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

  • 差序格局走向团体格局
    定作品,其中,“差序格局”一章是全书最重要的章节之一。“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他有一个人们都很熟悉的比方,“我们的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在作者看来,这种“自我主义”的差序格局和西方“个人主义”的团体格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对团体格局也有形象的比喻,“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9期2023-11-09

  • 手术室专科护士差序氛围感知与建言行为的关联效应研究
    的研究相对较少。差序氛围感知是指员工对组织中领导差别式对待工作氛围的感知,高水平的科室差序氛围可能会引起护士产生沉默行为,降低其工作效率,甚至使其产生工作疏离感,进而产生离职倾向[6-7]。目前尚无对手术室专科护士建言行为与差序氛围感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专科护士建言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与差序氛围感知的相关性,以期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建言行为、促进护理团队发展提供理论借鉴。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9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8期2023-09-06

  • 《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
    就是今天我们说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中的亲属关系、地缘关系都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波纹如同一个蜘蛛网,在亲属关系中,“自己”位于这个网的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于他人的、以亲属的亲疏关系布出去的网,不同的“己”呈现不同的“差等”。 比如“五服”,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丧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最重的丧服,由儿子穿着,服丧三年;缌麻最轻,由较远的亲属穿着,服期三个月。这种通过不同丧服、服丧时间体现血缘上的亲疏远近关

    课外语文·上 2023年6期2023-06-26

  • 从概念理解模式构建到知识体系形成 ——以《乡土中国》为例探索学术类著作整本书阅读
    》里的重要概念“差序格局”为例进行阐述。“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第四章的内容。笔者在认真阅读梳理这一章内容时,发现这一章对“差序格局”并没有给出明确而专业的定义,全文基本上是在列举现象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概念进行阐释。这是《乡土中国》的基本思维方式,即从众多现象中理解乡土中国的种种概念。但是,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时,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让学生更科学地理解相关概念,进而帮助学生构建概念理解的模式。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实践。1.提炼本质,整体认知“差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0期2023-04-28

  • “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
    有明晰性;所谓“差序格局”是指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就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所发生的一圈圈波纹,以自己为中心,延伸开去,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具有伸缩性。具体说来,“团体格局”中的人彼此界限分明、互相独立,讲究法治规则;“差序格局”中的人彼此融合、相互依存,讲究礼治规范。两种社会格局在古今中外都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典型。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體,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3年16期2023-04-16

  • 差序氛围感知如何影响员工知识破坏行为:一个被调节的双中介模型
    444)0 引言差序式领导行为普遍存在于中国本土组织中,其对员工的工作行为、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刘军,章凯,仲理峰,2009)。差序式领导对待员工并非“雨露均沾”,表现在对员工资源分配与关系疏密上的差异性,如亲近“圈内人”而疏远“圈外人”[1]。因此,当组织存在浓厚的差序氛围时,意味着员工对领导差别性对待的感知更强烈。较强的差序氛围感知使得团队内部成员的互动、交流等变少,易使员工发生认知偏差[1]。此时,组织内部的知识分享行为等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出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3年4期2023-02-23

  • 差序格局”概念的分析路径:以费孝通对公私问题的分析为例
    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已经是当前公认的描述和认识中国社会基本民情的最重要的理论概念。从理论方面来看,关于“差序格局”的讨论大体上沿着两个方向进行(阎明,2016;周丹丹,李若晖,2018)。第一类是理论探源式的研究,即从概念史和费先生个人生活史的角度出发,对费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的思想渊源进行分析(张江华,2015;阎明,2016;吴柳财,2016;周飞舟,2017)。第二类是对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论诠释与理论扩展研究。这是因为差序格局的概念具有经典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3-01-21

  • 从“伦有二义”到“差序格局”:潘光旦、费孝通社会学思想的脉络①
    吴柳财一、“差序格局”:社会的抑或个体的?自费孝通先生在1948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这个概念以来,“差序格局”就成为中国社会学界创造的最重要的本土概念之一。“差序格局”是对中国乡土社会的概括,与之对应的“团体格局”则是对西方社会的概括。如费先生所说: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就遇到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3-01-09

  • 差序格局与一体本位 ——以丧服制度中的“厌”和“厌降”为中心的透视
    吴柳财内容提要 差序格局并非描述一种以个体为中心向外辐射而形成的个体本位的社会形态,而是以“己”为中心向外推展形成的一体本位的社会形态。差序格局作为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描述,背后暗含着中国社会特定的道德体系。充分阐释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内涵,需要追溯传统丧服制度等礼学根源。丧服制度中的厌、厌降等特殊服制过程,充分显示出“一体本位”的原则在差序格局中的作用机制。“一体之义”,特别是父子一体,是人们在扩展社会关系时最重要的原则。在差序格局的中国社会,人们“

    学海 2022年6期2022-12-16

  • 组织差序氛围对员工工作重塑行为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构建与检验
    的社会秩序是典型差序格局,“圈子”文化明显,任何组织、机构和部门都会自然形成亲疏不同、关系迥异的“圈子”。差序格局的社会文化下,企业会形成程度不同、影响各异的组织差序氛围,进而影响员工行为。组织差序氛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下一种重要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现象,正是反映这种差序格局和圈子文化的构念,是企业组织氛围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会对员工工作重塑产生影响。那么,组织差序氛围会使组织成员感受到组织的人情味进而促使其大胆进行工作重塑,还是使组织成员感受到组织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7-29

  • 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
    的一个重要篇目《差序格局》为例,来探讨如何引导学生阅读《乡土中国》。一、引导学生初读文本,抓住文章中的核心概念都说“读文先读题”。本文的题目为“差序格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费孝通先生会写些什么。“差序格局”是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猜想费孝通先生可能会阐释什么是“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有怎样的特点。但是通读全文后,学生发现,费孝通先生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答案。对此,教师就需要引导他们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由“私”开篇,接着列举了中国社會普遍存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2年6期2022-07-25

  • 社会公平感与差序政府信任 ——基于地区差异的分析视角
    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差序政府信任。差序政府信任虽存在整体政府信任水平高与中央政府信任水平高的优势,但也存在政府信任差异化与地方政府信任水平较低的问题(王浦劬、郑姗姗,2019)。这种信任结构的长期存在会增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谢秋山、许源源,2012),还会增加地方政府治理的难度和成本,容易使地方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此外,地方政府的低信任往往具有传导效应,可能会打破政治“防火墙”向上传播,导致中央权威下降和信任流失(上官酒瑞,2014)。上述种种负面影响十分

    区域治理 2022年28期2022-07-05

  • CEO 差序来源对民营上市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
    ,人际关系表现出差序格局的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疏是以自我为中心所形成的同心圆,与别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远关系越疏[3]。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关系,形成了对家族内部高信任度、对外人低信任度的社会关系格局,也形成了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族化和泛家族化治理模式[4]。在民营企业中,CEO的创新决策偏好依赖于其与委托人差序格局关系所带来的情感、信任、风险偏好等感受。本文将CEO 来源按照CEO 与实际控制人关系亲疏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7-04

  • 《乡土中国》乡土变迁中的差序价值走向
    文基于书中阐述的差序格局理论,以古今乡土成员关系亲疏取向为论点,思考差序格局诞生发展的乡土基础与价值取向,最后放眼当下,通过“离土化”现象指出差序格局的异变,以时间为线索,整理出一条关于乡土环境成员价值取向调整的脉络。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可以视作为一部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笔记。此所言“社会”,带着社会学学者的眼光,不单从民俗角度呈现乡土社会纷繁的地缘形态,更多是关注作为“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所绕不开的社会关系。费孝通先生通过剥离观察到的微观表象,

    青年文学家 2022年9期2022-04-23

  • 差序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个体学习和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
    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的思想[1]。“差”指有差别的对待,“序”指尊卑有序的社会交换关系。差序格局理论形象地将中国社会以己为中心,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人际亲疏关系圈层描述了出来。这种“尊卑有序”“关系本位”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华人社会的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甚至对华人企业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也产生了重要影响[2]。台湾学者郑伯埙[3]通过对本土企业的调查发现,管理者通常依据“亲”“忠”“才”的标准区别对待员工,将其划分为“圈内人”和“圈外人”,继而在资源分配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5期2022-04-13

  • 差序氛围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实证研究 ——内部人身份认知的中介作用
    际关系特征产物,差序氛围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组织中资源分配者以自我为中心,根据疏远的距离来区别对待组织成员[1]。中国组织和社会中领导者对待下属并非一视同仁,“圈子”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组织中情感导向原则优于能力导向原则,并对员工行为、人际关系和组织绩效产生深远影响,与领导建立稳定而长久人情交换关系的个人很容易被领导纳入“圈子”,从而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资源,反过来,则成为圈外人。目前学界对差序氛围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圈层结构”对于组织发展是有利的,一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28

  • 差序格局对领导者行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国社会格局属于“差序格局”,是以自己为中心的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1]这种中国社会独有的差序格局必然会影响处于其中的领导者的领导行为。领导者想要提升领导效率,就必须将传统文化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和掌握差序格局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这种负面影响对组织产生伤害,从而最终形成符合中国文化的本土化领导决策,对实现中国组织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差序格局的内涵中国儒家思想中严格强调的伦理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格局,对此,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3-18

  •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
    式,认为中国是‘差序格局’(亲属的模式),西方是‘团体格局’(成员平等)。从这一差异性出发,我发展出中西道德模式上的不同:(西方)普遍的爱与(东方)系于私人地位的偏爱。”[1]这段话内涵丰富,在对比中告诉我们,《差序格局》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前后相联,着重分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模式和道德模式,是全书“第一部分”的核心篇章。第二章“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差序结构》和《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两篇构成,谈论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即“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模式”和与之相

    学语文 2022年2期2022-03-03

  • “一碗水端不平”:领导者宽容差序、职场妒忌及其后果研究
    错误时,难免形成差序格局。即领导者根据与下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圈子”,并根据圈内人和圈外人的差异,对下属施以不同程度的宽容。例如在一个组织中,即使犯了相同或相似的错误,有些员工得到的惩罚可能是“下不为例”或“罚酒三杯”;而另一些员工则可能是“公事公办”或“从重从严”。与圈外人相比,圈内人出现错误时更容易得到领导宽容,或得到更高程度的宽容,出现“一碗水端不平”的宽容差序。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个体容易进行向上比较,当所获资源或地位处于劣势时,将产生妒忌心理。已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21年11期2022-01-14

  • 差序氛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
    特色的本土概念“差序氛围”作为前因变量引入研究其对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则较为缺乏。刘军等[1]率先研究了团队层面的差序氛围,认为差序氛围是团队各成员围绕团队资源掌控者所形成的关系疏密的差异程度,其本质是以此为依据所采用的不同人际互动法则和差异化、偏私化的资源分配[2],其普遍存在于我国各类组织中并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尽管不同学者对差序氛围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但从长远来看它对大部分远离领导权力核心的“圈外人”,甚至是整个团队而言无疑是消极的[3]。从总体上来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6期2022-01-12

  • 从中国人“过春节”来解读差序格局的变与不变
    、为什么要解读“差序格局”问世已经七十多年的《乡土中国》尽管引用大量鲜活生动的事例、中西对比的典型,但仍因时空的隔阂造成了高一学生阅读的障碍。差序格局是《乡土中国》诸多概念中的核心,不知差序格局即未懂《乡土中国》,尽管利用了诸如思维导图、习题导练等方式促进学生阅读,但收效甚微。二、借助“过春节”情境的理由“过春节”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其背后深藏的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以及中国民族习俗等均值得我们去思考,而且它以其强大的中华生命基因深深地印刻在中国人的内心。因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43期2021-12-06

  • 从“差序格局”到“差序治理” ——概念跨学科移用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会学经典概念的“差序格局”跨学科地移用到了作为村治研究核心学科的农村公共管理学研究中来,产生了“差序治理”的新概念;从研究发展的动向来看,相关研究者对“差序格局”跨学科地移用已经表现出了强势的蔓延和扩散之势。二、存在解释争议的“差序格局”与“差序治理”概念的提出“差序格局”作为一个社会学学科的经典解释性概念,对其内在解释能力的学术确认和跨学科的使用都是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近些年来,农村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治学以及农村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对“差序格局”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12-05

  • 代际差异视角下差序氛围感知和主动变革行为关系研究
    用机理的探讨。而差序氛围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一种重要组织情境因素,对职场行为的影响具有某种独特规律和内在特征[3]。差序氛围所导致的亲疏有别的心理感受,对于驱动员工态度和行为方向具有重要作用,而社会交换理论也强调,员工的行为反应取决于所感知到的组织支持程度,故组织中差序氛围的存在必将引起员工对于组织支持程度的感知差异,继而会左右其心智和行为[4]。此外,Beck和Schmidt(2013)[5]研究认为,差序氛围感知强化了员工自主行为的不确定性和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6期2021-06-16

  • 差序格局概念的内涵演变与发展
    力主要体现在对“差序格局”“人情”“面子”等本土化概念的阐发上,尤其对差序格局概念的研究最为细致、系统和深入。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社会转型时期差序格局的内涵演变进行分析。二、差序格局的关系网络意涵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先生在分析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基层结构时提出来的。费孝通没有用严格的学术定义来界定什么是差序格局,而是用投石入水这一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种类型的社会关系。他认为中国乡土社会的关系格局就好像石头扔进水里所激起的一圈一圈的波纹,以

    文化学刊 2021年3期2021-05-11

  • 我国差序政府信任的形成逻辑及政治影响研究 ——基于国内文献考察的视角
    的政府信任现象,差序政府信任在20 世纪末被学者关注,如,张厚安等在1993年研究农村民主选举时发现,村民对村委会、乡镇、省市和中央评价不一的民谣在当地广泛传播,由仇人、恶人、好人、亲人到恩人的评价差异显示出了村民的政府信任差异。①李连江在2012年将这种上级高于下级,中央高于地方的政府信任现象正式定义为差序政府信任。②此后,学术界均采用这一概念来进行不同层级政府信任的差异化研究。一、差序政府信任的特征分析( 一)差序政府信任存在于社会各群体中差序政府信任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3期2021-03-19

  • “差”与“序”:对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与阐释
    娜一、研究背景差序格局被看作分析中国社会关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在分析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结构时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社会结构以自己为中心,“好像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2]26,“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2]27。这种平面的、没有纵深感的网络意象使得差序格局与西方社会关系(social netwo

    文化学刊 2021年4期2021-03-08

  • 团队差序氛围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中国文化背景下,差序格局在组织中是普遍存在的,并在组织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此国内的研究者日益关注这种差序现象,同时提出“团队差序氛围”的概念。差序氛围即是指团队成员感知到团队领导依据关系疏密的差异程度给予个别成员不同对待的共识程度[1-4]。它反映了员工对团队内部以领导(资源掌控者)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疏密程度的感知[2]。从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社会互动视角,如团队合作、团队凝聚力、上下级价值观匹配感知、团队冲突等[1-3],以及心理视角,如情感承诺,内部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28

  • 差序氛围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071)0 引言差序格局普遍存在于中国本土组织中,并在企业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1]。“差”代表组织中偏私资源分配、差别对待,“序”代表权力尊卑有序的组织关系。差序氛围感知是指员工对组织内部以领导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疏远程度的感知[2]。以往研究表明,差序氛围感知不仅会带来较低的组织信任[3]和敬业度[4],还会引发沉默[5]和漠视[6]等消极行为。但是,当前研究却忽视了差序氛围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随着创新对企业重要性的增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组织内部人际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年21期2020-11-16

  • 差序氛围知觉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为的表现[3]。差序氛围为华人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学者们对差序氛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差序氛围会导致员工产生漠视行为[3],而国内学者将差序氛围的研究应用于煤矿领域较少。基于此,探讨差序氛围知觉对矿工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情感承诺在其中的作用,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1 理论与研究假设1.1 差序氛围知觉与安全行为差序氛围这一概念来源于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4]这一概念。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其管理者会因下属与自己关

    煤矿安全 2020年5期2020-06-08

  • 团队差序氛围对组织复原力的影响 ——基于情绪衰竭中介作用分析
    研究在于探讨团队差序氛围对组织复原力的影响,目的在于减少因团队差序氛围使员工产生情绪衰竭对组织复原力的负向影响,力求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一)团队差序氛围与组织复原力团队差序氛围是“差序格局”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演化出来概念,指团队成员与团队领导者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程度。众所周知,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层层向外扩散的“波纹”形状,越向外关系越弱,因而人与人彼此之间就会呈现亲近与疏远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明显具有阶梯差序形态,而且

    时代经贸 2020年3期2020-03-16

  • “推”出来的中国社会结构 ——“差序格局”的动态性特征及其当代意义
    沈玉梅“差序格局”是费孝通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这一概念自提出后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学界几乎没有被提起,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末期有学者对这一概念开始关注,新千年伊始,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迅速升温,至今热度不减。①截至2017年12月12日,在中国知网,以“差序格局”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有1945篇论文:1958年1篇,此后一直到1987年才有2篇;1987-1998年共21篇,1999年开始升温,每年均呈上升趋势。1999年16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1-20

  • 差序氛围对职业召唤的影响: 自尊和心理授权的作用
    缺乏相应的研究。差序氛围(Climate of Chaxu)在华人企业中普遍存在,由于组织中的管理者采取差序化的管理方式, 下属易于感受到领导对团队成员不一致的对待方式(刘贞妤, 2003)。以往的研究证实了差序氛围对员工的组织公平感知(刘贞妤, 2003)、分享意愿和分享行为(陈美桦, 2006)、成员间人际关系(Hooper & Martin, 2008; Wu, Tsui, & Kinicki,2010)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这些特征与以往已被证实的职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年9期2018-12-28

  • 中国情境下家长式领导风格对团队成员差序氛围感知的影响
    下, 圈子现象和差序格局普遍存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刘增合, 2000)。在商业组织中, 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家长式领导盛行。以往的研究(鞠芳辉, 谢子远, 宝贡敏, 2008)表明, 在中国情境下家长式领导的有效性普遍优于西方领导理论, 家长式领导能够预测与解释个体和组织层次的一系列结果。其中, 就有学者(周浩,龙立荣, 2007)指出家长式领导会影响成员的组织公平感(Organizational Justic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年7期2018-11-05

  • 文化论语境下的“差序格局”再定位 ——一个关于建构“差序格局”普世模型的试探性导论
    》中费老提及的“差序格局”内容阐述“差序格局”概念,即:以“己”为核心,如同水中投入石子,与他人关联构建社会关系,而并非团体分子一般立于平面,如水波纹一圈圈推出,越推越远,越推越薄。[1](P14)事实上,《乡土中国》等同于具备讲义性质的理论要点杂记,作者的讲述风格及其文化,令“差序格局”的理论结构出现含混现象,对于后辈而言,有着预设意义和价值,推演、阐发空间较大。正是基于此,学界就“差序格局”的理论论述存有以下两方面的疑问:第一,“差序格局”对于宏观层面

    社科纵横 2018年9期2018-09-19

  • 组织差序氛围:概念、测量及作用机制
    的研究方向,组织差序氛围(Chaxu climate,Guanxi,error routine)作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现象,使得中国情境下的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某些独特特征和内在规律,值得本土学者加以重点关注和深入系统研究。现阶段关于组织差序氛围的研究多在西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展开,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具有其独特的本土文化特色,其领导—部属关系也具有某些本土特点。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年6期2018-06-21

  • 差序政府信任研究的评述与反思 ——一个文献考察视角
    府信任存在明显的差序政府信任现象,即民众的政府信任随着政府层级的上升而增加。作为政府信任研究的新进展和中国研究的新角度,国内外学者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运用文献考察的方式对这些研究新进展予以分析,对厘清差序政府信任的研究思路,拓展其研究空间,进一步推动政府信任研究,是大有裨益的。基于此,本文将从差序政府信任是否真实存在、作为因变量的差序政府信任、作为自变量的差序政府信任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期能为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略尽绵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4-01

  • 差序格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消解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基于对儒家文化注重强化“反报性”的特点的分析
    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是我国社会学本土化以来形成的重要概念。费老在表述“差序格局”时并没有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而是用了一个生活化的比喻:“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中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①。“差序格局”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很多更为深入的研究,诸如

    天府新论 2018年2期2018-01-27

  • 社会转型期中的工具性“差序格局”
    40年代提出的“差序格局”,是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模式的重要概念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中国社会持续变迁的过程中,“差序格局”镶嵌于其中的经济基础、政治结构与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行为模式仍然呈现出“差序格局”特征吗?大部分学者认为,“差序格局”虽然发生一定变化,但仍然能较为准确地概括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和中国人的行为模式。对于“差序格局”的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2018-01-18

  • 和谐与撕裂:从差序格局到自我中心网络
    要】 文章引入“差序格局”和“自我中心网络”这两个概念,对微信朋友圈与微博分别呈现出的“和谐”与“撕裂”使用生态进行考察。首先,通过理论论证差序格局适用于社会关系分析。其次,分析差序格局与自我中心网络理论的异同,以及这两种不同理论在分析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的关系特征方面的适用情况。最后,分析这两种理论在解释以上两种应用形式的内容特征的适用性,并运用这两种理论对两个平台所表现出的和谐与撕裂使用生态进行考察。【关 键 词】差序格局;自我中心网络;微信朋友圈;微博【

    出版广角 2017年22期2017-12-18

  • 新乡土情境下的“差序格局”
    的经典概念——“差序格局”,将其作为分析《马桥词典》文本的索引。透过差序格局的视角,我们可以窥见一个原本传统封闭的乡村在面对外来政治权力及现代性文化时所发生的变化。乡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被认为是社会学、人类学领域对中国的社会所做的最重要诠释之一,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它被学者们广泛地应用在有关中国文化的模式、中国人行为的研究中。这一概念扩展了本土社会学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我们去探究异于西方学术语境下的中国社会。在《乡

    当代作家评论 2017年3期2017-11-22

  • 差序格局与自我主义难题
    文/王建民差序格局与自我主义难题文/王建民问题意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已成为中国社会学的经典概念。差序格局概念的解释力主要在于它很好地把握了“亲亲”原则,但却无法解释“尊尊”原则。阎云翔强调“差序格局”既有横向的“差”也有立体的“序”,认为“差序格局”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等级观,形塑了中国人的“差序人格”;吴飞、周飞舟等认为,丧服制度是一个典型的立体结构,是理解差序格局立体结构的切入点。对差序格局的立体结构及其根源的研究,扩展了对“差序格局”概念的

    社会观察 2017年1期2017-11-21

  • 差序政府信任格局的界定、类型分析
    不均衡的特征,即差序政府信任。基于差序化政府信任存在的事实,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出发,借助社会系统和供给功能二者结合下的结构层级的政府组织形式,解释信任水平和结构层级维度,并建立二者之间的交叉联系。研究发现,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呈現出四种类型三种状态,即强中央,弱地方;强中央,强地方;弱中央,强地方;弱中央,弱地方等类型以及理想型、凑合型、无能型状态。界定一般式的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在实践和理论上,有助于加深对差序政府信任问题的认识和研究。关键词 差序 政府信任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3期2017-09-02

  • 破解新差序格局护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接关联,但是,新差序格局对我国政治生态问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看到组织、制度层面的不足是有失偏颇的。因此可以说,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新差序格局的破解。而新差序格局的存在根源于我国国家社会一元结构。因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实践智慧,也需要中产阶层的崛起以及文化生态的变革。意识到新差序格局对我国政治生态的污染,进而寻找到破解新差序格局的路径,是保障我国监察体制改革质量的重要前提。一、新差序格局:概念、表现与产生根源1.新差序格局的概念。费

    求知 2017年5期2017-05-30

  • “自我主义”与“超越意识” ——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
    识” ——关于“差序格局”的思考王建民①“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学的经典概念,深入理解这一概念离不开对“自我主义”的思考。“自我主义”是一种以己为中心、主要根据亲疏远近的原则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的思维方式,包括“外推”与“收缩”两个方向:“外推”是由私人性向公共性的扩展,而“收缩”是由公共性向私人性的回归。“自我主义”之“外推”在理想层面表现为儒家的超越意识,这种超越意识往往依赖于精英人物的克里斯玛特质,难以在实践层面构成“自我主义”之“收缩”的广泛制衡力量

    思想战线 2017年1期2017-04-11

  • 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社交中的差序格局变革
    时代微信社交中的差序格局变革李燕琳(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75001)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差序格局"的乡土基层结构。微信是以强关系为主导的熟人社交应用,他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社交方式,呈现出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结构。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社交模式和差序格局在微信的“沟通”“传播”“接收”“效果”等方面总结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的差序格局在微信传播中的现状与变革。微信;差序格局;强关系一、差序格局“差序格局”一词原在费孝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2期2017-04-06

  • 解析《中国式关系》塑造的中国关系差序格局
    吴媛媛众所周知,差序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最先提出的,是一种用以诠解中国式关系的亲疏界、人我界、群己界三界的结构化分擘定义。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话,对这种差序关系加以厘清,那么,可以用水面上投石所形成的同心圆式的涟漪形象化地对其加以形容。石头就是事实上的自我本体,围绕着自我本体,越近的同心圆就越清晰,越远的同心圆就越模糊,再远就甚至连一丝涟漪也不会泛起了。也就是說,越亲近关系越大,影响越大;越疏远关系越小,影响亦越小。由此差序格局理念出发,还可以进一步定义中国

    电影评介 2017年3期2017-03-27

  • 结构、路径与治理:差序格局视域下家族式腐败
    构、路径与治理:差序格局视域下家族式腐败吴光芸,李梦娜/从党的十八大查处的反腐案件来看,多数腐败案件都呈现出家族化的特征。这种家族式腐败以权力官员及其家属为中心,以“水波涟漪的方式”一圈圈向外逐步扩散,不仅包含了父母子女等亲缘关系,而且网罗了同事、朋友、老乡在内的人群,这个广义上的“腐败家族”最终构成类似于差序格局的层次结构。依据差序格局理论可将家族式腐败交往人群由内向外划分为四个圈层:家庭圈、家族圈、熟人圈、半熟圈,不同行贿者与官员之间腐败行为发生的路径

    廉政文化研究 2017年1期2017-03-10

  • 社会工作整合差序格局
    00社会工作整合差序格局王 静 李秋阳 顾昭明*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太原 030100本文首先提出只有通过社会工作整合差序格局,才能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再次从差序格局横向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和纵向的等级化的“序”两个维度对社会工作整合差序格局提出了必然性论证,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论证了社会工作整合差序格局的方法。社会工作;整合一、从社会工作本土化看,社会工作整合差序格局的可能性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专业活动,十九世纪社会工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0期2016-11-26

  • 组织差序氛围对员工漠视行为的影响:职场排斥和组织自尊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影响。差序氛围在华人企业中具有广泛存在性,组织成员由于亲、才和忠等方面的差别往往被置于以核心管理者为圆心差序格局的不同位置上,从而导致与管理者之间存在差异化的互动。[1]依据社会交换理论,员工的行为付出决定于其所感知到的组织内部管理和服务,特别是感知管理者的表现,因此组织内差序格局和氛围会影响员工的心智和行为。近年来,学者们亦以华人企业为对象对组织差序氛围的后续影响进行解读,这些研究多聚焦于对组织内知识转移和团队绩效等的影响等方面,而对组织差序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2016-07-06

  • 差序格局”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分析
    77000)“差序格局”视角下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缺失分析付耀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临沧677000)摘要:在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我国的社会信用结构是一种特殊主义信用结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具有“差序格局”特点。“差序格局”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出现公共利益“私人化”、利益关系“圈子化”、公共权力“特权化”、国家法律“人情化”等失信行为。关键词:差序格局;特殊主义信用结构;地方政府公信力我国社会呈现“差序格局”特点的关

    大连干部学刊 2016年4期2016-03-20

  • 身份“差序格局”的测量及其效应研究
    ,形成人际交往的差序模式[1]。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差序格局”的理论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伴随着工业化、全球化的到来,人口流动频繁,家庭的重要性日益下降,社会日益组织化,差序格局的中心点逐渐由家庭位移到一个个具体的“单位组织”中[2]。其次,基于单位组织在社会交换和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关系不断弱化,从而单位组织逐渐取代了单一的家庭群体作为个体社会生活的基本结构,构成了个体对其所在单位的经济依赖,形成了中国人的“单位意

    华东经济管理 2015年6期2015-11-27

  • 差序格局视角下组织公平感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
    300401)差序格局视角下组织公平感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高雪冬,刘兵,徐千(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以京津冀地区银行业40个工作组560名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HLM跨层次研究方法,验证了中国差序格局情境的下组织公平感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在高差序格局氛围下对建言行为无显著相关关系;低差序格局氛围下,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与建言行为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互动公平对员工建言行为的正向影响在低差序格局氛围时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年4期2015-07-07

  • 差序政府信任:概念、现状及成因* ——基于三次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吕书鹏差序政府信任:概念、现状及成因* ——基于三次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吕书鹏本研究在2002、2008、2011年亚洲民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了差序政府信任的概念、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差序政府信任受到信息、文化以及政治接触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半开放式的媒体环境、适度而非绝对的权威取向文化环境以及民众对于基层政府在公共服务上的不满和基层民主参与的匮乏共同催生、强化了差序政府信任现象。差序政府信任;政治信任;政府信任理论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政府信任

    学海 2015年4期2015-07-02

  • 差序格局”再审视及法治困境的破解
    ,创造性地提出“差序格局”概念,以概括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试图回答中国人“私”的毛病问题。差序格局概念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理论的经典,在概括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说明中国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特征方面具有巨大的诠释力。在新时期,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对这一概念作一进步厘清和阐释,也不断有学者做出了大量修正,充分表明了这一概念具有巨大的学术生命力。本文拟对差序格局这一经典概念从原始内涵及现代内涵进行再审视,并从法律文化自觉的角度结合当代中国立法实践对当代法治困境的破解提

    江汉学术 2014年2期2014-06-21

  • 领导部属关系构建与员工绩效关系分析*——基于“差序格局”的文化背景视角
    成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就是‘伦’(人伦)”(费孝通,1947)。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差序在中国人际关系中逐渐形成“差序格局”,处在差序格局中的中国人,会根据与自己关系深浅的不同,采用不一样的标准来处理和对待。对于不同关系的人,则以不一样的交易标准、法则等与之交往。因此在企业里也做类似的思考,受差序格局的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中的领导与其下属的关系也具有差序性,对于关系不同的下属,领导则采用不同的原则与之交往。由于目前把领导部属关系结合中国人际关系“差序格局”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年4期2014-04-02

  • 从“差序格局”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跨越*
    子832003)差序格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解释中国社会结构的两把“金钥匙”,两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差序格局”分析的核心对象是单个的人,讨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网络的分析中讨论人与“团体”(包括家、国等)的关系,是对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的分析[1]。费先生看来,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己为中心,像石头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是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