画、武术、建筑、雕塑等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艺术形式依旧为人们带来美的体验,也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提供了素材。审美教育是心灵教育和情操教育。审美教育始终围绕人文教育展开,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艺术形式中凝聚着资源丰厚、内涵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传统诗歌、戏曲、书法、民俗、饮食文化、民间工艺、名胜古迹等等不同的艺术门类、同一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形式凝聚了在不同时代以及同一时代不同人生的生活印记与精神表现。传统艺术中包含的美学思想、哲学思考、人文精神是当代高校开展美育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美育实践中,充分全面融合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及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既能够为美育提供丰厚资源支撑,更能

极大地拓展美育的空间与深度,提升审美教育的质量与成效。

(三)审美教育是实现青年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1.审美教育与青年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在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在当代日益复杂激烈的文化冲击之下,如果广大青年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缺乏基本的认知与了解,不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与判断能力,那么何谈文化自信?同样,如果广大青年缺乏对中华文化的崇敬与赞赏,不能深切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全球化大背景下无法客观评价、合理定位中华文化,那么面对西方的“文化殖民”,审美教育必将会迷失方向。

2.文化自信是审美教育的导向与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审美教育是提高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因而,对青年人的审美教育应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审美对象,使广大青年做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传播者、弘扬者,真正做到文化自信,争当文化强国战略的奋斗者。

3.审美教育是实现青年文化自信的必经之路。具体而言,首先要加强青年对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的认知与感悟,使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有深入的了解并产生由衷赞赏、自豪与崇拜;其次是培养青年学生的文化选择能力以及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创造更多优秀文化成果;最后是通过审美教育正确认识古与今、本来与未来,继承与变革的关系,并利用现代技术与传播手段,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的认同度与影响力。

4.实现青年文化自信是审美教育必须肩负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文化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传承发展的精神支柱,而全球化时代,以文化扩张、文化渗透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殖民无孔不入,广大青年的文化自信面临严峻挑战。面对西方文化入侵,要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审美教育,努力挖掘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美学价值,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树立牢固的文化自信。

二、行为维度:从行为规范切入,加强人格修养教育,注重社会关爱

行为受道德调节,从根本上讲,对青年的行为规范教育应落脚于道德教育。中国古代社会对行为规范的要求主要体现于“礼”文化,强调实现“内修”与“外治”的平衡,也是当代青年行为规范教育的范本与依据;在道德追求方面,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构建的价值体系要求达到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效用发挥的统一,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文化立场一脉相承,是加强青年学生德育的宝贵资源。

(一)学礼以立——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需立足行为规范教育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传统社会中,中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礼,即行为规范,重视“礼”的教育即是重视行为规范教育。礼是中华传统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学礼,无以立”。古籍《仪礼》《礼记》《周礼》三礼,是个人行为规范乃至国家典章制度的依据。在传统社会中,“礼”教导世人严格约束自己的内心与举止,遵从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礼”于外代表了个人待人接物的规范、对社会秩序的遵循,于内则强调尊敬、节制、谦让,蕴含和谐的精神。可以说,“礼”提供了人在古代社会中一切行为的规范与依据。“从个人到家庭、从社会到国家、从生产到生活、从言论到行为、无不为礼文化所包容、所调整”。[4]

1.思政教育离不开行为规范教育。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大学生行为规范是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行为领域对学生日常行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引导,对身处该场域的青年学生具有约束、引导、规范和教育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地阐述了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规范,明确了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认同的行为规范力是对个体行为选择的价值规范力量”。[5]简言之,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规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双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基本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两个方面入手,因而,思政教育离不开行为规范教育。

2.行为规范教育离不开传统“礼”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并善于以礼来约束和规范人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举止。孔子以“克己复礼”教导弟子,“礼”构筑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为规范与价值遵循。“自天子以至庶人,皆是以修身为本”,无论是对内心价值体系的遵循——表现为尊敬、节制、谦让的品质,或是对社会秩序与行为规范的遵守——表现为遵规守纪、进退有据,“礼”文化所包含的内外一致的和谐精神都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历史积淀与生动范本。

3.青年学生需要行为规范教育。从身心发展角度看,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使青年学生对自我能力与精神需求表现的欲望增强,因而当对某些行为规范理解不正确时,容易做出偏颇甚至偏激的行为;从认知角度来看,认知指引行为,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有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从情绪情感角度看,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人的个人行为。个人行为是心理情绪的外在表现,部分青年学生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导致其情绪环境的不稳定性,情绪情感因素影响下的冲动行为表现加剧。“他们(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品德养成的反复性、知识经验的缺乏性、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大学生难免在自身发展需要和行为表现方面存在一些困惑或问题”。[6]因而青年学生需要行为规范教育。

(二)修身为基——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需扎根人格修养教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了中国人的行为规范,这个行为规范的根本在‘修身’,关键在‘克己’,核心是德”。[7]人格修养教育即德育。“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8]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求将人格修养教育作为思政教育的根基。深入、广泛、系统地开展人格修养教育,依赖于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充实的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为此提供了丰厚的资源,可供当代借鉴。

1.先进的理念是开展人格修养教育的前提。传统文化中许多德育理念与当代教育理念高度契合。一是德教为先,孔子要求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司马光强调“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卷一);二是以人为本,孔子主张“仁者,爱人”,《礼记》有言,“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管子最先提出“以人为本”,“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这对于现代德育中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启示;三是和谐发展的理念,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思想,对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四是知行合一的思想,知与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一对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要“听其言而观其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侧重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外化道德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科学的方法是加强人格修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中科学的德育方法可供当下借鉴。一是个人自省修行。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遇到问题,从自身找原因是君子所为。荀子有言“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不仅博学,且善于反省每日所学是否掌握、行为是否得当。二是重言传更重身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后汉书》有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教育学生,应先提高个人修养,保证自身行为端正,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人、熏陶人。三是环境陶冶。“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传统道德教育认为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巨大,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优秀道德品质形成。这些对当今学生的德育仍有启发作用。

3.丰富的内容是做好人格修养教育的基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可供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孔子有“仁义礼”,“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孟子将“智”加入,认为“仁”为恻隐之心、“义”为羞恶之心、“礼”为恭敬之心、“智”为是非之心。董仲舒将“信”扩充进去,称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儒家将“五常”视为价值追求,崇尚君子人格,因而“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古代价值观中的核心因素。由此衍生开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敬业乐群、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为当代学生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与素材。

(三)立己达人——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落脚于社会关爱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在于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教人以心存善念、尊老爱幼、理解他人、扶危济困、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热心公益、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可以说,高尚人格的至高境界就是强烈的同理心与广泛的社会关爱,具体体现在关心他人、关爱社会、关照自然。这与传统文化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观念一脉相承。

1.社会关爱教育彰显德育以人为本的价值特征。社会关爱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以关爱品质的形成为目标,它旨在通过系列的体验性、实践性教育活动,发展个体的关爱能力,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社会态度和人格特征,学会对爱的感受、体验、理解、创造、给予和表达”。[9]人需要伴随他人给予的关爱成长,这是个体发展的内需动力与力量来源,同样是开展德育的原生资源;在感受关爱的同时,人同样需要给予他人关爱,以实现个体道德人格的不断完善。在此过程中,社会关爱教育以情感为中介,以人性关怀为己任,更多地关注每个个体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

2.社会关爱教育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逻辑。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上,传统文化强调以己度人,通过实现“他我”来实现“自我”,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我的价值实现在于“利他”而非“利我”;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传统文化强调仕人的责任与担当,崇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应意志坚定且志向远大,以实现天下仁德为己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皆有所法,人类社会及宇宙万物均遵循自然而存在。道家“畏天、畏地、畏道、畏自然”,即是敬畏天地自然万物,保持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维护。

三、精神维度:从家国情怀切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精神性为“个体自我的整合与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撑性构架”。[10]精神层面的发展与提升是个体成长的源动力,促使人们不断超越自我。思政教育关注“精神性”教育,即是关注青年学生个体成长的原生力量,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精神性还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例如,在自我认知方面,与西方文化关注自我与个体独特性不同,中华文化更强调集体性,强调“仁者爱人”与“天人合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仰、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因而,思政教育注重精神性教育,关注青年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就要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一)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是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家国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体、家庭、国家三者的共同体意识以及“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精神品格早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家国天下是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与仁爱精神的统一体。首先,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传统文化中,个体对于家与国的情感关系是一体相连的。《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承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体现着家国文化中由家及国的逻辑递进与情感升华。个体将对自身的发展要求、对家庭的情感依恋、对国家的稳定繁荣统一起来,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由此形成。其次,仁爱精神是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良性发展的关键因素,敬老爱亲、家和业兴的家庭理想与匡扶天下、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成为一体,其中既有逻辑关联,更有情感共通,与人为善、以礼相待、协和万邦的仁爱精神是家庭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的情感归属。在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形成始终,仁爱精神一以贯之,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以稳固与发展,逐渐成为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价值认同与情感归属,也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化延续至今的精神动力。

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覆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理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愿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道德准则共同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是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彰显了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的一致性,与传统文化中的家国同构的共同体意识一脉相承。同时,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内涵正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重新演绎与发展。因此,核心价值观与家国情怀的内在逻辑与情感理路同源相成。新时代要求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正是要求将核心价值观贯穿青年学生的成长与教育中,是要求高校学生将个人发展与时代使命相结合、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相结合。

(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试金石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有不同的演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以前,爱国主义表现为对乡土的眷恋,对氏族地方的归属感以及奉献精神,例如《诗经·秦风·无衣》中有曰:“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表现了为抵御其他部落侵略同仇敌忾的气概;秦朝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以天下为先、民族大义为重的爱国主义成为历朝历代的价值追求,《汉纪》“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炽烈真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展现。鸦片战争以来,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压迫,抵御外侮、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建设以来,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爱国主义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试金石。“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1]爱国主义教育直接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重要命题,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在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定型的过程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应在新时代站位下认真审视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自古以来,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奋斗终生,这些凝结成中华民族最深刻持久的精神力量,并成为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如今,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大国博弈不断加强,各种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冲突愈发凸显,立足新时代,应从历史观照、现实关怀、综合国力、国际视野等角度全面考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厚植爱国主义、培育家国情怀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方面面。

(三)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来源

2018年3月2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民族……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2]从过去到现在,在几千年的发展史、奋斗史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动力支撑、精神纽带。古代人民的发明创造与推陈出新产生了先进的科技、闪耀的思想、发达的经济、璀璨的文化,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路径、新经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勤劳勇敢的文明古国到奋勇争先的文化强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迈出的每一步都不会随随便便、轻轻松松,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敌入侵,顶住各种内忧外患,全力克服种种压力和挑战,使我国的现代化征程不断向前推进;梦想精神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创造、奋斗、团结、梦想,“四个伟大精神”相互依存、相互构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素材。要培育堪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厚植民族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即求新求变、革故鼎新的改革创新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13]高校应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伟大创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依托校内校外广阔平台与广泛资源,通过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兼具创新意识、创新勇气、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建设者与接班人。

“伟大奋斗精神”即自强不息、勇担重任的进取精神。具体而言,“奋斗精神”涵盖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敢挑重任的使命担当、攻坚克难的坚韧态度、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在青年学生中弘扬奋斗精神,就要将“夸父精神”“愚公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等精神素材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韧勇气;将劳动教育落实、落地、落细,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实践品质;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全程,培养学生高尚澄明的职业理想与真抓实干的职业风范。

“伟大团结精神”即同心同德、通力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56个民族在维护祖国大好河山中表现出来的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勇往直前的精神”。[14]“民齐者强”“人心齐,泰山移”“和而不同”等均是传统文化中关于团结的论述,近现代史更生动地说明,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培养青年学生的团结精神,既要引导其能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还要帮助其养成勤于合作、善于合作的职业品质,更要教育学生树立团队责任意识与大局观念。

“伟大梦想精神”即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15]18对青年学生而言,弘扬伟大梦想精神,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将“立德树人”的自觉意识,“为党育贤、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明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将个人成长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将青春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将伟大的梦想精神转化为建功立业的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16]

总之,形式维度、行为维度、精神维度是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共同、共通的三个层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政教育,均是长期且复杂的工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把握二者的逻辑契合点与融通处,落实落细、久久为功。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