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及启示
——以山西省8所高校为例

2022-06-01 01:23李楠楠贾晓芳邵沁妍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工匠培育思政

李楠楠,贾晓芳,邵沁妍

(太原理工大学 1数学学院;2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

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时代素养和立身之本。从已有文献来看,以“工匠精神”和“大学生”为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培育研究和精神引领等方面,[1-4]鲜有对不同学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状况的调查研究。而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分析不同学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的基本情况,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实践育人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以“学科”为自变量,根据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 13745—2009)的学科分类方法,将大学生分为自然科学类、农业科学类、医药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5类。从对工匠精神的认知程度(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内涵的认可度)、认同程度(将工匠精神与个人职业发展的结合度和践行度)、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和影响因素等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的基本情况,为调整工匠精神培育策略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山西省8所高校(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收回有效问卷2154份。经统计:自然科学类454人(占21.1%),农业科学类111人(占5.2%),医药科学类122人(5.7%),工程技术类807人(37.5%),人文社科类660人(30.6%)。由于农业科学类和医药科学类样本过少,我们主要选用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人文社科类样本。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编制了《不同学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工匠精神认知度调查、工匠精神认同度调查、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经过初测和专家修订后定稿。用SPSS26.0做信度和效度分析,得到克隆巴赫系数为0.822,KMO值为0.872,说明问卷内部一致性强、信度和效度高,得到的数据及分析出的相关结论相对可靠,具有研究性。数据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不同学科学生对工匠精神认知程度

1.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P=0.683>0.05),在检验水平为0.05时,不同学科对工匠精神的了解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我们对数据赋予权重进行分析,即将问卷中的了解程度的四个选项“非常了解”“基本了解”“有听说过”“完全不了解”分别赋予权重1、2、3、4,得到各组均值:人文社科类(2.24)<自然科学类(2.42)<工程技术类(2.46)。可见,三个学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都停留在“基本了解”和“有听说过”的状态,但是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是最高的,工程技术类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最少。

表1 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2.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程度。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同学科的学生无明显差异,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四个选项(见表2)。在对古代和近现代工匠精神代表人物的选择方面,不同学科的学生无明显差异,大部分学生认为鲁班是古代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屠呦呦、钱学森和钟南山是现代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可见,大学生对古代和现代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他们认为,古代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手工匠人身上,现代的工匠精神已经延伸至各行各业,科学研究和医学等对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领域尤为突出。

表2 不同学科的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

(二)不同学科学生对工匠精神与学科的认同程度

1.对工匠精神与学科关系的认知。关于“工匠精神应纳入哪些学科的培养目标”的问题,我们利用SPSS26.0进行非参数统计中的Friedman检验,其中,卡方值为21.385,自由度为2,p<0.05,可以认为有显著性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类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应该纳入理学和工学的培养目标”比例最大,分别为79.3%和83.7%;人文社科类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应该纳入艺术学和工学的培养目标”比例最大,分别为70.9%和69.4%;工程技术类的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应该纳入工学的培养目标”比例最大,为84.6%。可见,大学生对工匠精神与自身学科关系的认同度比较高,虽然学科不同,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应纳入与自己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也都认为“工匠精神应纳入工学的培养目标”。

表3 不同学科学生对工匠精神与学科的培养目标关系的分析

2.对工匠精神与学科紧密度的认同。我们将自然科学类学生和工程技术类学生归为理工科学生,人文社科类归为文科学生。分析发现,89.93%的理工科学生和91.06%的文科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与所有学科结合都很紧密,有3.65%的理工科学生和3.79%的文科学生认为工匠精神与学科关系不大,其余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只与某些学科有关系。

(三)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及影响因素

1.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调查显示,78%以上的学生在思政课程中学习过工匠精神的相关知识。90%左右的学生同意把工匠精神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计划中,希望通过思政课程来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仅有30%左右的教师讲解过工匠精神。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学生仅占33%左右。在实践环节的调查中,仅有15%左右的学生经常参加专业实践类活动,70%左右的学生偶尔参加,15%左右的学生从不参加或者根本不在意参加此类活动。工程技术类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实习的比例约为52.54%,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比例较低,分别为35.76%和32.60%。超过87%的学生认为企业参观学习对提升职业素养是有帮助的。

2.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影响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有:对工匠精神知之甚少、对中国古今的能工巧匠鲜为人知、对于工匠精神有距离感、缺乏文化自信、对国外的产品和事务更有好感和信任度等。其中,选择“工匠精神知之甚少”的比例为69.24%,选择其他因素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61.85%、58.15%、56.97%、51.09%。

三、研究结论与原因分析

(一)研究结论

在研究中发现,不同学科背景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情况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1.相似之处。虽然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没有差别,但对工匠精神的了解均停留在“基本了解”和“有听说过”的状态;不同学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与学科关系的认同度普遍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它与所有学科联系紧密,工匠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工匠精神培育路径上,大学生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工匠精神的相关知识,但思政课程培育的力度不够,专业课程培育的广度不足,进入企业、参与专业实践类活动明显偏少。影响不同学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在于大学生对工匠精神和工匠人物了解太少、缺乏文化自信等。

2.不同之处。在三个学科门类的大学生中,人文科学类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稍高于自然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又稍高于工程技术类。在实践环节,工程技术类大学生进入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远远高于其他两类学生,人文社科类稍高于自然科学类。

(二)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培育状况的原因可能有:

1.工匠精神教育重广度轻深度。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不仅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大学生进入职场后实现自身价值的现实需要。随着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工匠精神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讲座等对大学生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学生覆盖面较广。但由于部分老师对工匠精神研究不够深入,对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我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演变、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对比与启示缺乏深度讲解,在讲授时单纯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基本内容。将工匠精神口号化和标签化的多,有效引导学生对工匠精神深入思考的少,课程讲授深度和亲和力不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低,入脑入心难。

2.各种教育渠道利用不充分。工匠精神讲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为主,与专业课程培养结合不紧密;与社会生产生活、身边榜样实例结合欠缺;实践环节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新媒体载体运用欠缺。专业课程上仅仅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工匠精神等职业教育的内容融入较少;社会生产生活和身边榜样树立过程中挖掘工匠精神元素不够,学生工匠精神教育自豪感有待增强。实践环节中重学历轻技能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学侧重于模拟练习和仿真操作,与生产实际脱节,缺少在与专业无缝对接的岗位上深度实践的平台,学生们很难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感悟和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未能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的时代感和对学生的吸引力需进一步加强。

3.自然科学类、工程技术类和人文科学类学科普遍缺乏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统领和指引。人文科学类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程度稍高,可能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有关,学生们普遍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科、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这些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了解工匠精神。工程技术类学生实践机会较多,可能与专业设置和教学要求有关,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工匠精神体验渠道。三个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多的是笼统地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特定技能,很少关注学生对职业精神的思考、领悟与实践,缺乏对学生职业价值的引导和思维模式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基于工作的全方位的训练与评估,缺少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学生职业信仰的指标体系。

4.对我国工匠精神缺乏自信。说到工匠精神,必提日本、德国、瑞士,但不知道我国的工匠精神更为优秀。只知道日本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与职人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德国工匠精神是沿袭传统与组织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瑞士工匠精神是工匠品质与资源整合相融合的产物,[5]却不知道中国工匠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忠于职业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和中华民族的辛勤创造汇聚成的文化瑰宝。[6]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够,缺乏工匠精神系列活动,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和实践工匠精神的热情,缺少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树立高尚职业素养的环境与氛围。

四、研究启示

(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

思政课程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显性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强调在各类课程中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具有显现知识传授功能与隐性思政教育功能。高校应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课程思政为辐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教育。

1.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应将工匠精神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授课内容和切入点,明确教学大纲、学分学时和考试要求。应牢牢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特点,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职业态度、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的同步提升。

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应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工匠元素,针对学生的学科特点和能力层次等要素,将工匠精神与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找出契合点,明确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课程思政,把“敬业”“精益”等核心元素贯穿课程的全过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工匠精神给予科学的诠释和考量,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应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特征与意义,深入挖掘古今工匠素材,为思政课程提供鲜活案例。专业课教师应主动学习工匠精神相关知识,积极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工匠故事,探索将工匠精神与专业特点融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好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

(二)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联动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个体的发展方向可以做出社会性规范。社会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真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开拓眼界和心胸。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父母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高校应主动统筹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推动三者发挥最大教育效能。

1.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要利用寒暑假、劳动节等时间节点,带领学生深入红色革命根据地、劳模工匠展示馆、历史建筑、知名企业等参观学习,深入挖掘其中的工匠品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工匠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工匠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深化校企合作。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主动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的硬件条件相结合,为学生搭建提高职业技能、培育工匠精神的平台,让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学习不仅停留在理论上,更能落实到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可以通过邀请劳动模范、技能标兵等进入学校与学生们亲密互动,以他们亲身经历和感人故事传递工匠精神的力量。

3.加强家校互动。要充分利用新生入校、家访、毕业季等时机,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有针对性地介绍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可能的职业发展路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让他们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最深刻、最长久的家庭支持。

(三)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

传统媒体主要指的是传统化、大众化、基础性的传播方式,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新媒体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互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所形成的新颖的传播形式,如微信、微博等。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已势不可挡。[7]高校应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推动二者融合互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媒体环境,通过媒体的力量,正面影响学生工匠意识的树立和工匠精神的形成。

1.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更加权威、更为真实。因此,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收听工匠精神广播专栏、收看大国工匠电视节目,阅读报纸连载的工匠人物故事等,传播党和国家关于工匠精神的理论和新闻,帮助学生牢牢把握工匠精神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

2.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提供的内容更符合学生对碎片化信息的需求,传播的渠道更加便捷,互动性更强。因此,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短平快的优势,通过建设宣传工匠精神的微信、微博、QQ公众号,建立进行工匠精神研讨的微信群、QQ群等,在充分调查和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增强互动,把工匠精神填补进学生的碎片时间之中。

3.加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融合。要努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如:在新媒体上设置专栏对传统媒体中的工匠人物和故事进行链接再宣传,整理好的工匠素材通过校报、校园宣传栏、微信、微博等进行同步宣传,利用移动阅读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工匠精神相关资料的快速获取等,为学生传播更加真实、更加准确、富有特点、具有吸引力的工匠精神内容。

(四)推动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有效转变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认识到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并主动承担起文化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文化自信倾向于内心和价值观。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保障。[8-9]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代的班墨文化到近代的“老字号”,再到现代的“大国工匠”,工匠精神一直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10]高校不仅要在工匠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上下功夫,还要善于进行中外对比,推动工匠精神由文化自觉转向文化自信。

1.把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大学在不断办学实践过程中探索、沉淀和传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要通过建设工匠人物走廊等改善校园硬件环境,通过讲述工匠故事等营造正向舆论,通过建章立制等为工匠精神培育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建立工匠精神体验馆、加强校园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的工匠行为。

2.打造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之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鼓励教师在掌握深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实践能力,要深入企业,要身怀绝技,要有勇于钻研、敢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热忱,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工匠精神的传承人,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

3.善于进行中外工匠精神对比。国外的工匠精神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不能由此忽视中国工匠精神的挖掘与弘扬。不仅要了解日本、德国、瑞士等国家工匠精神的起源与制度,更要对我国工匠精神进行系统的研究,掌握其内涵、实质、形成及演变。要善于进行工匠精神的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五)推动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文化认同、蕴含文化选择、推动文化创新、引领文化潮流等作用。[11]高校应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准确把握工匠精神政策,提炼工匠精神的精髓,促进社会文化健康发展。

1.准确把握国家政策。高校应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工匠精神相关政策,如: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工匠精神、从2019年起每年9月26日设定为“工匠日”、2020年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要围绕工匠精神设计劳动必修课程等,从政策文件中寻找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中工匠精神培育的契合点,从推动社会文化建设的高度,构架基于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

2.深刻洞察社会文化中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但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空前活跃,整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浮躁焦虑的风气,与工匠精神精益求精、专业敬业、勇于创新等品质相悖。高校应从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因素入手,深刻剖析其可能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掌握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动权。

3.强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和导向作用。高校作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要站在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的高度,建好工匠精神传承和创新的前沿阵地,不仅要助力学生追求和践行工匠精神,还要传授学生调和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本领,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人和创新者,并在人生的职业道路上以大国工匠的担当和勇气,将工匠基因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推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阵地,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学生特点,深化和拓宽培育的路径和渠道,在教育链条的各个环节重视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深思与领悟,培养学生基于职业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模式,用工匠精神提升源于未来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工匠培育思政
90后大工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工匠风采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工匠神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