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莉
摘 要 距柴静推出雾霾纪录片已经过去3年,但《穹顶之下》这一纪录片仍具有较多值得学习的传播技巧、值得探讨的新闻理念和对未来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新闻的客观性;传播技巧;娱乐至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5-0159-03
柴静一直以来是央视饱受争议的主持人之一。2015年柴静自央视辞职,由于生活受雾霾影响较大,于是自费拍摄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柴静选择在北京的一处演播厅进行秘密演讲,然后进行拍摄后期制作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在长达104分钟的演讲中,柴静用一个一个的视频、照片对照、数据分析将雾霾这个庞大的体系拆分在我们眼前,距柴静推出雾霾纪录片已经过去3年,但柴静就《穹顶之下》这一纪录片仍具有较多值得学习的传播技巧、值得探讨的新闻理念和对未来互联网媒体发展的建议。
1 传播技巧的选择
1.1 互联网媒体的选择:点击量惊人、传播速度快
柴静的《穹顶之下》一经播出就得到了空前的反响,一夜之间达到了2亿的点击量,微博微信朋友圈疯狂转载。《穹顶之下》的首发平台是人民网和优酷视频,即官方媒体和网络媒体相结合的互动方式,这无疑是打破了纪录片在传统媒体上播出的模式。《穹顶之下》在互联网媒体上发行更是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舆论,而一波一波的舆论带来的是网网民对《穹顶之下》的关注,这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带来的传播效果。
1.2 个人魅力+内容吸睛+制作精良
柴静自身就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央视主持人。自央视低调辞职后久未现身。沉寂了多年后,柴静带着自费制作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雾霾调查纪录片回归,本身就赚够了噱头。但更出彩的是柴静团队的制作和柴静的演讲方式。柴静冷静平淡时而略加不可思议的语气描述着她的调查以及她的见解,她的语言时而让人平静地听着她的讲演,又时而跟随着她进入不可置信以及怀疑的状态,但更多的是让我们真正知晓了什么是雾霾,雾霾的危害以及面对雾霾我们该怎么做。她一个人控制着全场的节奏,她的话语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观众很容易就跟着她的节奏进行下去。而柴静的演讲又是经过前前后后多次精心策划的。我们不难发现,柴静的演讲风格、PPT的展示、走位、灯光都与乔布斯生前在苹果发布会的演讲极为相似,而这样的设计带给观众的是更加舒服、主观的感受。
在长达104分钟的演讲中,柴静靠什么吸引观众一步一步走入进雾霾的世界?首先,柴静引入了女儿,当然这引发了许多学者的批判,笔者在后文也将提及。众所周知,婴孩是整个社会中最弱小的一部分,开篇就引入孩子而且是柴静的孩子,这无疑会引起跟多人的共鸣和关切。其次,柴静将自己的身份定位为一个完全不懂雾霾体系的一个人。她和众多观众一样,不懂得有关雾霾的术语。她在演讲中经常提到“我也不懂,于是我去问了相关专家”“我也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采访了某个部门”。她用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引导观众,不断地抛出问题,解答问题。
2 娱乐至死与《穹顶之下》
在柴静的雾霾深度调查上映之后,很多人的关注点并不是雾霾,而是柴静的私生活,一部分在探讨柴静的婚姻生活,一部分甚至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去讨论雾霾,但是他们懂得如何去讨论柴静的私生活。也就是说对于很多人来讲,有逻辑的讨论科学问题很难,关注旁人八卦更有满足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是不是真的验证了赫胥离美丽新世界的语言。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看新闻节目变成了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并且我们还不能过于指责那些将新闻作此定位的人。他们播报的新闻不是为了让人读,也不是为了让人听,他们的新闻是让人看的,这是电视自身所指引的方向。”
在我们抱怨微博热搜永远是明星的无聊新闻时,在我们抱怨我们看到太多的垃圾新闻时,在我们抱怨我们比起认真的读一段文字更喜欢看一段视频时,有思考过这是什么原因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140个字的微博文字,无法沉下心来阅读。如今互联网络上过于娱乐化,在这种情况下,“工匠精神”就更应该被提倡,也只有认真思考,对任何事情都保持应有的好奇心和探索新,无论面对多么大的信息浪潮,都永远保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场,不随意站队,沉静思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在巨大的信息浪潮中迷失自我。这是对知识对科学的态度。
3 新闻的客观性
《穹顶之下》是一部有争议的纪录片,有支持的声音,那么也就自然有反对的呼声。很多人认为柴静的出发点太过于理想化,认为在现阶段的中国,无法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程度。认为柴静提到的很多问题虽然现实存在,却也是中国所面临的不得不经过的一个阶段。如果真要将那些高消耗低产能的钢铁厂关闭,那面临的将是很多职工无法就业的问题,将面临的是中国的GDP可能持续衰减的问题。
更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经济学博士李晓鹏特地针对柴静的雾霾调查发表了一篇名为《为什么空气越好癌症发病率越高》的文章,文章中对柴静将雾霾的根源的表述和柴静提出的大部分治理方案给予了肯定。他也指责柴静在片子的一开头就引出自己的女儿,并且直指女儿的病情与雾霾有关,她将女儿因受雾霾影响的生活穿插在整个片子中。而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却对柴静将女儿引入到片子中给予了肯定,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柴静对报道角色的处理:她讲故事的切入点是个体(女儿)遭遇,但整个片子是深度报道、调查报道,她既是参与者和体验者,但主要是报道者和调查者。”包括后来柴静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记者问:“用一个母亲的身份切入,你有顾虑吗?”柴静也表示,顾虑很大,但最后在她先生的鼓励下选择不回避这个问题,才能将这个问题更加清晰地表述明白。
關于,柴静以一个母亲的身份以女儿的病情作为切入点在网络上的确是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虽然《穹顶之下》是一部深度调查类的报道,但是依旧要做到吸引观众、保持观众的注意力。所以,在开篇柴静就运用了她女儿出生的故事。襁褓中的婴儿是整个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很容易博得观众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又何况是刚出生就身患疾病的孩子。柴静以她自身的经历以及她最紧密最挚爱的女儿的经历作为开篇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抓住观众注意力的效果。至于是否客观的问题,笔者认为柴静提到的虽是她自身的经历,但却也实实在在代表了当代社会中一部分母亲的真实经历。所以,在看待这一问题时,笔者认为类似事件不仅仅是发生在柴静身上的个例,只是柴静以点带面将这个问题用她自身的经历引述出来,使得可信度更高且能达到吸引受众的作用。新闻是绝对客观的吗?笔者认为当然不是。笔者认为新闻是通过记者主观的删减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的产物。但新闻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是为了能使观众了解到这一领域,从而慢慢改变这一领域的现状。
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她自然懂得传播。在传播学中存在着一种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个人的传播”往往好过“多数人的传播”。“一个人的传播”有两种,一种是“对一个人传播”,当我们向恋人表白、向儿女倾诉,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种是“为一个人传播”,他向很多人传播,但是他传播的动机或目的是为着一个人。在柴静的采访中就很巧妙地运用了“为一个人传播”的方法,我们不难看出,对一个人的传播未必比对多数人的传播更缺乏传播性。但笔者想指出的是,柴静整个纪录片更多的是想观众了解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做。首先,是让观众知道雾霾,知道雾霾从哪里来之后,在日常我们的生活中遇到污染源可以即时拨打12369进行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绿色出行以减少雾霾。柴静曾在纪录片中说过这一一句话,她说:“我不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着。”
笔者认为:柴静给我们的价值观是,我们身为祖国的一份子,有必要从自身做起,哪怕可以贡献的力量很微弱、哪怕我们做出的点滴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起色,但都是为了以后的环境做出贡献。这才是柴静整个纪录片的真正目的,治理大气污染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行动,虽然目前环保体制也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但是可以通过对比国外而进行修改。在整个纪录片中,柴静充当是一个“意见领袖”的角色,她起到了号召大家关注雾霾的作用,她起到了引领大家关注雾霾的作用,她起到了引领大家一起行动减少雾霾的作用,这才是柴静在这个纪录片中最大的贡献,这也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关注的纪录片的精华所在。
4 结论
在人人抱怨雾霾天气的时候,柴静站出来自费做了一个纪录片进行答疑解惑,把问题进行解析,并与国外进行比较。笔者虽不清楚为什么柴静这部纪录片会在上映几天后禁播,但笔者认为如今国家如此关注环境问题,国家一直强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进供给侧改革等众多改革措施也多多少少受到了《穹顶之下》纪录片的影响的。可见,虽然纪录片被禁播但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这个纪录片就是成功的。在娱乐化日趋严重的今天,需要一个像柴静一样的“意见领袖”去带领我们了解一个陌生却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在与明星八卦花边新闻比较之余,才可以彰显出《穹顶之下》的科学魅力。
在娱乐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今社会,一个严肃认真的纪录片也会引发出无数花边新闻,也有会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随波逐流。2018年1月27日至2月3日微博热搜因太过娱乐化等原因被约谈而暂时下架整改,微博作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理应做到严格意义上的“把关人”。而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正是因为“把关人”等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为低俗、色情的垃圾信息提供了有利可图的渠道。所以,像微博这类大众媒体应推进建立健全“把关人”制度。除此之外,大眾媒体还应严格把控“意见领袖”的选择。例如微博上的大V仍有许多蹭热度的八卦博主,应对其严肃整改,必须加强对“意见领袖”的筛选。严格的监管才是互联网媒体发展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邹振东.《穹顶之下》为何一日爆红?为什么是柴静,而不是CCTV[N],凤凰网,2015-03-02.