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军彪
(南宁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部,广西 南宁 53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实践问题,多次通过重要讲话阐述了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特别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年来,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教育扶贫中发挥出重要功效。新时代高校需要进一步提高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管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精准扶持,把握好资助育人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联,将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以资助育人的方式推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开展。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和强体的综合育人价值。高校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动教育在培养和发展人的道德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通过劳动创造了职业道德,并用职业道德来规范和完善自身。开展劳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劳动能够让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品质,劳动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具备扎实的劳动知识,深植以责任和担当为核心的劳动情怀,并内化为自己的内在修为和德行,从而实现个人品质的养成和个人美德的形成。
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实践技能和智力的双向融合发展。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首先,劳动是劳动者提升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劳动中才能有效学习技术、掌握技能,从而掌握劳动规律,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大学生只有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劳动,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生产和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强化自己的劳动技能和职业技能。其次,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活动,人类历史上取得的众多发明成果都是劳动创造的结晶,劳动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通过劳动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劳动与创造是直接关联的,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贡献。新时代大学生积极接受和参与劳动教育,能够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最终为建设人才强国、创新强国贡献自己的知识力量。
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培养健康体魄、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适度的劳动有益于调整情绪、强身健体,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除了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有强健的身体素质,劳动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锻炼心智,强身健体。“强国必先强民,强民必先强体”。劳动有强筋健骨、调节精神的作用,能够让一个人反应更为迅速、动作更为敏捷,是一种时时刻刻能够进行的锻炼方式。劳动教育就是让大学生达成身体强健、意志坚韧的目标,大学生身体素质好了,才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去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2]马克思的这段话道出了一个真理,即劳动是认识美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去发展美的主要路径。人类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处处流淌着美的元素,而要去认识这些美的事物,是需要靠我们的劳动去实现的。进入新时代,我们追求美的意愿会更加强烈,追求美好生活是我们的重要目标。追求美好生活需要靠我们的奉献、我们的奋斗和我们的创造,需要一代代的劳动者去默默付出。高校应该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主动劳动、懂得劳动,进入社会后才能够努力付出、勤垦劳动。这是新时代高校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弘扬的观念,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去融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3]这段话阐释了一个重要理念:劳动是获得社会财富、追逐人生梦想、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保障。高校资助工作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探索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实践路径。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对于创新和拓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资助育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育人”,“育人”的重点是“育德”,即帮助贫困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教育的关键是内塑正确的价值观,[4]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环节,而价值观的形成要靠体验和感悟,靠理论灌输很难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理念。而劳动教育让大学生通过行动实践,培育其“实干兴邦”的理想信念,形成自助、自为和自省的实干精神。劳动教育的特点就是与社会接触,与他人沟通交流,可以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会合作、自强有为的内在品质,培植学生社会责任感。劳动教育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劳动人民,学会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体察社会,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的可贵品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与劳动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让受助贫困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学生以劳动为荣的美德,通过学生的劳动实践,促使学生更为理性地认识获取财富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吃苦耐劳、勤于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摒弃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高校的劳动教育既是学生的课程内容,也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创造的可贵品质。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劳动改造世界,劳动也是人类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加强劳动教育,既可以让受助大学生明白“实干兴邦”的道理,让受助大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关心与付出,培育大学生形成敢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尊重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劳动教育也促使受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思考人生的价值,去获得劳动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如此才能让他们明白资助的真正意义。社会财富的积累,要靠劳动者的努力才能实现,受助大学生通过劳动才会更深切地感受获取财富的正确之路。劳动教育的“育人”关键,就是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劳动品质,保障大学生提高劳动素质,让他们能够更为理性地明确价值选择、明确自己奋斗的人生理想,主动为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校资助工作对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也让部分贫困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国家政策,对国家、对社会的感恩意识淡薄,也没有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担当的意识不强。劳动教育与资助育人工作的融合,可以促使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之不易,劳动报酬的取得是需要付出和奉献的。帮助大学生深刻体会国家资助政策对贫困生的关怀和支持,感受国家、社会的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激发学生回报社会、回报他人的感恩意识。另外,国家资助也不是让贫困大学生理所当然的等、靠、要。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高校可以通过劳动实践激励学生主动作为,让劳动教育成为高校资助的重要内容。经济资助只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神上的激励更为重要,促使学生把感恩之情内化于心、把感恩之情付诸行动,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自己双手的创造才能托起更好的明天。
受助大学生的心理感受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发展也并不稳定,感性与理性共存。另外,由于受助大学生大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极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劳动对于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劳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受助大学生在接受劳动的过程中,它需要投入一定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如果劳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它还需要个体去努力解决,这个过程对受助大学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可以提升受助大学生的抗压能力,而劳动过程也会促使劳动者去总结和反思,让劳动者形成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帮助劳动者不断提升和发展,最后的劳动成果也会让劳动者觉得劳有所获,增强自信心。劳动实践对受助大学生所带来这些心理变化,能够帮助其正确对待困境,能够使其个体人格发展不至于异化,能够让他们对未来有更好的期待和追求。
顾名思义,资助育人就是把经济资助与全面育人相结合。全面育人的内容就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一是可以拓展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渠道。资助工作并不仅是提供经济保障,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国家资助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资助工作与劳动教育的结合,创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内容,实现资助育人体系多层次、全方位的构建,提升资助学生的精神素养和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二是通过扶贫与扶智的结合实现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的关键是提高资助学生的综合素养,扶贫只是手段、扶智才是目的。劳动教育重在引导学生掌握过硬的本领,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劳动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也是劳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资助育人工作中强化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助能力和创造能力。精准扶贫本质上就是精神扶贫,让经济资助走向精神层面的丰富,实现助人到育人的有效过渡、扶贫到扶智的有效转变。
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的教育形式是一个整体,甚至有时起着统领的作用,把其他教育形式有机联结起来。[5]就“知行合一”而言,劳动实践能够让受助大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够帮助他们把理论知识实现实践转化,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就心理健康而言,劳动实践可以很好地训练和锻炼受助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其应对现实问题的抗挫折和抗压能力,身心素质都得到锻炼,实现全面发展。就审美教育而言,可以帮助受助大学生在劳动中打开其慧眼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促使他们对美形成一种天然的追求。概括而言,劳动教育不是单一的教育形式,以劳动教育为抓手,就是让受助大学生形成全面的能力和素养,帮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更多的价值。
当前,劳动教育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是一个薄弱部分,对此,高校应主动探索多渠道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其中,劳动教育与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融合,可以助推资助育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达到经济解困、实践育人和成长成才的相互结合,彰显劳动教育对学生的“扶志”与“扶智”功能。
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开展资助工作,这是国家保障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民生工程,学校的资助工作开展得怎样,直接体现高校在落实国家脱贫攻坚工作以及社会公平理念方面的政策执行力。当前,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越来越完善,如何拓展、创新资助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是高校需要去面对的重要课题。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价值追求,五育并举是高校课程体系革新的方向,高校资助工作应主动以劳动教育为抓手,真正实现资助与育人的融合。
1.发挥好劳动模范的价值引领。劳动模范是我们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高校劳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示范教育作用。高校资助部门应重视劳动模范的价值引领功能,可以邀请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深入校园举行专题报告,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劳动者的先进事迹,通过劳动者的现身说法,传导其甘于奉献、勇于付出、敢于担当等正能量品质,引导大学生向劳动模范学习,通过榜样的力量发挥劳动教育的激励、导向和矫正等功能。
2.开展劳动专题实践活动。高校的“三下乡”活动、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活动,是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主要方式。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增强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意识,也让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劳动实践渠道和锻炼机会。高校资助部门可以优先安排受资助的大学生参与,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来引领大学生提升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新时代的劳动精神,激励大学生通过辛勤劳动去回报国家和社会。另外,高校资助部门还可以引导高校的学生社团开展劳动专题实践活动,激励受助大学生主动参与,达到在活动中育人的成效。
3.强化劳动信念教育。针对部分大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问题,高校可以结合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常规工作,对学生开展诚信为重、劳动光荣等专题教育,强化学生的诚实劳动的价值观念,树立学生劳动创造价值的理想信念。另外,可以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论坛等活动,通过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增强他们的劳动信念,把尊重劳动的观念真正内化于心。同时借助微博、公众号等媒介,推送劳动教育的专题作品,让劳动教育时刻陪伴着大学生,使其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价值。
劳动教育强调实践和行动,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显性化、具体化,也是学生具备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既可以把专业知识转化为素养能力,也可以在实践行动中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资助工作与劳动教育的有效结合,资助育人就有了具体的载体和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中重要的路径就是拓宽贫困大学生的自助平台。
1.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贫困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搭建桥梁。目前高校基本上都已形成针对贫困生“奖、助、贷、勤、补、免”有机统整的体系,但经济帮扶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提升受助贫困生的自助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为受助大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对于提升其自助能力具有重要价值,而劳动教育也需要具体的载体去实现。基于此,高校可以主动融入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搭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劳动基地,通过设立“劳动周”“劳动月”等方式,为学生的劳动教育提供平台,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地。
2.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鼓励贫困大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实践通过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合作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为其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可以探索发展型资助体系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融合路径,为受助大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平台。高校资助部门可以利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构建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受助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拓展社会资源,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类比赛,通过以赛促训让贫困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到通过创新创业实现自助的意义。高校还可通过设立创新实践课题或创业训练项目,[6]让受助大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通过利用这些项目或平台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3.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助路径。高校应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除了提供传统的实践实训外,还可以校企合作共建劳动教育的实践课程,提供合理的跟岗、顶岗劳动岗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7]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创业孵化基地、筹集创业基金、设立校企合作项目,培育受助大学生形成自强独立、创新发展的能力。劳动教育是高校全面育人内容的一部分,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促使学生发挥更为全面的素养能力去创造社会价值。
当前,高校开展的勤工助学是资助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勤工助学也是劳动教育的一种途径。学校资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全面育人,勤工助学应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促使学生形成自强自立的可贵精神。
1.发挥勤工助学的精准扶持功能。首先,高校通过精准管理的方式,指导贫困大学生分类、分层参加各类勤工助学活动。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刚入学新生,重点参与校内体力性质的服务型岗位,如图书馆值班、宿舍楼值日、卫生监督员等,培养新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和本领;而高年级同学可以参加一些智力性质的劳动,如担任导师课题的科研助理、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助管、项目实践考察的调研人员等,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高校资助工作须改变过去普适性的资助方式,体现个性化和定制化。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特点,高校资助部门可以从不同层面设计定制化的勤工助学内容,进一步丰富贫困大学生的发展与素质提升机会,体现资助育人的实效性。再次,高校应规范资助工作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勤工助学需有切实可行的效果评价制度,改变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平均主义心理,将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时间、内容、效果等纳入考核标准,形成长效的跟踪反馈机制,对于扎实肯干、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重点资助、奖励和宣传报道,引导贫困大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劳动教育,养成辛勤劳动、努力奋斗的意志品格。[8]
2.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劳动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课堂、课程、实践的协同效应。如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就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讲述劳动精神,可以梳理当前社会各阶层的劳动力状况,可以分析社会就业形式和特点,帮助受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劳动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让大学生在案例和数据中知晓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承担起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职责。高校还可以结合新生入学,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讲述学校发展史及办学的艰辛历程;结合毕业生大会,邀请优秀校友讲述就业故事,让学生在榜样的事例中懂得吃苦耐劳的伟大。
3.发挥资助育人的人才培养作用。首先,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教育进课堂、进课程,[9]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五育并举;除了劳动教育独立开课以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还应有效融合,真正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融入劳动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课程中不断强化劳动观念,高校的实践课程、技能训练,也应强化学生的劳动体验和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形成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其次,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困难大学生,为了提高他们就业创业的竞争力,除了加强专业指导外,还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专业性培训,如为适应岗位能力要求,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办公技能、写作技能、商务礼仪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再次,高校还可以动员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力量形成合力,组建专业的服务团队开展帮扶工作,对受助大学进行全面的关怀和指导,促进受助大学生全面成长。
劳动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新时代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高校的资助育人体系需要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彰显新时代劳动教育树德、立人、增智和强体的综合育人价值,构建新时代资助育人与劳动教育有效融合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