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主题演进、实施困境及四维指向

2022-02-26 04:59胡风霞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课程

胡风霞

(淮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一直以来,如何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门话题。其中的一个难题持续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脱节”现象,难以实现同向同行,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育人效果。其实,课程思政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所谓“历久”,它可以追溯到1954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及同年发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要求在各科教学中开展政治思想教育;[1]173所谓“弥新”,就是指近年来以“课程思政”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和系统化研究。2014年,源自于上海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和“中国系列”课程实践,后经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强调和推动,再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发布,课程思政从最初思政课的延伸探索,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育人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正成为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尝试对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热点、进展,高校课程思政实践的焦点难点问题和前沿走向进行分析,旨在促进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完善和成熟。

一、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聚类化主题演进

就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一个兼具深厚历史底蕴、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范式的“整体”。[2]课程思政自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持续深入。研究选取知网中文期刊数据库,以“高校”和“课程思政”为主题词同时进行检索,期刊来源类别设置为“全部期刊”,时间设置为任意字段,涵盖自2017年至2021年的5年间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系列文章。其中,教学改革、思政教育、路径、协同育人、思政元素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课程思政研究中的主题聚焦。通过对这些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化分析,其聚类之基体现在关于课程思政价值内涵的探讨、聚类之核体现在关于课程思政科学定位的探讨、聚类之要体现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讨、聚类之延体现在课程思政典型经验的探讨。

(一)聚类之基: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灵魂,也是永恒的主题和使命,开展课程思政研究,首先就是要探究“为什么要开展”这一基本问题,即探讨其价值内涵所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般认为,关于高校课程思政价值内涵的分析主要着眼于课程思政之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推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张鲲(2019)认为课程思政是全面育人的课程观,是对原有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课程内容的补充、课程质量的提升。[3]有学者从课程思政的学理性、育人功能、价值意蕴、基本特征、生成路径等角度进行探究。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设计、实现思政与课程的“水乳交融”,[3]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的角度,解决如何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使课程思政既有“思政味”又不会变成思政课,如何在科学厘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的基础上推动二者“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课程观和新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强调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根本,以立德树人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课程内容的补充、课程质量的提升,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功能和作用。

(二)聚类之核:高校课程思政的科学定位

如何科学认识、合理定位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核心所在,据此很多学者开展不同层面的探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课程是主渠道、主阵地,具有不可替代性。当然,由于课程本身存在一定的学科边界和教育局限,因此课程思政应运而生,立足“大思政”与“协同育人”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全育人过程中思政课程“单兵作战”的窘境,适应了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时代要求。根据文献分析,关于高校课程思政科学定位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关系,具体又体现为“差异”“同向”“同行”“融合”等几个关键词。理清差异是研究的前提,实现融合是实践的目标。对于同向同行的研究,主要基于认识论的视角,从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进行研究,同向问题主要涉及到政治方向、育人方向、文化认同的一致;同行问题主要涉及到步调一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同向是同行的基础、同行是同向的目的。其中,王丽华(2019)对此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剖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三个认识误区:将课程思政看作思政课程的升级或转化,思政课程内含于课程思政中,以课程思政代替思政课程。[4]据此提出要正确认识二者关系,首先要明确思政课程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其次要认识到思政课程自身具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再次要明确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必要补充。

(三)聚类之要: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的探讨是显性热点,其中又以“路径”“实施路径”“实施策略”等关键词体现出来,提出的路径涉及到找准课程思政切入点、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教学资源、强化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等。严交笋(2018)提出,专业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能力提升是基础、专业课程与德育知识的“触点”挖掘是关键、教学质量评价与学业评价监测融入是保障;[5]何丽丽(2019)认为要明确课程思政各个主体的责任,提出基于专业群的高校专业课程贯通教学模式。[6]应该说,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其课程思政素养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培育必须持续推进。

(四)聚类之延:高校课程思政的典型经验

研究指导实践,而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事实上,在学者深入开展课程研究的同时,很多高校在课程思政实践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在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方面,复旦大学将教材建设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工作。上海、天津、浙江均启动了课程思政教材专项建设计划。目前,公开出版“课程思政”教材13种。教学案例建设也逐渐受到关注,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院校都建立了案例库,部分院校还出版了案例汇编,部分第三方课程思政资源库也相继建立。例如,新华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人民网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等等;其次,在课程体系管理方面,很多高校构建了党委书记或校长任组长的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组建了由教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学院系统落实的上下延伸的组织体系。[7]此外,将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压实到课程、教师的探索也在逐渐推进,一些高校高度重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力求发挥其在教学改革、教师发展、教学监督与评价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视域下的实施困境

高校课程思政实践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发展、协同育人模式实现等方面,这些问题恰恰是课程思政推进中的焦点难点。直面这些发展问题,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和探索精神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是加快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之举。

(一)课程与教材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课程与教材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依托,其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思政实践的整体成效。当前,在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形式繁荣但效用不高等问题。《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做到全覆盖,即建立起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在内的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就目前课程建设主体来看,公共基础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正在快速推进,但缺少基于实证、反复检验基础之上且行之有效的课程范本,因此,很难实现高校在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上的统一化、精品化。专业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则更为薄弱。显然,何种课程建设范式能够更有成效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值得深入探讨。就目前进展而言,除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推出个别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外,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科专业尚未推出课程思政教学指南,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规范性不足、统一性缺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课程思政教材体系建设方面,就现有成果而言,无论是校本教材还是公开出版类教材都尚未成规模、成体系,更勿论往“精品”方向发展。相对而言,公共基础类教材因任课教师基数大、人力资源丰富、同质化强等原因具备良好条件,可跨校合作开发,教材资源较为丰富;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往往存在校际差异,其开发完善任务更为紧迫。目前,教材开发普遍存在校际协同不足、教师“单兵作战”等突出问题,优质的、可推广的教材较为少见。

(二)教学改革与创新不能完全匹配

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因此,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建设就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随着信息化社会不断发展,课堂革命时代已然到来。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是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体验、达到优秀学习效果的关键。高校课堂教学若不改革创新,教风学风如果没有实质性转变,课程思政就会缺乏培育的土壤。就现有的教学模式而言,各高校虽进行了诸多探索,但并无实质性进展。在标准缺失及相应评价体系缺位的情况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必须打破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体系的教法禁锢,从打造高水平课堂教学着手,自觉地把课程思政纳入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合适高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有针对性地精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助推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这也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课程思政素养难以全面保障

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教师自身是关键要素。课程思政早期发展实践中,就有高校率先提出“教育者先受教育”。虽然思想上已经充分意识到教师思政素养的重要性,但理论方法不足和助力保障不足等因素还是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问题。[8]很多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律掌握不足,影响了对课程思政内容的挖掘提炼与融入水平,直接阻碍了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质量,制约了课程思政的发展。因此,课程思政教师要兼具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双重素养。但是,由此又产生一系列新问题,即课程思政教师如何发展、如何评价、如何进行胜任力培训等等。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破解的难题。

(四)“协同育人”机制缺乏系统建构

课程思政与其他育人方式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构建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是必然之举。而系统育人是一项涉及面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保障。高校课程思政与其他育人方式在育人目标、行动原则、基本遵循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但在实践中,由于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机制构建尚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导致高校课程思政与其他育人方式在协同育人方面未见明显成效。调查发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协同育人工作仍然停留在学术研讨阶段,很少有高校将协同育人纳入其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中,也无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规范和要求出台,多是教学比赛时的临时规定,未见成形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9]课程思政在某种意义上仍是学科专业及教师的“份内之事”。即使某些高校建立了科学的“同向同行”制度,但“同向同行”主体间的合作仍未进入实质性和常态化阶段,实质意义上的“协同”或“同向同行”并未实现。因此,根据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基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立足协同育人目标,如何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管理体系科学化、常态化运行,持续推进课程思政的设计、实施与完善,最大限度地推进课程思政与其他育人方式“同向同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的四维指向

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前沿,先后经历了最初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关系研究,到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再到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的研究。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研究需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沿着“教学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协同育人—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构建”的四维指向系统筹划、创新推进,真正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式发展。

(一)研究热点指向: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成效,扎实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是关键,需要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何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如何有效提高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建设模式选择上,可能面临两种情况:一是选择“门门有思政”的全面铺开模式,必然面临“摊子”过大、精力和资源过于分散,进而导致“提质”难;二是选择“精品”先行并渐次推广模式,形成学科特色的课程建设“模板”。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必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高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走向深入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思路聚焦:融入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高校“大思政”建设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也为高校思政教育拓宽了新的思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创新,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的前沿热点。其中,基于“协同、融合、创新”的理念,对于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青年学生认知规律等的研究,做到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必然性的统一,成为一种必然,更成为一种必需。

(三)研究路径走向: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

路径、共识思考、协同效应等关键词,都是目前课程思政研究的前沿问题,而且具有不断膨胀的趋势。而现有课程思政路径的研究,侧重于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实践探索”,缺乏相关体制机制的研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要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10]这实际上是对于现有路径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更高要求的“集成”,具体化为一种可推广应用的经验模式或一些务实可行的体制机制,这是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共识思考”的关键。比如,人才培养效果如何考评,采取什么形式考评,教师“课程思政”绩效考核的原则和关注点如何确定,都是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研究对象反思:教师课程思政素养构建将成为新的指向

课程思政的建设主体是广大教师,要想实现课程思政的快速高效发展,必须要推动广大教师的课程思政素养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明确发展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目前,教师的课程思政发展制度机制与活动体系初步形成。2017年,上海建立了市、校两级有机联动培训体系。[11]随后,高校层面的探索全面推进,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发展活动日趋丰富,包括集体备课教研、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研讨、各类培训研修和教学观摩活动,以及名师示范引领和名师工作坊等主题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对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和发展评价的研究同时,不容忽视学校党政领导和职能部门等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课程思政的理解水平、对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能力、对课程思政的评价激励能力、对“同向同行”资源的构建与协调能力等等,不仅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能否科学运行,更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效果。因此,提升课程思政建设领导者和管理者的课程思政素养,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赋予立德树人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课程思政研究务必要着眼于时代变化的新形势,结合高校人才培养规律和不同学科知识特点、丰富理论研究的同时,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同时,理论研究中对研究前沿和趋势的关注必不可少,这也要求研究者要始终具有政治意识、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既要解决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理论问题,又要解决好课程思政实践中的现实难题,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观照的高度统一。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课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