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2-02-26 04:59赵心蕊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资助困难

赵心蕊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历史性地解决了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使得脱贫攻坚的重心也随之转向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途径,不会随着脱贫摘帽而告终,而是要在巩固“保障型”资助的同时向“发展型”资助拓展,遵循教育现代化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目标,把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已成为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精神实质

资助育人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是通过教育将解决贫困问题和解决发展问题有机融合的重要举措,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实质。

(一)资助育人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的深度融合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是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的基本遵循。切实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资助育人机制已成为新征程上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2]要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先飞”“先富”的意识,必须要加强资助育人工作,既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不会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也要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掌握创造美好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切实做到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因此,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要解决“资助”和“育人”两张皮的问题,坚持将解决温饱问题与解决发展问题相结合、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一方面,精准扶贫是资助育人的前提和基础。资助育人从不是空中楼阁,是扎扎实实立足于精准扶贫基础之上的。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按需给予资助,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公平的教育机会,是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扶志与扶智是资助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资助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激发学生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加强对受助学生的思想引领与能力培养,助力其全面成长成才,通过扶志与扶智彰显资助工作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二)资助育人是固本与润心砺行的有机结合

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旨在把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过程中,“就个别人说,他的行为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3]因而,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心理疏导为突破、以行为引导为关键,坚持三者的有机结合,应成为新时代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只有形成“固本—强心—砺行”的良性循环,才能充分彰显资助育人的精神实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就是要坚持将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行为实践相结合,将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力,让学生思想有高度、心里有温度、行为有力度。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固本培元,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强基固本,教育引导受助学生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水平,保持对中国梦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科学认知和执着追求,为其成长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德为先、修心养德。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立何德”“树何人”的问题,通过先进文化和高尚道德情操启智润心,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的同时培育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回馈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从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和努力方向。此外,要教育引导学生化恩于行、向美而行。在科学认知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增强受助学生的实践锻炼和行为引导,使其能够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资助育人是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高度契合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资助育人的根本问题。高校资助育人绝非一项发钱发物的机械化、业务化工作,其目的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所以既要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也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主体发展需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大的使命担当、更全面的发展方向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观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质的深刻把握。因此,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要实现一元的政治导向与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高度契合,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与解决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问题相结合。一方面要强化以思想引领为核心的精神激励。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实践体认中坚定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其成长成才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要实现涵养核心价值观与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机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独特精神支柱和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积极回应并满足学生在成长发展中的需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制宜的原则,实施“一对一”“点对点”的育人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成长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推动资助育人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变,使资助育人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

二、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和基本要求

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遵循,既体现了学生资助工作“兜底线”的扶困初心,更彰显了其“促发展”的育人使命,必须要充分认识其价值意蕴和基本要求。

(一)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意蕴

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对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实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要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教学生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使学生心智健全、人格完善、体格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脱贫攻坚、高等教育改革、新时代青年培养等多领域多方面的重要论述中,都始终坚持人本理念,多次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正是对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遵循和基本要求,也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历史重任和时代使命。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5]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的继承与弘扬,又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深刻把握。而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以人为本、团结友善、崇真尚美的人文精神和情怀,塑造自立自强、知恩感恩、诚实守信的健全人格。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断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3.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重要前提。资助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育人就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其中不仅要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经济层面的物质性需要,更要关注其完善人格的养成和对情感归属的需要。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通过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方式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将大爱情怀渗透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有效地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于尊重、关心与爱的需要,使资助育人工作充满更多的情感与温度,实现助人与育人的有机融合,才能不断提高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

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说到底是做有人情、有人味的资助育人工作,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紧紧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深刻明晰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

1.以满足主体需要为核心要义。“人文精神”的核心无疑是“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必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其工作开展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明晰人的本质,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体需要,促进其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关于人的需求理论所阐释的,人的需要是具有不同层次、无限发展着的。这其中既包括为了能够生活而进行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需要,也包括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要义就是要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物质、能力、精神等各方面的发展需要,通过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其全面成长成才。

2.以培育人文素养为基本内容。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即为文化,因此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着重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表明,人文素养应主要包含“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6]通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仅要实现其对于人文知识水平的积累和运用,更要通过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将“心灵美”自觉转化为“行为美”,使其在实践体验和感恩回馈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

3.以践行人文关怀为价值导向。“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7]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坚持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导向和实践方式,是由其工作性质以及育人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凝聚人心、服务民生的德政工程,而人文关怀则是传递党和国家温暖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是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有效的途径。

4.以营造人文环境为内在诉求。“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现实基础,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则是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势必会成为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资助育人不单单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的职责,必须形成校内外全员参与、各个教育环节统筹协调的育人环境,通过营造互相关爱、和谐友善的环境氛围感染人、教育人,激发和汇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强能的内生动力。

三、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方法进路

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应不断地在树立人文育人理念、完善人文教育体系、创新人文关怀方式以及营造人文育人环境上找路子、寻突破。

(一)坚持修己达人,落实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使命。能否将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师资队伍是关键。

1.树牢以人为本理念,彰显资助育人本质。“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方法”。[9]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坚持将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实现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资助工作者必须要树牢“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方面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资助育人的目标导向,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内生动力,构建“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育人机制,全面彰显育人本质。

2.争做为人为学表率,提高资助育人能力。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更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10]而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因此,应不断强化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资助工作者的聘用、提拔等环节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渠道不断提高资助工作者人文素养,并注重对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的能力水平。

(二)丰富教育内容,完善人文素养培育体系

坚持“四个自信”,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基础就是文化自知和文化自觉。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是要在资助工作中培养受助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品德和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

1.以思想引领为先导,涵养学生人文精神。资助育人是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此思想引导尤为重要,成为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首要内容。因此要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先导,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与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的生活需要相结合。一方面以基本理论知识为根基,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并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认中国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回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解决正在面临的困难和遇到的难题,进而坚定“四个自信”,涵养其强大的精神力量。

2.充分发挥美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美是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具有以美导善,以情化人的独特优势。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就是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塑造学生高尚的品格、品行、品位。因此,必须要构建“大美育”教育格局,充分挖掘美育资源,发挥美育培根铸魂、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高雅审美情趣的重要功能。一方面要以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教育为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相结合的美育机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另一方面要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青年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提高学生践行美的能力。

3.完善知识教育体系,夯实学生人文积淀。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要以人文知识的积淀为载体,使学生通过学习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汲取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文化精髓。一方面要加强顶层设计,丰富人文素养培育的实践活动。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丰富完善人文知识课程体系,重点聚焦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法律、文化习俗等人文知识,通过开展竞赛类、实践类、表演类等资助育人活动,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另一方面要建立蕴含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资助育人成效评价标准,把学习内容和质量评价规范化、制度化,进而有效提升受助学生的人文知识积淀水平。

(三)注重隐性资助,践行人文关怀工作方式

将人文精神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不仅要求在育人内容上彰显人文特色,也要在育人的方式方法中体现人文关怀,突破传统资助范式的束缚,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价值与地位,通过学生易于接受、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大爱情怀渗透到学生思想和生活中,将人文关怀融入资助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

1.实施去标签化资助,充分尊重学生隐私。体现人文关怀,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尊严的资助是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学生资助工作越来越注重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有色眼镜”和“特殊标签”对他们造成的伤害。因此,要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充分体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大的尊重和理解。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温暖贴心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坚持普遍关心和重点关注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遵循平等尊重、真诚激励原则,精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成长需求,杜绝任何形式的“比惨”“晒穷”,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守护者。另一方面要开展去标签化资助,不搞“特殊”和“专属”。在资助育人工作过程中不搞特殊群体的专项活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置可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育人活动,不让某项活动成为困难学生的专属品。

2.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给予学生心灵慰藉和心理疏导,培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是人文精神融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必答题。一方面要通过蕴含人文精神的心理剧、竞技活动或体验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性需要,涵养积极乐观、阳光自信的健康心态。另一方面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制定应急预案和干预对策,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帮扶,解决其遇到的适应性困难和障碍性问题,并建立心理援助跟踪回访机制,让受助学生感受到暖心关爱。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健康和谐的氛围

健康和谐的人文氛围能够深刻地影响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风貌的养成。对于资助育人工作来说,人文氛围的营造需要校内外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通过广泛宣传和协同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1.广泛开展资助宣传,创建浓厚的人文环境。做好资助工作宣传,是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全面了解资助政策,创建浓厚人文环境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要做好资助育人工作的形象代言人和政策宣传员,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优势互补,抓住重大招生考试、新生入学等关键时间节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和实施成效宣传,大力宣传资助育人在促进社会公平、脱贫攻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另一方面要选取各类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开展人文精神宣传,大力弘扬爱党爱国、诚实守信、自尊自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高尚精神品质。

2.推进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将人文精神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资助工作部门的事,应强化共治理念,构建全员参与、各部门配合、各育人环节统筹协调的育人机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制定的主导力,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在优化完善资助育人政策过程中不断强化人文精神,体现党和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倡导社会爱心人士和团体广泛开展具有浓厚人文精神的资助育人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全社会的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协同联动的资助育人机制,彰显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强大育人合力。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选择困难症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