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强,陆小凡
(上海交通大学 1学生处;2大学生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240)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376自2018年试点以来,部分地区和高校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存在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特色不匹配、建设标准与时代发展不适应、建设成效存在潜隐性和迟滞性等问题。评估是改革的“指挥棒”和“风向标”,科学测量“三全育人”改革工作质量,亟需构建一套全面科学的“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把学生获得感作为“三全育人”工作质量的重要评价要素,努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培养一代又一代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质量评价工作始终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逐渐深化。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发〔2020〕19号),强调评价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因此,要从制度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三个层面分析构建“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时代诉求。
从国家和高校制度管理层面来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质量评价作为新时代的有益尝试,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高校立德树人工程具体方案的实施。然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由于涉及领域多、部门多、环节多,制定指标体系高度复杂,且各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途径和举措存在异质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2]一方面,试点工作文件中,虽然明确提出了省、高校、院(系)等三个层面的建设标准,但是相比可操作、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还存在一定距离。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体系存在高校党委重视程度不够、各职能部门育人职责划分不明确、实施评价部门权力范围受限等弊端,难以满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整体性评价导向。因此,迫切需要在既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探索。
从队伍建设层面来看,“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落地,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体教师的合力育人。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已纳入学科评估体系,成为评价学科建设的重要指标;许多高校成立教师工作部,专门负责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让教育者先受教育;人事部门把专业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历纳入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以此调动专业教师立德树人职责的积极性;面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服务人员等不同群体开展专题培训,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但距离全员育人的改革目标依然存在差距。学校迫切需要将教师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全校各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将教师育人水平融入教师评价体系,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激发教师育人自觉。
从人才培养层面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平台更加多元,灌输式教育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具有潜隐性和迟滞性,传统的质量评价仅以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难以考察学生内在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活动。因此,亟需改革评价方式,对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要予以足够关注。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校园内外、线上线下打造立体化、沉浸式的教育氛围,使大学生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高校思政战线才有机会与错误思潮、低俗文化、虚假信息抢夺学生关注、获取学生信赖,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构建“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向应始终坚持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质量评价工作中,“受教育的学生”是评价的主体,他们是否在接受教育后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干事本领、明确了奋斗方向等应是衡量改革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本研究基于学生“获得感”,提出“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进一步把握体系建构的基本意涵。
“获得感”是一个兼有心理内涵与社会意义的新生词汇,是发展和改革的目标、落脚点和突破口。获得感既包含获得客观内容与主观需求的统一,又关联客观成果与主观评价的统一,也关系行为与效果的统一,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综合体。[3]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大学生在接受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后,在思想、政治、道德、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精神收获,进而产生的主观积极心理体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客观心理状态”。[4]在此基础上,高校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应更加凸显多元的育人环境、鲜活的育人内容和积极的育人体验,通过测量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心理获得和精神满足,评价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
改革试点以来,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制定了“三全育人”工作台账,明确了推进改革的任务书和线路图,对作为“供给侧”的学校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尚无法评估作为“需求侧”的学生的体验感。在此背景下,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概念的提出,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的理念,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了思路。高校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是“人民获得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具体应用,表征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理念向注重学生获得体验的转变。从应用语境看,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的主体是大学生而非教师,是指大学生在接受“三全育人”实施后产生的主观感受。大学生既是“三全育人”获得感的体验方,也是“三全育人”工作效果的评价方,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发展的受益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
评价原则是构建评价体系的基石。在构建“三全育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设计科学的观测指标,注重系统的协同联动,考虑发展的动态趋势,要坚持以评价导向、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应用为基本框架,统筹设计跨部门、跨领域、跨环节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使命在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于评价工作的全过程,把政治标准作为评价“三全育人”工作质量的首要标准。“三全育人”获得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在运用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指标设计时可适当借鉴目前已在中国本土广泛使用的“幸福感量表”“满意度量表”等,但要注重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西方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
“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原则。“三全育人”教育效果既有外显、即时的一面,也有潜隐性、迟滞性的特征。[5]然而,在实施评价时,往往需要根据外显和即时的表现来判断成效,而许多成效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量潜隐性和迟滞性工作成效无法体现。同时,大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更偏向于一个心理层面的主观感受,学生在接受调研时有可能隐藏真实想法,或因指标过于模糊而无法给出明确答案。因此,在指标设计和应用时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性,尽可能提高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如实反映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的效果。
“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注重系统性原则。“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强调各子体系之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大思政格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指标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三全育人”工作理念的基本逻辑,用底层逻辑来统摄具体指标设计,既避免指标的零散化和独立化,也避免指标的重复性和雷同性。
“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考虑发展性原则。“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以来,相关建设标准紧随时代脉搏和学生成长需要,呈现动态变化的趋势,各校也在实践中推陈出新。在指标设计时,也应以发展性的眼光,注重指标的可持续、可优化、可修改,符合当前工作质量评价需要的同时,也能指导未来一定阶段的工作,并且能够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近年来,上海坚持以“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指导“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的推进,上海高校构建了各具特色的一体化育人格局。本研究以上海高校为例,在大学生中开展“三全育人”获得感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518份,并通过滚雪球抽样对20名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相关调研结果形成了初步指标,为模型构建和应用提供重要参考和建议。
“获得感”是心理层面的状态,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应参照态度类社会心理进行测量。心理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量,一般可通过分析、推测各种能体现测量对象的行为或活动,以准确解释它的实质。在借鉴“幸福感”“满意度”“使用与满足”等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构建“大学生‘三全育人’获得感概念模型”,该模型包括获得体验、获得途径、获得内容、获得环境、获得分享等五个维度。具体而言,“获得体验”是评价学生接受“三全育人”教育资源后的情绪状况。学生在受教育后感受到激励,体验到愉悦、兴奋等具有高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从而产生更强的行为动力。“获得途径”是评价学生对获取“三全育人”教育资源路径的满意度。高校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新技术高度融合,学生能够通过自我认知和努力投入,从而获取相关内容。“获得内容”是评价“三全育人”内容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契合的程度。“三全育人”的内容应回应学生关切,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在形式上符合时代特征。“获得环境”是评价外部因素对学生获取“三全育人”教育资源的支撑保障。获得环境是保障获得内容得以满足的主客观现实条件,其中核心的是学校正确的育人导向,以及社会、校园、朋辈对“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的认知评价。“获得分享”是评价学生在获得内容充分满足和良好获得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获得环境完善的意愿程度。当学生对学校提供的“三全育人”内容感到满足时,会在参与共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表现为主题宣讲、担任学生干部、为学校办学建言献策等行为倾向,并因此产生更积极的获得体验。
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和调研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将“三全育人”这项复杂工程层层分解,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排列组合,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一级指标由“三全育人”的10个工作领域和条件保障等11项因素共同组成,表示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最终目标是评价基于学生获得感的“三全育人”工作质量。二级指标参考教育部思政司提出的“三全育人”建设标准中的分类方法,将一级指标细分为26个隐变量因素,构成指标体系的准则层。三级指标结合校级中观层面的工作实际,分化形成86个具体指标,构成指标层。由三级指标进一步细化出若干观测点,即为具体可测量的四级指标,可通过学生问卷、访谈、跟踪测评、观察等多种形式实施评价工作,获得最终的“三全育人”质量评价结果。依据上述分析,基于学生获得感的“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以初步构建。
为了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筛选出符合评价主旨的指标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评估主体的判断确定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从而得到各层次指标的权重。[6]本研究邀请10位上海高校资深思政工作专家,按照Saaty1-9标度法,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打分,从而得到各因素间相对重要性的数据。将10位专家的标度数据取平均值,得到判断矩阵。经方根法计算出权重向量,结果说明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权重向量可以接受。根据计算结果,基于学生获得感的“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得以优化。
从权重数值来看,一级指标中“实践育人”(16%)、“心理育人”(15.5%)和“组织育人”(13%)三个维度高于平均值,相比其他育人环节更显重要。在二级指标中,“科研管理制度设计”(54%)、“社会实践长效机制”(55%)、“网络平台建设”(54%)、“服务目标责任”(66.7%)、“资助工作体系”(83.3%)和“党组织建设”(66.7%)等六项指标占对应一级指标权重的50%以上,可见体制机制建设和工作方案部署是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效果的关键因素。在三级指标中,“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2.3%)、“专任教师的育德能力”(2.2%)、“科研成果的应用性”(2.3%)、“实践载体的多样性”(4.0%)、“课程设计中实践环节比例”(2.1%)、“社会实践主题的时代性”(2.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覆盖率”(3.7%)、“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能力”(2.1%)、“心理干预的及时性”(5.0%)、“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的建设情况”(3.7%)、“将学生思政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5.5%)、“基层党建工作开展情况”(2.2%)、“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和引导力”(2.9%)和“专项经费支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2.7%)等14项指标的综合权重均大于2.5%。上述结果为高校制定“三全育人”改革工作的时间表和任务书提供参考,在工作实践中可视情况对以上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获得感的工作予以优先落实。
本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方式,为高校开展“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提供思路框架,但在高校实践应用层面,还应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评价方案。在指标设计层面,应充分考虑专业特征和学生思想现状等因素,编写四级观测点,并在使用中不断修改和优化评价体系。在研究方法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身具有潜隐性和迟滞性,获得感又是心理和思想层面的状态变化,较难通过单一的测量检验获得真实数据,要综合运用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访谈法和个案法等研究方法,比较学生在接受“三全育人”之后的获得感增值。在研究对象层面,“三全育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既可以运用于学校层面“三全育人”质量的整体评价,也可以拆分运用在某一项“三全育人”工作举措的局部评价;既可以运用于一段时间的长效评价,也可以运用于短期项目后的即时评价;既可以运用于工作推进过程中的过程评价,也可以运用于年度考核或项目周期后的结果评价。在结论应用方面,应把学生获得感作为整体评价的重要补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仅从学生获得感的角度开展评价是具有片面性的。学校要把基于学生获得感视角的“三全育人”质量评价结果与机关、院系、教师等视角的评价结果彼此印证,进一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研究从中观层面对当前高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出建议。第一,要注重将学生获得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增值的判断依据。学生是“三全育人”改革的出发点,学生获得感是“三全育人”改革的落脚点。第二,要注重将评价结果作为推进改革进程的实践支撑。各高校要完善“评价—反馈”闭环,针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存在的难点弱点、盲点堵点,制定专门的行动计划和责任清单,分批推进、逐个攻破。第三,要明确各岗位教师的育人职责,重视教师育德意识和育人能力的培养。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改革推动资源整合,锤炼全体教师培根铸魂的岗位自觉和启智润心的育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