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 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娱乐至死”的思考
    波兹曼著的《娱乐至死》一书的封面中,没有实体躯干的一家四口坐在电视机前,身后映出各自的影子,这一场景不由让人深思。它所表达的便是尼尔·波兹曼思想的主旨,即电视媒介出现后,犹如“洪水猛兽”般开始吞噬人类世界文明,其娱乐本性侵蚀了公众的思想和灵魂,导致人们逐渐丧失理性和思考能力,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尼尔·波兹曼在20世纪末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交替的社会转型期,提出这一思想具有一定的道理。时至今日,以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为信息载体的新媒介快速发展,信息流在传播介

    今传媒 2023年4期2024-01-17

  • 新形势下做好文艺批评的策略探析
    ;审美导向;娱乐至死;文艺评论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1-0086-03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北京青年报社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XS1200086201900149(一)文艺批评的时代要求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1期2023-02-14

  • 短视频内容的“娱乐至死”现象分析
    ,不断促使“娱乐至死”现象的发展。短视频的“娱乐至死”会对社会或者时代的整体风貌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抑制“娱乐至死”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短视频内容“娱乐至死”产生的原因泛娱乐化趋势的负面推动。近年来,短视频借助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向着大众迈进了一大步,短视频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大众消遣时光、记录生活点点滴滴的重要工具。短视频平台的火热,让资本将目光聚集到了这个领域,大批资金进入短视频领域,快手、微视、西瓜视频、哔哩哔哩等平台逐渐发展壮大。如何留住用

    声屏世界 2022年18期2022-12-26

  • 从新媒介技术看尼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
    □曹汉娇“娱乐至死”时代的文化特征在尼尔·波茨曼生活的印刷媒介渐趋衰落,而电视媒介逐渐崛起的媒介环境下,所产生的影响在于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理性的消逝,话语体系的转变——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印刷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 自德国工匠约翰·古登堡将葡萄压榨机跟图书制作联系在一起,1450 年产生金属活字印刷术起,人类结束了利于树立威严、维系传统的宗教性帝国和以口耳相传、转瞬即逝的口语传播时代,步入了印刷媒介时代。而后,稍纵即逝的言语得到了记载传承,笨重的石

    声屏世界 2022年8期2022-07-26

  • 信息时代“娱乐至死”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重,也就是“娱乐至死”现象。“娱乐至死”现象主要体现于网络媒体对于娱乐化的不实报道以及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媒的社会形态,这也是消费主义和大众文化发展的后果。本文主要从网络泛娱乐化的几种表现形式入手,探讨“娱乐至死”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探讨如何避免该现象的有效路径。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代;“娱乐至死”;学生;影响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3期2021-10-13

  •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的解读
    【摘要】 《娱乐至死》作为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是由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所著。书中波兹曼将电视视为“洪水猛兽”,他认为电视将会消解人们的文化,并且导致人类文明进一步衰落。当今电视作为后时代媒介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过去式,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浪潮下,“泛娱乐化”现象愈加明显。娱乐思维似乎存在于所有的公众话语和言论中,社会的文化也心甘情愿地沦为娱乐的“附庸”。因此在泛娱乐化愈演愈烈的今天,结合当下的语境重新解读《娱乐至死》具有更加

    今古文创 2021年26期2021-09-10

  • 新媒体时代青年大众文化的自主性解析 ——兼论对青年群体“娱乐至死”的误判
    众声喧哗”“娱乐至死”式的网络生态降低了人们的文化品位,消解着人们的理性精神,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强烈冲击[2]。刘白杨等反思网络“泛娱乐化”思潮时指出,大量“戏说”内容的存在,造成了大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误读和误解[3]。类似观点在大量关于大众传媒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和文化生态圈产生负面影响的研究中也得到体现[4-5]。但这并不是对新媒体时代的大众文化和青年群体在文化消费过程中真实面貌的全部概括。在谈及“社会参与是促进国家政治民主进步的重要路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21年4期2021-07-24

  • 娱乐至死到网络至死:新媒体发展与城市生活状态
    江【摘要】《娱乐至死》和《网络至死》都是谈论新媒体对大众生活时代的冲击的书,因此体现出诸多共通性。由于这两本书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身份立场的不同,两者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分野。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我们需要应时代之需,将其放置在合理位置上。在新媒体时代,精英知识分子恪守自己的“精英”立场是时代最需要的。【关键词】新媒体;娱乐至死;网络至死;城市生活状态一、讨论的前提当前,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日益改变着城市生活以及这个时代,其带来的各种影响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新闻爱好者 2021年3期2021-04-16

  • 从《娱乐至死》到《网络至死》:“新”媒体与大众生活时代
    代表性作品《娱乐至死》(1)美国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最开始由英国企鹅出版公司于1986年出版,在中国大陆最开始为章艳翻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中信出版集团2015年出版的也为章艳译本。在章艳之前,中国台湾猫头鹰出版社已经于2007年推出蔡承志译本。中。《娱乐至死》这本书被译介到中国大陆后,产生了强烈而持续的反响。有意思的是,人们在接受波兹曼观点的同时,似乎对这本书的标题“娱乐至死”更感兴趣,甚至用它来点评当下媒体发展现状,以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14

  • 娱乐至死”的司法灾难
    。〔关键词〕娱乐至死;电影《芝加哥》;司法乱象;舆论操控2003年第7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芝加哥》以极强的反讽意味,以激烈的歌舞形式塑造人物、描绘现实。故事以20世纪20年代芝加哥纸醉金迷的浮华名利场为背景,塑造出牵扯进凶杀案的多个女性形象,展现了一场荒诞离奇且沉重的闹剧。“在这座城市,谋杀就是一种娱乐”,风城芝加哥的大众渴望猎奇的新闻,娱乐新闻界因而如鬣狗般闻风而动,为博眼球,迎合大众的扭曲审美,纠缠报道名声斐然的女杀人犯们,同时又在名利纠缠下成为律师的

    艺海 2020年9期2020-11-13

  • 网络直播:互联网时代的又一场“娱乐至死
    的一场新的“娱乐至死”,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场转瞬即逝的视觉狂欢,即便是其心理的即时满足感也是一个虚妄的存在。关键词:网络直播;双向互动;网络传播;“娱乐至死”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3-0063-02直播最早源自传统的广播电视领域,1997年,中国用电视直播的方式全程记录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实况;2003年,全球各大电视台也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现了美军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摧毁伊拉克政权。进入互联网时代,近年来,传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3期2020-09-10

  • 对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局限性探究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于1984年出版以来,对现代媒体和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体现了作者对电视媒体的娱乐本质的洞察,波兹曼认为电视媒体使人们失去理性思考能力,会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然而,从今天起,社会正经历一场信息革命,他对人类命运的预测似乎没有实现。本文将尝试分析该书研究背景,波兹曼的个人价值取向以及作品本身的内容,以便对他的命题进行一些批判性的思考。【关键词】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传播学;文化【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

    今古文创 2020年18期2020-09-10

  • 当《娱乐至死》被民众用来垫桌脚
    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担忧,时至今日,“娱乐至死”的时代在我国悄然来临。近年来,短视频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渗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们不仅通过短视频获得了别样的快乐,与此同时,每个人都获得了平等的机会,在公众面前展现自己。全民狂欢之下,我们不得不深思其背后的隐患,理性对待娱乐行为。关键词:短视频;娱乐至死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曾写下了一部名为《娱乐至死》的著作,内容不仅批判了电视媒体,更预言未来的传媒危机。一、电视占据文化

    新教育论坛 2020年5期2020-09-10

  • 读《娱乐至死》:看抖音娱乐的特点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即对人类的过分娱乐化进行了警告,但是社会娱乐日渐的丰富性对此只是充耳不闻。近来抖音短视频的兴起更是丰富了大众娱乐,并以其内容的丰富性,信息的碎片化以及泛化的娱乐性为民众带来更喧嚣的狂欢。关键词:《娱乐至死》 抖音 丰富性 碎片化 娱乐性“媒介即隐喻”是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首先进行论证的。他用一个钟表的例子来论证媒介的隐喻性,钟表的发明切割了时间,人们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分分秒秒”之上,“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7期2020-08-27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娱乐至死
    张园园一、“娱乐至死”与新“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是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著作。针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社会由于媒介转变带来的公共话语内容和意义的改变,波兹曼发出了“娱乐至死”的警告。21世纪,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媒介早已从波兹曼批判的电视进化到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娱乐也早已不仅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还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承载的内容的鲜明指向。(一)电视时代的“娱乐至死”波兹曼将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引申为“媒介即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从媒体融合角度思考“娱乐至死”的现实意义
    王硕祎《娱乐至死》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大师尼尔·波兹曼的著作,于1985年初次发行。面对电视时代的来临,波兹曼对当时美国社会公共话语体系的碎片化、娱乐化倾向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呼吁人们警惕社会文化在泛娱乐化趋势中可能被消解的危险。近年来,随着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逐渐崛起并壮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脚步也不断加快,人们看待娱乐化的角度也愈发多元。从当前我国媒体融合的角度剖析“娱乐至死”,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世纪下半叶,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浅析新浪微博的“娱乐至死”问题
    公共领域中“娱乐至死”的问题也就值得再次被思考。一、新浪微博的公共领域概况“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的,认为公共领域是人们不借助任何中介平等对话,可以进行直接交往活动的政治空间。在阿伦特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围绕大众传播的功能和问题继续探讨公共领域,认为公共领域指的是介乎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总的看来,公共领域有三个特征:一是开放性,公共领域介乎于国家公权力与社会私人领域之间,民众可自由进入这一空间对公共事务进行独立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新媒介语境下的“娱乐至死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说起20世纪60年代,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他断言:“任何一种新型媒介都对人类事务的尺度、进度和标准产生影响,强有力地改变了人类感觉的比例和感知的图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的开篇对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做了延伸,提出了“媒介即隐喻”和“媒介即认识论”等观点。他认为,媒介包含并传播着所有信息,同时赋予这些信息丰富的内涵,内涵即隐喻,文化又由这些丰富的内涵构成,由此文化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波兹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浅析“娱乐至死
    常天恺《娱乐至死》一书是尼尔·波兹曼在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给大众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作出的深刻分析和论述。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出现使得一切事物诸如新闻、宗教、政治、教育都以娱乐的方式来展现。媒介的变化不仅改变了话语结构,更使得人们在电视的统治下成为了娱乐的附庸。在书的前半部分,波兹曼对媒介本身进行了分析,认为“媒介即隐喻”,媒介这一认识论可以塑造文化特征进而形成文化精神,同时对印刷时代下的美国社会进行了论述分析;在书的后半部分,波兹曼揭示了在电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从电视节目泛娱乐化传播看“娱乐至死
    李渊一、“娱乐至死”:我们终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以电视为代表的图像传播改变了人们的认知结构,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言:“电视正把我们的文化转变成娱乐业的广阔舞台。”事实上,波兹曼反对的并不是电视所具有的娱乐功能,而是电视上“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电视媒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无论是大事还是琐事,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给人们,电视输出的海量的瞬时信息,让人们逐渐放弃了思考。波兹曼用独特的视角分析了电视媒介传播的娱乐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娱乐至死”,消解了什么
    仪一、何为“娱乐至死”随着科技的快速迭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早已将其触角深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时代下,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活跃于各路媒介之上,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娱乐化步伐的加快,娱乐的种种弊端逐渐浮现,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对于娱乐业的批判,“娱乐至死”一词再次成为热点。“娱乐至死”一词源于美国著名媒介生态学家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该书以美国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年代”向以电视为主要媒介的“娱乐业时代”转变为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娱乐至死”之“死”意指为何
    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的影响,主要认为平面化娱乐消解了文化的精神维度、思想深度、历史意识和真实性。持此类观点的文章主要讨论了作为始作俑者的“娱乐”为什么导致以及怎样导致了目前文化领域出现的大众娱乐异化现象。移动互联网环境中,“娱乐至死”一词经常在一些文娱事件的网民评论中出现,但这并非表明他们都对《娱乐至死》一书及核心观点进行过深入了解。“娱乐至死”渐渐已成为一种批判文娱负面现象、表达对文娱事件之感慨的网络惯用话术。显然,学界所讨论的“娱乐至死”与网络上所使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娱乐至死》并不“娱乐至死
    曼希望通过《娱乐至死》这本书,提高人们对于媒介进化的警惕,认识到媒介进化会对人的思想意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等造成不可逆的影响。21世纪,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如今出现的丰富的娱乐内容,更和媒介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基于媒介进化的视角,分析探讨娱乐内容和媒介进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思考“娱乐至死”的深层意义。一、从媒介进化的过程思考现代媒介麦克卢汉曾经基于媒介的进化提出了“媒介定律”——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从媒介技术的角度来观察整体媒介环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娱乐至死”,一个伪命题的探讨
    其经典著作《娱乐至死》中曾写道:“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今天我们所面临的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娱乐产业建立起了摩天大厦,抖音、微信、微博等娱乐媒介似乎成为生活必需品。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一、《娱乐至死》与“娱乐至死”波兹曼所著的《娱乐至死》主要观点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电视为主要信息媒介的当代文化正因为其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而逐渐失去生命力,对于电视文化带来的种种文化危机,作者将其概括为“娱乐至死”。然

    人文天下 2020年10期2020-07-18

  • 从“流量为王”到“内容为王”看综艺节目转变
    去,民众从“娱乐至死”中走出,成为把关人。【关键词】创造力 流量为王 内容为王 娱乐至死这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这是一个娱乐行业空前增长的时代。“流量+综艺=商业”的时代已经来临,“流量”带动综艺创造商业利润已经成为一种走向。虽然在正能量的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方面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在巨大的娱乐商业化面前,不免冉现综艺节目的同质化,这种同质化固然带来利润,却也在降低我们的创造力,弱化电视的教育功能。一、我国综艺行业的发展历程央视《正大综艺》《曲苑杂坛》

    记者摇篮 2020年6期2020-06-24

  • 电影《芝加哥》的美学浅探究与寓言体阐构
    空间理论 娱乐至死引言情欲,血液,爵士,歌舞,酒精,子弹,钞票与谋杀。这些元素像综艺秀节目般逐一登场,精彩纷呈的歌舞演绎出一个骇人的危险世界,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中,比腐败的司法系统和易于操纵的媒介舆论更可怕的是看客将暴力事件作为娱乐头条追捧时表现出的理所当然。百老汇著名歌舞剧《芝加哥》,一出舞台视听冲击力极强的、梦幻魅惑的荒诞闹剧,被罗伯·马歇尔以镜语展现,产生了更为奇妙的化学反应。1.美学风格:粉红色的暴力幻境“暴力美学”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趣味,一种“

    理论与创新 2020年4期2020-05-09

  • 西方“娱乐至死”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
    文化内核即“娱乐至死”式的文化思潮,这种思潮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灵魂工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冲击。一、“娱乐至死”思潮的主要文化指向“娱乐至死”思潮或者说作为一种现代性下的“文化现象”在20世纪后半叶走入人们的理论视野,离不开尼尔·波兹曼的建构。波兹曼认为,西方开启的现代性文明无论是在传播学意义上还是在教育学意义上,都带有“泛娱乐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20世纪后期互联网等新型媒介产生以后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作为对西方传统理性的守望,波兹曼对西方这种“娱乐至死”思

    高教论坛 2020年4期2020-03-15

  • 网络穿越小说流行的源起、物质和心理基础
    大众狂欢 娱乐至死 民众集体心理网络穿越小说a特指由中国内地网络写手原创并发表于网络平台、以故事人物的躯体或灵魂从原本生活的空间穿越时空到另一个存在空间后的传奇经历为情节基本模式的幻想小说。网络穿越小说在2003年从晋江文学城伊始,波及起点中文网、新浪读书频道等文学网站继而几乎席卷所有文学网站,形成一股异常火爆的穿越流行风,至今未见消退;随着《步步惊心》《楚乔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庆余年》等穿越剧的热播,依然火爆。一、流行源起——模仿欧美港台穿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7期2020-03-01

  • 互联网时代下的“娱乐至死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醒人们大众媒介为人们建构的“美丽新世界”,警示人们保持理性和审视的态度,强势媒介往往具有隐蔽而强大的力量去重新定义现实,甚至塑造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面貌。尼尔·波兹曼便是以一种精英文化的反思视角重新审视大众媒介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他以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电视文化生态作为考察对象,直至今天,当电视逐渐退去“光芒”,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开始登场,新媒体时代的“娱乐至死”依然值得人们关注。一、观看方式的嬗变伴随印刷术时代的没落,电视时代由此

    视听 2020年1期2020-02-24

  • 由“娱乐至死”引发的对校园文化的思考
    电视时代的“娱乐至死”现象作者认为,电视上的每个镜头的时间是3.5秒,如此短暂的时间,我们的眼睛根本无法休息。在电视时代的媒介传播中,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无论是宗教、医学、政治以及人文历史都难以逃脱。对于本章节的观点,作者以很理性深刻的口吻提出:“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1]以宗教为例,在电视为主流媒介的情况下,宗教的传播并没有用严肃虔诚的方式,可以带着棒球帽、可以在间隙播放音乐排行榜前十名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2020-01-01

  • 戏:残酷的“娱乐至死
    戏形声字,《说文解字》:“三军之偏也。一日兵也。从戈,虔(xi)声。”左右结构部首:又总笔画:6与“戏”有关的成语和典故[逢场作戏]出自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竿木随身,逢场作戏。”邓隐峰辞别道一禅师去石头大师那儿,禅师以“石头路滑"暗示在那里很难学到东西,可邓隐峰却说:“我随身带着竿木,到哪儿都能架台演戏。”所以逢场作戏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场表演。后来指遇到机会,偶尔玩玩,凑凑热闹。[吕布戏貂蝉]董卓挟汉献帝号令诸侯,还让吕布保护他。司徒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9年11期2019-12-31

  • 书评:《娱乐至死
    摘 要:《娱乐至死》为波兹曼带来了世界性的学术声誉,也为媒介环境学打开了一个新纪元——正是它开启了媒介环境学派在传播学领域有占有一席之地的大门。”以媒介环境学派为主体的技术——控制论学派,俨然已成为和经验-功能学派、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成为并驾齐驱的传播学“三大学派”。对《娱乐至死》一书的研习与解读,自然成为理解媒介环境学不可绕行的重要把手。一、“媒介即隐喻”:《娱乐至死》体现的媒介主体认识论早在1953年,麦克卢汉便与卡彭特共同创办了《探索》杂志,旨在

    科学与财富 2019年30期2019-10-30

  • 以微博为例探析当前新媒体浪潮中伴随而生的问题
    ;网络暴力;娱乐至死近几年,新媒体时代到来,信息渠道增多,传播速度加快,信息内容丰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方便了人们的经济和生活。但与此同时到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值得我们深思,笔者斗胆写下这篇文章,剖析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另一面。一、新媒体平台门槛低,发表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新媒体的发展给更多普通民众带来了发表言论表达意见的自由,人们不受地位及职业影响,可以自由的对新闻时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充分行使自己的表达权,但与精英主义相对的这种大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2019-10-21

  • 《奇葩说》作为电视娱乐节目的成功之道
    主题;内容;娱乐至死文章编号:978—7- 80736 - 771 -O(2019)03 -123 -03《奇葩说》是一档由爱奇艺制作的国内首档的融人辩论元素的电视娱乐节目。节目创办的宗旨是旨在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自从20 1 4年开播以来,至今已有五季。在20 14年底,爱奇艺推出的《奇葩说》成为现象级网综,由此网络综艺丌始走人了大众视野,第一季《奇葩说》豆瓣评分高达9.1分超越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同类型综艺节目。但是随

    长安学刊 2019年3期2019-07-31

  • 敲响娱乐时代的警钟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剖析了媒介变迁对于公众话语方式的深刻影响,并指出赫胥黎的预言正逐步成为现实。本文以《娱乐至死》中“媒介即认识论”为切入点,探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介对于当代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和改变,并进一步思考技术垄断对于文化的威胁。关键词:《娱乐至死》   新媒介   互联网   技术垄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大众媒介日趋多样化,并导致了社会信息爆炸。这令人咋舌的巨变,不禁让我思考新闻和娱乐业的真正价值。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娱乐至死》中谈到

    祖国 2019年12期2019-07-15

  • 也谈《娱乐至死
    张朵拉《娱乐至死》一书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书中观点认为,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娱乐得以达到至死的目的;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客观事实,客观评判。不可否认,当今的社会形态已陷入一种错综的自我娱乐之中。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一句话:“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这是最美

    初中生·作文 2019年5期2019-06-03

  • 娱乐至死
    文化。因此在娱乐至死的互联网环境下,文化与个体的健康发展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关键词】娱乐至死;信息碎片化;文化发展一、媒介转变导致的文化发展的偏移(一)从印刷文字到电视转变带来的影响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信息”这一观点,而波兹曼认为媒介更像一种隐藏但有力的暗示。任何的文化传播都离不开媒介,媒介即是信息的承载体,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波兹曼通过对不同媒介的分析,试图想要传达: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控制文化。新媒体的发展不

    智富时代 2019年4期2019-06-01

  • 从《娱乐至死》观媒介文化
    麻木,就像《娱乐至死》一书的封面一样,一家四口坐在电视机前,只有躯干却没有头颅。人们沉浸在娱乐中,却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我们无法阻止新媒介带给我们的话语方式和思维模式上的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在笑过之后思考这背后的内蕴。坚持主动性的思考,不要成为娱乐的奴隶,是我们避免娱乐至死的重要途径。如今在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的生存环境变得日益严峻,各个媒介为赢得“客户群”,娱乐化趋势愈加明显,泛娱乐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在一定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7期2019-03-22

  • 从“娱乐至死”到理性回归:网络舆论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提升
    网络舆论场“娱乐至死”现象及其原因分析《娱乐至死》中描述:“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4-5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概念虽是在电视媒介发展早期就提出的,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他的阐述得到了更鲜明的佐证。在“娱乐至死”语境中,随着交往平台的拓展和市场化经济的驱导,形成了一个广阔的社会聚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19-03-21

  • 新媒体时代视角下重读《娱乐至死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了自己的忧虑和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在被新媒体占据话语市场的时代下,虽然娱乐仍是操控话語的霸权力量,但从1985年到现在的文化发展表明,我们并不需要用如此偏激的态度指责娱乐至我们“死亡”。如何把握好严肃和娱乐之间的度,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探寻的问题。关键词:《娱乐至死》;新媒体时代;严肃;娱乐[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11985年波兹曼站在印刷媒介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2019-03-13

  • 娱乐至死”环境下对大众传播问题的思考
    来解读当今的娱乐至死现象。关键词:娱乐至死 符号学分析 马克思主义分析 精神分析批评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与发展,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在低头把玩着手里的手机。手机全面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文娱就成为了主要的内容。娱乐性所衍生的明星效应、梦幻效果使得现代人在茶余饭后有了的谈资,甚至巧妙地化解了大众在都市中的紧张情绪和生存压力。①因此大多数文化作品或是影视节目,也都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现象。“无乐不欢”成为了现在节目创作的趋势,全民沉浸在娱乐狂欢之中,缺乏理性且深度的思考能

    声屏世界 2018年7期2018-11-22

  • 娱乐至死”下媒介进步得与失
    119一、《娱乐至死》的担忧尽管尼尔波兹曼本人认为好的读者 “不会因为发现什么警句妙言而欣喜若狂或忍不住鼓掌。” ①但在读《娱乐至死》时,笔者还是忍不住像一个“不好的读者”那样为作者的智慧或反讽鼓掌叫好或大笑失语。通览本书可以发现,尼尔波兹曼除了是著名的媒介研究领域的专家和伟大的思想家之外,还是位谙熟讽刺、掌握并推崇可管理性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共话语的先知。他笔下的这本《娱乐至死》的某些篇章,正如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预知了电视盛行时的

    新生代 2018年19期2018-11-14

  • 从《娱乐至死》中浅谈公众话语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以媒介即隐喻和媒介即认识论两个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媒介的娱乐化,主要对象为电视媒介,并提出了“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的言论。时至今日,作者的一些言论对分析社会现象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关注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的公众话语的问题。关键词:公众;话语权;《娱乐至死》一、公众话语权:话语内容与结构的转变《娛乐至死》简单地分析和批判了媒介如何影响大众的话语内容、话语结构和话语方式。电视本身具有视觉冲击、营造断续语境以及凸显艺

    速读·上旬 2018年10期2018-10-21

  • 浅析娱乐“致”死
    辛未摘要:《娱乐至死》是波兹曼在上个世纪80年代媒介环境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在书中作者表达出在电视的冲击下人们话语结构、思维方式等文化危机的深深忧虑。30多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娱乐化、泛娱乐化现象更加明显、更加普遍。在政治、电视、新闻领域,娱乐化都带给社会诸多不良效应,我们真的会因为娱乐而“死”?波兹曼的担忧在当下社会是否有必要?我们究竟选择“娱乐到死”(娱乐至死),还是让娱乐“杀死”我们,也就是所谓的“娱乐致死”?关键词:娱乐至死;媒介生态;娱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4期2018-10-21

  • 娱乐至死的物种:个体在泛娱乐化时代的倾向性狂欢
    响。关键词:娱乐至死;波兹曼;隐喻;媒介自1993年引入互联网,近25年的时间,中国已发展成令世人瞩目的互联网大国。尤其“新四大发明”的蓬勃发展,不仅令国人振奋,也叫全世界为之瞩目赞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媒介盛景,形成了独特鲜明的媒介融合文化景观,新兴的媒介技术越来越成为各方推崇的焦点,泛娱乐思潮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娱乐表征。回首2017年,“娱乐”早已是其当之无愧的年度关键词之一。各种以娱乐为导向的媒介事件层出不穷,前有薛之谦人设崩塌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4期2018-10-21

  • 如何认识电视?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于1985年初次发行,这本著作从出版至今一直深深影响着世人。80年代,在大家纷纷为电视的发明、发展欢呼雀跃、放声高歌时,波兹曼等人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与深深担忧。根据书的英文题目——“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娱乐”不是名词,不是指“娱乐内容”,而是动词,指一种动作和状态,而且句子的主语不是别人,恰是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致使我们心甘情愿要娱乐死自己?带着问题笔者重新阅读了这一经典著作。关键词:电视

    东方教育 2018年26期2018-09-28

  • 浅论消费异化
    得人们陷入“娱乐至死”的状态,消费也陷入了无意识、盲目、炫耀性、狂欢性的困境。对消费异化应采取多方面的对策,其中一大关键点就是要倡导经典的理性回归。关键词:消费异化;娱乐至死;理性回归1 何谓“消费异化”消费异化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某物品时,不是为了获得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实际功能,而是为了某种外在的目的(如显示社会地位、财富和权力)而去进行消费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异化的消费活动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向他人显示自身经济力量、社会地位和身份从而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4期2018-08-24

  • 由《穹顶之下》反思当今互联网媒体现状
    ;传播技巧;娱乐至死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5-0159-03柴静一直以来是央视饱受争议的主持人之一。2015年柴静自央视辞职,由于生活受雾霾影响较大,于是自费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柴静选择在北京的一处演播厅进行秘密演讲,然后进行拍摄后期制作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在长达104分钟的演讲中,柴静用一个一个的视频、照片对照、数据分析将雾霾这个庞大的体系拆分在我们眼前,距柴静推出雾霾纪录片已经过去3年,但

    科技传播 2018年14期2018-08-16

  • 新“娱乐至死”:短视频“泛娱乐化”现象的探究
    加难以摆脱“娱乐至死”的境地。本文基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一书的启示来探究作为充斥“泛娱乐化”内容的典型媒介——短视频,以寻求脱离“娱乐至死”困境的方式与路径。关键词:短视频;泛娱乐化;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粉丝经济的兴起,信息化时代的内容爆炸式增长,人们从传统的图文模式中跳脱出来,用短视频进行互动交流,就目前来说借助网红经济时代的网红效应,短视频已经成为内容创业和社交平台的重要形式之一。这种带有传播属性的互动形式给社交平台带

    新丝路(下旬) 2018年4期2018-05-14

  • 文化发展的极端方向与转型困境 ——对于波兹曼《娱乐至死》预测性观点的新认知
    ——新时代,娱乐至死,但娱乐又不死,因为我们根本早已分不清死与不死的界限在哪,我们完全乐在其中,即使意识到也无能为力。一、媒介即文化了解的工具波兹曼在开头的几个篇幅中对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观点做了几个延伸,发展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的维度。“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①从古老的口头传播说起,并不难理解。任何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6期2018-03-28

  • 娱乐至死”时代的狂欢 ——以网络直播问答为例
    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抨击电视,电视的出现使时间碎片化,导致受众的阅读量减少。如今互联网已取代电视,改变了曾经单向传播的方式,向受众提供了更多娱乐,更使碎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极致,以至于使受众忘记思考。直播答题将知识、金钱和娱乐结合起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似乎是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同领域的知识。以火爆的网络直播问答“冲顶大会”为例,其每期有12道题,题目涉猎广泛。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有10秒钟,答对所有题目即可获取奖金。每个用户每天有两次游戏机会,也就是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1期2018-02-22

  • 不要在短视频的浮华中“娱乐至死
    频的浮华中“娱乐至死”,绝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局面。近日,一位陕西西安的8岁男孩因在抖音上看到了一个“胶带粘门”的整蛊视频,遂用此来恶搞自己6岁的弟弟,造成弟弟绊倒摔伤。6岁男童牙齿损伤,下巴缝了10针。据媒体介绍,因为模仿热门短视频而造成用户受伤的事件并不少见,也不局限于某一家短视频平台。那么,促使众多用户迷恋模仿短视频,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的原因何在呢?原来,按照平台设定的机制,传播效果越好、观看人数越多的短视频,越有机会给发布者带来更多粉丝,从而让其获得

    遵义 2018年12期2018-02-07

  • 关于《娱乐至死》的解读分析
    摘要:《娱乐至死》是一部讲述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过程的著作,其作者是美国人尼尔·波兹曼[1]。书中,波兹曼深入地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类的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趋向的影响,内容使人们认识到媒介的危机[2],发人深省。那么,人们真的会“娱乐至死”吗?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将对《娱乐至死》进行解读分析。关键词:娱乐至死 创作背景 启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手机等产品纷纷涌入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

    祖国 2018年24期2018-01-21

  •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容器人”的生成
    孤独 焦虑 娱乐至死早前的传播学者认为媒介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影响,形成了以英尼斯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如今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不断刺激并鼓励着人们的想象与消费。也正因如此,在互联网数字技术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轻易掌握的时代下成长的一代,加之各种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的心理人格成长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出现了新“容器人”。一、特定生育政策带来的个体孤独在CNNIC第42次的调查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 2018 年6 月,我国网

    记者摇篮 2018年10期2018-01-04

  • 由《娱乐至死》看信息爆炸时代下的教育
    ·波茨曼的《娱乐至死》的观点,阐述对当下信息爆炸时代的教育走向与思考。关键词: 《娱乐至死》 信息发展 教育信息在人类历史纵向跨度上的影响巨大,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介的不同在无形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类的说话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毫不例外地影响教育方式。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中,教育积极顺应时代进行信息化改革如火如荼。然而信息化的进程有利有弊,教育该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又要向何处去呢?一、《娱乐至死》——信息传播形式变化的影响尼尔·波兹曼在

    文教资料 2017年25期2017-12-20

  • 娱乐至死》的贡献及启示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扩展了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为“媒介即隐喻”,对娱乐至死做出了深刻的预见,也给我们形成自身的媒介素养、媒体应增强社会使命感、理解真正娱乐产生了启示作用。关键词:娱乐至死;贡献;启示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251-01一、主要内容1985年,尼尔·波兹曼写出著名的《娱乐至死》一书,以美国为例,提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以至娱乐至死。该书分为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期2017-11-25

  • 互联网时代:重读《娱乐至死
    尔波茨曼的《娱乐至死》,有很多新的启示。以印刷术为基础的“阐释时代”,到当下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娱乐化时代”,泛娱乐化成为当代社会化标签。互联网技术下的信息大爆炸时代,娱乐思维存在于所有的公共话语和言论中,社会的文化内容也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反思,当今社会是不是出现了“过娱”或者“娱乐至死”的现象?《娱乐至死》的预设和对当代的启示,值得我们重读和反思。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娱乐至死》;反思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今传媒 2017年10期2017-11-04

  • 浅议从书写时代到图像时代人类认知结构的变化
    被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预言所诅咒。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学校的教育。【关键词】 媒介;人类影响;《娱乐至死》一、书写时代的兴起随着人类的传播媒介主要由文字印刷传播工具取代以后,书写时代就这样兴起了!中世纪宗教教会的不可捍动的地位被文字印刷术摧毁了,真理的解释者不再是上帝和教会,取而代之的是有文化有理性的学者。在文字印刷时代之前,一些有文化的学者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抄写和解释经典著作以及人们盲目崇拜宗教文本,对新思想的把握以及发明少之又少。文字印刷术的产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10-23

  • 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过度娱乐化;娱乐至死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8-0098-02近年来,由于网络综艺节目呈现出内容丰富、明星加盟多、制作质量比肩电视综艺节目、投资回报大等特点,逐渐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但与此同时,网络综艺节目也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一些节目开始公开挑战观众承受力,传达不良审美思想,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因此,还应加强网络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及其成因分析,以便需求对策规范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1 网络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8期2017-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