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玲,王 娟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近年来,伴随扩招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与就业难相对应的是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的出现。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 大学生能力调研报告》显示,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就业心态略显“佛系”,选择自由职业、学习深造,“慢就业”的多元化就业方式均有扩张,其中选择“慢就业”的比例达到15.8%,较上一年上升6.6%[1]。学术界对“慢就业”现象的关注度也持续上升,在“中国知网”以“慢就业”为关键词检索文献发现,近五年来有关“慢就业”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7 年的74 篇上升至2021 年的234 篇。“慢就业”作为就业难状况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现象,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慢就业”进行探讨,对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断加深。
“慢”含有“缓”之意,也就是说“慢就业”表现为一种暂缓就业。互联网上对“慢就业”的定义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国外将这种类似的现象叫作“间隔年”,国内对“间隔年”概念的引入始于孙东纯讲述个人旅行经历的一本书——《迟到的间隔年》。间隔年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不马上入学或就业,而是做一次长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社会的生活。[2]目前学术界关于“慢就业”的定义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将“慢就业”界定为:从高校毕业后没有立即就业,用半年或一年时间为最终实现就业所做的一系列准备过程。
“慢就业”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为了解内心的工作需求而暂缓就业。这类学生选择通过一段时间的游历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社会需求,期待在个人爱好和社会需求之间发现平衡点,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制定发展规划。[3]第二,为“备考”而暂缓就业。这类学生为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或者一些资格考试,选择暂时不就业。他们毕业后不急于工作,而是全身心投入复习备考当中,以提升自身能力为目的而暂缓就业。[4]第三,没有实现预期就业目标而暂缓就业。这类学生对工作有期许,目标较高,通过多次求职面试,自身的能力和岗位所需之间有差距,不能在就业过程中及时调整心态,错过多次招聘机会后被动加入“慢就业”行列。[5]第四,为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而暂缓就业。这类学生有明确的兴趣点,对于新兴行业的兴趣浓厚,他们并不满足于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寻求合适的项目准备自主创业。[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加大,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人数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理论学习使学生难以将所学和实践相联系,并且高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很多新兴行业人才缺口大,企业要招聘到适合的人才很难。因此,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但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欠缺,使学生难以了解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对涉及到寻找工作的一系列问题难以得到专业的解答。[7]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趋势,毕业生在求职阶段压力巨大,而与之有关的就业服务工作有效供给不够充足,出现学生毕业时不知道该如何就业的情况。
一方面,当前“00”后大学生,多为家庭独生子女,长期得到家长宠爱,当他们面临择业压力时,一些父母出于对子女的过度保护,不急于要求子女在经济上独立,继续为子女提供较为丰裕的物质基础,致使部分大学生放弃“不理想”的工作,选择暂时不就业。[8]另一方面,家长自身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子女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希望子女能够继续深造,导致考研比例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延迟了大学生的就业年龄。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2021 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77 万人,考研人数占毕业大学生(909 万人)的41.47%;2020 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41 万人,考研人数占毕业大学生(874 万人)的39.16%。①中国教育在线编制.2021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EB/OL].(2021-12-28)[2021-11-01].https://www.eol.cn/e.ky/zt/report/2021/abstract.html.由此看出,2021 年考研人数较上一年增加了10.56%,考研人数占毕业生人数比例较上一年增加了2.31%。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的大学生需求量显著增加。大型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备受大学生青睐的单位聘用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不仅要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具备一定社交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而且偏向于“211”和“985”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这无形中增加了“双非”院校和偏远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社会对于名牌重点高校学生的偏爱,使得不在此列的大学生就业时感受到就业门槛的压力[10]。同时,就业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时获得就业信息,也导致盲目投简历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对就业岗位认识不足,容易出现暂缓就业现象。
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一部分大学生缺乏准确的认识,不仅薪酬、工作地点要求较高,而且对专业对口程度、未来发展前景等也有较高的期望,理想的工作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自己的能力远不能满足工作单位的需求。如果工作与预期不符,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暂缓就业,逐渐形成了“慢就业”群体[11]。就业市场对学历要求或进入资格的提高,促使部分毕业生为获得理想工作而暂不就业。他们执着于考研或考公务员,热衷于考取各类资格证书,用证书提升自身的择业竞争力,过长的备考周期造成“慢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从本质上来说是结构性问题,因此精准就业中需要凸显“精准”二字。精准的含义就是有精益求精的知识储备,信息筛选后的精心准备,与之匹配的精细化指导。[12]不同于过去表面化的就业管理,精准就业更加侧重供需双方的需求,针对目标人群进行特定的培养和指导,就业工作方法更加趋向精致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精准就业的理念下,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就业去向的选择都可以做到精准识别和定位。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特长,通过数据匹配能够推送给对人才有需求的单位,而大学生心仪单位的招聘信息也能被及时获取。高校为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可以对教学实践活动实行精细化管理。
1.个性化发展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人只有从事与自己的性格吻合的工作,才容易出成效,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不知疲倦。因此,人才培养要与学生性格、兴趣联系起来。第一,建立高考志愿决策支持系统。以中学生档案为基础信息,个人、家庭和中学教师对学生性格和兴趣进行评估,从中找出与将来就业相关的信息,再结合高考成绩、家庭背景、高校历年招生情况、个人诉求等方面内容,建立数据化的高考志愿决策支持系统。[13]收集的数据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职业意向、期待收入、就业城市、单位性质、家庭背景、学历、专业、毕业的大学等信息,数据的采集由社会、高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协作完成。其中,用人单位完成对数据收集工作和部分数据的审核,高校完成对其他数据的审核,社会通过咨询公司完成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以满足考生、家长等对高考填报志愿的咨询需求。第二,建立专业转换制度。在大学里,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学习方式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大学生个性进一步凸显,部分学生对专业前景摇摆不定。根据大学专业学分和学习年限要求,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学习后,他们对学校的专业有了较充分的了解,结合自身学习情况,经个人申请,通过学校成立的专业调换评估小组评定同意后,学生可以在学校内部进行专业转换。
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
第一,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学生来源等差异,不同的高校定位也应存在差异。高校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必须基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准确判断,而不能一味的追求研究型,造成学生上课听不懂,课后不会做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这也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于应用型人才,要以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学科方向定位、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应满足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人才培养与需求相协调。根据高校的办学目标,甄别用人单位信息,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数据化的人才能力需求信息。同时,高校可以不定期选派承担不同课程教学的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深入调研,或者请行业内的技术骨干、校友来学校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实现学生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互通,以完善人才能力需求信息。根据人才能力需求信息,及时更新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以及教辅教师的管理方式,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好地匹配用人单位的需求。
3.就业市场的供需互动起来
高校是就业市场的人才库,培养合格的人才是高校的责任和追求,人岗匹配,实现人尽其才,是最理想的人力资源配置。高校在人才输出前,应建立数据化的人才信息。数据化的信息管理便于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兴趣特点收集分类,能够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诉求,更加容易地调取和查阅学生就业信息,方便与招聘单位的需求对接。高校作为大学生的培养核心环节,可以多渠道的建立人才输出路径,全面细致地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招聘单位通过信息筛选,能够更加便捷地招聘到岗位所需人才,作为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反馈,高校可以调整专业课程,加强校企合作,使得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