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员,张茂林,于 杰
(1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2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以下简称高校学生资助)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建立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新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等并列为教育领域十个重大项目之一。[1]62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2]352017年,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3]46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强调:“建设发展型资助体系,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4]可以说,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受到空前重视,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是实践模式创新问题,即如何在保障型资助转变为发展型资助的新时代,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资助育人模式。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提出着力构建“按需助学”模式,以期为推进新时代资助育人提供有益参考。
新时代高校“按需助学”模式是基于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提出的。所谓“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切矛盾着的方面都因一定条件具备着不同一性,所以称为矛盾”。[5]328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5]301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事物的根本矛盾。要深入研究高校学生资助必须首先把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这是我们把握高校学生资助规律、科学设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的基本前提。确证一个事物的主要矛盾,一般有三个条件。第一,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第二,它是事物内部所存在的所有对立统一关系当中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那对关系;第三,它始终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当中。就高校学生资助而言,存在着学生资助需求与资助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学生资助公平性价值诉求与效益性诉求之间的矛盾、精准资助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够科学准确之间的矛盾等等。但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学生资助需求与资助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这是高校学校资助面临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决定着其他所有矛盾,也决定着高校学生资助的发展。更为准确地讲,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就是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资助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资助供给之间的矛盾。
对于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资助需求”是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5]322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资助需求”,正因学生资助需求的存在,高校学生资助才具有存在的合法性,学生的资助需求一旦消失,高校学生资助也将不复存在。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多样化”。学生的资助需求并不是单一的经济资助需求,而是包含经济资助、素质支持等多方面。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要面对经济上的困难,还可能存在心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特殊困难,这些困难在学校整体育人框架内不能够完全兼顾到,需要专门予以回应。与此同时,学生在心理、思想、能力等方面面临的困难显得更为突出,它决定着学生能否具有自我持续脱贫的能力、决定着学生能否解决好个人生存与长远发展问题。二是“日益增长”。从国内外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来看,学生的资助需求会随着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增长更新。例如,在我国20世纪末,学生的资助需求总量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经济需求方面,因此,当时的资助主要表现为小额助学金。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转型发展,学生资助需求也发生相应变化,数量显著提高、种类愈发丰富。尤其在全面脱贫的新时代,学生的经济需求更是退居次要位置,发展性需求更加凸显出来,这意味着未来学生的资助需求会越来越大,且更加多样复杂。
在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资助资源配置”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它在特定的时期内又会表现为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在矛盾发展的一定过程或一定阶段上,主要方面属于甲方,非主要方面则属于乙方;到了另一发展阶段或另一发展过程时,就互易其位置,这是依靠事物发展中矛盾双方斗争的力量的增减程度来决定的”。[5]322在一定时期内,当学生的资助需求处于相对稳定的时候,资助资源配置就转化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成为决定高校学生资助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高校学生资助矛盾的这个方面,要注意三个关键点:一是“不平衡”。“不平衡”主要指的是经济援助和素质支持之间的不平衡。虽然从政策到实践都愈发强调资助育人,但事实上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重资助轻育人、资助育人两层皮的问题。这是影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效果的瓶颈难题。二是“不充分”。“不充分”指的是用于学生资助的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比较有限。从国内外实际情况看,一定时期的资助资源数量通常是低于学生资助需求的,这要求学生资助工作应该尽可能以最少量的资助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资助需求,这也体现了资助资源的有效利用原则。第三个关键点是“资源配置”,主要是指资助资源的不同配置方式问题。比如一定时期内,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的搭配,经济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搭配等,不同的资源配置会带来不同的资助效果。当前的高校资助资源配置,无论在质还是量上,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成为学生资助工作需要不断攻克的难题。正是资源配置的有限性,从而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高校学生资助的矛盾表现为结构性矛盾。所谓“结构性矛盾”,是指一定时期内由于资助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而造成资助需求与资源供给之间不能良好匹配的矛盾。例如,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一套科学、精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使得有限的资助资源不能够精准、公平地分配到不同困难程度的学生手中,从而出现学生资助的结构性矛盾,解决结构性矛盾,往往成为特定时期内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任务。
破解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需要我们有效建构“按需助学”模式,即高校学生资助要始终坚持在科学把握高校学生资助需求状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资助资源和资助手段的积极配置,切实满足高校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诉求,这也是发展型资助的基本要义。在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矛盾中,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多样化资助需求”,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高校学生资助是否应该存在及其工作效果如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以高校学生需求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前提,所有的资助政策、资源都要围绕学生的资助需求予以合理安排,也是未来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始终把握的基本规律。
新时代我国学生资助的内涵愈发丰富,实现了由“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的重大理念拓展,[6]高校学生资助“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培养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7]这意味着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必须紧扣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建立完善基于学生发展的按需助学模式。
“按需助学”的“按需”,主要是强调必须深入把握学生的资助需求,这也是发展型资助的基本前提。学生的资助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比如,相关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学业成就、社会融入和心灵归属三大核心需求。[8]这要求我们必须在资助育人中注重分析研判学生的多样需求,关键在于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处理好学生表层物质需求与深层自尊需求之间的关系。物质需求是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基本需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中需要始终重点关注且予以满足的需求,但在满足学生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自尊需求。“资助”不是“施舍”,要在学生资助工作中充分体现人文理念。经济困难学生往往敏感、自尊心强,如果不能有意识地考虑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需要,就容易在资助过程中伤害到学生。二是处理好学生现实发展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总体上可分为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两大方面,其中发展需求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需求。发展需求又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从短期来看,学生资助要保证学生的基础性学习生活需要,让他们能够踏实学习,顺利实现学业。从长远来看,资助要帮助学生提高其核心竞争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具备走向社会、成功发展的较强综合素质,能够在离开学校没有资助的情况下,自主解决面临的多方面困难。三是处理好满足学生需求和满足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学生资助是一项民生工程,不仅事关经济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就学、全面发展,也事关教育公平及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在满足学生资助需求的同时,也要恰当地实现这项工作所承载的社会需求和期待。要通过学生资助促使青年学生养成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知恩感恩、敢于担当等良好品质,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时代新人的姿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与才干。
“按需助学”中的“助学”,主要是指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切实满足学生资助需求与全面发展之需,这也是发展型资助的基本落脚点。之所以使用“助学”这一表述,目的在于更好地凸显“资助”与“育人”有机融合的资助理念。过去我们习惯于使用“资助”一词,强调了对学生的经济支持。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学生资助需求的多样化,不仅有经济需求,而且有发展需求,“资助”一词的局限性也愈发显现出来。尤其随着2007年新资助政策体系的确立,学生资助的工作内容得到丰富,育人意义得到强调,资助模式也开始发生转变,不断要求资助工作应“做到物质上帮助学生,精神上培育学生,能力上锻炼学生”。[9]为此,有学者提出“双线资助”[10]“发展性资助”[11]“资助育人”[12]等新型话语。然而,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资助”和“育人”仍是相割裂的,往往是一面做“资助”,另一面做“育人”,没有实现“资助”与“育人”的真正融合。[13]新时代,我们认为“助学”一词相比以往的“资助”,无论在内涵的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更为科学恰当。既克服了过去更为强调经济资助的片面性,也避免了“发展性资助”“资助育人”等表述过于强调素质支持而弱化经济援助的可能倾向。我们使用“助学”的概念,则是强调所有类型的“资助”都要有利于学生成长,真正做到“资助”与“育人”有机融合。由此,我们提出的“按需助学”可以进一步具体界定为:在学校“立德树人”大背景下,在遵循大学生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学生资助的特有优势,瞄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独特需求,全力保障他们的自由全面发展,促使他们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按需助学”模式的基本架构要紧扣学生发展来设计。当前,有关大学生发展的研究可概括为三个主要维度: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和发展驱动力。以这三个维度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我们提出了由发展阶段(Stages of development)、核心素养(Core Competencies)和观念驱动力(Idea-driven)三个维度构成的“SCI模型”,进而结合该模型有效建构按需助学体系。这一体系的内涵与架构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以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为前提,系统规划按需资助体系的整体布局。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一定的阶段差异性,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重点发展任务及发展需求。按需助学体系构建,要考虑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同需求,结合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来设计实施。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一般将大学生的发展分成三个主要阶段:一是适应阶段。以大一期间为主。大一期间是大学生发展最为关键的一年,其核心任务是适应大学生活,包括学习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14]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在起步阶段就面临更多难题,比如,其入学适应程度一般较低、适应周期又较长。[15]因此,针对大一年级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大学生活的特点和需求,以及他们在客观上缺少获得助学奖学金机会的情况,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无偿资助。二是独立阶段。以大二期间为主,包括经济独立、学业独立、情感独立以及人际独立等不同方面。[16]有研究者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该阶段未完成独立性转折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学生。[17]基于此,对于大二及以上的学生,则要适当降低无偿资助份额,加大助学奖学金和勤工助学力度。同时,为更好地满足该时期学生发展情感和人际独立性的需要,我们应强化组织育人力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生工作和集体实践的渠道、平台与机会。三是全面发展阶段。以大三、大四阶段为主。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实现了真正的自我主导,[18]规划并全力投入到自我提升之中。针对大三及大四学生自我投入、努力成才的需要,除了传统的资助育人方式外,还要结合他们出国访学、创新创业、科研实践等拔尖创新人才成长需要,提供诸如书院制培养、创业助学、拔尖人才专项助学项目等按需助学支撑。
2.以大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目标为焦点,辐射带动按需助学体系全方位精准发力。按需助学的最终旨归在于更好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大学生的核心发展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生发展目标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模型大体经过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三个发展阶段。[19]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的“双基”目标,虽然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而提出,但其传统也延续到高等教育之中。21世纪初,学生发展目标拓展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立体目标。这一目标理念广受好评,但现实中并未有效落地。2014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论述,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目标。[20]2016年9月,教育部委托的科研团队正式公开发布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框架。[21]该框架虽然对大学生有所涉及,但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进行建构,其核心目的在于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目标框架。比较而言,我国学者基于核心素养教育全球经验所建构的“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22]更适用于大学生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这个模型的核心目的是为21世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核心素养框架。“5C模型”认为,21世纪人才需要具备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Cultural Competence)、审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素养(Creativity)、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和合作素养(Collaboration),并进一步细化了16个二级素养要素,清晰描述了各个素养要素的内涵。以“5C模型”为基础,我们结合新时代学生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学生访谈、专家咨询和典型工作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5C模型”精炼为“3C模型”:一是在保留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维度及基本内涵的同时,结合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凸显社会担当素养的时代诉求,将第一个素养界定为“文化承创与社会担当”;二是鉴于在学生工作实践中不宜将沟通素养和合作素养分开培养的实际,以及与沟通合作密切相关的领导力素养对于世界强国的青年学生的突出重要性,[23]遂将沟通合作二者合并,并凸显领导力的重要性,将第二个素养界定为“沟通合作与领导力”;三是鉴于审辨思维与创新素养的密切关联及在大学生发展与教育实践中的难以分割性,并考虑到创新驱动与全民创业的时代需求,遂将审辨思维与创新素养合并,将第三个素养界定为“审辨思维与创新创业”。每个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结构总体上依然以“5C模型”的研究为基准。以“3C模型”框架为指引,可以为按需助学提供更为明确具体的教育着力点,确保我们的按需助学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更有针对性地评估现有助学项目和活动具体在哪些维度上发挥了育人作用,进而进一步全面系统评估资助育人效果与质量。
3.以激活大学生发展的驱动力为牵引,持续提升按需助学体系的育人效益。学生发展的逻辑起点是发展动力,无动力则很难有好的发展。按需助学既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阶段和目标,更要重视激活学生发展动力。学生发展动力既包括需要、动机、理想、成就感等内源性动力,也包括社会期待、社会压力、环境影响等外源性动力。[24]令人担忧的是,当代大学生存在较为突出的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啃老、月光、佛系、躺平等现象就是这一问题的突出表现。有研究者通过对近年来88项涉及4万余名大学生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发现,我国大学生成就动机的总体水平表现为逐年下降。[25]综合有关研究和现实状况,与当前大学生发展中存在的“橄榄球现象”[26]相类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发展动力维度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一部分学生发展动力很强,另一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暴自弃、随波逐流等现象,同时,相当数量的学生则处于迷茫彷徨、自卑胆怯、发展动力不足的中间地带。发展动力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的问题,提升发展动力也必须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一反传统的新的教育逻辑,不是以直接提升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为资助育人目标,而是要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为关键和首要,切实转变和消除那些制约学生顺利发展、努力发展的错误观念以及附带的情绪情感,进而推动学生主动发现和掌握学习、成长、发展所需的“过程与方法”,更为自主高效地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最终内化和养成必备的核心素养。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观念驱动”[27]式的资助育人、按需助学。
基于大学生发展的“SCI模型”构建“按需助学”模式,至少具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廓清资助育人的目标。以往,我们虽然也提出了诸如自尊自立自信、知恩感恩报恩、守诚信敢担当等目标,也曾强调要注重对学生的物质帮助、精神培育和能力锻炼,但这些目标多是政策性规定或实践性总结,尚缺乏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与可操作性。“SCI模型”所强调的“核心素养5C模型”是国内外长期研究与实践基础上的高共识成果,而且具有可评测的细化指标,更有利于资助育人过程中的贯彻落实与评估改进。二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的针对性。过去,资助育人的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据学生的不同经济困难程度给予不同的资助额度,另一方面是从学习、心理、交往、技能等维度设计资助育人活动。基于“SCI模型”的“按需助学”则进一步从学生发展的阶段、核心素养的类型与层次、发展驱动力的强弱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细分,配以更有针对性的资助与育人措施,能够更加体现个性化资助育人。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的可行性。在实操层面,以往的资助育人也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很多项目和活动往往与学校大教育环境相重叠,或者与立德树人相脱节。基于“SCI模型”的“按需助学”强调要紧扣学生发展规律、紧跟学校立德树人主旋律推进资助育人,强调在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下发挥资助的独有优势,强调注重“观念驱动”、遵循“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新逻辑,使得资助育人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培育时代新人既紧密结合又体现不同分工与特色。
建构基于大学生发展的“SCI模型”的“按需助学”模式,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更高水平的队伍支撑、更有效的工作策略。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
“按需助学”首先必须科学理解学生的“需”,这就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这是资助需求测评的核心,也是当前资助工作面临的瓶颈性难题。有学者指出,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信息失真和道德风险”“缺乏必要量化指标”[28]等问题。同时,还会受到贫困本身的多元性、城乡居民收入的模糊性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艰难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29]可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30],是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亟待解决而又任重道远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总结当前高校经验的基础上,举全国之力,建立普遍适用的中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在这方面,美国联邦政府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联邦计算法(简称为FM),用于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将其写入高等教育法,一直沿用至今。据美国大学委员会和学生资助管理者协会(简称NASFAA)的调查,全美超过70%的高校直接使用FM计算法,其余高校修改使用。我国也应该尽早开发全国适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另一个问题是在科学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同时,注意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解决了一个经济困难学生范围界定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通过扎实的实证研究,分析这些学生在心理、思想、能力、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研究他们在以上诸方面存在的发展需求,为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有效助学措施奠定基础。近几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工作者意识到全面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特征及发展需求的重要性。有研究发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自然属性认知水平、学业成绩等方面表现较弱,对自身能力和未来发展的自信明显弱于其他人,但也存在更为积极乐观、要求上进等优势。[31]未来,应该开展评测指标更全、覆盖规模更大、时间跨度更长、研判体系更完善的实证研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精准画像,为按需助学落小落细落实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学生需求多元多样且有阶段差异,真正做到按需助学,必须结合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不同阶段规划设计资助育人项目和活动,这需要长期具体的探索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就实际工作进路而言,可以在“底线保障与高线引领”[32]方法原则指导下,实行三线并举、分层推进策略。[33]一是“保底线”层面,即面向全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确保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基本的保障。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在该层面上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主要通过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予以解决。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家在资金投入上是充足的,主要问题是由于认定不准确造成的资源浪费或闲置而产生的结构性矛盾,从而使充足的资源没有发挥出足够的资助作用。二是“抓主线”层面,即通过资助工作促进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资助项目的设计、资助资源的配置上进行结构调整,总体原则是“扬奖抑赈”,即增加激励性资助项目,减少无偿资助。过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无偿资助意义重大,是雪中送炭。而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表现出“相对贫困”的新状态。所谓“相对贫困”,就是绝大多数学生家庭能够保障其最基本的学习、生活支出,但相对于其他群体或充足的学习发展需要而言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无偿资助的意义越来越薄弱,只是锦上添花,以至于出现一些学生“拿着资助款还怨天尤人”的状况。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新情况,增加激励性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助学金,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例如,可增加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学校增设奖励性助学奖学金等。需要注意的是,激励性助学项目既要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也要奖励在科研、实践、公益服务等方面突出的学生,还要照顾到进步明显的学生。抓主线不仅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要培养学生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通过资助工作促进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诚信友善、勇于担当。三是“争上线”层面,即通过资助工作将一部分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价值所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许多具有潜质的学生,但他们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面临更多的限制和困难。例如,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需要出国学习交流,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他们无力承担高昂的费用,以致失去了很多宝贵机会。资助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通过有效措施予以支持。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部分高校设立留学助学金项目,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等;一些高校设立创业助学金项目,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创新创业,这是资助工作大有可为的空间。
建立完善基于学生发展的“按需助学”模式需要专业化、一体化的资助育人体制机制保障。资助工作的专业化,就是要让资助工作成为一个专业、一种职业、一份让很多人愿意从事并长期不懈付诸努力的事业。专业化的资助工作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专业化的队伍。要建立独立建制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配备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人员,尤其要选聘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的人员充实到资助工作中来。二是专业化的研究。要把资助工作当成一门学问,从学生资助的基本原理、历史经验、科学方法和国际比较等方面,构建其中国特色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三是专业化的平台。主要是指学生资助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学生资助工作以大量的学生和资助信息为基础,这需要运用当前大数据分析、互联网等理论和技术,加强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提升资助工作的效率。
专业化的发展更需要一体化的保障,资助工作一体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工作的一体化。学生资助工作要独立和专业化发展,但不能和学生工作相脱离,要和学生工作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的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就业创业等工作相衔接,协同规划、推进和发展。二是本研资助一体化。学生资助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就学生资助而言,研究生和本科生只是学生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其家庭经济状况、资助需求等方面是连续的,资助工作要统一规划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不同阶段与诉求,这有利于资助工作的连贯性、持续性和科学性。三是奖助一体化。面向全体学生的奖学金要和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类助学金一体化,体现“大资助”的理念。如果奖助分离,则容易出现重复获取有限资助资源的情况,造成资源浪费。四是资助政策一体化。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不能零散布局,而要充分考虑政策体系的整体性,突出整体优势,注重政策之间的衔接和搭配。不同的资助项目既要有特定的资助目标,又要相互辅助、形成合力,切实形成系统立体、科学有效的资助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